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sinessfocus.io】美國拒500名理工科研究生簽證 内地傳媒抨擊拜登「説一套做一套」
.
内地傳媒《中國日報》今日(6日)引述知情人士指,近期有逾500名中國理工科(STEM)研究生申請赴美簽證時遭到美國駐華大使館以「不符合美國《移民和國籍法》及第10043號總統令」為由被拒簽,直...
【@businessfocus.io】美國拒500名理工科研究生簽證 内地傳媒抨擊拜登「説一套做一套」
.
内地傳媒《中國日報》今日(6日)引述知情人士指,近期有逾500名中國理工科(STEM)研究生申請赴美簽證時遭到美國駐華大使館以「不符合美國《移民和國籍法》及第10043號總統令」為由被拒簽,直批拜登(Joe Biden)政府「説一套做一套」,抨擊美國政府此舉嚴重損害中國留學人員的合法權益;中國外交部亦表示,這項措施延續了特朗普政府時期的「遺毒」,當局已就此事向美方提出嚴正交涉。
.
知情人士表示,即使美國駐華大使館自今年5月初重新開放學生簽證,但近期卻有500多名中國理工科研究生申請簽證時被大使館以不符合美國「《移民和國籍法》第212條(f)款及第10043號總統令」為由拒簽。
.
《中國日報》指出,上述學生擬就讀的美國高校包括各個知名學府,如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耶魯大學 (Yale University)、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以及約翰霍普金斯大學(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等,大多擁有電氣電子工程、計算機、機械、化學、材料科學、生物醫學等理工類專業,當中更有1/4的學生已獲得校方給予的獎學金。
.
報導稱,該批學生絕大部分是在拜登政府上台後辦理簽證,如今隨著簽證遭拒,涉及學生亦採取行動發出聯名信,要求美方解決針對中國學生的「歧視打壓」問題。知情人士透露,儘管美國政權交替,中國留學生面臨簽證受阻和拒簽的問題仍層出不窮,有者在機場被無故長時間搜查盤問甚至被原機遣返、也有學生在美留學期間被騷擾、無理扣留或安全部門約談等。報導也引述美學術機構統計稱,大約每年有3000至5000名理工科中國研究生以及目前在美訪學的大批理工科學者赴美簽證將受到影響。
.
對於中國留學生申請簽證頻頻受阻,知情人士直言拜登政府「説一套做一套」,一方面試圖順應美國高校要求大量吸收中國留學生,「除了保證學費收入,同時也有意展現其在教育領域對華合作的姿態」;但另一方面卻延續特朗普打壓理工科中國研究生和學者的「錯誤政策」,譴責美方此舉嚴重損害中國留學人員的合法權益。
.
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今日(6日)指出,中方對中國留學生申請赴美簽證遭拒一事表示嚴重關切,並透露當局已向美方提出嚴正交涉。他直批,美國的這項措施延續了特朗普政府時期的「遺毒」,與美國政府此前「歡迎中國學生」的表態不符,不僅與其標榜的自由開放理念背道而馳,甚至批評對方「開歷史倒車」。此外,趙立堅也在聲明中敦促美國糾正錯誤,重新審議有關中國留學生赴美留學的簽證申請。
.
「10043號總統令」為中美關係急劇惡化下,美國前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於2020年5月29日簽署的總統公告,内容指中方利用學生來獲取美國敏感技術和知識產權,對美國長期經濟、國家與人民安全構成威脅,故禁止與中共解放軍關聯的中國學生獲得F簽證和J簽證,並進入美國修讀研究生以上學位和從事科研事業。
.
Text by BusinessFocus Editorial
.
#BF環球視野
.
@businessfocus.io 瞭解更多商業財經資訊
.⠀
#money #investment #business #finance #life #startup #startups #management #company #expert
加州柏克萊大學學費 在 親子天下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修車廠長大的柏克萊學霸:我是家裡沒光環的那個,但媽媽從不比較】
在這最難申請的一年,他仍然逆勢應屆錄取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跟在明星哥哥身後,他很難沒有壓力。他笑著說,「其實從小我才是家裡沒有光環的那一個,」每逢家人相聚,「媽媽很刻意製造一個印象,就是哥哥比較聰明這件事是不存在的。」 >>> https://bit.ly/3sbHNSR
加州柏克萊大學學費 在 天下雜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在這最難申請的一年,他仍然逆勢應屆錄取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跟在明星哥哥身後,他很難沒有壓力。他笑著說,「其實從小我才是家裡沒有光環的那一個,」每逢家人相聚,「媽媽很刻意製造一個印象,就是哥哥比較聰明這件事是不存在的。」
加州柏克萊大學學費 在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電子工程學系及電子研究所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北大精神」其實是「交大精神」! 前交大校長張懋中對陽明交大合校的新期許
訊息來源
https://srtechmedia.com/news/2df5bec1-0854-4bbc-8873-3efc0946a68a
專欄作家林宏文
2021-02-08 19:50
陽明、交大已於二月一日正式合校,為台灣頂尖大學的合校揭開序幕,也為國內大學整併帶來改革希望。
推動陽明交大合校的前交大校長張懋中說,外界經常讚譽「北大精神」,但就他與許多交大老校友的接觸,北大精神其實是源自「交大精神」,因為當年包括蔡元培、蔣夢麟等北大校長,都是出自交大的前身南洋公學。陽明交大應該承繼這個精神,為台灣高等教育開創出「偉大大學」的範例。以下是張懋中校長的口述內容,整理如下。
中國近代史上最早創辦的大學,是1894年於天津設立的北洋大學堂,當時由推動洋務運動的輪船電線事務大臣盛宣懷所辦,目前北洋大學堂已改名為天津大學。
1896年,盛宣懷從北京到上海,原本想以個人資金辦學,創辦南洋大學堂,但後來改稱南洋公學,是因為當時清政府也想參與,後來就變成政府與私人的資金「公家」合辦,並取名為「南洋公學」,公私合營,南洋公學也是目前上海交大等大陸四所交大和台灣陽明交大的前身。
南洋公學最初設立時,只有法、政相關科系,後來要增加商業、經濟、管理、郵電、工程等,盛宣懷校長想找一位經濟特科班的總教席,大約是現在大學的教務長,於是就請蔡元培來擔任這個職務。
蔡元培出生於1868年,是革命黨人中少數的前清進士、翰林院庶吉士,地位崇高,有如今天的中研院院士。他兩度遊學歐洲,對中國社會及陋俗有透徹觀察,也倡導自由思想、民權與女權等觀念,對中國從封建專制過渡到民主自由時代有很大貢獻。
由於蔡元培在南洋公學辦學績效突出,後來就被延攬至北大擔任校長,也當過中華民國首任教育部長、中研院院長。他把北京大學學術化,奠定中研院的基礎,又聘請胡適、丁文江、陳獨秀等人進北大,當然也有保守的辜鴻銘、嚴復等人,其中丁文江也在南洋公學任教過,辜鴻銘則擔任過南洋公學教務長。
因此,蔡元培在擔任北大校長前,已經先在交大前身的南洋公學任職,而蔡元培之後繼任的北大校長蔣夢麟,更是畢業自南洋公學的學生。兩人前後擔任北大校長時間超過20年,真正奠定北大的學術和教育地位。
蔣夢麟早年於浙江高等學堂(現在的浙江大學)及南洋公學讀書,後來赴美國柏克萊加州大學,又轉到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取得教育學博士,導師就是為知名的教育家及哲學家約翰·杜威。
蔣夢麟是中國知名教育家,他的自傳作品「西潮」影響許多人,他自己也多次提及,他很驕傲自己在南洋公學求學,並認為是當時中國最好的大學。
蔣夢麟任北大校長達17年,是該校任期最長的校長,任內最大貢獻是將北大從教授治校改成校長治校。因為蔣夢麟很清楚當時教授治校的問題,教授球員兼裁判,學校治理一蹋糊塗,教授在外面兼課、撈錢,教授任用也沒有章法,隨時有人要走路。
後來,蔣夢麟就跟北大教授說,北大不要教授治校,改成校長治校,但可以讓教授的薪水,從幾十元增加十倍到幾百元,這樣你們要不要?結果,教授們都覺得原來制度做不到加薪十倍,於是,就讓蔣夢麟推動校長治校,最後他也推動得很成功,讓北大建立學術界的崇高地位。
因此,大家常在講所謂「北大精神」,我與很多早期從大陸來台的交大校友聊起來,談到北大的治理精神,其實都是延續自交大(南洋公學)的精神,是交大校友將南洋公學的精神帶至北大,執行的人都是交大人,因此老校友才會常說,「北大精神其實就是交大精神。」
談到這裡可以講一個插曲,毛澤東在發起共產革命前擔任北大圖書館館員,當時這個人事案是由校長蔣夢麟批准。毛澤東曾向校長要求加薪,希望從3.5元加到4.5元,結果蔣批了一個no,後來毛澤東決定去革命,改變了中國近代史。如果當初蔣把毛的薪水提高,或許後來的歷史就要重寫了。
不過,蔣夢麟當時把教授薪資大幅提升十倍,的確讓教授的地位大幅提升,例如當時胡適的薪資是350銀元,毛澤東的薪資3.5元,教授的薪資相當於職員的一百倍。
徐志摩剛回中國時,薪水是100元,也相當高。當時我父親在上海讀書,他說一個月的生活費加學費大約只要二元,就可以知道當時教授的薪水有多高。
回到台灣大學教育及改革的議題,過去我就認為,交大要成為偉大大學,要朝A.C.T.三個方向努力,大家若能ACT Together,就能做到同行致遠。
其中,A是代表積極、靈活的Active Education和Active Placement,前者是以ICT科技推動雙向的「翻轉教室」教學方法,後者則需要校友們合作,成為學校和產學界的重要橋樑,讓學生順利在不同的產學業找到能讓自我和群體發揮的最佳位置。
C則代表Cross-Disiplinary Research (跨學科研究),不同領域、範疇的合作最能激發顛覆性的想法,校友在社會上累積的寶貴經驗,多向學弟妹分享自己的眼光和產業工作經驗,了解學術界沒辦法體驗的真實社會需求(Societal unmet needs)。
最後的T則是Trustees for Institution and Endowment) 提倡公立大學公法人化,將大學和辦學基金交付公益信託,由董事會治理,校長的聘任由董事會決定,並向其負責。如此董事會可以受教育部委托辦學,校長可以負責治校,教授可以專心治學,學校自然可以辦得更好。
因此,如今回到陽明交大的合校議題,兩校已於二月一日正式合校,首先應該推動讓大學部學生多交流,例如大一大二應該在同一校園上課,如此才有機會做更好的融合。另外像醫科生先修工程課程,目前只有十個學生,雖然人數少了一點,但也算是一個好的開始。
這裡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精神,就像當年南洋「公學」一樣,如今要推動陽明交大往產學共創的方向發展,因為光靠政府資源已經明顯不足,要由政府加民間一起辦「公學」才有機會創造偉大大學,交大已經努力投入產學共創多年,許多校友企業已投入許多資源,並陸續看到成績,期許陽明交大也繼續朝這個方向努力,讓陽明交大共同的知行合一精神持續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