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冷戰後第一句話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冷戰後第一句話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冷戰後第一句話產品中有310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萬的網紅張之豪,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張亞中教授終於取得他前所未有的聲量高度。 我在17年前,進台大政治系研究所的第一個學期,就修習張亞中教的兩岸政策專題。 當時他剛來台大任教不久,但相對於一般學術研究,他對「提出政治解方」更有興趣。當代學術體制下,其實並不鼓勵學者「提出解方」,能發表在期刊上的研究,多半是「以分析某個現象來與某理論...
同時也有1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萬的網紅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Twitch傳送門: https://www.twitch.tv/otakuarmy2 今天又是來自於美國德州Sam Houston州立大學的政治系副教授翁履中,翁p時間啦!翁p是以他家買的紅豆麵包塑膠袋特別吵而知名的教授,今天我們要談談G7的狀況,還有美國關於疫苗的一些新聞啦!究竟他今天早上會...
「冷戰後第一句話」的推薦目錄
- 關於冷戰後第一句話 在 慢活夫妻 Dewi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冷戰後第一句話 在 Camillus’ 歷史劇場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冷戰後第一句話 在 雙橡教育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冷戰後第一句話 在 張之豪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冷戰後第一句話 在 大詩人的寂寞投資筆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冷戰後第一句話 在 子迂的蠹酸齋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冷戰後第一句話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冷戰後第一句話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冷戰後第一句話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冷戰後第一句話 在 慢活夫妻 Dewi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16 09:52:31
感情存摺,增加愛的資產 自從我們一起從竹科離職共同創業之後 真的是24小時、無時無刻、秒分每秒在一起 還好工作的房間分開,不然吵架頻率會更高 夫妻創業最常被問到的就是: 怎麼磨合?會吵架嗎?怎麼溝通? 當然還有很多很多提問,可以變100問了! 其實我們可以把感情想像成一本存摺 開...
冷戰後第一句話 在 Camillus’ 歷史劇場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16 10:36:34
『體育歸體育,政治歸政治!』,這句話是政治。 . 距今49年前,冷戰正處沸點的西元1972年,在9月5日凌晨,當時由東道主前西德所舉辦的「慕尼黑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Games of the XX Olympiad),有11名來自以色列的運動選手以及多位教練團成員,竟然就在有著層層保安管制的選手村裡...
冷戰後第一句話 在 雙橡教育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03 19:14:31
高情商的人都怎麼發脾氣?「非暴力溝通」的實用句型! 我們常常看到親密的家人或朋友吵架,但為什麼他們會起爭執呢?是因為感情不夠好嗎?很多時候,我們都只是用錯了溝通方法,使得短暫的怒氣替代長久的感情傳達出去了。 例如:媽媽在看到孩子尚未整理的房間時破口大罵:「你這個懶鬼!」。這時孩子雖然知...
-
冷戰後第一句話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1-06-14 21:57:00Twitch傳送門: https://www.twitch.tv/otakuarmy2
今天又是來自於美國德州Sam Houston州立大學的政治系副教授翁履中,翁p時間啦!翁p是以他家買的紅豆麵包塑膠袋特別吵而知名的教授,今天我們要談談G7的狀況,還有美國關於疫苗的一些新聞啦!究竟他今天早上會吃甚麼麵包呢?
這次G7參與的國家幾乎都已經在對抗新冠肺炎上到達完全解封的狀況了,所以他們在卡比斯灣玩起來很高興的樣子。不過根據翁p的說法這次似乎有達成不少經濟和防疫上的合作協定,但關於台海的局勢是否因為寫進g7宣言之中而變得更穩定,他有不一樣的看法!這時候就要問他的紅豆麵包了!
禮貌上領袖要互送禮物,這次G7峰會禮物外交中拜登致贈英國首相強生美製手工單車,強生送了拜登一幅畫,一幀描繪19世紀非裔廢奴主義者道格拉斯(Frederick Douglass)肖像壁畫的裱框照片。但結果意外造成小川普在網路上狂幹雙方不對等禮物外交,這是怎麼一回事啦!
根據BBC的報導:【七國集團領袖將在星期六(6月12日)舉行的特別會議後發表《卡比斯灣宣言》(Carbis Bay Declaration )。該宣言將制定一項計劃,試圖防止新冠肺炎造成的人類和經濟災難再度重演。根據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數據,自疫情爆發以來,全球已有超過1.75億人感染Covid-19,超過370萬人死亡。G7宣言將闡明一系列具體措施,包括:針對未來任何疾病的疫苗、治療和診斷方法的開發和許可時間縮短至100 天以下,加強全球網絡監測和基因組測序能力,支持改革和加強世界衛生組織(WHO)】這些做法聽起來很厲害,但是現實運行中真的做得到嗎?
另外一個部分則是建設,同樣也是bbc的報導:【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稱,他希望由美國支持的「重建更好世界」(Build Back Better World,B3W)計劃可以成為比中國方案更為優質的選項。
美國白宮周六(6月12日)發佈一份聲明稱,拜登和七國集團國家的領導人同意啟動這項新的全球基建倡議。這項「由民主國家主導的、高標凖、價值導向的透明基礎設施伙伴投資計劃,將幫助改善發展中國家總價值超過40萬億美元的基礎設施」。】這個計畫可能類似馬歇爾計畫,但是對抗中國的一帶一路真的有用嗎?
但是根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莫斯科6月14日電,北約的立場似乎又沒有這麼明確,那到底是怎麼樣:【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14日表示,北約成員國將在今日峰會後的最終聲明中就中國問題展示明確立場。斯托爾滕貝格說:「我們沒有在進入一個新的冷戰,中國也不是我們的對手或敵人,但我們需要作為一個聯盟共同應對中國崛起對我們的安全帶來的挑戰。」斯托爾滕貝格補充說:「我也期待盟友在公報中統一語言。在我們當前的戰略構想中,並沒有直接提到中國。2019年的倫敦峰會期間,我們只用了一句話談到中國。這次將就中國展示更清楚的立場,展示盟國間的共同立場。」】
不過蔡英文總統在中午發端午文被洗板之後,立刻又發了一篇g7的文字,根據聯合報的報導:【第47屆7大工業國集團(G7)領袖峰會昨天落幕並發布聯合公報,強調台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並鼓勵以和平方式解決兩岸議題。蔡英文總統今天表示,這是G7領袖峰會第一次在聯合公報中,提到對台海和平穩定的重視。蔡總統在臉書上指出,這些進展再次說明了,台海的和平穩定,不只是兩岸之間的事情,更是印太區域中受到全球關注的焦點,是維繫自由開放的印太地區關鍵所在。「正因為台灣受到國際的關注,我們首先要團結克服疫情的考驗,也必須堅守著民主自由的信念。我們會持續努力。」】台派是很高興啦,但真的是如此嗎?
另外,根據紐約時報的報導,中國當然也沒有善罷甘休,哪有可能只讓你制裁我我沒有對抗方案的,所以他們也推出了「反外國制裁法」:【新法律的通過意味著跨國公司及其員工可能會越來越多地發現自己陷入困境。美國和歐盟禁止與被指侵犯人權和其他罪行的中國企業和個人進行任何交易,這份禁令的名單越來越長。
...
在英國、加拿大、歐盟和美國因中國在新疆的行動實施制裁後,中國外交部於今年3月對外國公司和個人實施了一系列報復性措施。中國外交部的處罰措施包括沒收部分目標個人和機構在中國的所有資產,拒發籤證,並禁止中國公司與其中一些公司和個人建立任何商業關係。
但西方律師質疑外交部是否擁有這樣做的法律權力。
特納說,中國立法機構現在「是在回過頭去,建立法律權威,以明確授權已經宣布了的舉措」。】未來會怎麼演變呢?
阿宅萬事通語錄貼圖上架囉 https://reurl.cc/dV7bmD
【加入YT會員按鈕】 https://reurl.cc/raleRb
【訂閱YT頻道按鈕】 https://reurl.cc/Q3k0g9
購買朱大衣服傳送門: https://shop.lucifer.tw/ -
冷戰後第一句話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1-02-16 10:00:04香港今日社論2021年02月16日(100蚊獅子頭)
https://youtu.be/pnzpaD660Qg
請各網友支持巴打台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全球新冠疫情確診病例已經超過1億,死亡人數超過240萬,雖然接種疫苗已經展開,但每天仍然有40萬新增病例。對於追尋病毒源頭,如果是着眼於了解病毒性質從而研究治療藥物及如何阻截傳播鏈,應該全面深入調查;如果只是着眼於追查中國是否故意隱瞞疫情,則難免流於政治化而陷入無休止的爭論。世衛組織專家調查團本月剛完成中國考察,初步報告尚未發表,中美之間再次為此打嘴仗,這對解決仍然肆虐的疫情,毫無裨益。美國新任總統拜登就職第一天表示要重返世衛組織,希望此舉能強化世衛組織的協調功能而不是相反。
蘋果頭條
大年初四(15日)是牛年農曆新年假期最後一日,各區繼續上演民間煙花匯演。其中在黃大仙摩士公園近永光堂位置,初四晚上11時左右便有人私下燃放煙花。讀者片段所見,煙花持續長達一分鐘,最高可達附近30多層民居的中層位置,即使讀者居住於新蒲崗遠處仍清晰可見,而煙花爆炸聲更是震耳欲聾。警方表示晚上11時26分接獲相關報案,仍在場搜查。警務處長鄧炳強初四上午前往長洲警署視察,離開時接受記者訪問,其間回應農曆年期間各區有人私下燃放煙花情況,表示:「對於呢啲非法爆竹煙花,我哋一定要盡力堵截呢啲些情況,過年前堵截咗唔少呢啲非法爆竹煙花,當然我哋行動會持續。」
東方正論
不經不覺,今日已經是大年初五,今年因為種種抗疫禁令,過年氣氛特別淡又散得特別快,對於很多人來說,因為疫情失業或失去家人,團圓夢碎,完全沒有心情慶祝。連拜年也被政府勸阻,市民這個新年「問候」得最多應該是高官,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當然是眾矢之的。「封關」超過一年,港府拖了又拖,陳肇始被問及通關安排時,稱港府一直與內地商討通關條件,希望將免檢疫拓展至「雙向」,但卻承認具體安排未有眉目,只有等疫情緩和後才有條件與內地恢復商討有關安排,換句話說,現時根本未有協議通關時間表,大家只能無了期等下去。
星島社論
隨著疫情緩和,食肆及部分處所可望在年初七起放寬營業,消息指,本地旅行團有望在下一批獲得鬆綁,最快約三月初可重推。據了解,旅發局第二輪「賞你遊香港」計畫的免費報團名額及參與旅行會加碼,更會擴展至酒店住宿優惠,旅行社亦可申請「綠色生活本地遊」資助。為加強防疫措施,將新增加三招,包括要求團友在旅遊巴、食肆及景點掃描「安心出行」二維碼,或者登記資料,為團友編排旅遊車固定座位,以及導遊領隊及旅遊巴司機每十四日檢測一次。業界指,報團本身已經要提交個人資料,相信使用「安心出行」的阻力較細。
經濟社評
這個春節雖缺乏過年氣氛,但最令人欣喜的是疫情有受控迹象,讓多個行業周四有望復業。疫情回落是得來不易,當局要求食肆和復業處所,顧客須使用安心出行,或登記客人資料,以便發揮接觸追蹤功能,市民應互諒互讓,積極配合新措施,爭取社會經濟早日復常。新增確診連續三日下跌,昨天更是近三個月來首次回落至單位數,不明源頭個案亦連續三天處於低水平,相信這是當局在過年前不斷在多個社區進行封區圍檢,將隱形病人找出來。 -
冷戰後第一句話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0-12-29 10:00:12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12月29日(100蚊花旦頭)
https://youtu.be/rAiKxzmeMCg
請各網友支持巴打台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政府根據污水樣本檢測結果,在未有相關確診個案下,向彩雲邨豐澤樓全座居民發出強制檢測令。污水病毒檢測是世界各地常用的公共衛生工具,今次是本港專家首度利用相關技術,在大廈民居尋找新冠病毒隱形病人的線索,倘若強檢結果證實有助找出無徵狀感染者,當局未來應積極善用相關工具。第四波疫情遲遲未見顯著緩和,「清零」無期,全港疫廈處處,公眾焦慮不安,政府控疫工作甩漏連連,信息發放同樣混亂,市民無所適從,當然怨聲載道。明年疫苗大規模接種,對當局將是一大考驗,政府必須盡快改善執行能力和資訊發放問題,否則必生亂子。控疫要成功,必須官民配合,決策要果斷,執行要到位,全體市民亦要堅持防疫紀律。
蘋果頭條
烽火硝煙未逝,緣起於內地野味。產自武漢的新型肺炎病毒大年初一前兩天經高鐵入侵本港,在傷痕纍纍的港人身上狠插一刀,血染百多條寶貴性命。專家曾稱香港可像台灣般完全擊退疫症,但特首林鄭月娥及問責官員死不封關,抗疫措施亦不顧現實、不理後果,限聚令、銅芯口罩、全日禁堂食、全民檢測等,連愛國名醫盧寵茂也看不過眼。2020年,視民意如無物的政府,一手摧毀港人除罩相見的盼望;2021年,還有多少人要用血淚為政權失策埋單?旺角黑布街的Joyful Dessert House,曾獲米芝蓮及「米豬蓮」認證。開放式廚房設計,就是想與客人更親近,店主高太說,3月首次實施限桌令時如同晴天霹靂,「第一日我哋冇開舖,因為唔知點搞。
東方正論
有人說,時間是最好良方,多大的困難,都會隨着時日流逝而減退,可惜這句話在特區疫情沒有應驗,抗疫差不多一年,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從來沒有平息,而且愈演愈烈,愈揭愈驚人,日前驚爆聯合醫院懷疑空氣傳播,昨日又在屋邨的污水樣本發現有新冠肺炎病毒,簡直是無孔不入,草木皆兵。再加上長期鼠患以及冬季流感,三疫夾擊,一場浩劫恐怕難以避免。
星島社論
十二名乘坐快艇潛逃離港,偷渡往台灣途中被中國海警拘捕的反修例示威者,遭拘柙一百二十八天後,其中十人昨午被押往深圳法院應訊,並當庭認罪,法院擇期宣判。事件捲入國際政治角力漩渦,包括英美等多個西方國家領事館代表企圖進入法院旁聽,但被拒諸門外,美國駐華大使館隨即發表措詞強硬的聲明,呼籲中國立即釋放十二人;中國外交部隨後亦發表聲明,斥責美方說辭罔顧事實,敦促美方立即停止利用香港問題干涉中國內政。
經濟社評
廢水不廢,港大團隊發現,彩雲邨豐澤樓的污水樣本近日持續帶有新冠病毒,意味大廈很可能有隱形傳播,促成了全港首次未有發現確診個案就實施強制檢測令。環顧歐美,大學力推的污水監測連番報捷,多地政府已投入更多資源,冀能輔助常規檢測。港大研究團隊在豐澤樓橫跨5天的4個污水樣本皆驗出新冠病毒,反而同邨疫廈明麗樓,和曾有確診者的啟輝樓之樣本,皆沒持續陽性,排除了環境污染干擾,食衞局昨天遂公布豐澤樓要強制檢測,防患未然。感染者的糞便很早帶有新冠病毒,包括史丹福大學有份的多項國際科研均發現,污水沉澱物是可靠的社區病毒量走勢指標,可於患者出現臨床病徵前長達4星期已偵測到病毒,可補足較滯後而昂貴的唾液或咽喉測試,對新冠病毒追本溯源的能力,亦彌足珍貴。
冷戰後第一句話 在 張之豪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張亞中教授終於取得他前所未有的聲量高度。
我在17年前,進台大政治系研究所的第一個學期,就修習張亞中教的兩岸政策專題。
當時他剛來台大任教不久,但相對於一般學術研究,他對「提出政治解方」更有興趣。當代學術體制下,其實並不鼓勵學者「提出解方」,能發表在期刊上的研究,多半是「以分析某個現象來與某理論對話」。
所以張亞中的課程,比較像是一個個的 pitch meeting,就是他對不同的人,發表他的「統一方法論」,針對他的「統一方法」,在對一群初入政治學領域的學子、學人,一次又一次地發表,在學子與他的對話、思辨中,他辯解、捍衛自己的「統一方法」。
當時,在課程評價上,有學長形容張亞中的課,「可以激起人對學術的熱情」,不知道那位學長的意思,是說張亞中的學術做得很扎實,所以讓人很嚮往,還是說,張亞中的學術做得不太到位,所以讓人有「你這樣都能拿到博士還在台大取得教職,那我一定更可以」的感嘆。我不確定,也沒定論。
在上課的時候,他喜歡的用詞是「駁倒」。
也就是,任何質疑他的言論,他都是以「駁倒」為目的。
他喜歡說,他把他的「兩岸統合論」的某個章節,拿去「大陸」某單位發表,有誰來對他提出質疑,他就以某某主張、範例「駁倒」對方。
他也很喜歡講「解決」。
就是,「你對我的主張所想到的可能質疑,我都已經想到了,而且我也想到一個你肯定能接受的論點,來駁斥你,你也一定會同意我,所以,你覺得我可能有的問題,我早已經解決了」。
如果這時候,對方還是無法接受他所謂的「解決」,他就會勸人「不要陷入我執」。
但也顯示,他真的相信「說服」這件事情,他似乎覺得,只要他能「說服」兩岸的領導人,這個統一大業,就能成了。
這在政治上,是個非常可愛,甚至天真的前提。
但其實他也從不諱言,他來台大教書,就是要把他的主張發揚光大,他要發起運動,他要影響政策,兩岸之所以沒有和平統一,就是因為大家都沒認真聽他講的話。
至於他為什麼可以在台大教書?只能說,在台大政治系,除了吳乃德、吳叡人這種學者不能進來教書以外,anything can happen。
所以他進台大沒多久,就開始發起反(台灣對美)軍購,後來也參加了任務型國大選舉、擔任洪秀柱主席的策士,在真的很關心政治的圈子裡,他似乎總是存在,但並沒有真的踏入到比較核心的政黨政策圈。
2005-2015,這段時間的張亞中,似乎在偏藍偏紅的世界很活躍,往返兩岸之間,也非常頻繁,但卻又不太受到國民黨的青睞。
我猜,他的明統立場,相對於馬英九與國民黨的暗統立場而言,不甚方便。
※
國民黨的暗統立場,是有明確路徑的。
想像一群人走到一條三岔路,其中有人往半空中,丟一根樹枝,掉下來的樹枝指向其中一條路,眾人於是就往這條路走。那根樹枝上,歪歪斜斜地寫著「九二共識」四個字。
這條路,雖然不是對的路,不是好的路,是一條我會起身反對的路,不過,他們相信是條路,而且,當時,很多人在走。
但是這條「九二共識暗統」路,卻在馬英九總統後期,沿路一起走的人越來越少,跟著一起走的台灣人發現,不太對勁,你不是說大家都會發財嗎?怎麼只有兩岸權貴在賺飽飽?怎麼那些台商紛紛把生意收起來逃跑了?
直到2019年初,习近平直接把這條路封死,「九二共識,此路不通」。
這時候的國民黨,已經在台灣的中央政治場域裡,在野了幾年,(雖然地方不受到太大的影響,國民黨取得地方議會多數,仍然輕而易舉),但在論述能力上,在整體的國家路線上,似乎並沒有任何檢討、改變。
面對美中新冷戰、全球疫情、東亞印太地緣政治新局,這些可以說是改變整個人類歷史的新趨勢,他們並沒有拿出新的論述、新的對策。
他們仍然在用十五年前的老路「九二共識」,這曾經在當年選舉中,像是魔咒一樣幫助馬英九當選總統大位的四字真言,雖然已經此路不通,已經法力盡失,但他們樂此不疲。
但,他們真正的危機,還不是九二共識,而是「只談下一場選舉」的問題。
※
國民黨人喜歡譏諷民進黨人,或是廣義的獨派說,「有種你就宣佈獨立啊」。
如果你在烤肉,你還在生火,有人在一旁說,「有種你就把肉放到烤架上啊!」
火還沒生起來,你把一塊生肉放到架上,肉也不會熟,你急什麼?要不就去幫我生火,要不就到一邊烘乾,你一直講,肉也不會比較快熟,而且,你是要跟我一起烤肉的同伴嗎?
但其實,這也表示,大家都知道,民進黨是要台獨的,也許不是現在宣佈獨立,但大家都有看到我們正在生火,而且火種燒得不錯旺,等炭再紅一點,也許可以放一塊肉來烤烤看。
我講明了我要烤肉,大家也知道我要烤肉,所以現階段重點只是,盡量排除生火的阻礙,盡快開始烤肉。
同伴們,可以幫準備飲料、甜點、切菜、備肉、備蝦,甚至準備一些我們沒想到要烤的好吃食物。
只在一旁唉唉叫都不出力,時候到了又搶著吃的人,也是有,不過,這種人永遠都存在。
※
好,國民黨的問題都不是這些。
國民黨的問題是,當民進黨要的是穩健台獨,那國民黨呢?
他無法說出自己要幹嘛。
這次國民黨黨主席選舉,除了張亞中以外,剩下的人,都在講「要贏得下場選舉」。
原本大家以為是朱立倫、江啓臣,半斤與八兩的世紀對決,沒想到,殺出了個張亞中,讓一切亂了套。
朱江的主張,是贏得下一場選舉。這乍聽之下,沒什麼問題,但是,贏了選舉以後,要幹嘛?
國民黨為什麼在野?國民黨在大型選舉中,不被青睞的原因是什麼?
韓流現象是利還是弊?
國民黨自己沒有了如「1998,沒有眼袋的馬英九」這樣的超級巨星,荒謬的政策立場經不起考驗,蜀中無大將,權力真空。
在「要贏得下場選舉」的朱江之外,卻有個人出來說「我不只要贏得下場選舉,我更要贏得兩岸中國人的千秋萬世」,這對青春期就灌注滿滿的中國人認同的中老年中華民國人來說,爆發力十足。
上面那句「千秋萬世」不是張亞中的話語,是我這陣子聽張亞中眾多訪談、辯論的感想。
張亞中這麼多年來,終於得到了他要的政治影響力,在國民黨黨主席選舉中呼風喚雨,這是他最接近權力核心的一次。他大概從來沒有想到自己會從一個統派軍師,變成了可能的統派統帥。
與那些黨幹部不同的是,張亞中真的相信自己是中國人,他是個60年代國民黨教育下的好學生,他真的信了那一套東西。
※
「北京能接受嗎?」
國民黨主席辯論與相關討論裡,他們最常彼此質疑的一句話就是,「你這樣主張,北京能接受嗎?」
華盛頓能接受嗎?東京能接受嗎?華沙能接受嗎?布魯塞爾能接受嗎?孟買能接受嗎?
這些問題,在民進黨的主席選舉辯論裡,不會出現。
因為要當台灣這個國家的政黨主席,最重要,也唯一重要的問題,只有「台灣人民能接受嗎?」
不過,在國民黨主席的選舉裡,北京能不能接受,很重要。他們為什麼不是在北京辯論,也是很奇妙。
總之,不論是張亞中或是朱江,都在競相表示,自己的主張,北京最喜歡。
所以北京到底喜歡什麼? 我不知道,沒人知道,也許北京自己也很緊張。
我們只能說,目前已知,北京所喜歡的東西,分別是马云的錢、新疆的血,與香港的死。
這幾件事情,這些爭取北京喜歡的人,不論是張亞中、朱立倫、江啟臣,都不約而同地,沒說。
※
其實過去這段期間,我不乏讀到一些國民黨內部的青年世代的書寫,主張,就是「國民黨要在論述上,揚棄九二共識,真正本土化」。
他們對現狀的掌握、民意的理解、局勢的發展、政治的判斷,都頗有見地。
雖然我不同意,但是是我可以文明地對話的對象。
只可惜,這樣的聲音,不是來自國民黨的民代、政治人物,而是苦無出頭機會的青年幕僚。
並且這樣的聲音,他們光是講出來,就要遭受到來自自己黨內的無情攻擊。
※
張亞中在上節目受訪時,不斷反問,到底為什麼要指控「張亞中當選黨主席,國民黨會分裂」?
國民黨人,始終沒人敢回答張亞中這個問題,其實我可以回答。
國民黨裡面有很多「沒有真正統派信仰的本土派」,而且為數不少。
這些人表面上跟你講九二共識,但實際上,他們能撈則撈,能混則混,今天身為國民黨員,純粹巧合而已。這個問題,別的政黨也有。有些人是民進黨籍、民眾黨籍,也只是巧合而已。
堅壁清野的統派路線,雖然不至於讓國民黨分裂,但如果國民黨沒有讓追隨的幹部有分得到好處的感覺,有些人會跟不上來。應該是很多人都會跟不上來。
然後,他們就不小心跟著另一個邏輯前後不搭,但說話很大聲,優質電視台每天固定至少給他一則新聞的政治人物去了。
對國民黨幹部來說,唏哩呼嚕的講一些「兩岸和平」、「溫和對話」,但又不講明到底要幹嘛,這才是維繫住他們大家的共同利益。
而且,國民黨裡依靠「李登輝路線」而起的人,比比皆是,台灣各地方的議長、副議長、議員、前市長、前立委,現任縣市長、現任立委,幾乎無一倖免都是在李登輝當國民黨主席、總統的期間,釋放機會、提名、提拔、扶持起來的人物與其後代。
歷史無法一刀切割,尤其是國民黨的「結構」,你泥中有我,我泥中有你,嘴巴上可以罵李登輝,但若要真的追殺李登輝的「餘孽」,恐怕現在國民黨在國會、地方議會、里長,甚至宮廟裡的理事,都要被點名批鬥,掃地出門。
他們擔心的是這個,他們搶救的也是這個。
國民黨這個影響台灣至深至遠的百年老店,現在面臨的問題是,他們到底該放眼「下一場選舉」還是「兩岸中國人的千秋萬世」?
※
這些問題,雖然內容不同,但就概念上來說,國民黨有,民進黨或多或少,也有。
所以,我一個民進黨人看待這場國民黨主席選舉,不論結果如何,我並不幸災樂禍,也不見獵心喜。
只以此提醒關心台灣的朋友們,面對這些議題,我們要屏息關注,面對這些政黨發展的問題,戒之慎之。
※
基隆市議員 張之豪
冷戰後第一句話 在 大詩人的寂寞投資筆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這裡是吳軍的《硅谷來信》第3季。這封信我們來介紹一位美國總統,就是美國的第30任總統卡爾文·柯立芝。有的人可能對他不太熟悉,讀完這封信之後,你也許會對這位低調的總統留下不一樣的印象。
如果要問美國最好的時代是什麼時候,美國人通常會給出兩個時間段:第一個時間段離我們比較近,就是克林頓當政時期。那時冷戰剛剛結束,又趕上互聯網產業起步,美國在政治、經濟和社會方方面面都進入了一個繁榮的時代。
第二個時期很多人就沒那麼熟悉了,就是史稱「柯立芝繁榮」的柯立芝當政時期。雖然距離我們比較遠,但從經濟指標來看,柯立芝繁榮甚至超過了克林頓時期,柯立芝這位總統的很多做法也成為了後世學習的樣板。這封信我們就來瞭解一下,柯立芝是如何締造了美國的第一個黃金時代。
柯立芝是一個怎樣的總統?
柯立芝最初其實是從副總統位置接任總統職位的。他原本是第29任總統沃倫·哈定的副總統,1920年和哈定一起在大選中獲得了壓倒性的勝利。但1923年哈定因為突發心臟病身亡,柯立芝就接任了總統之位。柯立芝做副總統時十分低調,他剛接任的時候,很多人覺得第二年就是新一屆大選了,柯立芝肯定會被選下去。結果柯立芝上台後一掃之前哈定內閣醜聞的陰霾,成功恢復了民眾對於政府的信任,在1924年大選中又取得了壓倒性的勝利。並且在接下來四年中開創了「柯立芝繁榮」的局面。
柯立芝並不貪戀權力,儘管他的支持率極高,但他仍然決定不再參加1928年大選。他說:「如果我再任職一個總統任期,就會在白宮待到1933年……十年,比任何一個當過總統的人都長——太長了!」離任後,他和妻子回到了老家北安普頓,開始寫作。根據傳記作家唐納德·麥考伊在《柯立芝傳》中的描寫,當時美國民眾希望柯立芝再乾一屆的熱情堪比當年輓留國父傑斐遜。
柯立芝治理國家的理念是怎麼樣的呢?我們不妨聽聽他自己是怎麼講的。成為總統之前,柯立芝曾經在馬薩諸塞州擔任州長,在就職演說中,他講了這樣一段話:
「馬薩諸塞州是一個整體,我們都是它的一分子。弱者的福祉和強者的福祉密不可分。如果勞工憔悴,工業也不會繁榮;製造業衰退,運輸業也不會興隆。任何單方的行動,都不足以提供普遍福祉。但也要記住,一個人的利益也是所有人的利益,忽視一個人就是對所有人的忽視。暫停一個人的股息,也意味著停掉另一個人的薪水。」
這段話是在什麼樣的背景下說出來的呢?當時美國工會運動蓬勃發展,很多人都認為資本家太富有了,應該限制他們的利益。瞭解了這一點你就能體會到,柯立芝其實是在強調每個人的合法利益都應該得到正當的保護。後世的歷史學家也認為,柯立芝是一位典型的秉持古典自由主義理念的總統。
為什麼柯立芝堅持保護有產者的利益?
柯立芝自己是這樣詮釋這一理念的。首先他講,美國人一直追求的自由,就是建立在尊重個人財產的前提之上。如果可以隨意剝奪一個人的財產,就相當於可以隨意剝奪他的權利和自由,這樣的做法必然會傷害社會的正義。
古典自由主義認為,享有自己的財產乃是人的天然權利。說到底,財產權和個人權利是一回事,一方遭到侵犯,另一方也難以苟全。就在柯立芝這番講話的20多年後,大西洋彼岸的歐洲,納粹政府開始剝奪公民的財產,社會的自由也就此喪失了。
第二,柯立芝強調,政府不能解脫人們的辛勞。柯立芝講,政府的作用是照顧社會中的弱者,比如殘障者等等;同時,政府也可以表彰那些傑出的人士。但是政府不是保姆,它的職責不是供養所有人的生活。人仍然需要自立,要能夠自己照顧自己,自己取得成就。弱者需要保護,但這並不意味著打擊強者。
第三,柯立芝講,應該讓每一個人都擁有平等的機會,也只有這樣,現在的弱者和窮人才有可能在未來變得富裕;如果要剝奪富人的財富,窮人也會失去富裕的機會。這很好理解,如果一個人變得富裕,財富就會被拿走,那麼人也就不會有動力追求富裕了。
歷史學家克勞德·費斯評論說:柯立芝體現了中產階級的精神與希望,他能解讀中產階級的期待,表達中產階級的意見。你可能會覺得柯立芝好像是站在富人一邊,其實只有尊重每個人的權利、包括富人的權利,人們才會有動力去奮鬥。如果個人失去了奮鬥的動力,社會也就失去了走向繁榮的驅動力。
在自由市場的作用下,社會經濟利益的分配是不可能完全平均的,如果要強行拉平,就像非要把生長速度不一樣的樹木剪成一樣高,違背了自然的屬性。財富從被創造出來,到惠及社會中的大多數人,總是有一個傳遞的過程。知識也是如此,人類發現了新知,總是從那些最前沿的研究機構和大學慢慢傳播到普通學校、再普及到中小學之中。
我們不會因為大學的知識密度比小學高,就廢除掉大學,把大學的研究資料平均分給一百所小學,因為這樣不會促進科研的進步。同樣的道理,柯立芝認為,應當保護那些通過奮鬥獲得了大規模財富的人和機構,因為這最終會有助於社會的整體繁榮。簡單來說,柯立芝主張通過社會總財富的增加來解決貧困問題,而不是平均主義。
柯立芝取得了怎樣的成就?
柯立芝的這一套想法是1913年他擔任麻省參議員的時候提出的,十年之後,他成為了美國總統,有機會將他的理念付諸實踐。那麼他的成績如何呢?
柯立芝剛上台時,美國剛剛結束一戰後的經濟危機,由於戰爭帶來的巨大開支,美國政府當時是債台高築,雖然比歐洲的情況還是略好一些。1923年夏天柯立芝上台之後,到1929年1月柯立芝離任,這期間美國工業生產總值增長了近一倍,佔到了當時全世界工業總產值的一半左右。同時,美國的技術革新、設備更新和企業生產管理的科學化,也使得它在全世界的競爭力迅速提升。
柯立芝保護有產者的理念並沒有造成社會的不平等,而是造就了大量的中產階級。當時美國的失業率只有3%~4%,是歷史最低點,美國失業率再次接近這個水平是疫情之前特朗普當政時期。柯立芝在任期間,中等家庭年均儲蓄額以每年8%的速度上漲。到他離任時,美國的汽車產量比一戰後漲了3倍,平均每五個家庭就擁有一輛汽車。1921年剛剛被推向市場的電冰箱,到了1929年已經成為了美國中產家庭中的常見電器。柯立芝自己也在演講中說,美國人民的生活達到了「此前人類歷史上罕見的幸福境界」。柯立芝繁榮的說法也由此而生。
另一方面,柯立芝的減稅政策並沒有產生財政赤字,而且由於削減不必要的政府開支,柯立芝當政期間第一次做到了使政府債務大幅減少。美國200多年的歷史上,只有兩個總統做到了這一點,另一個就是克林頓。這是怎麼做到的呢?說來簡單,雖然減稅了,但由於經濟繁榮,個人和企業收入的總量增加,因此稅收總額並沒有什麼減少。
柯立芝在經濟上成功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重視科技的作用,發展新工業。柯立芝自己是一個農民的孩子,但是他從來不主張通過補貼的方式促進農業發展。一戰後美國國會通過了一個法案,叫做麥克納利-豪根農田救濟法案,就是由聯邦政府出面來購買農產品,幫助美國農民和歐洲農業競爭。柯立芝否決了這個法案,他講,農業也必須「立足於一個獨立的商業基礎之上」。相比之下,柯立芝更支持通過實現農業現代化來增加農民的收益。
有人評價柯立芝是一個「無為而治」的總統,其實柯立芝當然做了很多實事,包括大力支持美國民用航空業發展、推動航空基礎設施建設、推動技術革新等等。不過,也可以講柯立芝的政治理念和「無為而治」有相通之處,就是政府做的事情越少越好,相信社會自我發展的能力,相信商業社會和企業的效率。
類似地,在法律方面,柯立芝也認為「人無法制定法律,我們只能發現法律」。柯立芝講,社會中存在著一些有利於社會的習慣、規則和文化,立法機構的職責是去發現它們,將它們提煉成法律,而不是基於主觀意見閉門造車,制定不合民情的僵硬的法條。
另外,柯立芝重視法律的權威,警惕多數人的暴政。他講,政治運動不能代替法律,如果審判可以在法庭之外進行,法制也就壽終正寢了。今天互聯網上有一些所謂「鍵盤俠」的做法,就像是要在法庭之外進行審判,這就不符合法制社會的基本原則。
柯立芝的一句話讓我很有感觸。他說:「我們要廣泛地、堅定地、深刻地相信人民,相信人民渴望做正確之事……國家才會長存。」
小結
柯立芝於1929年卸任之後,美國發生了大蕭條事件,有的人就認為,是不是柯立芝的一些做法讓經濟過熱,導致了經濟危機的發生?這也是之前一種流行的觀點。不過上世紀80年代以後,學界發現導致大蕭條的原因非常多,結束大蕭條的原因也非常多,很難在柯立芝的政策和後來的危機之間建立直接的聯繫。同樣的道理,也很難把克林頓的政策和2001年的股災直接聯繫起來。
總的來講,柯立芝確實創造了一個美國歷史上屈指可數的黃金時期。他言行合一,用實踐向人們展示了保護個人財產和個人權利的重要性,降低稅率對刺激經濟的重要性,以及以技術發展驅動產業更新的重要性。」
冷戰後第一句話 在 子迂的蠹酸齋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好多年以前,網路上曾經瘋傳一部影片《貨幣系統的真相》,內容述說了聯準會印製鈔票及發放債券等金融機制。該影片主要的論述,便是資本主義下,民眾辛勤工作,但卻被金融機制給奴役,有意為之的通貨膨脹,導致民眾手中的錢越來越少,換句話說該影片其實是個煽動仇恨資本主義的影片。對於多數民眾來說,最最不能接受的應該是憑甚麼政府能夠拓印刷鈔票,來作到公然剝奪民眾財富的不義之事。但其實對於任何一個稍微了解從過去銀本位、金本位、布列登森林體系演變至今的人來說,當代的貨幣制度之所以變成如此,實有其不得不為的無奈和種種歷史因素,而這些故事要用三言兩語說清楚,怕也不是簡單的事。《世界經濟10000年》,恰好就是本能詳細解釋的書。
#贈書活動 #請耐心讀到最後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78164
看到《世界經濟10000年》的書名,我本以為是這幾年在台灣盛行,述說人類文明發展的書籍。雖說本書開篇仍是以遠古時期的人類的科技和交易為主,但重點很快就從遠古歷史,進展到文藝復興的學徒,以及工業革命後的大量生產製造業生態。但我想對於多數有涉獵過人類歷史發展的讀者來說,這些內容依舊是那些大歷史書籍總是著重的內容,真正使得這本書格外出眾的,則是本身針對近代及當代經濟史的部分。
若齋友你曾閱讀過19世紀的英法小說,會發現富有的人物都用「年金」來區分彼此身價。所謂「年金」,其實就是年息,而在那個時代,利息則固定是10%。也就是說一個年金5000法郎的角色,他則是50000法郎國債的持有人。我在首次得知利息竟能高達10%時非常震驚,而後又一個令我震驚的事實,是在一戰前的世界,因為嚴格遵守了金本位制度,加上資訊流通速度慢、全球總財富增加得慢,種種因素之下,幾乎不存在任何通貨膨脹,利息也才能維持穩定的10%。
本書有相當篇幅,著重於當代貨幣制度如何形成。講述貴金屬貨幣如何發生「劣幣驅逐良幣」? 紙幣的信用機制如何演變? 金本位制度如何維持貨幣運作? 為什麼一戰導致金本制度崩壞? 二戰後布列登森林體系是如何以美金作為本位固定各國匯率? 中央銀行制度如何確立? 戰後歐陸如何復甦,東亞各國又是如何崛起? 其中就包含台灣與南韓,這兩個同樣先後以出口替代、高科技代工產業作為大戰略的國家,又是怎樣在冷戰局勢下成長。當然也包含了中國如何在鄧小平的改革開放後快速成長,內容也包含為什麼中南美洲和非洲於戰後,陷入長期的亂政。
乍看之下,本書討論的議題多與我們生活無關,但細思後便能發現其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包含為什麼政府總是舉債印鈔票? 為什麼房地產只會上漲而不會下跌? 為什麼降息股票就會漲? 為什麼債券成為如今的避險保守投資? 通貨膨脹應該維持在多少? 這些種種你在財經新聞中看到的概念,都避不了與當代貨幣制度的形成與運作方式有關。只是這些知識解釋起來複雜,很多演變並不那麼理性,反而是屈就於當時國際因素下的產物,解釋起來特別花時間,也因此很多人並不清楚這些制度的流變。
本書作為經濟史的敲門磚,其實相當有其意義。不管是亞當斯密、凱因斯、海耶克以及傅利曼,本書皆有論及他們的思想核心及經濟理論,並輔以該時代的歷史背景,講述為什麼在那個時代下,會誕生出此些著名的經濟思想。
我認為若齋友希望理解如今的經濟結構如何運作,沒有甚麼書比《世界經濟10000年》來得更容易理解,內容還如此豐富,並且書中引用了一切讀者希望能延伸閱讀的書籍和作者清單。
雖然本書花費了齋主不少心思和時間才讀完,但內容的每個字卻深有價值,讀完後的成就感甚高,推薦給所有有心想了解經濟史的齋友。
此次 堡壘文化 同樣為酸齋的齋友們,準備了兩本贈書。
只要你完成以下條件,就可參加抽獎活動
只要你在9/19(日) 20:00 以前,完成以下兩個條件,即可參加抽獎。
1. 按讚並公開分享本貼文
2. 於留言處TAG兩名朋友
活動結束後,齋主會於第一時間抽出幸運的兩名得主。
最後,再次感謝 堡壘文化 對酸齋齋友們的照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