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因疫情病故人數目前已累計逾 50 萬人,許多民眾日前紛紛上街抗議,要求總統波索納洛下台,使得巴西疫情再度躍上國際新聞版面,更成台灣熱議話題之一。
換日線專欄作者約克 YORK 撰文表示,去年度巴西總統的種種發言,都顯示其忽視疫情的嚴重性跟防疫的重要性,巴西就有部分媒體及網友紛紛製作 mem...
巴西因疫情病故人數目前已累計逾 50 萬人,許多民眾日前紛紛上街抗議,要求總統波索納洛下台,使得巴西疫情再度躍上國際新聞版面,更成台灣熱議話題之一。
換日線專欄作者約克 YORK 撰文表示,去年度巴西總統的種種發言,都顯示其忽視疫情的嚴重性跟防疫的重要性,巴西就有部分媒體及網友紛紛製作 meme 及整理包,諷刺其言論。
換日線也特別編譯整理巴西總統的 8 大失言錄,搭配期間的巴西疫情走勢,讓大家深入了解情況,回顧巴西疫情,歡迎滑動圖片閱讀更多!
▍其他種流感還比新冠肺炎殺了更多人呢!
去年 3 月 12 日下午,巴西總統府發言人 Fábio Wajngarten 傳出確診。當時巴西總統才剛完成拜訪美國時任總統川普的行程。
隨行的發言人確診,表示兩位總統、這趟參訪牽涉到的所有高官與工作人員都必須進入 14 天的觀察期。
不過巴西總統行前才表示「新冠肺炎只是媒體渲染而造成的空想產物而已」以及「其他種流感還比新冠肺炎殺了更多人呢」等言論,顯然為將疫情放在心上。
此言論讓巴西最大媒體 Globo 環球電視網下了一個「新冠肺炎不在總統的行事曆裡」的標題,說明政府整體如何輕視疫情處理。
儘管巴西總統被各方強力建議「應自行於家中隔離」,他仍出席了總統府前的聚會活動,這場支持政府的活動雖然已因疫情疑慮而昭告延期,但最後部分支持者們仍決定自行發起上街。
▍有一些老人家會死掉而已!
去年巴西總統表示由於 3 月 21 日是他 65 歲生日,隔天是他老婆 39 歲生日,所以他準備擴大召開派對慶祝。
事後稱疫情「只是小感冒」,就算染疫也會因為自己運動員的背景而快速復原。
當巴西傳出零星死亡病例時,他則稱只有老人有死亡風險,需要隔離。
▍所以呢?怎樣?
2020 年 4 月 27 日,面對媒體提問巴西當日死亡人數已破 5,000 例,總統有何看法;他回答道:「那又怎樣?我很遺憾啊,那你要我怎麼做嘛?我是彌賽亞(其中間名),但我不創造奇蹟。」
他那一句「那又怎樣?」(E daí?),馬上撼動了全國輿論,被解讀成對 5,000 多名已逝者們的不尊重。
2020 年 5 月 9 日,巴西總統為了貫徹其意志,更大肆放話要辦一場千人以上的烤肉派對,邀請粉絲進到官邸內一同享樂;最後派對遭到取消,但他仍被拍到週六當日,全國死亡人數破萬的那一日,在湖上飆水上摩托車,不亦樂乎。
另外,他亦直言懦夫才會待在家裡居家隔離,也曾嗆記者是「只會動筆散佈惡言的死胖子、懦夫」。
▍錯的是州長跟市長們!
2020 年 7 月 3 日,巴西總統以總統身份動用否決權,刪除國會日前通過、強制民眾在商店與教堂配戴口罩的防疫條款。
另外也撤下死亡例累計人數等例行公告,他在推特上表示,數據無法反映實際情況,之後衛生部官方網站僅顯示過去24小時的病故人數、確診病例數和康復人數。
巴西總統也和各地州長、市長傳出不合,巴西總統不滿各地方政府與他唱反調,聖保羅州州長則反嗆直指總統跟病毒一樣可怕。
▍治療新冠肺炎要用氯奎
去年 7 月巴西總統也傳出染疫確診,康復後他堅持推廣治療要使用氯奎(Chloroquine)。
氯奎是主要用於治療瘧疾的藥物,當時尚未有完整科學研究能證實其抑制病毒的效用。
直到後來,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評估其治療無效,且副作用較大。
去年巴西總統的民眾支持度卻絲毫不受影響,民調支持率甚至高達 43%,巴西民眾完全不將疫情怪罪於波索納洛。
不過今年反對波索納洛總統、批判其防疫失職的巴西群眾們,已在全國各大城市舉行大型抗議遊行,他 2022 年的連任之路,可能會是個舉步維艱的挑戰。
#巴西 #總統 #巴西總統 #疫情 #新冠肺炎
刪除行事曆病毒 在 臨床心理師的腦中小劇場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腦中小劇場 第68場 道歉信】
.
大概在六月初,粉專收到了一封私訊,寄信人是某個舊案主,第一句話便單刀直入:「我確診了」。
.
接著我做了一件事。
.
我沒問她發生什麼事,也沒有問她心情如何,而是經歷了一段空白,然後利用那段空白,趕緊翻行事曆回溯我們的接觸時間。一直到確認我們的接觸時間,並沒有在她的潛伏期內,我才鬆了一口氣。事後回想,我對自己的舉動有些驚訝,簡直跟膝反射一樣。
.
但她傳訊息的目的卻讓我更驚訝,因為,她希望我陪她寫封道歉信。
.
她是被弟弟傳染的。弟弟是個壽險菜鳥,在里長的穿針引線下,承接了不少高齡客戶。今年五月初,他在公司安排下自費施打疫苗,一周後疫情爆發,抗體還沒來得及防衛,病毒便流到姐姐身上。
.
這對姐弟先後北上打拼,一周三天固定聚餐,在母親過世後,這個數字有增無減。母親是個菜販,獨力撫養兩人長大,前年罹癌過世,弟弟去年才初入社會,因此這個數字,是她對母親的承諾。她對弟弟的疼愛,甚至超越了母親,對於接棒這件事,她比誰都賣力。
.
然而在她成為確診者之後,這個故事變得無足輕重,沒人想探究,傳染足跡是唯一被劃記的段落。她的存在成了一種加號,加進確診人數裡,然後被製作成指揮中心圖卡,或是直播記者會的警示。數字抹除了她的過往,刪除了整件事的因果關係,但她並不在意怎麼被看待,她比較擔心出院後該怎麼面對那些受牽連的人。
.
因此,她想跟那些人道歉。包括閨蜜、同事、健身房的朋友。但與其說犯錯,不如說愧疚,對她而言,成為傳播鏈上的節點,就是認證過的幫兇。她感到愧疚的,不只是影響了那些人的健康,更波及了他們的日常作息。每一個被匡列的名字,都被她剝奪了自由,斷送了經濟,而那些都是她珍視的關係。
.
「要是更謹慎一點就好了,要是再警覺一點就好了,但我真的沒想到,而且對方是弟弟啊,他不是故意的...」,收到這些文字時,我都能想像她的眼淚正滴在手機面板上。我們花了兩年,才讓她逐步走出喪母之痛,本來就是慣於將錯誤歸咎到自己身上的人,攬責是一輩子的課題,現在遇此一劫,先前積累的功底勢必要砍掉重練。
.
當時看著訊息,我根本想不出她要道歉的理由。對我而言,若是揣懷「惡意」或是「故意」傳播,才構成犯罪的條件,才有道歉的空間。況且傳染這件事,本來就會讓人同時成為加害與受害兩種身分,而兩者都不是她自願被授予的。或許她確實缺少警戒,但說到要為整件事道歉的人,她恐怕還有得等。
.
上述這段話的目的,在於「澄清」。一般而言,要處理愧疚感通常有兩種方式:「澄清」或「補償」。
.
從想法著手,協助案主澄清事發的因果關係,釐清責任歸屬,是一種「重新歸因」的做法。目的是讓案主明白,自己在整個事件中,究竟要負多少責任,澄清後避免卸責或過度自責,順道削弱強加在自己身上的罪惡感。
.
但是好險,我當時並沒有這樣做。
.
我忍住了用「為什麼要道歉呢,你並沒有做錯什麼啊..」這種話當開場白,因為聽在對方耳裡,這是站在非確診者立場才會說出的話。當匡列名單在腦中一字排開,每個名字可能都等著絕交,確診後所經歷的愧疚感與人情壓力,沒有親身體驗,什麼漂亮話都不堪一擊。
.
於是我決定採取後者,從行動著手,進行補償。
.
當然,這不是唯一的解法。我很了解這位案主,她不想用任何理由卸責,但又無力扭轉疫情,唯一能做的,就是認錯,把自己當成借鏡。與其澄清因果,不如承認自己太過大意,這樣做反而能給她一種承擔責任的感覺。
.
因此我允諾陪她寫這封道歉信,但有兩個條件。
.
第一,既然要寫,那就要寫清楚自己究竟犯了什錯。寫信的目的,不是為了讓自己沉溺在自責裡,而是從這些字句中,理解什麼是所謂的「錯誤」。這當中是否有不可掌控的因素,是否有明知故犯的惡行,失去警戒的原因是什麼,我可以對自己的疏忽做出什麼保證,寫清楚,誠心致歉,是我們能做出最好的彌補。道歉可以是一種宣洩,也可以是一種反思,若要療傷,後者的成功機率高一點。
.
第二,若有回信,我希望她能確認每封信的內容,因為這些回饋,是幫她進行重新歸因的良好素材。接著我請她出院之後,再寫一封「道謝信」,回想在這段隔離期裡,誰展現了寬容,誰給予了支持。因為我始終相信,所謂善意,會讓人從道歉延伸到道謝。
.
每天收看記者會直播,讓我們開始習慣俯瞰數字,數字集結成趨勢,趨勢決定了我們接下來要振臂或扼腕。
.
然而地勢決定了視野,站在高處,我們看到的是隊形。站在平面,我們才能看到每個人的動態。一般人關心前者,我也是,身為人父,我比誰都關心數字。但身為心理師,我更不該忽略後者。面對確診者,我應該要走進他們的故事,而不是只有翻行事曆確認自己沒事。這封道歉信,適時地提醒了這件事。
.
看慣了數字,我們很難再去想像背後的故事,即便數字歸零,那些人的故事也回不到起點。然而至少,我還能把它說出來。
.
這場戰役有明確的敵方,但絕對不是我們彼此。
刪除行事曆病毒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看到蘋果日報說再見,看到學生明天開始停課,還有處理許多取消、延期的課程,並承諾各個主辦人,一定會再見面開課。
我也把行事曆重新刪除與調整。在家工作十二年了,孩子返家有父母照顧與學習指導,許多父母因應去年的疫情,想必也會開始適應這個變局。
一切都是意想不到的變化,面對變化的決策,無比艱難。
每個慎思的決策並不完美,很難滿足眾人的需求與利益。
但總是決策,根據變化來積極調整因應。
戴上口罩,停止口水謾罵,而是思考如何一起共度與因應。
人類的聰明永遠敵不過病毒的變異。因為病毒不會因為你的謾罵指責,就會迴避你,反而譏笑你的馬後砲與自以為是。
病毒逼我們面對現實,讓我們知道人類的侷限、渺小與脆弱。
我們只有謙卑與冷靜,互相合作,保護自己,保護家人,更保護國人。
這個時候,就是展現台灣人智慧與行動力的關鍵時刻。
就從你我開始做起,共同保護台灣。
我們一定會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