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冷知識問答題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冷知識問答題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冷知識問答題產品中有7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295的網紅媽媽失控中,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防疫宅在家也能很有意義 但是... 整天待在家裡的孩子,電力十足實在讓人好恐慌! 😱😱😱你好需要這個 https://bit.ly/3bPfpz2 經過整整一週的朝夕相處,你累了嗎? 面對無處可去,只能在家發狂似的撒野,把媽媽弄瘋的孩子們,你無計可施了嗎? 欸,在崩潰之前,要不...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8萬的網紅微辣 Manner,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重溫:【微辣大排檔】十三の恐懼!:https://youtu.be/vcUU66_7jGE 更多精彩請關注►►Let's #tastehappiness ▼ Follow 微辣Manner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gSbuhAD48A...
冷知識問答題 在 擦子xbrad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5-08 04:16:47
「這篇是要送給每一個擦子屑」 「文真的超級無敵長喔」 首先,先謝謝每一個還陪著我和擦子的你 --- 我是在大三那年決定開始走上這條插畫(不歸路?) 因為本科是法律系 剛開始的時候家人啊朋友啊都不是很看好 有的支持有的不予置評 也會有人說為何要不務正業? 但我當時沒想這麼多 就覺得自己很愛畫畫啊 為何...
-
冷知識問答題 在 微辣 Manner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1-04-24 20:00:32重溫:【微辣大排檔】十三の恐懼!:https://youtu.be/vcUU66_7jGE
更多精彩請關注►►Let's #tastehappiness
▼ Follow 微辣Manner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gSbuhAD48A7RxbvflQfdjQ?sub_confirmation=1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weilamanner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manner__official/
成為辣粉(部分地區因YouTube官方未開放暫時無法加入)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gSbuhAD48A7RxbvflQfdjQ/join
演員YouTube
@Doris Lee 多多 @Yelo黃曉晴 @Nathan Lam加蔥 @This is R @Tina田娜 @煮詞人Jacky Lou @菠蘿Apollo @bestcouple不是情侶
▼微辣經典影片
【 劇場版MV -《再想當年》 】
►►https://youtu.be/YYtX7f8bpfc
【微辣大排檔】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_jnj_Gy1MoIFCKMuGjMiEZHQMTXkSqE9
【微辣遊戲王】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_jnj_Gy1MoLrdg07Qq8v7DQ41afvFcgQ
【微辣遊戲王 - 狼人殺】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_jnj_Gy1MoLkG4nIGuNLZzmBbK9kDDJ9
【微辣搞笑合集】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_jnj_Gy1MoL4eDz-J5M_uf419Jj2CLGv
【微辣音樂/劇場版MV】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_jnj_Gy1MoKUKBKAmGUSrUp-eBiNIOUx
#微辣大排檔 #醉強爭霸戰
▼微辣MannerProduction
生活的調味►►http://mannerproduction.com -
冷知識問答題 在 Garson 嘉神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9-07-21 10:00:01今次去到新的關卡,竟然是問答題 !! 生存高手與紅石高手可以順利通關嗎 !?
►上一集 : https://youtu.be/0Ysvu7gbG2A
►下一集 : https://youtu.be/6GFdm7swpG0
►立即訂閱嘉神成為聖誕老人的夥伴啦 ?➜ https://goo.gl/wGQEJF
►地圖下載 ➜ https://www.planetminecraft.com/project/diversity-3/
♫ BGM及音效
● Intro - Waterflame - Wingles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oPOU05Oh6A
● EpidemicSound
►歡迎關注我的其他動態
● Facebook : http://www.facebook.com/GarsonGv
● Instagram : https://instagram.com/garsonyue
#Diversity3
冷知識問答題 在 媽媽失控中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防疫宅在家也能很有意義 但是... 整天待在家裡的孩子,電力十足實在讓人好恐慌!
😱😱😱你好需要這個 https://bit.ly/3bPfpz2
經過整整一週的朝夕相處,你累了嗎?
面對無處可去,只能在家發狂似的撒野,把媽媽弄瘋的孩子們,你無計可施了嗎?
欸,在崩潰之前,要不要來試試我的法寶?
一套上週救了我,讓失控寶連玩了好幾天的桌遊組,今天要來推薦給大家♡
㊙️ #NatureMe環境桌遊大冒險
優惠連結 https://bit.ly/3bPfpz2
這套環境桌遊是5合1的超值組合,有繪本、手作、益智問答、和棋盤式桌遊,每個環節對孩子都有不同程度的訓練,能邊玩邊養成良好的環境保護知識 (這點大推👍🏻
最重要的是,失控寶已經玩了好幾天還沒玩膩💯
相較之前沒玩幾次就被塵封在玩具櫃深處、那些我特別選購的國外桌遊 (荷包在哭泣😢) cp值真的~超!級!高!!!
1️⃣環境教育繪本▸ ▸ ▸
這本畫風真的超可愛,閱讀時失控寶大概說了十次以上的北極熊好可愛😆
同時,探討從環境變遷、環境污染,到人類自私破壞環境的行為,讓寶貝在小故事中認識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2️⃣親子手作▸ ▸ ▸
這套遊戲中需要手作的部分都不難分,有兩部分,第一,卡牌中附的角色卡和環保徽章,只要引導孩子把卡片剪開再對折就完成了。
第二,是我覺得最有趣的組合積木桌,凹凸防呆設計連孩子都能輕易組裝完成,而且桌子蠻穩的,真的可以當成小桌子來使用耶🤩
3️⃣記憶翻牌遊戲▸ ▸ ▸
幼兒必玩的卡牌遊戲,可愛的小動物圖案能邊翻邊學習,培養孩子專注力和記憶力,對失控寶這種急躁的孩子來說,更能適度讓他冷靜冷靜,多棒啊~
4️⃣益智問答▸ ▸ ▸
題目真的非常有意義,不管是任務或問題都是能讓孩子直接實踐環保的內容!
不過因為很多字,對幼兒來説,可能還是需陪伴導讀,來促進親子關係嘛😂
5️⃣桌遊大冒險▸ ▸ ▸
將剛剛手作的角色卡、任務卡牌和組裝好的桌子加在一起,竟然又是一套新的遊戲!先闖關成功就能成為環保小尖兵,真是太有趣又聰明了!!!
🌏這套遊戲組真的大推,對我來說,環境教育真的非常重要,尤其此時此刻身在大自然反撲的疫情之中的我們,更是要深刻的思考環保意識的重要性!
更何況是能從2歲玩到99歲的遊戲,太值得了!真心不騙🤣
最後最後,小小呼籲一下,孩子待在家裡不能真的每天耍廢!
相信注重孩子身心靈成長的你,一定要想盡辦法讓寶貝們每天都至少要做一件有意義的事,讓孩子們更健康、快樂的成長啊,你說對不對😘
優惠連結 https://bit.ly/3bPfpz2
#你愛世界世界才會愛你
#寶寶玩桌遊中
#幼兒環境教育
#寓教於樂
冷知識問答題 在 跟著 小花 去旅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好文
從澎湖綠蠵龜產卵看 台灣教育制度
(文長,有興趣再看)
如果綠蠵龜的世界,是擁有整個海洋。
孩子,你的世界,不應該只有考試與分數。
望安是台灣唯一稀有保育動物綠蠵龜上岸產卵的地方。
在參觀綠蠵龜保育館前,我對綠蠵龜也只是聞其名,未知其情。
趕在天黑前,一家四口騎著摩托車來到保育館,先看完解說影片,再由解說員導引參觀。兒子蹦蹦跳跳,始終不能靜下心來,聽完詳細解說。
參觀結束,坐在冷飲店喝東西。「兒子,我們來玩個遊戲,我考你10題,有關綠蠵龜的故事,看你可以通過幾關?」
其實,我是想為他剛剛的不專注,做些惡補,至少有點知識上的收穫。
第一題---第二題---------
沒想到,他竟然全都會,連開放式的問答題都可對答如流。我誤以為剛剛在館內的他根本沒在聽,還想利用機會訓他一頓?
看完保育館,我們又趕到真正的沙灘,看前一晚綠蠵龜上岸產卵,留下一列列像坦克走過的足跡。次日清晨,我又回到沙灘,找尋綠蠵龜下蛋後,覆蓋起來讓一百多顆蛋,能在五十天後可破殼而出的沙堆。
真是奇妙的生物世界。
成熟長大後的綠蠵龜,回到海洋,不管歷經多少路程與歲月,最後一定回到當初出生的沙灘,尋找伴侶與完成下蛋,就像一種千年盟約,怎樣都不會毀棄。
今天,是我的孩子在原來學校的最後一天。決定讓他轉學,不是他的適應問題,而是我實在無法接受這種價值,把考試分數當做至高無上的價值侍奉。
「怎麼不讓你的孩子去唸私立小學呢?」當時有朋友問。
我從來沒想過這個問題,可能因為自己是公立學校出來,也可能是對所謂私立貴族學校的刻板印象。「別人可以這樣過,我們也可以這樣過」我對妻這麼說。意思是孩子必須接受跟多數人一樣的磨練與挑戰,不必特別保護。
但一年下來,我的想法慢慢改變了。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應該是桌球隊那則通知吧!
『參加桌球隊資格限制:一年級國英數皆為90分以上』
我以為自己看錯了,沒錯,這所學校的規定就是這樣。
我很想問校長:(雖然我的孩子沒有打桌球,但其他想打桌球的孩子呢?)
為什麼參加桌球隊,一定要國英數都考試90分以上,這些跟孩子喜歡打桌球、會不會打桌球有何關聯?
孩子喜歡運動,就是喜歡運動,為什麼一定要把考試分數列為前提。
考試分數代表一切的價值嗎?只有考試分數達所謂的90分,才能學習參與其他孩子有興趣的項目嗎?90分是怎樣訂出的標準?
瘋了?我跟妻說:這是一所「變態」的學校。他們瘋了,為什麼我們要跟著瘋呢?
其實,學校會上下皆如此,正好反映社會或許多家長的價值:孩子的學科至上,學科的成績是靠一次又一次的考試鍛鍊而成,孩子不要輸在起跑線,所以起跑線越提越早,越來越艱難。一種軍備競賽的心態,毫無意義的軍備競賽,十足的共犯結構。
所以,我改變原有的想法:「如果過去我可以經過那些千錘百鍊的大小考試,孩子,現在你應該也可以。」
我跟一位老友說:「如果我們明明都知道,那些無用、殘害心靈的考試與教材,曾經讓我們憤怒,為什麼還要孩子繼續承受呢?」
我們根本應該拿把槍把自己斃了。沒用而慚愧的一代。
好吧!孩子,我們去一所比較正常一點的學校。不必有一堆做不完的功課,考不完的試,應付檢查的表格。有可以奔跑的大操場,有可以盡情學習的自由空間。
那裡即使不能像海洋一樣開闊,至少你可以做隻野放的綠蠵龜。(百轉千折終究可以找到自己的路)。
冷知識問答題 在 厭世哲學家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有關國文教學,第二彈》
上次發表了一篇跟國文課有關的文章,引發很大的迴響,但我在教育界也黑掉了+被封殺(哭),所以沉潛一段時間,還是覺得要寫一篇完整的文章,以充分回應前文產生的許多問題。
---(內容節錄)---
有一天晚上,我與我的同伴一起到育幼院給孩子們課後輔導。那一天我們要上的是張曼娟老師的〈人生需求愈少,負擔愈輕〉。張曼娟老師是我非常喜歡的作家,看到她的文章被選入課本,我很開心。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寫到,她平常習慣背一個很大的背包外出,裡面塞滿書與筆電,長久下來,她的肩膀痠痛之極。她藉由這件事,領悟到了「人生需求愈少,負擔愈輕」的道理,她說:
「我們為了行動迅捷,想要一匹馬;為了居住舒適,想要一幢樓;為了受人尊崇,想要功名利祿,我們的欲想越來越多,我們的付出越來越沉重,直到我們無法承受那一天。然而,我們想要的,與我們需要的,是否不成比例?短短的人生,為了貪欲,我們真的需要花費這麼大的力氣,耗損這麼多元氣嗎?」
「我換了一個新背包,寬寬的背帶,小小的容量,只能放進一個錢包;一袋面紙;一支口紅與一串鑰匙,就這樣背著出門,並不覺得匱乏,彷彿已可以去到海角天邊。原來,當我們需求的愈少,負擔就愈輕,生活得更自在。」
寫得多好!我完全讃同作者的觀點,而且覺得作者寫得美極了!在解釋文義的時候,我講得口沫橫飛、眉飛色舞,但我的兩位國中孩子卻都提不起勁。我問他們怎麼了,其中一位孩子(這是一個很聰明的孩子)說,這篇課文讓他覺得很困惑。
「我已經一無所有了,但我卻覺得一點也不輕鬆自在。」他說。
晴天霹靂!
會被這篇文章感動的,大概就是跟我同樣階級的人,我們擁有穩定的生活水平,然後才會嚮往一種自在灑脫的境界;但我從沒想過,這番道理對他人而言,可能是一種極為難堪的道德勸說。
他已經一無所有,我們還要他向陶淵明與鍾理和學習安貧樂道,向蘇東坡學習「竹杖芒鞋輕勝馬」的灑脫。難道不覺得這很諷刺嗎?
當天晚上,我的心情低落至極。我知道,這孩子說的是真的,他確實一無所有,所以他才會待在這個地方,聽我這個毫無同理心的大哥哥說些亂七八糟的東西,還相當自我感覺良好。
課文很美,我很感動,我講課講得眉飛色舞。但這篇文章究竟讓誰覺得美、讓誰覺得感動?──過去我只會從哲學的角度,批判這是資產階級的意識形態;但這一刻我是整個生命被撼動了,就因為孩子輕描淡寫的一句話,我再也不知道自己是在教什麼鬼東西了。
我不理解他的世界,而他也不理解我的世界。我們的美與感動,毫無交集。唯一的交集只是課文。如此而已。
而課文究竟又代表什麼呢?
這就是我上一篇文章提到的,我陷入了一個危機狀態,而且一直持續到現在。我在想,我們的課文,到底是誰的選文?體現的究竟是什麼樣的價值意識?我們要教給學生的「美感」到底是什麼樣的美感?會不會,這個體制本身就是一個龐大的規訓機器,它先規訓了老師、父母、社會大眾,然後,規訓我們的孩子──假「經典」之名,假「人文」之名。然後我們都成了這個生產過程中的一個小推手⋯⋯
我不敢再想下去。
是啊,也許不必想這些,我就是想太多了。
#論壇讀者迴響
厭世哲學家(目前正在凌雲峰深造修行,即將回宮。)
◎摘
我十分感謝張輝誠老師,提出了「學思達」的理念,而且幾乎風行全國,逐漸改變了僵化的體制;我也很感謝諸如海貍老師之類的創新教學者,我從他們的教學影片、網站與演講中學到了很多創新的教學,而且十分有效,我自己都是他們的忠實粉絲與追隨者。⋯⋯然而,我更想跟那些無法翻轉自我觀念的教師們對話(很有可能,大部分的教師仍是屬於這一類)。我想告訴他們的是:在進行任何創新教學方法之前,先停下腳步,檢視自己的觀念,不要以為製作了一份新的講義,或者是把桌遊融入課堂上,讓學生玩得很開心,就完成了所謂的「翻轉教學」。
____________________
【別忘了月亮──回應前文〈還在翻轉國文課?先翻轉腦袋吧!〉】
◆回應前文
我在上一篇文章討論到自己最近的危機狀態、對於教育體制的不滿,以及對於國文課存在整體的反思。(該文網址: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1988175198079172&id=1972351909661501)
該文刊登之後惹上了一些爭議,身邊的朋友建議我的態度要和緩一些,不要太過主觀武斷,甚至有可能澆息一些教師的改革熱情,而且沒有提出任何建設性方案,恐怕有點「弊大於利」。
首先,我要對在教學現場中,所有正在進行改革的教師們致上敬意。不管你們改革的方式是什麼,是學思達也好、是桌遊教學也好,無論如何,你們都踏出了最困難的一步:就是「開始改變」的第一步。其實,所有充滿熱情的教師,都是持續進行翻轉教育與翻轉體制的生力軍,對於這樣的教師,我心中完全只有敬佩之情,沒有絲毫輕視、侮慢。
必須澄清的是,上一篇文章,最沉痛的檢討對象其實是我自己(那篇文章最初是我的日記,文中不斷指責的「你」其實是指我自己),我所批判的是我過去所受的國文教育,以及在我腦中根深蒂固的意識形態。所以當有人指責我是「紮起一個稻草人進行攻擊」,這個指責是對的,因為我確實是在進行自我檢討,有可能完全沒有跟現實狀況對焦。在現實中,體制漸漸在改變了,投入改革的教師也愈來愈多。
如果那篇文章被理解為我在批評別人、檢討別人,要那些有志改革的教師停下腳步,「今當一切不事事,守前所為而已」(〈答司馬諫議書〉),那就是那篇文章最大的失敗。
「停止」的意義是反思、重新整裝,然後再出發,而不是躺著耍廢。
當我決定在公開的平台「國文課 ≠ 課文國」分享那一篇文章的時候,我知道會讓很多人看了不舒服,從根本上質疑我這個人的企圖,甚至成為箭靶;但其實我想展演的是一個體制內教師「自我質疑」的過程,重新評估自己所做的一切有沒有偏離了方向?我要拿掉一切讓自己停住腳步、讓自己感覺良好的東西──我想說的其實可以濃縮成一句話:「看得更遠,走得更遠。」而不是停下腳步。
我真正的目的,不是指責,不是批評,不是澆冷水,而是展示一個歷程:一個體制內教師與自己的心魔抗爭的歷程。
教師最大的心魔是什麼?──自我感覺良好,成為體制的奴隸,還以為自己沒有,如此而已!那篇文章主要就是與這樣的教師進行對話(當然,首先我自己就是這樣的教師)。
不要披上任何糖衣,不要給自己留任何情面,不要留任何退路,置之死地而後生。我的性格一向如此。
但今天我們要走溫情路線。
—
◆誰的價值觀需要翻轉?
我在鄉下地方成長、受教育,如果不是長大之後到都市去讀書,我不會知道原來城鄉的教育資源差距這麼大。無論是家庭的背景、圖書館的數量、公共參與的空間、藝文活動、教師素質、人文氛圍、整個社會體制的臨在感⋯⋯等等,從各方面而言,城鄉地區都宛如兩個世界,毫無交集。這是從小在都市成長的人們難以體會到的,難怪鄉民喜歡諷刺「天龍國」國民不懂人間疾苦。
這兩年,我離開天龍國,回到令我熟悉又陌生的鄉下教書。就在這個時候,我拿到一本書:《學.思.達:張輝誠的翻轉實踐》──這本書徹底改變我對國文教學的觀念,從來沒想過高中國文課竟然也可以像研究所的討論課一樣,讓學生自主學習。就從這個時候開始,我跟著其他教師學習,並落實學思達教學,開始一段收穫豐碩,但也充滿困惑的歷程。
回顧我過去的學習歷程,「研究所」是讓我學到最多東西的一個階段。因為老師不再霸佔講台,而每個研究生都有不同的專長,各自帶著關心的議題,到課堂上激烈辯論,擦出燦爛火花──我是在這個階段真正學會「獨立思考」(擺脫權威的思考、體制的思考,真實面對自己的疑問,打破沙鍋問到底),並學會如何提煉、論證自己對某個議題的看法。這樣的能力,在我往後的人生中,受用無窮。
張輝誠教師的理念,令我感動;我也完全支持讓學生自己閱讀、討論。我甚至下定決心,在往後的教學生涯中,一定要持續實踐「學思達」的理念,培養出能夠自主學習、獨立思考的學生。
但在實踐的過程中,許多令人困惑的事發生了。比如講義題目的設計,雖然披上「文本分析」的外衣,但骨子裡仍然是以考試為導向;當學生回答出「不符期待」的答案時,教師無法站在學生的角度出發,去了解他為何這樣思考,反而迫於進度壓力,只能趕快宣佈「正確答案」,要他們回家再想想。
所有的問題都有一個預設的答案,學生沒有從教師身上看見真正「多元對話」的可能,學生們甚至根本沒有問題意識,沒有自己關心的議題,實在不知道要帶著什麼「先備知識」來進行討論,所以就開始跟組員聊起昨晚的偶像劇情節。
接著,學生開始埋怨:
📣老師直接告訴我們答案就好了,為什麼要讓我們在這邊「猜」?(真的,對他們來說,不是「思考」,而是「猜」。)
📣我們是繳錢來學校上課的,為什麼老師都不教?都丟給我們自己討論?
📣我就是想被填鴨,我只想考高分,上好大學,為什麼要否定我這樣現實的需求呢?
同事也開始質疑我的做法,所以我只好拿出段考成績,以證明:就算實踐「學思達」,我的學生成績還是很好;不只成績變好而已,他們全面的素養都在提升,變得更有競爭力了!──話雖如此,但我討厭這樣的自己。
我覺得自己仍然是一個控制狂。
我知道這些都不是「學思達」本身的問題,「學思達」的立意良善,有許多的教師已經運用這套方法,得到了很大的成功。更何況,這些都是在實踐「學思達」的過程中必然面對的質問,所以我們教師一定要堅持立場──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不管有什麼質疑的聲音,我們都要堅持做對的事!
但我卻從這邊,瞥見了教師(我自己)荒謬的價值觀。
啊,原來真正被升學體制綁架的,其實是我的腦袋啊!
不管用什麼樣的教學方法,不管跟隨哪一位教師的理念,不管有多少人在背後支持我,只要我自己的根本觀念不改變,這一切就通通沒有意義。原來要跳脫體制思考,是如此不容易,以至於我們要反復提醒自己、檢視自己,到底有沒有在過程中偏離方向,有沒有看見手指頭就忘了月亮?
──對自我的反思,對自我的摧毀,就從這一刻開始了。
一切只關乎「自我」而已,其實與「學思達」無關,或者,與任何創新的教學方法都無關。我開始意識到,其實用什麼方法上課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教師本身有沒有過度執著於「學習成效」;當我們想盡辦法改善教學的時候,其實學生完全感受得到教師的企圖心與得失心,好像教師非得把他們每一個人都調教成國文高手不可。說穿了,我們看重的究竟是學生本身的需求,還是我們自己的教學成效有沒有被肯定呢?
—
◆得荃忘魚
這一年來,我有機會到鄉下的一所育幼院,替那裡的孩子進行課後輔導。我被分配到兩位國中生,其中一位學生的國文老師就在運用「學思達」教學。
但當我看到他的國文講義後,我很懷疑:這位老師真的在用「學思達」嗎?
講義上有一堆課文作者的補充資料,在我看來,就像是從《教師手冊》上剪下來的。學生說,老師要他們自己讀文章,劃重點,補充到課本裡,然後回答講義上的問題——果不其然,講義上設計的問答題,就是在段考考卷上會出現的那種形式的題目。
我想,這其實是「學(ㄒㄩㄝˊ)思(ㄒㄧˊ)達(ㄉㄢ)」才對吧?──我充滿困惑,但很顯然,這位教師真的以為自己在實踐的是「學思達」,也就是所謂的「翻轉教學」。
但⋯⋯別鬧了啦!這位教師根本沒有翻轉啊!
學生覺得很痛苦。他不知道為什麼老師要丟給他這麼多資料、讀這些資料到底要幹嘛,他讀了也不覺得真的學到什麼「帶得走的能力」。反正這一切還不是為了考試,不然老師幹嘛這樣折磨他?
台灣有許多傑出的教師,他們有豐富的學養、開放的心胸,他們真的能運用「學思達」翻轉教室,將學生培養成獨立思考的個體。但除此之外呢?有多少教師像當初的我一樣,或者像這位教師一樣,其實只是拿「學思達」的形式來持續填鴨學生,有「翻轉」之名卻無絲毫「翻轉」之實?
《莊子.外物》:「荃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荃。」這意思是說,我們用網子是為了捕魚,要捕到魚才是重點,而不是拿著漁網炫耀自己的技術多麼高超。
以上所舉的是一個極端的案例。也許你會說,這位教師實踐的根本不是「學思達」,所以不能用這個例子來反對跟批評。我必須再三澄清,我的目的絕不是反對學思達、批評學思達(這麼做除了招黑之外,對我有什麼好處呢⋯⋯);本文的真正重點是,教學現場中真的有許多老師看到手指頭就忘了月亮,把「翻轉」理解成一種新的教學「形式」而已(也就是理解成一種更有「成效」的教學方法),忽略了更重要的核心精神,那也只不過是換了一種形式的填鴨。
也許,教師的「自覺」能力,比什麼都來得重要。我們花了太多時間在討論學生的學習了,但會不會,有沒有可能,問題其實是出在教師身上?
真的,別再往前衝了,停下腳步檢視一下自己的觀念吧。
我十分感謝張輝誠老師,提出了「學思達」的理念,而且幾乎風行全國,逐漸改變了僵化的體制;我也很感謝諸如海貍老師之類的創新教學者,我從他們的教學影片、網站與演講中學到了很多創新的教學,而且十分有效,我自己都是他們的忠實粉絲與追隨者。尤其感謝舉辦「國文課 ≠ 課文國」的研究生們,給了我一個機會大放厥詞,也讓更多新生代的老師有發言的平台。因為有他們自覺的努力,台灣的教育確實在改變,如果繼續推動下去,未嘗沒有撼動體制的可能。
然而,我更想跟那些無法翻轉自我觀念的教師們對話(很有可能,大部分的教師仍是屬於這一類)。我想告訴他們的是:在進行任何創新教學方法之前,先停下腳步,檢視自己的觀念,不要以為製作了一份新的講義,或者是把桌遊融入課堂上,讓學生玩得很開心,就完成了所謂的「翻轉教學」。
不需要跟隨大師,只要問問自己的心,那一顆教育的初心。
—
◆課文,是誰的選文?
有一天晚上,我與我的同伴一起到育幼院給孩子們課後輔導。那一天我們要上的是張曼娟老師的〈人生需求愈少,負擔愈輕〉。張曼娟老師是我非常喜歡的作家,看到她的文章被選入課本,我很開心。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寫到,她平常習慣背一個很大的背包外出,裡面塞滿書與筆電,長久下來,她的肩膀痠痛之極。她藉由這件事,領悟到了「人生需求愈少,負擔愈輕」的道理,她說:
「我們為了行動迅捷,想要一匹馬;為了居住舒適,想要一幢樓;為了受人尊崇,想要功名利祿,我們的欲想越來越多,我們的付出越來越沉重,直到我們無法承受那一天。然而,我們想要的,與我們需要的,是否不成比例?短短的人生,為了貪欲,我們真的需要花費這麼大的力氣,耗損這麼多元氣嗎?」
「我換了一個新背包,寬寬的背帶,小小的容量,只能放進一個錢包;一袋面紙;一支口紅與一串鑰匙,就這樣背著出門,並不覺得匱乏,彷彿已可以去到海角天邊。原來,當我們需求的愈少,負擔就愈輕,生活得更自在。」
寫得多好!我完全讃同作者的觀點,而且覺得作者寫得美極了!在解釋文義的時候,我講得口沫橫飛、眉飛色舞,但我的兩位國中孩子卻都提不起勁。我問他們怎麼了,其中一位孩子(這是一個很聰明的孩子)說,這篇課文讓他覺得很困惑。
「我已經一無所有了,但我卻覺得一點也不輕鬆自在。」他說。
晴天霹靂!
會被這篇文章感動的,大概就是跟我同樣階級的人,我們擁有穩定的生活水平,然後才會嚮往一種自在灑脫的境界;但我從沒想過,這番道理對他人而言,可能是一種極為難堪的道德勸說。
他已經一無所有,我們還要他向陶淵明與鍾理和學習安貧樂道,向蘇東坡學習「竹杖芒鞋輕勝馬」的灑脫。難道不覺得這很諷刺嗎?
當天晚上,我的心情低落至極。我知道,這孩子說的是真的,他確實一無所有,所以他才會待在這個地方,聽我這個毫無同理心的大哥哥說些亂七八糟的東西,還相當自我感覺良好。
課文很美,我很感動,我講課講得眉飛色舞。但這篇文章究竟讓誰覺得美、讓誰覺得感動?──過去我只會從哲學的角度,批判這是資產階級的意識形態;但這一刻我是整個生命被撼動了,就因為孩子輕描淡寫的一句話,我再也不知道自己是在教什麼鬼東西了。
我不理解他的世界,而他也不理解我的世界。我們的美與感動,毫無交集。唯一的交集只是課文。如此而已。
而課文究竟又代表什麼呢?
這就是我上一篇文章提到的,我陷入了一個危機狀態,而且一直持續到現在。我在想,我們的課文,到底是誰的選文?體現的究竟是什麼樣的價值意識?我們要教給學生的「美感」到底是什麼樣的美感?會不會,這個體制本身就是一個龐大的規訓機器,它先規訓了老師、父母、社會大眾,然後,規訓我們的孩子──假「經典」之名,假「人文」之名。然後我們都成了這個生產過程中的一個小推手⋯⋯
我不敢再想下去。
是啊,也許不必想這些,我就是想太多了。
—
◆不是結語的結語
對不起,文章要結尾了,我還是沒有辦法提出任何有建設性的解決方案,我只能用哲學家的角度來唱高調。所以我不是張輝誠老師,也不是海貍老師,他們是行動者,我不像他們身體力行推動創新教學,從體制內改變體制;但我想,社會可以允許我們走在同一條路上,卻有不同的分工。我是厭世哲學家,就現階段而言,我只能做到檢討跟反思;而哲學家的性格就是對自己誠實,針對一個問題挖到底,然後把問題攤在陽光下。
如果你是一個行動者,也許你會問:指出了問題,卻沒提出解決方法,有什麼用?
我永遠記得,在碩一的「莊子內篇研究」課堂上,老師跟我們說過:「要記住,提出一個『真正的問題』是最重要的。只要提出問題就好,沒有辦法解決也沒關係。當你提出了一個『真正的問題』,很有可能就解決了其餘大部分的問題,因為你會發現其他問題都不是真正的問題。」
在我看來,已經有太多人提出解決方案了,我何苦又來提一種,好像我自己的方法比其他人都要更好?現在要反思的是,這些現有的方案是否確實能導向那個目標,也就是真正的教育理想;如果不行,又要如何調整?
指出問題,就是要你停下腳步,移開注視著手指頭的目光,順著手指頭的方向往上看,然後看見光輝燦然的月亮。
如果這兩篇文章能發揮到一點點這樣的作用,那就是我的大幸了。
謝謝你們看到這裡。
厭世哲學家 2017.05.10 完稿
---------
(佛陀指月,圖片取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