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鈞話趨勢】嶄新冷凍療法「極地冷凍艙」舒緩肌肉疼痛又能燃燒脂肪?!治療原理?過程感受?常見問題一次解答!
於歐美及好萊塢廣受歡迎的「極地冷凍艙」備受矚目,與傳統冰浴療法不同,是採專業高科技儀器方式進行,用以舒緩肌肉疲勞、修復組織,甚至還能達到減少卡路里的作用。到底極地冷凍艙的治療原理為何?對身體...
【凱鈞話趨勢】嶄新冷凍療法「極地冷凍艙」舒緩肌肉疼痛又能燃燒脂肪?!治療原理?過程感受?常見問題一次解答!
於歐美及好萊塢廣受歡迎的「極地冷凍艙」備受矚目,與傳統冰浴療法不同,是採專業高科技儀器方式進行,用以舒緩肌肉疲勞、修復組織,甚至還能達到減少卡路里的作用。到底極地冷凍艙的治療原理為何?對身體又有哪些效益?人人都適合進行嗎?現在就一起來深入了解吧!
📌Q1.冷凍艙之治療原理?
過往運動員會在運動後採用冰敷袋或冰浴的冷療方式幫助修復肌肉,但效率有限還可能會造成局部接觸性的組織損傷,不僅耗時也無法徹底達到修復肌肉的目的。而擁有美國及歐洲雙認證的「極地冷凍艙」又稱為全身冷凍療法,目前被廣泛運用在運動醫學,三分鐘的修復過程相當於冰浴一小時的效果,因而備受各界運動與愛美人士青睞。其原理是讓艙內可降載溫度至負120度~負160度間,短短三分鐘的治療過程,用低溫冷凍刺激可讓皮膚被氮蒸氣充分冷卻,使血管刺激收縮,再通過快速的血管舒張,輔助調節各項生理機能刺激人體達到最佳防禦機制,並可消耗約500~800卡路里。這種代謝衝擊感可以在每次治療後持續四小時以上,不僅可提升恢復速度,更有感縮短治療時間
📌Q2.低溫會造成凍傷嗎?
「極地冷凍艙」是利用專利液態氮蒸氣的方式達到降溫,液態氮會在皮膚表層形成一層膜,而不是讓身體肌膚直接接觸到冰塊或冰水,因此不會有凍傷的風險。超高安全規格,擁有AI安全監控系統,並設有雙向緊急關閉裝置,全程需由專業人員在旁監測,可根據耐受度,逐步調整溫度。每次時間需控制在3分鐘內,每天最多2次,且需要間隔至少2小時
📌Q3.體驗過程感受為何?
診所人員會專業的說明流程,並且引導過程需要穿戴手套、長襪、保暖拖鞋、乾燥貼身衣物及棉質頭套保護耳朵,提醒取下身上所有的配飾及金屬品,進艙前務必確認身體及衣物保持乾燥。在冷凍艙讓身體處於極度的低溫之中,過程中專業的操作人員會不時與自己確認溫度以及身體適用狀況,很令人安心
📌Q4.冷凍艙的效能範圍?
僅僅3分鐘的療程,消耗相當於騎腳踏車150分鐘以上,或瑜珈200分鐘以上的熱量。在增加身體循環的同時,還能舒緩發炎、疼痛與疲勞。定期進行「極地冷凍艙」可改善組織供氧且具有抗疲勞和放鬆功效,根據研究文獻,可促進血液循環幫助睡眠
📌Q5.止疼消腫原因為何?
瞬間的低溫可讓大腦以為我們真的正存在於低溫環境,這樣的刺激導致血液中會分泌一種抗炎蛋白質。且血液會流向核心器官,讓周遭的血液獲得氧氣來保持器官的恆溫,當血液離開四肢也能同時達到消腫效果。當療程結束後,血管會膨脹,血液也會帶著更多氧氣擴散到其他部位。且低溫可以讓神經傳導變慢,因此達到止痛的作用
📌Q6.療程中的注意事項?
懷孕中、哺乳婦女、高血壓、有心血管疾病、神經性疾病、心臟病已植入支架者、體內循環異常、有開放性感染傷口、對冷極度敏感者等,都應在諮詢時主動告知醫師,由醫師評估是否能進行此療程。一般全身反應少見,但如果患者出現頭暈、噁心、面色蒼白、出汗等狀況時,多是因為過度緊張引起,只要以平臥休息並施以溫熱治療可很快恢復
📌實際流程
1.與院內醫師進行諮詢與診斷,醫師會全面性了解身體狀況,並且完整說明療程以及解決疑惑
2.諮詢後,隨醫護同仁至更衣間更衣,需換上白袍、手套、襪子及保暖鞋套
3.入艙前,由專業醫護人員確認設備安全無虞,再進行儀器設定操作
4.精準設定療程後,便可準備入艙,醫護人員則隨侍在側,進行療程安全監控,三分鐘即結束流程
5.療程結束後,院所會進行體況確認,喝杯熱茶稍作休息就可安心賦歸
院所的整體環境寬敞幽靜,均有設計規畫許多獨立位置,讓人能擁有隱密空間,加上專業的醫師團隊,人員的細心說明以及引導,過程中既安心又能享受療程後的改變
防疫期間,iSKIN清消作業再升級,可預約專車接送,配有專屬獨立休息室,所有進出空間和接觸面,皆進行完整滅菌清潔,提供0接觸、0聚集、0病毒的高規格尊榮之服務與體驗。
#凱鈞話趨勢
冰敷間隔 在 唐子涵兒科醫師的吃貨日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大家都很期待的BNT疫苗要來囉~
BNT跟莫德納疫苗都是mRNA疫苗,所以副作用跟禁忌症也蠻像的~
👉🏻BNT疫苗適用年齡?
➡️12歲以上,須接種2劑,間隔至少28天。
👉🏻安全性及保護效果為何?
➡️對16歲以上完整接種7天者,預防有症狀感染有效性約94%
➡️12至15歲青少年完整接種7天者,預防有症狀感染有效性約100%。
👉🏻BNT疫苗有可能的副作用?
✔️注射部位疼痛:接種後可能發生的反應大多為接種部位疼痛、紅腫,通常於數天內消失,可適度冰敷,請勿揉、抓接種部位。
✔️疲倦
✔️頭痛
✔️肌肉痠痛
✔️畏寒
✔️關節痛
✔️發燒:接種疫苗後可能有發燒反應(≧38℃),通常約48小時可緩解。
⚠️BNT疫苗不良反應:
1️⃣#失眠
2️⃣#有可能有立即性過敏反應!美國CDC建議對polyethylene glycol (聚乙二醇)過敏不要施打!
3️⃣#心肌炎和心包膜炎:多見於
🔹青春期男性或16歲以上年輕成人。
🔹第二劑比第一劑容易發生。
🔹通常發生在接種後幾天 (機率1.2/100000,但幾乎都症狀輕微,治療及時皆已復原)
4️⃣#淋巴腫大(機率:約1/100)。
5️⃣#單側顏面神經麻痺(Bell’s palsy,機率:1/1000)。
6️⃣#血栓。
⚠️怎樣的人不適合施打呢?
1️⃣ #對於疫苗成分有嚴重過敏反應史,或先前接種本項疫苗劑次曾發生嚴重過敏反應者,不予接種。
如:➡️對 polyethylene glycol (聚乙二醇)嚴重過敏過。(台灣CDC沒有明說,但參考國外資料建議民眾可以避開~)
2️⃣ 目前正在發高燒、急性感染發病的患者,暫緩接種。
🙋🏻♀️其他大家擔心的洗腎病患、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的病人可不可以打呢?
👩🏻⚕️就像AZ疫苗一樣,有慢性病的病人更需要疫苗提供保護力~但是
🔸正在打化療的或剛骨髓移植的病人不建議。
🔸風免科的病人有些藥物需要調整,請跟主治醫師討論!
🔸骨鬆患者接受注射的有些藥物也需避開,請跟主治醫師討論!
🔸和其他疫苗間隔兩週。
👩🏻⚕️值得注意的是BNT 疫苗有機會產生心血管不良事件:
根據國際醫學期刊上的研究指出,接種 BNT 疫苗後,發生心血管不良反應的事件總數,對比 AZ 以及莫德納疫苗比較高。
從研究中可以觀察到,接種疫苗後產生的不良反應如下:
✔️心跳過快 (16.41%)
✔️潮紅 (12.17%)
✔️高血壓 (5.82%)
✔️低血壓 (3.60%)
✔️畏寒 (2.41%)
🔹老年組:急性心肌梗塞、心臟驟停和循環衰竭有關。
🔹各年齡組男女:高血壓、重度高血壓、室上性心動過速、竇性心動過速、陣發性心跳過快、心悸等不良反應。
👩🏻⚕️遺憾的是,目前全世界沒有人發明出完全沒有副作用的疫苗,而醫師在問診時,只能評估民眾當下的情況適不適合打疫苗,無法預測這個病人會發生哪些副作用😓 所以,大家可以評估自己的工作或家庭環境跟暴露風險,仔細衡量自己打疫苗的利弊~如果Covid-19 流感化,大家想回到地球村的生活出國辦公或旅遊,可能會每年都需要打疫苗,也可能將來有機會每個牌子都會打過~就像流感疫苗一樣~說不定到時有人發明副作用更少的疫苗造福全球民眾呢🌍
#佳鴻診所
冰敷間隔 在 雙寶爸的小宇宙|兒童感染科 顏俊宇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BNT疫苗即將九月抵台,12-18歲的國高中生會校園集中接種💪會比照流感疫苗簽署家長同意書。直接到校園班級分批施打👍
教育部也會提供防疫假,讓接種學生在施打當天及隔一天請假🌟到時桃榮也有很高機會配合政府的支援校園疫苗✨
—
💉BNT是mRNA疫苗,接種劑次為2劑,仿單建議接種間隔為至少21天。
💢 BNT副作用
🌀84.1%:注射部位 #紅、#腫、痛通常於數天內消失,可適度冰敷,請勿揉、抓接種部位。
👉 #機率比AZ高,比莫德納低
🌀14.2%:#發燒反應(≧38℃),通常約48小時可緩解。
👉 #機率比AZ高,比莫德納低
🌀其他症狀包含 #疲倦、頭痛、肌肉痛、畏寒、關節痛及發熱。這些症狀通常輕微並於數天內消失。
👉 #大致和AZ差不多,比莫德納低
—
這場疫苗戰爭真的永無止境😱
星期五支援大有國中早上疫苗就衝到1400人
到時國高中打BNT應該也是一場硬戰🏇🏻
我們醫療人員小小螺絲釘會打起精神加油的‼️
冰敷間隔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7/18日更新
昨天當一天病貓子。
昨晚發燒一夜,一早活過來了。
現在只剩下少許痠痛,頭比較痛,剛剛又吞一顆藥,注射部位紅腫冰敷中
謝謝大家關心
這種年輕人認證真的不好玩,太難受了
========
你打了嗎?
是最夯打招呼用語
7/17日
終於等到第十類預約注射疫苗,這時間點都只有AZ。
預約17日午後在社區活動中心,為了台灣能早日解封,大家都積極參與。
注射後留觀15分鐘,注射部位有燒熱感。
回家後發現注射的手痠軟。一小時後疲倦感,提早吃晚餐,餐後休息一下再次沖澡,結果不睏了。
20點左右開始覺得涼但是沒發燒。
23點還不睏強迫自己睡。
半夜頭痛,而且也因為一直喝水,夜晚如廁次數增加。
一早症狀好多,斷續發燒,退燒,現在全身痠痛,發燒37.5還加上斷續失憶。
頭太痛睡不著已經先吞藥了,間隔20分鐘發燒,正好可退燒。普拿疼缺貨,我買相同成份止痛退燒藥。
據說越年輕症狀越多,所以代表我不老嗎?
注射疫苗每人體質不同,我沒任何慢性病。
症狀多不舒服,建議還是要安排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