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到期收益率計算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到期收益率計算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到期收益率計算產品中有2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5萬的網紅蔡至誠。PG財經筆記Simple Is The Best,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有好多朋友跟我說: PG,我要怎麼知道我投資ETF能賺錢呢? 我只看到每個月的配息,但是價差我又不到什麼時候會出現。 為什麼我們想賺錢會想到投資股票?或者說股票為什麼會帶來報酬?為什麼股票需要那麼高的風險補償? 綜觀20世紀的美國,在大多數的時候股票每年的表現都比債券來好上7%左右,這是為什...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MoneyDJ理財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ECB四月擴大QE 歐洲債市受惠 歐洲銀行眾多兵馬必爭之地 體質脆弱 負利率削減銀行收益率 金融股承壓 聯準會升息次數降 金融市場利多 歐豬5國前景差 僅英國GDP成長可期 英國脫歐六月公投 英鎊波動劇烈 英國股債市若受公投影響 可逢低進場 大摩:恐怖攻擊影響歐元區經濟復甦 歐洲人心惶惶 ECB刺激...
-
到期收益率計算 在 MoneyDJ理財網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6-05-23 17:02:24ECB四月擴大QE 歐洲債市受惠
歐洲銀行眾多兵馬必爭之地 體質脆弱
負利率削減銀行收益率 金融股承壓
聯準會升息次數降 金融市場利多
歐豬5國前景差 僅英國GDP成長可期
英國脫歐六月公投 英鎊波動劇烈
英國股債市若受公投影響 可逢低進場
大摩:恐怖攻擊影響歐元區經濟復甦
歐洲人心惶惶 ECB刺激經濟勢必持續
歐高收波動較股市低 投資報酬率高
美國高收債 多能源公司與油價連結高
歐央撒錢 歐高收預計年化報酬5.5%
福斯去年股價暴跌30% 公司債僅跌4~5%
美國高收債違約率6% 歐高收債僅3%
安本策略成功 避開賠錢貨、找到搖錢樹
歐高收債券等級BB 平均存續時間3.5年
歐高收債以德國五年期公債計算利差
美高收以美公債計算利差 基準不同
歐美債券相同基準水平下 美風險較高
挑選債券 不能僅看到期殖利率
美國緊縮銀根 未來債券波動將加劇
美國高收債規模 歐高收的3~4倍
保證收益商品 留意配息來源來自本金
到期收益率計算 在 蔡至誠。PG財經筆記Simple Is The Best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有好多朋友跟我說:
PG,我要怎麼知道我投資ETF能賺錢呢?
我只看到每個月的配息,但是價差我又不到什麼時候會出現。
為什麼我們想賺錢會想到投資股票?或者說股票為什麼會帶來報酬?為什麼股票需要那麼高的風險補償?
綜觀20世紀的美國,在大多數的時候股票每年的表現都比債券來好上7%左右,這是為什麼?
經濟學家也同樣在思考這個問題,針對這個問題,我在《投資心理戰》這本書看到的觀點也值得跟大家分享。
股票比一些資產來得更多,是因為「股權溢價(Equity risk premium)」。
股權溢價(Equity risk premium),簡單來講是投資組合或具有市場平均風險的股票報酬率與無風險報酬率的差額。
至於為什麼會有股權溢價,這個謎團被稱為「股權溢價之謎」。
所謂「股權溢價之謎」(Equity Premium Puzzle),最早是在1976年,由芝加哥大學教授羅傑·伊博森(Roger Ibbotson)提出的。
伊博森教授將眼光拉長,計算從1925年末開始,一直到現在,1美元的不同資產,比如股權類資產、債權類資產的收益率情況。
哪種資產收益率最高呢?
以截止到2016年底為例,91年的時間,如果持有的是小公司股票,到期末將為3.3萬元,竟然翻了3.3萬倍,換算成年化收益率為12%。
持有大公司股票,期末為6千元,年化收益率為10%;
持有長期國債,期末為130元,年化收益率為5.5%;
持有短期國債,期末為20元,年化收益率只有3.4%。
到期收益率計算 在 JC 財經觀點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關於昨天美國就業數據有讀者留言
覺得為什麼非農高於預期但失業率不降反升
剛好早上看了Cathie Wood新的影片也討論了這個問題
加上我自己一點心得分享
這次非農主要還是休閒旅遊等服務業的營運回溫(+34.3萬)
帶來更多人力的需求
另外一個主要貢獻的部門則是政府就業,增加18.8萬
所以私部門就業仍有望跟著經濟復甦持續成長
昨天也有提到,目前勞參率仍低61.6%未回到疫情前的水平
在疫苗普及率高加上九月學校開學與300元的失業保險到期
推動現在未回到工作崗位的人開始動作
平均時薪比上月成長0.3%,增速低於前兩個月
各產業別的平均時薪其實變化差異頗大
在人力短缺的情況下,許多企業提高時薪吸引雇員
休閒與酒店業薪資比上月就成長2.3%
大家擔心的通脹包括原物料與人力成本的轉嫁
價格是否持續上漲在未來會仍是主要觀察的方向
每小時平均工時的下滑
六月每周平均工作時間減少0.1小時至34.7小時
其中製造業的平均工時減少0.2小時,在這次的數據月增也趨緩
像汽車或建築業的就業下滑可歸因於物料短缺
但對於當前消費需求,存貨等供不應求的情況來看有點弔詭
不過單一個月的數據無法代表趨勢,可以關注接下來的數據表現
回到失業率自上個月的5.8%上升至5.9%
失業率與就業兩個數據本來就不一定完全一致
與五月相比,六月新增16.8萬失業人口
其計算方式包括剛被解雇、也包括自願離職正在找新工作的人
有可能是愈來愈多人想要換工作而使失業率上升
除此之外影片還有提到國債收益率的下滑
影響的因素與其他重要的數據討論
消費由商品轉向服務
耐久財的消費減少、儲蓄率的下滑等都是可以觀察的指標
提供我們未來市場變化的線索
有興趣的可以參考留言影片摟
到期收益率計算 在 JC 財經觀點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巴菲特致股東信 心得分享
巴菲特的致股東的信每年總是給予大家許多啟發,今年一樣如此,也在這篇文章分享重點與我自己的思考!
不論股神近期的績效如何,能夠維持56年、年化20%的超級績效,必定有其值得學習之處。
以一個長期的角度來思考所持有的公司,能夠為這個社會帶來什麼額外的價值,從一個經營者的角度,思考能為股東帶來什麼價值是公司的核心原則,也因此讓許多投資者願意相信波克夏這間公司,堅定的持有公司的股票直到現在。
股東信中寫道,自1956年起波克夏的合夥事業持續壯大,巴菲特在合夥事業中並未收取薪水與費用,而是在確保每年投資報酬率超過6%時才收取績效獎金,好險合夥企業的報酬總是優於這個標準。
這也等於是巴菲特將自己與公司連結在一起,而不是不論績效好壞,都可以坐享管理費收入。有一句老話是:一個人花自己的錢辦自己的事,會講節約又講效果,但是如果是花別人的錢辦別人的事,就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
在我們把錢投入到一家公司前,買入一家公司的股票也是如此,公司是否會妥善運用資源,做出創造價值極大化決策,帶領公司持續成長才是關鍵。
在這次的致股東信中,巴菲特仍像去年一樣重提了"保留盈餘"的重要性,不支付股息的公司,利用公司所留存的現金能做些什麼?如果將這些資本進行高效的配置:擴大業務、收購可以為公司帶來為來的現金流,而回購股票與償還債務可以提高公司了獲利率。
複習文章:2020巴菲特致股東信 讀後心得分享(連結放留言)
不過,很多投資人卻忽略的這點,看重短期的現金收益,卻忽略了買入一家公司的股票,就等於是持有一家公司的股權,而公司未來的成長才是為你創造最大收益的來源。
舉目前波克夏的投資組合中,占比最大的蘋果公司(佔整體投資組合43.6%,在外流通股數5.4%)。波克夏在2016年底開始持續買入公司股票,直至目前已經擁有超過10億股的Apple股票(分割後),總成本為360億美元。
這筆投資為波克夏帶來了什麼收益?包括每年7.75億美元的股息收益,以及在近期公司賣出了小部分個持股,賺進了110億美元的資本利得。對於許多人關注波克夏賣蘋果,總是引起了許多討論,但即便賣出了小部分持股,蘋果持續的回購股票,讓波克夏可以零成本的持續增大所持有股權。
講到回購股票,波克夏在去年也創紀錄的回購公司股票,金額高達247億美元,相當於在外流通股數的5.2%,比2019年的49億美元大幅成長500%以上。由於擁有高達1380億美元的現金,又沒有可收購的大象級企業,繼Q3回購了90億美元的股票後,Q4仍繼續回購90億美元的股票,且按照數字來計算,2月前波克夏仍在回購自家股票。
回購的消息或許可成為下周一波克夏股價的催化劑(因為上一季也是如此),不過我們應該了解的是,回購股票的意義是什麼?難道僅是為了取悅股東,激勵股價而已?
在過去討論巴菲特的著作中,常常提到公司回購股價的時機應該是在股價低於內在價值時才是真正對股東有利的,而在股價高於內在價值時回購股票,僅是在傷害股東權益,為什麼我們要用更高的價格買回公司的股票呢?
雖然在市場上只要是關於回購的消息往往都令人興奮,但巴菲特認為唯有波克夏的股價/帳面價值的1.2倍時(目前標準已有更改,為巴菲特和蒙格認為合理的價格)才該進行回購。在過去一年,波克夏的股價/帳面價值大多低於1.3倍,也低於過去五年平均的1.4倍,也使得公司的回購數量持續成長。
參考文章:股票回購的思考(連結放留言)
債券投資的討論也相當值得一提,巴菲特認為目前仍不是債券投資的好時機。主要在於債券殖利率目前仍處於非常低的水準,許多開發國家甚至維持負利率,讓機構投資者感受到巨大壓力。
保險公司、退休金或資產管理業者,為達到承諾客戶的收益率,不惜放棄原本低風險的債券資產(國債),轉而投向風險較高的高收益債券,因為他們會提供更高的報酬率,但這都只是鋌而走險。
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去年(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許多負債累累的公司最後都已倒閉收場,而他們的債權人也無法拿回自己的錢。債務衍生的利息支出,對企業來說是固定成本無法避免,一旦收入無法因應時,就會變成無法控制的局面,發生在一般投資人上已經很難受,何況是機構更會引發連鎖效應。
歷史不會重演,但會以類似的方式重覆發生。巴菲特在信中提醒,30年前儲蓄與貸款行業也是用這樣的方式自我毀滅,而若是這樣的情況持續下去,也同樣會埋藏潛在的危機。
對於債券的投資思考,我仍認為在2017年的致股東信中提到的"重要的投資課"可以作為參考。
巴菲特與避險基金Protégé Partners賭盤中,預先一百萬購買了零息債券,到期後領回可以支付賭金。由於債券是折價發行,所以計算年化約4.56%。但是,這筆債券在2012年,由於面值已漲回面值的95.7%,巴菲特將其賣出轉而購買波克夏B股。在年報中,巴菲特形容已當時的價格換算債券收益率,已經變成一項a really dumb investment(愚蠢的投資)。
複習文章:2018巴菲特致股東信 心得分享(連結放留言)
最後,則是波克夏所全資持有的公司,也是波克夏營運中相當重要的收益來源,包括保險、鐵路與能源公司,在這段時間都有明顯的復甦。
傳統產業需要高額的資本支出,在沒有盈收的成長助挹下,甚至在2020年面臨大幅的衰退,對於這些企業都是相當困難的一年。但是去思考在目前疫情趨緩,疫苗逐漸普及,經濟續恢復到正常軌道下,這些公司今年的表現反而更值得期待。
也讓巴菲特在信中再次強調,美國是成功企業的搖籃,創造出成功的企業家們。在美國仍是世界的領頭羊,帶領這個世界從危機中重新振作的情況下,不要看空美國!
對於這些公司的營運對波克夏的意義,可參考我在2018年致股東信中的介紹。
複習文章:2019巴菲特致股東信 心得分享(連結放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