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kse49307 (整天睡不飽)
看板PC_Shopping
標題[閒聊] 針對影音編輯需求的CPU+GPU配置
時間Mon Aug 19 02:10:55 2019
最近入手了i7-8750H的筆電,無聊跑了一下測試,發現了蠻神奇的狀況
在選購時桌機和筆電時沒注意過這個問題,提出來給之後想選購PC或NB的人一個參考
先報規格
桌機:R7-1700/32G/RX480-8G
筆電:i7-8750H/16G/1060-6G
測試軟體是Adobe Premiere 2019最新版
用來轉檔的檔案是13分鐘左右的有調色無動畫特效 1080P H264影片檔案
桌機在開啟"OpenCL輔助"的條件下,大約15分鐘完成(全程CPU90%,GPU11%)
筆電在開啟"CUDA輔助+硬體加速"的模式下,贏桌機90秒(全程CPU 50%浮動,內顯100%,獨顯60%)
這部分還蠻令人訝異的,沒想過8750H能跑贏1700
但在接下來的測試裡
筆電在開啟"OpenCL輔助"的模式下,輸桌機30分鐘,總長用了45分鐘(全程CPU 45%,內顯100%,獨顯0%)
另外在只開啟"CUDA輔助"的模式下,輸桌機180秒(全程CPU 100%,內顯10%,獨顯50%)
之前在組裝電腦或選購筆電時完全沒注意到這個差異
大部分都網站也都只測試了不同獨顯的時間差異
意思就是,如果在組裝剪輯機的同時,把預算全部丟到CPU裡,沒有配一顆夠力的獨顯的話,轉檔時間是會被顯卡能力拖累的
跟以前認知的,轉檔只看CPU這件事,有點落差,其實GPU還是蠻重要的
無論要組I家還是A家,都一定要有夠力的顯卡,不然轉檔時間就會是兩到三倍起跳
雖然這個狀況(沒獨顯)在筆電上比較容易出現,但因為跟電蝦也有關聯所以發在這裡
不知道這樣的結論和測試有沒有什麼漏洞,如果有誤還請大家指正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7.74.236.3 (新加坡)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C_Shopping/M.1566151857.A.3D4.html
※ 編輯: kse49307 (47.74.236.3 新加坡), 08/19/2019 02:15:46
推 SahoYaho : 之前有聽過Intel內顯對Premier 輸出有不少幫助 08/19 02:21
※ 編輯: kse49307 (47.74.236.3 新加坡), 08/19/2019 02:24:59
→ kse49307 : 對,CUDA硬體加速模式甚至跑贏桌機 08/19 02:25
→ m81216 : huan剛好有發一篇跑影片 獨顯的影響性 也是同軟體 08/19 02:41
→ GSHARP : 看你平常用什麼軟體,會用這些軟體做些什麼 08/19 03:31
→ houyuen : 上面這影片受益良多 感謝 08/19 04:18
推 a2935373 : Premier在Windows下的OpenCL基本上是半殘.... 08/19 05:36
→ a2935373 : 所以才會說要用N卡 Mac上又正常發揮 根本故意的 08/19 05:38
Windows的OpenCl在轉檔上大概輸10%而已,不算半殘啦
我用Macbook pro的i5 6代(內顯)轉openCL格式,差不多要90分鐘
以premiere這款軟體來說,系統影響不大
推 WARgame723 : i皇的cpu就是強 08/19 09:15
→ FeRin : 看來723要把神經中央處理器換成intel的,才會比較 08/19 09:20
→ FeRin : 有梗 08/19 09:20
推 ray90910 : 漲知識 08/19 09:37
推 ray90910 : 所以是要選一定要N卡嗎? 08/19 09:40
按照我的測試結果,CPU性能相近的情況下,應該是要選I+N,才能讓轉檔速度最快
而且I要是有內顯的版本
如果是無內險I加N卡,就會是單純比較CPU性能
推 Luciferspear: 請問這些設定會影響成品細節嗎? 08/19 09:44
我隨意的比較了一下,這幾種轉出來基本上成品都一樣
※ 編輯: kse49307 (103.20.33.156 中國), 08/19/2019 10:46:09
→ flipflap : 並不是intel強 而是nv的cuda強 08/19 10:37
推 AreLies : Win上跑選NV 黑蘋果選AMD 08/19 10:40
推 pikach18 : i獨有的Quick Sync Video吧,純轉檔很有用。 08/19 10:41
推 three456 : QSV快但是畫質就....... 08/19 10:45
推 AKSN74 : QSV對於固定影片來說畫質是還可以接受的 08/19 11:13
→ AKSN74 : 是只有實況那種會變動的才會感覺有差 08/19 11:14
→ AKSN74 : 當然追求近乎完美畫質的就另當別論啦 08/19 11:14
推 jhangyu : 因為特效運算是丟給GPU處理的 08/19 12:24
→ jhangyu : 只有編碼才給CPU 08/19 12:24
推 jhangyu : Adobe影片編輯的使用情境跟單純壓片不一樣 08/19 12:28
→ jhangyu : 所以一定要配N卡比較好 08/19 12:28
→ jhangyu : 而之前Pujet System有測試基本上GTX1050以上等級的 08/19 12:28
→ kk10519 : 預覽影片很吃顯卡 正式轉影片運算CPU才會吃重 08/19 12:28
→ jhangyu : 顯卡對於輸出基本上效能沒區別 08/19 12:28
我有看到相關的測試,基本上到1060之後就不太影響速度了
→ kk10519 : 早起監視卡還要指定N牌顯卡 08/19 12:31
推 ayno : 結論直接跳是I+N 有A+N的數據? 08/19 13:16
以下個人淺見,有誤還請指正
A+N可以參考 筆電開啟CUDA 關閉硬體加速的這個數據
因為AMD沒內顯,所以開啟不了硬體加速
基本上在顯卡算力過剩的情況下(RX480/GTX1060)
比較的就是單純CPU的運算能力了
以實際結論來說,確實兩者的轉檔時間落差跟跑分落差是相近的
→ ayno : cpu同級A比I便宜吧 08/19 13:18
所以我說的是同性能,不是同價位
→ ayno : 23樓也怎那麼說 huan的影片不是就看出高階卡有是利 08/19 13:20
→ ayno : 的 08/19 13:20
推 ayno : 哦我可能了解你意思了 影片最後面有額外測1080輸出 08/19 13:24
→ ayno : 時間 連gtx660輸出時間都和2070是同級的 時間一樣但 08/19 13:24
→ ayno : 系統佔用有差別 08/19 13:24
推 han880805 : 8樓的意思是A卡在Mac底下才能發揮實力吧 08/19 13:30
這點我就不清楚了,沒用過有A卡的mac,請各位幫忙補充
推 qwqe8520 : 其實成像是有差的,內顯加速後,常常顏色的漸層會被 08/19 13:37
→ qwqe8520 : 破壞,變得有點像馬賽克,常常還破圖,但速度爆快是 08/19 13:37
→ qwqe8520 : 真的 08/19 13:37
根據我的經驗,以1080P來說,細節和成色沒看出差異
不過我沒有做100%詳細對比,也許真的會有落差
推 Oswyn : 跑 CPU 密集任務但使用率無法超過 50% 通常代表 CPU 08/19 14:06
→ Oswyn : 是 HT 但程式是單線程或只有一個線程在做 CPU 密集 08/19 14:06
→ Oswyn : 建議不是看 CPU 整體使用率而是照邏輯處理器來觀察 08/19 14:06
這點有可能,100%內顯時,CPU有一核是全滿的沒錯
但實際原因我就不太理解,因為同個軟體,不同設定可以讓CPU全部都100%
推 cevs : Adobe對Cuda很支援 08/19 14:15
推 saimeitetsu : 以前做字幕組的經驗: Cuba用來輸出影片剪輯與字幕 08/19 15:15
→ saimeitetsu : 輸出的校對樣本。真正輸出要達到檔案小+畫質佳,還 08/19 15:15
→ saimeitetsu : 是要純用CPU做2pass編碼... 08/19 15:15
※ 編輯: kse49307 (103.20.33.156 中國), 08/19/2019 16:14:34
推 Oswyn : 8750H CPU 50% 時內顯都滿載,不試看 OpenCL & 加速 08/19 17:12
→ Oswyn : 不開嗎。感覺是殘廢內顯拖累或 Premiere 程式沒寫好 08/19 17:12
推 tint : Premiere從CS6版時 對CUDA的支援度就不錯了 08/19 17:37
推 jhangyu : 八樓的意思是macOS對AMD顯卡的支援度比較好 08/20 00:39
→ jhangyu : 基本上N卡在10.14之後就沒有驅動程式可以用了 08/20 0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