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創造性問題例子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創造性問題例子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創造性問題例子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創造性問題例子產品中有39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這兩天空餘的時間都在聽podcast,從各類的節目當中吸收不少新的觀念或是獲得指引。在曾公跟梁sir的再出發的第二季 #台北市立棒球場 中,前兄弟象領隊洪瑞河一段話讓我印象深刻: 「當進退兩難時,轉個彎往旁邊走,人生有時候需要轉個念」 「人生歷程,只有不計回報 才能終有好報」 洪領隊談的是當年...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賭Sir【杜氏數學】HermanToMath,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杜氏數學 官方網站: http://www.HermanToMath.com 賭Sir 幫你急救 DSE 數學: https://HermanToMath.skx.io ---------- ?️賭Sir是杜氏數學Herman To Math的始創人 ?全港唯一「完爆」【DSE Core+M1+M...

創造性問題例子 在 Marc Tien 田鴻魁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24 14:02:36

這兩天空餘的時間都在聽podcast,從各類的節目當中吸收不少新的觀念或是獲得指引。在曾公跟梁sir的再出發的第二季 #台北市立棒球場 中,前兄弟象領隊洪瑞河一段話讓我印象深刻: 「當進退兩難時,轉個彎往旁邊走,人生有時候需要轉個念」 「人生歷程,只有不計回報 才能終有好報」 洪領隊談的是當年...

創造性問題例子 在 胖胖龜 胖讀時光 閱讀 書籍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4-04 19:55:22

人在順利溝通時會產生幸福感,這也意味著良好溝通是幸福的關鍵。 良好溝通四要素 1、注視眼睛 2、微笑 3、點頭稱是 4、隨聲附和 閒聊訣竅 1、讚美對方顯而易見的優點 2、首先是肯定和同意 3、以「提問」回應對方的話題 要提升閒聊的能力,你得先當一個擅長傾聽的人。讓對方掌握對話主導權,閒聊的氣氛才會...

  • 創造性問題例子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17 18:16:16
    有 358 人按讚

    這兩天空餘的時間都在聽podcast,從各類的節目當中吸收不少新的觀念或是獲得指引。在曾公跟梁sir的再出發的第二季 #台北市立棒球場 中,前兄弟象領隊洪瑞河一段話讓我印象深刻:

    「當進退兩難時,轉個彎往旁邊走,人生有時候需要轉個念」

    「人生歷程,只有不計回報 才能終有好報」

    洪領隊談的是當年職棒分裂為兩聯盟以及後續合併的過程,當然裡面風風雨雨,「走過才知深淺」,他談信任、談胸襟。談從對立到合作,很值得大家細細品嚐跟體會。

    對應到現在職業籃球的戰場,或是任何商場上的競爭,其實他的體會都值得相關參與者參考。有時候退一步站在客觀的立場,反而能夠更看清楚全局,如果還是無法「轉個彎」前進,可以從過來人的經驗學到一些智慧,更能圓融的找到解決方案。

    在近期讀到的書籍當中無論是演說大師西奈克 #無限賽局 觀念,或是哈佛企管教授史蒂芬柯維超過500頁的著作 #第三選擇 ,都非常能呼應在這樣的困境中,如何利用創造性的思維去處理問題。

    當問題太過棘手的時候,先不要過度積極想要立刻解決,因為帶著情緒做出的決定,通常不會是最好的選擇。擱置最有爭議的部分,先從有共識的項目出發,跨越鴻溝、找出有爭取空間的中間派,這是 #如何改變一個人 作者約拿伯格教我的方法。

    說到閱讀,也分享一個小故事。前一段時間我在粉絲團分享讀書心得時,意外收到出版社行銷企劃的訊息,她很開心我喜歡他們作者的觀念,問我還喜歡哪些書籍,說要寄給我閱讀。我說無論名人傳記、投資理財、商業管理,當然還有跟運動相關的書籍我都愛看。

    不多久這位體貼的行銷企劃寄來兩本暢銷書。我也很快的把他們看完了,哈哈。除了發現自己近期閱讀的速度加快之外,也在持續分享好書的過程中,跟李笑來 #通往財富自由之路 一樣,升級了自己腦袋的軟體。今天編輯又LINE我說,中秋節之後要再送我幾本書。我回想當時分享閱讀心得的時候,完全沒料到有這樣的意外收穫。

    談到意外驚喜,從一年前開始做podcast跑步不要聽之後,我越來越能體會這樣的觀念。很多也想做節目的朋友會諮詢我的意見,而我也曾被邀請去跟幾個團體分享做播客的心得。想在任何時間開始都不是問題,但需要先問問自己,為什麼你想要做podcast?這個為什麼就是西奈克黃金圈理論的核心。

    如果你首先浮現的答案是:我想賺錢,我想變成網紅KOL,那十之八九可能都會以失敗收場,尤其是對於素人起家的朋友來說。

    我所見到多數成功的例子都不是以商業考量為第一優先,而是一個「不管怎樣我就是想分享」的熱忱,就算沒有錢我也會繼續做下去的態度。這是在漫長的時間流當中最寶貴的禮物。做節目要造成影響力就是不斷的做下去,一直強化自己的內容,建立與聽眾之間的信任感,當你們彼此之間都為了一個共同的信仰參與其中時,就會越滾越大,如雪球般的影響力累積發生。這跟累積跑量變的越來越強的道理是一模一樣的。

    誰又會想到,一年後我們節目成為路跑協會在2021臺北馬拉松的官方合作夥伴呢?

    看到這裡,你是否開始體會洪領隊的話「只有不計回報,才能終有好報」?記得那句slogan嗎?你不需要很厲害才能開始,但你需要開始才會變得厲害,後來我在挑戰任何一個陌生的領域時,都是用這句話砥礪著自己。

    祝福大家中秋快樂!

    #也推薦瓦基的節目下一本讀什麼

  • 創造性問題例子 在 科技大觀園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01 12:09:46
    有 29 人按讚

    #Q博展知識
    【記者節快樂】
    今天是九一記者節,祝各位為了新聞而努力奔走的記者們,記者節快樂
    在這個日子裡
    我們也來看一些科普X新聞X記者的科學吧!

    【科技與社會的研究與教學:我們都是科學記者】
    現代社會的公眾對於科技議題的理解,事實上有著比過去任何一個時代都要高的門檻。由於透過科學傳播的媒介吸收新知,因此公眾除了需要面對高聳的科學認識屏障外,更需要解析媒介背後的錯綜特質。在這雙重的條件下,一般民眾並不容易直接切進議題的核心,常常需要倚賴超越內容的知識來間接習得。

    這個過程就像一般民眾在認識科技議題時,其核心往往牽涉龐大的知識基礎,直接逼近常是不可得的一種理解方式。因此就像天文學家追尋黑洞的存在一樣,民眾也需要透過相關的「背景輻射」才能間接習得核心議題的意義。在這種情況下,民眾的需求可能不是一些與議題直接相關的「內容知識」(例如相關科學理論、數據等),反而超越內容之外的「背景知識」才是一般民眾可以具體掌握並有助於形成論點的知識。

    而超越內容的知識可以包含哪些不同的層次呢?在現代社會中,每一個社會性科學議題的背後,事實上都同時被科學和媒體這兩層不同的論述包覆著。例如就一個科學事件而言,科學家先用科學理論的詞語對它進行說明,之後大眾傳媒又會基於自己的需求用傳播的論述包裹一次。因此一個公民如果要認識一件社會性科學議題的核心,要像剝洋蔥般,耐心地把這一層層的包覆拆解開來。
    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UrlMap?t=heZ

    【當人工智慧進入新聞編輯台】
    機器寫作顧名思義就是─讓機器人幫你寫作,即為運用演算法對於所輸入的文章資料自行作處理,然後即可自行拼湊出一篇文章。而使用機器人「拼湊」新聞的優勢在於它可以快速的收集到大量且相關連性的資料,並且迅速地做到彙整、統計、分析資料等功能。目前機器人新聞寫作主要被運用在體育和財經新聞報導上較多,主要是因為這兩個領域的資料訊息瞬息萬變,需要耗費的時間相對上較多,因此利用電腦來幫忙作分析、統計、整理可以減少人力體力上及時間的過多耗費。

    機器人新聞寫作的出現,優點在於可以讓更多的員工去從事有創造性和挑戰性的工作。美聯社期望機器人寫作的加入,能夠讓記者回到本職的工作內容,而不是花大量的時間在於資料的彙整、統計、分析上。機器人寫作有三大優點:(1)即時運算(即為資料的彙整、統計、分析)非常快,可以省掉很多處理上的時間、(2)可減少人力資源開銷、(3)產出的報導客觀公正。
    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UrlMap?t=d2C

    【科學媒體化】
    傳播媒體技術與電腦網絡的快速發展,使電子傳播媒體成為社會大眾資訊的主要提供者。雖然,一般大眾對於媒體有著種種的批評,但是媒體還是公眾資訊的主要來源,在某個程度上也是民意的塑造者。就像學生的報告,主要的資料來源就是網路。在這種新的權力結構下,科技社群與媒體間也產生了新的互動關係。在新的關係中,科技專家漸漸擺脫與媒體保持距離的習慣。為了爭取有限的科研經費,科技專家有時反而需要媒體的「背書」。媒體,不再只是單純的知識傳播者,它似乎也逐漸與「大學—國家—產業」這三螺旋鏈,形成檯面上的四螺旋鏈。

    科技社群與媒體大概有底下的新關係:一、知識優先權透過媒體取得;二、媒體可能塑造科技界的明星,進而形塑大眾科技的「共識」;三、科技界為爭取媒體曝光度,可能提供未成熟的資料。無論這些問題是否發生,我們應該注意的是,媒體是否已逐漸影響傳統的科技社群自律機制?是否科技界對媒體需求的比重已經凌駕對「真理」的追求?

    不過無論如何,大眾或科技專家,都已經無法避免透過媒體接觸科技知識。在這些例子中,我們反而看到科學事業人性化的一面。因此,需要改變的也許不是科技知識產生或傳播的方式,而是所有人心目中「科學」的形象。
    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UrlMap?t=gS4

  • 創造性問題例子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6-24 09:08:40
    有 484 人按讚

    [職場不順或換工作時,要不要去算命?]
    (職場易經筆記-4)

    前天做直播,看著工作人員忙著調整各種設備,聽到他們說有一場事先都檢查過,萬事OK,哪裡知道直播時出了狀況,後來有人搬出水晶石才逆轉情勢,設備又突然好了。這時候主管跳出來安撫大家:「不用擔心,今天是水逆最後一天,明天就好了。」突然地看到他們跳起來說,吔,水逆要過了!

    我在旁邊看著他們一會兒憂心﹑一會兒開心的模樣,覺得有意思極了!這就是我們的日常,準備萬全的事,總是發生莫非定律,不知哪裡出了錯,搞不定了。怎麼辦?這時候就需要一個說法,這在心裡學稱為「過度理由效應」,凡事都需要一個理由,人才會安心。而且推給水逆,也能讓人不必被咎責而感到輕鬆。

    這也是為什麼當我們遇到難關時,會去算命的原因,為的是找到一個理由,而且不是自己造成的理由,比如命中注定就會發生,這會讓人覺得罪不在己,也就不必自責,甚至可以有一種天地悠悠,突然頓悟的豁然開朗。

    在我的fb私訊,也經常有人會來問我各式各樣職場的困擾,十之八九最後都問我:「老師你認為我要不要換工作?」有時我真覺得大家把我當算命的,不過我的態度是儘量「勸合不勸離」,提幾個問題幫助大家做自我分析,來回幾次也就能梳理出一個理路來,對方慢慢就能夠自己找到答案。

    沒錯,我不由自己給答案,而是像心理諮商師一樣,由對方去找到答案。但是有人性子急,不想思考,一股腦兒只想著要答案,這種人我幫不了,也不想幫。因為人生是自己的,有不能控制的部分,也有能控制的部分,一定要盡人事再聽天命。光是要答案的人是懶惰的人,懶於思考,也懶於努力﹑懶於突破。

    除了問專家之外,很多人遇到職場不順,會去問算命。我年輕時,也會。可是多半我都覺得沒那麼準啊,或是他們說得模棱兩可,根本無所適從,或是到最後好像在做人格解新,沒得到答案。後來年事漸長就不算,不過我仍有一位好友是從事占星,當有事時,他會幫我「開示」,指點一些該注意的事項,我很信任他。

    所以對於算命,我跟大家一樣,覺得有準有不準,覺得有時候有用﹑有時候沒用。即使如此,職場就是會有些事讓人煩心與躊躇,我們多半還是會去算。那麼對於算命,我們究竟要抱持什麼態度才是正確的,是今天我想跟大家談的主題。

    首先,我們來看為什麼要算命?只有一個目的,是問事情會成功還是會失敗,會成功就去做,會失敗就不去做。比如換工作更好就換,不會更好就不換;或是跟公司爭取加薪,會成功就去談,會失敗就不去談。說起來,我們是看結果成敗來決定行動與否。有一次我聽曾仕強教授談易經,他直白就說:

    「這就是小人!」

    我不禁噗斥笑了出來!這是我在聽曾教授講課時,經常有的反應。他說,君子只問事情該不該做,不問結果成敗,這是有理想的人;小人才問事情是成是敗才來決定做與不做,這是缺乏理想。很多人以為學易經是為了卜卦,可是唯有懷抱理想才能讓人超越吉凶。這個主張,我非常認同,但是我想平凡人難以做到。

    他還舉了一個例子,說有個朋友很懂命理,經常有人來找朋友算命。這個朋友都會問兩個問題,第一個是問對方貴庚,然後年輕的不算,因為人生大有可為,不可去限制他們的未來發展;年紀大的也不算,因為到了這個年紀還在算命,表示活得糊塗,算了也沒用。第二個則問:

    「你希望我算得準,還是不準?」

    這題,我真想不出來有人會回答「希望不準」。偏偏他只算這種人,因為他們會突破命運的侷限性,創造自己的命運。至於希望算得準的,朋友認為都是沒出息的人,也就全部不算。這個例子告訴我們一件事,每個人的命包含三個特性:

    1. 侷限性
    2. 創造性
    3. 自主性

    還有,曾教授也談到,西方科學有「測不準定理」,其實算命也是。為什麼?因為時間一變,命運就變了。否則所有都是命中注定,那麼注定你是有錢人,躺著啥事都不做也會成為有錢人;注定你會婚姻幸福,閉著眼睛挑對象也會找到好伴侶。這麼一說,期待算命師百分之百準確,是過份期待,也是不合理的期待。

    開始學易經,主要是學易理,還沒學卜卦。但是引起我的好奇心,這兩天上網抽籤,總共問了五件事。這次,五件事都神準,籤詩的內容跟我內心原來預想的完全相應和,我驚訝到不行!本來這五件事都有些待決的部分,馬上我就有了定見,知道方向怎麼走﹑方法怎麼使,對於下一步的指引起了帶頭作用。

    你是不是好奇,在讀籤詩時,我在讀什麼?學了易經之後,我比較不看結果的成敗,因為世間萬事萬物都是一陰一陽,禍福相倚,失敗是成功之母,成功也是失敗之父呀!所以如果成功才做,它卻同時隱藏著失敗之因,最後都是一樣的結果。我讀的是該注意的地方,比如:

    有個籤說與某人合作是山中龍虎相會,最終有可能不愉快拆夥,我讀到的不是結果如何,而是在選擇合作者必須慎始。孔子說,慎始而敬終,就是這個道理。

    再有個籤說這是極幸運的籤,但是它同時提醒你小心滿招損,因為今天十五月圓,明天十六就開始月缺,因此要把實力做滿,也要待人謙誠。

    結論來了,今天「職場易經筆記」給你劃兩個重點:
    1. 職場不順時,可以算命,但是不必期待算得準,因為命運是可以創造。
    2. 算命時,不是去看結果成功或失敗,而是看過程要注意哪些事項。

    如果你覺得本文有受益,再幫我在下面寫+1,我會受到鼓舞,再努力寫下去。

    攝影:旅居加拿大的畫家吉仔冰GiABing

  • 創造性問題例子 在 賭Sir【杜氏數學】HermanToMath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9-02-13 20:58:48

    杜氏數學 官方網站: http://www.HermanToMath.com
    賭Sir 幫你急救 DSE 數學: https://HermanToMath.skx.io
    ----------
    ?️賭Sir是杜氏數學Herman To Math的始創人
    ?全港唯一「完爆」【DSE Core+M1+M2】、【IAL 12科Maths】、【AL Pure+Applied】、【CE Maths+A.Maths】的數學導師
    ?全港第一最多訂閱粉絲的數學教育YouTuber
    ?YouTube觀看次數超越700萬、訂閱粉絲超過50000人
    ?著作:《YouTuber新手到網紅》、《5**數學男人嫁得過》、《碌葛男人嫁得過》、《賭波男人嫁得過》(獲Google嚴選2018年度50大最佳書籍)
    ----------
    賭Sir收集著數派街坊:

    ❤️YouTuber Go網絡課程 全港最平+獨家 報讀優惠:
    ?報讀初班 $600 (原價$800):https://www.youtubergo.com/payment/b-hermantomath-0600.html
    ?報讀初班+中班 $1500 (原價$1800):https://www.youtubergo.com/payment/bm-hermantomath-1500.html
    官方網頁:https://www.youtubergo.com/

    ❤️無限操數王(epractice) 全港最平+獨家 優惠(可同時使用):
    ?50%OFF 半價優惠碼:MC83-AI93-NFW0-331E
    ?25%OFF 額外邀請碼:J7N9-RDRP-NFAH-OH13
    官方網頁:https://www.dsemth.com/

    ❤️Tidebit全港最穩妥的比特幣(Bitcoin)交易所:http://bit.ly/2LIWA4J

    ❤️Uber免費送你$25優惠:https://www.uber.com/invite/2utyzr
    ----------
    杜氏數學 官方網站 http://www.hermantomath.com
    ----------
    《五夜講場 - 哲學有偈傾 2018:對面的馬克思看過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MG7iUGXJ_I

    《【聚光燈】為甚麼陶傑認為年青人不應該讀哲學? - 01哲學》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j3Tyh8w6ig

    《哲學有偈傾 45集全》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AgZMoOPRu98K20bqeySYcN_u0-LaB1xC

    《The Low Mays - 马克思 MARX [MV]》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xmfaJsKibIo
    ----------
    好多人一聽到馬克思,就聯想起共產主義;諗起共產主義,就會連繫到「做又36唔做又36」、「專養懶人」、「口講公平但實際上唔公平」……

    中國最偉大嘅馬氏三兄弟--馬雲、馬化騰、馬克思,馬克思可以話係極權到出曬面,名都話你知,克思克思,要克制人嘅思想,令人嘅生活缺乏自由……

    但上述嘅評論,原來唔單只係誤解咗馬克思,馬克思直頭係用上述嘅論點,批評資本主義。

    吓!咩話?當我地崇尚資本主義,批評馬克思嗰套「專養懶人兼剝削自由」嘅同時,原來馬克思批評資本主義「專養懶人兼剝削自由」?

    情況就好似你嗌人八婆,但原來人地一直嗌緊你係八婆,咁究竟邊個先至係八婆呢?

    前排翻睇咗個節目,叫做《哲學有偈傾》,其中一集係講馬克思。當中探討咗好多例子,大家睇完呢條片,可以撳嚟翻睇,接下來我揀咗其中一個例子同大家分享分享:

    馬克思相信人嘅創造性,就算無人安排工作畀佢做,佢都會自發做一啲好想做嘅嘢,實現自我。嘉賓提出咗個例子,話有考古學家掘到啲原始人嘅石器,證實係無功能嘅,推敲其實係原始人嘅藝術品,助證人嘅本性就係會自發透過工作嚟實現自我。

    聽到啲咁離地嘅嘢,我地呢啲資本主義生物,梗係衝出嚟反駁啦:「阿馬生,你呢啲咪錯誤判斷人性囉,你睇依家香港就知啦,人係中意Hea嘅生物,無威逼無利誘就唔做嘢㗎啦!諗得咁理想,咪最終養懶人囉!」

    呢個時候,哲學佬舉咗一個例子,佢話:今時今日嘅人中意Hea,其實正正係因為資本主義,令到人過份忙碌,打壓咗人嘅自由,令人淨係打份牛工都已經得返半條人命,無心神實現自我。舉個例,有好多人就算識煮飯,但因為放工已經攰到爆,根本唔想煮,更加唔想洗碗。可能佢好中意煮嘢食,但實在太忙,無辦法享受烹飪嘅樂趣。

    但另一邊廂,好多闊太少奶奶唔使返工,好鬼中意煮嘢食,甚至一日煮到黑,仲周圍請啲朋友食。正正係證明咗,人無嘢係會搵嘢嚟做。

    仲有個問題值得深思:究竟邊個先係懶人?

    點解可以有人無嘢做,又有錢,洗十世都洗唔完,得閒到一日煮到黑,周圍請埋朋友食?似乎資本主義之下,正正養住好多呢啲有閒階級嘅懶人,二世祖、富二代、少奶奶……

    講開香港就啱啦,大家族、大地主嘅後代,簡直係24小時得閒,同時荷包洗極都有,每秒都賺緊錢。靠嘅就係收地租,好聽就叫租務,實情就等如黑社會收陀地,穩穩陣陣乜Q都唔使做,零生產甚至負生產,都賺錢多過草根階層成世人辛辛苦苦、營營役役搵嘅錢。除非爛賭,否則真係唔知可以點樣敗家。唔只做又36唔做又36,直頭係「唔做又36億,做又36億!」仲可能係美金。

    主持人進一步指出,資本主義嘅賣點係效率,即係付出最少,獲得最多。呢個原則嘅極致,就正正係不勞而獲,零付出,但坐享其成,似乎結構上資本主義先至係養懶人喎。

    唔知你點睇呢?利益申報,我嘅答案係:無眼睇。我呢啲低端人口,唔講咁多,錄埋呢句算數,快快手拍多幾條片,賺多幾個臭錢養家,再見!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