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創立投資公司經驗分享三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創立投資公司經驗分享三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創立投資公司經驗分享三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創立投資公司經驗分享三產品中有10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第四集 (一連七集) 哈佛知識分享: What is strategy? How do you create value? 什麼是策略 ? 你如何創造價值? 一開始我講過: "The first test of a strategy is whether your value proposi...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920的網紅艾蛙媽 VS. 達樂哥Aiwa Hu,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新竹形象照VLOG】不用重新投胎,找對攝影師即可!遇見更好的自己!展現美麗與自信。(非業配影片) ft. iWE Studio - #新竹人相攝影 #講師形象照 #新竹攝影分享 - 時隔一年,終於把影片剪輯完成~現在回想,只能讚嘆攝影師的巧手,讓我的照片超級好看!也因此接了更多的演講邀約和授課機...

創立投資公司經驗分享三 在 BusinessFocus | 商業、投資、創科平台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6-02 22:51:00

【@businessfocus.io】打工仔喊出嚟 返足6日得一 . 踏入六月,又到了一年一度畢業生找工作的旺季。作為求職者,一定希望自己能夠找到心儀的工作,獲得合理的回報。疫情之下,香港經濟恢復確實未如理想。許多行業都受到重創,百廢待興。但是近日網上瘋傳,求職搵工艱難,許多工作的薪酬恍如隔世,回...

創立投資公司經驗分享三 在 ? ᴿᴱᴮᴱᶜᴬ小花ᵕ̈☽⋆?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5-26 10:07:31

自從上一篇文發後收到炸掉的私訊 一部分說原來我白手起家 沒背景沒後台 一部分說我顛覆他們長期對我的印象 前進的路上 考驗沒有在小的 儘管在棘手 我都深信 危機就是轉機 每個突破 都在增加我的智慧 也讓我離成功更進一步 現在跟我見面的人都是聊賺錢 聊投資投資 夢想藍圖 也很多人問我如何賺錢?如...

創立投資公司經驗分享三 在 AMBER 安柏|花蓮慢生活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8-18 16:10:51

不再為錢煩惱- 身為松浦彌太郎的忠實粉絲,在大學時期利用了學校圖書館看遍了所有松浦的書,當時覺得自己不像在閱讀,而是在與一位長者促膝長談,松浦的文字總是溫和有禮,每當我有困擾的時候就會翻開家裡的那本《松浦彌太郎的100個基本》,讓松浦提醒我那些被我稍微遺忘的基本。 這次要跟大家分享的書是松浦的其中...

  • 創立投資公司經驗分享三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18 22:34:12
    有 49 人按讚

    第四集 (一連七集) 哈佛知識分享: What is strategy? How do you create value? 什麼是策略 ? 你如何創造價值?

    一開始我講過:

    "The first test of a strategy is whether your value proposition is different from your rivals. If you are trying to serve the same customers and meet the same needs and sell at the same relative price, then you don't have a strategy. " by Michael Porter

    如果你嘅價值主張係同你嘅競爭對手一樣, 即係話你服務緊同一班顧客, 解決緊同一問題, 收緊差唔多價錢的話, 哈佛教授米高波特就講你係「人做你做」,你「無策略」 。

    咁何謂一個好嘅策略 Good Strategy? 教授講要經得起五個 Tests:

    A distinctive value proposition 獨特的價值主張

    A tailored value chain 度身訂造的企業價值鏈

    Trade-offs different from rivals 同競爭對手不同的「取捨」

    Fit across value chain 成條企業價值鏈的活動要配合

    Continuity over time 持續性、持續性,不能一時一樣

    今集先再你講(1) 同 (2)。 (1) 何謂獨特的價值主張? 你先回答以下三條問題,睇下你同競爭對手有乜唔同。

    Which customers are you serving? (What end users? What channels?) 你服務緊邊班客? 誰是最終顧客? 什麼渠道接觸他們?

    Which needs are you going to meet? (What products、features、services?) 你想滿足他們什麼需求? 什麼產品、特徵 、服務?

    What relative price? (Premium or discount?) 相比起競爭對手,你打算賣貴啲或平啲?

    "The value proposition is the element of strategy that looks outward at customers, at the demand side of the business. The value chain focuses internally on operations. Strategy is fundamentally integrative, bringing the demand and supply sides together." by Michael Porter

    策略入面的「價值主張」 是從由顧客的「需求」角度出發。 「企業價值鏈」反而是由內部的營運流程「供應」出發。 策略的基礎就係把「需求」及「供應」兩者整合在一起。

    你要有好嘅策略,你就要第 (2) Have a tailored value chain 有一條度身訂造的企業價值鏈。由入貨、加工、包裝、市場推廣、 銷售 、出貨、至售後服務都要同競爭對手唔同, 都係度身訂做去服務你以上「價值主張」要服務的顧客。

    Michael Porter 話做生意常犯嘅錯誤,亦都係最忌嘅就係 "Stuck in the middle" 「卡住喺中間」。即係平又唔係平過人, 靚又唔係靚過人, 服務嗰班客或者佢哋嘅需求又唔係特別嘅過人,咁你就乜唔係,「價值主張」無乜特別,好難突出。咁你可以點?

    例如, 如果就咁開間租車公司,你點同業界巨頭 Hertz, Budget, Avis 打呢? 好容易就 "Stuck in the middle", 因此絕大部分嘅租車公司你都唔會識,我亦都唔會提。 但美國有間獨特的租車公司,Zipcar, 佢同一般嘅租車公司好唔同。

    Zipcar 唔係好似絕大部分嘅租車公司咁, target 區外客, 到咗某個城市要租車週圍走。佢係 target 平時市區內住,無養車, 但突然間想租車走一轉嘅人仕。佢唔係按「日租」,而係按「時租」, 你想去超級市場買一轉餸都可以租。

    Zipcar冇話特定嘅租車中心, 而係啲車周街泊, 透過佢嘅Apps 你就知道架車泊咗係邊度及還車地點。 咁就更加方便同埋近你屋企。公司營運成本都平好多。

    Zipcar 的車種經常畀人感覺係較 “Cool" ,比較型仔啲、環保啲。 佢唔會花好多錢大賣電視/戶外廣告,而係喺架車身上面貼住大大個公司 hip logo,變相周街免費流動廣告。

    Zipcar 叫自己做 Car Sharing Company, not Car Rental Company。因為唔係個個人都租得,而只係付月費/年費的會員才能夠租。 依家月費每月7元美金或年費70元美金。咁佢就可以每次收費更平出租,但重複地賺你個月費年費。 佢想建立個形象就係 Car Sharing 遠遠環保過自己一個買架、保養、同埋棄置成架車。專攻年輕、活躍、較 "Green“ 的新一代。

    Zipcar 仲有好多好多嘅特點講唔晒。總之就係,佢嘅 value proposition 價值主張 (Which Customers? Which Needs? What Relative Price?) 同所有其他租車公司巨頭都唔同, 成條嘅企業價值都係為咗個「價值主張」而去度身訂,同所有競爭對手都好唔同。

    記住前幾集我同你講過,what's the right mind-set for competition? 你應該點諗競爭?

    盡量得,你應該諗 Not be the the best, but be unique。 唔係要做到最好,而係做到最獨特。Zipcar is unique.

    Not be number 1, but earn higher returns. 唔係要做到第一,而係要多啲回報,賺多啲錢! Zipcar 回報最高嘅係不斷重複收嘅月費年費,最穩定。

    Not focus on market share, but focus on profits. 唔係要市佔率,係要利潤。Zipcar 賺錢。

    Not serve the "best" customer with "best" product, but meet the diverse needs of target customers. 唔係要「最好」嘅產品,畀「最好」嘅客。而係用唔同嘅產品,滿足唔同顧客嘅需求。Zipcar 班客同其他租車公司好唔同。

    Not compete by imitation, but compete by innovation. 唔係人做你做,而係要創新! Zipcar 肯定創新。

    Not ZERO SUM game, but POSITIVE SUM. 唔係「零和遊戲」、互相廝殺, 而係大家從不同層面創造價值, 可以有好多個贏家。Zipcar 吸引咗一班平時唔係租開車嘅客, 佢做大咗個餅。

    Zipcar 就係做到上 "Be Unique“ 嘅表表者。因此短短幾年間就可以係租車業界一支箭咁標上去,2000年係美國波士頓創立, 2013年就俾另一租車業界巨頭 Avis Budget Group 以美金5億收購了。2016年9月 Zipcar 公佈,全球9個國家,500個城市,擁有超過一百萬個會員。 一百萬個付費會員, 即使全部人唔租車,只係收月費年費都幾和味。 呢個就係我成日所講嘅做生意要做「農夫」,唔好做「獵人」,必須要客人係重複性購買, 你塊田先至會越嚟越大。

    包括我自己在內,如果我純粹買賣舖, 根本我同其他商舖投資者無分別, 我錢又唔夠佢哋多,經驗又唔夠佢哋老到。 直接對撼,I have no strategy! 但我做「商舖基金」就完全唔同啦。班目標顧客、佢哋嘅需求、我所收嘅價錢,都完全唔同。 大家都係做「舖」,但我成條做「舖」嘅「企業價值鏈」, 由集資、買舖、 整理間舖、搵租客、諗計仔幫佢做多啲生意、至出售間舖、同售後服務, 都係同其他競爭對手唔同。亦都解釋咗點解, 即使社運/肺炎,我哋基金每季集資起碼6000港幣都季季爆額,近年全香港買賣街舖無人多過我哋, 我相信只要我哋專注係我哋條買舖的獨特嘅「企業價值鏈」,未來幾十年香港都唔會有人買賣舖多過我哋。

    "Choices in the value proposition that limit what a company will do are essential to strategy because they create the opportunity to tailor activities in a way that best delivers that kind of value." by Michael Porter

    「選擇」係重要嘅! 你公司就要選有乜嘢做,同更重要 - 有乜嘢唔做,咁你先至可以更加度身訂造地做好你成條「企業價值鏈」,去為你嘅「價值主張」創造最佳價值。

    有興趣一齊研究下點做? 聽多啲 Michael Porter,就來我星期六嘅早餐會啦! 下集我再同你講 (3) Trade-offs different from rivals 同競爭對手,應該有什麼不同的「取捨」?

    。。。。。

    My hobby 《星期六早餐會》!

    九月份早餐會 Topic: Applying "Michael Porter" to your business: How to compete and win!

    哈佛分享: 如何應用「米高波特」於你盤生意? 點競爭? 點贏?

    講起哈佛策略教授, 無人出名過 Michael Porter. 有幸我2017年在哈佛親身上過他教的課程, 今次早餐會同你分享,希望對你做生意亦有所啟發。

    有興趣參加啦 😃 每次限四位 (包括我)。 人多傾唔到計。

    9月份,逢星期六早上9時開始,約三小時。地點中環。

    對象: 中小企老闆/創業者/公司管理層,連我限4位。

    有興趣參加的話,請 whatsapp 你的名片給 Suki (我助手) (+852) 5566 1335。

    我唔係靠呢行搵食,免費,我請食早餐 😉 Be friends ..... 有機會到時見你。李根興 Edwin

    www.edwinlee.com.hk
    www.bwfund.com

    聯絡李根興 whatsapp (+852) 90361143

    #michael_porter #競爭策略

  • 創立投資公司經驗分享三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14 21:52:38
    有 58 人按讚

    第四集 (一連七集) 哈佛知識分享: What is strategy? How do you create value? 什麼是策略 ? 你如何創造價值?

    一開始我講過:

    "The first test of a strategy is whether your value proposition is different from your rivals. If you are trying to serve the same customers and meet the same needs and sell at the same relative price, then you don't have a strategy. " by Michael Porter

    如果你嘅價值主張係同你嘅競爭對手一樣, 即係話你服務緊同一班顧客, 解決緊同一問題, 收緊差唔多價錢的話, 哈佛教授米高波特就講你係「人做你做」,你「無策略」 。

    咁何謂一個好嘅策略 Good Strategy? 教授講要經得起五個 Tests:

    A distinctive value proposition 獨特的價值主張

    A tailored value chain 度身訂造的企業價值鏈

    Trade-offs different from rivals 同競爭對手不同的「取捨」

    Fit across value chain 成條企業價值鏈的活動要配合

    Continuity over time 持續性、持續性,不能一時一樣

    今集先再你講(1) 同 (2)。 (1) 何謂獨特的價值主張? 你先回答以下三條問題,睇下你同競爭對手有乜唔同。

    Which customers are you serving? (What end users? What channels?) 你服務緊邊班客? 誰是最終顧客? 什麼渠道接觸他們?

    Which needs are you going to meet? (What products、features、services?) 你想滿足他們什麼需求? 什麼產品、特徵 、服務?

    What relative price? (Premium or discount?) 相比起競爭對手,你打算賣貴啲或平啲?

    "The value proposition is the element of strategy that looks outward at customers, at the demand side of the business. The value chain focuses internally on operations. Strategy is fundamentally integrative, bringing the demand and supply sides together." by Michael Porter

    策略入面的「價值主張」 是從由顧客的「需求」角度出發。 「企業價值鏈」反而是由內部的營運流程「供應」出發。 策略的基礎就係把「需求」及「供應」兩者整合在一起。

    你要有好嘅策略,你就要第 (2) Have a tailored value chain 有一條度身訂造的企業價值鏈。由入貨、加工、包裝、市場推廣、 銷售 、出貨、至售後服務都要同競爭對手唔同, 都係度身訂做去服務你以上「價值主張」要服務的顧客。

    Michael Porter 話做生意常犯嘅錯誤,亦都係最忌嘅就係 "Stuck in the middle" 「卡住喺中間」。即係平又唔係平過人, 靚又唔係靚過人, 服務嗰班客或者佢哋嘅需求又唔係特別嘅過人,咁你就乜唔係,「價值主張」無乜特別,好難突出。咁你可以點?

    例如, 如果就咁開間租車公司,你點同業界巨頭 Hertz, Budget, Avis 打呢? 好容易就 "Stuck in the middle", 因此絕大部分嘅租車公司你都唔會識,我亦都唔會提。 但美國有間獨特的租車公司,Zipcar, 佢同一般嘅租車公司好唔同。

    Zipcar 唔係好似絕大部分嘅租車公司咁, target 區外客, 到咗某個城市要租車週圍走。佢係 target 平時市區內住,無養車, 但突然間想租車走一轉嘅人仕。佢唔係按「日租」,而係按「時租」, 你想去超級市場買一轉餸都可以租。

    Zipcar冇話特定嘅租車中心, 而係啲車周街泊, 透過佢嘅Apps 你就知道架車泊咗係邊度及還車地點。 咁就更加方便同埋近你屋企。公司營運成本都平好多。

    Zipcar 的車種經常畀人感覺係較 “Cool" ,比較型仔啲、環保啲。 佢唔會花好多錢大賣電視/戶外廣告,而係喺架車身上面貼住大大個公司 hip logo,變相周街免費流動廣告。

    Zipcar 叫自己做 Car Sharing Company, not Car Rental Company。因為唔係個個人都租得,而只係付月費/年費的會員才能夠租。 依家月費每月7元美金或年費70元美金。咁佢就可以每次收費更平出租,但重複地賺你個月費年費。 佢想建立個形象就係 Car Sharing 遠遠環保過自己一個買架、保養、同埋棄置成架車。專攻年輕、活躍、較 "Green“ 的新一代。

    Zipcar 仲有好多好多嘅特點講唔晒。總之就係,佢嘅 value proposition 價值主張 (Which Customers? Which Needs? What Relative Price?) 同所有其他租車公司巨頭都唔同, 成條嘅企業價值都係為咗個「價值主張」而去度身訂,同所有競爭對手都好唔同。

    記住前幾集我同你講過,what's the right mind-set for competition? 你應該點諗競爭?

    盡量得,你應該諗 Not be the the best, but be unique。 唔係要做到最好,而係做到最獨特。Zipcar is unique.

    Not be number 1, but earn higher returns. 唔係要做到第一,而係要多啲回報,賺多啲錢! Zipcar 回報最高嘅係不斷重複收嘅月費年費,最穩定。

    Not focus on market share, but focus on profits. 唔係要市佔率,係要利潤。Zipcar 賺錢。

    Not serve the "best" customer with "best" product, but meet the diverse needs of target customers. 唔係要「最好」嘅產品,畀「最好」嘅客。而係用唔同嘅產品,滿足唔同顧客嘅需求。Zipcar 班客同其他租車公司好唔同。

    Not compete by imitation, but compete by innovation. 唔係人做你做,而係要創新! Zipcar 肯定創新。

    Not ZERO SUM game, but POSITIVE SUM. 唔係「零和遊戲」、互相廝殺, 而係大家從不同層面創造價值, 可以有好多個贏家。Zipcar 吸引咗一班平時唔係租開車嘅客, 佢做大咗個餅。

    Zipcar 就係做到上 "Be Unique“ 嘅表表者。因此短短幾年間就可以係租車業界一支箭咁標上去,2000年係美國波士頓創立, 2013年就俾另一租車業界巨頭 Avis Budget Group 以美金5億收購了。2016年9月 Zipcar 公佈,全球9個國家,500個城市,擁有超過一百萬個會員。 一百萬個付費會員, 即使全部人唔租車,只係收月費年費都幾和味。 呢個就係我成日所講嘅做生意要做「農夫」,唔好做「獵人」,必須要客人係重複性購買, 你塊田先至會越嚟越大。

    包括我自己在內,如果我純粹買賣舖, 根本我同其他商舖投資者無分別, 我錢又唔夠佢哋多,經驗又唔夠佢哋老到。 直接對撼,I have no strategy! 但我做「商舖基金」就完全唔同啦。班目標顧客、佢哋嘅需求、我所收嘅價錢,都完全唔同。 大家都係做「舖」,但我成條做「舖」嘅「企業價值鏈」, 由集資、買舖、 整理間舖、搵租客、諗計仔幫佢做多啲生意、至出售間舖、同售後服務, 都係同其他競爭對手唔同。亦都解釋咗點解, 即使社運/肺炎,我哋基金每季集資起碼6000港幣都季季爆額,近年全香港買賣街舖無人多過我哋, 我相信只要我哋專注係我哋條買舖的獨特嘅「企業價值鏈」,未來幾十年香港都唔會有人買賣舖多過我哋。

    "Choices in the value proposition that limit what a company will do are essential to strategy because they create the opportunity to tailor activities in a way that best delivers that kind of value." by Michael Porter

    「選擇」係重要嘅! 你公司就要選有乜嘢做,同更重要 - 有乜嘢唔做,咁你先至可以更加度身訂造地做好你成條「企業價值鏈」,去為你嘅「價值主張」創造最佳價值。

    有興趣一齊研究下點做? 聽多啲 Michael Porter,就來我星期六嘅早餐會啦! 下集我再同你講 (3) Trade-offs different from rivals 同競爭對手,應該有什麼不同的「取捨」?

    。。。。。

    My hobby 《星期六早餐會》!

    九月份早餐會 Topic: Applying "Michael Porter" to your business: How to compete and win!

    哈佛分享: 如何應用「米高波特」於你盤生意? 點競爭? 點贏?

    講起哈佛策略教授, 無人出名過 Michael Porter. 有幸我2017年在哈佛親身上過他教的課程, 今次早餐會同你分享,希望對你做生意亦有所啟發。

    有興趣參加啦 😃 每次限四位 (包括我)。 人多傾唔到計。

    9月份,逢星期六早上9時開始,約三小時。地點中環。

    對象: 中小企老闆/創業者/公司管理層,連我限4位。

    有興趣參加的話,請 whatsapp 你的名片給 Suki (我助手) (+852) 5566 1335。

    我唔係靠呢行搵食,免費,我請食早餐 😉 Be friends ..... 有機會到時見你。李根興 Edwin

    www.edwinlee.com.hk
    www.bwfund.com

    聯絡李根興 whatsapp (+852) 90361143

    #michael_porter #競爭策略

  • 創立投資公司經驗分享三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01 10:52:02
    有 224 人按讚

    創新工場和BCG諮詢合作的「+AI改造者」系列:創新工場投資的Insilico Medicine,看AI新藥研發平臺如何賦能傳統藥企,一起進行“AI+生命科學”的顛覆式創新!

    改造者系列:AI醫藥的下一站是長壽 -- 本文来自BCG微信公眾號,經授權轉載。

    近期,創新工場聯合BCG波士頓咨詢旗下亨德森智庫,推出「AI融合產業:『改造者』如何促進AI普惠」系列研究。人工智能在中國大陸有著明確的落地應用場景,大量的AI企業活躍於這些垂直場景中,我們定義這些企業為「改造者」。「改造者」通過傳授其AI技術和垂直行業理解,極大地打破了傳統企業應用AI的瓶頸。

    作為擅於趨勢前瞻的TechVC,創新工場長期看好AI領域,深入佈局,至今已經投出了7只AI獨角獸。在系列研究中,我們采訪了數家創新系AI企業,通過這些「改造者」的視角,探究傳統企業擁抱AI的範式與路徑。

    創新工場投資的英矽智能(Insilico Medicine)是一家由人工智能驅動的全球領先生物技術公司,通過發明和迭代人工智能藥物研發平臺,變革創新藥物和療法的發現方式。

    英矽智能的AI藥物研發平臺已經證明了自己的能力:在今年2月和8月,半年的時間內,先後公佈了兩種臨床前候選藥物,分別用於治療特發性肺纖維化和腎臟纖維化。

    在采訪中,英矽智能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Alex Zhavoronkov博士表示,AI醫藥企業的下一個重要問題將是如何更好地理解生物學和跨物種生物學,長壽業或者抗衰老技術將會是未來的方向。以下:

    ■系列導讀

    本系列由BCG亨德森智庫與創新工場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開復博士帶領的創新工場團隊共同推出,圍繞「AI融合產業:『改造者』1如何促進AI普惠」的課題,我們致力於探究傳統企業在應用AI過程中的關鍵要素與合作夥伴,以及傳統企業擁抱AI的範式與路徑。

    AI製藥領域於2014年左右興起,在2018—2020年間全面爆發。AI能夠快速識別大量樣本中的客觀規律,加速尋找和測試潛在靶點的過程。「有了AI,我們50個人可以做到的事情,比得上一個典型的製藥公司5000人所做的事情」,英矽智能創始人Alex Zhavoronkov在「未來呼嘯而來」一書中如是分享。2

    1 「改造者」 通過傳授其AI技術和垂直行業理解,極大地打破了傳統企業應用AI的瓶頸,充當產業中傳統企業應用AI的橋樑。「改造者」包括AI企業與成功轉型AI的傳統企業。
    2「未來呼嘯而來」,彼得·戴曼迪斯(Peter H.Diamandis)和史蒂芬·科特勒(Steven Kotler)著。

    ■本期受訪嘉賓:Alex Zhavoronkov

    英矽智能(Insilico Medicine)是一家由人工智能驅動的全球領先生物技術公司,通過發明和迭代人工智能藥物研發平臺,變革創新藥物和療法的發現方式,加速研發進程,為癌症、纖維化、抗感染、免疫和抗衰老等未被滿足的臨床治療需求提供創新的藥物和療法方案。

    Alex Zhavoronkov是英矽智能的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他擁有皇后大學學士學位,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生物技術碩士學位,以及莫斯科國立大學物理和數學博士學位。

    ■對談實錄

    Q1 英矽智能原來在美國創立,後來為什麼選擇遷至中國?

    Alex:中國構建了一套完善的體系和土壤,吸引創業企業、大型企業紛紛入駐。中國大陸多樣化的投資者,包括傳統藥企、科技巨頭、PE/VC等各類投資者,能將最優質的AI人才、CRO、藥企融合在一起。投資者能為初創企業提供資質牌照、幫助招聘、企業管理和宣傳等等。英矽還與許多學校開展了合作研究,擁有豐富的內部研發管線。中國完整的生態夥伴體系使得像我們這樣的企業能夠迅速擴大研發規模,甚至與大藥廠競爭。

    Q2 英矽智能和輝瑞、安斯泰來、楊森製藥等諸多藥企都有合作,在和大型藥企合作的過程中有什麼心得或者經驗?

    Alex:創新型的AI生物技術公司按照創立時間可以分為三大類:2014年之前成立、2014年—2015年左右成立、最近5年成立。2014年之前成立的企業通常不運用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或者不具備向藥企提供解決方案所需的行業知識。2014—2015年間成立的企業則創立的正是時候,生成式對抗網絡(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出現,AI製藥開始興起。同時,許多藥企缺乏AI的專業知識和AI團隊,如果想要獲取AI方面的知識和技能,就必須與初創企業合作。作為交換,那時候的藥企也通常願意向初創企業提供資料和各類資源。英矽智能很幸運,創立時間(2014)正處於大藥企對外部合作最為開放和寬鬆的時期。而最近幾年成立的企業就沒那麼幸運了,很多藥企已經開始自建AI團隊、自研AI應用,只有具備非常特定細分領域AI技術的初創企業才有可能成功撬動藥企,與之建立合作。

    然而據我的觀察,儘管許多大藥企都建有自己的AI部門和數據科學家團隊,但他們並沒有足夠強的AI能力——他們往往缺乏具備足夠AI知識的團隊。以生物醫藥方面的論文發表為例,在2014—2019年間,英矽智能發佈了上百篇AI相關的論文,然而發表AI論文數量最多的藥企阿斯利康則只有65篇,位列其次的諾華有54篇。

    藥企往往也不知道從何處開始應用AI,而這正是AI初創公司能夠創造價值的地方。但是,在AI初創公司開始接觸藥企和銷售方案之前,首先要充分理解大型藥企錯綜複雜的組織架構和部門分工,針對不同部門銷售定制化的模塊,而非從一開始就銷售整體性、綜合性的解決方案。這是因為藥企內部通常很難有一個部門能夠處理所有的模塊,部門之間的協同往往沒有那麼強。因此,AI初創公司在提供解決方案的時候也要靈活地劃分模塊,對症下藥,英矽智能通常一次只銷售一個模塊。

    儘管銷售是模塊化的,AI初創公司需要具備端到端、全鏈路的解決方案。英矽根據不同的研發週期,設計了三大AI平臺——新藥靶點發現平臺、分子生成和設計平臺、臨床試驗預測平臺。據我們瞭解,中國還沒有任何一家同行,同時擁有生成生物學和生成化學兩大AI平臺,能把靶點發現和小分子化合物生成有機結合在一起的公司很少。此外,英矽智能的AI系統可以用軟件形式呈現,藥企可以自行操作,用自己的數據運算測試。這些都為我們創造了差異化的優勢。

    最後,對於藥企而言,如果想要應用綜合的AI解決方案,需要有整體性的戰略為引領。咨詢公司可以充當整合各部門組織、統籌整體戰略的角色,AI企業可以選擇與之合作。

    Q3 在您看來,未來AI醫藥領域的發展趨勢是什麼?

    Alex:在未來,最重要的不是AI技術,而是如何將AI和行業特定的實驗數據或模型結合。現在市場上已經充滿了各種各樣的技術企業,他們在不斷精進演算法模型和數據。未來的競技不會是關乎演算法或者算力,而是新的商業模式或者應用AI的新方式。

    AI初創公司需要積累足夠的行業專識,理解藥企的需求,學習藥企的經驗,並向藥企證明自己提供的模塊能夠在真實的商業環境下應用,並且模塊之間能夠很好地兼容,能融入業務流程,且符合監管要求。比如機器學習加速了藥物識別,但還有很多步驟和流程並不能被加速或跨越:實驗論文不能被跨越,你依然需要向藥物監管部門提供大量實驗數據和模型來證明研究的有效性;實驗中的生物過程不能被加速,你依然需要等待生物體自然的新陳代謝和細胞活動,你也不可能直接從大鼠實驗跨越到人類實驗。而這些都涉及到更細分的新技術問題。

    所以,對於AI醫藥企業而言,下一個重要的問題將是如何能夠更好地理解生物學?如何理解跨物種生物學?正因如此,我判斷長壽業或者抗衰老技術將會是未來的方向,即如何運用AI來監督和追蹤生命體在漫長時間裡無數細微的實時變化,來創建數字孿生(digital twin),進行跨物種比較、跨疾病模型比較。我相信AI是説明我們更好地認識生命體的最佳工具。

    ■要點回顧

    1、中國的資本環境天然地聚集了垂直產業領域的優質企業,幫助AI初創公司,即「改造者」,迅速汲取經驗、擴大規模,加速行業創新與賦能。

    2、在與垂直行業企業合作時,「改造者」既要有端到端的解決方案,也要有靈活、敏捷的銷售和服務模式。端到端、全鏈路的方案有助於「改造者」更靈活地根據傳統企業的需求組合方案,能夠擴大服務範圍和客群,提升「改造者」的競爭優勢。

    3、未來最重要的不是AI技術,而是如何將AI與行業特定的實驗數據或模型結合。限制因素並不是演算法或者算力,而是新的商業模式或者應用AI的方式來實現行業定制化。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