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分鏡表格式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分鏡表格式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分鏡表格式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分鏡表格式產品中有1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得知近期舉辦的魏德聖「青澀影展」將線上展映魏導早期短片,於是調出去年在桃園光影電影館的映後精華節錄,分享給各位影迷。6月11日(五)晚間九點放映《黎明之前》、6月18日晚間九點放映《七月天》,將在「 @果子電影 x 米倉影業 」YouTube頻道放映,好片不容錯過。 . 桃園光影電影館《黎明之前》...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0的網紅漫漫話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漫畫分頁劇本要怎麼寫?劇本需要具備哪些東西? 提供你最清楚的漫畫分頁劇本格式, 讓你寫出符合漫畫家使用的專屬劇本! 漫畫分頁劇本格式表與說明, 在【漫畫密碼】一書有附,有興趣的可以參考看看^^ ----------------------------------------- 網路書店訂購 ...

  • 分鏡表格式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6-11 12:00:54
    有 85 人按讚

    得知近期舉辦的魏德聖「青澀影展」將線上展映魏導早期短片,於是調出去年在桃園光影電影館的映後精華節錄,分享給各位影迷。6月11日(五)晚間九點放映《黎明之前》、6月18日晚間九點放映《七月天》,將在「 @果子電影 x 米倉影業 」YouTube頻道放映,好片不容錯過。


    桃園光影電影館《黎明之前》《七月天》座談節錄─魏德聖 × 翁煌德


    「浮光掠影─短片輯」在 2020 的最後,邀請到開拓台灣電影視野的名導─魏德聖,回顧其兩部修復作品《黎明之前》(1997)與《七月天》(1999),從導演最初的創作了解創作之路開展,並何以成為台灣近期電影之「先行者」?以下節錄之對談紀錄,魏德聖簡稱「魏」,翁煌德簡稱「翁」。


    # 每次創作給自己的課題
    翁:因大四的時候有幸於魏導的公司實習,參加到《KANO》(2014)的專案。今年高雄電影節重映魏導早期作品《黎明之前》的修復版本,所以就趕快連絡魏導的公司,促成了今夜的放映。對導演來說可能時代有點久遠,但我們還是聊聊魏導當初的創作經過。


    魏:每次要回頭看自己二、三十年前的片子,都很不好意思。《黎明之前》是我剛開始練習拍片的第三部劇情片,那時跟幾個同樣是助理出生朋友約好,每個人都要寫一部「鬼故事」的短片劇本,最後只有我寫出來(笑)。但從那時起,每部作品我都很有意識地嘗試自己不足的部分:第一次拍短片時,非常一板一眼的執行,一顆、一顆鏡頭分好執行,更精準來說,是把演員當作道具使用。


    但在《黎明之前》我改變自己的壞習慣,找真的演員來合作,我更是很害怕,不知道怎麼跟演員溝通,但還是要去做。整個拍攝過程練習以整場戲的方式討論,再分鏡頭拍攝。到《七月天》就開始練習場面調度,很多的演員、很大的場景,我要怎麼跟攝影師、燈光師配合,用最精煉的機器運動,完成一部作品。經過這些嘗試才長出膽量覺得可以挑戰市場、拍攝長片。


    翁:導演更之前的作品是 1995 年的《戲言》跟1996 年的《對話三部》,其中《戲言》尤其震驚,是導演在裡面也有擔綱演出。演員的部分,也談談導演第一次和專業演員蔡琴、范瑞君及王柏森合作的經驗。


    魏:寫劇本的當時,我就在楊德昌導演工作室工作,所以就有點冒昧的問蔡琴蔡姊願不願意演出,另外兩位主要演員也都是朋友。但回頭看25年前,短片基本上都是導演們的私下的習作,根本不會有專業演員參與製作,故《黎明之前》也算是不可思議的創舉。


    #《七月天》的編排


    翁:《黎明之前》片中所探討的情節,以為「死」就會得到解脫,沒想到死了之後是繼續受苦與淪難。緊接著又看了《七月天》這部作品,我第一次看完全震懾於「憤怒」的情緒中。若拿掉第一場戲,我們是慢慢跟著角色的怒火,最後看著主角放火燒毀一切。但導演第一幕的安排,好像就預示了後續?


    魏:原本的開場的爆發力不夠,把片尾放到開頭反而如你說有預言式的感覺。《七月天》當年有得到短片的輔導金,那時候提案的片名是《賣冰的兒子》,創作的源頭是因為感知到一種文化─「鋸冰塊」的產業正在消逝,變成工廠化、工業化。以「賣冰的兒子」去「放火」極大的落差去詮釋那樣的憤怒。但創作時才剛入行,所以模仿的痕跡很多:類似侯孝賢電影的氛圍。也不是刻意要這樣,調性或鏡頭語言、敘事的風格就會有那樣的影子。但想既然要做了,就把整個更生猛、粗野,濕濕黏黏的粗魯,想把生命那種黏膩在影像中展現。


    翁:片中也討論到各種層次的暴力,主角在黑社會體系不管是肢體的、言語的,到後續進入警察局,警察也是以殘酷刑求的方式獲得查案需要的資料。黑白兩道好似沒有差別,批判性非常高。


    魏:你想的比我想的還精采(笑)。我當初的安排是想要讓主要角色一直陷入困境。自小我的成績中間偏後,這樣的位置讓我可以跟好學生、壞同學打交道,有機會接近各形各色的人。但我始終沒有見過「講道義的流氓」。黑社會,都是貪生怕死、狐假虎威者居多,因此我不相信「道義」這件事,在片中就特別強調這點─「道義是不存在」。


    翁:演員王恩詠的表現相當亮眼,近期在《最乖巧的殺人犯》也有演出,想請問導演怎麼將少年想要學壞,但又十分青澀的演技雕琢,讓成家這個角色足以立體?


    魏:雖然看起來是素人,但他們絕大都是劇場演員。雕琢不敢說,但一次一次的練習下來對於演員的掌控,還有自己要表達什麼,所以走位與表演、節奏確定後,鏡頭的擺位就比較從容。整場練習演員與機器都走對了之後才開始拍,不再是以往一個一個鏡頭去進行。才知道與演員的溝通其實沒有那麼難,是演要每場戲精準的傳達,整場戲節奏再核對就好。


    # 開拓自己的路─「純十六影展」


    翁:1999 年,導演與鴻鴻、鄭文堂、魏德聖、蕭菊貞等影像創作者為了讓作品有更被看到的機會,創辦了「純十六」影展,放映的作品就包含了《3橘之戀》(1999)、《明信片》(1999)、《紅葉傳奇》(1999)等作品。想請問導演當時獨立創作者的狀態。


    魏:每創作者最大的心願就是觀眾看到他的作品,進而喜歡他的作品,尋找展示作品的管道和平台,就變成最重要的功課。創作者在初期是不會有足夠資金籌拍長片,故都從短片起家。當時也只有金穗獎短片獎,且很封閉,多半也只有在影視科族群間才有討論。我們一群人有幸拿到第一屆輔導金,驚覺在資金充足下,不論作品的品質、敘事結構都會有不同層次的提升,與為了交作業而拍出的影像成熟度完全不同。但即便如此,當時獲獎最高待遇也就是在電影資料館放映兩次,就被冰凍起來,無法重見天日。不甘如此,就跟當時六個導演一起籌畫了「純十六」影展。


    從設計海報到張貼、行銷、談戲院,租一個廳要多少錢這類的細節著手,甚至連十六釐米播放器自己搬動、保管。參展導演除了映後,還要輪班負責驗票、場務、映後遞麥克風和主持都要自己來。因宣傳做得很透,加上不同創作者的人脈都不盡相同,互相吸引各自族群,就如此炒作起來,甚至贏過當時好萊塢商業片。


    # 創作的原點─活在人間


    觀眾:長久以來一直很喜歡導演的作品,想請問導演如何與編劇合作以及主題的發想?會把自己的性格投射在其中?


    魏:因為節省經費常都是自己編導,一直到《KANO》才第一次跟別人合作,我自己的感覺是不管怎麼做,兩個創作者的生活習慣、視野是不一樣的,故就算故事完整了,最後還是必須得轉化成導演可以執行的狀態。但最重要的是要「活在人間」,想要寫劇本或拍片的人,我覺得最好是從「紀錄片」做起。我自小住在台南廟口旁,養成跟各種階級對話的能力。庶民文化才是真正生活的哲學,能跟不同樣的人溝通,語言的內容可以讓你的故事角色更有生命力,而不會變成每個角色都是你自己!


    這些經驗下來,我自己累積了一種創作故事的方式。劇本教學會教你從第一場故事大綱、人物,打下三角形,接著就進入畫面思考,反而一片空白故事無法延展。我後轉以「故事思考」開始創作,一路寫下來三萬、四萬個字都有,整個故事順過、修改成劇本格式,再大的故事都會變得很簡單。此外,不是說把個人的狀態完全投射,我會把「想要的」狀態放在其中,跟自己下棋,把角色放在自己佈的局,並適時給予打擊。我很享受這樣的創作過程!


    # 對現場創作者的鼓勵


    魏:整個電影生存環境不斷改變,平台被網路取代,我們更要去思考如何打破這個框,而不是在那個框裡面認命,更要把夢做大並精準執行,這個框就會被你擠破、並去思考如何贏得你的觀眾,創作回饋就在這邊。不論金融、商業,或是流行它不斷在更迭,唯一不變的就是人文根源,這是台灣最豐富的東西!

  • 分鏡表格式 在 不務正業的超能力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8-12 17:37:00
    有 22 人按讚

    【當你的Podcast啟動伸手牌】
    【Podcast從0到1的100道難題】
     
    其實這是我個人做的一個小實驗
    因為最近好多人在開課教學
    看到越來越多人有興趣開始投入
    覺得是一件非常棒的事情

    但同時我想搬出我常在講的概念
    「人生最難兩大事:開始做、一直做」
    開始做之所以重要就是因為
    你現在想像的都不是最終的樣子
    你要開始後,慢慢pivot才能窺探

    也因此
    感覺報名線上課程、參加活動
    雖然能夠提供更完整的教學內容
    但可能也會讓你很難因立即開始
    而體會到後面的各個階段和轉折
     
    我常常在節目上談
    不管是創業想法還是人生嘗試
    都要用MVP最小可行的概念一次前進一小步
    所以就想說來實驗「Podcast教練計劃」
    希望對還在猶豫不前的人有點幫助

    當然同時,感謝有很多善心人士
    感謝有Hahow上開課的神秘大大
    感謝有刀刀、里長伯和FS Boys的教學課程
    感謝有Lily的播客賺錢教練計劃
    感謝有傑西大叔、雞蛋糕免費懶人資源
    更感謝有教主免費開示傳遞自由的聲音
    以及其他曾經指點迷津的前輩們

    如果以上資源你都已經知道
    但還是覺得這樣服務不夠
    但又不想要私訊這些前輩親自請教
    沒關係
    我來當你的Podcast啟動伸手牌

    30分鐘的通話
    解決你podcast啟動的所有問題
    如果效果不好的話
    那就當作是跟大家聊聊天
    如果發現真的很多人很需要這樣的一對一諮詢
    那我會再拖各領域podcaster下海當教練
    - 訪談技巧
    - 行銷宣傳
    - 器材設備
    - 心態建立
    - 閒聊專家

    為了更好的幫助大家開始做一個節目
    可能會遇到的問題和狀況
    我花了一些時間調查和蒐集
    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Podcast從0到1的100道難題】

    背景瞭解
    1 什麼是Podcast
    2 Podcast RSS feed是什麼
    3 為什麼現在那麼多人開始做Podcast
    4 什麼叫做Hosting平台
    5 要開始一個Podcast節目,需要經歷哪些過程
    6 Podcast的聽眾和其他媒體有什麼不一樣
    7 我該如何用Podcast發展自己的個人品牌
    8 Podcast跟網路廣播差在哪
    9 我該去哪關注Podcast產業的新聞和新功能
    10 何時該放棄經營自己的Podcast節目
    11 我需要先有粉絲才能開始做Podcast嗎
    12 有比較簡單開始做Podcast的方法嗎

    設備環境
    13 要錄製Podcast要有那些設備
    14 沒錢買設備怎麼辦
    15 電容式、動圈式麥克風差在哪
    16 什麼叫做錄音介面
    17 錄音空間好貴,我可以在家錄音嗎?
    18 麥克風竟然還有分USB、XLR?
    19 怎樣可以避免回音產生
    20 錄音環境太吵總是有噪音怎辦
    21 如果出外景錄音,建議用什麼設備
    22 想要去好一點的地方錄音,有推薦錄音室嗎? (北中南)

    內容主題
    23 如果節目內容的發想沒有想法怎麼辦
    24 節目腳本應該怎麼寫
    25 節目更新頻率應該怎麼抓比較好
    26 該怎麼邀請來賓上節目
    27 邀請來賓的訪稿怎麼寫
    28 節目長度怎麼設定
    29 如果節目長度太長,應該要切上下集嗎
    30 如果同時有很多主題想作,應該找放同一個節目嗎
    31 新聞類Podcast內容應該怎麼準備
    32 我該怎麼設計一個Podcast的風格和格式
    33 節目類型與調性有哪些分類
    34 邀請來賓上節目,正式錄音前要先預訪嗎
    35 正式訪問前要做多少功課
    36 該怎麼最簡單的持續更新不中斷
    37 有什麼方法可以讓我快速更新上架節目
    38 該花多少時間聽別人的節目
    39 我該找其他Podcaster上節目嗎
    40 我可以轉讀別人的文章、書籍或創作,做成節目嗎
    41 我要怎麼設計Podcast節目的Slogan,並置入在節目中
    42 有沒有辦法可以快速發想節目要講什麼內容
    43 怎麼尋找適合我的主題

    錄音技巧
    44 如果另一位主持人/來賓在很遠,有辦法錄音嗎
    45 冗言贅字好多怎麼辦
    46 錄完後發現聲音好難聽怎麼辦
    47 雙人節目、訪談節目,要注意什麼錄音問題
    48 遠距錄音,要注意什麼
    49 要怎麼避免撞到桌子的聲音
    50 錄音該用什麼軟體
    51 當我發現自己說錯了什麼,我該停下來重錄嗎
    52 如果兩個人講話重疊怎麼辦
    53 如果防爆音、防口水音
    54 我應該多接近麥克風錄音? 用什麼角度講話?

    音樂素材
    55 免費音樂哪裡找
    56 付費音樂哪裡找
    57 製作節目須注意哪些配樂侵權問題?
    58 別人節目好多音效很fancy,怎麼做出來的?
    59 如果在節目上唱歌、或是翻唱改編,可以嗎
    60 我能用Youtube創作者的免費音樂素材嗎?

    剪輯技巧
    61 剪輯軟體要用哪個好
    62 要怎麼去除背景噪音
    63 如果一個人講話很小聲,聽起來忽大忽小該怎麼平衡
    64 有什麼方法可以快速消除掉尷尬的空白時間
    65 節目的聲音要調整到多大才正確
    66 我剪輯的程度應該要剪越多還是越少越好
    67 外包剪輯給別人該怎麼做? 要花多少錢?
    68 什麼是壓縮器? 使用時該注意什麼?

    Hosting平台
    69 要選擇哪一個Hosting平台比較好呢
    70 我需要每個平台都要上架嘛
    71 我該如何轉換到另一個Hosting平台
    72 如何上架各大平台 (Apple Podcast / Google Podcast / Spotify)
    73 有什麼方法可以最快上架Podcast
    74 Podcast節目類別設定重要嗎
    75 Hosting平台和Apple、Spotify是什麼關係

    行銷宣傳
    76 行銷應該要經營IG還是FB
    77 節目後台的數據怎麼看
    78 想要宣傳節目該做什麼
    79 我不想花太多錢設計一個Podcast LOGO,怎麼辦
    80 我該同時把音擋上傳到youtube上嗎
    81 我該花多少時間去聽別人的節目
    82 我怎樣增加我的節目排名
    83 我如果想要跟其他Podcaster交流,有哪些管道
    84 要怎樣增加節目跟聽眾的互動
    85 Podcast哪裡可以看聽眾的留言
    86 流量一直起不來,遇到瓶頸怎麼辦
    87 節目標題怎樣下比較吸引人
    88 剪輯完後想做文字稿,有比較快的方式嗎
    89 怎麼簡單的設計好看的IG貼文
    90 我該開一個臉書社團來跟聽眾互動嗎
    91 Podcast節目簡介(show note)文案該寫哪些東西
    92 我該寫分鏡表在節目介紹(show note)裡面嗎?
    93 該去哪看流量(Apple、spotify、hosting、chartable)
    94 Podcast的SEO(搜尋最佳化)怎麼做
    95 IG限時動態應該怎麼設計
    96 頻道簡介和IG自我介紹該寫什麼

    商業模式
    97 Podcast怎麼賺錢? 有哪些獲利模式?
    98 我要怎麼樣才能接到業配
    99 Podcast市場很大嗎
    100 想要小額贊助,該怎麼建立收費金流



    ----------------

    🔥如果你對這樣一對一的諮詢聊天有興趣
    https://buff.ly/33NuQ7r
    🔥如果你是路過的前輩歡迎留言你還看到那些問題,我們一起來把新手會遇到的難題補齊

    #拿起鏟子

  • 分鏡表格式 在 日下棗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1-28 20:30:20
    有 104 人按讚

    #募集提供分鏡稿
    由於想嘗試修改別人的分鏡,如果有意願想給我修看看的人
    可提供1~2張分鏡稿,需打上台詞(怕分鏡不清楚可附上文檔)左右頁須註明,JPG格式,檔案請不要太大,謝謝☺️🙏
    募集表單:http://sc.piee.pw/NHQVD
    ◆預計想先改5件試看看,所以會挑選,並非投稿就會修改喲!
    ◆完成會公開〔原版與修改後〕
    ◆無商業用途,只會分享在粉專跟噗浪上
    ◆會寄信給原作者先看〔修改後〕
    ◆〔修改後〕原作可以使用沒問題
    ◆修改純屬個人意見與風格偏好,所以原作可參考就好,分鏡沒有絕對的答案。
    *2/7關閉表單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