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剛報到就想離職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剛報到就想離職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剛報到就想離職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剛報到就想離職產品中有7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離家近的小公司、離家遠的外商集團,該選哪一個?】 今天收件夾跳出私訊,粉絲直接說自己家住台北、有一個孩子,最近在找工作,剛好同時去面試,兩家同時當天就錄取,讓她很抉擇到底選哪一個。 A 薪水3萬5,私人小公司的助理職,離家近,工作時間也很固定。 B 薪水4萬1,外商大企業的物流職,離家遠,工作...

剛報到就想離職 在 兩個3不一樣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8-18 21:43:08

自己出去玩的經驗也是有的~ 但都是很廢的行程👉👈 「搭高鐵到新竹,吃完燒肉回家」,2次🤤 我一直都很想嘗試自己出去旅遊一天以上 本來就希望5月離職後,可以挑戰看看 結果5/17離職當天,全台升三級...(有夠剛好) 後來我也開始上班了... 眼看這個小小的願望遙遙無期, 很幸運的最近收到新工作的of...

剛報到就想離職 在 晴空手寫 · sunny☀️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7-11 09:11:33

: 曾看有些人逢人演戲真的很膩🙄 只是看破不說破而已。 / 本來在想要不要說以下內容, 就長話短說好了(其實完全沒長話短說xD 某回剛進到一個新工作環境, 身為一個新人的我, 因為不熟悉一些業務跟系統操作, 所以主管就派一個人(A女)教我。 有一次主管要我查病歷及抽病歷,要在查詢病歷時, 發現需...

剛報到就想離職 在 何蓁 Chen Ho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5-10 15:42:42

媽!我畢業了!! 首先要感謝霸氣馬鈴薯賞識 「妳喜歡畫畫,妳去學珠寶設計好了。」 然後剛離職就被帶去GIA報到 為期兩個月的密集課程 學生時期都沒有這麼認真上學🤣 一開始真的覺得進度很緊湊 漸漸的也習慣了每天回家花三個小時靜下心畫畫 GIA的設計課程就連沒有畫畫底子也能上手 從色鉛筆跟水彩的表...

  • 剛報到就想離職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8-23 22:37:53
    有 871 人按讚

    【離家近的小公司、離家遠的外商集團,該選哪一個?】

    今天收件夾跳出私訊,粉絲直接說自己家住台北、有一個孩子,最近在找工作,剛好同時去面試,兩家同時當天就錄取,讓她很抉擇到底選哪一個。

    A 薪水3萬5,私人小公司的助理職,離家近,工作時間也很固定。
    B 薪水4萬1,外商大企業的物流職,離家遠,工作時間也很固定。

    兩家同時錄取,讓她陷入了天人交戰,實在不知道該怎麼選,所以只好來問我「該怎麼辦?」我說:「不能兩個都選嗎?」她說:「這樣會變成黑名單吧!」我心想:「兩個完全不同類型的公司,怎麼會有黑名單。」但我很堅定的告訴她:「你本來就有選擇的權利,以及苗頭不對馬上撤退的準備。」

    我認為挑選公司,薪資是主要考量,畢竟你是耗費時間跟勞力就是為了賺取薪資,又不是為了世界和平。職場本來就是不講人情的利益團體,人資不能恐嚇你這輩子只能選一家,只要還沒簽約入職之前,本來就存在「反悔」的選項。更不用說入職之後不適用可以自動請辭,畢竟人家當你「試用期」,你也可以當公司「試用期」,不是只有單方面的評分,而是雙方面的衡量。

    我認為入職之後兩個禮拜是關鍵,真的不需要到一個月!前一週你可以觀察辦公室的狀態氣氛是否良好,如果公司流動率一直偏高,工作壓力過大,都可以在其它同事的工作狀態中察覺。

    如果你是應徵「替代」人員,其實可以詢問上一個同事為何離職,還有你所擔當目前這個職位是否有太多改變。第二週才開始進入狀況,如果苗頭發現不對!請勇敢遞出離職,直接往下一個公司報到。

    粉絲:「這樣好嗎?我以為只能二選一。」
    我說:「正常來說是二選一,評估一下工作性質、交通、薪資比較出哪個適合自己,就去就可以了!但你不就是因為無法選擇來問我嗎?我只是給了你第二種選擇,就是去談判,去嘗試,去扭轉劣勢。」

    既然兩個都喜歡,那都去嘗試看看!如果你是一個人才,那麼相信兩家公司都願意等你,第一時間就錄用,代表很缺人啊。

    既然你兩家公司都錄取,那麼先選擇你最想加入的公司去入職,同時也可以據實以告B公司你的選擇,如果B公司拒絕你之後入職,那就算了!畢竟人生不是只有A、B公司,更何況如果A、B兩家公司如果都是渣,就兩家不要算了!職場,你只是去被折磨,又不是被疼愛,你是去消耗靈魂,又不是去旅行。

    最後我告訴她:「相信你的直覺,你是一個很棒的人!所以他們第一時間優先都錄取你,你擁有他們需要的人力。充滿自信的你,會散發出不同的光芒,懂的談判的你,會將幸運保留在自己手裡。」

    同時我也告訴粉兒說:「當你的求職私訊問題跳出來同時,當下我完全不想回應。」心想,為什麼連工作都不能自己決定?然而轉個念頭,想著都把薪資、交通、跟工作內容都列給我,大概是真的遇到難題了。

    人生卡關時,你腦袋有一個直覺是選擇了A或是B,但過去總總經驗讓你無法下定決心,深怕選擇錯後耽誤了終生!一定要有一個人跳出來告訴你:「拜託你清醒吧!搞不好兩個職務都是錯的,但是你不去嘗試,就只能活在悔恨中。」

    所以,這幾年我什麼都願意嘗試。合作邀約從靈骨塔到foodpanda、團購從鍋子到蝴蝶酥,一定會有賣不好,寫不好,被罵的可能!但嘗試之後可以選擇之後就不要重蹈覆轍,都好比羨慕別人賺飽飽,自己窮芭樂來的好。

    ✈ 西班牙 龍達
    -
    生活中,選擇留下合適舒服的人
    博客來:https://reurl.cc/4yEqzV
    誠品:https://reurl.cc/qm79mN
    金石堂:https://reurl.cc/mq8Wn9

  • 剛報到就想離職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7-16 08:30:18
    有 582 人按讚

    [上班發生不公平的事,這麼做就對了!]
    (職場易經筆記-8)

    你有被寫過黑函﹑穿過小鞋,或是被舉報過嗎?如果有,你知道那個人是誰嗎?通常你不會知道,也想不起來。這就很像犯罪事件中,警察在調查時,都會問受害者,最近有跟誰發生不愉快的事情嗎?很多人都搖搖頭說沒有。仔細想一想,這是不是一件令人不寒而慄的事?因為你會發現—

    你站在亮處;

    而凶手卻躲在暗處,你完全不知道他是誰﹑站在哪裡,讓人防不勝防。

    這種情形,在職場上很常見,發生的原因不脫以下兩個:
    💚1.仗義執言得罪人,結下仇恨,使得對方日思夜想設法復仇,以加倍奉還。
    💚2.工作表現優異,不自覺招人妒嫉,以致對方欲除之而後快,以免刺眼揪心。

    最近有上班族犯了疏失被檢舉,本來可大可小,主事者居然在第一時間直接報到總公司,很明顯是要把事情鬧大,可見得當事人曾經犯了他的忌,讓他不痛快。當事人自然緊張萬分,來問我怎麼辦。我便問他,是不是還有惹到什麼人?他說出三個人,但是不知道是哪個下手舉報他。這三個嫌疑人分別是--

    💚1.第一個是屬下,他要求他檢討工作表現,並限期改善,否則便予以資遣;
    💚2.第二個是三年前的任職公司,他離職後發現公司短報薪水,將會影響以後的勞保權益,經爭取無效,於是向勞動局檢舉;
    💚3.第三個是五年前的直屬主管,在職期間溢報差旅費,有貪污行為,他跟公司提出,致使前主管被炒。

    他和這三個嫌疑人的關係,都跟易經其中一個卦有關:「訟卦」。

    雖然第一件事關乎績效管理,第二件事關乎個人權益,第三件事關乎公司治理,他是不得不為,不過也反映出訟卦的本質。訟卦是由上下兩卦組成,上為乾,下為坎,說明一個人若是個性如乾卦般剛強,遇到問題時,容易走上訴訟一途,就會遇到坎險,甚至終凶!所以我勸他,不論這次結果如何,都讓他學到一個教訓:讀讀易經吧!

    我開始讀易經之後,在面對事情時,特別有定見。像我上周也有個訴訟,到警局報案,自始至終心裡都明白自己的目的是什麼,以及底線在哪裡,做到什麼地步就喊停,因為訟卦教我們的精神是—

    不要輕言興訟。

    事情是這樣的,月初在線上買個大家電,通常信用卡銀行都會發簡信提供確認碼,可是這次竟然沒有,當下我的心跳了一下,覺得不對勁。隔兩天銀行來電問我在特殊時間有五筆消費,由於不符合我的習慣,特別來了解一下,我才赫然發現信用卡被冒用,除了馬上止付外,銀行也要求我去報案。

    做完筆錄,警察問我要不要提告,我說不用;他楞了一下,提醒我追訴可以保留半年,不必急著做決定,我仍然不改初衷,再說一遍不用。訟卦的重點是「惕」,而不是告到底﹑爭輸贏。所以我報案只為兩個目的,其一是給電商平台一個警惕,其二是給冒用者一個警惕。冒用我的信用卡叫外賣,不就很容易逮到他嗎?顯然極有可能年輕無知或初犯。

    沒錯,我不打算興訟。這不比在職場,我不怕得罪人,而是易經說興訟的結果是終凶,就算是打贏官司,後來仍是得到一個「凶」。像我最怕浪費時間,跑個一年半載法院豈不折騰人。所以台師大教授曾仕強在解釋易經時,提醒我們遇事時要做到—

    大事化小,小事化無。

    有個日本學者曾經跟他說,中文最有智慧的一個字是「化」,指的就是這點。所以訴訟最好的結果是「中吉」,途中喊停,庭外和解。而最好的法官是不判決,儘量讓雙方調解到最後提出撤告。因為只要判決,輸的一方必定不服氣,要嘛一再上訴,要嘛做出極端的事,這都是惹禍上身。我們也由此學到一個態度,不要怕事,但也不要惹事。

    可是我們為什麼會檢舉或提告,甚至是寫黑函等,就是認為事情不公,必須要公開說出來。「訟」這個字,不就是一個言﹑一個公組成?當我們義憤填膺,求的無非是在公評之下,得到一個公平。而且這個時候我們會得理不饒人,態度剛強,無法妥協,立場就很容易激化與對立,這在訟卦就表示一腳踩進深不可見的水(坎險)裡。

    你想想看,不論記過﹑降級﹑賠錢或丟了工作,等於給這個人公開難看!他真的會知錯改錯嗎?也未必,他只會恨你,而仇恨是這世界上最可怕的武器。當他下定決心,報仇三年不晚,你怎麼睡得安寧?又贏到哪裡去?最終自然是雙輸。

    那麼在職場總會遇到不公不義的事,怎麼辦?我的建議是—
    💚第一步,判斷它真的不公不義,還是立場不同﹑看法不同,以致做事方法不同?
    💚第二步,儘量用溝通與討論的方式,了解彼此立場,取得共識,彼此都能接受。
    💚第三步,若要提出檢舉則適可而止,目的是讓對方心生警惕,不要非得論出輸贏不可。

    每個人總有出錯時,今天給人家留一步,等於明天給自己開一條路,彼此都不至於走絕。否則一旦把人逼到狗急跳牆,他就臥薪嘗膽,枕戈待旦,等著抓到你的小辮子。有人就有江湖,冤冤相報何時了?在職場,我們寧願多一個朋友,不要多一個敵人。明槍易躲﹑暗箭難防,這種提心吊膽的日子難過呀!

    做人處世,不做一時的意氣之爭,而求以和為貴,這不是鄉愿,而是仁慈。做到警惕即可,便能夠平安過日子,福份源遠流長。

    結論來了,今天「職場易經筆記」給你劃兩個重點:
    💚1.易經的「訟卦」不是教你如何興訟,而是教你如何避免與人訴訟。
    💚2.只要是爭訟,都沒好結果,贏了也是輸,所以私下和解是最好。

    如果讀了本文,你有受益,請留言+1。

    攝影:旅居加拿大的畫家吉仔冰GiABing

  • 剛報到就想離職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7-01 15:14:45
    有 763 人按讚

    沒有蘋果日報的七月一日,香港的報紙就長這樣,太陽升,東方紅。2021直接變1984。

    同事陳虹瑾蔣怡婷寫的《當蘋果落下》,照片來自Thomas Kuo(顧爾德)臉書。

    《國安法》於去年6月30日落地香港,不到1年,剛過26歲生日的香港《蘋果日報》也落地了。

    6月17日起,《蘋果日報》(以下簡稱《蘋果》)在短短1週之內被迫關門。直至截稿,至少有7名《蘋果》員工被抓,除了管理層級,更有負責撰寫評論者,港警並警告,未來不排除逮捕更多蘋果人。

    蘋果終究沒能撐到今年七一。中共歡慶建黨百年的同時,香港的新聞自由正在急速死亡。曾是新聞自由堡壘的香港,在無國界記者的世界新聞自由指數排名,從2002年的全球第18名,摔到2021年第80名。

    本刊訪談的15名前香港《蘋果》員工,在《蘋果》年資最長者達25年半,最短者僅5個月,他們之中,不乏在《國安法》正式生效之後,仍堅持到《蘋果》報到的記者。走過自由的黃金年代,香港新聞界最壞的時刻可能還沒到,有人卻說,最壞的年代,最需要記者。

    6月23日,收到《蘋果日報》正式停運的消息時,Ruby(化名)在旺角的咖啡店裡看著手機的新聞標題,幾乎不可置信。手機不斷彈出同事傳來的訊息,「回公司、回公司」,她忍不住流下眼淚。

     

    工作最終日 公司的死期

    2018年,Ruby加入《蘋果》港聞組擔任記者。這是她畢業後的第1份全職媒體工作。最初,她寫人物專訪、城市裡大大小小的人情故事,但沒過多久就遇上了反修例運動與香港政治環境變動最劇烈的時刻。「我好像是專門寫抗爭新聞…由2019年開始,全部的東西都是和抗爭有關。」

    前一天,她已交出在《蘋果》的最後一份稿件。她想轉換跑道,幾週前辭職,只是沒想到,原訂工作的最後一天,竟成公司的死期。

    香港《國安法》於去年6月30日深夜正式生效,阿婷(化名)在7月進入蘋果工作。其實,當時她也拿到其他媒體的工作機會,會選擇蘋果,有2個原因:「我待過親建制的媒體,想試試香港最自由的媒體;還有,我想見證歷史。」入職不到1年,歷史突襲阿婷和她的同事,她嘆:「大家都知道這一天會來,但來的時候,每個人做100次準備都不夠…」

    6月17日清晨,港警以「串謀勾結外國或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罪」拘捕壹傳媒行政總裁張劍虹、壹傳媒集團營運總裁周達權、香港《蘋果日報》副社長陳沛敏、總編輯羅偉光及蘋果動新聞平台總監張志偉等5名高層,隨後正式起訴張劍虹、羅偉光,並凍結《蘋果》3間相關公司共港幣1800萬元資產。其後,警方動員逾500名警力搜查壹傳媒大樓,並帶走44部電腦和大量新聞材料。6月21日,黎智英顧問Mark Simon透露,《蘋果》缺乏資金,可能在6月25日前會被迫關閉。

    恐懼纏繞著蘋果辦公室。6月21日下午,陳沛敏表示,如果同事決定辭職,可以不用通知期,即時生效。負責國際、突發及英文版的主管相繼離職,動新聞和財經版亦停止運作。6月23日,警方拘捕筆名李平的蘋論主筆楊清奇,《蘋果日報》當天表示,基於「員工安全及人手考慮」,宣布將提早於當晚關閉,並在6月24日出版最後一份報紙。

     

    法治框架中 紅線在哪兒

    滂沱大雨中,Ruby搭計程車趕回將軍澳壹傳媒大樓,路上買了5份《蘋果日報》,想回辦公室後分派給同事。2天前,她和一群同事像去戶外教學一樣參觀公司的印刷廠。看著機器吐出一份一份滾燙的報紙,她說當時有種看電影《Spotlight(驚爆焦點)》時的感受。《Spotlight》講述的是《波士頓環球報》的記者們如何揭發天主教會在波士頓性侵兒童醜聞。「我覺得對於任何一個做傳媒的人來說,那個moment都是一件好浪漫的事情。這是一個大家同心合力的結晶。」

    但過了這一晚,這些都要成為歷史。

    香港記者協會主席陳朗昇表示,從以《國安法》起訴黎智英,到拘捕公司管理層、打壓《蘋果》,這些動作背後,港府想傳遞給香港新聞界訊息很簡單,「就是做報導、做評論、做新聞工作是會有後果的。」他指出,香港新聞界在《國安法》落地後的一年內經歷多次打擊,例如整肅香港電台、撤換有線電視與《Now新聞》高層,又例如記者蔡玉玲運用查車牌資料做報導,就被控「虛假陳述」並遭定罪。「整個氣氛都是對新聞業不友善,是不是記者知道太多事情,對整個(政府)管治會不好呢?」

    《蘋果》熄燈後2天,香港政府公布新人事任命,保安局局長李家超升任政務司司長、警務處處長鄧炳強出任保安局局長。以往,政務司司長這個香港政府的「第二把交椅」均由政務官擔任,李家超上任後,成為首名具保安局背景的政務司司長,香港負責制定政策的機構和實際執法的機關,現在都由有保安局背景的人出任。

    6月23日,李家超在接受商業電台專訪時表示,《國安法》公布1年來,國家安全的嚴重風險已降低,但須防範資金以「基金」形式透過「媒體、藝術、戲劇」等「軟性」途徑進行思想方面的滲透,「宣揚港獨及危害國家安全的訊息」。對傳媒的整肅,可能尚未到頭。

    陳朗昇觀察,香港的傳媒工作者一直站在法治的框架中思考紅線在哪裡?到底什麼樣的報導、評論會有問題?但從特首到警方,沒人說得出標準在哪裡。「不是法律,而是政治問題。」他說.......

    ·········《蘋果》前總新聞主任李家聰是《九點半蘋果新聞報道》的負責人,今年6月從《蘋果》離職,卻以特約方式持續參與節目製作,對外他都說:「離職原因很複雜。」《九點半蘋果新聞報道》是他去年八月底一手規劃的節目,彼時,香港2家主要電視台《Now新聞》及有線新聞台均有高層人事異動,立場親中的空降新團隊引發電視台大批記者離職,「網路上很多年輕人說,現在沒有一個可以看的電視台了,都給建制派說話了,《蘋果》可不可以開一個新聞播報?」

    「我想了很久,很想做,我主管、最近被捕的(動新聞總監)張志偉就跟老闆提,他(黎智英)一口就說,『應該做,馬上做。』那是(去年)810大搜捕後,黎智英被抓進去調查,2天後放出來時,」李家聰在電話那頭笑道,「《蘋果》是很奇怪的公司,很自由,沒有規範,可以讓你不停做你想做的事情,黎智英是不能停下來的人,隨時有新想法,要做就做,企劃案都無需提。」於是他和團隊從零開始,訓練同事當主播,用現有機器建出「很山寨」的攝影棚,不到1年,《九點半蘋果新聞報道》每日直播都有1萬多人收看,最後一天直播甚至有3萬6千人在線觀看,單集點擊率已近40萬次,「香港話講,我們是『用蔗渣價錢做出燒鵝的味道』。」

    彼時親民主派的香港新聞台節目正在消失,「像是47人案(47名泛民主派因「35+初選」被控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的審訊,我們都會在法院門外做直播,別家媒體肯定不會放在重要位置,但我們用一整節15分鐘做,人家不敢做、怕做的,我們更應該站出來。」

     

    國安法逼迫 當局眼中釘
    港聞靜態組採訪主任蔡元貴工作到公司營運的最後一日。他1999年入職,至今已22年。他說《蘋果》政治立場向來鮮明,這些年受到不少壓力。「2019年之前,報紙和網路經營狀況很差,被一些廣告商杯葛嘛,就算政府不搞我們,可能也會很辛苦。」但他回憶,自他入職以來,《蘋果》的編採政策從沒因政治壓力而改變。「從1999年開始做,感受到外界政治壓力越來越緊縮。所以在《蘋果》好幸運,當很多人都不敢講話的時候,你還敢講。」

    但今年4月開始,前所未有的壓力,逐漸逼到《蘋果》眼前。4月15日,香港特首林鄭月娥稱會依照《港區國安法》「加強宣傳、指導、監督和管理學校、社會團體、媒體、網絡等對國家安全事宜的處理」,時任香港警務處處長鄧炳強強調「假新聞和國家安全直接有關」,將採取調查,並影射批評《蘋果日報》。5月17日,香港警方根據《國家安全法》凍結黎智英持有的壹傳媒多數股份,及黎智英擁有的3家公司銀行帳戶內的資產。當天,台灣《蘋果日報》宣布停止印製報紙。

     

    報導不具名 是認輸了嗎
    5月底,港聞組記者阿凱(化名)身邊已有4、5個同事離職,其中包含他的主管。當時,除了年資淺的同事,還有一批中高層主管離職。阿凱證實說,「當時真的有幾個中高層的人走,他們對外都說是個人理由,但其實也是透露《蘋果》可能會關,記者可能會被抓…」那幾個月,公司迎來更詭異的低氣壓,上層甚至開始盤點人力,問人員:「有沒有想要走?」傳言流竄,「有人說他們是逃兵,但我覺得,他們不是害怕而離開的,中高層的人總是會被找到,比較像是提醒同事,每個人都應有不同考量。」

    「我想自己還可以留多久呢?我還有3、4個採訪沒有做完,我一定做完,所以傾向要再待一陣子。但下一步是什麼?要等到總編被抓時走嗎?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堅定說,要跟《蘋果》走到最後。」5月初,阿凱在越洋電話那頭說。

    當時他的工作已比過去艱難得多。官方活動這兩年已很少邀請《蘋果》記者,《國安法》實施後,他的受訪者紛紛拒訪,「大學教授以前很樂意回覆採訪,現在敢說話的很少,『刊登在蘋果』會不會被視為支持《蘋果》?」報導紅線在哪?哪些是「敏感詞」?「現在很流行說勾結外國勢力,像採訪外交新聞、流亡人士,都要小心,不然就會被認為是宣傳港獨思維,我們要引用比較多官方內容,盡量平衡報導,也是保護自己。」

    據悉,去年中《國安法》落地,港蘋記者從此幾乎不在報導中使用真名。今年4月,《蘋果》曾舉行內部編採會議,將報導中使用的「武漢肺炎」,一律改為「COVID-19」。「這是很重要的改變,像黑警這樣的詞改掉,我覺得OK,但武漢肺炎並沒有情緒化,只是形容某個疾病從哪裡發生,感覺公司更保守了。我們不應該禁止、不能用哪個字眼,這是一個重要的訊號,編採做法變了,」6月底,當阿凱再次接受我們的採訪,他無奈提及那場會議。

    蔡元貴也證實,港聞靜態組近期曾舉行內部編採會議,將報導中使用的「武漢肺炎」,一律改為「COVID-19」,涉及國外制裁的內容也都盡量避免報導。

    幾乎每位受訪的港聞記者,都提到「武漢肺炎」一詞用法的轉換。不少人也提及,《國安法》去年通過後,稿頭幾乎不再放記者名字,有些記者對此安心,卻有人對公司做法感到憤怒。雙方妥協後的做法是:若記者堅持要掛名才掛名,其他報導一律隱去記者真名。

    6月24日清早,香港書報攤湧現購買最後一期《蘋果日報》的排隊人潮。(達志影像)
    這一年之中,阿婷曾訪談香港本土青年組織與其他敏感題目,類似稿件,她都堅持在稿頭掛上本名。「我主管再三問我:『真的要掛嗎?妳確定喔?』我說:『確定。』」為什麼如此堅持?「我想…表現一種:『我就不怕』的態度吧…」

    港聞記者駱嘉輝(化名)說得直接:「光榮和安全,我不用思考,安全第一。」這整年,他做的重要報導都不具名。港聞記者阿海(化名)說:「可是,自己的獨家或重要故事,還是會想給自己credit啊。」阿海又說:「雖然我不知道自己何時會出事,但受訪者是具名受訪,我們不下byline(記者署名),對受訪者也不公平。」記者阿強(化名)曾經質疑公司的做法:「我為什麼不要具名?我覺得這樣好像是我們認輸了。有同事問公司,為何要後退一步?為何讓人家覺得你怕《國安法》呢?」我們問阿強,此刻回頭來看,如何看待公司1年前不讓你們掛名的決定呢?「我不知道…」他沉默了一會兒,答道:「也許他們(主管)的危機意識很高吧。」

    雖然阿強的立場是「不向《國安法》低頭」,但他仍不諱言,這一年中,經歷過前所未有的自我審查。例如在報導裡,「港獨」字眼是萬萬不可出現了;就連報導《國安法》後街頭的零星民主行動,有人高舉或高喊「光復香港,時代革命」,到最後他連受訪者說的原句都不敢寫,自動替受訪者隱去「那8個字」,轉而改寫成隱晦的「光時」2字。駱嘉輝更曾在挑照片時,和同事討論半天:照片裡的人手持「光復香港,時代革命」字樣,那8字是否該打上馬賽克?

     

    身陷恐懼中 憂被警抓走
    「《蘋果》死掉,只是反映了整個行業快要死掉的問題。每個人的『最後』是不一樣的,我不一定能承受那種恐怖(挑戰底線),在香港,沒有記者認為自己是在做非法的事情,以前在香港做記者是挺好的,但現在要想,為了做對的事情,要付出什麼代價?讚美政府的文章沒有新聞價值啊,要批評它,找出問題才是我們的工作。」但恐懼不時鑽進阿凱腦中,「我有時候會想像這個畫面,早上6點鐘,警察上我家的門要抓我。我是不是該跟家人討論、做好心理準備?不能當沒有這一回事,但這很難跟家人討論,他們一定會叫你不要做啦。我心裡也一直有一個人在呼喊,『走啊!走啊!不可以留下來!』」

    阿凱終究留到最後一天。6月17日,羅偉光等人被抓那天,他在外頭採訪,他用訊息告知我們,「我問了採訪主任,他說如常採訪,我就繼續做已約好的訪問。有同事說:『做好今日,才有明日。』」

    同樣留到最後一天的港聞組記者S則說,早有心理準備了,只是沒料到會有500港警上門搜公司,她見長官被港警押出《蘋果》大樓,「那種感覺很差,不是害怕,而是憤怒。」6月17日,她回到公司時見電腦被抄走,抽屜被亂翻,唯一慶幸是,她把重要資料都處理掉了,「其他所有文件都被翻過了,去年公司被搜之後,我就只在抽屜放食物、零食。」但她顯然還是不甘心:「我們之前覺得,《蘋果》能熬過六四,是不是能熬過七一呢?」答案很明顯了,話筒那頭沉默許久,傳來一聲慘笑。

    凶險超乎預期。6月17日中午,保安局局長李家超在記者會上稱,《蘋果日報》有數十篇文章呼籲外國制裁,危害國家安全。他並稱:「行動是針對利用新聞工作為工具,做危害國家安全行為,一般新聞工作者與他們不一樣,不要和他們扯上關係,要和他們保持距離。」國家安全處高級警司李桂華甚至形容《蘋果》大樓是「犯罪現場」,媒體追問,一般人轉發《蘋果》文章、市民購買或訂閱《蘋果日報》是否違法?李桂華竟稱:「要視乎其企圖。」

    6月19日,羅偉光等人出庭那天,李家聰去了法庭旁聽,「我在公眾席上一直在想,他們到底做了什麼的大錯事?現在要面對牢獄之苦?我不禁想,如果今天坐在裡面的是我呢?」那天羅偉光對來支持他的同事們比了個握緊拳頭的手勢,示意「要加油」,卻讓旁聽的同事們哭了出來。

    全文連結
    https://www.mirrormedia.mg/premium/20210628pol001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