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出來面對face to festival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出來面對face to festival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出來面對face to festival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出來面對face產品中有14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萬的網紅偽學術,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認真聽〗教授真心話 😏 | 在家工作(上課)根本就很好 | #用最chill的姿態來上課 | 遠距參與的魔幻時刻 | 在家上班的優缺點 | #遠距有限公司 | WFH的組織傳播爭論 // 李長潔 ft. 阿丹老師、小也老師 💻 . 隨著確診人數的下降,疫喵施打的普及,情況發展狀況逐漸轉好,我們已經...

 同時也有1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750的網紅馬它mata x,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嗨大家,上傳在YouTube的是「精華版」Podcast,如果聽完覺得有趣,可以前往各大平台收聽完整版! 【收聽我的Podcast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lzv3erhgpg708545ykmuez6/platforms *留下五星評價...

出來面對face 在 鄭凱中 Lukas Ridge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10 02:51:16

其實人活在這個世界上怎麼可能會沒有煩惱呢? 這一次的疫情我相信大部分的人都面對同樣的問題! 最近和很多朋友聊天, 很多朋友都向我申訴很擔心很焦慮目前的生活經濟壓力和又 擔心自己和家人被感染的問題, 總之每一方面都好像需要擔心,就算打疫苗也害怕,不打也害怕!他們的情緒大部分都不是太好。 目前的生意...

出來面對face 在 M͙i͙n͙a͙ L͙. ?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03 11:06:03

大家瘋狂敲碗的證件照來了~💗 前幾年到韓國拍證件照,我只能說驚為天人! 讓我的護照重生後就一直想再去拍一次🥲 結果現在台灣也有這麼厲害的地方可以體驗拍攝~ 根本不用出國啦🇹🇼 大家趕快存下來,推爆這家👇拍過都說好! 想拍任何照片的都到 @holoface_studio 拍起來 這次我選擇拍攝的是 ...

出來面對face 在 有故事的旅人 X 晞。觀影記事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03 11:37:50

【Face your fear|面對你人生的恐懼,或是我們都要學會的人生課題】 #長文慎入 #生活分享 上回跟大家分享過,最近的人生好像順利得多了,也好像過得好多了,但你還是有些問題糾結,又或說近來身邊許多人都有這個問題,讓我亦有所反思。可能你自己未必會意會到,但身邊人就是會知道。有些事情你不敢...

  • 出來面對face 在 偽學術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24 14:34:40
    有 83 人按讚

    〖認真聽〗教授真心話 😏 | 在家工作(上課)根本就很好 | #用最chill的姿態來上課 | 遠距參與的魔幻時刻 | 在家上班的優缺點 | #遠距有限公司 | WFH的組織傳播爭論 // 李長潔 ft. 阿丹老師、小也老師 💻
    .
    隨著確診人數的下降,疫喵施打的普及,情況發展狀況逐漸轉好,我們已經準備好回到正常美好的日常生活。可以在咖啡館享受午后時光,可以去台南來一場小旅行,可以與親朋好友共處狂歡。
    .
    但,你有想要回去辦公室上班嗎?#遠距工作是不是好像也是一個不錯的選項?🤔
    .
    今天的節目,與 臺灣通傳智庫 的podcast節目「台灣問事」聯播,和世新大學的黃采瑛教授、文化大學的徐也翔教授,一起討論「#遠距課程」、「#在家上班」的可能與不可能。透過Robert C. Pozen與Alexandra Samuel在《遠距有限公司》(Remote, Inc)一書,提供了四個遠距工作時應該注意的組織溝通策略給大家~
    .
    📌 #今天的內容有
    .
    ▶ 史上最長暑假,終於開學了
    ▶ 遠距課程超好玩~
    ▶ 數位溝通的(不)可能性
    ▶ 遠距授課是一個「魔幻的時刻」
    ▶ 用最Chill的姿態來參與
    ▶ 在家工作的神奇時刻
    ▶ 紙本公文遞送應該要數位化了吧~
    ▶ WFH到底有沒有效率
    ▶ 在家上班的「組織傳播」爭論
    ▶ 遠距有限公司
    ▶ 在家工作根本就很好
    ▶ 工作時最重要的是「八卦」

    |

    📣 #KKbox 聽這裡:https://podcast.kkbox.com/episode/OsPXXbf_70BynlpB4_
    .
    📣 #Firtory 聽這裡: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txytj3y7jx80939n4q7egeg?ref=android
    .
    📣 #Spotify 聽這裡:https://open.spotify.com/episode/75pLp2muay5h0V9h4CwI5v?si=CpzanfvHQi6rT_zpo-N0pA&utm_source=copy-link&dl_branch=1
    .
    📣 #Apple 聽這裡:https://reurl.cc/KrpKpp
    .
    📲 #FB 完整論述: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862370957283854&id=208541192666847

    |

    /// 完整論述 ///
    .
    隨著確診人數的下降,疫喵施打的普及,情況發展狀況逐漸轉好,你是否也在期待日常生活能夠回到平常安定的狀態。可以在咖啡館享受午后時光,可以去台南來一場小旅行,可以與親朋好友共處狂歡。但,你有想要回去辦公室上班嗎?遠距工作是不是好像也是一個不錯的選項?
    .
    ▓ #全世界最大的在家上班實驗
    .
    在人手一機的時代,傳播學者José van Dijck(2013)在《連結的文化》中寫到,從Web1.0到Web2.0,就是2001到2012年之間的巨大數位轉型,傳播機器運作下的虛擬交流協作,成為一種重要的社會文化形式。勞動的場景亦無法自外,從電子郵件、互聯網站到同步視訊,組織的內部與外部運作,一直以來其實都被傳播技術與機器介入著(García-Orosa, 2019)。只是當前情景更加促使我們去思考,組織與個人的工作關係裡,技術介入所產生的意想不到的可能與不可能。
    .
    連TIME雜誌都指出:「這是世界上最大的在家上班實驗。」越來越多的工作者與組織因為益情的關係,嘗試了遠距工作的可能性。從組織溝通(organizational communication)的角度來看,隨著組織轉向遠距協作,組織溝通也變得越顯重要。
    .
    各個組織必須依據實際情況的變化,提出相應的工作安排,也留意員工個人的健康。甚至我們可能會突然發現,原本依賴面對面溝通的諸多工作場景中,其實存在著諸多問題,像是敷衍了事的工作規劃、相處不良的人際關係。
    .
    ▓ #遠距工作時,組織溝通更重要!
    .
    所謂組織溝通,是指一個組織群體中的語言互動過程,強調由人與關係所建構出來的世界,我們每日的生活都無法離開組織中的訊息產製、互動模式、意義建構、領導統御、文化形塑等多種行為(秦琍琍,2011)。也就是說,幾乎人類生活中的所有事務,都是依靠組織及其協商、合作、交流來達成且構造世界(李長潔,2012)。所以,當人們不能群聚在一起時,究竟會不會造成工作上的不便與劣勢?
    .
    遠距工作對生產力的影響,其實早在80年代時,因電信技術的發展而被討論過,當時的結論是:在家工作根本很好啊,其有較低的物理需求、較高的自主性、可以明確地交出成果。當然,能夠成功在家工作的人,通常有高度的自我激勵與自律能力(Olson, 1983)。不過,還是有研究者認為,工作需要有一個足以提供完全溝通的實體場所,才能促成對話與消減誤解(Kraut et al., 2002)。
    .
    正如我們所經歷的,許多遠距協作的傳播技術已經存在或快速開發中,電子郵件、電子布告欄(bulletin boards)、即時訊息(instant messaging)、共享文件、視訊會議、通報服務(awareness services)等,這些數位技術在很大的程度上,協助了組織成員進行對話溝通,也滿足工作效能(Olson et al., 1997)。
    .
    但也有學者如Kang等人(2020)針對僅依賴於電子郵件的遠距工作進行研究,他們發現,建立在電子郵件「收發」特質上的溝通,使得組織變得支離破碎。需要仰賴更完善的組織訊息規劃,例如定義郵件的重要性層級,才能讓組織成員真正參與到工作的運作中。
    .
    ▓ #四個遠距工作時應該注意的溝通策略
    .
    Donald Sull、Charles Sull、Josh Bersin(2020)在麻省理工大學商學院的管理期刊上建議進入WFH的組織與人們,如何更快速、無痛地進入這個新的工作時代。他們找了441位人力資源管理者進行調查,結果發現「參與度」、「生產力」、「連結感」,是當前疫情下遠距工作首要的問題。這些問題除了傳播交流、任務協作的硬體與軟體備整外,更好、更適合的組織溝通設計就是關鍵之處。
    .
    Robert C. Pozen與Alexandra Samuel(2021)在《遠距有限公司》(Remote, Inc)一書中,提供了四個遠距工作時應該注意的組織溝通策略:
    .
    1⃣ #訂好基本規則(ground rules):雖然從前面的討論來看,人們在可以自主控制工作目標時,達到不錯的工作效能。但定立基本的團隊規則,才會幫助組織成員知道自己應該怎麼行動。所以,我們應該確立一套關於工作時間、會議舉辦、電子郵件傳遞、資訊共享的明確指南。人們才不會迷失在居家日常與不斷檢查最新訊息的漫漫長日中。
    .
    2⃣ #建立團隊會議(team meetings):每週的例常視訊會議,不但是為了傳遞最新的組織資訊,分享團隊工作成果,促進知識與經驗的交流。同樣重要的是,除了工作會議,我們應該擁有一段產生社會關係的友誼時光,像是虛擬的「茶水間閒聊」(water cooler),每天早上與同事一起喝一杯咖啡,讓組織成員在遙遠的距離中,仍然可以感受到同理心。此外,在視訊會議時打開鏡頭也是一個重要的溝通策略,其可以展現非語言溝通的暗示,表現許多無法言明的事情。
    .
    3⃣ #善用一對一的交流(one on one):當我們身處在實體辦公室時,一對一的溝通無時無刻都可能會發生。但進入到遠距工作後,一對一溝通的機會便要主動規劃與創造,以確保每一個人都沒有「脫隊」。這種較密切的互動並非用來進行嚴密細微的工作檢查,其目的是在發現組織成員需要支持與幫助的地方,讓每個人都可以獲得足夠的關注。
    .
    4⃣ #確實地評估表現(performance reviews):遠距工作的情況下,我們時常無法獲得足夠的工作反饋與激勵,有時候根本就被埋沒在螢幕背後。所以,清晰明確、容易上手的績效表現評估方式,可以讓組織成員彼此了解工作的成果,知道自己應該維持哪些優秀的做法,以及需要改進哪些盲點,或進一步地微調工作流程。這也是一個不錯的組織學習與個人成長的途徑。
    .
    ▓ #數位時代中的組織溝通素養
    .
    遠距工作到底行不行的爭論,就這樣從80年代持續到現在,不管你接受與否,這已然是全世界的人都正在做(或已經做過)的事了。如何在居家上班、遠距工作的情境下,建立有效的組織溝通,尚有著巨大的挑戰。
    .
    我們勢必須要花更多的時間制定工作計畫,穩定溝通的流程,協調各種事務,運用更豐富、更精確的口語表達與人際互動技巧,來創造與嘗試工作的新形態。無論我們是否可以真正地順利地進入「新的後疫情時代」,遠距工作的可能性,與對組織溝通素養的重視與培養,將是這場疫情中珍貴的學習與成果。
    .
    🗂 #參考文獻
    .
    1. Van Dijck, J. (2013). The Culture of Connectivity: A Critical History of Social Media.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 García-Orosa, B. (2019). 25 years of research in online organizational communication. Review article. El profesional de la información (EPI), 28(5).

    3. 秦琍琍(2011)。《重返實踐:組織傳播理論與研究》。台北:威仕曼。

    4. 李長潔(2012)。組織傳播研究中的論述取徑:一個領域的探索。《傳播與管理研究》,11(2),3-38。

    5. Margrethe H. Olson. 1983. Remote Office Work: Changing Work Patterns in Space and Time. Commun. ACM 26, 3 (March 1983), 182–187.

    6. Kraut, R. E., Fussell, S. R., Brennan, S. E., & Siegel, J. (2002). Understanding effects of proximity on collaboration: Implications for technologies to support remote collaborative work. Distributed work, 137-162.

    7. Olson, J. S., Olson, G. M., & Meader, D. (1997). Face-to-face group work compared to remote group work with and without video. In K. E. Finn, A. J. Sellen, & S. B. Wilbur (Eds.), Video-mediated communication (pp. 157–172).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Publishers.

    8. Kang, R., Zhu, H., & Konstan, J. (2020). Organizational Bulk Email Systems: Their Role and Performance in Remote Work. In microsoft.com.

    9. Sull, D., Sull, C., & Bersin, J. (2020). Five ways leaders can support remote work. MIT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61(4), 1-10.

    10. Pozen, R. C., and Samuel A. (2021). Remote, Inc.. Harper Business.

  • 出來面對face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24 09:52:34
    有 33 人按讚

    0924崩潰寶典#32 秒睡爸媽跳跳娃 一夜好眠真是難 #克服睡眠障礙篇
    你們家也有 #睡眠育兒法 的隊友嗎?
    你也曾深夜許願 #給我一杯忘憂水 #還我一夜好眠 嗎?
    當我第一次看見隊友施展「#睡眠育兒 #魔法」的時候,
    我完全感受到孩子是適應能力很強的生物 #不要太過操心,
    新的一集 熱烈上線 ⬇️⬇️⬇️
    🎧 頻道網址點選*(請看留言處)
    ---------------------------------
    歡迎收聽、訂閱、追蹤、分享
    ---------------------------------
    他們一定會因時制宜好好地活著!

    身為母親/主要照顧者
    千萬要提醒自己"放下放下"
    沒有孩子非妳不可
    全家人一起來調整。
    #不是只有你一個人,
    面對 #魔獸難解的作息
    只要外面有家人在 #看電視吃飯聊天不關燈(一連十個字)
    就容易功虧一簣,
    你感氣餒,全家扼腕。

    更何況安靜如我家,
    在外放電足了夜晚只有更嗨

    整個晚上,我已經不像過去愛聽電音
    只剩下童話故事、輕音樂和音樂家故事,
    依然可以各種 #睡不著
    (現在我最怕聽到的三個字,千萬不要在我耳邊說)

    睡眠這件事,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每個年代和時期又不同。

    之盈分享童年的回憶,不管幾歲,
    只要爸媽一出去,兩姊妹就起來演戲,
    #棉被當戲服 #父母腳步聲當作壞人入侵

    凱婷分享身為父母,
    須覺察自己的極限,
    就可以經歷陣痛期,(這件事情好難T_T)
    調配好自己的生活。

    這讓我想到包北 #一個晚上可以出去拿十樣東西,
    陣痛期這三個字,好像三輩子這麼長
    爸媽好想直接被敲昏啊!

    我最近白天都有幻聽,
    「請按選書鍵、選書、選書、選書、請按選書鍵」
    「布拉姆斯、柴可夫斯基、韓德爾...小。約。翰。使。特。勞。斯」
    這是剛剛問我女兒的,名字這麼長她居然背的出來OMGT)..(T...
    我最近就是這麼 #被魔音傳腦,#魔獸還在身上跳 的情況下睡著的。(暈)
    ---------------------------------------
    歡迎收聽、訂閱、追蹤、分享
    ---------------------------------------

    EP#32
    本集重點:

    【本集特別之處之盈的孩子也一同在旁陪伴錄製,其中有孩子可愛說話、親子對話與歌聲。】

    1. 孩子的睡眠問題家家有,性別、個性、天生氣質、孩子的數量等等都有影響嗎?
    2. 家有多寶的父母面對孩子睡眠互相干擾的困擾,你也有嗎?
    3. 大寶通常有強烈的「有伴的需求」,同時也有更加細膩貼心的一面,你發現嗎?
    4. 孩子通常在爸爸手中時表現大不同,是否覺得爸爸好神?
    5. 各種教養學派針對睡眠問題的解決方式都有其道理與理論,找到最適合自己與孩子的方式調整睡眠問題,莫急莫慌。
    6. 睡覺時間到了的時候,重要是營造家中睡覺的氛圍。

    #FACE崩潰娃的鎮定計
    #黃之盈心理師的暖心園地
    #Katy親子教養諮詢教練
    #心理療癒
    #正向教養
    #覺知教養
    #信任心教

  • 出來面對face 在 以身嗜法。法國迷航的瞬間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22 23:08:44
    有 936 人按讚

    《交易》

    最近在twitter跟facebook上取消關注了一些大媒題(對我來說不是主流媒體 , 因為只是財團記者的人云亦云) ,瞬間頁面神清氣爽, 也出現了一些我原本有關注卻常常被大媒體洗版式貼文遮住的獨立媒體新聞。

    例如這則Nicolas Hulot的性侵害案件。他是誰呢 ? 是前任「生態、可持續發展及能源部部長」(2017-2018),更早之前是風帆選手、記者、生態節目Ushuaïa的主持人,在2007、2012、2017年都曾表態參選總統。也曾是好幾次法國民調最受歡迎的政治人物。

    這麼有名有勢力的人物,性侵害案件卻甚少被提及,的確啟人疑竇。這次是另一位蠻受爭議的記者Jean-Michel Aphatie出書提及。他說« Une société qui n’est pas capable de regarder en face des accusations est une société qui se fourvoie » 一個不能面對指責的社會是一個迷途的社會。

    先說說案件吧 ! 指控被性侵害的女子是Pascale Mitterrand,沒錯,是密特朗總統的孫女。「前總統的孫女被性侵害」這種事在台灣不管是真是假一定吵翻天了,在法國卻很少人討論。當然不是因為法國人對性侵害沒興趣,不然2011年時呼聲很高的政治人物多米尼克·史特勞斯-卡恩 (Dominique Strauss-Kahn) ,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就不會黯然失勢了。

    1997年,年方19歲的Pascale帕絲卡樂以實習生的身分在Sipa Press擔任攝影記者。Nicolas Hulot當年42歲,已經是名氣很大的Ushuaïa節目主持人,在科西嘉島剛購入一棟豪宅,並獨家授權讓Sipa採訪。帕絲卡樂遂獨自前往,為期一星期。之後她心神大亂,甚至放棄了攝影記者的職業。11年之後,2008年,她終於鼓起勇氣前往警局報案。當時案件有受理,警局也約談Nicolas Hulot,不過當然劇情也不會太意外 : 被控告性侵害的人大都會宣稱是兩廂情願的性行為。所以當然也沒有被起訴。

    2018年二月,Ebdo雜誌揭露了這個案件,雖然銷售量不錯,但很快就吹了熄燈號。當時是生態部長的Nicolas Hulot在雜誌出刊之前就上電視台申冤,說這造成他跟家人的噩夢 ! 隔天第一總裡Édouard Philippe跟兩性部長Marlène Schiappa(蝦怕)出聲聲援Nicolas Hulot。但當時的媒體幾乎一片沉寂,既不confirmer也不infirmer,不贊成不反對,彷彿沒有這個事件。

    身為記者的Jean-Michel Aphatie自己也覺得很怪,所以他去訪問了幫Nicolas Hulot寫自傳的作者Bérengère Bonte,因為Bérengère Bonte曾訪問當年派Pascale帕絲卡樂去科西嘉島採訪的SIPA媒體負責人Gökşin Sipahioğlu (2011年去世)。這一段訪問也寫在他九月出版的書裡。其實大家都忘記了Nicolas Hulot也曾是攝影師,也為Gökşin Sipahioğlu工作過。

    Jean-Michel Aphatie在書中寫道 : Bérengère Bonte說 ,多年之後重聽當年的採訪,才明白「她錯過了ㄧ些事情」。其實是Nicolas Hulot偶然看到了Pascale帕絲卡樂的照片,打電話給Gökşin Sipahioğlu說「把她送來給我 ! tu me l’envoies !」Pascale帕絲卡樂並不想去,尤其不想一個人去。SIPA(Sipahioğlu)回電給Nicolas Hulot這樣說,Nicolas Hulot說「不 ! 她一個人來 !」

    Bérengère Bonte說Gökşin Sipahioğlu在描述「他送了一個Nicolas Hulot指名的19歲女孩去給Nicolas Hulot」的時候,還笑了 : 「那女孩很漂亮,跟您一樣 !」Bérengère Bonte說她自己當時也不自在的跟著笑了兩聲。多年後,Bérengère Bonte承認她當時壓抑了自己的驚愕,不敢深入追問,也不敢直視自己內心的疑慮,就連跟別人提及也多所顧忌。畢竟,面對社會地位比較高的人開黃腔,我們常常害怕反駁...

    Jean-Michel Aphatie在新書出版之際接受訪問,說他會重提這件事的出發點不是在於Nicolas Hulot,而是因為「la violence」一種暴力,沉默大眾加諸於被侵害女子的暴力。在MeToo運動的時刻,大家都鼓勵被侵害女子勇敢站出來,但現在卻對她們說的話不感興趣 ?

    「有一大堆的論據來避免思考這個問題:例如時效prescription。但我們是否對男性統治和暴力的形式給予了應有的關注?答案是否定的。…我們需要改變我們的文化。當我看到Jean-Jacques Bourdin的採訪時,Nicolas Hulot假裝是一個受害者,這把戲也太不可思議了。…沒有理由對一個正在受苦的人視而不見。他們必須得到尊重。…這並不意味著被指控的人是有罪的,但我們必須看清事情。…作為一個環保人物,並不是一個可以得到豁免的圖騰。我知道對一些記者來說,Nicolas Hulot所代表的東西值得崇敬,因此也形成一種事實上的保護。他們對我說:"你想要誰都行,但不能是Nicolas Hulot"。我不是說他有罪,因為我不知道。另一方面,我們必須關心一個在事件發生11年後走進警察局大門的人的痛苦。這必須提醒我們,如果我們認為對婦女的暴力是一場值得在社會上進行的戰鬥。這當然會使我們感到不安,但我們不能視而不見」。

    讓我想到最近在翻譯的「白奴貿易」(LA TRAITE DES BLANCHES) ,19世紀末期,數以千計的歐洲白人女子被運往歐陸之外的妓院或王室後宮…也許這種歷史始終未成為歷史 ?

  • 出來面對face 在 馬它mata x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1-07-19 18:00:06

    🗣 嗨大家,上傳在YouTube的是「精華版」Podcast,如果聽完覺得有趣,可以前往各大平台收聽完整版!

    【收聽我的Podcast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lzv3erhgpg708545ykmuez6/platforms

    *留下五星評價,留言妳的想法或是希望聽到的主題
    *KKBOX & Spotify可以把節目分享到IG限動,分享你的感想給我吧
    *推薦大家起床、睡前、通勤、吃飯四個時間聽最讚!

    ▌麥克風:美國Blue Snowball 雪球麥克風 / 白色 2980$
    ▌聲音剪輯軟體:Audacity
    .....................................................................

    S2EP#15|不該被遺忘的醫檢師:採集COVID-19檢體、提供精液就加分、FBI鑑識科、薪資&工時&升遷機會?醫檢系日常feat. 醫檢系宇彤&醫檢師學長

    ▊ 這集聊什麼

    (00:01:30) 白色巨塔的前哨戰士!歡迎醫檢師學長&醫檢系宇彤、baby face學長看不出來工作6年
    (00:03:15) 疫情最嚴重的時刻、如何採檢?不怕被感染?不被尊重的專業
    (00:10:33) 醫檢部門分幾類、分子生物科、FBI鑑識科、醫檢師薪水&升遷機會如何?工作環境很急躁
    (00:20:12) 用性命壓著你繳報告、解凍血液、醫檢師數量飽和VS醫院不願開職缺、兩個捍衛權益的工會
    (00:30:03) 醫檢系實驗日常:寄生蟲、非洲大蝸牛、狗大便、提供精液有加分、法醫界的醫檢師、念了四年面對國考....
    (00:40:33) 不做醫檢師的話?醫檢系的未來出路、想讀醫檢系....、保持學習上進的心

    .....................................................................

    【在職場闖蕩的大四生】— 分享在校園跟職場之間的大小事:快畢業的未來迷惘 & 畢業不久的社畜心聲 & 職場實習的各種秘辛!

    馬它mata – 念醫學大學、Youtuber、Podcaster、穿搭客 — 擅長在家邋遢出門漂亮。

    *請我喝大冰美,每天才有動力keep going
    https://pay.firstory.me/user/matainthehouse

    *IG:https://reurl.cc/rgdo8b
    *YouTube:https://reurl.cc/KAKqjm
    *Email:camelstyle0629@gmail.com

    .....................................................................

    🗣關於我的Podcast節目《馬它 in the HOUSE》

    【在職場闖蕩的大四生】— 分享在校園跟職場之間的大小事:快畢業的未來迷惘 & 畢業不久的社畜心聲 & 職場實習的各種秘辛!

    馬它mata – 念醫學大學、Youtuber、Podcaster、穿搭客 — 擅長在家邋遢出門漂亮。

    *請我喝大冰美,每天才有動力keep going
    https://pay.firstory.me/user/matainth...​

    .....................................................................

    ◆ 如果想看更多關於我的食物 / 穿搭 / 旅遊 /日常分享,可以到下方連結
    ◆ 個人IG : 👉 matamata.chan.92
    ◆ 食物IG : 👉 Food_map_camel
    ◆ FB粉絲專頁 :👉 https://reurl.cc/e5v12x​
    ◆ Popdaily創作者計畫👉https://www.popdaily.com.tw/user/28032​

    .....................................................................

    喜歡我這支影片的話,記得按讚和分享給你所有的朋友
    也可以去我的IG看看關於我的更多分享
    記得訂閱我的頻道呦d(`・∀・)b

    #podcast​#馬它intheHOUSE​#podcast推薦

  • 出來面對face 在 Lisa hui 許靜雯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0-07-07 21:10:54

    心滿意足
    作词作曲&和音:许静雯Lisa Hui 编曲混合:Awesome Studio

    Lisa 的創作心靈:
    經過漫長有如地獄般的愛情歷練,無論終點是什麼風景,我們都應該懂得"心滿意足"。
    寫這首歌曲的時候真的是心力交碎,而且碎得一塌糊塗,那種對愛情失望而破碎的心靈,你有感受過嗎?
    錄製這首歌曲時候,進了三次錄音室,都是淚流滿面的走出來,沒有一次成功的完成錄音。到第四次時候更是崩潰嚎哭,我不斷問自己應該怎麼辦? 那時候加拿大已經不能再給我停留,要準備回香港了,事情已經不能再拖延,不錄完就真的前功盡廢了,每次都哭得停不了,怎麼可以完成呢?
    於是再次豁出去,在錄音室一邊哭一邊錄,錄了好多個小時,直到凌晨4點多。才錄完主音旋律。錄完了之後又感覺少了些壓迫力,畢竟這首歌真的讓Lisa迷失在崩潰邊緣,那種疑幻疑真,徘徊得失之間的情感邊緣,迷幻而不實在的感覺,令Lisa決定在最後段的副歌部分多加幾重和聲。Lisa當刻隨心即興的和唱讓這個原本R&B的歌曲有了自己的靈魂。
    「 心滿意足」告訴我們,懂得當刻的放下才能領匯心滿意足。
    等待一個人回到妳的身邊,那種漫漫長夜的痛苦煎熬,日夜顛倒,自己卻逐漸失去了照顧自己的本能,每日心裡痛苦糾纏,歲月與時光同步逐漸逝去。
    要努力的放下心裡唯一掛念和信任的那個「他」,近乎不可能,你能懂嗎?可是現實的一切一切,都太殘酷了...
    當醒覺的那刻倒過來想,只要愛過,擁有過,自問真心愛過,享受過浪漫熱戀的時段,我們都應該「心滿意足」了吧。
    雖然寫這首歌和錄唱的時候,Lisa還是處於沒放下糾纏的心態。可是面對現實的殘酷,壓抑著的情感是無法控制,激發了無可奈何的「心滿意足」的出現。
    这首是繼"沒關係"之後寫的第二首歌曲,雖然說“沒關係”,可是心裡還是放不下, 也得說服自己要“心滿意足”。

    這首歌有在「A1 Chinese Radio Toronto Canada」有播放過,,與商業電台 嘅《馬路的事 我哋的事》, 還有台灣電台「獨立音樂講堂 -第二十八集」(DJ罐頭)。





    Satisfied-
    An Original Song from Lisa's song mind

    When I wrote this song I was completely heart broken and had a really hard time recording it. Have you ever felt broken hearted and disappointed by love?
    I entered the recording studio three times trying to record this song but each time I left in tears. I couldn't complete the recording. By the forth time I kept crying and crying. I kept asking myself what should I do? At that time I was no longer able to stay in Canada. I was ready to return to Hong Kong and my departure could not be delayed. How could I finish recording if I couldn't stop crying? So I tried again no matter how exhausted I was. I was crying in the studio and I recorded for many hours until it was 4 am. The main melody was recorded and I still felt it was not enough... something was still missing. So I added a few more harmonies to the last chorus to make it sound more full. When the harmonies in the last chorus were done, I felt relieved and was sure this is what I wanted. It gives a perfect “soul” addition to this R and B style of song. I always improvise, sing and  record as many tracks as possible to make my original songs as best as they can be . 

    After all, this song was really about Lisa on the verge of collapse. On the emotional edge between wondering and loss. The psychedelic and unrealistic feeling that made Lisa 's impromptu chorus gives the song it's soul.

    "Satisfied" tells us we don't need to be down to be satisfied.
    Waiting for someone to come back to you, the long nights of pain and suffering. But gradually she had lost her instinct to take care of herself, the pain had entangled her heart everyday and time gradually passed away.
    It is almost impossible to let go of the only "he" in your heart that you care about and trust. Can you understand? 
    But everything is reality and it is cruel. When we wake up and think about it, as long as we have loved, owned, sincerely loved and enjoyed the romantic times we should be "Satisfied". 
    Throughout writing and recording this song Lisa was in a state of mind that couldn't let go of the entanglement. However, in the face of cruel reality and suppressed emotions that cannot be controlled the inspiration for 'Satisfied" crystallized.
    This is the second song written after "It Doesn't Matter". Although it says "it doesn't matter", I still can't let go of it in my heart, and I have to convince myself to be "Satisfied".

    This song has been played on stations such as "A1 Chinese Radio Toronto" ,”Industrial Radio station "The Road and us", "Taiwan Radio's Independent Music Lecture eps.28"and shown live on Fairchild Television


    Photo taken by potato
    VIdeo edit by Lisa Hui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LisaHui1994/
    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lisahui94/

  • 出來面對face 在 夫夫之道 FuFuKnows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0-05-22 21:00:14

    「面對骨癌這件事,並且能夠說出來這整個過程,能讓我對自己、對這件事更加的能夠釋懷。」

    熱愛健身的林家佑,
    曾經以為年輕是自己的本錢,
    卻沒想到經歷無常,
    生命彷彿給了他一場天大的玩笑。
    他得到了骨癌。

    那些勇敢面對的日子,
    那些努力撐過的疼痛,
    咬牙走過以後,
    他開始感謝生命帶給他的每一刻,
    感謝陪伴在身邊重視他的所有人。

    現在的他雖然還在復原與觀察的狀態,
    但他想把握未來的每一刻,
    盡力的扮演好各種角色,
    並度過所有難關。

    他是林家佑,今晚的夫夫小視窗,
    讓我們一起來聽聽這位大男孩的抗癌故事。


    ❤️歡迎關注林家佑
    臉書 👉 https://www.facebook.com/%E6%9E%97%E5%AE%B6%E4%BD%91-150655154952615/
    IG搜尋 👉「amos.nd」

    😍英文字幕翻譯 Amos Pai

    ❤️夫夫之道本週精彩回顧
    ❤️【夫夫愛吃鬼】必吃花蓮美食(下集) 👉 https://youtu.be/9nA39HILrEk
    ❤️【夫夫劇場】媽,你真的愛我嗎? 👉 https://youtu.be/7SbXq4vNE2A


    😍歡迎關注IG
    夫夫之道➡️fufuknows
    Leo➡️heyitsleo_kai
    阿凱➡️eyo_wang



    #健身 #男神 #抗癌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