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凱匯停車場時租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凱匯停車場時租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凱匯停車場時租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凱匯停車場時租產品中有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0萬的網紅高雄好過日,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氣爆六週年:工業城市轉型完成了嗎?】 時間過的很快,今天,是高雄氣爆六週年。 六年過去,氣爆區重建早已完成,傷痛逐漸撫平,傷疤已然淡去。在政治口水外,我們還是要回顧一下,高雄氣爆這場匯集多種系統失靈的工業災難,是否啟發了高雄,轉型成為更具韌性的宜居城市? 我們還是來回顧幾點好過日過去...

  • 凱匯停車場時租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8-01 00:47:47
    有 2,293 人按讚

    【氣爆六週年:工業城市轉型完成了嗎?】

    時間過的很快,今天,是高雄氣爆六週年。


    六年過去,氣爆區重建早已完成,傷痛逐漸撫平,傷疤已然淡去。在政治口水外,我們還是要回顧一下,高雄氣爆這場匯集多種系統失靈的工業災難,是否啟發了高雄,轉型成為更具韌性的宜居城市?


    我們還是來回顧幾點好過日過去提到的問題:


    #都市計畫與分區發展擺爛不做

    1970年代,高雄市人口仍在爆炸成長,已超出了1936年日本第三次都市計畫下的城市範圍,東三民、五甲、草衙等帶湧入大量勞動人口,城市隨之雜亂無章第擴展開來。同時,在日本建立的重工業基礎下,中國黨政府持續在高雄南、北同時擴充發展石化業。在中油煉油廠旁,1970年代建立了仁武、大社工業區。要連結港區的管線,就從都市計畫區的邊緣繞過,然而,在十年內,過去的邊麓已經成了市區。新來的移民沒有一個知道自己的家園蓋在管線旁邊。


    看得到的工廠通常會有人去抗議,但看得到的工廠不一定就不安全,法規與稽核要求也較多,看不到的管線反而無人理會,市民根本沒想過要政府與廠商做好管線管理。


    #缺乏對風險監督控管機制

    1991年,中油在凱旋路上增建管線,1994年管線工程經試漏試壓清洗無虞後視為完工。但在這之中,1991-92年間的崗山仔二之二號道路排水幹線卻把管線包入,犯了設計不當、疏於檢驗和後續巡檢三重疏失。且中油、接手管線的榮化與市府,均「忘了有這件事」,坐等管線腐蝕毀壞。


    榮化說:我根本不知道中油建的管線有問題;中油說:我根本不知道市府蓋下水道會把管線包進去;市府說:我檢查箱涵都沒壞啊誰會去看裡面的管線?,在「這是沒有人的責任下」,三不管地帶必定就發生問題。


    #想定外的危機處理缺經驗

    二十多年過去,地方已經換黨執政。到了管線破洞時,當時的地下管線圖資建置根本無法立即查詢,而城市救難體系亦無針對石化災難的緊急作為。在無法確定災害種類與嚴重程度下,大量人車仍然進進出出。在城市結構與使用分區失調、基礎建設敷衍行事、欠缺風險管理能力等一連串的失誤下,悲劇於焉發生。


    #重建過程的成功與遺憾

    在氣爆後,中國黨政府發布「不立專法、不設專責機構,不編特別預算」的 #三不原則,媒體更流出中國國民黨副主席兼秘書長、總統府秘書長曾永權在黨政小平台會議中對經濟部說:「不要搭舞台給高雄市政府,讓經濟部處理石化管線是送舞台給高雄市政府來卸責」。


    但民間資源持續湧入,市府也隨即發包進行了道路與基礎建設的修繕,在11月20日恢復一心、二聖、三多、凱旋等四條幹道通車。而在災民賠償部分,為了避免921地震後,東星大樓災民告台北市府國賠案,經北市府屢次上訴纏訟8年;和建商的訴訟更纏訟14年,結果一毛錢也拿不到的類似慘劇發生。市政府就以「代位求償」賠償災民,避免長年纏訟。


    救災、重建、代位求償,算是高雄市府應變較好之處。然而,當時市府能做、該做而未做的,也有許多。


    在社區重建的過程,市府沒有利用基礎建設整建的契機進行街區再造,甚是可惜。例如,輕軌建設的拖延和通車後缺乏接駁系統的通盤調整,讓災區失去「生態交通」轉型的先機。另外,凱旋二、三路上,原本聚集大量租車業者,佔用騎樓人行道營業,嚴重影響行人路權。在氣爆後,租車業遭受重創,在重建中,一度有興建立體停車場,透過路外停車方式加強管理的倡議。然而,卻因用地取得有爭議,重建後業者照樣佔路營業。路修好了,建築的皮拉了,市民權益、生活品質卻沒有提升,其他商業未見發展,租車服務也缺少創新。凱旋路重新發展的契機就這樣錯過了。


    #整體石化業未來的思考

    在災區以外,若上升到整個城市,最重要的「石化業未來」與「工業風險管理」,一度浮上檯面,在2016年政黨輪替後,間接促成了五輕如期關廠以及中油總部改籍。


    然而我們仍得面對的是,若高雄不可能完全放棄石化業,那麼在都市規劃中,集中風險管理,避免長距離管線輸送,縮減分散多處的石化園區,提升工安與環境標準,這些政策都仍待推動。但,韓市府迴避處理「#石化專區」議題,大林蒲遷村、仁大降編、石化高值化、循環園區建立、中油實質南遷等問題,只能留待新市府處理。


    長久以來,從大仁宮、鎮興橋、到81氣爆......,高雄背負著國土開發不均的「工業城市」重擔,除了承受種種污染和產業轉型無力沈痾外,還冒著性命財產直接損失的危險。 我們希望,在我們這一代,能徹底面對與解決問題,跳脫工業城市的宿命,絕不能讓32位市民平白犧牲!

  • 凱匯停車場時租 在 八鄉朱凱廸 Chu Hoi Dick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6-12-04 16:11:35
    有 649 人按讚

    【#歡樂買街市】 Part 3

    【鄒崇銘:社區自治】
    (00:00-04:53)
    -若房署不準在公共空間涉及現金交易,可考慮轉用電子社區貨幣
    -社區自治:我們奪回自己的地方,可以自行決定社區內的交易

    【朱凱廸:重奪屋邨可能】
    -總結鄒崇銘:三個可行方向
    (1)回購街市(整個/局部回購?):物業實際未必值「市價」,例如領展聲稱安蔭邨的出租率達92%但事實並非如此。
    (2)屋邨公共空間起街市、搞市集
    (3)成立民主互助基金/合作社:以民主模式管理,爭取穩定回報

    -短期工作:
    (1)先在不同屋邨內聚人
    在屋邨內找到50至100人同樣察覺到問題並想要作出改變,再一起商討對自已邨內有利的方法
    (2)實地考察
    邨內居民可以查證領展準備拆售商場所提供的數據(出租率、回報)是否真確,拆穿報稱數字的水分

    【運頭塘互助支援組發起人 Molly :如何面對領展拆售?】
    (12:02 開始)

    -背景:領展早前出售大埔運頭塘商場予駿昇投資有限公司,隨即發律師信要求六間老店(包括文具店、髮型屋、玩具店和眼鏡舖等服務居民的店舖)在半年內離開,即使原本租約未滿亦不用向店主賠償。支援組早前收集了5200個街坊簽名,要求新業主駿昇保留六間老店,但駿昇反而要求店舖以高7成的租金遷去另一商場。

    -議題一直缺乏關注令悲劇不停重演(華貴邨、運頭塘邨等):被拆售後原本店舖都被趕走

    -拆售的商場價高者得,不會考慮業主能否妥善管理商場;而商場劃一租金令店舖種類單一,賣日常用品的小店難以生存

    -希望居民及早反對拆售,事後難以阻止:居民的參與很重要,要首先讓居民意識問題,再團結力量反對

    【街坊討論:總結整理】
    (20:48開始)
    (1)投資回本期:回購商場幾時可以回本?
    姚松炎:每年估計租金收入3600萬,假設沒任何增長,投資五億的回本期便是16年。

    (2)未來可以點做?點樣可以令更多人意識到問題?
    石圍角街坊:石圍角街市是十室九空,加租加到商戶走光一直空缺,賣這個高價是呃人的。石圍角多老人家,但很多年輕人也因外面貴租而回流中,只是未開始關心社區問題,令人感到焦急心痛。幾時回本,就算過十年我也不介意,因為這是留給下一代、社會的綠洲。

    朱凱廸:重奪屋邨空間可能--
    1.在屋邨公共空間設立新市集、街市
    挑戰領展壟斷-房委會向領展提供埋售後服務,用公帑聯同警察幫手打壓居民市集。
    2.挑戰領展營運數據 e.g. 租金水平、出租率
    3.集合力量(人數)與領展/新買家談判 e.g. 押後截標日期
    4.集資參與投標
    但所有的可能性首先都要在屋邨入有一定數量的人關心問題。

    崇銘:房委會仍有責任照顧居民生活,沒有可能甩身。
    長遠更治本的方式,亦未必是將焦點放在現有的商場,反而可在領展範圍外搞居民自己的墟市、小店。

    運頭塘支援組molly:開頭搞時居民會認為我們搞事,但後來因居民身份漸漸獲得其他居民信任,一個月來收集到5000個居民簽名。第一步真的需要自己屋邨的邨民能站出來,鼓勵大家走出來,事情不是想像中困難。

    (3)街坊分享自己屋邨情況
    粉嶺八十後街坊:領展的商場全部是讓大財團做,連車位都賣埋,而行過很多地產鋪也發現租金很貴,上水粉嶺的小店鋪根本不能生存。

    青衣長康街坊:是五邨中其中一條被賣豬仔屋邨的居民。見證屋邨商場輝煌時期,唔記得買鹽可即刻仆返落去買。今次事件令自己開始去想為何街市會變豬頭骨,其實只是因為街市賺不夠,所以要賣出去,而不顧居民很需要這個街市。居民很無力,敢怒不敢言,但開始講這個問題,其實沒有人想去老遠買餸,問題是我們如何有能量團結起來,其望其他區的居民也能開始關心自己的屋邨街市。

    住葵芳私樓街坊:相信領展會陸續變賣,希望大家能聚集力量,令全港的街市能不被領匯滅殺,能有更大空間發展。

    姚:每一個場都受不同契諾約束,例如只有一個場可拆售停車場,以致回報率各有不同。如果停車場可拆售,將來便可能不用租給本邨居民,大家也可留意這點。

    朱凱廸:除了爭回領展商場,我們也可爭回經濟自主,發行自己的貨幣。英國已有地區用自己的貨幣出糧,例如我們也可以發行在葵青區用的貨幣,這樣錢便可以留在社區。

    如我們的生活是被綁手綁腳,生活便無民主可言,民主應由社區出發。

  • 凱匯停車場時租 在 八鄉朱凱廸 Chu Hoi Dick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6-12-04 15:28:30
    有 1,269 人按讚

    【#歡樂買街市】回購領展 居民共議
    我們移師了去葵涌廣場對出,歡迎大家來與我們一齊傾呀!

    【背景】
    由2014年開始,已經有十幾個屋邨受領展拆售影響,屋邨商場好像豬頭骨一樣被分拆開賣來賣去,停車場亦如是;有些情況更加離譜,田灣邨內的商場竟然變成一間國際學校。

    今次拆售的五個屋邨:(新界西)荃灣石圍角邨、葵涌安蔭邨、青衣長康邨,(新界東)大圍新田圍邨及火炭穗禾苑,一共五個。

    【點解要關注今次的題目?】

    我們除了講爭取民主、港人自決等宏大的政治議題,亦要講生活上的自決,一共二、三百萬居住在公屋的市民的福祉是不應該因為私有化、財團拆售而被犧牲。如果香港市民支持民主,亦一定要支持在屋邨、屋苑每個社區內奪回我們的自主權。

    【姚松炎:領展拆售商場的前因後果】
    Q:房委會當年為何把部份公屋商場賣給領匯(領展前身)?
    香港興建公營房屋的資金一直由出售居屋所得收入補貼,但03年金融風暴後為了拯教樓市,政府決定停建局屋。缺少資金建公屋,政府便只好殺雞取卵將轄下一部份公屋商場賣給領匯,並打包變成房地產信託基金上市(REIT, 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一次過套現幾百億,變成香港過去十年興建公屋的資金來源。

    Q:甚麼是房地產信託基金?
    A:領匯是香港第一間和現時最大型的房地產信託基金上市公司(REIT)。房地產信託基金和一段股票最大的分別是,前者受法定要求必須將租金收入當中較高的百分比作為股息派給股東,投資者視之為風險較低、回報較穩定的投資工具。

    Q:房委會拆售予領展,和領展再拆售予第三方有何分別?

    當日房委會以「不可分割業權份數」方式將公屋業權轉授於領展,換言之領展和房委會共同持有公屋業權,但兩者業權涵蓋的權益難以分割和界定;而當領展再拆售出去時,則變成領展、已拆售的旗下物業擁有者與房委會三方持有公屋業權。

    領展和房委會當時簽訂了眾多特殊契諾保障居民,但在再拆售後,因新買家跟房委會之間沒有簽過契諾,不一定受特殊契諾約束,像屯門兆康苑已發生新賣家違反契諾,拆售車位予非本邨居民,又不肯付契諾訂明的維修費(詳細報道可觀看鏗鏘集:一紙之諾)。

    【現今的三條出路】
    雖然我們不能叫停領展再拆售,我們眼前仍有三條路選擇,可能前兩條已是死路,只看第三條會否成生唯一生路:
    (1)要求政府阻止領展拆售
    (2)要求政府出資買回商場並重新管理
    (3)居民夾錢買商場

    (3)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接下來我們會請鄒崇銘跟我們講一下居民夾錢買番領展商場街市停車場的可行性。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