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刻印章英文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刻印章英文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刻印章英文產品中有5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055的網紅玩遊戲不難,做營運好難,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分享昨天我覺得比較有趣的遊戲新聞: . ●近2500萬次遊玩,兩兄弟根據大熱劇《魷魚遊戲》改編的遊戲成大黑馬 https://bit.ly/2XXih8R . 本週最熱門影集《魷魚遊戲》你看了嗎? 《魷魚遊戲》不但引起話題討論外, 許多遊戲也紛紛蹭熱度推出劇中的遊戲玩法, 或許過陣子就能看到《魷魚遊...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碰果手作Ponggo DIY,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不會刻印章也沒關係啦 因為我也不會刻XD 所以用簡單的幾何圖形就能拼湊成卡片囉 聖誕卡片也沒想像中難嘛(才怪XD) 祝大家有個快樂的聖誕節喔 雖然現在才12月初有點早 總共有6款卡片 1.聖誕樹清新風格 2.彩球吊飾 3.鹿角+彩球吊飾 4.禮物盒們 5.彩色燈飾 6.聖誕紅花圈 ✂工具tool...
刻印章英文 在 糧哥哥 cosplay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2-20 16:49:48
#111來投票 現在跟公司請假+買車票+找共乘+相約去監票+周五前補辦身分證,都來得及喔✨ 有了身分證,沒印章&投票通知單都OK!巷口快速刻印一下,上網直接查投票所地點即可💪 台灣和香港只有一張選票的距離。 就算和家人政治立場不合,就算舟車勞頓,就算請了假要賠上什麼,就算只是順路吃個家鄉小吃,你投...
刻印章英文 在 ゆぅき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5-18 03:37:51
むかし買ったバネ口金が余っていたので少し革遊びを… . 刻印で、「いざ英文を!」と思ったのですが、いい文章が思いつかずにありきたりの文章で😅 . 出来上がりを見て、もっとデザインセンスを磨かないとーと一人で反省しとります🤣🤣🤣 . . #バネ口金 #ネックポーチ #ポーチ #首掛け #首かけ #le...
刻印章英文 在 蕊咪 ??????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5-13 13:21:36
My handcrafting rubber stamp❤️ 今天不拼貼 來刻膠板章! 好久沒刻印章了 有點害怕😱 這個圖案已經轉印一個多月了 前幾天整理房間的時候翻出來 好吧! 那今天來認真刻一下好了 順便試試去日本買到羅九井御用夾子 哇塞!不得不誇獎 真的很省力 很好拔...
-
刻印章英文 在 碰果手作Ponggo DIY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7-12-03 13:19:53不會刻印章也沒關係啦
因為我也不會刻XD
所以用簡單的幾何圖形就能拼湊成卡片囉
聖誕卡片也沒想像中難嘛(才怪XD)
祝大家有個快樂的聖誕節喔
雖然現在才12月初有點早
總共有6款卡片
1.聖誕樹清新風格
2.彩球吊飾
3.鹿角+彩球吊飾
4.禮物盒們
5.彩色燈飾
6.聖誕紅花圈
✂工具tools═══════════════════
1.橡皮擦 eraser
2.印泥
3.美工刀
4.黑筆 black pen
5.鉛筆 pencil
✂More Ponggo══════════════════
Facebook: https://goo.gl/gLMZFa
Instagram: https://goo.gl/4Y2w9f
✂推薦Recommend═════════════════
毛帽DIY:https://youtu.be/VR0wOzHPY6A
莎莎聖誕插畫: https://youtu.be/Hy3p1G8duHM
安妮聖誕驚喜盒: https://youtu.be/iuFQXhsNp4Q
✂想與我合作請寄信件至:ponggodiy@gmail.com
✂music════════════════════
LET IT BE CHRISTMAS by Nicolai Heidlas Music https://soundcloud.com/nicolai-heidlas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3.0 Unported— CC BY 3.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3.0/
✂DISCLAIMER:
非商業合作影片 This video is NOT sponsored.
✂喜歡的YouTuber══════════════
Craftingeek*
Clay Kingdom of Yangssoo 양쑤
Angieartmanga
lucy Li
FimoKawaiiEmotions
IdunnGoddess
adornAddiction
Life樂生活
噪咖EBCbuzz
朕萌icute craft
安妮手作吧!Let's Craft by Anny !
上官荼 純茶手作 Puretea Handmade
莎莎手作 ShaSha hand made 【動手DIY】
安啾咪
(非手作類)
RyuuuTV
미라 Mira's Garden
Hello Catie
Gina Hello
Annie life tv
阿滴英文 RD English
刻印章英文 在 玩遊戲不難,做營運好難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分享昨天我覺得比較有趣的遊戲新聞:
.
●近2500萬次遊玩,兩兄弟根據大熱劇《魷魚遊戲》改編的遊戲成大黑馬
https://bit.ly/2XXih8R
.
本週最熱門影集《魷魚遊戲》你看了嗎?
《魷魚遊戲》不但引起話題討論外,
許多遊戲也紛紛蹭熱度推出劇中的遊戲玩法,
或許過陣子就能看到《魷魚遊戲》手遊版出現。
.
●中國遊戲取消SSR/R/N分級,稀有度禁用英文只能用中文
https://bit.ly/3AXVRTC
.
文章指出:「原本遊戲內的角色稀有度排序分別為:SP、SSR、SR、R、N,在新政策上路之後將會改成異(SP)、極(SSR)、優(SR)、良(R)、普(N),全面以中文來呈現遊戲的稀有度排名。」
.
真的是住海邊耶...這也能管。
.
●《天堂 W》製作人:遊戲內將不會有殷海薩的祝福等付費機制 支援個人交易系統
https://bit.ly/3mcyPCd
這篇裡面有蠻長篇幅的問答,問題有:
1.《天堂 W》是由 TL 專案中衍生出來的遊戲嗎?
2.玩家是不是一開始就可以在伺服器接觸到其他國家的玩家?國戰會如何進行呢?
3.全球單一版本全世界同步上市時,像攻城時間等時差問題要如何克服呢?
4.所謂全球單一版本,是不是代表單一伺服器?
5.現有《天堂》系列,將會繼承哪些部分,又會改變哪些內容?
6.初期職業會如何開始呢?
7.是否已經確保足夠的遊戲內容以及遊戲初期會開放到哪裡?
8.行動裝置和電腦上的最低系統需求如何呢?
9.是存在變身/魔法娃娃系統和付費模式?
10.遊戲上市除了變身/魔法娃娃以外,還有存在哪些付費模式?會不會推出倫提斯或史奈普飾品呢?
11.是否存在像殷海薩的祝福系統或類似龍之龍玉的月費制商品?
12.過去天堂系列中所存在的紋樣、守護星、靈魂刻印等系統,《天堂 W》有沒有採用這些系統的計畫?
13.交易方式是不是透過交易所來進行?《天堂 W》有個人交易嗎?
.
裡面也有你想知道的問題嗎?
.
週末愉快~!
刻印章英文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避不開的一本書,一些事】
Cathy Park Hong《Minor Feelings》
也不是說有意避開,就是知道了很久,沒拿起這書來讀。本書在2020年初出版,作者是一位美國韓裔著名詩人,這是她的第一本非詩集/非小說作品,書的副題是"A reckoning on race and the Asian condition":「種族和亞裔處境的反思」,隨著全球疫情後出現的反華情緒,和特別在美國發生襲擊亞裔人士個案數目大幅上升,令亞裔美國人身分認同成為熱門話題,而這書在今年初推出了 paperback,過去只讀沉悶的政經書籍的我,本來近期集中睇小說,但 Hong 的這書,再也避不開。
本書名列去年多個年終書評十大名單中,只不過是短短二百多頁、七篇文章,有什麼特別?作者以自己第二代韓裔美國人的身分和個人經歷,包括自己和一些認識或不認識的人的故事,探討了種族、結構性種族歧視,和在白人社會主導下成長的影響等題目,也因為她是詩人和藝術家,特別討論了小時學習英文為第二語言,從而讓她對這語言有更敏感了體會和應用,和一些在藝術社群中亞裔面對的問題。
Hong 成長家庭環境中上,住在白人居住地區,甚至家有私家泳池,但不忘提醒讀者小時候住在洛杉磯Koreatown的「基層」地區,不過在1992年當地發生的黑人與韓裔種族衝突前,父親生意有成,已經搬走。與我之前介紹美國越南裔詩人/作家 Ocean Vuong 不同的,是後者以難民身分移居美國,在單親家庭中長大,一直貧苦地工讀,Hong 讀的是私立大學,但二人對英文為第二語言的體會,在他們作品中,可見相似的地方。
尋找一起走過的經歷
兩人相似的經歷,還有是一個刻苦、堅強但對子女十分嚴厲的母親,就像我們在流行文化中阿信再加「虎媽」的印象。Hong 提及,小時到白人孩子朋友家中玩,覺得很和平和安寧,父母慈祥,小狗可愛,但回到自己家中,父母總是吵吵鬧鬧,沒有寵物,但老人家總有些古古怪怪的習慣(像祖母親用咖啡罐裝自己的尿去後花園種蔥),我想如果拍成電視處境喜劇,應該嚇壞白人,但反過來,只會令他們對小數族裔 stereotyping 的印象定型,更根深柢固。
Hong 的文章中,帶出很多重要的問題,例如,她作為藝術家,作品是否被困在白人社會對亞裔的印象的框框內,要遷就他們怎看我們,才能有機會出版?甚至她透過於1982年在紐約姦殺被害的美國韓裔女詩人 Theresa Hak Kyung Cha 的事跡,質問為何媒體甚至她的藝術界同僚和朋友,分別都淡化報導或低調處理,難道亞裔面對的暴力,白人社會都不想提,不想知道太多,亞裔在他們眼中,最好是隱形?這狀況,也與黑人面對的問題和歧視,有所異同。
Hong 所提出的問題,未必有答案,卻能另我們反思自己的經驗。無論在那裡生活,或曾經在那裡生活,在「自己的國家」抑或「別人的國家」,是多數是少數,不要說沒有歧視,要是這樣說,肯定只是視而不見而已,包括在中國和香港。我也想,我曾經在美國留學和打工十多年,回到香港,種族上少數分子變回多數,但身分認同又在種族層面上增加變數,回歸後香港身分在國家全面管治下又不一樣了。但至少回想自己十多年在美國的經驗,究竟當時是怎樣的?
誰是「亞裔美國人」?
近年使用的「亞裔美國人」(Asian American)一詞,原來是上世紀六十年代,在美國反越戰和民權運動示威浪潮最火紅的加州柏克萊(Berkeley)所創作出來的,今天最「建制」的形容詞,當年卻已是最「前衛」的。即使在八十年代我在美國讀大學時,對亞洲人的形容詞,很多人仍然以 "Oriental"(東方人)這個顯然極為殖民主義的詞語稱之。至近年,如果要向一些美國機構有需要填表,在種族一欄往往會以「亞裔美國人及太平洋島民」(Asian American and Pacific Islander)統稱,我都會不禁想,亞裔都夠包羅萬有了,怎麼把太平洋島民都打成一片?
反觀英國,近年在這些回應表格分類,都變得比較仔細了,會分為「中國人」、「華裔英國人」或甚至「香港人」,當然也有些「混血」、「其他」或「不想或選擇不回應」給選擇,始終,說是種族但其實也是身分認同的選擇問題。然而,是否美國人就是比較懶惰,還是白人主導思想下分不開,不想分?他們分不開華人、日本人、韓國人、越南人等等,這都罷了,就是兩個東亞裔人的不同面孔,都總是分不開,我們分辨白人面孔卻沒這問題,是否我們看荷里活電影太多,他們看亞洲片太少?
自去年起,亞裔在美國因種族歧視遭受襲擊個案大增,亞裔美國人團體因而加強聯繫,作出回應,我曾經聽過當中他們舉辦的數個網上論壇,華日韓越還有印度、菲律賓等主要社群的參與都有,他們都會指出,一般美國人社會和白人主導的理解,甚至在不同亞裔之間,其實都未必完全了解「亞裔美國人」所包含的複雜性,不同的種族、文化、背景、語言,分隔了他們的互相了解,還有不同國家之間的政治和歷史的紛爭、新仇舊恨,在美出生的日韓中/港/台人後代,可能感受不深,但如果是新移民或者留學生,不幸地可能根本互相敵視,另一方面,新移民與否、教育程度、社會階層不同,對種族歧視的體會也不一樣。
我比較深刻印象的,是有一位講者曾經提出過,在媒體甚至官方的描述,不宜再簡化地以"China"或"Chinese"形容中國政府或官方的事宜或行為,中國餐說是"Chinese food"沒問題,但如果是政府的行為,就應該在內容和標題說明是"Chinese government",的確,任何政府也不能代表所有人,批評一個政府不應把不滿投射都該國的人民,這個建議,可圈可點!
黑暗的歷史
另外,他們在討論中提出的典型應對,必定包括在美國教育中加強亞裔在美過去面對的歧視歷史,由美國內戰結束後,失去了黑人勞動力後,美國於1860年代輸入數而萬計的中國勞工以參與興建鐵路,可說是美國鐵路尤其是開發大西部的,當初都是以中國人的血汗,甚至用上平均每公里幾條中國人命搭建出來的,但美國政府「打完齋唔要和尚」,之後卻因恐怕大量亞洲移民,通過了「排斥華人法例」(Chinese Exclusion Act 1882),中國人甚至其他亞洲人,甚至包括前美國殖民地的菲律賓人,都難以移民美國,直到1960年代才真正開始改變。
今天亞裔美國人提出應該放進中小學歷史教材的,當然還有二次大戰時的日裔美國人的遭遇,他們無辜地被視為間諜,財產土地被充公,失去自由,年輕男丁卻被徵上戰場,保衛美國這「家園」,其他家人就關押在集中營多年,直到戰後才放出來,這段黑暗歷史。至於韓國和越南人,無論是否同意美國當年應否介入他們國家的內戰,阻止共產主義擴張,大概都會同意,美國接收不少來自兩國的難民或移民,多少都為贖罪。
然而,在今天美國的本土政治環境,種族主義反而更為抬頭,在部分州政府出現共和黨人大力打壓黑人投票權利和鼓吹白人至上主義,要提出亞裔美國人歷史觀,把這些美國帝國主義的黑暗歷史,放進教科書,談何容易!反過來說,政權用作政治宣傳教育的話不算,就是過去在華人社會和教材又有多少談論「賣豬仔」和美國反華移民法案?就是我這一代香港人,對這些事的印象,只有「華英雄」和黃飛鴻電影(但這些故事內容卻反而只較多描述中國人自己人打自己人多於受白人的歧視),難道這歷史連中國人自己都不想再提?
種族暴力未停止過
這兩年在美國發生多宗亞裔面臨種族暴力事件,特別在三藩市灣區和紐約市等地,以及在今年三月發生的亞特蘭大按摩院槍擊案中的受害者,回想我接觸這些仇恨罪案(hate crime)的報導,始於1982年的陳果仁案。案發於我入讀美國大學前的幾個月,案件和之後數年關於的審判的報導,在我讀大學時訂閱的星島日報(記住當年未有蘋果甚至world-wide web!),應該一直看到這案件的發展。
陳果仁在中國廣東於1955年出生,六歲被被同來自廣東的養父母從孤兒院收養,帶到美國長大,於1982年二十八歲之齡,在美國底特律一家脫衣舞會所與朋友慶祝八日後將舉行的婚禮時,與在場人士起爭執,後來被兩名白種人追打,以棒球棍擊至腦死亡,四日後正式離世。這是否種族仇恨罪案?有證人表示,聽到兇徒曾經說:「都係因為你班XXXX令我哋無工做」(It's because of you little motherfuckers that we're out of work.),兩名被告當然否認說過。
歷史背景,當年美國因日本經濟起飛,尤其美國汽車業面對日本進口車競爭,節節敗退,三大汽車廠大量裁員,而底特律正是美國汽車業傳統重鎮,失業情況嚴重,雖然陳果仁是華人,相信很可能是被錯誤當作為日本人而被害。然而,州政府的審判,竟然輕判兩名兇徒罰款三千美元,守行為三年了事,華人團體說,等同公告天下,三千大元可以買起一條中國人命。
之後,有華人律師和記者介入,根據侵犯死者公民權利把案件推上聯邦法庭,原本把兇徒當中一人成功入罪判監廿五年,另一人就脫罪,但在兩年後上訴判決,兩人獲無罪釋放。最終,家人僅能以民事訴訟控告兇徒,獲判約一百五十萬美元,還要分期每月幾百元地給被告慢慢還,慢慢玩!因此,今年的亞特蘭大槍擊案,社會爭論是否應該以種族仇恨罪行控告兇徒,但歷史告訴我們,在美國,要如此入罪,十分困難,結果,恐怕又是不了了之。
當然,與當年中國人被當作日本人不同,這兩年如果說有人因疫情而仇視華人,但不少在美國街頭被襲擊的,卻是其他族裔的亞裔人士,可謂諷刺,並且,這也不是因為認錯,不少襲擊者顯然沒打算再理會他們是華人或是其他亞洲人,就是發洩要叫他們「滾回家」,即使他們不少根本是土生土長美國人。可幸的是當年陳果仁案只有美國華人稍為關心,今天可能因為所有其他亞裔都一同受害,亦相信因為社會始終有少許進步,不同族裔的亞裔人士總算更大程度地合作起來。
選擇忘記的歧視?
回望我在美國生活的那些年,究竟有沒有受到種族歧視?要說出具體例子的話,我說不出來,但說沒有遇上,我可以肯定地說,一定有。小的事情地方,面對過的白眼,服務上當我隱形,言語上的欺凌,必定有,但很奇怪,雖然說已經過了廿多年,是真的完全記不起來,還是我潛意識要忘記這些事、那些人?相反,像 Hong 書中形容,美國人對亞裔有些既定形象、行為模式,作為「乖乖」的「模範少數族裔」,我們只要「fit」進這些模式,自然大體上「相安無事」。當時,不自覺下,受害者也成為了種族歧視的幫凶。
我的大學處於中西部非常保守的印第安納州(Indiana),白人絕對佔最多,黑人也少,不過,可能因為屬於理工科目較强的學校,來自分布大量不同國家的留學生算多,我大學第一年時,宿舍同房被分派了一個美國人,他來自本州的中型城市,從未踏足外國,甚至連美國本土可能只去過少數鄰近的州分,我這個香港仔同房,對他可能已算是個衝擊。我們相處不錯,但我相信他也覺得,他潛意識下覺得自己是主,我是客,他是大,我是細,而我都是用最典型的亞裔方式,用學科成績證明自己的實力,得回多些尊重,尤其因為我們主修科目一樣。不過,不自覺下,這也許又已墮進「模範少數族裔」的stereotype 了。反而我有印象的,是他初時常笑我寫中文信給家人朋友(我1993年在入學第二學期才拿到電腦戶口,學識用互聯網和電郵,減少了手寫信),寫的中文字是"chicken scratch",如果以今天標準來說,算是有點歧視成分了,不過,當年,算了。
與 Hong 描述她的大學生活比較(我比她約早十年入大學),我們都是在中西部的保守州分(她在艾奧瓦州 Iowa),不過她讀藝術,我讀的是工程,也許在亞裔的模範形象中,數學、理科能力較佳,讀這些科目的話白人接受,問題較少,只要是繼續在這些方面發展,可謂各取所需,當年就算是畢業後要在當地找工作,拿工作簽證留在美國,入籍,都不困難。後來我碩士畢業後進入大型電腦公司,先後在東西岸,前後兩家公司工作,回想起來,都是走不出這亞裔模範形象。
我在美國的第一份工作,聘請我的是一位台灣人,從一開始,我真的有想過,他是不是因為我是華人而挑選了我?結果我都沒有問過他,當時組中除了我倆沒有其他華人,而我們也從沒有在工作內外講國語。當年我讀的是電腦工程,但第一份工作卻是在電腦公司生產硬碟的製造工程部門寫相關控制機械的程式,老實說,並不十分「夾」,大學學的都不一樣,要重新學過,而硬件製造可說是比較「悶」,結果兩年後在公司轉職到西岸矽谷的前線部門,才擔上較接近軟件顧問和諮詢的工作。矽谷在科技人才上即使當年已經是個大溶爐,我的同事幾乎來自世界各地,說什麼種族歧視?雖然最終大老闆,基本上全是白種人。
後來我在1994年返回香港工作後,無論是朋友討論或是媒體訪問,問及我為何回流,我的答案都會說,在香港可以更快踏上更高的職位,事業發展更好。當然,也許在一刻是那樣,不過,我也會補充說,如果留在矽谷多一會,等及互聯網 dotcom 泡沫吹起,留在美國也許發展更好也說不定。不過,當時在美國大公司所見的,的確是即使科技行業也有這個玻璃天花(glass ceiling),上面的職位望得到,但不會能上到去。我沒有詳細數據,但即使至今,大家印象中仍會覺得,除非自己創業,在美國大型科技企業的最高層,華人等亞裔的不多,除了印度人。
Minor Feelings
Hong 書中說的 minor feelings,是指當「美國式樂觀主義被置於你的身上,與自己種族實況面對呈現矛盾,導致的認知失調(cognitive dissonance),人家告訴你,一切在改善中,自己卻覺得,都是一樣;人家說,亞裔多成功,自己卻感覺失敗。」相反,當我們覺得,「受夠了」,要對自己誠實一些,即使要令其他人覺得「難相處」,卻會被視為「敵意、忘恩負義、妒忌、令人沮喪、好戰」,就像白人社會覺得我們走出模範樣式,出了軌。
想起來,當年離開美國,的確有點兒這些感受。不過,奇怪的是,今天在香港,如果嘗試把種族部分,自己選擇用一樣你感受到的東西代替,這「認知失調」和「被當作出了軌」的感覺,同樣出現。這,又是什麼?
所以,我說這書避不開,是因為有些事,有些感覺,是避不開的。《Minor Feelings》最成功之處,最另我覺得是所讀最佳的書之一的原因,是因為它出奇地令讀者反思。不只是共鳴,更加是反思。
#CathyParkHong #MinorFeelings
#和你讀
#光讀書 #書評 #讀書
刻印章英文 在 V媽教室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這週末是我們學校對外舉辦的師訓日,一個月一次,對教育有熱忱有興趣有理想齊聚在一堂學習是很過癮的事!這週日要和好朋友一起跟學員們分享小學1-5年級的外語教學歷程,在準備過程中,想起好久以前寫的一篇碎碎念文章,翻出來仔細閱讀和反思這幾年的教學,再看看自己的學生們及孩子的學習狀況與長久的興趣維持及學力展現,由全觀再進入細部的學習,果然,後座力超級強!
-------------------------------------
【 V媽碎碎唸 】2016-03-17_學習的方向(由整體到細節)
週末硬著頭皮陪伴家裡的老爺和少爺遠征高雄去看遊艇展,家裡大的那一枚喜歡海上漂、小隻的喜歡動手做船,對於船支零件結構的熱情遠遠勝於坐在船上;這次遊艇展有三個展區,一館展船的零件與配備(如船錨、羅盤、陀螺儀、引擎等等)、二館展出豪華遊艇及美麗帆船供大家登船艙開眼界、外展區還有小帆船、其他種類船隻(如遠洋漁船)、水上摩托車等等,可以讓大家站上去轉轉舵想像要出航。出發前,我說:『把拔,你覺得要在有精神的時候去哪一區啊?你想要大家對這段看展的有怎麼的第一印象或深刻印象啊?』把拔:『拜託你,連看個展覽都還要討論先去哪一區?太好笑了吧!不就看展,有遊艇就登上去、不能登船就逛展覽啊,看展不就這麼一回事?』家裡的老爺對於我提出這問題,覺得好笑!
其實,在我們小時候學習的過程中,總會有一些固定的步驟,例如:國文課文一翻開,總是先教生字、造詞、再分析課文 ; 還記得以前高中英文課嗎?大部份都是先說單字,接著一字一句分析課文,在課文裡面看句型,有時候一整長篇英文讀完,只依稀記得生字、片語、或句型,但那一長篇文章所要表達的深意全被一個個拆解的分崩離析了!國文課也是呀,每次記錄下來的都是『這個“之”字指的是前面的什麼?出師表裡的“攘除姦凶”指的是要消滅誰?..等等』,那些細部的要句解說、形音義辨的重要性似乎大於一整篇文章的深意....各科如此”被仔細的訓練“下來,我深知小零件細節對學習的重要,卻不知大圖像的宏偉之於學習更為重要.....這幾年在體制外學校,徹徹底底把我自己以往教學的方式做了很深很深的檢視,『在孩子心裡留下一個大圖像』,是每次在我們學校外語教學小組開會時,努力互相提醒的方向,由大圖像再進入到小細節,再由小細節慢慢再羅織成更細膩的大圖像,學習像編織一樣,慢慢地給每個不同個性的孩子一些挑戰,慢慢的織成一個大網,而不是『只有』拘泥在知識的隻微末節.....
總之,我和爸爸私下討論該先往哪一展區,依照正男的興趣,是否該在一入展區有精神的時候,由零件展區慢慢逛後再轉往大船成品,如此一來孩子們就能看到小零件積累成大船的樣貌?或是先去看大船、登小帆船,有了這些對大船的磅礡感感動,再去看細部零件展區,讓孩子自己去體會那些大船都是由這些小小兵將組成的?.....於是,討論後,我們決定先讓孩子心裡的感動、有驚豔、有大方向的圖像,若有精神就再去看看細部零件,若沒有精神了也沒關係,至少對大船的震撼已然注入內心!
於是我們一腳先踩入二館的豪華遊艇區及美麗帆船,大人小孩都驚歎於宏偉的船隻、美麗的遊艇設計、流線的外觀等等,小子很認真的學我們往後站欣賞大船,大遊艇有多大、裡面有幾層、幻想站在遊艇上能看多遠...接著就邁開腳步去仔細觀察大方向的船體結構,動手去摸摸船尾巴的扇子葉片、經過同意去拉拉帆有多重、去轉轉舵、感受一下在船上喝茶時要多小心...等等,我們在外展區的小帆船上演起戲來,胡亂演了一場大風暴中船長掉進大海裡、最後被豆腐鯊救起來的故事,故事裡大小水手需要靠船上設備緊急救援船長、需要靠海鷗水鳥傳遞訊息、需要靠風來把帆加油打氣.....這是個曲折離奇的船長落水記!逛完大船展區,我們拖著有點疲累的腳進到零件展區,阿妮和我殿後一步一步慢慢看、拿攤位小禮物,正男和爸爸興奮得直往前走,看到了剛剛在大船上見到的大引擎、看到了在船艙裡重要的大小羅盤、見到了各種不同材質的舵、見到了不同角度、硬度的船錨.....正男很開心地見到了剛剛在大船區所見到的零件兵卒們,也驚訝地說原來還有很多很重要的藏在船的肚子裡面看不到,例如陀螺儀等等(很抱歉,媽媽我能寫出的名詞有限啊@@).....小子很滿足,滿足於先有大圖像的滋養、後有小零件的發現; 妹妹很滿足,滿足於前面美麗的船、滿足於演戲、在零件展區拿了很多小禮物.....
----------------------
感恩蛋殼上裂縫的存在,因為有裂縫,光才能走進來~歡迎分享、留言互動喔!
----------------------
如果您想每天看到V媽的新Po文,請在我們的專頁右上角按下 "讚"
---------------------
❤️V媽慢慢刷觸覺教養神器只在這裡:
https://vmashopping.cashier.ecpay.com.tw/
🔶V媽教室line群組,講座團購不漏接:@vmaclassroom
🔶V媽福利社(會有隱藏好物開團或是廠商速報):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068499006858209/
🔶V媽教室Podcast:https://reurl.cc/Y1jkVx
🔶V媽教室在IG: https://www.instagram.com/vmaclassro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