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刻苦耐勞節儉樸實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刻苦耐勞節儉樸實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刻苦耐勞節儉樸實產品中有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58萬的網紅JeRR PS Rion,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Pround of Hakka~ 客家人 客家人在你眼中是一個怎麼樣的人呢?很多人一提起客家人,幾乎他們都會說第一個印象客家人是一個“保守”、“勤勉”、“節儉”的族群。 客家民系是中原正統漢人的後裔,歷經多次戰亂才從中國北方逐漸移居到南方。客家人非常團結合作,有人說:哪裏有陽光,哪裏就有...
刻苦耐勞節儉樸實 在 JeRR PS Rion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Pround of Hakka~
客家人
客家人在你眼中是一個怎麼樣的人呢?很多人一提起客家人,幾乎他們都會說第一個印象客家人是一個“保守”、“勤勉”、“節儉”的族群。
客家民系是中原正統漢人的後裔,歷經多次戰亂才從中國北方逐漸移居到南方。客家人非常團結合作,有人說:哪裏有陽光,哪裏就有客家人;哪裏有一片土,客家人就在哪裏聚集,艱苦創業,繁衍後代。
馬來西亞早期(19世紀末)經濟支柱為錫礦業、橡膠業,當時的華僑特別是客家人對此貢獻尤巨。此外,早期客家人主要從事典當業、農耕、藥材業、裁縫業、眼鏡業、制鞋業、白鐵業、布疋洋服業等。
尤其農耕是客家人自古以來最擅長的工作之一,他們經歷了一代一代的遷徙流轉,現實的政治因素與自然的環境關係使得客家人必須不斷的學著適應新的環境,即使再惡劣的狀況他們都必須咬著牙捱過去,因此也養成了客家人刻苦耐勞的工作精神與勤奮樸實的個性。每一代他們都背負著客籍他鄉的不確定性,又因屢居山區或荒野,不願服輸的個性堅守著家族的傳統。
客家人先天上為了和大自然搏鬥,卻又具有驃悍的種性,另一方面,客家人又重視文化教育;一個驃悍又有知識的種族,在遇到現實生活窘迫的飢荒之年,就更容易走上「革命」的道路。
研究客家史的歷史學者都會發現一個事實,那就是這幾百年來,客家人幾乎一直在搞「革命」,太平天國,辛亥革命,共產革命或馬來西亞的馬共革命都有大量的客家人加入,甚至是居於主導革命的樞紐地位。
客家人向來註重教育,對教育的熱情尤其高,“崇文重教”的客家人在大馬華文教育上的貢獻具領導性作用。全馬第一間私塾學堂——“五福書院”為客家人在檳城於1819年創辦。客家人祖先來到大馬後,還是堅持開辦學校,遠大的眼光與抱負令人欽佩。
客家人祖先為了生計飄洋過海下南洋,在大馬華人600多萬人口當中,客家人佔了四分之一,是華人中的第二大籍貫。國家獨立後,我們都成為馬來西亞的公民,我們熱愛馬來西亞,與友族和睦相處,共同為大馬作出了許多巨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