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分組報告分工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分組報告分工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分組報告分工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分組報告分工產品中有3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371的網紅我們不只是老師,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教師筆記】03:發現問題是為了解決它,而不是為它付出代價 (芳瑜) 開學兩週了,上學遲到的人依然三三兩兩,上課打鐘後也常常有人還沒回到座位上。 從前,發頓脾氣就解決了。再要不行,祭出懲罰,屢次遲到換一支警告。總之,為了快速建立良好的守時風氣,我的手段得要快狠準,哪能接受兩週後還有學生一點都...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幸福工作坊》當愛情卡遇見能力強項卡工作坊~2020/01/04 開課(僅剩五位名額) 讓你長出享受「愛」的體質,迎接你想要的親密關係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1903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除了熱情,你更需要知道的事 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

分組報告分工 在 BIG Student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7-11 08:50:43

【15個必備PPT技巧一次掌握!】 #大學生聊工具 不想成為分組報告雷隊友?🤔 想快速做出漂亮的簡報?😎 這次小編特別推薦這篇選文 介紹出15個必備PPT技巧 身為大學生的你 千萬不能錯過!📢 「 一份“好”的PPT,或者說具備技巧的PPT,除了製作美觀及基礎排版外,最考驗的就是撰寫者的邏輯和對...

分組報告分工 在 妮妮Nino?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5-09 12:39:07

這一張照片手勢跟這🤔有沒有很像 剛玩完動物森友會,準備來傳說五排😉 來聊聊一些我自己的事情。 我拍照其實也不是很喜歡笑, 出社會以前我平常很少笑, 個性的關係加上我本來看起來就冷冷? 不過要在社會打滾嘛… 你不笑,看起來悶悶的別人就覺得你難相處。 記得剛上大學的時候, 我上了三四天課才有人來跟我搭話...

  • 分組報告分工 在 我們不只是老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14 15:42:59
    有 169 人按讚

    【#教師筆記】03:發現問題是為了解決它,而不是為它付出代價  (芳瑜)

    開學兩週了,上學遲到的人依然三三兩兩,上課打鐘後也常常有人還沒回到座位上。

    從前,發頓脾氣就解決了。再要不行,祭出懲罰,屢次遲到換一支警告。總之,為了快速建立良好的守時風氣,我的手段得要快狠準,哪能接受兩週後還有學生一點都不害怕遲到?

    不過現在,我的思維不太一樣了。

    班級經營裡,守時風氣的建立確實是目的,但是不是一定要「快速」?學生守時行為的背後,究竟是出於「恐懼」還是「自律」?

    這段時間裡,我每天眼看著遲到現象沒有絕跡,一邊不斷自問以上問題,又一邊提醒自己正向教養所言:「糾正錯誤前,先創造情感連結。」

    於是,在適度的重申規範之後,沒有對任何學生訓誡或懲罰,而是先私下關心原因。同時,也給彼此一段冷靜思考的時間。

    終於,兩週後的班會課到了。我運用了正向教養中「班級會議」的流程與技巧,帶領全班一起面對這個問題。

    正向教養的「班級會議」有兩大原則: #尊重、 #包容。說來簡單,但是師生之間的態度要能互相尊重,彼此的想法要能互相包容,而不是落入傳統關係的 #控制與服從,著實不容易。

    班會中有兩大流程: #致謝欣賞、 #解決問題,而解決問題也是班級經營中最主要的目的。我一再向學生強調:發現問題,是為了幫助你解決它,而不是要你為它付出代價。另外,犯錯是最佳的學習機會。

    因此,雖然遲到是問題,但解決它才是目的;雖然遲到是錯的,但我可藉此引導他們學習。

    我收起了從前的斥責口吻與眼神,用尊重的態度帶領全班討論遲到現象,以及各方面造成的影響。再透過分組討論、個人書寫,表達不一樣的看法,提供多元的解決方案。

    雖然,下課鐘聲響起,還沒來得及決定最佳方案,我說隔天再繼續討論。然而,美妙的事情一一發生了。

    當天中午開始,每一堂課幾乎都準時回座,同學之間還會主動相互提醒。隔天一早,遲到問題更是大幅改善!不僅幾乎準時到班,甚至在時限之內繳完個人作業、做好掃除工作。

    「有時討論本身就已經足夠」,因為「以尊重的態度積極參與討論,會比聽老師說教或聽同學指責,更能幫助學生學會如何傾聽。」

    即使這個問題不會立刻解決,這個討論可能還要重來幾遍,但我已經明白,全班一致要追求的是 #進步,而 #不是完美。

    另一個美妙的事情,發生在幹部報告。在我沒有指定的前提下,三、四名幹部陸續主動上台。他們溫和又大方地向全班說明其觀察到的問題,比如:課堂規範、掃除分工、用餐秩序等等,並同時提出他們預想好的建議或是 #解決方案!

    不僅如此,這時全班的氣氛良好,有時默默莞爾一笑,有時甚至歡聲雷動(?)。他們欣然接受了幹部們的提議,也在課後有顯著的改善。

    如果,當我們發現問題時,不是想著「如何讓孩子付出代價」,而是「 #如何幫助孩子解決問題」,那麼,這些孩子,是不是也會開始改變思維與行為,漸漸變成能夠彼此尊重、勇於負責的大人呢?

    我期待。

    ─────

    🔸延伸閱讀🔸

    📌 畢業前必學的一堂課  (芳瑜)
    https://www.facebook.com/111489460393337/posts/365423708333243/

    📌 按下F5,重新整理的教職路  (芳瑜)
    https://www.facebook.com/111489460393337/posts/409348187274128/

  • 分組報告分工 在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06 10:57:16
    有 123 人按讚

    【用大學做報告的思維踏入職場,你最後端出來的只會是散沙】

    在學校最常見的是分組做報告時,每個人負責一部分,再由一個人「統整」,一份好像是一回事的報告就好了,大家都能拿到分數。但在職場卻不該只會分工,不會「合作」。

    除此之外,下面這幾個思維,是我認為進入職場的學生最該徹底拋下的......

    #職場 #辦公室 #大學生 #上班族 #企業 Yang Cheng-Yu

  • 分組報告分工 在 商業周刊(商周.com)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02 16:30:53
    有 242 人按讚

    在學校最常見的,不管是分組報告,還是各種競賽、活動,都有數不清的「會議」。問題是每次開會要不是非常冗長,就是最後沒有結論,雖然打打鬧鬧感情很好啦,但到了職場的真實世界,大家就不是來交朋友的吧?出社會後的會議,關鍵不是「開會」,而是「會前準備」...⬇️⬇️⬇️

    #職場修練 #高效工作術

  • 分組報告分工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9-09-25 19:00:00

    《幸福工作坊》當愛情卡遇見能力強項卡工作坊~2020/01/04 開課(僅剩五位名額)
    讓你長出享受「愛」的體質,迎接你想要的親密關係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1903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除了熱情,你更需要知道的事
    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歡迎加入「啟點文化Line@」:https://line.me/R/ti/p/%40teb0498p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我們常常都會直覺的認為「人多好辦事」,畢竟團隊運作多一雙手腳,總是能夠多出一份力。然而呢,「人多」真的會好辦事嗎?

    在你的經驗裡面,某一個報告、某一個案子,參與的人越多,一定就等於所有成員力量的加總嗎?

    還是有可能哦,反而因為「人多」了,稀釋了注意力,而造成裡面有些人,分明就是來摸魚打混,然而你又拿他一點辦法都沒有。

    就有心理學家做了一個實驗,他的名字叫做「英格.漢姆」。他的實驗如果從一個俏皮一點的角度來看,簡直是把「拔河」這個比賽給毀了!

    他做什麼實驗呢?他在1974年的時候,他矇起了受試者的眼睛,請他們抓著一條繩子,而繩子另一端就去測試,他拉著個繩子的時候,到底出了多少力道?

    第一次測試的時候,受試者被告知他還有很多人,跟他一起在同一個隊上,一起進行拔河比賽;所以會測量大伙一起的力道。

    而在第二輪的時候,實驗者就告訴受試者,你是一個人在拔河,然後再度測量所出的力道。

    其實實際上,不管是第一輪還是第二輪,都是自己一個人在拔河。

    但是呢,當受試者以為自己和一群人一起拔河的時候,你猜猜看平均出力,會是更多還是更少呢?答案就是「更少」,少了多少?少了18%。

    這樣的現象,有一個專有名詞叫做「社會性懈怠」,還有另外一個說法,叫做「林格曼效應」。

    「林格曼」呢,是一個法國的工程師,他在1913年的時候發現喔,他請一群人一起用力拉著應變規,這個「應變規」也是一種測量的儀器喔!

    結果就發現喔,一群人合起來的力道,會低於他們個別在同一個機器上,測得的力道的加總。

    所以呢,不管是英格.漢姆,還是林格曼;他們的研究都讓我們瞭解到「社會性懈怠」,它真實的存在。

    所以回頭想想,今天開頭所說的,「人多」真的好辦事嗎?

    其實如果進一步來理解的話,「社會性懈怠」其實通常會出現在,我們手邊的任務很簡單。

    比如說,像「拔河」這件事情。雖然是一群人一起出力拉,但是每個人的動作都很簡單,而且很難區分喔,到底誰出了多少力?

    而相對那種比較複雜的任務,尤其是有一定複雜性的分工的時候,它就比較容易看出,到底誰沒有用盡全力?

    「人性」在這裡的作用就是哦,一旦你意識到你的怠隋會被發現,你就會比較努力;這樣的現象有一個專有名詞,叫做「評鑑覺察」。

    然而「評鑑覺察」是說起來比較好聽啦!白話文就是哦,當你知道自己會被單獨檢視的時候,你就會比較在乎。因為這個時候,被大家發現你偷懶、你摸魚,是一件很丟臉的事情。

    所以當你聽到這裡,你不妨可以回頭想想,你現在的工作任務、你現在的工作分組;尤其是,你是一個領導人,或者是你是老闆,你是怎麼樣進行所謂的「團隊合作」?

    以我自己而言,我在「啟點文化」的經營,除了每一個人,在共同事務上面的努力之外;我都還會特別的去做一些分工。

    而且呢,這個分工不只是功能任務的分工;有些還是喔,可以讓每一個成員自由發展、自由發揮的那個空間。

    當這個部分一旦劃分出來,只要我們的成員裡面,有任何一個人,針對自己可以自由發揮的部分,能夠有一些表現。

    這個時候,身為老闆跟領導人的我啊,根本不用多說任何一句話,其他人自然而然,也會想要起而效尤。

    這種做法就有一點像是在Google裡面,每個人都有20%的時間,可以發展自己想發展的、有興趣的事物。

    所以呢,如果你跟我一樣是要帶團隊的,永遠記得喔,最無效的領導就是「喊口號」。

    大家一起喊的很大聲,但是在這裡面誰該做什麼?而又如何去評估每個人的表現,卻是一點明確的指標都沒有。

    這樣的團隊,表面上大家好來好去,好像其樂融融;但是事實上呢,卻是一個毫無績效的團隊。

    然而回顧我過去的經驗,這樣的現象,特別容易發生在「業務團隊」跟「NGO組織」。

    因為這樣的組織,很容易造成「口號」喊得很大聲,但是評做每個人的表現的具體指標,卻是付之闕如的。

    所以呢,如果你本身發現,你在帶團隊的時候,你的團隊充滿著「社會性懈怠」,你最先要做的,不是去罵你的團隊成員。

    而是去思考一下,到底你要怎麼樣去調整你的領導?到底要怎麼樣去設定,每個人可以獨自被評估,跟被看見的具體評估點。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近期的課程,是在12月7號開課的【寫作小學堂】。

    這一門課,會讓你回到文字跟書寫的本質,透過嘉玲老師,跟怡璇老師的教練式的帶領;你會從這一門課裡面,找到自己的文字風格,而產生自己的影響力。

    然而如果你在乎的,並不是文字的影響力,你只是希望透過文字,成為你生命的好朋友;這一門課同樣的,也會為你帶來非常關鍵的前進。

    希望你不要錯過12月7號的這一門【寫作小學堂】,因為它是我們今年的最後一期課程了!

    如果你錯過的話,下一次的【寫作小學堂】就要等到明年4、5月之後;希望呢,你能夠把握這難得的機會。

    詳細的課程資訊,在影片的說明裡都有連結,期盼我能夠在12月7號的教室裡,能夠見到你,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 分組報告分工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5-12-14 10:08:06

    葛量洪教育學院(Grantham College of Education)是一所曾經在香港提供專職教師專業培訓的院校,以美術教育為主,於1951年創立,校址在九龍加士居道42號。開校第三年兼併了鄉師,當年香港政府致力發展小學,亟需大量師資,葛師就採取短期的一年制,而且迅速發展擴充名額。全盛時每屆一班竟達330人(羅師中英兩部每屆各收25名,鄉師中文只收25名)。葛師於1964年除繼續開辦一年制外,更加開辦了中文二年制。葛師師資訓練特有兩項措施,第一為「設計教學」,分組學員選題後,要分工參考搜資料、實地採訪。最後要安排大規模展覽作分享。第二項特色是「小組討論」,以補大課單向講授之不足,也建立了更佳之師生關係。一年制全期分配到小學實習一次,畢業生只可任教小學。二年制實習兩次,第二次分配到中學實習,畢業後可最高任教至中三(Form3),選取之標準及校內表現也要求嚴格,入讀二年制者也曾有於升二年級時須離校。由於政府通過教育學院法例,提升至頒授學位的水平,葛量洪教育學院於1994年被合併為香港教育學院的一部份;而原址將被重建。按恔友會96年統計,葛師開辦了45年,本科同學計達6760名。 其校友會於1952年9月成立,並先後創立了5間以「葛量洪校友會」命名的學校,即:葛量洪校友會觀塘學校(1961-2008)、葛量洪校友會慈雲山學校(1967-1988)、葛量洪校友會油塘學校(1973-1993)、葛量洪校友會將軍澳學校(1988-2008)及葛量洪校友會黃埔學校(1997-今)。在多間師範學院合併後,葛師校友會學校仍以原名續辦,設有多項獎學金,後因出生率下降而致多間完成歷史任命。葛量洪校友會轄下各小學的校監均為香港民主派元老、前立法會議員、支聯會主席司徒華(葛師首屆畢業生,曾任葛師校友會觀塘學校校長二十一年)。2011年葛師校友會舉辦了盛大之鑽禧藝展及多項紀念活動,增添葛師鑽禧紀念獎學金,更收集校友之著作及歷史照片出版了專冊,名為「葛師的歲月」(Down Memory Lane: Our Golden Years at Grantham College of Education),資料詳盡,並得當年馮翰文副院長發序言。
    香港教育學院(The Hong Ko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是香港八間受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資助的高等學府之一,主要提供教師專業培訓。香港教育學院的歷史可追溯至1853年於聖保羅書院開辦的首個正規在職教師培訓課程。隨著政府及社會大眾對師資教育的關注及需求不斷增加,羅富國師範學院(羅師)、葛量洪師範學院(葛師)、柏立基師範學院(柏師)、香港工商師範學院和語文教育學院等相繼成立,開辦正規的師資培訓課程,為香港教育提供具備資歷的教師。依照1994年4月25日教育統籌委員會第五號報告書的建議,四所師訓機構和語文教育學院合併成為香港教育學院,進一步提升師資教育和有關專業培訓課程的質素;總辦事處設於香港島銅鑼灣新寧大廈,另設10間分校,主要提供教育文憑課程及在職教師培訓課程。直至1997年,香港教育學院遷往新界大埔至今。新校園位於香港新界東大埔露屏路10號,佔地12.5公頃,由著名建築公司巴馬丹拿(P&T Group)設計,於1996年5月28日由前港督彭定康主持奠基,並於1998年2月26日由前行政長官董建華揭幕正式啟用。校園由行政大樓、教學大樓、文康及運動綜合大樓、學生宿舍及戶外體育設施組成。香港教育學院雖有學士、碩士和博士課程。教院的教育及師資培訓在國際QS世界大學排名中位列全球第十五名、亞洲區第三名 ;語文學科則位列全球首 101-150 名 。於2015年9月11日,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通過香港教育學院正名大學,待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批准及得到立法會通過,教院最快可於16年2月正名為大學。經收集多方意見後,香港教育學院校董會決定,將以「香港教育大學」及「The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Hong Kong(EdUHK)」作為教院正名後的校名。香港教育學院設有3個學院,轄下共13個學系,提供不同範疇的本科課程,包括教育學士、文學士及社會科學學士,同時也為在職教師提供部分時間制進修課程;而研究生院則負責統籌各研究式或修課式的博士及碩士課程,如哲學博士及教育博士等。修讀教育學士或教育文憑的學生需通過兩次教學實習,而所有教學實習則由院校協作與學校體驗事務處負責統籌。學院並設多個校級研究與發展中心,追求卓越的研究和社會合作項目。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