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出版物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出版物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出版物產品中有64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5萬的網紅軟體開發學習資訊分享,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Jupyter Book 是一個開源工具,用於從運算資料中建構出版物品質的圖書和文件。 https://softnshare.com/jupyter-book/...
同時也有1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報導者 The Reporter,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影像講堂」 是「《報導者》在地影像扎根計畫」新單元,每月推出一集,每集一個主題,與讀者分享更廣闊的影像世界。 當代攝影書(Photobook)作為⼀種迴返在影像與觀看之間的物件,透過創作者主導以及編輯與視覺、設計師的協助,建⽴⼀連串轉譯至印刷油墨的視覺敘述,將內容與形式組構成⼀個完整的美學經驗,...
「出版物」的推薦目錄
- 關於出版物 在 beinghongkong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出版物 在 臼田あさ美/Asami Usuda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出版物 在 故事 StoryStudio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出版物 在 軟體開發學習資訊分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出版物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出版物 在 李怡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出版物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出版物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出版物 在 南道不知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出版物 在 beinghongkong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24 07:56:30
城市是那麼方便,城市又那麼壓抑,還好香港城市一直與自然為鄰。城後面有山,城中間有海港,城內不同角落還有鳥和樹。細心觀察,自然,就在身邊。 書中也有大自然。 「就係香港」編輯部精選十多部有關大自然的紙本書及雜誌收藏,於中環街市pop up store 閱讀室內展出。選書有的以細膩的素描及生動插畫去...
出版物 在 臼田あさ美/Asami Usuda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24 13:47:58
小橋陽介『花とイルカとユニコーン』 作品集を眺めながら、いつか大きな絵をお家に飾りたいな、と🌼🐬🦄川島小鳥氏の出版社ピヨピヨプレス🐣より最初の出版物💖...
出版物 在 故事 StoryStudio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10 22:10:09
#留言就抽書 【#張戎 #喬哈利戴:拒絕滿清帝制、提倡婦女獨立、掙脫傳統社會的束縛:加入共產黨前,少年毛澤東的思想初萌】 1912年,十九歲的毛澤東進了湖南省立第一師範。當時,師範學校都不收學費,是那時中國致力於教育的結果。 第一師範充滿開放的空氣,連教學樓也是歐洲式的,長沙人管它叫「洋樓」。...
-
出版物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1-08-29 13:42:10「影像講堂」 是「《報導者》在地影像扎根計畫」新單元,每月推出一集,每集一個主題,與讀者分享更廣闊的影像世界。
當代攝影書(Photobook)作為⼀種迴返在影像與觀看之間的物件,透過創作者主導以及編輯與視覺、設計師的協助,建⽴⼀連串轉譯至印刷油墨的視覺敘述,將內容與形式組構成⼀個完整的美學經驗,邀請觀者(讀者)在「時間、空間、身體」三者互為主體的運動中與觀念相遇,遂使攝影書與繪畫、雕塑、戲劇以及電影⼀樣成為獨⽴⾃主(autonome)的藝術創作格式;⽽此概念與源⾃1960年代的藝術家書籍(Artists’ books)的源起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此系列分享主題將透過後者的系譜考究與前者參照,規劃了不同創作「類型」與「國別」代表共⼗⼆講,試圖加以釐清攝影書的實踐範疇與當代輪廓。
本集提出兩本作品 :
①「UFO Presences」, Javier Arcenillas, 2018(RM)
※ https://www.editorialrm.com/libros/ufo-presences/
②「Negative Publicity: Artefacts of Extraordinary Rendition」, Edmund Clark & Crofton Black, 2016(Aperture)
※ https://reurl.cc/VXG8lN
書籍本來就是做為一個蒐集,或者是歸納、歸檔的重要物件,攝影書跟檔案的結合我們不難理解,但有意思的是檔案通常是不被公開的,而攝影書則是一個邁向公眾的出版物,因此這兩者的結合就會產生出一種矛盾的張力,這就是攝影師與合作夥伴一起要來揭露或呈現的重要觀點。這類型的攝影書通常文字量會遠超過一般攝影書的想像,因此這些攝影書也會有「Photo-Text Book」的名稱。檔案常使用的厚殼封面、封底及內頁模造紙、環狀裝幀都是檔案典型的樣貌,而攝影作品則會印刷在異於檔案用紙的塗佈紙材,來突顯照片的精細與層次。
主講/蔡胤勤
攝影/鄭宇辰、余志偉
剪接/余志偉
──────
《報導者》是台灣第一個由公益基金會成立的網路媒體,秉持深度、開放、非營利的精神,致力於公共領域調查報導,共同打造多元進步的社會與媒體環境。
官方網站:https://bit.ly/3rTeR1V
粉絲專頁:https://bit.ly/37jjGYD
Instagram:https://bit.ly/3rWFQJV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https://bit.ly/3ylK401
#報導者 #影像講堂 -
出版物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1-07-12 19:00:16本集節目由「開學文化」獨家贊助播出
「當思潮開始湧現,學習將永不停止。」
開學文化全書系正在博客來/Readmoo優惠中,
7月31日前,輸入志祺七七指定折扣碼,即可享有現金優惠!
☑️ 博客來實體書|全書系79折,輸入「@shasha77」再折20元
☑️ 博客來電子書|全書系輸入「@apsha77」折扣50元
☑️ Readmoo 電子書|全書系輸入「apsha77」折扣50元
👉🏻 博客來購書:https://lihi1.com/ZtlH8
👉🏻 Readmoo購書:https://readmoo.com/publisher/447
👉🏻《勢:效力論》:https://lihi1.com/U2U8W
#開學文化 #勢
---
✔︎ 成為七七會員(幫助我們繼續日更,並享有會員專屬福利):http://bit.ly/shasha77_member
✔︎ 體驗志祺七七文章版:https://blog.simpleinfo.cc/shasha77
✔︎ 購買黃臭泥周邊商品: https://reurl.cc/Ezkbma 💛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來看志祺七七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 如果不便加入會員,也可從這裡贊助我們:https://bit.ly/support-shasha77
(請記得在贊助頁面留下您的email,以便我們寄送發票。若遇到金流問題,麻煩請聯繫:service@simpleinfo.cc)
#禁書 #出版審查
各節重點:
00:00 開頭
01:04 什麼書會被中國審查?
02:57 中國用什麼方法審查?
04:55 進口書的審查
06:43 外國書為什麼要進中國?
08:07 開學文化和朱利安《勢》審查事件
09:52 我們的觀點
10:57 問題
11:13 結尾
【 製作團隊 】
|專案經理:Pony
|企劃:關節
|腳本:關節
|編輯:土龍
|剪輯後製:Pookie
|剪輯助理:歆雅/珊珊
|演出: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出版管理条例:https://bit.ly/3e6xLfU
→新闻出版署关于印发《图书、期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重大选题备案办法》的通知:https://bit.ly/3yNX1zv
→机构改革:中宣部直接管理新闻出版和电影:https://bit.ly/3hyKKcl
→在中国这么严的出版物审查条件下, 郑渊洁的童话大王当时是怎么拿到刊号的?:https://bit.ly/3xFSsHy
→国家新闻出版署开展“三审三校”制度执行情况专项检查 :https://bit.ly/3hUWAN0
→書號收縮下的大陸出版業:從自我審查到緊跟「黨政方針」:https://bit.ly/3yPNDeW
→邢福增:在中國,何謂「禁書」?:https://bit.ly/2TUy9Ye
→重磅調查:銅鑼灣書店一年後,禁書讀者、作者與岀版商之死:https://bit.ly/2U3849l
【 延伸閱讀 】
→習時代下,黨讓中國人讀些什麼?:https://bit.ly/3wuqKfb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如有引用本頻道影片與相關品牌識別素材,請遵循此規範:http://bit.ly/shasha77_authorization
🟡如有業務需求,請洽:hi77@simpleinfo.cc
🔴如果影片內容有誤,歡迎來信勘誤:hey77@simpleinfo.cc -
出版物 在 南道不知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0-08-26 12:15:00全球暖化的議題及環保浪潮的高漲,背後隱藏了資源分配的問題。已開發國家提倡節能減碳,為兼顧經濟發展不得不投入永續能源之開發。為了監管維護有限的森林資源及濫墾濫伐問題,便開始有了FSC (Forest Stewardship Council)的創立。目前許多人尚不明瞭FSC的意義及功用何在,其與切身的印刷、設計產業比較有關聯的地方,是如何在出版物或包裝上合法並有效地置入FSC標章,聲明擁護環保的決心,同時提升企業形象。
感謝【蘋果文創紙業】熱情贊助 業務連絡 Line ID : apple743111
▶️ 相關出版資訊可看:
全華出版「紙版墨色工 印刷設計手冊」
全華出版「Pd華文包裝設計」
上海交大出版「包裝結構設計」
站酷音頻「掌握設計師必備印刷知識」
高高手視頻「從零開始學包裝」
享學雲視頻「包裝設計快狠準」
▶️ 更多南道不知道影音:
FB:https://m.facebook.com/Nabrowang
YT:https://reurl.cc/pDq1kQ
IG:https://reurl.cc/E77Wdg
Pinterest:https://reurl.cc/7oome9
微博:https://reurl.cc/lVVl66
站酷:https://reurl.cc/AqqpN8
▶️ 線上免費收聽!
Apple Podcast|https://reurl.cc/9Xo9L8
Spotify | https://reurl.cc/mnWXA9
SoundOn|https://reurl.cc/3D8m9l
出版物 在 軟體開發學習資訊分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Jupyter Book 是一個開源工具,用於從運算資料中建構出版物品質的圖書和文件。
https://softnshare.com/jupyter-book/
出版物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在1977年底,《週末的狂熱 Saturday Night Fever》上映在即,但派拉蒙影業已經基本上對這部迪士可電影失去信心,高層甚至指示不需要提供劇照給媒體。
.
但負責行銷該片的公關巴比.札雷姆(Bobby Zarem)對公司的消極態度相當不滿,直到《時代》雜誌不斷敦促他提供劇照,札雷姆一把火上來,衝進總公司叫行銷統籌提供劇照,對方不從,他以武力將他推倒,隨後衝進辦公室偷走六張彩色底片逃亡。當日就寄給《時代》、《紐約時報》等多家媒體。
.
這起襲擊事件登上頭條,也使得札雷姆一夕成名,《週末的狂熱》隨之登上各家媒體版面,知名度大響,最後成為當年度最重要的流行巨作。這位作風強硬、惡名昭彰的好萊塢公關教父稍早因為癌症去世,享壽84歲。
.
如何形容一個公關,洛杉磯宣傳和營銷公司mPRm聯合創辦人馬克.波卡切夫斯基(Mark Pogachefsky)說得好,他說:「公關人員的有趣之處在於,他們是令人難以置信的全能。他們可以是小人、好人、知己,所有一切你想要的角色。」
.
除了將《週末的狂熱》推上浪端,札雷姆還是最早看出阿諾.史瓦辛格(Arnold Schwarzenegger)潛力的人。在看過《阿諾的健美之路 Pumping Iron》(1977)之後,他將這部一個關於奧地利健美選手的紀錄片推向全國,甚至安排阿諾與前第一夫人賈桂琳(Jacqueline Kennedy Onassis)見面。在他的操作之下,使得阿諾在美國成名,進而踏上好萊塢之路。
.
作為權傾一時的好萊塢公關,札雷姆的客戶每個月都要支付他一萬美元,是業界收費最高,雖然其性格極其暴躁,也在圈內豎立不少敵人,但他的行銷術卻也真是無人能敵。他親手操作過的電影包括《大特寫 The China Syndrome》(1979)、《第一滴血 Rambo》系列、《疤面煞星 Scarface》(1983)、《與狼共舞 Dances with Wolves》(1990)等作。至於合作過的演員則包括米高.肯恩(Michael Caine)、麥克.道格拉斯(Michael Douglas)、蘇菲亞.羅蘭(Sophia Loren)等人。
.
不止在電影領域呼風喚雨,就連著名的城市行銷「我愛紐約」(I Love New York),最早也是由札雷姆著手主導,這也是他最自豪的一項成就。甚至在政治圈他也有一席之地,總統吉米.卡特(Jimmy Carter)與柯林頓(Bill Clinton)選戰也都有他的身影。
.
談到之所以為何對公關活動情有獨鍾,札雷姆的答覆相當坦率,他說:「我覺得如果我能讓這世界上的人接受達斯汀.霍夫曼(Dustin Hoffman)、安-瑪格麗特(Ann-Margret)與雪兒(Cher)等人,那我就會被接受。為了被愛與被接受,毫無疑問,是我一直在追求的。」
.
童年的經歷或許對他影響頗深,在九歲時,札雷姆發現知名女星塔露拉.班克海(Tallulah Bankhead)下榻在家裡附近的旅店,他與朋友偷偷混進去爬上八樓,趁她的女僕送餐進去時,闖入要求班克海提供簽名,不過對方拒絕了,還拿報紙扔他。直到後來札雷姆真的入行,成為一個小有名氣的好萊塢公關時,他認為自己終於能實現願望,再一次向班克海要求簽名。不過這位女星依然拒絕了,回他:「我還是不簽。」
.
巴比.札雷姆晚年接受採訪時,表示對現在的公關界已經完全無法了解,他說:「這是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沒有邏輯。沒有時程與計畫了,因為管道太多,當主要的出版物得知一個消息時,網上部落格就已經洩漏了。」
.
事實上,札雷姆在電影界的名聲不算太好,與多位名流與合作巨星有嫌隙,以一個理應藏在幕後的公關來說,他得到的關注或許也比同業多上太多,但這些圈內流言蜚語也使得他更添傳奇性。由丹尼爾.艾爾格蘭(Daniel Algrant)執導的《致命人脈 People I Know》(2002)當中由艾爾.帕西諾(Al Pacino)飾演的公關艾里.渥曼,正是以巴比.札雷姆為原型。
.
.
(附圖為巴比.札雷姆。)
#BobbyZarem
出版物 在 李怡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失敗者回憶錄0924)
覺醒,誤知,連結
前文談及《七十年代》創刊,想不到還有不少讀友留言說是創刊時的讀者,有的還說一直讀到休刊號。一位讀友說,「七十年代創刊,帶動雜誌界百花齊放。」這是溢美之詞,不符合當時的情勢。
實際上,在六十年代的後期,因左派暴動的平息,港英對認同香港的推動,文革極左思潮在中國氾濫,但對西方追求社會主義平等的青年卻帶來正面幻想,這些複雜的思潮,使香港大專學生開始思索起生計以外的問題:我們活在怎樣的世界?我們是什麼人?我們往何處去?
這些話題在大專界非常活躍。中文合法化運動,對中國人的身份認同,是當時進步學生的思想傾向。逾百本青年刊物噴薄而出。1998年在藝術發展局贊助下,由吳萱人、何良懋主責編輯出版過一本書《七十年代青年刊物回顧專集》,收集、介紹和評述七十年代近百本青年刊物,刊登各書影,重刊各「發刊詞」。大致上說,早在五十年代出版並曾經引領風潮的《中國學生週報》,這時已有落後時代之感,終於在1974年停刊。代之而起的有港大的《學苑》、中大的《中大學生報》,中學生為主的眾多文社刊物,宗教機構出版物,這些刊物大都論及政治傾向與身份認同;專注於政治思想的,有《盤古》、《70年代雙週刊》、《知識分子》、《南北極》。《七十年代》只是其中一份,而且是唯一有影響力的左派背景的刊物。當時也有其他左派刊物,比如《新一代》《學生哥》《海洋文藝》等,但這些刊物因為走不出左派意識的局限,因此很快就辦不下去了。《回顧專集》認為是有親中背景的《七十年代》「辦得出色」,「覷準時機,出版策略勇進」。
回想當年,真的不是我有什麼能耐,而只不過是正統左派機構的思想框框太多,一方面敵情觀念強,顧忌多,另方面背後管家多,意見多,因此遇到一些新形勢新變化,一般都寧可謹慎從事,沒有中共當局的明確表態,就不去碰比較穩當。《七十年代》早期許多文章都出自《大公報》的才子之手,但他們反而無法在自己報紙上發揮。出版界的情況也一樣,有一位在中區左派出版大樓工作的編輯人員私下說,凡是這個大樓辦的雜誌,是一定不會被市場接受的。
此外,在左派單位工作的人,在工作、生活、娛樂、休閒甚而購物、醫療等各方面都自成系統,與香港一般市民的生活有區隔,那些蜂擁而出的青年刊物,和大專學生的思潮,他們都沒有接觸,懵然不知。我那時就香港眾多新出刊物的狀況,寫了一個報告給香港的左派領導,他們的反應是嘖嘖稱奇。
1971年1月29、30日,以台灣留美學生為主力的保衛釣魚台運動在美國六個城市爆發示威,反對1970年9月美日協議在1972年將冲繩交還日本,其中包括1968年被探測到有大量油田的釣魚列島。我從留學生出版的眾多保釣刊物中得到資訊,為此我就報導這樁事情詢問過左派領導,他的回答是「慎重處理,不要被人利用」。
這回答很可笑。但也反映了在敵情觀念主導下的中共心態。撇開保釣其後的走向,當時這是發生在留學生中的一樁大事,不能視而不見,更莫說要在留學生群中爭取讀者了。因此,我果斷地作了報導,摘錄了大量留學生刊物的文章,也請一位在《大公報》資料室工作的寫手,寫了關於釣魚台的油田和主權問題的長文。這樣的文章不會在正統的《大公報》刊登。事實上,保釣運動早期在所有香港左右派報刊中都沒有報導。左派要防止「被人利用」,右派就要維護台灣國民黨政權。
關於釣魚台歸屬問題,及日後保釣的發展,中國、台灣和海外知識人的角色,這幾十年來我已經有了不同的看法。但當時,純粹出自愛國保土的意向,認為美國將有爭議和有豐厚石油資源的領土,私相授受給日本,是應該抗議的。參與保釣的留學生,也是出自單純的動機,當然也夾雜著從封閉的台灣到了開放的美國之後的思想改變。那是台灣留美學生的左派思潮的萌芽時期,既代表覺醒,也代表誤知,但珍貴的是追求真理的精神。《七十年代》與他們契合,並共同探討國是,一起走著思想探索的道路,好多人都成了我們的作者和朋友。我對自己認識不斷解剖,在心路上同行的作者和讀者也一樣。保釣是我們連結的開始。
《七十年代》大幅報導和評論保釣運動,使雜誌在美加歐澳各校園的銷路激增。接下來是中美關係的突破,帶來了海外知識人的親中思潮。這思潮未必由我們帶動,但無可否認《七十年代》提供了載體,至少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這是後來我們認為應該檢討和改正的。(67)
圖1,1998年出版的《香港七十年代青年刊物回顧專集》;
圖2,1971年4月30日在華盛頓的保釣示威現場,學生領袖正發表演講。
(《失敗者回憶錄》在網絡媒體「matters」從頭開始連載,網址:https://matters.news/@yeeleema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