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冰友如何知道誰看我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冰友如何知道誰看我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冰友如何知道誰看我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冰友如何知道誰看我產品中有100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9萬的網紅我是賀禎禎 - 攝影教學 & 自助旅行 & 數位生活,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想攝影145] 細說分鏡 Vol.22 🎥 影片時間連結:https://youtu.be/3XpWY8Xbe5U?t=316 🖍我的課程,每一堂課的設計 🖍並沒有華麗的外在標題 🖍既不追求速成、速效 🖍也無法讓你覺得大開眼界、值回票價 「老師,課程快結束了,你有開進階課嗎?」這問題這幾年教完基...

 同時也有10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萬的網紅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贊助專區 Paypal傳送門: https://paypal.me/HsuehHeng 綠界傳送門: https://p.ecpay.com.tw/706363D 歐付寶傳送門: https://reurl.cc/eENAEm 【疫情之中的餐飲血淚悲歌】全倒一命、操錢部屬,全台灣的餐飲業者都...

冰友如何知道誰看我 在 紅鼻子醫生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16 09:51:13

#從香港來台學表演 #機緣成為紅鼻子醫生 在高中畢業的那一年,我背著一個背包、提著一箱行李,還捧著家人滿滿的祝福,從香港來到台灣開始我的表演夢。 ⠀⠀ 在我對表演開始有一些想法的時候,我就告訴自己:以後一定要透過表演藝術回饋曾經給我養分的每一片土地。因為我很清楚自己喜歡表演不是為了有名,我也不喜歡去...

冰友如何知道誰看我 在 高雄美食/貪吃鬼熊熊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03 21:48:57

沒想到省下店租找餐車買日本九州生乳捲,居然超便宜的銅板價。 —————𝓕𝓸𝓵𝓵𝓸𝔀 𝓶𝓮————— 鳳山蛋糕新發現,騎著摩托車找尋鳳山街邊美食中,無意在鳳山區建國路三段405號雄信房仲前面停紅燈,發現這攤巧匠の餐車,比起以往看過的餐車,造型還要更美耶,看看招牌上,喔喔~原來巧匠是販售蠻多女孩們(包括...

冰友如何知道誰看我 在 Music | Francis Tsai 法蘭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17 11:45:34

喜歡自己獨處的時間💛 當天下午奔出門,趁日落前去做咖啡 享受涼涼的🌆時光+冰拿鐵 之後在誠品翻書翻到甘願才想離開, 一眨眼就是4個小時, 比逛街還無聊的行程,當然是自己獨處時才有可能自在的完成😆 上次在限動發文,覺得現在誠品、博客來排行前10名的書籍都跟如何做自己、成為自己內在英雄、善良必須有點...

  • 冰友如何知道誰看我 在 我是賀禎禎 - 攝影教學 & 自助旅行 & 數位生活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9-30 16:00:05
    有 33 人按讚

    [想攝影145] 細說分鏡 Vol.22
    🎥 影片時間連結:https://youtu.be/3XpWY8Xbe5U?t=316
    🖍我的課程,每一堂課的設計
    🖍並沒有華麗的外在標題
    🖍既不追求速成、速效
    🖍也無法讓你覺得大開眼界、值回票價

    「老師,課程快結束了,你有開進階課嗎?」這問題這幾年教完基礎課,我一直被問到的問題,一開始是沒有什麼進階課程,但經過數次的課程更新,上課速度放得慢一點,增加更多說明與例子,再把一些我覺得「真的對學生稍難」的課程,另外獨立出來,我的入門課程,從 2012 年初的 6 堂課,到現在共有 12 堂,再另還有 6 堂進階課,所以這個問題答案是「有的」

    🟥課程設計想法不同
    「蛤? 你單就對焦、光圈,就花 2 堂課,4 小時來教哦?」 別人一節課不但都講完,也把快門、ISO 等等全都講完了,為什麼你要花這麼多時間來講?

    嗯,雖然沒有上過別的基本攝影課,但有參考別人的課程大綱、講義,如果真的要我一堂課講完曝光三元素 – 快門、光圈與感光度,我當然可以,甚至快的話,可以在 10 分鐘全部講完,有什麼難的? 但為何我不這麼做? 單單「對焦」我就可以講近 2 個小時,因為背後對於「整個所有課程設計想法」是有很大的不同。

    前面幾篇文章,約略談到「構圖」對我的意義,也提及到「構圖技巧」與「構圖」的關係,但有一點是沒有提到的,當要開始「構圖」,也就是要說一個故事之前,我們該如何進行第一步 – 對焦,先將一張照片主角放進去,透過對焦,讓主角更加清楚,讓觀眾一眼就看得出「誰,是這張照片該看的」,不用其它的言語輔助,對焦就能達到這一點。

    這樣就要花 2 個小時去講嗎? 這當然不只如此,要簡單認識相機、鏡頭結構、如何達成對焦、對焦在不同處,清楚的「主角」不同,背後隱含的意義有什麼差別? 又或著問最根本的問題 「我們幹嘛要對焦」,一張照片可不可以不要對焦? 如果要對焦的話,在實際拍攝流程,該放在一開始? 還是邊構圖邊對焦? 構好圖再對焦可不可以?

    更常看到的,很多初學者根本「完全不在意對焦」,無論是手動、自動對焦、對焦的形式,一點也不去管,彷彿「對焦」這件事,在他拍照過程完全消失,只管照片裡頭元素的擺放、呈現形式,遇上更誇張的是,有些初學者拍了一整天,相機一直切換至「MF 手動對焦」都不去在意。

    🔹這些問題在這幾年都會被台下同學問到,進而重新調整講義,希望在同學舉手發問時,不是後頭的講義有準備到答案,不然就是等著同學提問,好讓我進一步來談談「對焦」更重要的意義 – 一張照片的故事、靈魂就從「對焦 – 主角」展開,一個故事,沒有主角,自然就沒有下文,更難去構圖,甚至就算拍完照片,這張照片也說不出個故事,也更無法呈現你與這張照片的「連結、關係」也答不出所以然。🔹

    🟥談談故事的「主角」
    .「即將上映的電影「007:生死交戰」終於要上映了」
    .「電影 “魔戒” 若是一句話講完,就是一個人,千辛萬苦把戒子帶到大老遠的地方,把它熔掉的故事」
    .「ㄟㄟㄟ,聽說 A 跟 B 他們有點曖昧,每天中午經常一起下樓買飯,他們會不會是情侶啊」
    .「我聽說隔壁東西要漲價,這樣子以後我就可能不去吃了」
    .「今年第 3 號颱風 – 櫻花颱風已經成形,位於我們東南方海面 1500 公里…」

    任何一篇故事、小說、電影、戲劇、舞台劇、歌舞劇,還是我們市井小民日常生活閒談、八掛,或是電視新聞,甚至是氣象預報,無論時間長度、字數多少,以上每一種「故事」裡頭都隱含著我們討論的焦點 – 主角,在裡頭,整個故事才能繼續往下推展。

    如果你打開電視,隨意看著一部播到一半的電影,你該如何判斷出誰是這部電影的主角?

    「鏡頭最多的那一位」(這一定是)
    「對話最多的」 (這通常也是)
    「最帥的、最美的」 (大多都是)
    「正義的一邊」 (通常)

    「主角,通常不會死」,這是最常聽到的說法,總是死裡逃生,槍林彈雨總是沒任何一發子彈打中他,就算打中了也不會致命,總是在身體邊邊角角不礙事的角落,就算命中要害,沒事的,很快救援就來,沒事沒事,但也是有主角最後真的死去的故事,最有名的莫過就是「鐵達尼號」,裡頭主角「傑克」在全長近 3 小時的電影,最後十幾分鐘才沉入冰凍的海裡。

    若是一部「沒有主角的電影」,主角在電影播放第一分鐘被賜死了、消失了,那故事還能如何推展下去呢? 即使主角真的第一分鐘就「消失了」,那應該也是採用「倒敘法」方式訴說後頭的故事,若整個電影沒了主角,自然就沒有意義,更不會被拍攝出來。

    🟥對焦與主角
    🔹電影,某程度可以說是「連續不停播放的照片」,在電影播放時,你按下「暫停鍵」,不就等於是一張「照片」了嗎? 🔹

    無論在何時暫停,每一秒的鏡頭,都是導演與剪接精心設計的「分鏡」,想傳達一些概念在裡頭,讓故事合理、節奏流暢、或是輔助說明,沒有一個分鏡浪費時間,若是以奧斯卡眾多獎項中「最佳剪輯獎」或許可以說明,好的剪輯可以讓一部原有的故事更加出色,既然可此,無論電影播放到哪,任何一刻按下暫停所呈現的畫面,我們都可視為充滿「故事性」的照片。

    🔹我們並不是拍電影,也不是微電影、短片,我們拍的是「靜態攝影」,相對就簡單多了,只需要拍攝「一張照片」就好,並且為了要訴說這張照片的故事,以及背後的「創作動機」,我們得要好好朝著這目標,在眼前的景像,眾多的事物中「尋找出主角」,並且搭配「構圖技巧」,好讓一張照片完成後,有著你想說的故事,有著這張照片代表的意義在裡頭。🔹

    當在說明這張照片故事,必然說說創作動機,而「為何這個放這裡、為何比例是如此、為何曝光如此呈現」這些都構圖技巧,最後你仍需要說明這張照片,所要傳達的「故事」,故事自然是從主角開始展開,那麼「對焦」這件事情,必定為選定一張照片的「主角」,所有的故事都從主角開始展開,自然是故事的重心。

    🔹照片的「重心」,並不是視覺上的重心,而是所有這張照片存在目的,就是為了「他」才開始一連串拍攝工作的準備、路途的跋涉,全都是為了「他」,照片才有存在,才有了背後的故事,又或著是說,這張照片就是為了證明事件的存在、證明你的心中的追求,又進一步可以說,在眾多你所拍照的照片,背後隱藏的主角,其實就是「你自己」。🔹

    「好的導演,會從電影最後一幕開始推起整個故事」,當電影第一秒開始,所有的故事鋪陳、轉折、悲歡離合,就是為了最後一幕所準備,隨著電影謝幕升起才算是最後的 ENDING 。

    我覺得這觀念跟「攝影過程」蠻像的,無論拍攝一張照片中間歷經多少曲折、起伏,觀眾所看到的「就是成果而已」,事前所有的準備,包含每個攝影工具的準備、行程規畫、拍攝技巧的磨練,不就是為了「最後的照片」存在嗎? 這所有的過程就是為了最後一幕能夠完美誕生 – 也就是這張照片,從這個角度去想你一張感動自己的照片,是不是讓你有著蠢蠢欲動的念頭,也來想試著動動筆、動動口,來為這些作品說說背後的故事,其實也就是交代與分享你自己的故事。

    🟥HOW 很重要
    但更重要的是「WHY」,我認為「為什麼 WHY」比「怎麼做 HOW」來得先、來得重要,也許這跟我從小學習的個性有關,我總是希望知道「為什麼這門課是必修」,而想著不是「如何把這門課學得好」。

    讓我想到求學時期的故事,面對一題數學問題,不懂當然問懂得同學,他們給我的感覺通常是不假思索的說「就帶 XX 公式就好了啊」,心裡不免「蛤,你們都這樣子死記哦? 都不去想為什麼一定要這麼做嗎?」這種感覺,但最後到底誰對? 當然他們是對的,誰對或錯又該如何判別? 看誰考高分、誰過關、誰被當,一翻兩瞪眼,沒有好爭論的。

    偏偏我又是理組的,計算數字哪怕差個 0.01 都是錯的,用誇張一點的比喻的話,這個 0.01 的誤差可能會炸掉一間工廠,或是燒掉一隻手機,確實數學「計算得精準」是很重要的,至於為什麼要用 XX 公式? 在那時候對我「並不重要」,若我真想證明可以不要用 XX 公式也能計算出來,可能要到研究所,或是更高深的學位,這問題才比較適合被提出來。

    我這「WHY 比 HOW 看得更重的個性」,不大適合讀理組,轉到社會學門就太適合了,社會學門面對問題,通常比較不給定一個確定的答案,比較傾向思考答案之外,有沒有其它的可能,只要你說得通,理論帶進來解釋得好,就不像是理組考題「不是對就是錯」,而社會組的答案,比較像是「哪個理論解釋得更好、更適合」,這樣子我反而駕輕就熟,讀得自在也符合我的個性。

    🟥課程設計精神
    🔹若是在戶外拍攝時,你我只是片面之緣,問我「拍的太亮怎麼調整」,我用「十秒鐘的時間」告訴你如何操作「曝光補償」來達到你想要的;但如果是在課堂上,要清楚了解曝光補償,我得要花 4 小時時間先講講「測光」與「測光公式」,再花 2 小時講講曝光補償原理,以及實際相機操作過程學習,懂了以後你才了解「曝光補償」那不到 10 秒的動作,原來背後是 6 小時的學習,是這麼多要學的概念。🔹

    你想要哪一種? 不同的學生要的不同,攝影教學快 10 年,遇上各式各樣、老的少的、男的女的各種形形色色的學生,總是得因應不同學生上課目的,選擇一種適合的教法來迎合學生才行,現在,不如也想想這問題「你願意花上近 6 小時間來學習 10 秒鐘就能操作完的動作」還是「我只要知道怎麼做,背後為什麼我不想知道」。

    🔹課程設計大綱越是看起來精彩、豐富多元,當然在競爭的市場上,更容易得到學生的青睞,這一點我並不否認,我的課程大綱,無法帶著你爬上山、跳下海,讓你知天文通地理,因為每一堂課的內容,我總是希望帶著更多的 WHY 在裡頭,讓你在懂得 HOW 之前,是了解自己為何要「這麼做」,當你更了解每一個動作背後基礎是這麼一步步推展而來,這並不是走冤枉路,而是為你打下更多未來創作的基礎,也許課程結束短暫時間你無法體會,但相信若你繼續朝著更深、更多元的攝影主題鑽研,你所花的時間與精力,在那時會漸漸現出來,這點是我設計課程的精神,也正我對攝影教學的堅持的地方。🔹

    你說若採用這樣子精神,設計每一課、每一個觀念、每一個章節、每一個投影片,直到每一句話,有辦法在短短的時間,教會你更多東西嗎? 我,是做不到的;但如果我們講求「速效」,簡單了解基本做法與原理,然後帶著設備直接開始拍攝,遇到不懂再回頭來討論問題,這樣子不好嗎?

    也沒有什麼不好,這點在前幾篇文章我也提到過,因為學習攝影不是個「單程車票」,總是在「基礎 – 創作」之間不斷的來回,從偉大的作品中發現精華點,再回頭看看自己哪裡不足,再做更多嚐試重新創作,但如果你的基礎不夠好,是無法識讀那些讓人感動作品背後的心血如何達成,反之若你不適當踩個煞車停下來思考自己的缺失檢討,要再突破自己的界限也是有限。

    先準備齊全後再出發、再回頭檢討? 還是先有了簡單的認識,先出發再說,遇到困難再回頭,哪一種教學課程設計比較適合? 沒有哪個比較好,只是哪種方法適合你,而我的課程設計採取「前者」,希望你準備更齊全後再出發,失敗了、遇上問題了再回頭檢討、再出發,同時我的求學過程那些挫折經驗,以及轉換不同領域後學習的經驗,讓我強調「為什麼 WHY」,比起告訴你「如何做 HOW」來得更重要,不希望你一開始朝著飛翔前進,只希望在往前踏第一步前,先試著問自己「為什麼」,而不是「如何走得好」。

    🟥蘇格拉底之死
    我常問學生「哲學家蘇格拉底是怎麼死的?」,大多數學生認為「人,總是一死」帶過這問題,知道故事的學生會說是被賜毒酒死的,但我總是開玩笑說「他是被人 “討厭” 死的」。

    🔹為何這麼說? 蘇格拉底總是到處問人「為什麼、為什麼」,最敏感也不能問的問題 – 為什麼你要信上帝? 上帝是誰? 真的存在嗎? 信他有什麼好處? 這些不該問「為什麼」的問題惹怒了掌權的人,覺得他是個挑戰威權的無神論者,要他做二個選擇,要嘛認錯相信上帝,不嘛就喝下毒酒去見上帝,此時我相信蘇格拉底喝下毒酒後可能心裡還在想「喝下毒酒,人為什麼會死」吧,我猜。🔹

    我不敢拿我自己跟蘇格拉底相比,我也不想淪落到蘇格拉底最後的結局,在面對有限的時間,以及市場彼此競爭之下,儘管我多麼想在一個觀念上做更多的「為什麼的討論」,但學生總是需要更多的實作,以應付未來,或是即將到來的問題 – 我需要學會攝影,來做一點什麼事情,而近期的課程,也試著平衡「WHY 與 HOW 」的比例,這才是我更該做的。

    所以我自認我的課程大綱,沒有華麗的外在標題,本身設計也不追求速成速效,更無法讓學生能有一種「哇,一門課可以學到超多東西」的感覺,這些都是我自認的缺點,也只有認同我的想法的學生,願意嚐試上上我的課程,我都非常感激。

    也有學生、朋友建議我「既然課程內容這麼多,再拆細一點,多元一點」讓不同需求的學生,選擇更多,如果一味追求「開課、賺錢」,似乎又與我的個性相違背,但這又是另外一個可以好好開一篇數千字的文章來分享,這裡,就讓我們跳過吧。

    或許目前開設的線上課程 – 終生閱讀的線上課,較能解決這個問題,若想學得快一點,每天都看一集,並且用 1.5 倍速度播放,觀念學到了,不懂再重頭看;若想要慢慢看的也沒關係,一周看一集,一集看二次都沒關係,享受每天都進步一點的感覺。

    再應因疫情下的困境,所以,這樣子的線上課程就這麼「上線」。

    📷📷📷📷
    7 堂攝影入門課 🙆‍♂️終生看 ⏱隨時看 🎞線上看
    #報名連結:https://go.hojenjen.com/3p2g6n
    👉9/30 前早鳥價~~ $4990🔹

  • 冰友如何知道誰看我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30 13:47:13
    有 2,129 人按讚

    前幾天跟老婆出遊,半路上好友阿健打來,我開擴音接起來時,車子剛好進了隧道,導致只能斷斷續續聽到阿健說…
      
    「哥…謝…謝你…上次送的那黑黑…長長…硬硬的禮物,我跟女友…帶去露營時,好喜歡。 
      
    「阿健,你是在共三小?我在隧道聽不清楚。」
      
    「就是那個…黑長…硬,還會…噴東西…」後面又斷訊
      
    「喔,我想起來了,你說那個阿!喜歡就好,我在隧道訊號不好,晚點聊。」
      
    原以為阿健的來電,只是旅途上的一段小插曲,誰知道才剛出隧道口,副駕駛座的樂兒,突然靦腆地說,「老公,你…你何時有黑黑、長長、硬硬,半夜夫妻能一起用的東西,我怎麼都不知道?」
      
    「有阿,除了黑色我還有白色,大尺寸不錯用。」
      
    「討厭,你這木頭什麼時候變這麼有情趣了?」
      
    「情趣? 還好啦,這網路熱銷款也,募資超過六百萬,我一看到就下單了!」
      
    「這麼厲害,你朋友剛才還說,它會噴東西喔?」 
      
    「對阿,我收到也很驚訝,它算小型填充式又不用充電,跟以前只能在家使用,偏大跟重的不太一樣,現在不用拘限場合,想帶去公司刺激一下、或是露營、朋友家聚會都很方便。  
      
    「說什麼三八話,還帶去公司哩,那晚上我洗香香等你,如何?」
      
    「好啊,那我兩支都拿出來幫你用。」
      
    「調皮,先專心開車啦。」
      
    深夜,兩個小孩早早就進入夢鄉,樂兒穿著一件低胸性感藍色睡衣,房間的燈光曖昧昏暗,顯得異常浪漫。

    在這氣氛之下,樂兒慵懶地靠在床上,眼神迷濛的看著我說,「老公 …你說的那黑黑長長…還不快拿出來…」
      
    我看著她如此渴望,身為男人的我絕對不能讓她失望,我大叫一聲,「各位觀眾,注意了!!這就是黑黑白白、長長硬硬的「RichSoda氣泡水隨身瓶!!」
        
    我先將檸檬切塊丟入瓶中,再加入20克的砂糖跟微量的薄荷葉,稍微壓一壓,再倒入適量的水跟冰塊,最後關上蓋子加入氣彈輕輕一扭,動作形如流水一氣呵成
      
    我的背後彷彿有七道光芒跟一條神龍圍繞著我,左手臂還微微發光,這,沒錯,這是特級廚師才會有的標誌,一瞬間,一杯經典暢快的莫西托就完成。
      
    我一口氣還沒喘夠,又拿出基酒、冰塊、跟水果茶,一樣加入氣彈輕輕一扭,沒幾秒鐘的時間,一杯讓女孩戀愛又微醺的,夏日風情水果酒,就完美登場
      
    我將兩杯飲料放在樂兒面前,興奮的說,「快點喝喝看,這很厲害吧!」
      
    只見樂兒一臉生無可戀的表情,「先生,我衣服都脫一半了,你給我搞這個?」
      
    對阿,RichSoda氣泡水隨身瓶,不管上山下海露營去,還是情侶在家調情小酌來一杯,或是上班上到一半想解渴,只要把飲料放進去一轉,隨時都能喝到冰冰涼涼的氣泡飲料
      
    喜歡喝咖啡的也能更換不同的氣彈,調出奶蓋般的濃郁氣泡,讓咖啡有不同層次的氣泡口感。
      
    限時團購組,這裡逛逛:https://lihi1.cc/FWpGt

  • 冰友如何知道誰看我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26 22:50:48
    有 232 人按讚

    《#法式甜點裡的台灣》寫作過程比《#法式甜點學》還要艱困許多。或許如同誠實面對自我總是不容易,近距離寫自己的家鄉,遠比能夠保持客觀距離地觀察、分析他者來得困難。

    今年五月交稿之後,我一直無法完成序和前言,直到最後被編輯催促時,仍然腦中一片空白,實在不知道該從何說起。最後依著編輯建議,從去年臨時在巴黎家中找到一片口罩開始回憶起,然後才發現,過去這一年波瀾起伏、今晚睡下不知明日身在何處的經歷,確實留下了深刻的印記。決定要寫作本書的心念下得很快,雖然寫得無比痛苦,但終於對過去十數年間困惑的與思索有所回應,最後還是要感謝那個堅持下來的自己。

    以下和大家分享收錄在本書中的序(長文預警),如果這本書裡的職人故事、作品解析和相關思考與論述,能在茫茫人海中觸碰到幾個人,為未來的花開繁景種下種子,那所有的辛苦也算值得了。

    *****

    我們既是獨一無二的,也是彼此相連的——在法式甜點中尋找台灣,回答「我是誰」

    2020年出版《法式甜點學》的前夕,我在巴黎家中翻箱倒櫃找出一個口罩,當下便上網訂了四天後的機票回台灣。當時只想著新書宣傳完便要回到巴黎,卻沒想到世界轉眼間變了樣。我離境三天後,巴黎便宣布封城,此後一年,巴黎的朋友們在反覆的煎熬中適應新生活;我則仿若被邀請進入了一個平行宇宙,無視全球的疫亂橫行,在這個我出生、成長,熟悉卻認識不深的島嶼進行探索之旅。
    #因疫情而起的奇異旅程

    由於甜點啟蒙地在巴黎,自己過去十年間在台灣的日子也少,除了本就認識的開業朋友外,我對本地的甜點業者、職人的認識大多來自網路與業界的口耳相傳。滯留台灣的這段期間中,我終於有機會拜訪那些一直列在名單上的店家、希望認識的朋友,也受邀參加了不少餐會。台灣職人們的熱情和靈活令人感動,餐飲界的活力與無框架更使人訝異。如果說在巴黎看到的作品,像是在一個已經構築華美的世界裡持續深入、為一個滿腹經綸的學者持續產出更精闢的見解而拜服,在台灣的所見,則像是造訪一片生機盎然的新天地,處處皆是怒放的奇花異草卻鮮為世界所知。

    由於過去數年中,自己扮演的都是將法國的甜點、甜點師推廣給台灣市場的角色,但並未有機會深入了解本地市場,更不用提將台灣的(法式)甜點、甜點師介紹給台灣讀者,甚至國際讀者,我於是很快決定要將自己的經驗發展成系列採訪計畫。雖然明明還在《法式甜點學》新書宣傳期,卻幾乎沒有太多猶豫,立刻將自己在2019年許下「出完書一定要放一個大假,最好能去夏威夷發呆曬太陽」的願望拋在腦後。採訪計畫大致訂定後,我便決定要將其成書,不僅為自己的見聞留下紀錄,也藉著深入梳理台灣代表性職人們的養成及相關作品,在力所能及之處,深入思考身為「台灣甜點人」的意義。

    接下來的日子,雖然隨時都像處在壓力鍋中一般,最後甚至幾乎將自己完全耗盡,收穫卻超乎想像地豐富。我每日一面留意法國的疫情消息,做好馬上要上飛機返法的準備,一面依照計畫聯繫受訪者,還透過他們熱心的引介,去了屏東、彰化、埔里探訪可可、芭樂、香草、茶葉等產地,雖然皆是來去匆匆,但已像是打開了神奇寶盒。僅是驚鴻一瞥,便為其中所藏之富而感嘆,每一顆寶石都是一個浩瀚的宇宙、一個涵納百川的汪洋。

    #法式甜點中的台灣身分識別

    在開始大部分的採訪前,我曾與一位自己極為敬重的出版界前輩有過一次深入且有趣的談話。當時我解釋自己希望寫的,不只是訪談集、人物誌,而是透過這些訪談,反映出台灣甜點師們的自我追尋,在面向世界、選擇究竟要製作何種風貌的甜點時,照見自己腳下稱為「台灣」的這塊土地,及身為「台灣甜點師」的看法。前輩的觀點畢竟實際,認為一般而言,台灣甜點師要在台灣製作法式甜點(或來自西方的果醬、巧克力等),自然會使用本地合適的食材,形成台灣風格的法式甜點更在情理之中。而我試圖在法式甜點中尋找台灣身分識別的角度過於刁鑽,也不會是本討好的作品。

    真話總是不那麼美妙,對當時雄心勃勃的我來說,這番話確實有些苦澀,卻也難以反駁。2021年5月,台灣疫情出現破口,很快直升三級警戒,開啟了連續2個月以上的「自主性封城」,所有我在業界的朋友皆受到沉重的打擊,和法國在封城期間,甜點麵包業一枝獨秀,擁有穩定生意、甚至逆勢開店的案例完全不同。原因就是因為甜點、尤其是法式甜點,在台灣不僅是小眾,還是小眾中的小眾。既然不是必需品,生活不便時自然是第一個捨棄的對象;而法式甜點過於嬌貴,以致於外送、宅配風險皆高,即使死忠的顧客也難以一再承擔碰撞毀壞的失望。如果在華麗的外表和巨幅媒體聲量下,它其實是個如此邊緣的商品,我怎麼能不質疑,自己一直以來在做的事是否真有意義?

    不過,縱使心中懷著巨大的問號,我並未因此更改太多原來的訪談大綱,決定持續依照計畫進行訪問,待寫作時再一邊思考呈現方式。前輩認為,《法式甜點學》是在帶領讀者看懂、吃懂法式甜點,因此本書的任務,應該是帶領讀者看懂、吃懂「台灣甜點師做的法式甜點」。但對我而言,能夠懂得這一點,必得先回答如「#誰是台灣甜點師?」、「#為什麼要做法式甜點?」、 「#他們做的甜點真的是法式嗎?」等問題。而為了理解甜點師的作品,回答「為什麼他們選擇這麼做」,就需要碰觸到每一位職人獨特的創作哲學、生長記憶及自我定位。更進一步,在國際交流如此頻繁,品牌進軍國際也不新奇的今日,這些職人們也得回答:「#為什麼我和別人不一樣?」、「#為什麼台灣的法式甜點和其他國家的不一樣?」、「#為什麼台灣的甜點師和其他國家的甜點師不一樣?」、「#不一樣的地方在哪?」而這些問題都指向一個終極的質問,即「#我是誰?」

    #我是誰_與_我的甜點是什麼樣的甜點

    由於不確定自己什麼時候得回法國、什麼時候能再有機會與受訪者們深入聊聊,每一次訪問我都抱著「錯過這次沒有下次」的心情,也因此,光是訪談大綱便動輒超過2,000字 。在訪綱中,我將希望探討的問題分成五個面向:養成經歷、創作哲學與品牌精神、台灣味與台灣身分識別、對本地市場的觀察、對未來產業樣貌及品牌發展的看法,其下再切出5至6個子題。雖然每一次約訪時,我都試圖先打預防針:「我只是習慣把問題寫得很細。」以減低受訪者們看到訪綱的衝擊,但沒有一次訪談不超過三小時,有幾次甚至分成兩、三次才結束,還不包括事後各種細節確認。令我感動的是,每一位受訪者都毫無二話、非常慷慨地把他們寶貴的時間留給我,和我侃侃而談自己養成經歷中那些難忘的故事,那些他人看來或許微不足道的細節,以及自己對「做甜點」、「成為甜點師」、「經營品牌」的信念。

    整理訪談內容及寫作的過程異常痛苦,但對我來說意義重大。那不只是一個「台灣再發現」的旅程,更是「自我再發現」的旅程。藉此機會,我回顧了過去十數年中,每次對外國朋友介紹自己家鄉的種種思量、不知道該選哪一道菜代表台灣參加派對的苦惱,以及在每一個日常生活場景中猝不及防的尷尬片段。受訪者們用他們的生命經驗和作品告訴我,我們既是獨一無二的、也是彼此相連的,而我們應該要為能夠說出「我們」感到驕傲。或許整個亞洲都喜歡蜜紅豆或紅豆沙,但我們曾經一起在暖和的冬至揮汗排隊吃一碗紅豆湯圓;就算日本有抹茶、中國有百年名欉,但我們皆曾和父母一同招待來訪的客人喝茶聊天談生意,也曾用兩根手指拎著半空的軟塑膠杯、嘴裡嚼著珍珠和椰果,走過那腦筋暈眩發脹、彷彿不會結束的夏日午後。

    因為有這些生長記憶與生活經驗,所以我們的盤式甜點中能出現冬瓜茶、鳳李冰、麵茶;甜點中能有鹹蛋黃、肉鬆及芋泥。對生根萬華社區的主廚來說,將法式甜點做成「紅龜粿」的形象自然無比,而曾經留法的主廚以「黑森林」(Forêt-Noire)為基底,結合杏仁茶與櫻桃,創作出「白森林」也是信手捻來。在台灣餐廳工作的新加坡籍主廚端得出椪餅與清粥小菜,在新加坡餐廳工作的台灣主廚也能將台星兩地皆能欣賞的摩摩喳喳和綠豆蒜糖球上桌。我於是明白,重要的並非向別人解釋自己是A、不是B,而是接受自己既有A、又有B,但是和兩者都不一樣,所以能堂堂正正地當一個既不是A也不是B的「自己」。

    #唯有知道自己是誰_才能更堅定地成為誰

    所以,究竟為什麼非得在「法式甜點」(或至少是「舶來的甜點」)中找自己、識別台灣身分?除了延續《法式甜點學中》提出「法式甜點是甜點界的官方語言」,也是「想站到世界舞台上的甜點師都要能流利使用,以訴說自己故事及思想哲學的語言」之論述,或許還因為,縱使「法式甜點」的內涵與定義還未在台灣有廣泛的認知,但以其為基礎的「西點」早已是台灣日常的一部份,也已碰撞出許多火花。想想傳統麵包西點店內的泡芙、焦糖布丁,它確確實實存在於常民生活中。

    日本東京大學教授、歐洲中世紀研究專家池上俊一在其著作《甜點裡的法國》中,以一整本書的篇幅論述法式甜點如何作為法國文化的精髓,成為影響世界的「文化霸權」重要武器;在台灣,從「中菜西吃」的風潮到「在fine-dining(精緻餐飲)中尋找台灣味」的討論,乃至餐飲界大量投入、直至獲得《米其林指南》的肯定,更逾數十年。飲食成為文化,以「軟實力」輸出早就不是新聞;飲食便是政治的一環,以飲食區分人我、定義身分實屬稀鬆平常。

    「風土」(terroir)概念從法國葡萄酒區分產區發展至今,已超出氣候、土壤等自然環境因素,當地人文與特殊技術皆含括在內。倘以近年來受到國際矚目的「台灣可可」為例,作為世界上少數有能力生產「bean to bar」、甚至「tree to bar」巧克力,並以此製作甜點的國家之一,「台灣的風土」將是我們和世界溝通的利器。再想想那些在國際賽事上拚搏的台灣職人們,若我們將目光更多聚焦在當下或未來,不僅需要向法式甜點及投身其中的甜點師們給予更多關注,也須了解身世來歷、梳理來龍去脈與各方觀點,才有機會迎向無限可能。唯有知道自己是誰,才能更堅定地成為誰。

    我懷著這樣的信念完成本書,雖然有許多遺珠和力有未逮之處,但衷心感謝所有受訪者及以各種形式提供援助的朋友們。希望本書不僅回覆了前輩的擔憂,也回答了我旅歐十年間的困惑;不只回應了台灣數十年來的焦慮,也為我輩及後進的職人們提供了前進的線索。

    *****

    《法式甜點裡的台灣:味道、風格、神髓,台灣甜點師們的自我追尋》

    📌 實體書購書連結:

    台灣 -

    博客來 獨家限量簽名版:
    https://tinyurl.com/296328zk

    博客來:
    https://tinyurl.com/9sbuawew
    TAAZE讀冊生活:
    https://tinyurl.com/rjnvukzp
    誠品書店 eslite bookstore:
    https://tinyurl.com/7vps9bn6
    金石堂KingStone:
    https://tinyurl.com/388vkmxj
    momo購物網:
    https://tinyurl.com/87tnmaca

    香港 -

    誠品香港 eslite@HK 已上架,可下載誠品人HK app 後搜尋:https://tinyurl.com/6scj9hc,或致電 +852-3419-6789 訂購

    新馬 -

    Citè Book Garden 城邦閱讀花園:
    https://tinyurl.com/at644w5p
    Popular Book Co (M) Sdn Bhd 大眾書局 也可代訂

    📌 電子書購書連結:

    9/13-9/26 博客來獨家:
    https://tinyurl.com/u7fmwhxs

    其他通路將在 9/26 後陸續上架

    #yingspastryguide #yingc #台味甜蜜蜜

  • 冰友如何知道誰看我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1-09-22 17:34:56

    贊助專區
    Paypal傳送門: https://paypal.me/HsuehHeng
    綠界傳送門: https://p.ecpay.com.tw/706363D
    歐付寶傳送門: https://reurl.cc/eENAEm

    【疫情之中的餐飲血淚悲歌】全倒一命、操錢部屬,全台灣的餐飲業者都很辛苦,都在撐著,今年2月開始,是苦撐著,5月三級警戒後是死撐著…ft. 川巴子創始人 張永華

    餐飲資訊:川巴子火鍋樓
    地址:台北市中山區松江路301號(捷運行天宮站3號出口右轉,步行3分鐘)
    電話:02 2516 8550

    在疫情之中,餐飲業要如何求生呢?以下這篇文章來自 #川巴子創始人張永華 老闆…

    全倒一命
    操錢部屬
    這是一年多來
    最朗朗上口的兩句話
    我是一個小小的餐飲業者,我從來沒有在任何社群平台發言過,
    今天有所感觸而發
    請各位見諒
    從去年2月疫情開始
    我想全台灣的餐飲業者都很辛苦,都在撐著,
    今年2月開始,是苦撐著,5月三級警戒後是死撐著
    但有誰替餐飲業發過聲嗎?
    餐飲業好像變成了疫情的傳染源
    唯恐閉而遠之
    餐飲業做不下去,
    連鎖帶的反應鏈,
    誰去深思過?
    8月雙北市比其他縣市晚一星期開放內用,我們只能將成堆的冷藏,冷凍冰箱食材情空當垃圾丟,當我打電話給收垃圾業者時,含瑄問侯了幾句,
    聽到的是讓人辛酸的,可能很多人不知道,餐飲業的垃圾都是民間業者在收的,這些每天開著車,日夜顛倒,在又臭,又累,又熱的半夜,一晚上要跑幾十個點收垃圾,開開停停,上上下下,收完後要開到焚化爐廠,排隊稱重頃倒後,才能拖著沉重的身體
    在天色已亮後才能回到家,
    年輕人不願做,知識份子不願做,因為這份工作是全社會最基層,最勞累的,大部份是已經找不到工作的人去做,任勞任累
    但他們在這次疫情下都失業了,
    我的收垃圾業者告訴我,原本20台車在收,因禁止內用後只剩3台車在跑,17位司機失業了,有的還有個人因素沒法保勞保的
    連什麼補助都領不到,情何以堪
    政府説,不能內用改外帶,一天做幾個便當可以撐一間店嗎?
    改做外帶,垃圾量也不多,就買個環保袋自己丟吧!
    所有餐飲業者大概都差不多,食物成本最少要抓35%~40%
    做便當成本可能都要50%
    現在外送平台最大的兩間
    抽成35%,還要業者開發票給消費者
    又是5%
    光食物成本+稅金+抽成,最少75%
    那25%夠付房租,夠付人工,水電,瓦斯嗎?
    但不和平台和作,
    又怎麼辦?
    只能說有的就開始省成本,少給,質量差,省著點
    我不想形容這平台業者是發國難財,但事實呢?政府有從餐飲業者的角度看到困境和難處而
    替我們發發聲協調過平台業者嗎?
    大家共體時艱
    餐飲業者倒了撐不下去,牽連到供應商,環環相扣,
    原本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沒有了
    更慘的是那些滿懷理想,抱負投入餐飲業者,生不逢時
    可能在去年看疫情到末段而開業的,
    可能自己辛苦存點錢,可能家裡資助,可能去借來的,他們只想圓自己一個夢想,但面臨的是場惡夢,有餐飲業者撐不住自殺的,新聞媒體輕輕帶過,可能大部份人都不知道有這事情,
    餐飲業者最大的不公就是每兩個月的申報營業稅,因為進項不可能充抵銷項,我們買菜,買肉拿不到發票,因為都是免開發票開收據的,人事成本,勞健保費,都只能在每年的5月申報整年營所稅時才能報,即使我們每個月虧幾十萬,但還是要繳營業稅
    我時常和年輕朋友説,要投入餐飲業要想清楚,那是條不歸路,要虧300萬只要短短3個月
    現在餐飲的週期就是這麼短,
    但要賺300萬可能要花一輩子時間還要看機緣,
    三級警戒後
    政府對外的所有宣傳是勞工一次性補貼4萬,簡單的宣傳帶來多少勞資糾紛,這補貼4萬是給強制停業的,
    非強迫停業是3萬
    而且是5,6,7月各一萬,業者呢?
    只有投保一位勞工補助一萬
    例如我有6位員工投保,員工一人3萬,業者只有6萬,試問夠補貼一個月的房租嗎?
    最幸運的是有個菩薩心的房東願共體時艱,次幸運的是減免幾成,大部份是減個一,兩萬
    飯店業者呢?
    看到的新聞都是某某老字號飯店停業
    某某六星級飯店住房率不到10%,,,
    有誰想過那只有10%住房率的業者先裁員誰嗎?
    是房務的清潔工,是洗衣部的洗衣工
    無房間可清,無床單可洗,大堂的經理,接待那些是門面,必須要留著,有些還可能有合約保障呢!
    上至六星級飯店
    下至背包客旅店
    我們微不足道的
    每個月煩惱的是幾十萬的虧損
    那些大型的煩惱的是幾千萬的虧損
    所以我想説的只是一個事實
    全倒一命
    操錢部屬
    都在操勞煩惱錢從那來,怎麼撐下去不倒
    去年疫情開始
    還開放內用
    沒什麼設限
    政府有什麼A,B,C型
    抒困貸款,真想調查看看有誰知道這事?有誰去年貸到了?
    今年2月防疫破口
    一發不可收拾
    4月有親戚在銀行上班才提醒可以去貸,提供了兩年的401表還要跟今年比較,所有文件交了,苦等兩個月,到6月才告知,
    (你們現在停業中無法核准,等開始營業後再提交)
    我提交時還沒有三級警戒沒有禁止內用,我算幸運還碰上願支持我的銀行
    感謝他們
    但像我幸運的
    全台灣各行各業為錢煩惱的有幾個?
    八大行業不是都是牛鬼蛇神
    不是瘟神
    絕大部份是合法業者
    要養活多少家庭
    還很多是逼不得已
    現在疫情盡頭遙遙無期
    百業消條
    何止百業,千業
    去年政府發了一人拿1000換3000的消費卷
    都會區的餐飲業者,飯店業者
    想破頭的促銷,打折
    有用嗎?
    只帶動了上山下海
    從東海岸到西海岸到最南的懇丁
    台灣的中央山脈
    人氣紫爆,塞車塞爆
    消費卷年輕人,不不能繳房租
    不能繳學貸,不能繳手機費,不能加油,不能買買便當,不能買個飲料
    ,我就讓需要用錢而領了消費卷的工讀生甚至他的同學們來跟我換現金
    今年又要再玩一次去年的遊戲
    現在已經是中秋連四天假最後一天的深夜了,這四天
    台北市仿如空城
    靜到讓人腦子都空了,
    我是一個小小人物
    我沒有任何顏色背景,我每個顏色都有好朋友,我只求平平安安的生活
    這篇文很長,花了我快四小時按完
    如果願意幫餐飲業者,飯店業者,八大行業,百業,千業在艱苦的撐著還沒有倒下的我們
    幫我們發發聲
    轉傳一下
    感謝大家
    打擾了


    #疫情
    #餐飲業
    #紓困

    阿宅萬事通語錄貼圖上架囉 https://reurl.cc/dV7bmD​

    【Facebook傳送門】 https://www.facebook.com/Geekfirm
    【Twitch傳送門】 https://www.twitch.tv/otakuarmy2
    【加入YT會員按鈕】 https://reurl.cc/raleRb​
    【訂閱YT頻道按鈕】 https://reurl.cc/Q3k0g9​
    購買朱大衣服傳送門: https://shop.lucifer.tw/

  • 冰友如何知道誰看我 在 撒醬x日初Sachiko's FirstDay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1-09-21 21:06:44

    #健康 #植物 #食療
    日本保養品
    WHITE TRUTH 光感淨透美白凝凍
    網頁:https://reurl.cc/jg11ep
    電話:0800-002-018

    榨汁機、橄欖油都賣家:

    撒醬的官方LINE加入有好康,歡迎加好友🙋🏻‍♀️
    「撒醬旅遊小幫手」: https://lin.ee/dhNXH50

    ♢♦Facebook♦♢
    五十嵐幸子Sachiko(撒醬):
    https://www.facebook.com/Sachiko.Japanese.Taiwanese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sachikol.0x0.l/?hl=ja

    ♦♢商務聯繫Email♦♢
    sachi1day@gmail.com

    ーーーーーーー
    五十嵐幸子(撒醬) :
    來台灣學習中文,熱衷於語言、文化及台日相關事物,積極參予各種活動。
    在台灣做:電視・影音節目/日文老師/模特兒/翻譯/口譯/主持/部落客/ 等等,交了個攝影男友,但卻對攝影一竅不通,正在學習當中。

    Pelan:
    影像創作/攝影教學/社會觀察員/熱愛文化,交了個日本女友,但卻對日文一竅不通,正在學習當中。

    ーーーーーーー
    希望能把台日文化傳遞到全世界🌍
    尤其是台灣,世界上還有很多人都不太認識
    希望能盡自己微薄之力,讓我們熱愛的台灣發揚光大✨
    也希望能幫助到在學習語言的人(^o^)‼️

    此外,撒醬在2016年開始舉辦個人日文講座,有興趣的人請關注我的臉書粉絲團和instagram上也會每天用中日文分享台日資訊(≧∇≦)

    目前在徵求有興趣幫我們上中文、日文或英文字幕的朋友,一起把台日文化分享到世界!
    若有意願,請務必聯繫我們唷^^

    協力字幕請到這邊➡️ http://www.youtube.com/timedtext_cs_panel?tab=2&c=UCiTc2JWAx-9sJ6H4Bp9GaTg
    ーーーーーーー
    現在は台灣で、タレント/教師/モデル/翻訳/通訳/MC/ブロガー/インフルエンサーなどをしており、日台の文化を世界中の人にもっと知ってもらいたいと思っています🌍

    日本語、英語字幕翻訳者募集中です!!一緒に日台の文化を広めたいという方は是非、私達にご連絡ください^^
    ーーーーーーー
    I looking for someone to help me with my video now. Could you help me translate Chinese/Japanese into English?
    if you are interested, please contact me!!

    📺其他類別影片請看這裡‼️😊
    【日語教學/Japanese Lesson】 ➡️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RWc63NxhOrl6UPSYnyJVitVQL14lNm

    【文化/Culture】➡️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RWc63NxhOdlJDTP5e8LCvtWsrIMtf8

    【旅行/Travel】➡️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RWc63NxhNolH0JQVun2t40OA-xeNjo

    【美食/food】➡️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RWc63NxhOXGqB1ee5PAnLP4AynbxQu

    【時事&流行/Trend】➡️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RWc63NxhMdLX82OkBFwQiYa6cO_Q6j
    ーーーーーーー
    🇯🇵日本旅遊推薦影片✈️
    [中日字幕]穿越時空!日本必來重現江戶時代的秘境!真實忍者、花魁藝伎!|~EDO WONDERLAND~
    https://youtu.be/9aoyI1VhujY

    「點閱送機票」開跑!你所不知道的神秘福島暴走體驗|Fukushima Japan Vlog
    https://youtu.be/qvpbya-xjmU
    ーーーーーーー
    🇹🇼台灣旅遊推薦✈️
    [中日字幕]得到金氏世界紀錄的芒果冰!60%台灣人不知道的西拉雅國家風景區還有網美景點!(上集)|台湾台南、嘉義のマンゴーかき氷の旅|Taiwan Travel Guide
    https://youtu.be/urfDoI646LA

    帶外國人深度游台灣,南下台灣只能走高速公路嗎?你不知道的浪漫台三線!IG景點過年好去處!
    https://youtu.be/E_hvw4AOnNE

    宜蘭特集!台灣必住超夢幻民宿,超熱門打卡點2天1夜行程懶人包
    https://youtu.be/_TpDnYZ7aFk
    ーーーーーーー
    🇯🇵文化推薦🇹🇼🌍
    日本跟台灣誰才是鬼島?誰比較好住?爆料日本和台灣的薪水行情,食衣住行大對決!翻譯口譯好不好賺?ft.阿倫|日本と台湾の給料事情|Salary in Japan & Taiwan
    https://youtu.be/2l9zkH9lQ9Q

    日本新年號「令和」打破3大歷史!如何決定?有趣的6大命名原則!【日本人不知道的文化】|日本の元号はどうやって決められるのか?|Reiwa: Naming a new era in Japan
    https://youtu.be/qyTBLBUHiS4

    【全日文中字】讓日本女生臉紅心跳的台灣男生舉動!ft. 講日文的台灣女生(上)|日本人女性がキュンとする台湾人男性の言動|Man Behaviors That Female Just Love
    https://youtu.be/NtRR_mGe5Sk

    [中日字幕]透明飲料反映著日本社會的黑暗!?產品背後可怕的病態!in銘傳大學演講|透明飲料は日本の社会の闇を反映している!?| Weird Japanese clear drinks
    https://youtu.be/pQrs77riKi8

    日本沒有颱風假!?颱風國情大不同,羨慕台灣人的理由!|台湾の台風休みの制度|Taiwan has work/school suspension system for Typhoon
    https://youtu.be/uDJ03OP3Ixw

    台日早餐文化大不同?撒醬挑戰大胃王比賽!台灣早餐VS日本早餐|日本の朝ごはんVS台湾の朝ごはん
    https://youtu.be/vWXy_1tZ7jY
    ーーーーーーー
    🇯🇵日文教學推薦🤓
    在日本絕對不能使用「阿那塔」的4個理由!日本であなたを使ってはいけない4つの理由|Ask a Japanese Teacher! Is ANATA bad? 【撒醬先生搞日語】#1
    https://youtu.be/9wbc_7g2kZw

    輔導級!你會嗎?粗俗台語字詞的日文教學,保證課本不會教
    https://youtu.be/srym7mVny2Q

    教你3句走遍日本!日本人為何都要去林森北路?揭開中山區的過去!
    https://youtu.be/dhrmWgWwAek

    IKEA挑戰50個日文單字!各國文化差異|台湾イケアで中国語単語に挑戦|IKEA in Taiwan ! Learn Japanese & Chinese Vocabulary【撒醬先生搞日語】#2
    https://youtu.be/j-dplnUt_MM

    只會五十音去考N4日檢會怎麼樣?Pelan式神猜題全記錄|五十音ができるだけでJLPT N4は合格できるのか?試験に挑戦!
    https://youtu.be/O8qGPkN04VU

  • 冰友如何知道誰看我 在 撒醬x日初Sachiko's FirstDay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1-09-21 15:14:19

    #撒醬 #生病 #住院
    撒醬的官方LINE加入有好康,歡迎加好友🙋🏻‍♀️
    「撒醬旅遊小幫手」: https://lin.ee/dhNXH50

    ♢♦Facebook♦♢
    五十嵐幸子Sachiko(撒醬):
    https://www.facebook.com/Sachiko.Japanese.Taiwanese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sachikol.0x0.l/?hl=ja

    ♦♢商務聯繫Email♦♢
    sachi1day@gmail.com

    ーーーーーーー
    五十嵐幸子(撒醬) :
    來台灣學習中文,熱衷於語言、文化及台日相關事物,積極參予各種活動。
    在台灣做:電視・影音節目/日文老師/模特兒/翻譯/口譯/主持/部落客/ 等等,交了個攝影男友,但卻對攝影一竅不通,正在學習當中。

    Pelan:
    影像創作/攝影教學/社會觀察員/熱愛文化,交了個日本女友,但卻對日文一竅不通,正在學習當中。

    ーーーーーーー
    希望能把台日文化傳遞到全世界🌍
    尤其是台灣,世界上還有很多人都不太認識
    希望能盡自己微薄之力,讓我們熱愛的台灣發揚光大✨
    也希望能幫助到在學習語言的人(^o^)‼️

    此外,撒醬在2016年開始舉辦個人日文講座,有興趣的人請關注我的臉書粉絲團和instagram上也會每天用中日文分享台日資訊(≧∇≦)

    目前在徵求有興趣幫我們上中文、日文或英文字幕的朋友,一起把台日文化分享到世界!
    若有意願,請務必聯繫我們唷^^

    協力字幕請到這邊➡️ http://www.youtube.com/timedtext_cs_panel?tab=2&c=UCiTc2JWAx-9sJ6H4Bp9GaTg
    ーーーーーーー
    現在は台灣で、タレント/教師/モデル/翻訳/通訳/MC/ブロガー/インフルエンサーなどをしており、日台の文化を世界中の人にもっと知ってもらいたいと思っています🌍

    日本語、英語字幕翻訳者募集中です!!一緒に日台の文化を広めたいという方は是非、私達にご連絡ください^^
    ーーーーーーー
    I looking for someone to help me with my video now. Could you help me translate Chinese/Japanese into English?
    if you are interested, please contact me!!

    📺其他類別影片請看這裡‼️😊
    【日語教學/Japanese Lesson】 ➡️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RWc63NxhOrl6UPSYnyJVitVQL14lNm

    【文化/Culture】➡️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RWc63NxhOdlJDTP5e8LCvtWsrIMtf8

    【旅行/Travel】➡️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RWc63NxhNolH0JQVun2t40OA-xeNjo

    【美食/food】➡️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RWc63NxhOXGqB1ee5PAnLP4AynbxQu

    【時事&流行/Trend】➡️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RWc63NxhMdLX82OkBFwQiYa6cO_Q6j
    ーーーーーーー
    🇯🇵日本旅遊推薦影片✈️
    [中日字幕]穿越時空!日本必來重現江戶時代的秘境!真實忍者、花魁藝伎!|~EDO WONDERLAND~
    https://youtu.be/9aoyI1VhujY

    「點閱送機票」開跑!你所不知道的神秘福島暴走體驗|Fukushima Japan Vlog
    https://youtu.be/qvpbya-xjmU
    ーーーーーーー
    🇹🇼台灣旅遊推薦✈️
    [中日字幕]得到金氏世界紀錄的芒果冰!60%台灣人不知道的西拉雅國家風景區還有網美景點!(上集)|台湾台南、嘉義のマンゴーかき氷の旅|Taiwan Travel Guide
    https://youtu.be/urfDoI646LA

    帶外國人深度游台灣,南下台灣只能走高速公路嗎?你不知道的浪漫台三線!IG景點過年好去處!
    https://youtu.be/E_hvw4AOnNE

    宜蘭特集!台灣必住超夢幻民宿,超熱門打卡點2天1夜行程懶人包
    https://youtu.be/_TpDnYZ7aFk
    ーーーーーーー
    🇯🇵文化推薦🇹🇼🌍
    日本跟台灣誰才是鬼島?誰比較好住?爆料日本和台灣的薪水行情,食衣住行大對決!翻譯口譯好不好賺?ft.阿倫|日本と台湾の給料事情|Salary in Japan & Taiwan
    https://youtu.be/2l9zkH9lQ9Q

    日本新年號「令和」打破3大歷史!如何決定?有趣的6大命名原則!【日本人不知道的文化】|日本の元号はどうやって決められるのか?|Reiwa: Naming a new era in Japan
    https://youtu.be/qyTBLBUHiS4

    【全日文中字】讓日本女生臉紅心跳的台灣男生舉動!ft. 講日文的台灣女生(上)|日本人女性がキュンとする台湾人男性の言動|Man Behaviors That Female Just Love
    https://youtu.be/NtRR_mGe5Sk

    [中日字幕]透明飲料反映著日本社會的黑暗!?產品背後可怕的病態!in銘傳大學演講|透明飲料は日本の社会の闇を反映している!?| Weird Japanese clear drinks
    https://youtu.be/pQrs77riKi8

    日本沒有颱風假!?颱風國情大不同,羨慕台灣人的理由!|台湾の台風休みの制度|Taiwan has work/school suspension system for Typhoon
    https://youtu.be/uDJ03OP3Ixw

    台日早餐文化大不同?撒醬挑戰大胃王比賽!台灣早餐VS日本早餐|日本の朝ごはんVS台湾の朝ごはん
    https://youtu.be/vWXy_1tZ7jY
    ーーーーーーー
    🇯🇵日文教學推薦🤓
    在日本絕對不能使用「阿那塔」的4個理由!日本であなたを使ってはいけない4つの理由|Ask a Japanese Teacher! Is ANATA bad? 【撒醬先生搞日語】#1
    https://youtu.be/9wbc_7g2kZw

    輔導級!你會嗎?粗俗台語字詞的日文教學,保證課本不會教
    https://youtu.be/srym7mVny2Q

    教你3句走遍日本!日本人為何都要去林森北路?揭開中山區的過去!
    https://youtu.be/dhrmWgWwAek

    IKEA挑戰50個日文單字!各國文化差異|台湾イケアで中国語単語に挑戦|IKEA in Taiwan ! Learn Japanese & Chinese Vocabulary【撒醬先生搞日語】#2
    https://youtu.be/j-dplnUt_MM

    只會五十音去考N4日檢會怎麼樣?Pelan式神猜題全記錄|五十音ができるだけでJLPT N4は合格できるのか?試験に挑戦!
    https://youtu.be/O8qGPkN04VU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