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這篇副教授升等條件鄉民發文收入到精華區:因為在副教授升等條件這個討論話題中,有許多相關的文章在討論,這篇最有參考價值!作者Latitude ()看板AfterPhD標題[心得] 副教授升等教授心得時間Wed Jun 2...
校教評通過了,在本版也潛水一段時間,應該可以來談談升等經驗。
學校:清大
領域:材料系,做的是光電材料物理與元件,計畫從來沒有在材料學門。
學歷:台大
經歷:無博士後經驗,當兵完1年業界經驗,助理教授四年升副教授,副教授三年升教授。
研究室組成:
第一年兩位碩士生,第二年碩一、二總共六位,之後固定維持總研究生人數10~12位,
以自身經驗鼓勵自己的學生念博士班,第二年開始每年有1位左右的博士生,
只有我的博士生在就業前短暫停留的博士後,沒有專業博士後研究員。
或許是領域的關係,我覺得台灣理工學院的學生,只要用心帶,素質是不錯的,
也不輸10年前我當學生時的狀況。
台灣碩博士高等教育也很不錯,其實很多老師都蠻認真的,
實驗室設備也都有國際水準,我自己就是這樣體系出身的,
所以還蠻鼓勵像我一樣對研究有興趣但是由於各式各樣的因素,
不想或不能或不要到國外頂大攻讀博士的同學,
可以在台灣攻讀博士學位。
研究經費:
除了自己的科技部計畫與產學計畫是掌握在自己手中外,
我大約有一半的經費來自參與大型計劃的Co-PI funding,
也就是大型計劃的經費大約跟個人計畫一樣多。
至於要怎麼參與到大型計劃,
最重要的應該是就是能執行大型計劃的總主持人知道有你這號人物,
方法請見最後心得的部份。
---------------------------------------------------------------------------
教學:
中文教學的話有認真上課應該就沒有什麼問題,
被系主任要求大學部必修課英文教學,這是比較困難的,
不過也就硬著頭皮上了就是了,
上了兩三年後發現其實對自己也還蠻有幫助的,
到國外開研討會閒聊或演講功力增加是一定有的。
反而是對學生是否有幫助有待商榷。
畢竟大學部必修課用英文上課,
學生理解程度以及能夠教的內容進度會比用中文上還來得少。
服務:
身為系上一份子,該幫忙的就是要幫忙,也沒麼好講的。
至於期刊論文審稿的服務,我個人認為升等會議不見得會看,
但是數量多的話列出來也不錯。畢竟審稿也是佔掉個人很多的時間,
列出來如果有不少該領域Top Journal,對研究部分有加分作用,反而不在服務。
研究:
系上沒有嚴格的升等論文數目與質量的規範,
這樣反而比較難有個標準。只能說,累積的夠多,質量覺得夠好了再提比較保險。
外審跟助升副時一樣,六篇代表作。外審約六位委員,2~3位本國委員,3~4位國外委員。
助升副與副升正代表作策略要有所不同。
助升副時,與不同領域教授合作發表High impact paper,
Co-Corresponding Authors是可以的,畢竟現在趨勢是鼓勵合作,
尤其是專長有互補的合作,能說明或是外審委員能看出不同的貢獻就好。
當然還是需要參有幾篇獨立單一Corresponding顯示有獨立運作的能力,
這時候期刊等級就可以低於上述合作的High ranking journal。
但是副升正所提的代表作結構就要有所不同了,
教學、服務在兩階段不致於有什麼差別,
但是研究在副升正階段就要讓人家看出能獨立做出幾個好研究成果,
所以我當時所有代表作都刻意選擇Single corresponding author的發表,
所有Co-corresponding author的發表全部放到參考著作。
不過我想,應該single corresponding author的paper佔代表作的一半以上就可以了。
心得:
凡事起頭難,個人認為助升副是難關,之後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了,
這些基礎包括實驗所需的設備、學生的傳承、與外界的人脈等等,
副升正就只是時間的問題。
無論哪個階段,我個人感觸最深的就是:『朋友很重要』。
這裡的朋友當然除了系上的同仁外(他們掌握了最重要的投票權),
更重要的就是所處的研究領域的朋友,
尤其是非常Active的年輕與年長的學者,包括國內與國外。
朋友多,研究的消息會靈通很多,朋友多,研究成果投稿出去阻力也會小很多,
畢竟審稿Reviewer就是該領域活動的學者。
投稿順利發表順利後面的事情就都水到渠成。
認識朋友的不二法門就是多參加研討會。
最好是題目比較專注的小型研討會或是大型研討會裡的單一領域子題。
參加研討會真正的目的不是去發表你的研究成果,當然這也很重要,
但是更重要的是藉由發表你的研究成果或是去聽別人的研究成果,
來認識所處領域的朋友。
參加研討會要多發問、多攀談,多認識同輩及年紀較長的教授,也讓他們認識你。
只要讓同領域的很多學者認識你,可以是深交(這個在年紀相似的情況比較容易),
也可以只是知道你這一號人物(同領域的資深學者可能就是有個印象,
但是遇見個兩、三次後,就會逐漸熟識起來了),
對Career都會有莫大的幫助。
出外靠朋友這句話不是在說假的。
以上是個人小小的心得與淺見,希望能給大家一些幫助,就祝各位版友順利啦!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14.17.157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AfterPhD/M.1467184028.A.060.html
三年四年沒差啦,時間的問題而已。累積多一點能量一次搞定也不錯
找教職不同的時間不同的領域應該都有些差別,
有些單位某個時期特別要找某個專長的,
那就是時機的問題了。
撇除這些自己沒辦法掌握的因素外,
能掌握的,就論文發表而言,我覺得質比量更重要。
我當初應徵時,只有四篇第一作者論文,
四、五篇第二作者(這四、五篇的第一作者是我其他的同學)
全部論文數大概也11篇左右。
質而言,有兩個重點,一個是High ranking journal,
Nature, Science系列可遇不可求,我個人是沒有,
但是有領域Top 5%的Journal paper。
另一個重點是所發表的paper的被cited次數,
這才顯示發表的論文的重要性。(不過平心而論是Topic的熱門程度)
11篇paper裡面,有兩篇應徵當時被cited約40~50次,其他有三篇被cited 10~20,30次不等。
在三、五年內有被同領域的人重視到,就有威力。
可能比Top 5% journal paper更有說服力,
但是話說回來,發表在Top期刊的能見度跟被cited次數也是正比關係就是了。
(所以少數有Nature, Science系列的強者很容易的就兩者皆備。
沒有的話就只好努力了...)
※ 編輯: Latitude (49.215.50.216), 06/29/2016 20:37:44
※ 編輯: Latitude (124.11.172.102), 07/04/2016 00:1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