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前所未有同義詞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前所未有同義詞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前所未有同義詞產品中有7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范疇文集,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定海神針 - 扣緊變化中的三個必須 台灣現在還處在疫情的慶祝行情中,但兩個月之內就要面對殘酷的現實 -過去三個月所造成的世界經濟停擺現實,將帶來比起1929大蕭條更加低迷的衰退,時間可能長於兩三年甚至更久。有人說,台灣會是新局中的得利者,但即使如此也只是相對性的,實質的外貿壓力、金融壓力、社會內...
前所未有同義詞 在 范疇文集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定海神針 - 扣緊變化中的三個必須
台灣現在還處在疫情的慶祝行情中,但兩個月之內就要面對殘酷的現實 -過去三個月所造成的世界經濟停擺現實,將帶來比起1929大蕭條更加低迷的衰退,時間可能長於兩三年甚至更久。有人說,台灣會是新局中的得利者,但即使如此也只是相對性的,實質的外貿壓力、金融壓力、社會內部的行業壓力、就業以及分配壓力,不會讓台灣好過。
台灣現在擔心2020年下半年是否會出現真實的台海軍事緊張,但也在猜測中共中南海是否會對美國白宮服軟,從而暫時解除台海緊張的引信。
習近平陷入共產政權內部鬥爭的攤牌時刻,這已是不爭的事實。11月底面臨連任選舉的川普總統,由於前所未有的重磅經濟打擊,陷入他是否能帶領美國再次偉大的質疑,也是不爭的事實。
疫情後的地球,不會再回到疫情前的地球,任何懷疑這點的人,都將為舊情綿綿付出代價。在可預見的將來,變化將是新常態,而且是每週、每天在變化。「變化」的同義詞,就是「不可預測」;過去三個月的全球疫情徹底顛覆了人類過去幾百年來累積的對秩序的預測技能。極端一點講,從亞當史密斯以來的所有經濟學原理,沒有一條能夠適用於當下;1648年西發利亞協定以來的國際秩序論述,無論什麼派別,看來都會失效。
四個字總括一切,就是「天翻地覆」。變,就是地球未來十年的主流;政治上的、經濟上的、生活方式上的、思維方式上的,任何方面都無法逃脫。
台灣當然也逃不掉。但,台灣究竟不在人類中心,其實不用為人類煩惱,若過於為世界擔憂,反而有點自尋心理負擔。然而,台灣必須為自己煩惱、為自己擔憂,把自己安排好了,就算是對人類、對世界盡責了。在種種天翻地覆中,台灣若要把自己安頓好,最需要扣緊的變化主軸有三條:美國與中共政權的脫鉤,必然迎來的台灣與中共政權的脫鉤,以及無可避免的台灣與美國的掛鉤。
我知道有人不同意突出這三條,或者不同意將其列為主軸。沒有關係,讓我們各自保留不同的看法。但首先還是要澄清一點:在此文的脈絡下,提出這三條並不是基於什麼理念,而是百分之百基於對現實的觀察。
不論是快一點還是慢一點,美國必然得與中共政權脫鉤。請注意,這兒說的是「中共政權」,而不是「中國」。由於中共政權的本質,美國若繼續通過中共與14億人口打交道,對美國立國精神的傷害將是無法逆轉的,甚至美國連作為一個正常國家都不可得。因此,美國必須與中共政權脫鉤,換一種方式與14億人打交道。
由於戰略地緣的因素,還有與美國的歷史牽扯,台灣也將不得不在大勢下與中共政權脫鉤;但是,同樣基於地緣和歷史因素,台灣也不可能假裝隔壁那塊大陸不存在,而也必須發展出另外一種與14億人打交道的方式。
因為以上兩點的交集,台美之間的掛鉤程度勢必強化。再說一次,這點不牽涉到什麼理念或價值,而是單純的,它就是現實。相信我,連中共政權都知道這是現實,台灣若還有人不知道這是現實,只能說是被舊情綿綿所誤,或因舊利綿綿而不願面對。
扣緊這三條主軸以錨定台灣的戰略,不被千變萬化、起起伏伏的枝節誤導,台灣就能把自己安頓好。台灣若有定海神針,非這三條主軸莫屬;過程中,戰術可以因為枝節或時差而調整,但戰略焦點不可搖擺。
最可能使台灣在過程中誤判而摔大跤的,其實就是台灣社會自己的認知缺陷。台灣當下處於選票文化掛帥的不成熟狀態,也有人稱其為民粹掛帥。在這狀態下,台灣大多數人還陷在所謂的「兩岸關係」的語境下,頭腦比較清楚的頂多也只達到「美中台三角關係」的意識程度。殊不知,與台灣前途有關的動力模型,已經演化到了一種「四角關係」- 美國、中國、中共、台灣。
多數台灣人尚未意識到,美國的國會及白宮,已經開始區別「美中關係」和「美共關係」,多數其他的國家,遲早也會形成這種區隔認知。對區隔「中共」與「中國」的認知,台灣大大落後了。倘若不趕快跟上認知的腳步,有一天台灣可能陰錯陽差的成為區域大局中的麻煩製造者,反之若跟上美國的認知腳步,台灣的戰略空間將大大擴張,對台灣的主權及國家安全,會有極大的幫助。
(本文原刊於 2020-05-17 蘋果日報)
前所未有同義詞 在 天下雜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為什麼出色團隊反而扼殺絕佳點子?】
截至2000年代初,地球上有一半的智慧型手機都是Nokia製造的。《商業週刊》封面故事宣告:「Nokia已成為成功同義詞。」
2004年,Nokia內部工程師想到了一個瘋狂點子:手機上網、彩色觸控螢幕和高解析度相機。他們還提出另一個創世想法:線上應用程式商店。
但這批帶領Nokia走向巔峰的領導團隊卻終止了這兩項前所未有的創新計畫。
三年後,賈伯斯發布了iPhone。五年之後,諾基亞在商業世界已經無關緊要......
一個原本創新能力無比充沛的團隊改變了。到底為什麼?
🎯好書推薦│《 高勝率創新》http://bit.ly/2RQB9AM
前所未有同義詞 在 天下讀者俱樂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1970年代的Nokia是以雨鞋和衛生紙聞名的工業集團。
其後二十年間,Nokia開創了最早的行動行動通信系統。
截至2000年代初,
地球上有一半的智慧型手機都是Nokia製造的。
《商業週刊》封面故事宣告:「Nokia已成為成功同義詞。」
甚至,Nokia內部工程師比蘋果更早提出
手機上網、彩色觸控螢幕和高解析度相機等概念。
他們還提出搭配手機的另一個瘋狂點子:線上應用程式商店。
但公司領導團隊卻終止了這兩項前所未有的創新計畫。
三年後,賈伯斯發布了iPhone。
五年之後,諾基亞在商業世界已經無關緊要......
一個原本創新能力無比充沛的團隊改變了。到底為什麼?
🎯好書推薦│《 高勝率創新》http://bit.ly/2RQB9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