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初地果位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為什麼這篇初地果位鄉民發文收入到精華區:因為在初地果位這個討論話題中,有許多相關的文章在討論,這篇最有參考價值!作者amidha (東岐明)看板Buddha標題Re: [討論] 初果與初地的差異?時間Sun No...

初地果位 在 Valentine Wu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2-03 16:04:59

⭕️第179次專注,持咒經行思惟,佛教的大乘佛法,相傳是龍樹菩薩入定後,在龍宮取得正法,讓大乘佛法得以流傳人間。龍樹菩薩是佛教僧侶、大乘佛教論師,大約生活在公元2世紀,出生於南印度,於說一切有部中出家,在佛教史上具有崇高地位,許多人認為他是繼釋迦牟尼佛之後,大乘佛教中最重要的論師,相傳為證得初地果位...


※ 引述《XDDDpupu5566 (XDpu56家族)》之銘言:
: 各位佛法板板友您好!
: 最近聽聞大乘法師網路講經
: 提到初果與初地的斷德一樣
: 而智德不同,因此度眾數量不同
: (這裡的初地應該是別教初地?
: 相當圓教初信?)
: 如果說斷德一樣…
: 是否兩者皆同初嘗涅槃法味?
: 證悟體驗也一樣?
: 初地菩薩如何避免如入流者那樣
: 最多七次人天往返必入無餘涅槃?
: 謝謝各位開示!
: 歡迎各種南傳、漢傳、藏傳見解。

【盡己所能講解,未必完全正確】那位大乘法師講錯了,初果與初地的斷德不同。
初果與初地,在實際修證上是不一樣的,這是因為兩方的究竟目標是不一樣的!

初果是佛陀上乘正法要究竟解脫過程的階段,其成就阿羅漢是不受後有的究竟解脫。
初地是大乘密乘似法要究竟成佛過程的階段,但其所謂成佛其實僅是證達識無邊處慧境。

看下面法鏡蘊論的定慧境界列表,就可以清楚看出兩者差異:

○是初地菩薩所在境界,是十地階位菩薩之初位,對應空無邊處。
●是大乘密乘佛果境界,上方對應識無邊處定境;下方對應色明慧境,見空無邊處生滅。
□是初果慧境,受明慧境已破我身見,可見識無邊處生滅。
■是四果阿羅漢,下方是四果慧境,徹見一切境界生滅,究竟解脫。
 上方是俱解脫阿羅漢的最高定境,證達滅盡定。

 [菩薩位階]  十信十住 十行十向   ○十地 ●等覺,妙覺《楞嚴‧卷八》
 [隨順覺性]   凡夫  未入地者  已入地者  如來   《圓覺‧清淨慧》■
 物相  我相  人相  眾生相 壽命相-空無邊 識無邊 無所有 非想非. 滅盡定
 色蘊 ≦ 受蘊 < 想蘊 ≦ 行蘊 < 識蘊[ 色空 ≦ 受空 < 想空 ≦ 行空 < 識空 ]
                  ↑相蘊(超脫道之定境次第)  
                 法鏡[ 色鏡 ≦ 受鏡 < 想鏡 ≦ 行鏡 < 識鏡 ]
                  ↓性蘊(解脫道之慧境次第)
                    色明 ≦ 受明 < 想明 ≦ 行明 < 識明
                    我身  我作  我所作 我慢勢
                   ●無果 □初果  二果  三果 ■四果

初果是要證達受明慧性,而破除識心受性之無明障,
所以證知識心無常無我,而斷我身見;但其識心還有想行識三層無明障未破,
所以還有我作見、我所作見、我慢勢見的無明障礙。

初地是要證達空無邊處之清淨空相,大乘密乘以為識無邊處是佛性真心,
所以識無邊處覺察的空無邊處虛空境界,就成為大乘密乘以為所謂的諸佛境界,
《楞嚴經‧卷八》『於大菩提善得通達,覺通如來,盡佛境界,名歡喜地』的初地境界,
其中「覺通如來,盡佛境界」就是在講能夠證見空無邊處境界。

已證初果者,如果修定就不會落入大乘密乘的圓覺自性見。
因為證初果者可以看見識無邊處的生滅,就不會認為那裏有個恆常的自性真心。
而未證初果者,是看不到識無邊處的生滅,就容易誤認以為那裏有個真常我淨的心性。

大乘密乘成其佛果者,其慧境只能看到空無邊處生滅,而看不到識無邊處生滅,
所以就將識無邊處的覺性當成是佛性真心,其實乃是誤解妄見。

要證初果,必須要觀察生滅,直到證達初果道智。
觀察生滅,首先就要破除概念,見名色的真實究竟法相,然後才能開始真正觀智。
經過十六觀智階段,才能正式到達初果修為(其實在十四觀智,也可算是)。

要證初地,有兩種方法。
一種是返覓真心,往自心尋找真我,找到開始見到自心虛空相,就是相關初地境界。
另種是觀想明空,觀想到自心與明空合一,就是相關初地境界。
會有兩種方法,因為空無邊處的自性虛空是一種概念的想,一種相關無色界的清淨想。

所以初果與初地在實際修行證地上是不同的!

--

 東海岐居 淑世明道 狂知狷行 浪遊混跡
 潛心覺靈 顛思覆想 因成緣熟 了塵離幻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24.181.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a/M.1541322487.A.E44.html
※ 編輯: amidha (36.224.181.2), 11/04/2018 17:12:44
※ 編輯: amidha (36.224.181.2), 11/04/2018 17:14:43
※ 編輯: amidha (36.224.181.2), 11/04/2018 17:15:35
XDDDpupu5566: 感謝長文回覆,需要消化一下 11/04 17:15
※ 編輯: amidha (36.224.181.2), 11/04/2018 17:18:00
soulism: 如果你說的沒錯,連佛也只是凡夫而已. 11/04 18:21

釋尊佛陀不是凡夫,祂也是阿羅漢。

但大乘密乘在天界的十方諸佛,仍是有欲界頂主宰天神為報身的輪迴生命,
而其法身就是在於無色界空無邊識無邊的境界。

大乘密乘修行的佛果,與佛陀原始上乘教法的成佛,其實是不同的修行目標。

lk011382: 要是聖人都修二乘,眾人也不會有這些東西拿來說嘴玩,這 11/04 18:50
lk011382: 麼看來,都是菩薩造孽啊! 11/04 18:51

大乘密乘菩薩要修行成其佛果,也是要累積廣大福智才能成就。
只是祂們以為的大乘密乘成佛之道,並未導向真正解脫。

所以往生大乘密乘在欲界頂他化自在天的諸佛淨土,是學不到真正的解脫道,
而是學到成為天神的超脫道,而其中修行者大多會被誤導以為那樣就是成佛。

大乘密乘菩薩道也會累積修成天神的相應福智功德,但其可能闖禍造業就在於,
祂們努力傳佈以為可以成佛的似法修行道途,其實常會扭曲誤導佛陀正法。
※ 編輯: amidha (36.224.182.147), 11/04/2018 21:03:01
soulism: 請問那依你的看法,菩薩到底要怎麼"修行"才能成佛呢? 11/04 22:36
soulism: 你不相信"大乘"和"密乘"的方法,那就應該自己提出方法. 11/04 22:38

南傳上座部有本《南傳菩薩道》的書。

大乘密乘許多的菩薩道思想,的確對應真實菩薩道,但也有許多是誤解。

菩薩原來不是人人皆可自稱菩薩,而是必須蒙佛授記未來成佛者,才用的稱號。
而要蒙佛授記成為真正菩薩之前,行者要發大心努力修行累積福智,才能達到符合條件。
這授記的佛是人間真正究竟解脫的佛,不是天界以佛為名的大神。

蒙佛授記的條件,其中是有授記當生必須通達四禪八定與五神通,而且可成阿羅漢。
其他還有條件就不多說,重點在於菩薩授記當生,世間禪定神通早已具足圓滿,
而且是有馬上可以當下成就阿羅漢的能力,只是因為發願成佛,所以不入解脫流。
也就是菩薩不證初果,才能在其後漫長生生世世累積波羅蜜,以培養成佛的因緣。
菩薩尚未解脫,所以並非如大乘密乘所言高位菩薩解脫慧力可以超過阿羅漢與辟支佛。

真實的菩薩修習慧觀只到十六觀智的行捨智,不會進入道智而證初果。
祂要到最後一世成佛時,才會證果到阿羅漢而究竟解脫。
大乘密乘的菩薩位階是逐步修成天神的位階,而真正菩薩是會在人天不斷轉世。

相關詳情,請閱《南傳菩薩道》,網上可能有PDF檔,可以找找看!
※ 編輯: amidha (36.224.181.10), 11/07/2018 14:57:02
VElysian: 補充一下,菩薩在成佛前都還是凡夫,在六道中輪迴; 11/07 23:06
VElysian: 也就是說,會上天堂也會下地獄。 11/07 23:06
VElysian: 在他波羅蜜即將圓滿之時,蒙佛授記為菩薩, 11/07 23:07
VElysian: 又稱一生補處菩薩,之後只在人天往返一次而成佛。 11/07 23:07
VElysian: 至於菩薩在後期是否只在人天輪迴,我不清楚,因為太遠了 11/07 23:10
VElysian: 不知道佛經中如何說? 11/07 23:11

在蒙佛受記之前,修行者是在累積成為真正菩薩的足夠波羅密資糧。
等到修行者蒙佛受記為菩薩後,才真正開始數大阿僧祇劫漫長修行圓滿波羅密的過程。

在菩薩蒙佛授記以後的修行過程,絕大多數投生在人天,偶而會因惡業投到畜生,
但也只限於某些靈識較高的大型動物,所以菩薩絕不會投生在鬼道或地獄。

蒙佛受記以前尚未成為真正菩薩的發心修行人,才有可能會墮入三惡道。

所以成佛非常困難,在真正蒙佛受記成為菩薩前,修行不知道多少劫時間才能蒙佛授記。
而在蒙佛授記以後,還要花數大阿僧祇劫才能成佛。

阿羅漢是最容易的,只要證到初果,剩下幾世就可以究竟解脫。

成佛是困難的,要花漫長時間才能成就。

輪迴眾生其實才是最悽慘的,因為無窮盡的時間生生死死,也都無法解脫。
※ 編輯: amidha (36.224.178.232), 11/08/2018 11:58:51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