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冰箱啟動器原理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冰箱啟動器原理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冰箱啟動器原理產品中有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6萬的網紅阿津實況,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變頻冷氣買了2年,一直很納悶為什麼電費沒想像中那麼省,直到前2個月看懂一些冷氣邏輯,這期電費直接少500度電。 原本我們舊定頻冷氣要開就開,要關就關,開越久越耗電,但是變頻冷氣有個小問題就是傳統觀念中,冷氣開越久當然越耗電啊,哪有開越久越省電的道理。 其實變頻省電的原理在維持溫度,如果你把變頻冷氣當...
冰箱啟動器原理 在 阿津實況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變頻冷氣買了2年,一直很納悶為什麼電費沒想像中那麼省,直到前2個月看懂一些冷氣邏輯,這期電費直接少500度電。
原本我們舊定頻冷氣要開就開,要關就關,開越久越耗電,但是變頻冷氣有個小問題就是傳統觀念中,冷氣開越久當然越耗電啊,哪有開越久越省電的道理。
其實變頻省電的原理在維持溫度,如果你把變頻冷氣當作定頻用,開2小時休息2小時這樣,電費絕對爆炸貴。
所以這期電費少500度的做法,是我家三台冷氣都開25-26度,然後不關機,就開下去,除非要出門8小時不在家,重點是不要外面30度,你開個28度,要把室內外溫差加大一點,我房間室內外溫差在3-4度最穩定,為什麼要這樣?
因為才能讓壓縮機不跳停,就是你會聽到咚一聲那樣,壓縮機一停,當室內溫度升高,冷氣再度運轉,就算變頻也很耗電,因為啟動耗電量超大。
有些高階冷氣的低頻運轉可以容許很高上限,比如室外30度,你開29度卻不會一直跳停,有的你要開到28度不會跳停,這跟每台冷氣的冷房最低下限有關。
簡單來說,你家變頻開著就別讓他停,開好開滿,保持溫差,讓壓縮機不跳停,不管溫度幾度,白天30度,我就開26,晚上28度,我就開25,給他溫差就對了。
有時候不只長輩,連我自己都會被這些理論搞混,什麼提高一度省電6%,什麼幾點開最省電之類的,原本我家夏天電費都破萬,這次終於了解是冷氣開法不對,家裡三台冷氣、三台電腦、電燈冰箱電視電風扇熱水器,一個月電費才2600,有沒有人有這個困擾的,試一下就知道了。
ps: 有聽過變頻馬達就算停轉,壓縮機還是沒完全停,但我自己試驗後,確實是現在最省。
有沒有冷氣科學家來解惑一下
冰箱啟動器原理 在 宗佑-文字慾的囚徒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其實這件事已經不是新聞,只是很多訊息總是會像是月經文一般,每隔一段時間就來一次。
就像是「去男朋友家吃飯要不要洗碗?」、「手扶梯要不要靠右站?」、「房事後用可樂洗下體能不能殺精蟲?」
我都在想 :究竟是記者真的很難找消息來湊到每天應該繳交的篇數?
還是,民智一直沒開,所以三不五時要講一下開開民智?
--------------------------------
在我小的時候,大人都說要把菜放冷,才能冰進冰箱,不然壓縮機會壞掉,我當時也不知道是真的假的,反正他們說,我就聽了。
但大了一點,對生物或這些機械設備有所認識後,開始覺得這件事情有點荒謬;但還是很多人會這麼做,就如同那些人在發現任天堂主機讀不到卡帶後,會拿起來吹一吹..........一樣。
#從細菌的角度來說。
當我們熄火完成裝盤後,空氣中、餐具裡,我們舔過的筷子湯匙上的細菌其實就會進入湯菜裡,而溫度一旦開始降低(到我們吃了覺得熱,但不會燙口的溫度時),其實它們就開始孳生了。
但是,只要你的身體是正常的,那吃進去的那些細菌,會在你的胃酸裡面被消滅一大波(至少95%);而剩下的或是留在你的食道口腔中的細菌呢?
只要你的抵抗力是"正常"的,基本上它們根本不會讓你犯病(除非你有愛滋病等會讓抵抗力異常的疾病);所以,我們可以在不受到這些細菌的影響下,利用熟食裡面的營養。
另一方面,從機械---也就是冰箱的原理來說。
我們可以把冰箱想像成是你那個關上門後開冷氣的冷氣房,冷氣運作的原理這樣的 : 當你開冷氣時,感應器(sensor)會先比對所在空間的溫度;如果你的房間溫度(28°C)比設定溫度(22°C)高,那壓縮機就會運轉,開始對你的房間輸送冷氣。
反之,如果你的房間溫度(17°C)比設定溫度(22°C)低,那冷氣依然會運轉,只是壓縮機不會運轉,所以雖然會吹出風來,但那不是冷氣。
(所以如果你在寒流時開冷氣,基本上壓縮機不會動;除非你的溫度設的非常低)
而在運轉時,如果你的房間溫度降到設定溫度(28°C→22°C)那壓縮機就會停止運轉(雖然依然還是會吹出風來,但那不是冷氣);直到你的房間溫度再度上升超過設定溫度,然感應器(sensor)再度感應到了,就會重新啟動壓縮機.......如此周而復始的直到你關機。
了解這個道理之後,你就能了解冰箱的壓縮機是怎麼運作的。
其實,冰箱就是小型的冷氣房;而那種大型魚貨或冷凍食品公司的超大冰箱(五六坪到十幾坪,幾十坪都有),你也可以視為是一個超大的冷氣房(只是裡面的溫度是維持在零下18度以下的那種冷氣...........)
------------------------------
了解了壓縮機運作邏輯後,再回頭看冰箱,你就能知道「菜放冷才能進冰箱,不然壓縮機會壞掉」這種說法,基本上是錯謬的邏輯。
因為,熱菜放進冰箱裡,就如同一堆剛打完籃球、身上還冒著熱煙的孩子衝進冷氣房間一樣,只會讓感應器感應到空間內的溫度升高(超過設定溫度),然後敦促壓縮機努力運作,以讓空間內溫度能夠回到設定溫度。
(怎麼沒人說 : 身體熱熱的衝去吹冷氣,會害冷氣壞掉????)
所以,只要你的壓縮機正常,它不會因此壞掉,只要當它製造出足夠的冷氣讓空間溫度降到設定溫度後,就會停了。
看到這裡,有人會想說 : 「壓縮機常打,壽命會減短,那最後就會壞掉啊?」
甚至還有水電師傅也用這個論點來主張 : 變頻冷氣如果連續開著不關,壓縮機轉轉停停的容易壞.........
#這邏輯叫人不忍心啊
我們舉個例子吧(我最喜歡舉栗子了,舉高高的那種~~)
你買摩托車,引擎運轉久了也是會壞的;從你出生之後,心臟就開始跳動,跳著跳著也會損耗,最後就不跳了(某些科學家統計後,認為大概是跳十萬下,所以他們說一分鐘跳90下的人,壽命會比一分鐘跳70的人早死)............
關於會擔心這種事的人,我的建議是 : 「冷氣跟機車買回家之後,都不要發動,就不會壞了唷~ 至於你的心臟,一旦現在停掉,也就不會損耗囉~~」
------------------------------
萬事萬物都一樣,只要有在使用,就會有損耗,就會有一天壞掉;就連我們的身體也不例外。
所以,雖然不用就不會壞,但相對於這麼極端的想法,我的建議還是 : 合理的使用。
合理的使用你的身體跟機械,它就能減少耗損並延長使用壽命。
所以,合理保存食物的方式,雖然是把它放冷再冰;但放在室溫裡面太久,溫度降低的梯間拉得太長(例如58°C→26°C花了一個多小時),那細菌就能長時間在它最適宜孳生的溫度(30~40°C)中瘋狂的以幾何倍數的速率成長了。
是以從這角度來看,我們要把食物放冷(以減少壓縮機作用的時間),但又不能放的太久(不然細菌會孳生)
所以兩害相權取其輕下,最合理的方式就是放到略低溫(60以下),就可以放進冰箱裡面了;而另一方面來看,如果我們能夾著就吃進嘴裡,表示那道菜餚已經只有四十幾度了,所以基本就是吃飽後就能準備收進冰箱裡冰藏了。
要記得 : 冰箱就是小型冷氣房,熱的東西進去後,它會努力工作,不會壞掉。
#那怎樣才會讓冰箱早點壞呢?
反而是一些婆婆媽媽喜歡把冰箱塞超滿(或是常常開冰箱;或是冰箱門常常不關好),那個才會害冰箱壽命縮短。
因為,裡面不流通空氣或是東西過多,都會讓感應器認為空間內的溫度一直沒有降下來,然後讓你的壓縮機一直不停運轉;這才會縮短壓縮機的壽命。
而且,壓縮機壞了就算了;問題是,冰箱溫度沒降到冷藏應有的溫度(7°C以下),則細菌活性不會減低,依然會不斷繁殖(只是速度會慢一點);而冰箱跟你的冷氣房一樣,是個"冷氣會在裡面流通"的空間,那些流通的空氣就會把細菌帶到空間裡面的每一個東西上附著,那才是會吃死人的關鍵。
就是有一個孕婦,從冰箱裡面拿了一顆蘋果出來,在沒洗的狀態下直接吃掉,結果附著在上面的李斯特菌造成嬰兒胎死腹中。
#不信的可以自己查
.
.
.
.
====
#合理的使用是一切事務的依歸
#其實也就是中庸之道
#合理的思考跟邏輯真的很重要
#不要在錯誤的邏輯中因小失大了
#上班上課到沒空寫貼文
#我會努力回留言的
每週一、三、五的晚上10點半,一起看、一起想、有瞌睡蟲一起養。
====
如果文章能合胃口,請記得按讚、分享、追蹤、搶先看。
#設搶先看的步驟請看這裡 : https://www.facebook.com/GeeChungYo/posts/2253325874890594
#如何將內文跟連結一起分享的步驟請看這裡 : https://www.facebook.com/GeeChungYo/posts/2522891261267386
冰箱啟動器原理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麻省理工台灣學生共同研發以RFID檢測食安,讓貼紙變身頻譜儀
2019/03/06
原文刊登於MIT News,由該研究的共同作者徐子旻翻譯投稿,徐子旻目前就讀 MIT 麻省理工電機工程博士班,主要從事科學研究,次要的興趣廣泛但是一點深度都沒有,包括戲劇、音樂、咖啡、調酒、滑板。
隔空不能取藥,但可以檢測食物化學成分!
麻省理工學院(MIT)Media Lab的台灣學生徐子旻與其就讀博士班的實驗室研究團隊開發的無線感測系統,利用量測無線射頻辨識(RFID)貼紙的反射訊號來判定食物的化學成分以及是否包含有害物質。
成本低廉的 RFID 貼紙早已受到業界大量採用,用來管理物流的利器。就連我們錢包中的悠遊卡應用的也是這種技術,才能不需要接觸刷卡,嗶一下就能夠進出站。eTag 更是使用了高頻率的信號,使得貼在車窗上的貼紙距離門閘數公尺的遠距離還能偵測成功。
如今,RFID 這個傳統的技術在研究人員手上,更多了判斷容器內容物的新功能!這套系統在辨別普通奶粉與三聚氰胺能達到 96% 準確率,分辨酒精 (乙醇) 及假酒 (甲醇) 更有 97% 準確度。此研究成果已在 2018 年發表在無線網路領域研討會,正在申請美國專利。
食安一直是台灣人非常擔心的事情,危機層出不窮,往往民眾也無法掌握吃下肚的到底是什麼。也不只有台灣,還記得 2008 年中國的毒奶粉事件嗎?不肖商人在嬰幼兒奶粉中添加塑膠原料三聚氰胺 (Melamine) ,造成五萬個嬰幼兒中毒。去年 (2018) 四月在印尼一樁酒精污染事件也使得近百位民眾喝下了以後身亡。而甲醇因其在工業廣泛使用,價格低廉,也變成假酒常用的添加物之一,飲用者失明也是常有的事。
徐子旻及與研究團隊所研發的系統 (如上示意圖) 名為 RFIQ,其原理是利用一個外部信號發射機,發射無線射頻訊號到貼在容器外的 RFID 貼紙上,RFID 貼紙上面有晶片以及天線,可以被動的反射信號。貼紙反射信號同時會與容器中物質有電磁交互作用,而透過比對收集反射回來的訊號便可以知道容器內有什麼物質。
與一般化學方式檢定食物內容不同,此方法不需要接觸物體本身,甚至不需要打開容器就可以偵測,唯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在容器上貼一張 RFID 貼紙。
這種貼紙優點是成本極低,一張只要台幣一元左右。貼紙上面的晶片跟天線在收到掃描信號的時候會啟動並反射獨特的序列,使得工廠能在貨物上面貼上 RFID 來追蹤每批貨物的流向。貼紙上面沒有任何電源,只是被動反射的這個特質,也使得其容易被環境影響。但正好就是這個跟環境「弱耦合」的特性,使得接收機收到的信號能夠告訴我們信號經過了什麼物體。
原本共振頻率 950 MHz 的貼紙,貼在了裝滿水容器上,因為水吸收了部分此波長的能量,馬上改變對 720 MHz 的頻率最有響應。隨著水裡面慢慢加入雜質,反射訊號的強度、相位都會慢慢變化到另一個頻譜。透過量測大量不同物質、不同濃度的頻譜,研究人員建立了機器學習的模型來判斷未知的溶液到底是什麼?這等於把一張張小小的、便宜的 RFID 貼紙變成了一個個頻譜儀。
雖然只是初期的研究,但這項研究成果隱含的意義可能很重大:我們可以用非化學性的方式來偵測污染的物體。未來家家戶戶在物聯網時代,可能都會有智慧冰箱能夠管理冰箱裡各種不同的品項,當食物含有有害成分,抑或是開始變質的時候,都可以提前知道,至少不用等到臭酸腐敗了,再用鼻子聞看看來折磨自己。
附圖:系統示意圖:左為無線訊號源,右為貼著 RFID 貼紙的容器。利用反射回來的訊號跟物體交互作用以後的改變,判斷容器內容物與成分。
資料來源:https://www.inside.com.tw/…/15744-food-safety-rfid-dete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