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萊塢明星心目中的千禧後十年最佳演出】
/
《紐約時報》在2010年訪問14位好萊塢明星誰的表演是自己心目中的「千禧後十年」(2000-2010)最佳演出,雖然這份片單已經有點久了,接下來他們也再沒有做過這個題目蠻可惜的,但我覺得提到的這些電影還是相當值得一看,所以整理了一下眾星的選擇和意見,在你...
【好萊塢明星心目中的千禧後十年最佳演出】
/
《紐約時報》在2010年訪問14位好萊塢明星誰的表演是自己心目中的「千禧後十年」(2000-2010)最佳演出,雖然這份片單已經有點久了,接下來他們也再沒有做過這個題目蠻可惜的,但我覺得提到的這些電影還是相當值得一看,所以整理了一下眾星的選擇和意見,在你的心目中哪個演員在哪部電影的演技曾經讓你震懾,久久無法忘懷呢?
⠀
🌟凱特溫斯蕾,《為愛朗讀》(2008)/珊卓布拉克
⠀
「我相當熟悉那個年代的德國女性生活,像是她們的警戒以及堅韌,看《為愛朗讀》時我完全被驚艷到了,如果我長得像凱特溫絲蕾,我也會演出裸戲,每次都演,但我長得不像。」
⠀
🌟麥可懷特,《查克和貝克》(2000)/傑夫布里吉
⠀
「我忘記那老兄的名字了,我想他姓懷特,記得《查克和貝克》嗎?我愛死他的表演了,真的很棒。」
⠀
🌟西恩潘,《神秘河流》(2003)/茱莉安摩爾
⠀
「西恩的表演非常令人感動,看著某人如此悲痛的感受別具意義,我幾乎無法用言語來形容,那種關於『失去』的情感。」
⠀
🌟彼得賽斯嘉,《名媛教育》(2009)/傑克葛倫霍
⠀
「我想說彼得賽斯嘉的所有演出都是我的最愛,天啊我好迷弟喔,要選一個的話我會選《名媛教育》,我不知道這個角色靠什麼維生,拉大提琴嗎?然後他真的真的很喜歡年輕女性,這是我可以做出最好的敘述了。」
⠀
🌟瑟夏羅南,《贖罪》(2007)/凱莉穆里根
⠀
「在我腦海中揮之不去的是《贖罪》裡的瑟夏羅南,我在此之前從未看過他任何作品,他當時只有十二歲,而我記得電影的前四十分鐘對我來說是最有趣的部分,特別是他,他的眼睛是如此的藍,只是和鏡頭對上短短一秒,和最後凡妮莎蕾格烈芙盯著鏡頭的獨白有了唯一的連結,我不知道這是不是故意安排的,但當他突然看著你時,那太美了。」
⠀
🌟烏爾里希穆埃,《竊聽風暴》(2006)/伍迪哈里遜
⠀
「他將表演提升到了相當引人注目的程度,前所未有的脆弱,那個在《竊聽風暴》中的演員,烏爾里希,他在演出這部電影過後不久就過世了。」
⠀
🌟梅莉史翠普,他的所有作品/摩根費里曼
⠀
「梅莉史翠普五十年來演的任何一部作品。」
⠀
🌟湯米李瓊斯,《險路勿近》(2007)/克里斯多夫華茲
⠀
「《險路勿近》讓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我非常敬佩湯米李瓊斯,如果這樣形容不會太不切實際的話,這是『表演』能夠存在最美麗的形式。」
⠀
🌟艾迪墨菲,《隨身變》(1996)/山姆沃辛頓
⠀
「艾迪墨菲在《隨身變》或是任何一部他有演出的作品,因為你知道這個人他其實正在對著空氣演戲,他創造出了許多有趣的角色,我覺得是非常被低估的。」
⠀
🌟麥克法斯賓達,《飢餓宣言》(2008)/薇拉法蜜嘉
⠀
「麥克法斯賓達在電影中飾演絕食抗議的巴比桑茲,他的表情呈現出了一種前所未有的詮釋情感方式。」
⠀
🌟李奧納多狄卡皮歐,《神鬼玩家》(2004)/陶比麥奎爾
⠀
「雖然蠻偏心的,但我要說是《神鬼玩家》裡的李奧納多狄卡皮歐,他建造這個角色的方式絕妙,這甚至不是模仿曾經存在過的任何人物,而是從他對角色的理解中創造。」
⠀
🌟凱文貝肯,《錯行人生路》(2004)/柯林佛斯
⠀
「我正在努力回想到底哪些電影是這十年間上映的,我已經不年輕了,沒辦法把事物放到正確的時間位置上,但這個問題非常簡單,是《錯行人生路》中的凱文貝肯,這在所有表演中脫穎而出,他飾演一名戀童僻罪犯,經歷了一段難熬的時光,在一開始我們並不知道這個角色到底做了什麼,但電影相當大膽的碰觸了一個人所能夠想像得到,最充滿爭議、最不值得同情的角色特質,並把這項特質做為主軸。凱文賦予了這個角色人性的任何方式,都是無比鉅作。」
⠀
🌟湯唯,《色,戒》(2007)/柔伊莎達娜
⠀
「湯唯在《色,戒》中的表現非常迷人,那是一個相當淒美的愛情故事,這個女人渴望被愛,他卻在一個『怪物』的懷中找到。對我身為藝術家的那一面來說,這部電影的肢體接觸所擦出的火花,自從八零年代之後我就再也沒看過了,我好想念這些,《色,戒》中的那幾幕是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我看過最充滿感性、最讓人驚喜的。」
⠀
🌟瑪莉詠柯蒂亞,《玫瑰人生》(2007)/喬治克隆尼
⠀
「強烈覺得這十年來我看過最好的演出是瑪莉詠柯蒂亞在《玫瑰人生》裡,他在這部電影中所做的詮釋有著極高的難度,人們在飾演老者時總有種既定的表演方式,試著讓他們自己看起來充滿老態,但老人其實會想讓自己看起來年輕一些,而他看起來完全就是一名七十幾歲的老婦人,試圖讓自己仍保持青春,他在這部電影中的表現真的好優秀,從頭到尾都是。」
⠀
The Best Acting Performances of the Decade Screen Test The New York Time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jwWY-goyZQ
⠀
-
#紅花名人堂 #電影推薦
凡妮莎蕾格烈芙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英國化妝師瓦利.施內德曼(Wally Schneiderman)辭世,享耆壽98歲。他的代表作包括《象人 The Elephant Ma》(1980)中為約翰.赫特(John Hurt)飾演的象人量身打造的特殊化妝。奧斯卡獎當年由於沒有設立化妝獎而遭受抨擊。在隔年,最佳化妝獎也加入小金人行列。
.
瓦利.施內德曼出生倫敦,父母都是裁縫師。在十歲時,施内德曼的父親去世,他在四年後進入猶太學校擔任理髮學徒。18歲,進入英國皇家空軍,在二戰期間擔任炮手。戰後,他進入倫敦的紳士美髮學院。當謝伯德電影公司的首席化妝師發布招聘培訓理髮師的消息時,施內德曼立刻報名參加。
.
他來到片廠時,首次見識到的是亞歷山大.科達(Alexander Korda)執導的《理想丈夫 An Ideal Husband》(1947)拍攝現場。隨後便在《春殘夢斷 Anna Karenina》(1948)擔任助理,得以與明星費.雯麗(Vivien Leigh)近距離接觸。不過後來施內德曼有感電影業酬勞不如預期,再次回到美髮業任職。
.
不過到了1950年代中期,《The Adventures of Robin Hood》(1955-1960)找上他負責化妝工作,甚至爬升到主管階級,施內德曼就從此在電影業落戶。他在髮妝的高超技術,甚至讓凡妮莎.蕾格烈芙(Vanessa Redgrave)指定他為個人的首選化妝師。《屋頂上的提琴手 Fiddler on the Roof》(1971)的卓越成績,甚至讓他獲得了一位經紀人,事業登峰。
.
接著,施內德曼又在《A Woman Called Golda》(1982)中為英格麗.褒曼(Ingrid Bergman)與茱蒂.戴維斯(Judy Davis)設計妝容。他更在芭芭拉.史翠珊(Barbra Streisand)指定之下接下了長時間拍攝的《楊朵 Yentl》(1983),而只好拒絕了《四海兄弟 Once Upon a Time in America》(1984)。由此可知施內德曼在當時炙手可熱的程度。
.
不過施內德曼曾說自己從影生涯最大的挑戰,莫過於大衛.林區(David Lynch)的《象人》。故事描寫因為面部畸形而聞名的19世紀英國人約瑟夫.梅里克(Joseph Merrick),他又被稱作「象人」。大衛.林區原先為造型親自進行設計,結果演員約翰.赫特卻動彈不得。當時初出茅廬的林區頓時陷入絕望,以為計畫難以繼續進行。
.
所幸英國化妝師克里斯多福.塔克(Christopher Tucker)親自到現場救援,重新進行設計,再由施內德曼落實。他每天為赫特化妝七小時,再耗費兩小時卸妝。施內德曼解釋:「要確保連續性,因此不容許任何錯誤。」不過這顯然讓約翰.赫特苦不堪言,他在開拍第一天之後致電給好友大吐苦水道:「他們終於找到一個方法讓我討厭演戲了。」
.
不過這項超高難度的工作在當時卻未能受到等量重視,因為奧斯卡獎當年沒有設立化妝獎。由於克里斯多福.塔克與施內德曼的成就,奧斯卡在隔年從善如流,設立了這項獎項。
.
此後,施內德曼的代表作還包括《魔幻迷宮 Labyrinth》(1986)、《哭喊自由 Cry Freedom》(1987),皆具相當難度,魔幻與寫實風格都有。在《卓別林與他的情人 Chaplin》(1992)之中,他將小勞勃道尼(Robert Downey, Jr.)變身為19歲到83歲的卓别林(Charlie Chaplin),成績顯著,提名了當年的英國金像獎。這也是他職業生涯的告別作。
.
從影壇退休後,施內德曼創立了名為「國際化妝」(Make-Up International)的品牌,製作與銷售如血漿與凝膠的影視專用道具。他在受訪時曾說:「導演總認為你只要打開一個盒子就能變出魔法⋯⋯但也確實是如此,但你總得懂得怎麼去應用。」
.
2021年4月8日,從影生涯參與近百部作品的瓦利.施內德曼辭世,生前來不及獲得任何電影獎項殊榮。
.
.
(圖左者為瓦利.施內德曼。)
凡妮莎蕾格烈芙 在 無影無蹤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許多人認為拍時代劇必須要有蕩氣回腸的史詩場面與繁複的歷史重建。劇場出身的導演亞德里安.諾布爾(Adrian Noble)的企圖小了許多,他的《洛瑞&火柴男人》(Mrs Lowry & Son ,2019)只打算重現1930年代的一幢小房子,這裡頭住著後來成為傳奇畫家的洛瑞(L S Lowry)以及他臥病在床的母親伊莉莎白。
.
洛瑞盼望自己的才華得到母親認可,總在她就寢之後默默作畫。但母親大人不僅不支持兒子的創作,還拿著報紙與尖酸苛薄的評論家唱和,要他趕快放棄作畫夢。一副「媽寶」形象的洛瑞,也只能屈服。
.
外界當然能很輕易解讀道,要是沒有母親阻撓,他或能更早在畫壇闖出名聲。但洛瑞自己後來也承認,在受到壓抑的這段時日,使他創作出了自己最出色的作品,並且始終將創作獻給母親。如此矛盾,使得本片有著「反勵志」的感受,有人說電影很溫暖、寫意,在我看來,卻覺得電影一如洛瑞的作品一般,顯德灰暗、乏力、怪誕。
.
凡妮莎.蕾格烈芙(Vanessa Redgrave)和提摩西.司伯(Timothy Spall)的詮釋特別好,施虐與被虐的形象,完全到位,換了個人演,可能立刻走味。遺憾或在於對於洛瑞成長過程幾乎是片段式的略過,何以在母親揠苗之下還能生長,是令人好奇的。不過這是一個站在觀賞者角度的遺憾,而不盡然是電影本身的缺憾。
.
.
https://wongwonder.pixnet.net/blog/post/228202076
《洛瑞&火柴男人》(2019):灰暗、乏力、怪誕
天馬行空
#洛瑞火柴男人
凡妮莎蕾格烈芙 在 無影無蹤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許多人認為拍時代劇必須要有蕩氣回腸的史詩場面與繁複的歷史重建。劇場出身的導演亞德里安.諾布爾(Adrian Noble)的企圖小了許多,他的《洛瑞&火柴男人》(Mrs Lowry & Son ,2019)只打算重現1930年代的一幢小房子,這裡頭住著後來成為傳奇畫家的洛瑞(L S Lowry)以及他臥病在床的母親伊莉莎白。
.
洛瑞盼望自己的才華得到母親認可,總在她就寢之後默默作畫。但母親大人不僅不支持兒子的創作,還拿著報紙與尖酸苛薄的評論家唱和,要他趕快放棄作畫夢。一副「媽寶」形象的洛瑞,也只能屈服。
.
外界當然能很輕易解讀道,要是沒有母親阻撓,他或能更早在畫壇闖出名聲。但洛瑞自己後來也承認,在受到壓抑的這段時日,使他創作出了自己最出色的作品,並且始終將創作獻給母親。如此矛盾,使得本片有著「反勵志」的感受,有人說電影很溫暖、寫意,在我看來,卻覺得電影一如洛瑞的作品一般,顯德灰暗、乏力、怪誕。
.
凡妮莎.蕾格烈芙(Vanessa Redgrave)和提摩西.司伯(Timothy Spall)的詮釋特別好,施虐與被虐的形象,完全到位,換了個人演,可能立刻走味。遺憾或在於對於洛瑞成長過程幾乎是片段式的略過,何以在母親揠苗之下還能生長,是令人好奇的。不過這是一個站在觀賞者角度的遺憾,而不盡然是電影本身的缺憾。
.
.
https://wongwonder.pixnet.net/blog/post/228202076
《洛瑞&火柴男人》(2019):灰暗、乏力、怪誕
天馬行空
#洛瑞火柴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