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劍橋領思題庫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劍橋領思題庫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劍橋領思題庫產品中有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萬的網紅翻譯這檔事,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台灣的基礎英語教育,到今天,官方出題老師這些所謂權威還搞不清「so」這個字當作對等連接詞(coordinating conjunction; coordinator)早已是標準英語用法(無需加and變成「, and so...」),頻率甚至超過「, and so...」(根據Cambridge Gr...
劍橋領思題庫 在 翻譯這檔事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台灣的基礎英語教育,到今天,官方出題老師這些所謂權威還搞不清「so」這個字當作對等連接詞(coordinating conjunction; coordinator)早已是標準英語用法(無需加and變成「, and so...」),頻率甚至超過「, and so...」(根據Cambridge Grammar of the English Language說法),至今測驗中心還用閉門造車的思維想出一套說辭來駁斥常見、沒問題的英語用法,真的令人爲被誤導的可憐學生感到悲哀。
官方維持原答案(A)and的理由:
//1. 此題後半句 finally 的用法,通常意指某件事在歷經某些耽擱或困難的狀況後達成。如:There were no taxis and we finally got home at 2 pm. 其搭配的連接詞通常為 and(請參照劍橋 English Grammar Today 及語料庫 Corpus of Contemporary American English, COCA)。此題前半句語意並無任何暗示困難的情境(例如:之前一直借不到書,所以到今天才借到),使用 so 當作表示結果的連接詞並不恰當。
真正理由是這些人偷懶,只參考了COCA這個總量不算大的語料庫,就以爲該語料庫沒有記錄的用法就是不對的。這邏輯多麼可笑。Google這東西有聽過嗎?
//2. 連接詞 so 在文法上承接二個子句,說明其因果關係,如:I got here late. It was a long journey, so I’m really tired now.(請參照劍橋 English Grammar Today)。然本題前半句 I’ve wanted to read The Diary of a Young Girl for months 表達好幾個月來一直想看書,僅能解釋為動機,當作原因解釋過於模糊籠統,無法明確直接與「今天終於」借書的語意連結(為什麼是「今天」,而不是「其他日子」借書?)。
只是動機,所以籠統,所以so不對?隨便Google一下「, so I finally」就可以發現(類)連接詞「so」可以和finally一起用,前面可以不接and,前一句的原因、動機,可大可小,英語母語的作家這樣用,你們卻用自己非英語母語的腦袋胡思亂想。
//3. 此題使用 and 當連接詞,單純用來陳述事情先後,即一直想看,然後今天終於借了書,以 finally 一詞表達今天總算去借了的欣慰語氣,整體情境完整清楚,是本題的最佳答案。
「最佳」答案,不等於唯一正確答案。何況這個「最佳」又是你們主觀的認定。
//4. 此題考生除了需要知道最常見的連接詞用法,也需一併了解 finally 的語意,方能作答。
一樣,請Google一下「so I finally」,就知道「so」和「finally」完全不衝突。
//5. 承上,本題維持原公佈答案(A)。
---
蘇正隆先生以下這篇文,我100%贊同他的觀點!
評2018國中教育會考英語科考題 蘇正隆
//台灣多年來考試領導教學,會考英文考題往往成為國內英文教學的重要材料,社會大眾很難判斷裡面的英文是否都是地道的講法。
//……我們曾評析過會考、指考、學測、基測、科技校院英文考題,都發現試題中存在許多不地道的英文句子及用法。
//……就今年考題中表達不符英文習慣之處提出修正意見,並以Google搜尋的數據作客觀對比。如果一個短語Google搜尋不到,大概母語人士平常不會這麼用,就不要去學,更不要拿來教。相對的,我們建議的說法若可以找到很多例子,就表示這才是地道的說法,值得模仿學習。
//英文不是我們的母語,要寫出地道的英文就很不容易,更何況出英文試題?會考英文考題命題單位應該至少要請幾位英語母語人士審查過,或者使用驗證過的題庫,否則永遠會有上述這類問題。
//入學英文考試命題不應由國人自己來,應聘請英語為母語的測驗專家參與,或委由國外測驗機構命題,才是根本解決之道。
//在台灣,……幾十年來大家學到一些似是而非的英文自己並不自覺。
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511554905913337&id=100011764962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