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心得筆記_低潮時更該檢視人生破口在哪
在家期間,給自己想很多事情做,以至於本週忙到時間感非常非常快速。
這週最開心事情之一,就是跟銀行打交道後,大幅減少的我的日常支出:原本有一筆貸款,是2019年爸爸剛住院時,因為要支付大筆看護費、單人病房費、自費復健費、自費功能醫學....用而跟銀行借貸的...
#理財心得筆記_低潮時更該檢視人生破口在哪
在家期間,給自己想很多事情做,以至於本週忙到時間感非常非常快速。
這週最開心事情之一,就是跟銀行打交道後,大幅減少的我的日常支出:原本有一筆貸款,是2019年爸爸剛住院時,因為要支付大筆看護費、單人病房費、自費復健費、自費功能醫學....用而跟銀行借貸的。
這一筆貸款每月需要還款大約三萬多,利率5%多(是說當時也沒得選擇,誰叫我們過往及時行樂沒有家庭預備金?),每個月固定扣款,沒特別想過要再跟銀行協商降低利率。
後來買房子,快要交屋才開始想要整合自己的財務狀況;筋肉爸爸異想天開想幫忙,反而促成我辦理轉貸,成功將信貸轉貸並請利率降低2%,每月還款變成一萬多元少了一半。(哪間銀行筋肉爸爸有發文,連結放留言)
很多年前開始,我就養成大大小小支出都綁信用卡付款,當初只是單純使用的信用卡現金回饋還不錯,並且每個月都還光光不動用到循環利息;結果意外讓自己的銀行信用變良好,這次的經驗便是,當你平時有良好銀行信用,那麼:
#多與銀行打交道_善用銀行能讓生活過得更美好
\
這一週和 吳淡如 淡如姐進行中廣連線(0614週一10:07-11:00播出),我們聊到了股票投資。她笑問我:「為什麼當初想要穩健長期投資,結果你都在個股進出啊?」(囧~一語道破我的茫~)
很感激每次在快要走歪時,就會有貴人提醒我,目前股票慢慢整理中,選個穩健企業好好定期投資,股利領了再投入,才能享受複利人生啊!
2019年11月筋肉爸爸剛出院沒幾天,當時也去了中廣幸福好時光,主題是『用「愛」改寫未來』,淡如姐就跟我聊過要好好理財,還跟我說 #她的理財人生40歲才開始,實在是有夠鼓舞人心!
(當時的廣播有影片喔我放在留言~大家慢慢看)
訪問過後,我整理了兩個人生指南,遵循著結果日子越來越順遂:
#越是人生谷底越該檢視自己的財務破洞
基本上人生走到低潮往往跟財務脫離不了關係!所以遇到低潮時,與其讓自己被情緒拖著走,更應該用理智抗衡,檢查自己的財務哪邊出問題?少了哪些防火牆?哪些還能開源的方法未開始著手?
找到問題就會開始解決問題,理智就能戰勝情緒,與情緒脫鉤後人生就能步上軌道,而財務問題好轉許多問題也能迎刃而解。
#越是人低潮底越開開始著手理財投資
當時如果就開始定期定額,其實到現在就會小有收穫了;但我當時選擇先開始補齊保險,直到2020年中後才開始股票與ETF投資~~
這個經驗挺好的!當時即使很低潮,但仔細想想日子困頓不正是因為保險不足,以至於意外發生時財務壓力倍增?正因為我變成家庭唯一收入來源,所以我把自己的保險補足補齊。
然後因為保險不便宜,於是我更有動力去開源賺錢,後續慢慢累積到一定金額,就開始投資與買房子。(賺錢力我會另外發文)
人生很奇妙,腦內想法就是誘導信號,誘導你的人生走向!
許多人覺得在面對困頓點時,去檢視財務與計畫投資理財叫作天方夜譚:「我就是沒錢了才這麼慘,你還叫我去理財投資,笑話嗎?」;如此的念頭,只會讓自己一直困頓於「缺少感」「頹廢感」「無助感」,對於真正直搗黃龍解決人生受困的核心問題無濟於事。
反而在最低潮時去好好面對問題,才能快刀斬亂麻:錢不夠就去開源、保險不足就能力範圍慢慢補足、少了退休金規劃就去找找哪種商品適合自己長投資、單一賺錢來源不夠安心就去斜槓....短痛一下,未來的人生就不會痛了。
當時淡如姐的訪問就是重重給我當頭棒喝,所以~即使覺得還在很低潮,我開始詢問保險價格、同時拼命開源賺錢,接著開始補足保險;後來再來開始看房子,為了買房子再拼命開源,才有了資金可以買房子與投資。
#找到動力非常重要你要相信自己潛力無窮
\
疫情期間健身產業的我們真的減少非常多收入,但換個角度想想又到了低潮點,那就好好思考是不是又有財務漏洞、投資壞習慣?那就來好好扭轉。
所以我整合了自己的債務、腦補多唸書(另一種變相投資這叫做知識資產)、還有開源管道另闢途徑。
#照片當然是疫情之前拍攝的
剛辦信貸可以辦信用卡嗎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理財心得筆記_低潮時更該檢視人生破口在哪
在家期間,給自己想很多事情做,以至於本週忙到時間感非常非常快速。
這週最開心事情之一,就是跟銀行打交道後,大幅減少的我的日常支出:原本有一筆貸款,是2019年爸爸剛住院時,因為要支付大筆看護費、單人病房費、自費復健費、自費功能醫學....用而跟銀行借貸的。
這一筆貸款每月需要還款大約三萬多,利率5%多(是說當時也沒得選擇,誰叫我們過往及時行樂沒有家庭預備金?),每個月固定扣款,沒特別想過要再跟銀行協商降低利率。
後來買房子,快要交屋才開始想要整合自己的財務狀況;筋肉爸爸異想天開想幫忙,反而促成我辦理轉貸,成功將信貸轉貸並請利率降低2%,每月還款變成一萬多元少了一半。(哪間銀行筋肉爸爸有發文,連結放留言)
很多年前開始,我就養成大大小小支出都綁信用卡付款,當初只是單純使用的信用卡現金回饋還不錯,並且每個月都還光光不動用到循環利息;結果意外讓自己的銀行信用變良好,這次的經驗便是,當你平時有良好銀行信用,那麼:
#多與銀行打交道_善用銀行能讓生活過得更美好
\
這一週和 吳淡如 淡如姐進行中廣連線(0614週一10:07-11:00播出),我們聊到了股票投資。她笑問我:「為什麼當初想要穩健長期投資,結果你都在個股進出啊?」(囧~一語道破我的茫~)
很感激每次在快要走歪時,就會有貴人提醒我,目前股票慢慢整理中,選個穩健企業好好定期投資,股利領了再投入,才能享受複利人生啊!
2019年11月筋肉爸爸剛出院沒幾天,當時也去了中廣幸福好時光,主題是『用「愛」改寫未來』,淡如姐就跟我聊過要好好理財,還跟我說 #她的理財人生40歲才開始,實在是有夠鼓舞人心!
(當時的廣播有影片喔我放在留言~大家慢慢看)
訪問過後,我整理了兩個人生指南,遵循著結果日子越來越順遂:
#越是人生谷底越該檢視自己的財務破洞
基本上人生走到低潮往往跟財務脫離不了關係!所以遇到低潮時,與其讓自己被情緒拖著走,更應該用理智抗衡,檢查自己的財務哪邊出問題?少了哪些防火牆?哪些還能開源的方法未開始著手?
找到問題就會開始解決問題,理智就能戰勝情緒,與情緒脫鉤後人生就能步上軌道,而財務問題好轉許多問題也能迎刃而解。
#越是人低潮底越開開始著手理財投資
當時如果就開始定期定額,其實到現在就會小有收穫了;但我當時選擇先開始補齊保險,直到2020年中後才開始股票與ETF投資~~
這個經驗挺好的!當時即使很低潮,但仔細想想日子困頓不正是因為保險不足,以至於意外發生時財務壓力倍增?正因為我變成家庭唯一收入來源,所以我把自己的保險補足補齊。
然後因為保險不便宜,於是我更有動力去開源賺錢,後續慢慢累積到一定金額,就開始投資與買房子。(賺錢力我會另外發文)
人生很奇妙,腦內想法就是誘導信號,誘導你的人生走向!
許多人覺得在面對困頓點時,去檢視財務與計畫投資理財叫作天方夜譚:「我就是沒錢了才這麼慘,你還叫我去理財投資,笑話嗎?」;如此的念頭,只會讓自己一直困頓於「缺少感」「頹廢感」「無助感」,對於真正直搗黃龍解決人生受困的核心問題無濟於事。
反而在最低潮時去好好面對問題,才能快刀斬亂麻:錢不夠就去開源、保險不足就能力範圍慢慢補足、少了退休金規劃就去找找哪種商品適合自己長投資、單一賺錢來源不夠安心就去斜槓....短痛一下,未來的人生就不會痛了。
當時淡如姐的訪問就是重重給我當頭棒喝,所以~即使覺得還在很低潮,我開始詢問保險價格、同時拼命開源賺錢,接著開始補足保險;後來再來開始看房子,為了買房子再拼命開源,才有了資金可以買房子與投資。
#找到動力非常重要你要相信自己潛力無窮
\
疫情期間健身產業的我們真的減少非常多收入,但換個角度想想又到了低潮點,那就好好思考是不是又有財務漏洞、投資壞習慣?那就來好好扭轉。
所以我整合了自己的債務、腦補多唸書(另一種變相投資這叫做知識資產)、還有開源管道另闢途徑。
下週會分享一下自己進入東森購物新連鎖一週的心得。我不會像多數網路搜尋到的內容一樣去強調多容易賺錢,多沒有缺點,多簡單就能有被動收入~~~如果抱著“看別人都能賺大錢”的心態投入,就會像聽人報牌就買股一樣,到時候只會心碎覺得自己被騙!天下才沒有白吃的午餐,我自己投入後覺得有優點也有缺點,良好心態的建立非常重要~~下週再好好分享心得~
(跑步機再開閃電團果然被人指教~~我實在很想問,到底為什麼我不能開團?我有逼人一定要買嗎?我分享運動知識之餘,自己的平台不能有廣告嗎?蛤?你以前看有線電視節目,會看到沒有廣告的頻道嗎?~~~~~~能不能賺到錢有時候跟心態有關聯, #有一種賺不到錢叫做你看別人想賺錢就不爽 😆 下週我也會另外發一篇,到底怎麼從2019年從哭著借錢到現在可以自己買房子的賺錢故事~~這是我可以分享的,粉絲們要是可以因為我的分享,變得一起有賺錢力,那不是很好?)
#照片當然是疫情之前拍攝的
剛辦信貸可以辦信用卡嗎 在 黑面 蔡媽媽育兒動ㄗ動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開始運動後衣櫃總少一件運動服 #黑媽精打細算的妙招 #讓荷包不再痛
黑媽的兩位小姐才剛開學必需品要一一到位,
讓我特別頭疼的是大腳艾瑪的運動鞋,
一學期要穿兩雙🤦♀
然後她還想要私心的買一雙學街舞的專用鞋🥴
#她的直排輪用光全家的動滋券加她自己的振興券
這不是準備讓媽媽荷包吐血的節奏嗎?!
老實說我個人不喜歡錢包內放太多張信用卡,
#因為全家人的各種卡都在我錢包裡
所以我只放回饋多和日常生活需要的,
辦信用卡這件事,
幾乎可以遙推回我在新聞台工作的菜鳥時期😌
但是…我這次被☛永豐銀行SPORT 卡☚,
燒到了啦!
還一直魯經紀人幫我處理,
因為這張卡上根本寫了我的名字。
#永豐銀行SPORT信用卡不推我會過不去
燒到我的☛永豐銀行SPORT卡☚,
是全台第一張幫運動人量身訂做的信用卡,
去指定通路買運動用品更省錢,
重點是:
❗連平常運動消耗的卡路里也能賺回饋獎勵❗
所以我急著趕快入坑,
因為我天天運動,
我可以用累積的卡路里賺豐點😍
累積的豐點可以直接折抵帳單,
早一點辦卡我就賺愈多呀!
像我去運動中心上課學費就刷SPORT卡,
要是你是WORLDGYM、健工、BEING sport,
或成吉思汗等健身俱樂部的會員,
一定要用SPORT卡賺回饋。
最近我帶艾瑪去看adidas的鞋,
還去迪卡儂添購運動用品,都帶著這張卡,
一種保「荷包平安」的意思。
#喜歡慢跑長跑的朋友你還不辦卡嗎?
SPORT卡的回饋項目太豐富,
大家要看仔細😀
首先要請大家先下載汗水不白流APP
«註:必須開啟「汗水不白流」APP串連手機內建Apple Health 或 Google Fit,就會自動抓取每天跑步或走路所消耗的熱量卡路里上傳。»
●一般回饋:只要APP有運動數據,基本2%豐點。
«註:1豐點=1元。固定2%豐點回饋無上限»
●運動回饋:運動獎勵3%豐點。
每個月達7,000卡路里再加碼送1%回饋,每個月最多可多賺600豐點。
●指定通路回饋:指定通路最高8%豐點回饋=2%一般消費+1%運動獎勵+5%指定通路加碼,每月最高回饋600豐點。
但是賺了一堆豐點可以怎麼用?
‼記得一定要下載「汗水不白流」APP,
綁定好之後除了能折抵我們的刷卡帳單,
像是永豐的證券戶、信貸戶、房貸戶、基金戶也可以折抵。«註:紅利點數20點=1豐點;1豐點=1元。»
如果上面這麼多字難消化,
黑媽用白話文告訴你,
‼永豐SPORT卡+汗水不白流APP=用燃燒體脂肪賺錢‼
對了~除了運動用品,
平常去屈臣氏、康是美、寶雅等藥妝店;
還有媽媽常去的丁丁藥局、大樹藥局、
春天連鎖藥局、啄木鳥藥師藥局等,
也能賺回饋喔!
‼立即看回饋☛ https://pse.is/ucs42
#永豐SPORT卡 #汗水不白流 #最高8% #豐點回饋 #汗動健康 #全面升級
剛辦信貸可以辦信用卡嗎 在 財經狙擊手 - 股市阿水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美國聯準會宣布不設限的QE是什麼?與一般民眾有關嗎?
前天美國宣佈QE,很多人其實聽不懂什麼是QE
我昨天晚上在追夢玩家訂閱更新了QE帶來的不同
當中也提到,對於股市會是很大一個正向的影響
剛PO完我記得是晚上八點多,
後來夜盤就一路狂飆,
快這麼一天,其實阿水我都覺得自己慢了
但阿水不是小氣呀...是有些資訊先分享給內部
但外部阿水不會不講,只是會慢一些。
投資其實就是這樣,有些資訊知道的早,對自己會更好,
就像美國QE這件事,
很多人會不知道怎麼看,甚至不了解什麼叫QE
對我們又會有什麼影響?
QE中文叫量化寬鬆
但如果我從這四個字去解釋,大家就會開始打哈欠了
阿水我直接破題吧
講這個之前我們要講到經濟學裡面一個很重要的公式,
美國經濟學家、費雪在貨幣的購買力一書中提出下列公式
MV=PT
貨幣總量 * 貨幣年流通速度 = 物價水平 * 商品交易總額
其實這四個項次決定了很大部份的經濟政策
我們就這樣想吧,這次疫情發生,很多商店沒有開門
或者很多人被隔離,生病,沒去工作
沒開門的商家發不出薪水,於是員工放無薪假
放無薪假就不敢去消費,也因此更多商家因此賺不到錢
這,2008年後期就是出現這種情況 惡性循環
現在就已經開始類似這樣的情況
當 貨幣年流通速度 降低 (你我他都不敢消費、或沒錢消費)
為了避免陷入大家都不消費惡性循環
政府要怎麼辦?
其實就公式而言,當貨幣年流通速度降低,那就是調整同一側的參數
什麼參數?貨幣總量囉。
於是有很多方法或類似政策可以執行
例如發現金?
但發現金你怕大家存起來呀,這樣就沒有增加貨幣流通速度
發消費券?
發消費券可以增加大家消費,但是消費終究屬於終端市場,
對於企業本質的供應鍊如果發生問題了
例如因為疫情,我的上游沒辦法供貨給我,我得發薪水
政府發消費券給我我總不能拿來當薪水發吧?
而且發消費券有一個最大問題,那就是政府得要舉債
錢可以憑空增加(對政府而言是可以憑空增加的)
但帶來的壞處各有不同
消費券只能舉債發行,而且增加的印制成本、通路成本、
甚至是錯誤率都有可能造成額外支出
於是乎,美國用了一招大殺招:就叫量化寬鬆
講到這裡,要先提一下
有些朋友可能會有疑問:水哥,那叫銀行多讓大家無息貸款就好啦。
對啦,如果阿水姓辜那我就叫我伯父免去大家下個月信用卡卡費
大家說好不好~~~~
以上當然是玩笑話:
資本市場中的銀行可不是國家開的
所以你不能一個政策去"要求"銀行開放大量的貸款
在經濟不好的情況下,
銀行寬鬆的貸款給民眾或企業,都有可能造成呆帳增加
(借完錢企業還是倒了)
那麼一但這把火燒到銀行,那就會出現銀行收不回呆帳
大家的存款就不一定會有保障(因為沒現金可以支付給你)
甚至會出現擠兌這種最糟情況
嚴重之下,國家的貨幣就會大量貶值
(因為有錢人趕緊把錢換成外幣)
甚至有可能造成金融體系崩塌
引來國際禿鷹,例如某位"羅賴把"(很喜歡"鎖螺斯")
就很喜歡去狙擊這樣的國家,當年泰國就吃過類似的虧
那怎辦呢?
量化寬鬆QE,其實就是在剛剛的做法裡面
變成先增加銀行的保障,
也就是政府先"憑空印鈔票"
極高的金額去購買銀行的不動產抵押貸款證券
就想成銀行把自己的擁有的土地、不動產(也可能是民眾抵押給銀行的)
去包裝成信託債券,然後再賣出去,這樣銀行就有"現金"了
而美國政府正是要大量的去購買這些債券
(有沒有覺得很耳熟、當年2008年的大空頭也是房貸而起
實際情況更複雜,但也正是民眾繳不出房貸
引發一連串信用保障的產品掛掉,於是金融銀行本身也就垮了)
但也因為現在有政府出手,QE就是印鈔票嘛
聯準會:你說這些銀行不動產證券有多少?
銀行:你有2500億美金可以買嗎?
聯準會:好,你等我,我印鈔機先熱機一下。
有沒有覺得這對話聽起來就很舒服?
要是阿水我自己也能........
扯遠了
這樣銀行的保障也就多,於是也就能提供更多貸款給民眾還有企業
而且這次美聯儲甚至使出幾個大家比較少提到的殺手鐧
剛剛提到的都是美國自己去購買國債、或者是增加銀行的本錢
但這次甚至除了QE以外,還透過新的法案
讓聯準會跟美國財證部可以直接去購買公司債
也就是說,錢可以直接去援助需要錢的美國企業
而不需要透過銀行。
這一系列的作法,就是要產生一個作用
來,再看一次上面的公式:
MV=PT
貨幣總量 * 貨幣年流通速度 = 物價水平 * 商品交易總額
當企業有錢了,能度過難關,就能發薪水,
當消費者有信貸了,就能去消費,購買力就能上升
當大家錢容易借,而且還錢的時間久、利率低
(利率也跟長期債券會掛勾,也因為美國大量購買國債,
收益會降低一些,利率也會跟著降低)
說了這麼多你一定會覺得
我又不借錢,關我什麼事呢?
注意看上面的公式
當貨幣總量被憑空造出了,
貨幣年流通速度也因為QE政策會恢復
但是等式還是不等呀,因為左邊的值變大了
右邊呢?
商品的交易總額也會上升,但上升的幅度一定不會有左邊來的大
所以這時候什麼就會被迫產生變化?
對,物價水平
物價水平就會上升,物價水平上升有一個專有名詞呀:通貨膨脹
也就是說,你手上的1000塊,面額還是1000塊
但是因為一個便當從85漲到100
一杯手搖飲料從35漲到55
汽車從一台65萬漲到70萬 (因為零組件也變貴了)
...
一連串的通貨膨脹,就會導致你手上的錢,購買力下降了
一般民眾將會是受傷最嚴重的,
為什麼?因為企業借錢可以去買生產材料,可以一次性購買更多原材料
於是產品的成本能下降,或者能蓋廠,一次生產更大量的商品
成本也容易下降,
但民眾領的是薪水,也就是說,
你原本是37000塊可以買435個便當
現在只能買到370個了
錢,他變薄了
這也就是為什麼家裡的婆婆媽媽一定很有感觸
十幾年前,帶一張500塊出去,能買完全家大小的2~3天菜錢
現在,1000塊出去一下子就買完了。
錢變薄是一種緩慢但是現實的問題。
有錢人呢?有錢人可以把資產轉移到比較不受通膨影響的
例如不動產、貴重金屬
所以阿水拉里拉雜講這麼多
幫各位總結幾個重點:
1. 美金是全世界的標準貨幣,因此美國QE影響的不會是美國而已
而是會全世界得跟著印鈔票,都會產上以上影響
也就是說,如果美國這項政策真的完全執行下去,
全球通膨會是一個難以避免的趨勢
但不用太過緊張,不要因為這樣就去囤很多泡麵衛生紙
然後說:水哥說這些東西之後會漲價
麻煩不要相害,囤有限期的物資抗通膨是最傻的作法。
等會請看第四點。
2. QE 帶來的就是通膨、所以你現在知道了,
你該買的不是LV包、不是把錢存起來,更不是泡麵
而是存在比較抗通膨的產品裡。
3. 黃金在一個月前跟現在會是不同的,一個月前我會看衰黃金
一個月後的現在,黃金會有機會成為抗通膨的一種選擇
4. 政府為了穩定物價,一定會有其他配套政策去引流這些多出來的錢
不會讓物價無限制上升,所以各位在接下來半年
一定要緊盯台灣以及美國甚至其它國家地區的財金政策
這當中都會隱含一些企業利多。
(有可能是不動產、有可能是企業股票、也有可能是......??)
從中都能挖到很多寶。
當然,最後還是要講:
政策是政策,執行的效果跟會不會有什麼程咬金跑出來
造成我剛剛說的東西效果不如預期,這誰也不知道,
阿水也不是經濟系的,只是就我自己的理解
去簡易解釋一下,以期望大部份看了阿水文章的人
至少知道,這些看似離我們很遠的東西
其實都影響著你我的生活
但我們不需要過度無用的焦慮,而是去理解他,知道他
並相對應的去做一些準備即可。
以上,分享給各位股市阿水的讀者
歡迎轉載,本文為本人所寫,享有著作權,請註明出處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