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莉盧賓霍德:十九世紀歐洲女性的悲歌:在成為開膛手傑克的受害者之前,未婚懷孕的她早已社會性死亡】
當時的社會認為,任何年齡層的男性和家裡的傭人──這個傭人可能熟知他的喜好,還會替他鋪床、洗衣服和放洗澡水──發展性關係是一種司空見慣之事。
無論她是否曾主動促進家裡的男主人,或主人的兒子、兄弟、...
【#哈莉盧賓霍德:十九世紀歐洲女性的悲歌:在成為開膛手傑克的受害者之前,未婚懷孕的她早已社會性死亡】
當時的社會認為,任何年齡層的男性和家裡的傭人──這個傭人可能熟知他的喜好,還會替他鋪床、洗衣服和放洗澡水──發展性關係是一種司空見慣之事。
無論她是否曾主動促進家裡的男主人,或主人的兒子、兄弟、表親、朋友或父親和她有進一步的關係,她都很有可能會在孤身一人的狀況下,因為被威脅、被強迫,或因為對相互的慾望妥協,而和家庭成員發展性關係。
像伊莉莎白這樣和雇主時時刻刻生活在一起的年輕女人,就生活在這樣的時代下。
伊莉莎白一直到踏進棺材,都沒有說出是哪個男人為了欲念而轉變了她的人生軌跡。我們永遠也不會知道,兩人的初次互動是雙方同意還是被迫的,也不會知道他們是在哪裡或什麼情況下相遇的。
我們唯一知道的只有她在 1865 年四月繼續自稱為傭人,然而她的名字卻沒有出現在哥特堡普查中。
可能的解釋是她沒有在女傭的新職位停留太久就住進了租屋處,或者是情人跟她一起住或替她繳房租的。
在這種狀況下,通常無論時間長短,人們都會為了體面而使用情人的姓氏,假裝成對方的妻子,隱瞞這段關係的本質。
然而,當時的哥特堡,正深受梅毒這種「傳染病」困擾,而罪魁禍首,就是這些把梅毒的傳播出去的娼妓們。
當時社會大眾認為,只要政府能控制那些道德淪喪的墮落女人,也就是那些傳播疾病的媒介,那麼他們就可以把問題獨立起來處理。(但是,法規卻豁免了男性帶原者……)
於是,哥特堡規定所有參與性交易的女人,都必須向警方登記名字與地址,定期接受婦產科檢查,以確保她們沒有染病。
警方和伊莉莎白的鄰居可能已經懷疑她一段時間了,但直到 1865 年三月,他們才真正確定她犯下了「生活縱欲」的罪行,並將他登記在「羞恥登記表」上。
當時伊莉莎白已經懷孕六個月了,身形必然會被別人看出來。然而,無論當初是誰搞大她的肚子,那個人如今都不再提供保護了,因此,伊莉莎白必須獨自承受後果。
在寒風依舊刺骨的三月底,伊莉莎白要到警方檢查所檢查生殖器官,從這天開始,她都要接受定期檢查。
伊莉莎白也必須提供出生證明與過去生活的相關資料,例如她之前在哪裡工作以及住在哪裡,但當她總是刻意保持沉默,只回答她是農夫的女兒,從鄉下來到這個城市做傭人。
根據規定,在接下來的日子裡,她必須每週到檢查所兩次,否則她會被逮捕並繳交罰金,或關進監獄住三晚。此外,她也不准在晚上十一點之後出門。
當然,她也不准在她住處的窗戶後面或走廊來回遊蕩,也不准「叫住外面經過的行人」、「出現在公開場合時必須穿著得體」,而且「不可以吸引他人注意」。
她必須「過著安靜無聲的生活」,因為警方認為她是一名娼妓,會公開拉客。
對於女人來說,尤其是對於那些並不認為自己與性交易有關,或是那些並沒有犯下公開罪刑,而是被強暴或和愛人私下做了輕率行為的女人而言,被警方用這種方式告誡的羞辱經驗想必是十分難以忍受的。
對於在宗教社區長大,又曾努力鑽研過教義的伊莉莎白而言,這種羞辱的經驗必定會令她非常震驚。
然而,由於伊莉莎白是未婚懷孕,所以她很有可能會像那個年代的其他女人一樣,打從心底認為這樣的懲罰是合理的。社會和教會都促使她相信,她在面對父母、社區、自己和神的時候都是有罪的。
這種恥辱感反應在她的登記資料上,因為她不願進一步描述自己的成長環境。
警方詢問到她父母時,她毫不猶豫地說兩人都已經死了。雖然伊莉莎白的母親的確已在 1864 年八月因結核病過世,但她的父親當時還活得好好的,但對於當下困境的恥辱感使她不願回到父親身邊。
而她姐姐安娜.克莉絲汀娜在那一年的五月結婚,她似乎也和伊莉莎白完全沒有聯繫,或許已經把這名妹妹當作失蹤了。
自從三月被警方登記在名單上之後,伊莉莎白只經歷了寥寥數次同樣的流程,就在四月四日被發現長了溼疣,也就是菜花,她立刻被當作病人,由警方送到治療所──也就是性病醫院。
可怕的是,這間醫院最廣為人知的特色之一,就是他們把病患當作囚犯對待,因為這裡的病患都是依照法律規範被送進來的,所以醫院工作人員與護士,都可以用強逼與脅迫的方式把病患關起來,直到他們宣布病患痊癒為止。
在接受了 17 天的治療後,伊莉莎白產下了七個月大的女嬰死胎,她始終沒有在出生證明中寫上父親的名字。
從三月底被登記在「羞恥登記表」名單上,在五月十三日被治療所批准出院,這段經歷對她造成了極大的創傷。
她被警方公開指責是一名娼妓、她忍受了警方檢查時的侮辱言行、她發現自己罹患了可能致死與造成外表損傷的疾病、她被關起來接受極為疼痛的治療、她在充滿敵意的環境流產,最後她在獲釋後回到街上,沒有任何熟識的人能投靠,這些事件勢必使她受到了很大的驚嚇。
更讓人覺得諷刺的是,一旦女人出現在警方的登記名單中,她就再也不可能獲得體面的工作。這也代表往後她唯一能養活自己的方式,就是去做警方指控她正在做的那一種職業。
伊莉莎白在該年十月把居住地址登記在哥特堡皮爾加塔街,那裡是惡名昭彰的「仙女街」,有許多女人都在那裡賣淫。
我們無法確知伊莉莎白是如何加入這些娼妓的行列的,但可以知道這是她唯一的「出路」,她的餘生都會過得十分辛苦。
再過了很多年以後,她慘死在專殺娼妓的開膛手傑克之下,結束了她的一生,但在此之前,未婚懷孕的她早已社會性死亡。
創傷處理流程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持續提升通訊諮商量能,維護市民心理健康!】
長達兩個半月的三級警戒期間,部分心理諮商實體服務取消,全台推估有超過5萬民眾的創傷處理、情緒問題及療癒之路被迫中斷,已讓拓展 #通訊心理諮商 服務量能的急迫性浮上檯面。
如今Delta病毒入侵社區、各地繃緊防疫神經,不僅為生活帶來不確定與變動性,心理師與所有受服務個案,都憂心若防疫再次升級,會二度影響諮商面談、導致服務中斷。
早在6月時,我便多次以書面質詢與提案,敦促衛生局考量疫情實務狀況,跟隨中央修正放寬門檻、加速審查。
目前可執行遠距諮商的機構,已從最初的4家增加到21家,然而此服務量能恐怕仍不足以應付疫情下大增的諮商需求,也尚有許多機構因對申請流程與審查基準不清楚,遭多次退件。
因此上週,我再度偕同臺北市諮商心理師公會 、台北市臨床心理師公會 、大專院校心輔中心、諮商所與提供直接服務的NGO,與台北市衛生局心衛科、醫事科召開協調會,就申請通訊諮商的審查基準、應備文件、法規適用等細節充分協調,保持衛生局與兩公會的溝通管道暢通、以確實協助各單位申請釋疑,全力承接每一個服務個案!
感謝衛生局全力協助,在協調會中聽進公會、大專院校心輔中心與NGO的第一線實務心聲,共同提升台北市通訊心理諮商量能,讓市民與學生能持續獲得心理健康服務。
我也要特別提醒大家,照顧他人前,務必先照顧好自己!
穩定防疫不需過度恐慌執著,有需要的民眾,也可以參考諮商心理師全聯會的「心宅配.心生活」心理健康講座,學習安頓情緒、減壓的居家小練習與活動,做好疫情期間的自我身心關照:https://reurl.cc/43g6XD
---
#大安 #文山 #林穎孟
問政報告 https://reurl.cc/6amRdO
陳情與免費法律諮詢請洽 https://forms.gle/pG7YjamwHcN1735d7
創傷處理流程 在 臨床心理師的腦中小劇場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腦中小劇場 在世界的盡頭大聲地說我恨你】
.
魚丁糸 這首歌,來的正是時候。
.
那天會談結束後,你轉頭對我說,你有一個怎樣都無法原諒的人,你對他只有恨,怎麼辦?
.
當時我停頓了一下,但腦中浮現的不是收尾的語句,而是幾張曾經讓我困擾的臉孔。那困擾持續了幾天,直到我在影集的片尾遇到了這首歌。
.
聽歌之前,我們先聊聊吧。
.
關於恨意,處理的流程通常有好幾種,當一個人說出「我現在好像沒那麼恨他了」時,背後的原因可能有:
.
A.「我有點能理解他為什麼要這樣做了。」
B.「啊反正他跟我道過歉啦。」
C.「好啦,其實我也有不對的地方。」
D.「看他過得這麼不好,我就放心了」
.
然而在會談室裡,我最常聽到的原因反而是這句:
.
「因為我最近比較少想到這個人了。」
.
我們可以選擇原諒、和解、反思,甚至幸災樂禍,又或者,我們也可以繼續恨他,因為沒有哪個選項是被「內定」的。在這世上,就是有些人沒辦法讓你激起同理心,沒辦法讓你站在他的立場思考,他的言行嘴臉就是會讓人硬起拳頭,原諒或和解,都還是很遙遠的行星,只有開噴才能讓我們好過一點。
.
那就噴吧。
.
處理恨意的第一步,就是要能接納自己的恨意,然後宣洩出來。
.
比起大聲說出我愛你,大聲說出我恨你,其實更需要勇氣。當然,我也遇過勇氣十足的人,因此你不必跑到他面前,指著他的鼻子開噴,因為他的反應可能會讓你犯罪。但你可以跟著這首歌的副歌大聲唱出來,只唱那三個字也行,感覺還蠻療癒的。不需要壓抑,也不需要顧忌,恨是一種正常的情緒,人都會被剝奪什麼,而你只是選擇表態。
.
然而宣洩完之後,我希望你能試著做一件事,那就是跟他說聲再會,然後「好好專注在自己的生活上」。這並不簡單,但幸運的是,時間通常會幫上一點忙。
.
如同前述,處理恨意最常見的方式,就是讓時間過去,讓自己回到生活裡。專注在自己身上,也是一種分心的方式。當然,這件事不會那麼順利,當你跟他道別,試著擺脫他時,這傢伙仍舊會時不時鑽進你的腦海,訓練你如何打地鼠。
.
但別擔心,日子一久,時間一定會減少他的登入頻率,時間的流逝速度,取決於你能分心的事物多寡。倘若能持續專注在生活上,讓其他重要的事填滿日常,他自然會被擠出腦門外。他不會消失,他還會再回來,然後再被你擠出去一次。
.
時間不一定能稀釋我們對某個人的恨意,但一定會減少他的上場時數,我們都不想浪費時間去恨一個人,但這是創傷初期的必經反應,而好好生活的目的,就是減少干擾。
.
能做到這樣就很棒了。
.
不是非得一開始就想著原諒或和解,那是很後端的流程,每一種恨意,質地形狀都不同,即使能大聲說出我恨你,也不一定就能為整件事解套。然而經驗告訴我,等到情緒宣洩出來,狀態冷靜下來,好好回到自己的生活,理性重新設定,原諒與和解才有可能被放上產線。
.
能夠原諒或和解固然理想,等到時機成熟,我們可以一起進行更妥善的處理,仔細梳理恨意的來龍去脈,然後談談同理或反思。但請記住,它們不是必要選項,不是為了服務道德標準而存在。情緒的處理形式,必須以自己的狀態為主,強求來的,勢必要還回去,既然如此,倒不如坦蕩面對自己的心。
.
如果當你聽到這首歌,腦中也浮出了某張人臉,而這張臉沒有五官,只有一圈又一圈的同心圓,加上幾個數字,那表示你的準星已經架好了。
.
或許幾年之後,你再聽到這首歌,腦中的靶紙依舊沒有恢復五官,但當你覺得花時間在他身上練靶很無聊時,我要說聲恭喜,因為他已經不重要了。
.
人因愛恨而完整,恨本身沒有問題,重點是我們該拿它怎麼辦。
.
倘若傷疤能讓我們更珍惜自己的身體,那它就有意義。
.
( 圖片取自 魚丁糸 《在世界的盡頭大聲地說我恨你》)
創傷處理流程 在 臨床心理師的腦中小劇場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腦中小劇場 第71場 史上最謎的購物中心】
.
90年代初期,認知心理學家羅芙特斯(Elizabeth F. Loftus)做了一個蠻酷的心理實驗。當時,羅姨找了二十四位受試者,分別給了他們每人一本小冊子。小冊子記錄了關於受試者的四個童年事件,實驗團隊宣稱,這些事件都是由家屬提供,但裡頭的內容並不完整。
.
因此,受試者的任務很簡單,就是負責提取回憶,「補充」那些缺失的細節。
.
每個事件就像一道問答題,整本冊子須在五天內作答完畢,為了便於作答,題目開頭都會附註一些關於當時的「提示片段」,接著就是一片空白。而受試者只需要依照那些提示往下寫,補滿那片空白即可,不記得也沒關係。但他們不知道的是,其中有一個事件,是他們這輩子根本沒發生過的,那就是,
.
他們五歲時曾在某間購物中心迷了路。
.
提示片段裡寫著:「你大概在五歲時跟家人一起去了某間商場,但你一進門就衝去買思樂冰,結果迷了路,只好哭著向一位阿伯求救」之類的內容。到這裡都還算客氣,但接下來就很奸詐了,原來那間購物中心確實存在,貨真價實,只是裡頭出現的人物、時空,以及提示情節,都是實驗團隊捏造的。
.
於是幾天之後,二十四位受試者當中,有六位把這段記憶寫好寫滿,有人細緻地描述了阿伯的衣著長相,有人寫出了母親的警告,還有人記得自己淚流滿面,在外人看來,這群人簡直是用一本正經的態度進行唬爛。他們彷彿接受了一場集體催眠,然後被李奧納多植入同一段回憶,無論陀螺是否倒下,這間史上最謎的購物中心都會成為他們的童年障礙。
.
更謎的是,當羅姨揭曉其中某一段是虛假記憶時,這六人當中,居然還有五位鐵粉誓死捍衛這段迷路記憶,認定其他真實事件才是假貨。相信經此一役,這間購物中心應該會被他們寫進的自傳裡。
.
怎麼會這樣呢?
.
原因在於,某些「暗示」對我們的大腦起了作用。
.
第一個暗示,正是那段奸巧的開場白。這個實驗開頭便宣稱,所謂生活事件是從家人訪談中得到的訊息,目的是讓受試者無法質疑這段記憶的真實性。因此即便無從回憶,受試者也會傾向歸咎於年代久遠,而非質疑整場實驗是個騙局。
.
第二個暗示,則是那些捏造的提示片段。對某些受試者而言,當他被告知了一段在腦中遍尋不著的真實經驗時,認知系統便會產生某種失調感,為了彌補這種失調感,一旦出現適當的暗示,或許就能憑空製造一段「應該要記得的回憶」。
.
在這種情況下,暗示就像一塊磁鐵,一旦伸進意識,便會吸附大量的碎屑,也就是用來符合暗示的素材。這些素材包括了兒時的類似經驗、著名的社會新聞、看過的電影情節、讀過的小說,甚至從別人口中聽聞的故事等等。
.
只要這些素材的關鍵字是「走失」,即使和我們一點關係也沒有,它們都會繞著這個虛構的劇本,彼此包覆在一起。倘若再加上家人對事件真實性的背書,這一坨精華便會順利空降到你的大腦,直接在海馬迴插旗,然後你的五歲就會過得比其他人還刺激。
.
這就是暗示的後勁。
.
換句話說,同樣的事件,一旦剔除了暗示,沒有家人的開場背書,沒有提示片段的勾引,你的判斷或許就會恢復視線。而這道無解的問答題,則會被直接跳過。
.
關於「虛假記憶」(false memory)的實驗,羅姨從70年代就在進行。雖然購物中心實驗存在著諸多倫理爭議,包括欺瞞受試者、缺乏標準程序,以及樣本數不夠等問題。但綜觀整個實驗流程,我們會發現,原來人在提取記憶的歷程,或許不是進行畫面重播(replay),而是場景重建(rebuild)。
.
在某些人的認知裡,提取回憶可能就像某種「影像倒帶」的過程,需要哪段記憶,只要把時間軸拉到相對位置,畫面就會送上答案。但事實上,即便找到了相對位置,呈現出來的畫面也不會每次都一樣,箇中道理很簡單,因為我們的人生經驗一直在不斷地更新。
.
每一次回憶,我們都會因為人生經驗的升級或動盪,而在記憶裡添加或刪減某些素材。因此,比起按下倒退鍵讓影像再現,提取回憶更類似於動用腦中現有的資源,將場景再重新組合一次,無論是創傷的覆寫,或是歷練的堆疊,都是讓場景產生變化的素材。
.
至於暗示的作用,可能就顯得更為粗暴。自行回憶時,我們還能決定使用哪些素材來重建場景,然而暗示一登場,就等於直接將新素材一把塞進你手裡,只要踩在適當的時間點,無論是混淆既存的記憶,或是捏造虛假的記憶,人類可能都毫無招架之力。
.
遺憾的是,這過程有時也會出現在心理治療現場。
.
會談室裡最糟糕的局面之一,便是以誘導性問句(譬如:我想你以前在學校應該被霸凌過,只是你現在想不起來)進行晤談,而這往往代表了某種操弄的前奏。
.
相較於一般人,坐在我們對面的案主,身心狀態相對脆弱,而這正是被操弄的合理條件。因此當治療者過於執拗或自信時,便很容易忽略客觀訊息,心存預設立場(「我知道事情一定是這樣!」),然後藉由暗示語句,引導案主的陳述方向,直到它走進治療者心中的座標為止。
.
案主若能質疑對方,事情還不至於走偏,但若案主屈服權威,配合演出,那他得到的不會是人生的解答,而是一段虛妄的回憶。
.
對心理師而言,這是一種放棄,放棄客觀,放棄去探索案主真實的樣貌。因此我們更需要提醒自己,無論是無心的暗示,或是刻意的誘導,都只會讓案主變成我們想要的樣子。為對方安插一段不存在的回憶,無疑是一種覆蓋人生的做法。
.
虛假記憶,很容易被某些專業人士包裝為「被壓抑的記憶」,由於無法證實真偽,一旦涉及法律審判,在缺乏物證的情況下,它可能會成為某件冤案的轉捩點。因此羅姨的實驗目的,不是為了挑戰記憶的真實性,而是為了驗證,經過「暗示」後的回憶,其真實性是否會遭到重塑。而這樣的回憶,又是否真能送上審判台,做為定奪裁決的關鍵?
.
當然,虛假記憶的形成,並無法類推到所有人身上,實驗中也有超過一半的人不吃這一套,但哪怕只有一個人中招,這段記憶就會成為他腦中的素材,日後提取回憶時,將會造成難以預料的汙染。
.
因此最中肯的處理方式,就是「開放式提問」。
.
不只是心理師,一般人也適用。在某些時刻,我們也會想幫助身邊的人,想問出他們的心裡話,但比較理想的態度,是收起猜測或假設,當個稱職的紀錄。
.
我們可以從事發的「人時地物」問起,這是客觀的物理證據。試著幫他重建當時的場景,釐情事情的發生順序,詢問他們的感受,藉此串聯事發始末。但關於回憶的細節,情緒的連結,最終都要靠他本人陳述。
.
或許他不會太誠實,但起碼開放式提問不會讓我們成為幫兇,因此即便問不出個所以然也無妨,都比他順著旁人的暗示描出輪廓,畫上一張假的自畫像來得好。
.
倘若立場互調,我們又該如何捍衛自己的記憶?很難一語概括,畢竟這和人格特質與判斷能力有關,但我有個建議,那就是相信自己的「第一反應」。因為那通常是長期記憶的累積,也是在我們的回憶場景中,最少被重建的部分。
.
羅姨曾經說過,人都很珍惜自己的記憶,因此要區辨記憶的真實性,只能靠我們自己。因為,
.
記憶就像自由一樣,都很脆弱。
.
參考文獻:
Loftus, E.F. & Pickrell, J.E. (1995) The formation of false memories. Psychiatric Annals, 25, 72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