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前輩台語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前輩台語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前輩台語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1萬的網紅陳亭妃,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拜訪了台南的文化界前輩、台語詩人鹿耳門漁夫蔡奇蘭老師。從過去的民主奮鬥史到未來台南應該作的文化建設,蔡老師的指導讓我受益良多。 雖然活躍於商界而事業有成,但是出生成長於安南區土城的蔡老師還是最喜歡人家稱他「鹿耳門漁夫」。這個筆名一方面顯示出他對故鄉的熱愛,而「漁夫」這個名字也讓人感受到他的謙遜...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
前輩台語 在 田依甯(昝依甯)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16 10:18:01
今天給朋友們來點 #心靈補給 🤍 歡迎分享你的小心情 😉我先說我的😉 (大部分)每個人的一開始 都會是這樣⋯需要放下自己所謂的尊嚴,唯命是從。 總會有當學弟學妹新人的時期(不管是當兵、進新公司、新劇組⋯) 我不時會回憶起 曾經被呼來喚去的各種時候 ⋯ 不乏被交代一些被當男生使用的粗活雜事, 那時...
前輩台語 在 鄭寶清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16 03:58:28
【十六分之一|ep8 在街頭拚命衝撞的時代】 大家可能不知道,我曾經被抓進派出所關了整夜,我太太還是最後一個知道的人。今天要來跟大家聊聊我在街頭奔走的那段歲月。 以前還在唸書的時候,有一個同學都會拉著我去馬偕醫院,我們去不是為了看病,而是去找洪奇昌醫師聊台灣的民主、聊臺灣的未來,這不但點燃我對公...
前輩台語 在 邵大倫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10 05:03:55
人不歹勢枉少年,這是拍謝少年第三張專輯《歹勢好勢》,一眨眼,他們也從滿腔熱血的少年走到中年。 自 2005 年春吶後寫的第一首歌至今,《海口味》到《兄弟沒夢不應該》,到了第三張專輯《歹勢好勢》,如今總算以全職音樂人的身份專心做專輯,不光是隨著年紀的心境變化,疫情當前,演出機會大減的日子裡,除了持續創...
-
前輩台語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1-11-05 14:23:08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PNNPTS )
PNN Justin.tv頻道 ( http://zh-tw.justin.tv/pnnpts )
前輩台語 在 陳亭妃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拜訪了台南的文化界前輩、台語詩人鹿耳門漁夫蔡奇蘭老師。從過去的民主奮鬥史到未來台南應該作的文化建設,蔡老師的指導讓我受益良多。
雖然活躍於商界而事業有成,但是出生成長於安南區土城的蔡老師還是最喜歡人家稱他「鹿耳門漁夫」。這個筆名一方面顯示出他對故鄉的熱愛,而「漁夫」這個名字也讓人感受到他的謙遜與回歸原點的初心。雖然蔡老師被許多文學界能人稱為大老、前輩,也在台南受到大家的推崇尊重。但正如蔡老師所言,在他的內心他仍然認為自己就是一個熱愛家鄉、鍾情於文學的台南人而已。
我一直覺得這就是台南精神,也是台南人的可愛之處。
台南擁有傲人的文化資產,同時也是農漁業重鎮。在台灣很少找得到像台南這麼特殊的其他縣市。我們的人文氣息裏,其實透著一股土壤味的芬芳。或許我相對於其他人來說少了媒體優勢,也比其他人少了一點都市的亮麗。但是我出生長大在這個可愛的古都,也受到這些可敬的前輩們指導牽教。我和大家一樣,都是平凡卻值得驕傲的台南人。為了讓自己的故鄉更好,我們都願意在自己的崗位上繼續付出繼續努力,因為我們都確信同一件事。
就是台南值得一個更好的未來。
#台南
#陳亭妃
#文化即生活
#文化的府城
#鹿耳門漁夫
前輩台語 在 府城流浪漢 - 謝銘祐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謝銘祐(撰)
台語歌沉默但隱隱竄動在海平面下, 大約是從國民政府來台之後(日治時期皇民化運動也被壓抑過一陣子), 一直到民國70年左右, 即便是民歌時期青年們寫、唱自己的歌, 台語歌的創作依舊在政治氛圍裡無法突圍, 寥寥可數, 民歌也僅能迴旋在校園中的雲淡風輕, 不太能觸及土地及台灣; 1972年李雙澤探訪了陳達, 之後似乎有萌發歌謠創作的火星, 卻英年早逝; 1976年許常惠先生將陳達帶進了台北, 卻也只造成了一時圍觀, 陳達最終無法適應, 回到了恆春…; 期間, 審查制度與公播的時間限制是因素之二, 但刻意地誤導台語歌是方言, 大多低俗、悲情、不入流才是隱形殺手, 很多創作人就根本不寫曲子了, 怕一不小心作詞人寫的詞又莫名其妙被禁, 成了被關注的標的, 台語歌的樣態也就大多停留在強烈的日本風裡。 如果沒有像洪一峰、吳晉淮先生那樣堅持且不放棄地持續寫著的前輩, 台語歌的創作特性或許就消失了; 當然也有像文夏、葉俊麟老師他們, 雖取日本曲填詞, 卻在歌詞中描繪了當時台灣社會的種種(當然不能政治), 將養分留在有限的演出及媒體中, 讓我們有機會對著過去照鏡子, 也才有後來葉啟田、沈文程(蔡振南老師寫的心事誰人知, 從非主流媒體--夜市, 紅回張小燕的綜藝一百)、洪榮宏、江蕙、黃乙玲、陳一郎、陳小雲…等舖天蓋地地席捲全台, 也才會有抓狂歌的突破、陳明章老師的民謠調子與伍佰、豬頭皮、蕭福德、林強的搖滾! 創作人偷窺這個世界, 用各種方式記錄下來, 而貼近土地真誠的性靈, 是壓不住的, 是無法被永遠禁錮的, 這歌寫的就是這個!
--------------------------------------------------------------------------------
雜唸
詞曲:謝銘祐
覕風覕雨 目屎漸漸仔焦
無張無持 歌就唱出來矣
嘿~ 嘿~
(唸白)
掠狂的某一个下晡, 有一齣戲伴一場大雨, 心事若無講出來, 無聲的所在敢有人會知? 舉著一支小雨傘, 停佇惜別的海岸, 行船人約束的八月十五, 浪子唱著金包銀, 愛拼煞來坱著一陣風飛沙
好歹照輪 乞食嘛換新衫
無聲無說 歌就唱出來矣
嘿~ 嘿~
(唸白)
向前行來揣烏輪伯仔, 伊講歡喜就好少年兮安啦! 火車火車, 故鄉醉佇酒後的心聲, 流浪到淡水才知春天猶原即爾寒, 傷心已經無話, 春嬌已經無愛志明, 雙人枕頭有針無線, 只賰彼隻樹枝的孤鳥, 陪我戇戇想到今
嘿~ 嘿~ 嘿~ 嘿~
無張無持 歌就唱出來矣
無聲無說 歌就唱出來矣
【註】
覕:躲藏 無張無持:毫無徵兆, 無預警地 乞食:乞丐 無聲無說:無聲無息 掠狂:抓狂 坱著:被沙塵襲中眼睛 賰:剩下
編曲:章世和
吉他:呂錦盈
和聲:謝銘祐
#一天一首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