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歷克.羅斯綜合歸納出10大能力,是孩子贏在未來的關鍵。
1.文化的理解力與流暢度(fluency)
由於金錢、市場和信任逐漸編碼化,帶動了機器人、基因體、網路、大數據和各種新領域的創新和創業風潮,而且從全球一級城市迸發的這股風潮,將擴及大多數企業領導人從未到過的地方,例如愛沙尼亞。精通多元文化...
亞歷克.羅斯綜合歸納出10大能力,是孩子贏在未來的關鍵。
1.文化的理解力與流暢度(fluency)
由於金錢、市場和信任逐漸編碼化,帶動了機器人、基因體、網路、大數據和各種新領域的創新和創業風潮,而且從全球一級城市迸發的這股風潮,將擴及大多數企業領導人從未到過的地方,例如愛沙尼亞。精通多元文化也變得日益重要,我們的孩子必須了解不同文化,用理解與包容去看待不同文化,未來才能成為一位國際人。
2.外語能力
羅斯受訪時,對台灣的父母提出誠懇建議:請務必讓你們的孩子學習各種語言。使用兩種以上語言溝通的能力,會變得愈來愈重要。前eBay執行長唐納荷告訴羅斯:「如果我現在才18歲,我會主修電腦或工程,並選修中文課。我的小兒子讀大一,他已經學中文4年了,還可能主修電腦科學。」
3.移動能力
未來最好的工作可能在任何地方,到各國短暫出差也可能成常態。要能把廣大的世界看成自己的家,想像自己總是在全球各地工作。羅斯指出,在愈來愈虛擬的世界裡,諷刺的是,你的護照上卻是能蓋愈多章愈好,這點比過去任何時候都重要。
4.數位能力
如果未來世界充斥著大數據、物聯網及機器人,那麼在這世界討生活的人就必須了解這些新科技,學習程式語言更有其必要性。
推特(Twitter)執行長多爾西認為,精通程式語言的好處,不只是為了當工程師或成為程式設計師;而是因為你能從中學習非常不同的思考方式。程式語言會教你如何抽象思考,把問題分解成小的部分後逐一解決,還教你理解系統,看到系統如何相互連結。所以,這些是你走到哪兒都用得著的工具,尤其當你思考如何創業和經營事業,甚至如何在企業裡工作時。如果你能把問題想清楚,這正是你從程式設計學到的本事。
羅斯問谷歌(Google)執行董事長施密特,孩子最需要學習的技能是什麼?他回答:「是培養分析能力。學習如何理解複雜問題,非常重要,人們現在做的例行工作,以後大部分都會交由電腦處理,但我們周遭的電腦還是需要有人操作管理,所以分析能力永遠不會過時。」
5.跨領域學習
必須有更多跨領域的嘗試,融合科學與人文,才能協助孩子為未來做好準備,因為在未來世界中,各領域之間的藩籬早已開始倒塌崩解。未來人才必須能夠跨領域整合,除了原本專業如數學、科學,還必須懂得例如經濟學、溝通、歷史、公共政策等其他領域的能力。
羅斯認為,從小學程式設計是因應未來世界主要的能力之一。
6.終身學習
過去認為拿到大學或研究所文憑後,教育階段也宣告結束,這樣的觀念早就不合時宜。如果不能持續不斷的學習,辛辛苦苦拿到的MBA或電機碩士學位可能在畢業15年後,就變得幾乎毫無用處,因為學校學習的知識往往沒多久就過時了。對於新事物,要一直有種飢渴(stay hungry)的求知態度。世界持續快速變化,必須一直調適自己。羅斯指出,未來能生存下來的,不是最厲害的強者或才智最高的人,而是最能適應變化的人。在變動的時代,能終身學習的人將比其他人更具有彈性應變的韌性。
7.EQ(情感智商)
羅斯提醒,未來機器人會很多,人類之所以勝出就是情感,能夠了解別人的感受,讀得懂人的表情等,這點要讓孩子從生活中培養。做人不要自私,缺乏同理心,要懂得與人相處,與機器人共處。
8.創新創造力
教育系統要鼓勵創新,就不能過度懲罰失敗。連賈伯斯當年都曾在NEXT電腦創業上跌跤,若他因失敗,失去創新的勇氣,就不會有今日的蘋果公司。「所以,不要懲罰失敗,」羅斯強調,因冒險而失敗並不丟臉,因為經驗的累積,能使先前的失敗帶來未來的成功;反之,因害怕失敗而不敢嘗試,自然也不會成功。羅斯指出,美國教育成功之處就在於鼓勵冒險,學生就算失敗,也不會被懲罰。他期許台灣要儘量鼓勵年輕人冒險,「否則會教出一堆員工,卻教不出一個老闆。」
9.學習如何思考
隨著機器人技術的發展,認知型、非體力勞動的工作也將逐漸自動化,人類和機器人的競爭將成為明日勞動市場的特色。學習如何思考,也是多位企業領導人提醒羅斯,他的孩子該著重的能力。要成為未來的職場主力,他們必須更靈敏,懂得如何思考,指揮機器人工作,而不是被機器人指揮。
10.解決問題的能力
羅斯預期,未來網路空間和大數據領域的大企業,大都將由年輕人所開創,他們成長於密碼大戰和數據高速增長的年代,從小習慣編寫程式。開創事業,從零開始,沒有前路可循,因此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十分重要。
#行動
#夢想
#生活
#奮鬥
#人生
#勵志
#共勉之
#金句
#elitesinsider
#智慧舆人生
創新創業學程 在 Taiwan Startup Hub 新創基地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Taiwan Startup Hub 新創基地4/8(四)的趨勢學,邀請到臺大電機系教授黃鐘揚,同時也是優拓資訊的創辦人,曾經在矽谷參與新創團隊的他,把當時的創業經驗帶回臺大,協助臺大設立創新創業學程及臺大車庫!
透過淺顯易動的方式,讓大家更了解人工智慧與資料分析的運用,而聊天機器人也不只有回復訊息的功能,還有更多附加價值等著你們來發現!
#TaiwanStartupHub #新創基地 #趨勢學 #免費活動 #最後倒數10個名額 #快來報名參加
創新創業學程 在 旅行鴨 Angel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終於畢業了|碩三延畢的一年值得嗎?‧‧
關於延畢的這一年,
我有好多話想說。
去年六月我在論文還沒寫完的狀況下,
到了瑞典林雪平大學修了一堂健康照護創新創業學程,
密集的上了一個月的課;
八月時利用空檔在北歐和媽媽旅行與沙發衝浪,
在許多新的人事物中度過一個最涼爽的夏天;
九月到了以色列展開新創實習生活,
用有限的商用英文在希伯來文中生存;
十二月從溫暖的中東到寒冷的德國,
和心心念念的人過了一個甜甜的聖誕節。
一月初回到台灣,
生活回歸單一,
圍繞著「畢業」這兩個字打轉。
內外在的聲音都在催促著走上一條
似乎早在去年就應該走的路,
才得以過的心安有保障。
而事實是:
不只還沒,not even close.
我開始懷疑過去在國外的日子,
是不是都在浪費時間?
是不是都在玩樂?
是不是什麼都沒學到?
經過一波三折,
終於在五月拿到了畢業證書,
而回頭再重新思考過去一年,
我的體會是:
■ 回顧自己的優點是認識自己的重點
■ 別人的想法要當參考,但不該成阻礙
■ 跟隨內心聲音走的路未必會對,但一定有價值
2019年在八個國家穿梭,
相處的對象從小孩到老年人,
有人12歲去過40個國家、
有人17歲結婚生子、
有人32歲剛開始讀大學、
有人40歲管理五間企業、
有人60歲獨居每週下廚邀請旅人們享用、
有人75歲一個人搭廉航背小背包旅行40天。
很喜歡前陣子網路上流傳的一段話:
「你沒有遲到—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時區。」
如果你問我延畢的一年值得嗎?
我會說那正是在當時當刻我想做的事,
不快不慢的,
讓它成了段自己決定與負責的時光。
創新創業學程 在 國立臺灣大學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東南亞與南亞大學校長決策委員會會議
— 張慶瑞副校長引介臺大各項聯盟與新南向策略】
2017 年 10 月 28-29日張慶瑞副校長代表郭大維代理校長,參加於泰國宋卡王子大學 (普吉校區) 舉辦的「台灣與東南亞暨南亞大學校長決策委員會會議」(SATU Board Members Meeting),並於 29 日在會中發表「臺大新南向政策」,引介臺大各項在地聯盟與國際合作成功的例子,例如 NTU System,馬來西亞台灣教育中心,臺泰經貿文化聯盟中心,亞洲大洋洲頂尖大學工學院聯盟 (AOTULE),東南亞高教聯盟組織 (ASAIHL),環太平洋大學聯盟 (APRU); 同時深入說明臺大的新南向策略,已經成立的高端產學聯盟和逐漸擴大的業界實習; 此外,還有今年九月啟動的臺大-筑波-波爾多三校碩士學位學程,希望能先拓展三校「校園無國界」修課系統 (Campus in Campus)的模式,嘗試延伸到臺大-朱拉隆功,臺大-越南,臺大-菲律賓…等南向國家的高教。
SATU (Southeast and South Asia and Taiwan Universities)組織目前共有來自東南亞和南亞 9 國 (台灣、泰國、馬來西亞、印尼、越南、新加坡、汶萊、印度、菲律賓),以及87個會員學校組成,因由成功大學於 2005 年發起組成,所以台灣的會員校最多,計有 53 個會員學校。2017-2018決策委員會則由這 9 國會員學校組成,目前有 16 校代表為決策委員會委員。本校自 2005 年成立時即為決策委員。決策委員會每年一次年會,主要為規劃討論每兩年一次的「校長論壇」。此次兩天的決策委員會會議,主軸為討論明年「校長會議」的主題與內容,另外則是委員分享該校這一年來的重大策略和發展。除了主辦學校成功大學以外,張慶瑞副校長與朱拉隆功大學、清華大學為獲邀擔任講者的三位貴賓。
適值政府推動新南向政策,SATU 組織與校長論壇在此時刻成為台灣高校和東南亞/南亞國家連結合作的重要媒介之一,其精神與宗旨與時並進,設下六大目標,希望明年校長論壇各會員學校可以環繞這些主題發展: (1) 加強東南亞國家與台灣的學術合作 (2) 由雙邊學術和文化交流拓展成多邊國際化 (3) 提升教育、研究與社區服務的質量 (4) 建立師生與行政人員交流 (5) 產學合作 (6) 致力經濟社會與環境的永續發展。
針對這些議題,交流座談中張副校長一一舉例,說明臺大頗有進展的成果,例如NTU System三校聯盟與東南亞高教聯盟的簽約合作; 本校和朱拉隆功大學的產學合作,以及他們提供臺大的海外辦公室; 其次臺大創新創業學程,同學協助社會弱勢族群創業,累積資金的輔導與服務模式; 或是已經積極執行的國際事務行政人員交流研習; 短期課程培訓東南亞語言文化人才…,這些不只是新南向政策,而是一直以來,本校即相當積極實施的服務、教學與研究成果。
今年底宋卡王子大學將組團到本校訪問,此番張慶瑞副校長藉 SATU 會議在該校先引介臺大模式,屆時他們來訪,得能更進一步認識臺大的各項優勢以及所能提供的協助。在新南向介面,本校發展迄今可以提供的行政、教學與研究相當多元,既深且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