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力矩的因次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力矩的因次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力矩的因次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力矩的因次產品中有57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萬的網紅健美女大生,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漸進超負荷,除了加重以外,還有什麼方法?】 一般想到「漸進超負荷」,通常反覆採用的方式會是幾種:增加重量、增加做的次數、增加練的次數、換動作...等等方式。 這些方式完全沒問題。但其實,以 Kelly 教練的經驗,真的一次一次在練的時候,如果「只」用上面幾種方式,比起我下面提到的其他種方式,比...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150的網紅workout_kuo,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倒立俯臥撐的差異性 母畫面:前鋸肌從離心至向心保持肩胛前引的張力。 子畫面:前三角從離心至向心都為主要肌群,前鋸肌在向心時才有少量參與,因為肘屈角度小肱三頭參與度也高。 練俄挺的人常常在講的前鋸肌,影片所呈現的就是在講述,前鋸肌發力與前三角發力的差異性。 母畫面呈現的就是前鋸肌發力為主的倒立俯臥...

力矩的因次 在 運動星球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8-18 22:06:34

【#運動星球跑步】 「髖部屈曲」力量在短距離衝刺時的下肢擺動階段, 是一項不可或缺的能力,也是獲得更大加速度的重要因素!因此,優秀的髖屈肌能力對運動能力的提升十分重要。 🏃實驗:短跑速度與髖屈肌強度的關係 研究團隊透過慣性感測器 (IMU) ,可以準確地獲取髖關節屈曲力矩和力量的數據信息,而這對...

力矩的因次 在 街健小郭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10 19:26:45

《養傷文》 5/1受傷後到現在沒什麼練了 除了養傷也忙著其他事情, 以往受傷經驗就是傷好不完全 因為閑閑沒事幹又怕被誰超越🤣,就想趕快恢復訓練,而且都沒經過真正的復健期,幾乎就直接練招,肌腱韌帶關節等軟組織都還沒循序漸進加強就直接用最大力矩以及單關節專項動作去練,導致傷勢遲遲沒辦法痊癒,至今已經在我...

力矩的因次 在 嗨我是梵君aka 君城武??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8-18 22:08:07

今天幫大家整理幾個很好入手的居家核心運動 簡單來說就是練腹肌啦! 反正我覺得買了室內單槓了我就是給它物盡其用XD 下面這幾個動作 除了下腹抬腿跟仰臥起坐可以不用室內單槓 懸掛類型的動作記得底下可以墊軟墊 最好訓練的時候旁邊有人看比較安全哦! #仰臥起坐 我剛入手其實就是做15下 3組 但是因...

  • 力矩的因次 在 健美女大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28 13:25:09
    有 98 人按讚

    【漸進超負荷,除了加重以外,還有什麼方法?】

    一般想到「漸進超負荷」,通常反覆採用的方式會是幾種:增加重量、增加做的次數、增加練的次數、換動作...等等方式。

    這些方式完全沒問題。但其實,以 Kelly 教練的經驗,真的一次一次在練的時候,如果「只」用上面幾種方式,比起我下面提到的其他種方式,比較容易一次給身體的負荷跳太大,產生不必要的風險。

    💥 有趣的是,通常這樣造成的系統性意外或受傷,往往被歸類為「姿勢還不夠正確」,結果,反而教練或學員的注意力都不成比例地集中在調整(早已夠正確的)姿勢上。

    💡 其實,每一下與每一下動作之間、每一組與每一組動作之間,都可以有微小的漸進超負荷。越漸進,越能平順地堆積成果。舉例幾種 Kelly 教練覺得可以嘗試的方式:


    1️⃣ 改變動作範圍

    所有的動作裡面,都有「動作範圍」這個選項可以調整。尤其對於新學的動作、很久沒練的動作、或是在某些課表安排裡刻意追求超補償(overreaching, 特定時機且極少量的過度高強度練習,讓身體突破極限)的那幾次練習裡,都可以透過改變動作範圍的方式,來「微調」強度


    2️⃣ 改變動作角度(就是改變「力矩」而非「力」)

    這通常會用在無法直接調整負重或沒有其他輔助器材的訓練,比如徒手訓練,但其實一般的訓練也非常實用,因為往往只要稍微(用對的方式)改變一點角度,就可以避開一些脆弱點或舊傷,讓我們可以得到訓練的好處但不需要冒非必要的風險


    3️⃣ 換類似但不會犧牲掉原本目標的動作

    除非我們健身的目的裡,有一些「非那個動作不可」的目標(例如健力比賽,一定要槓鈴三大動作),不然的話,動作的選擇與安排本身其實也可以成為一種漸進超負荷的方式。舉例來說:弓箭步蹲的下一階段可以是後腳抬高蹲、再進階到直接單腳下蹲


    4️⃣ 在一組動作內組合不同重量

    女生在健身房訓練時,最常碰到的問題就是重量跟重量之間跳太大,找不到中間選項。男生當然也會遇到,但比較少遇到的原因,是因為賀爾蒙的關係導致男生同體重同初始條件下,肌肉量(與力量正相關)通常比女生多(研究顯示平均多出 10%),因此在初始值就比較大的情況下,每一格安全有效的「漸進超負荷」就能比女生跳更大。

    這種時候,我們漸進超負荷的方式不用是直接換成下一個太超過新重量,而是可以用它做 1/3 到 1/2 的次數,然後換回原重量,漸進直到數週後,能夠以新重量完全做完一組動作


    其實,只要多了解人體力學與訓練原理,漸進超負荷的方式幾乎可以有無限多種,也能真正落實「安全」跟「有效」的訓練唷~

    也在此祝福天下所有貢獻己力作育英才的老師們:教師節快樂 🎊


    🔮 學員心得:跟著 Kelly 教練走了一趟奇妙的旅程,完全不是幻覺!:https://www.kellyyuan.com/blog/test-14

  • 力矩的因次 在 哈士奇德的健身日常 HUSKid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26 13:02:46
    有 82 人按讚

    「那個二頭彎舉比較能增加二頭肌?」
    正確解答是…




    A選項,手肘處於伸展的位子

    -
    這篇今年九月剛剛發表的日本研究
    使用20個年輕人隨機分成兩組
    一週訓練三次 每次10下 3組漸進式超負荷的二頭肌訓練
    1️⃣一組的訓練方法是讓手肘處於伸展的位子,只做0-50度的二頭彎舉
    2️⃣另一組的訓練方法讓手肘處於屈曲的位子,只做80-130度的二頭彎舉

    在5週之後結果發現
    同樣從事50度的二頭彎舉
    處於二頭肌肉較為伸展的位子
    能夠顯著的比起屈曲的位子增加將近三倍的肌肉厚度

    -
    在解釋上除了肌肉被伸展更長
    可能因為張力更大刺激更多肌肉外
    也有啞鈴因從事角度導致不同力矩的可能

    -
    在實際應用訓練上建議
    ⚠️盡可能要拉長訓練的活動範圍(ROM, Range of motion)以盡可能達到最佳刺激
    因此在可以控制的活動範圍
    關節活動度越良好
    可能可以從事的範圍也就越大
    可以更全面的引起更強大的機械張力刺激肌肉

    #奇德講健身 #二頭彎舉 #健身 #二頭肌 #二頭肌炸裂

  • 力矩的因次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8-03 12:07:59
    有 1,186 人按讚

    寫在桌球男團八強賽前

    如果播棒球用到「敬遠」這個詞,不會讓你跳腳,那為什麼播桌球時講「質量」,你的反應會那麼大呢?開始轉播桌球時看的人少,並沒有太多人對於「質量」這個詞有意見,最近桌球比賽能見度提高,被討論(咒罵)的次數也增加,想說來分享一下我用這個詞的用意。

    對我來說桌球場上的質量,包含了速度、旋轉、力量、甚至角度,質量是最適合的用詞,品質球質都還不夠全面也有偏差,向優勢項目國家學習用詞讓部分朋友感覺不舒服,我也覺得很抱歉,但使用這個詞,是我思考評估過,在解說上最接近現況也是本來在桌球界朋友最熟悉的用詞。

    以下是前輩好文授權讓我轉貼,也希望分享給大家,對於不同的文化我們可以截長補短,封閉的狀態反而會拖慢前進的腳步。謝謝大家!

    ===

    由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世界桌球強權,許多中文術語來自對岸,硬要修改,個人認為是矯枉過正。接受這些術語,不等於和對岸同化。
    以近期最常被大陸用語巡邏隊討論的「質量」而言,從還沒入行用網路看大陸轉播(他們代表隊選拔是全球張力最高的比賽,超過奧運),到剛接桌球線,都聽不太懂。但是我很怕採訪時被說沒做功課,因此查了不少資料,自己邊看比賽邊琢磨。
    得到定義是,「質量」是擊球時加在球上的旋轉轉速、力矩、偏移曲線,再加上施加力道的作用力大小的綜合描述語。臺灣通用的國語裡,並沒有適當用詞可以簡單代替。
    要修正的話,每個球評都要一口氣講一長串,閱聽眾也未必會更能理解。我就曾建議一個因為巡邏隊留言苦惱、考慮要不要改換用語的球評弟弟,置之不理就可以。桌球界用了幾十年的術語,何必為了可能1周前才開始關心這項運動的政治狂魔改變?
    現在的批評,提倡用品質或球質代替,至於單純講力量的建議,太瞎,不討論,因為幾乎沒有桌球擊球是只靠撞擊的單純作用力、反作用力,大部分都帶摩擦。
    會認為用品質代替的,本身大概也受大陸用語影響,或是知道大陸對於物品的品質也是講質量,這用在桌球感覺更加抽象,或者你指的是球的製造品質?
    至於球質,即使在以前常用的、臺灣較熟悉的棒球,也是個籠統概念,現在好像很少聽到人用,大致上可以綜合指進入擊球區時,直球系的位移(通常講尾勁),變化球的幅度與進壘角度、球威、轉速,但用在桌球也不太精確,而且感覺像球的性質種類,例如側旋球、上旋球、下旋球等等。
    我知道質量在物理上指物體內所有物質的總和(不等於重量,重量表示受到重力作用下的質量),也知道相對論還區分出靜態質量(MO)、相對質量(MK),但是如果把桌球轉播裡的質量,理解為球在擊球方式和力道作用下的反應和特性,我認為應該也不悖於物理說法。
    這類巡邏隊底下通常會伴隨自稱理工組留言,說質量就是mass而且臺灣只有這種定義。要講物理,文組出身的我沒得戰,也不奢望這篇解釋能被接受,但是不論念文組或理工組,都應該學會尊重不同專業,而不是你念的就比較高檔。
    沒有去理解過就先用自身觀點批評,只說明過去你從來沒有看過桌球,也沒有試著理解桌球。
    又,衷心為這些巡邏隊加油,希望你們接下來能密切注意各種體育賽事轉播,編纂出一本純正臺灣在地的運動專業術語辭典,供各種媒體劃一使用,那麼今天此篇就當是一位前文字工作者、所謂無知的文組的謬論,謝謝。

  • 力矩的因次 在 workout_kuo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1-06-21 12:15:10

    倒立俯臥撐的差異性
    母畫面:前鋸肌從離心至向心保持肩胛前引的張力。
    子畫面:前三角從離心至向心都為主要肌群,前鋸肌在向心時才有少量參與,因為肘屈角度小肱三頭參與度也高。

    練俄挺的人常常在講的前鋸肌,影片所呈現的就是在講述,前鋸肌發力與前三角發力的差異性。

    母畫面呈現的就是前鋸肌發力為主的倒立俯臥撐,我自己感覺推一下大概可以抵3下正手倒立肩推,因為大家常常看我一口氣可以推10幾下那種的倒立俯臥撐,是比較偏向正握的槓鈴肩推感覺,因為雙臂幾乎在額狀面運作,能夠參與的肌群較多,個人感覺因為肱骨外展+一點點內旋,所以中三角的參與也較多,力矩也比較接近垂直,還帶有些許胸腰椎的前凸以及骨盆前傾所以也可以讓更多上胸參與其中,操作所以會比較簡單,這種類型的倒立俯臥撐從正背面錄製起來就會比較有肌肉發力的張力,也會讓看得人覺得哇靠倒立在做肩推很屌的感覺,但是從側面看就好看起來比較醜一點。

    而這種保持肩胛前引加上骨盆後傾的倒立俯臥撐就會困難許多,因為肱骨幾乎在矢狀面上運作+一些些外旋,所以中三角幾乎很難參與,再加上只要肩胛前引上胸肌的參與也少很多很多,而且在離心到底的階段還會因為肘屈角度變大增加力矩,所以整體難度變高,這種類型倒立俯臥撐從正背面看比較會讓人覺得很沒難度,但是如果從側面看這種倒立俯臥撐就可以發現他的動作美感以及視覺效果!有在練的人也會知道這種推法的難處。

    小結:
    動作上沒有對錯
    我想拼次數時就用正手推,想練動作美感以及加強俄挺時就用前鋸發力為主的推法。

    個人心得:練習這種倒立俯臥撐對於併腿俄挺的核心控制以及操作併腿俄挺時的軀幹骨盆位置絕對會有有大大的提升幫助!

    街頭健身&徒手訓練:線上課程招生ing

    如果覺得影片對你有幫助請幫我+分享
    謝謝大家🙏

    #倒立
    #俯臥撐
    #伏地挺身
    #倒立俯臥撐
    #倒立伏地挺身
    #俄挺
    #分腿俄挺
    #前鋸肌
    #三角肌
    #前三角
    #骨盆前傾
    #骨盆後傾
    #街頭健身
    #競技體操
    #體操
    #雙槓
    #bboy
    #街舞
    #瑜伽
    #火箭瑜伽
    #上水平
    #handstand
    #handstandpushup
    #hspu
    #calistenics
    #bardancer
    #槓上舞者
    #小郭
    #健身教練
    #科學街健

  • 力矩的因次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9-12-27 22:00:04

    我想很多朋友跟我一樣是很期待的,過年假期,很可能是一年唯一一次可以放個長假,飛遠一點去旅遊的時候。

    我在網路上問過朋友們,訂機票時,他們會先確認什麼?很多人說他們很在意有沒有折扣,是不是坐走道,有一位高個子的朋友說,坐靠窗像箱屍命案。還有一位朋友說,要確定旁邊的乘客有沒有狐臭,這位朋友如果你訂票時可以確定這一點,你要去報名諾貝爾獎,這個發明值得拿五個諾貝爾。還有一位朋友,他很在意離廁所多遠,這問題好解決,我馬上介紹他一款可愛的紙尿褲,還有愛心呢,愛你喲。

    當然還有很多朋友,重視的是飛安的問題,像我是會查機型的,因為波音在短短不到半年的時間,就發生了兩起空難。

    去年十月底在印尼,以及今年三月初在衣索比亞的這兩起空難,都發生在同一個機型上,就是美國波音公司最新研發的 737 MAX 系列客機。兩起空難相距不到半年,都沒有人生還。在今年的事件發生之後,世界各國的民航組織,都相繼下達了讓這一系列客機停飛的命令。波音公司本來還向股東們拍胸口保證說,這只是個小問題沒事兒沒事兒,停飛只是暫時的情況,大家不要緊張。

    但是不能飛的飛機就跟太陽能手電筒一樣沒用,全球三百多台已經交貨,但是只能停在地面長灰塵,另外還有在工廠裡400多架「無法交機給客戶」的完成機,放在那的每一秒都是在燒錢。因此,股東們的信心越來越低落,到了現在波音公司的股價已經下跌了25%,隨著時間越拖越長,波音公司再也演不下去了,終於在這個月的16號公佈,從明年一月起無限期暫停737 MAX生產線的消息,而在23號,波音也宣布撤換執行長。

    這兩起空難本來波音想盡辦法要賴在外國機師的身上,說他們訓練不足啦,語言不通啦,但後來證據證明,一樣是由一個叫做MCAS的系統嚴重誤判所造成的。

    這個「操縱特性增益系統」(MCAS)到底是什麼東西呢?這就要從整台波音737 MAX的設計開始說起。為了與商業上的對手空中巴士競爭,波音公司修改了 737 型客機的設計。當時波音表示,修改出來的737 MAX的載貨量會比原來的737型更大,並且還能省下12%的燃料,還加大了原本的引擎,並且把引擎的位置往前、往下微調。這樣的修改讓飛機增加了一個向上的抬頭力矩,容易在大推力的起飛階段讓機鼻上仰然後引發失速。 於是波音公司就加裝了這個MCAS系統來監控機鼻上仰的情況,來補償這個操縱上的差異。

    聽不懂嗎?沒關係我一開始看到也是愣了一下。這樣好了,我們來用機車坐比喻。

    這個 MCAS 系統,可以在你機車在起步油門轉到底加速的時候,幫你把前輪往下壓、後輪往上抬,防止你突然翹孤輪。那你在沒有翹孤輪的時候,這個系統就自己啟動了,那會發生什麼事?你就會往前翻滾,然後就摔車了。

    而這兩次的空難,推測都是由於偵測機鼻到底有多高的感應器出了問題,讓 MCAS 誤判了飛機的姿態,自動的用力把機鼻往下壓,而且自動系統還會拒絕讓機師切回手動,這麼嚴重的設計失誤,怎麼會在波音公司內部,以及美國聯邦航空總署 (FAA) 的層層把關之下,要一直到發生了第二次空難才被發現呢?

    有一百年歷史的波音,就像台灣的台積電是台灣製造業之光一樣,波音就是美國製造業之光。一直到四十年前歐洲國家結盟成立了空巴,波音才算有了對手。在此之前,只要大型商業客機,都是波音一家公司的獨門生意。

    波音之所以可以這麼厲害,很多專家認為是因為波音一直有工程師領軍的文化。工程師說了算。但很多波音員工指出,這個工程師領軍的文化,自從1996年開始就變了,企業文化轉向為以商業為重,重視成本而忽視專業。

    好啦,我知道我們寰宇漫遊很多CEO在看,這批觀眾現在就在罵了,企業賺錢天經地義,飛安這麼大事政府都不管嗎?我們接下來就講到政府了。

    以前FAA會指派工程師坐鎮在波音,專門審核認證製造出來的新飛機安不安全。薪水雖然是波音付的,但這些工程師是由FAA指定,而且他們不向波音報告,他們直接對FAA負責。

    但在2005年,這個安全工程師的規定改變了,這些負有監督波音重大責任的工程師,改由波音指定,並且出問題時,不是向FAA報告,改成向波音管理階層報告。做這個改變的原因,是為了省錢。以前趕工時如發現問題,就要工程師報給FAA,等FAA做裁示,才能再進行下去,但現在就不用等FAA了,波音自己就可以做決定。在時間就是金錢的製造業,光這個步驟,幫波音在接下來十年,省了250億美金。

    到了2009年,歐巴馬總統上台之後,覺得不能再給你們自己監督自己,所以FAA又組成一個四十人的”波音飛航安全監督辦公室“,坐鎮在波音,由一位叫Ali Bahrami的FAA員工當頭。但因為做飛機的圈子就那麼大,這些照理說要監督波音的,跟波音關係通常都很深。於是這些FAA監督波音的主管,從政府出來之後,很多反而變成專門幫波音,在華府打通關節的人。比如我們剛剛提到的這個Ali Bahrami後來就成為,專門幫波音這些飛機造商做遊說的說客。

    其實連FAA員工都希望督導飛機製造安全的主要責任,要由波音自己做,說是政府人手不足,只能盯大方向。這就好像寰宇總監跟我說,以後他只管大方向,你在節目裡的尺度自己掌握,嘿嘿嘿,太好了,我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把那個電話扔掉。

    在印尼獅子航空空難之後,美國FAA接受波音說法,認為是外國機師欠缺訓練造成,禁飛的決定是在各界質疑之後,才勉強做出來的。在衣索比亞空難後,幾乎各國都將737 Max 禁飛,只有美國FAA在考慮要發布復航,這種一路護航的態度,讓批評FAA的罵聲,幾乎跟波音一樣大。

    所以看完今天我們的報導之後,你覺得誰要付最大的責任呢?是想盡辦法要炒股的波音?還是無能的FAA?還是這個賺錢至上的資本主義制度?

    最後提醒大家,要看機型的時機,是訂票的時候,不要等上了飛機,再來翻椅背裡附的資料,這時候才決定要不要飛,是不是有點晚啊?還不如看看待會要看什麼電影吧!

    --------------------------------------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每週四晚間十點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3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