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冰島社會福利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冰島社會福利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冰島社會福利產品中有3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004的網紅酸酸時事鐵絲團,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沈道廷:很少人思考過這個問題: 【為什麼法國人結婚率偏低,卻沒有如我國少子化危機?】 這幾天「低生育率」又被大肆報導; 每到這時,總會看到很多鄉民大力推崇歐洲先進國家(例如法國)好棒棒,說他們是受惠於社會福利好、平均收入高、生活優渥、房價便宜,進而讓年輕人願意多生幾個小孩,避免了少子化的問題。 ....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5萬的網紅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這支影片是黃標嗎?#對這支影片是黃標 如果你覺得它不應該被黃標 歡迎留言 #ItDeservesGreenMark #這應該綠標 和我們一起協助 YouTube 建立一個更完善、更精準的AI判別系統! -- 全新的線上課程《志祺的架構性思考:從資訊整理到觀點表達》募資中! 👉 課程募資連結: h...
冰島社會福利 在 皓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7-06 14:55:27
已經在赫爾辛基待四天了 黑夜很長 日照很短 (酒很貴) 相較於以前去的冰島 芬蘭的居民更是多了一層距離感 大家很重視自己的個人隱私空間 公車上不會聊天 餐廳裡不會刻意坐在相鄰的座位 甚至連開會中的同事都會相隔好幾個位子 分散在會議室的各個角落 赫爾辛基發展的早但發展的也不算快 直到上個世紀才開始快...
-
冰島社會福利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1-01-01 19:00:03這支影片是黃標嗎?#對這支影片是黃標
如果你覺得它不應該被黃標
歡迎留言 #ItDeservesGreenMark #這應該綠標
和我們一起協助 YouTube 建立一個更完善、更精準的AI判別系統!
--
全新的線上課程《志祺的架構性思考:從資訊整理到觀點表達》募資中!
👉 課程募資連結: http://bit.ly/buy77class
我們最近跟「圖文不符上課囉」的夥伴們,一起製作了一門全新的線上課程,在裡面會將團隊的核心思考技術「架構性思考」,製成一門共 150 分鐘以上的完整課程!
內容包含了 3 大篇章,10 個單元,並且搭配大家熟悉的時事議題實際練習!讓大家一起學會架構性思考,並且放大應用到生活的各個面向!
👉 即日起,到 1 月 14 日之前買課的話,都可以享有 1,480 元、也就是原價 75 折的早鳥優惠;3 人同行,1 個人甚至只要 1,333 元就好。
🤔 那麼,誰適合這堂課呢?
💼 需要經常溝通,進行團隊工作的上班族
🏫 想精進邏輯與表達技巧,應用在學校和家庭的學生
👬 對社會有使命感、想為重大議題聲援的所有人
從日常與時事開始鍛鍊思考、精進表達能力,
就從《架構性思考》開始吧!
--
✔︎ 成為七七會員(幫助我們繼續日更,並享有會員專屬福利):http://bit.ly/shasha77_member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來看志祺七七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 如果不便加入會員,也可從這裡贊助我們:https://bit.ly/support-shasha77
(請記得在贊助頁面留下您的email,以便我們寄送發票。若遇到金流問題,麻煩請聯繫:service@simpleinfo.cc)
#波蘭 #墮胎 #釋憲
各節重點:
00:00 前導
01:10 線上課程「志祺的架構性思考」廣告段落
02:42 民風保守的波蘭
04:03 震驚國際的墮胎釋憲案
05:08 陷入混亂的波蘭
06:00 反對釋憲案的聲音
07:08 支持釋憲案的聲音
08:30 我們的觀點:胚胎是生命嗎?
10:03 提問
10:17 結尾
【 製作團隊 】
|企劃:品維
|腳本:品維
|編輯:土龍
|剪輯後製:鎮宇
|剪輯助理:珊珊、歆雅
|演出: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我的子宮不是你的遊樂場」波蘭再修墮胎禁令 婦女罷工走上街頭:https://bit.ly/3nWZlze
→波蘭「禁墮胎釋憲」風暴:先天性障礙胎兒的命權?強迫女性生產?:https://bit.ly/3aPRcJe
→波蘭「幾乎完全禁止墮胎」裁定 引發多日大規模抗議示威:https://bbc.in/34Tg0w9
→墮胎禁令的道德爭議:生命權和身體自主權孰輕孰重?:https://bit.ly/3aOLyXG
→從絕育手術到大規模安樂死,納粹以消滅遺傳「缺陷」為名進行的種族屠殺:https://bit.ly/34QKL4y
→認識唐寶寶:https://bit.ly/37WJKdn
→阿根廷墮胎合法議案 宣告失敗:https://bit.ly/3aLK1lf
→Poland abortion: Polish women look for help in Germany after terminations all but banned:https://bit.ly/3pug25f
→Polish woman's quest for abortion exposes conflicted society:https://reut.rs/3aO8s1t
→Poland's abortion ban: President Andrzej Duda appears to backtrack after a week of protests:https://bit.ly/2WORbNv
→Three women on their fight for abortion rights in Poland:https://bit.ly/3aQ0rcj
→Poland protesters tussle with police after abortion ruling:https://bit.ly/3aK74gi
【 延伸閱讀 】
→主動告知要不要產前篩檢 冰島大幅降低唐氏症人數:https://bit.ly/3pvHK1z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如有業務需求,請洽:hi77@simpleinfo.cc
🔴如果影片內容有誤,歡迎來信勘誤:hey77@simpleinfo.cc
冰島社會福利 在 酸酸時事鐵絲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沈道廷:很少人思考過這個問題:
【為什麼法國人結婚率偏低,卻沒有如我國少子化危機?】
這幾天「低生育率」又被大肆報導;
每到這時,總會看到很多鄉民大力推崇歐洲先進國家(例如法國)好棒棒,說他們是受惠於社會福利好、平均收入高、生活優渥、房價便宜,進而讓年輕人願意多生幾個小孩,避免了少子化的問題。
.
目前國內研究,多傾向認為:
【國人生育率低主要是因為結婚率逐年下降,越來越多人不結婚、或婚後還來不及生小孩就離婚,當然生育率低】
這樣的邏輯我覺得還算合理。
.
但同時,我也產生一個疑問:
【法國人結婚率也很低、在歐盟為倒數第二,但為什麼法國生育率多年來始終維持很高?】
.
為了找到這個答案...
我無意中搜尋到一份,國內幾乎沒人提起過(或不願被提起)的數據,是關於「婚外生育率」,真的讓我大開眼界!
.
原來,在今天歐洲許多先進國家中,有非常大比例的「新生兒」,是屬於「非婚生子女」,也就是新生兒出生當時父母沒有婚姻關係,可能是其父不詳、或登記為同居人關係。
.
歐洲每 100 名新生兒屬「非婚生子女」占比:
冰島 67%;
法國 56%;
挪威 55%;
瑞典 54%;
比利時 52%;
丹麥 51%;
英國 48%;
葡萄牙 46%;
捷克 43%;
奧地利42%;
芬蘭 42%。
而我國官方最新統計,非婚生子女占出生總數僅3.7%
.
也許,這才是關鍵原因。
可惜,在我們社會中很難理性探討這個話題,永遠就是一窩蜂指責房價太高,看了都煩。
.
畢竟這麼多年來,華人社會幾乎都將「婚姻家庭、傳宗接代、養兒防老」等眾多元素通通綁在一起,到我們這一代仍沒太大變化,至今身邊還是常聽有人「發現懷孕了、趕快去補辦婚禮」。
「結婚率與生育率綁定」的結果,就是當結婚率降低,生育率也就跟著崩盤。
.
反觀歐洲許多國家,價值觀似乎沒這問題。
例如法國、與北歐數國,男女朋友沒結婚就直接生下來的小孩占了半數,顯見歐洲人對結婚與生育的基本觀念,與華人截然不同,造成雖然結婚率低、生育率卻沒有大量降低的結果。
.
說穿了,人家就是八個字:「觀念開放、平等平權」
誠如法國獨特的「PACS伴侶法案」
「同居伴侶」可享有如同正式夫妻類似的稅務優惠等保障,但卻可以單方面解除契約,對於非婚生子女,往往只會掛在其中一方,但由同居伴侶共同撫養,故小孩子常見「換爸爸、換媽媽」的狀況。
.
總結來說就是...
身為台男,口袋不夠深、小孩別亂生。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6064433963582198&id=100000469639772
【回顧】
ㄧ「一國兩制下,生育資源被剝奪」
【生育率與育兒困境】#說好的國際觀呢?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426244970848911&id=584986081641475
冰島社會福利 在 Readmoo讀墨電子書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在北歐國家,每六人當中就有一人罹患「季節性情緒失調」,這個病症的關鍵不在溫度高低,而是陽光。
由於冰島冬季的黑夜占據大部分的時間,不少人在這個季節都會染上此症。於是冰島人除了打造特殊的「日曬沙龍」,也養成從小吃魚油的習慣?
冰島社會福利 在 新聞人 黃旭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新北訂10年願景 翻轉風貌擺脫衛星城市(2)
https://www.cna.com.tw/news/aloc/202012200060.aspx
新北市是全國最大的城市,規劃未來10年的願景,改變不再是別人附屬的衛星城市,盼望蛻變展現成熟風貌。圖為新板橋車站特區眺望新北景觀。
中央社記者黃旭昇新北攝 109年12月20日
新北10年願景翻轉風貌 擺脫衛星城市定位
(中央社記者王鴻國、黃旭昇新北20日電)新北市403萬人口,是全國最大的城市,改制10年城市風貌蛻變,市長侯友宜提出未來10年的願景說,新北不再是別人附屬的衛星城市,而是作大事的最大城市。希望城市改頭換面,展現成熟風貌。
侯友宜認為,新北人口突破400萬人,遠遠超過冰島、不丹,與紐西蘭不相上下,人口規模儼然是一個小國。未來10年的願景計畫,提出「新住民、新創生、新聯結、新美學、新趨勢、新領導」等6大面向。
新北匯聚全台各縣市的新移民,也是最多外國人移居台灣的城市,希望將這些新住民匯集成新的能量;「新創生」,高齡人口攀升,希望透過新創生讓銀髮族能與新世代共同發掘在地特色,讓青年返鄉、在地就有出路。
侯友宜期待公務員學習理解新媒體,以新語言、新平台與市民有新聯結互動;「新美學」是使新北市翻轉成具有美學的國際城市,以設計理念解決生活問題。
侯友宜在許多場合都強調,想要實現這些美好的願景,需要「新領導」,新北市府有1萬6000多名公務員,同仁先有光榮感、先感覺受激勵,才能接受「新趨勢」,一起帶動400萬市民,希望翻轉新北打造真正「安居樂業」的幸福城市。
住在三峽台北大學特定區的聞女士受訪表示,台灣當年熱鬧爭取升格為六都,但以直轄市應具備的高度與功能來看,新北改制對整體國家的產業金融、國際貿易幫助不大,依舊停留在「地方發展」的窠臼。
她說,改制只有體會生活的便利性,非國家發展的前瞻願景,更沒有早年高雄市對國家經濟的貢獻,又沒有台北市的首都門面,站在新北高樓眺望,仍是數不盡的鐵皮屋與鐵窗公寓,市民感受不到改制後,有解決城鄉發展的差距。
這也是許多市民的感覺,為此,侯友宜今年9月啟動塭仔圳旗艦計畫,機場捷運行經路線是台灣的門面,但路線經過新北塭仔圳等地,7000多處大小型的鐵皮工廠林立,影響觀瞻,透過市地重劃與整頓五股垃圾山,解決公安死角,且道路狹小、環境髒亂、公共設施不足的問題,讓2030年翻轉新北,讓新莊副都心、新板橋車站特定區、三重第二行政區為3大軸心,並成為大台北中心。並以新北發展的動能成為帶動改變台灣的動能,讓北台灣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都會。
新北市為移居者的家鄉,老家在台南新營的聞女士表示,她觀察改制10年來,林口特定區、新板特區、北大特區的房價攀升,移民人口不斷增加,但這些都是改制前的城市發展規劃,不知道升格的意義何在。
每天進入台北市工作的32歲黃先生說,對改制幾乎毫無感覺,租房子的他,每天騎機車通勤進入台北市,10年來,中和區莒光路從沒有平坦過,挖掘與補坑讓道路有如狗皮膏藥,好想住在物價低廉,空氣又清新的台灣東海岸。
都市風貌的改變,世居蘆洲區的李小姐感觸最深以往台北縣蘆洲鄉常因大雨「水鄉澤國」,因人口移居改制為縣轄市的蘆洲市,又升格改制為新北市蘆洲區,土地重劃與變革,蘆洲華麗轉身為重劃區林立,捷運交通可到達。讓不少「田橋仔」翻身,蘆洲有「賓士之鄉」稱呼。
改制後的預算經費增加,教育科學文化支出增加到223億餘元;社會福利支出增加158億餘元。相對與民眾休閒相關的活動也增多,住在市府首善之區的板橋35年的吳小姐家鄉在雲林,她觀察板橋近10年進步很多,尤其,近幾年的新北歡樂耶誕城活動,擴大延伸連結到林家花園,逐年精采吸引很多外縣市民眾到新北,不像以前只能去台北101跨年。政府多動腦辦活動,可讓民眾參與,也能促進商家經濟發展。
政策是延續性的,從30年前的台北縣長尤清整治大漢溪、淡水河為主,續任的蘇貞昌規劃二重疏洪道、周錫瑋整治大漢溪與淡水河濱公園、新北市長朱立倫、侯友宜持續規劃河川高灘地,熱愛運動的吳小姐說,河堤是很棒的運動場所、無論是跑步、騎單車、打球都都很棒。
新北市的幅員遼闊,部分區域形成共同生活圈,但城鄉差距本來就大,市民是否贊成北北基合併?
住新店區的邱先生認為,其實,中央並不樂見合併,否則只是加速「天龍國」的形成,有錢人大舉進入都會大城市,資源分配集中在某些建設,卻讓偏鄉部落、弱勢無法獲得平等的應有照顧。
新北市議員蔡淑君也持同樣的觀點認為,北北基合併後的行政區太大了,她不贊成。尤其,新北市自己的城鄉就有差距,土地是台北市的8倍大,現在新北又400多萬人口,若合併後的人口治理、地方資源管理與建設需求,對地方首長會是很嚴酷的考驗。
但住在蘆洲區的李小姐說,雖然從台北縣民變新北市民,還是覺得能跟台北市合併,才能得到更多資源。多數人喜歡進入台北市尋找就業機會,薪資也比較高。
她說,新北市府重劃區很多,但只有地價、房價攀升,市民整體生活環境與素質還是輸給台北市很多。公園充斥許多無用的設施,她自己家附近明有社區小公園,卻沒有ㄧ個兒童設施可使用。
李小姐舉例,新北國中小學的教育設備,遠輸給台北市,導致許多學子仍要跨區尋求更好的資源與機會。台北市的學校早已換了好幾次冷氣,新北的學童夏天在教室還是只有電扇吹。20201220
https://www.cna.com.tw/news/aloc/202012200060.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