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劉仲敬 馬英九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劉仲敬 馬英九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劉仲敬 馬英九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劉仲敬產品中有13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8萬的網紅蕪菁雜誌,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昨晚拜讀翁達瑞教授的文章,說句實話,高虹安立委的學歷並沒有什麼太值得爭議的地方。我瀏覽了一下高虹安的公開學術資料,頂多就是U Cincinnati的排名確實比較普通,而她的學術著作表現也不是頂尖而已。畢論有文法錯誤的地方,也不是什麼致命傷。至於她和指導教授處得好不好,這更是無跡可考的事情。 ​ 當然...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2萬的網紅英雄說書,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感謝讀墨電子書贊助本次直播 《文明更迭的源代碼》 https://rebrand.ly/9ac16 超貼近紙感的全新閱讀體驗! mooInk Pro 10.3吋閱讀器 https://rebrand.ly/6zf0dy |本日主題| P1. 阿姨何許人也 P2. 源代碼在講什麼 P3. ...

劉仲敬 在 陳嘉行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5-09 01:47:34

#遠東的線索 #劉仲敬 #八旗文化...

  • 劉仲敬 在 蕪菁雜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24 07:57:40
    有 4,464 人按讚

    昨晚拜讀翁達瑞教授的文章,說句實話,高虹安立委的學歷並沒有什麼太值得爭議的地方。我瀏覽了一下高虹安的公開學術資料,頂多就是U Cincinnati的排名確實比較普通,而她的學術著作表現也不是頂尖而已。畢論有文法錯誤的地方,也不是什麼致命傷。至於她和指導教授處得好不好,這更是無跡可考的事情。

    當然翁達瑞教授並沒有這個本意,但有些人用彭文正式的「假博士」指控來質疑高虹安,我個人覺得是太過火了。當然,博士學歷造假或論文抄襲,那是牽涉到學術倫理與誠信的問題,是一開始就不可以犯的錯誤,跟學術能力無關。但「博士學歷是真的,只是學術能力馬馬虎虎」,我不認為這構成什麼大問題,一直追打下去只是模糊焦點而已。

    博士學歷對於政治,本來就不是什麼必需品。就拿美國來說,從總統到參眾兩院到五十州州長,落落長一大串民選政治人物裡面,有研究型博士學位(PhD、MD-PhD、PhD in Law,請注意JD和MD不是研究型博士學位)的人,大概十隻手指頭數得出來。

    這一點都不奇怪。研究型博士,本來就是培養皓首窮經,旨在把事物之道格式化、理論化的學術研究人才。而民選政治人物講求的是人與人的實際接觸,不講太多高深的政治理論,而是在實踐中不斷適應成長。這兩條職涯路線本就搭不在一起,甚至可以說是互相矛盾的。陳建仁、李遠哲、翁啟惠來當區域立委,表現不見得會好到哪裡去。

    但或許是儒家士大夫觀念使然,「博士學歷」這樣的人設,在台灣的選舉當中還是相當吃香。高虹安就很大程度受益於這個「博士級大數據專家」的人物設定。事實上民眾黨也很想把自己定位在這種「小清新知識藍」的路線上面。

    這沒什麼不可以的。雖說民進黨已經取代國民黨、整個攻佔了「執政菁英」的生態位,但台灣的中產階級知識份子界還是偏藍底的;「知識藍/姿勢藍」光環雖已褪色,不足以執政但還有一定的市佔率。
    ​​
    正也因為如此,高虹安跟朱學恆的「塔綠班」事件,才更令人感到哭笑不得。「塔綠班」事件發生到現在好幾天了,我個人都沒辦法評論什麼,因為整件事情瞎到我不知道該說些什麼才好。

    「塔綠班」事件是嚴重破壞高虹安與民眾黨的人設的。即便我那些滿滿黃白藍工程師粉的新竹同學圈,對高虹安此舉也很難吞下去。如果高虹安真的覺得自己的博士學歷,是重要的政治資產的話,她應該做的事情,是怎麼樣讓自己的見識配得上自己的學術頭銜。但一段時間看下來,高虹安常在立院質詢台上擺出知識份子的架子,深入看她的質詢卻往往失準而謬誤百出。

    其實我是有點可憐高虹安的。她在立院的表現,配不上她「博士級大數據專家」的人設;而她糟糕的表現與議題掌握能力,也讓老東家郭董對她有點敬而遠之。情急之下,她會想要從鄉民的聲量裡面尋找出路,也是可以理解的。

    短期來看,跟朱學恆合作可以給自己低迷的聲量打雞血。但是這種廉價聲量就像吸毒一樣,可以帶來一時的興奮度,但也宰制了你往後的人生。

    人會說話,但人也會被自己說出來的話制約。「塔綠班」「聖蟑士」,我們姑且不談這些詞眼審不審美,這樣的語言其實反映出來的是一種陰暗的心態。

    當你在講「塔綠班」的時候,其實是把自己毫無必要地框在了一個受害者哭哭的心態裡。當你在講「聖蟑士」的時候,就像上報主筆李濠仲先生所憂心的那樣,你已經不把對方當人看;而政治是人與人的溝通,當你把對方「非人化」的時候,等於是自己斬斷了溝通的可能性。

    民進黨會拿著槍押著你不准提出異議嗎?顯然不是。民進黨還是一個民主制度框架下的政黨,甚至很多時候,是拘泥民主到一種優柔寡斷、軟弱退讓的程度,藻礁議題就是最好的例子。

    如果你真的想要戰勝民進黨,大可以堂堂正正地,提出跟民進黨不同的見解,民進黨是封不了你的口的。但有一點很重要的就是,你要表現出政治上的成熟度。

    劉仲敬說得很好:「政治上成熟的人首先就是要講替代品。我要反對什麽,我一定要拿出一個比它更好的東西,這就叫做政治上的成熟,否則你一定會越鬧越糟。你鬧掉了原來的東西,多半就會得到一個比原來更糟的東西。」

    巨嬰的哭鬧是最大聲的,但它除了能把所有人鬧到心浮氣躁以外,無法給台灣這個大家庭帶來任何的建設性。當你用「塔綠班」的語言來把自己框限在受害者心態,再用「聖蟑士」的語言來把對方非人化、非溝通化的時候,你所呈現出來的形象,就是政治上不成熟的巨嬰。而無法長大的巨嬰,是扛不起執政的重責大任的,甚至連一個合格的在野黨都當不起。

    我也很明白,我講了這麼多只是徒勞。現在檯面上看起來,也只有民進黨、台灣基進的心態比較成熟可期待而已。藍白黃等黨已經自己把自己陷入了「巨嬰化」的路線,救不回來了。這條死路走到最後,就會像劉仲敬講的:「傳統的忠誠維持不了一代人的時間…很快就要變成影響力跟現在的新黨差不多,活動方式跟清末的同盟會差不多,要依靠類似天安社這樣的黑社會組織到處刷存在感」。

    我們以為從一個「博士級大數據專家」立委身上,可以看到更多政治上的成熟度。但現在看起來,我們恐怕再一次失望了。

  • 劉仲敬 在 蕪菁雜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13 12:39:06
    有 3,146 人按讚

    「你肯定知道,從事後諸葛的角度來講,所有人的決策都是充滿錯誤的……因為所有人都是在訊息不完全的情況下作出決斷的,等到訊息完全的時候,一切都太晚了。你必須在不斷在未知中做出決策,並承擔未知的代價。」-非主流歷史學家劉仲敬

    看著水晶球來檢討別人,講各種後見之明的風涼話,可以讓自己顯得很聰明,不是嗎?

    你想過的路徑,指揮中心全都想過也積極嘗試過,但是因為台灣的先天條件限制,而與各種機會擦身而過。

    台灣政府何嘗不想洽購BNT疫苗?政府是直接接洽了德國原廠,都臨到要開記者會公佈的前一天,才被公司方「浪槓」已讀不回。其他的管道,也避不開上海復星的「大中華區代理」陷阱;台灣政府不可能病急亂投醫去吞這顆「大中華區代理」的毒藥條款,因為此例一開,將為台灣的醫療造成永久性的重傷害。

    台灣政府何嘗不想爭取AZ的代工合約?但是被馬英九摧殘過一遍的台灣生技產業,根本沒有夠份量的大代工廠,可以去滿足一年三億劑的最低產能要求。

    台灣政府何嘗不想像以色列一樣高價搶產能?何嘗不想像加拿大一樣下幾倍於人口的大訂單,以確保貨源?何嘗不想在連二期結果都還沒跑出來以前,就搶先下單?問題是,台灣的政治氣氛允許指揮中心這樣做嗎?如果真的這樣做,去年中就足以釀成一場政治風暴,少說也得賠上一個衛福部長和一個行政院長。而以色列和加拿大的民眾,卻沒有拿這件事去為難自己的政府。

    您那顆小腦袋瓜想過的選項,指揮中心全都想過,也積極嘗試過、接洽過。指揮中心甚至也不打算把這些事情拿出來說嘴醜表功。但是阿中部長在記者追問下,釋出的有限資訊,已經足以讓人感受到指揮中心的努力用心,與內外夾殺的無奈。

    台灣的先天規模就是這樣,國際困境就是這樣,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扭轉。與台灣人口、經濟規模接近的國家,例如澳洲,也深陷在疫苗取得困難的處境當中。而台灣面對的困難,比起其他正常國家來說,只有多不會少。

    不過這對你來說不重要。反正對你來說,巧婦就是要做無米之炊。只要無視台灣先天條件的限制,用完美苛求的態度去嘴砲政府的一切努力,就能夠讓自己顯得比較聰明高尚。而你能夠舒舒服服地窩在家裡,講這些不著邊際的話,只不過因為你不是坐在位置上扛責任的那個人。您的社會經驗大概也相當有限吧!

    如果您真的這麼厲害的話,為什麼一年前坐在位置上扛責任的不是您?在那資訊嚴重不足,所有人都被恐慌淹沒,執政者都只能瞎子摸象的情境裡,您又能做出怎麼樣高明的決策來?

    當然啦,您可能會一推六二五:「政府是我們選出來的耶!難道我們都不能要求政府嗎?」問題是,人選出來的政府還是人,是人就不可能全知全能。你拿神的標準來要求人,沒有人能做得到,只是徒勞無功而已。更加悲哀的是,即使坐在位置上的那位真的是神吧!在祂行奇蹟的時候,這些嘴砲書生們,也會以各種理由,來扯神的後腿的。

    武漢肺炎肆虐之下,世界各國政府都是矇著眼睛在賭。以生技史上首度商轉的mRNA疫苗技術,來應對前所未見的武漢肺炎疫情,又豈不是一種以全球數十億人口為賭注的超大豪賭呢?頂多疫苗大廠家大業大,可以在短時間內做出形式上可信的臨床試驗結果而已,而幾年以上跨度的長期影響,對人類來說尚未可知。

    但是我們不得不賭。賭了,會有什麼後果,無法百分之百掌握。不賭,就是綁起雙手等著武漢肺炎來屠殺全人類而已。如果你這麼厭惡台灣政府在資訊不完整的狀況下,所做出的多方努力,那你又為什麼把世界首度商轉,長期影響未可知的疫苗技術,奉若神明?

    而比起翹著腳在那邊講些不切實際的後見之明的書生,我更相信真正承受著各方壓力而賣力幹活的政府。

  • 劉仲敬 在 KaL-EL Sport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04 21:14:25
    有 60 人按讚

    From 古硯偉:(全文請看留言)

    這個議題已經好一陣子,甚至被其他場外爛事洗掉了,上上週看到拋出這議題的當下,其實有在臉書上提出一些批評,但想想不夠完整,就關掉了。

    這篇嚴格來說比較像是上周Podcast的講稿,這是我第一次錄Podcast做了這麼多準備,光是摘要重點就超過兩千字,但當天仍有講得不夠盡善盡美之處,所以現在花了點時間整理成文字。

    為什麼需要整理成文,因為不僅僅是球迷,連不少媒體都抱著薪資公開無妨的觀點,讀完這篇會不會有幫助我不知道,但如果理解為什麼是倒果為因,我想會比較容易吸收一點。

    如果要說重點,這幾年讀過劉仲敬的著作,對於華人圈無法內化進而產出文明有很強烈體認,同樣的,職業運動亦同。

    能不能走出自己制度,就是能不能內化好的經驗,只懂照抄,那和清末中體西用,用武狀元帶兵想對抗船堅炮利沒什麼兩樣,但很可惜的是,一百多年後,我們發現台灣價值觀還是和中體西用差不多,這是很難過的。

    從去年到現在,看到很多人支持台灣職籃(這就不單指哪個聯盟)要薪資透明,我是覺得很匪夷所思,但後來想想,這是一個台灣只看NBA和MLB的後遺症,我們以為和世界很近,其實很遠,遠到連身邊國家發生什麼狀況都不知道,想要一步登天,結果也不好好思考別人怎麼走得這麼遠。

    西方工業革命後,緊接而來的是啟蒙運動,那是整個世代的思想革新,清朝選擇關鍵18和19世紀鎖國,最後被打穿國門,結果回到台灣輪到自己動手的時候,不過百年前的經驗,好像價值就只是歷史課本上的課文而已。

    我曾說過,台灣要做職籃,有兩個職業聯盟不必學,一個是NBA,另一個是CBA,因為一個是社會主義的理想型,另一個是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奴隸主義,前者全世界沒人學得來,後者全世界都不該學。

    但NBA不該學的是妄想讓聯盟均富,該學的是他們走向制度化,要經營一個成功聯盟,最重要的是制度,制度,還是制度。

    如何制定因地制宜的制度,不是拿制度做公關,不是拿制度當皇后貞操,不是讓制度介於有跟沒有之間,這才是最重要的。

    如何走下去呢?我看過現在全世界成功的國家,不覺得哪個國家經驗可以抄功課照抄,你連小學抄算數都知道不能只抄答案,現在比申論題還難的職業運動建立,怎麼會覺得用抄能夠抄到幾分?

    去年說過,職業聯盟最重要的不是行銷,而是聯盟想建立並傳遞什麼樣的價值觀,如果想把職業運動不是如蛋塔那樣瞬間崩塌,比起薪資要不要公開這種假議題,還不如從頭開始,好好思考怎麼把台灣建立屬於職業運動的文化,這才是思考職業運動的第一步。

    最後,為什麼選擇這張寫著1957年的照片當封面,因為這是NBA球員工會第一次實質爭取到勞方權益,花了三年,每天七美元的食宿津貼。

    如果想要薪資透明,這是職業運動歷史上最重要的里程碑之一,我覺得很重要,所以放在最前面,那,支持沒有經過正當程序而薪資公開的人,能理解這一層嗎?

  • 劉仲敬 在 英雄說書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0-04-07 22:49:23

    ※感謝讀墨電子書贊助本次直播

    《文明更迭的源代碼》
    https://rebrand.ly/9ac16

    超貼近紙感的全新閱讀體驗!
    mooInk Pro 10.3吋閱讀器
    https://rebrand.ly/6zf0dy

    |本日主題|
    P1. 阿姨何許人也

    P2. 源代碼在講什麼

    P3. Free Q&A.

    說書人阿睿跟你空中相會~

  • 劉仲敬 在 香港花生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7-01-19 15:00:02

    主持:王丹

    把花生留住,請付費支持:轉賬至滙豐銀行 023-280233-838,抬頭 HONG KONG INTERNET RADIO LIMITED
    花生網頁: www.hkpeanut.com
    FB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hkpean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