雖然這篇努力不一定會成功dcard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努力不一定會成功dcard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努力不一定會成功dcard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萬的網紅讀享周易刑事法,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要考轉三的朋友,可私訊老師,記得指名「賴川周易法律轉學考讀書會」喔,感謝! #轉學考二三事: 哈囉 大家好 我是楊過!今天想跟各位分享準備轉學考的一些事情。 1 首先當然就是要選擇你是想報轉二還是轉三,轉二主要是考民總、刑總(如果你目標放在台大還會有憲法);轉三主要是考債總、刑分。 ...
努力不一定會成功dcard 在 吉娜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4-04 14:57:56
也不知道幼稚鬼哪裡學的😥 大概是在netflix看了什麼韓劇 真的很沒慧根(喂 去年因為疫情沒辦法辦聖誕派對 想想這也是前年教他的了 不知道有沒有進步😂 #創作 #插畫 #圖文 #圖文創作 #dcard #dcartist #職場 #美國生活 #社畜 #努力不一定會成功 #手指愛心...
努力不一定會成功dcard 在 讀享周易刑事法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要考轉三的朋友,可私訊老師,記得指名「賴川周易法律轉學考讀書會」喔,感謝!
#轉學考二三事:
哈囉 大家好 我是楊過!今天想跟各位分享準備轉學考的一些事情。
1 首先當然就是要選擇你是想報轉二還是轉三,轉二主要是考民總、刑總(如果你目標放在台大還會有憲法);轉三主要是考債總、刑分。
2 先說轉二,轉二會遇到的難題是競爭人數會比較多,動輒都是2、300人甚或是400人報考,所以可能會增加其困難度,但相對而言,可能很多人就只是剛進大學,想說不甘心於這間學校而想考轉學考但意志偏偏又不堅定(社團?愛情?),就很可能成為大家口中所謂的砲灰,但整體來講應考人數確實非常多。
而且很多間學校其實會考蠻冷門的考點,以刑法來說,例如刑罰論、一些比較艱澀的名詞解釋或者是所謂的一句到位等等,這對於剛升大學的新鮮法律人而言,可能會有點適應不良(畢竟學校老師沒教)。這點也是必須依你想考哪間學校而要特別去準備那間學校某位老師的見解(怎麼搞得好像變成考法研所惹 冏),這點可能大家要非常注意!
3 再來是轉三,轉三的部分當然競爭人數少很多(幾乎都是在100人以下),以我自己輔導轉三考試要邁入第6年的經驗來看,如果能考轉三就盡量考,因為其成功機率真的大很多(尤其是台北大學,政大就不一定),且在此也建議報考大三的同學,可以花點時間準備東吳大三(考試科目為民總和刑總),如果你有去看東吳大三的錄取率你大概就知道原因為何了(像109年是75人取9人,104年甚至還有89人取18的 這……)。所以建議報轉三的同學,除了準備債總和刑分外,可以在順便把刑總和民總複習起來(反正之後國考也是要考)。
4 一定要補習? 這答案當然因人而異。因為市面上的參考書已經都很成熟,如果你自己就看得懂那也是可以的,補習只是讓老師可以幫你把更愛考最愛考的爭點抓出來讓你知悉而已,天助自助者,努力還是得靠大家自己!
而如果你想要有人幫你批改考卷或是隨時可以問問題,那其實補習班或者讀書會就是很好的選擇。在選擇你自己想要補習班或者讀書會的形式時,dcard的評論或是ptt transfer上面的評論都是可以參考的,以下也列出我自己在讀書會、或是曾經有請我當私人家教幫忙改題目的學生、亦或是我曾經有幫忙其看過題目教導如何解題的學生參加轉三考試的成績:
107年:政治大學 錄取1名 中1名(非榜首即落榜)/台北大學 錄取4名 中3名(含括榜首)
108年:政治大學 錄取2名 中1名(榜首)/台北大學 錄取7名 中4名(有含括榜首)
109年:政治大學 錄取2名 中1名/台北大學 錄取7名 中3名(有含括法學組及司法組的榜首、財經法組的榜眼)
PS:榜單當然可能是各位在選擇師資時的一個考量,但請注意,不要將其當作是絕對的考量標準。畢竟一位學生考上,我們並不清楚到底是他資質本來就不錯本來就會上,還是其實是他本來資質平平,因為遇到對的老師才得以讓自己實力大幅進步。以我自己的經驗來看,這兩種情形都是有的,所以不必把榜單視為唯一的選擇標準,但可以將其當作重要的參考指標!
5 英文的重要性:除了法科要念,這裡提醒各位,英文絕對不能放嗄嗄嗄(甚至有些人根本是靠英文才上的,法科根本沒贏別人多少)!所以英文絕對是上榜的關鍵所在!一定要平時養成背單字的習慣,文法也得複習!
而我自己帶的轉三刑分同學,這個應該也沒啥好隱瞞的,可以自行查證(榜單名字搜一搜,上網自己去找考上的人詢問就可以知道):有考政大刑分的很多都有60分以上,考北大刑分的,70分以上的不少,80分以上的很多(舉107年為例,我教的那三位同學,刑分分數就是86、85、85!
6 更詳細的轉考資訊,有興趣知道更多的,也很歡迎透過加我臉書好友及用賴與我聯繫:
臉書:郭文傑(郭小傑)
賴:strafgesetzbuch
最後跟大家分享一句我在政大轉聯會的一位摯友和我說過的一句話:
「我們選擇了和別人不同的路,所以我們注定變得不同」!!
共勉之!各位轉胞大家加油!
努力不一定會成功dcard 在 SELF PICK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導演給問嗎?
近期在 Dcard 有一篇產生許多迴響的文章,叫做「#在台灣會唸書其實是個陷阱」。她說,她從小就活在父母的期待和壓力下長大,總是因為成績的緣故被施暴,直到當自己考上台大那瞬間,父母才開始把她當個人看,不是因為他們突然開始學會好好去愛,而僅僅是因為她考上台大。
若想要獲得認可,就必須掐死心裡面對未來的想像,然後按照他人的要求生活和努力。活在他人的眼光下,只為了滿足別人的期待,假裝沒事但卻很痛苦地生活著,心裡對於未來的想像藍圖和美好憧憬,一點一滴被澆熄。
從這些迴響中可以發現,很多我們這個世代的人,都對自己的「現在」和「未來」感到迷惘。而這個社會過度用名次、學歷、薪水等種種「數字」來評價每一名個體,但卻忘了我們是人,不是賭桌上的籌碼,人生也不應該是一場賭局或零和遊戲。
而這也是 SELF TOKEN 推出校園體驗大使計劃的出發點:「讓在汪洋中漂流的孤舟,都能找到相信自己並繼續前進的勇氣。」如果我們平常已經花一半的時間在不快樂的事情上,那為什麼不把剩下的時間拿來做些快樂的事情?
距離《Mr.Bartender》影集拍攝出來至今,已過了快四年的時間,還是能引起一些共鳴與討論,這是對整個團隊來說最感動的事情,而其中有一段特別感謝的話是:
「雖然《Mr.Bartender》不一定是最完美的影視作品,但是可以點出這個世代遇到的困境,然後在很多難受的夜裡,可以知道有人和我有著相同的煩惱。」
或許如果有機會的話,我們可以一起喝一杯、聊一聊,共同討論對你來說成功是什麼,而在現有的時間與空間下,我們還可以一起期待些什麼,並找出在未來能帶來改變的新可能和新方式。
Dcard 完整文章 👉 http://bit.ly/2NfB87t
#ISW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