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再餵食症候群處置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再餵食症候群處置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再餵食症候群處置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再餵食症候群處置產品中有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萬的網紅趙強營養師這樣說,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轉貼》台大 賴聖如 營養師的分享 COVID-19 重症營養處置 營養師 賴聖如 COVID-19 重症仍以支持性療為主軸,營養治療和ICU-肺功能不全pulmonary compromise患者類似由於因缺乏營養治療相關COVID-19休克患者的直接證據,因此建議是基於敗血症、ARDS患者的...

  • 再餵食症候群處置 在 趙強營養師這樣說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4-05 22:39:26
    有 470 人按讚

    《轉貼》台大 賴聖如 營養師的分享

    COVID-19 重症營養處置 營養師 賴聖如

    COVID-19 重症仍以支持性療為主軸,營養治療和ICU-肺功能不全pulmonary compromise患者類似由於因缺乏營養治療相關COVID-19休克患者的直接證據,因此建議是基於敗血症、ARDS患者的間接證據為支持

    The target:

    1. “Cluster care” 以 bundle care來限制患者及醫護人員的接觸機會

    2. 遵守CDC建議,以最少aerosol/droplet暴露,並落實手部衛生及個人防護設備(PPE包括:防護眼鏡、隔離衣、面罩、N95口罩)的使用保護醫療者,並限制疾病傳播

    3. 透過限制提及優化醫護工作人員數量,來保留PPE的使用量及設備,因應逐漸枯竭的窘境

    營養評估建議

    PPE供應有限的情況下,營養不良篩檢及營養評估未必需要進入ICU接觸患者設及身體檢查,使用音頻、視頻、電子資料系統等各種平台方式收集數據(適用醫師,NP,PA,營養師),並發揮醫療團隊合作及協調,以製定安全的營養保健計劃。

    營養輸入時機及途徑

    1. 大多數敗血及休克患者接受early Enteral Nutrition (EEN,早期腸道營養)有利腸道耐受及良好預後,除非出現大劑量升壓藥及合併腸道阻塞症狀(腹脹/嘔吐)等灌食不耐,否則不應將休克之COVID-19重症視為腸道營養性(EN)禁忌症。營養目標仍為,進入ICU後24-36小時或插管12小時內即開始EEN。

    2. 對於無法EEN高危患者(含:敗血症、休克、使用多種升壓藥、需要高壓呼吸支持等),應儘早開始early Parental Nutrition (EPN,早期靜脈營養)。

    3. 腸缺血在休克患者發生率為0.3%,COVID-19重症合併腸道症狀, 發生腸缺血可能更大,並且預期ICU停留時間將延長,因此更有機會切換至PN。

    4. EPN將避開對腸道通路放置及維護,從而避免對腸缺血的擔憂,並減少醫護人員在aerosol/droplet的暴露。

    置放灌食管、營養輸劑、評估腸道耐受性

    1. EN灌食(胃部)且耐受不良,建議使用促排藥增蠕動能力。

    2. 重症疾病急性期,常合併腸食不耐受症;部份證據證實, COVID-19合併胃腸道症狀者疾病嚴重度更高,若伴隨胃腸道症狀(腹瀉、噁心、嘔吐、腹痛、胃腸道出血),EEN則不是優先選擇,此時EPN應即早介入。

    3. 小腸灌食管口徑較小,(vs NGT / OGT),沖洗次數減少時更容易阻塞;若非得使用小腸灌食,注意放置灌食管路可能引起咳嗽且花費更長時間,應減少醫護人員在aerosol/droplet的暴露,建議幽門管置放時不使用內視鏡或螢光鏡引導技術,並減少進行腹部X光確認,且全程使用N-95口罩及PAPR。

    4. 胃殘餘量(GRV)監測無法可靠評估延遲性胃排空及吸入性風險並抑製EN輸量,建議不使用GRV作為監測腸道灌食耐受性指標。

    5. 鑑於反抽、處理腸道排泄物、頻繁的腹部檢查評估腸胃道症狀等會增加醫療團隊暴露於aerosol/droplet高風險,強烈建議連續或灌食袋灌食取代批式灌食,若PPE裝備短缺,基於cluster care合併檢測頻率。

    6. 隨著需要EN人數增加,pump可能會短缺,pump優先分配於腸道耐受不良者,無pump者,嘗試連續重力灌食。

    營養劑量目標及調整

    1. 據報告, COVID-19重症患者年齡較大且易有多種合併症,屬再餵食症候群(refeeding syndrome)高風險群,應校正refeeding syndrome,建議不論EN/PN從25%熱量目標開始緩慢增加並監測血清磷,鎂,鉀。

    2. 血流動力學尚不穩定時、需要高劑量或增高/增加劑量或多種升壓藥、乳酸濃度升高者,禁用EN,且低劑量PN。

    3. 在充分灌流復甦及/或接受穩定的血管加壓藥劑量或持續平均動脈壓> 65 mmHg,可開始/重新開始EN或PN加量。

    4. 胃腸道不耐受者,表現無法解釋的腹痛、噁心、腹瀉、明顯腹脹、腸擴張、空氣/液體水平反抽增加、鼻胃輸出增加,強烈考慮使用PN,不應堅持使用EN。

    5. 雖然對熱量需求評估最理想情況是使用間接量熱量測定(IC),建議改為使用公式估算取代IC。

    6. Propofol使用需計入熱量。

    配方選擇

    1. 雖然魚油可能有利於免疫調節及清除病毒感染、小胜肽/ MCT配方提高腸道適應性,但仍無法改善治療效果,需考慮增加醫療費用。

    2. 若需要額外營養補充品(蛋白粉,益生菌,纖維粉),遵守cluster care,集中給予。

    3. ICU第一周急性炎症期即需PN者,小心使用純大豆脂質乳劑。Propofol及fat emulsion的使用需監測TG,部分SARS-CoV2患者出現類似secondary hemophagocytichistiocytosis (secondary HLH),TG是鑑別標準之一。

    Prone Position期間營養處置

    1. SARS-CoV-2導致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ARDS)採prone position為治療策略期間可接受EN。

    2. 大多數患者在prone position可忍受胃或小腸EN灌食(如前述應減少小腸灌食),床頭抬高至少10至25度,以減少吸入性風險、面部水腫及腹腔內高壓。

    ECMO期間營養處置

    1. 腸缺血風險(ECMO/EN患者發生率4.5%)及延遲胃排空是使用ECMO期間EN的主要障礙。

    2. 大多數在ECMO後24小時內接受early EN(vs delay EN)相比, early EN改善28天死亡率及零腸缺血為發生。建議在ECMO可EEN,並緩慢達到熱量目標。

    總結

    1. 對於COVID-19重症患者採集中護理(cluster care),減少醫護人員與患者互動頻率,最大程度減少設備污染且避免病毒轉出ICU。

    2. 措施包括:使用連續/間歇取代批式灌食;公式計算能量需求取代IC;避免使用GRV作為EN耐受指標,減少內視鏡螢光鏡技術用於小腸管放置的需求。

    3. 像大多數ICU患者一樣, COVID-19患者受益EEN對腸黏膜良好生理反應,但是嚴重COVID-19患者切換PN的機會相對較大且早。

    4. EPN對於嚴重敗血症性休克、需要高壓呼吸支持患,有助於降低腸缺血風險,並減少醫護人員aerosol/droplet暴露,及放置灌食管時接觸風險。

  • 再餵食症候群處置 在 雙胞胎樂樂媃媃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8-08-01 21:28:27
    有 1,089 人按讚


    姐姐學校的黃安宇是個很照顧學生的教官,上週卻出了車禍,拜託大家幫忙集氣,祝福黃安宇教官早日康復回到校園!

    7/25下午17:55,我的弟弟-黃安宇,在研習結束、騎單車返家途中,被一位恍神的汽車駕駛由後方撞擊輾過,地點在百齡橋頭往蘆洲方向的匝道入口處。
    第一時間送達振興醫院急診室時,安宇的同事-詩淵教官也隨後抵達。過程中,督學、主任教官也陸續前來關心安宇。
    肋骨左側斷了7根、右側8根,導致肺部受到嚴重傷害,血胸、氣胸讓肺部失去了交換氧氣的功能,使用呼吸器加上純氧進行急救,然後就進了加護中心。
    晚上10點20分,為了解決右胸腔出血的問題,開刀。
    7/26,內視鏡清除肺葉內血塊。
    7/27,裝上葉克膜。下午開始全身持續性的發抖。
    7/28,使用鎮定劑減緩發抖,下午開始24小時洗腎。
    7/29,凌晨時分,安宇的狀況又不好了。經過醫護人緊急搶救,目前回覆到相對好一點的水準,但是又比昨天差了。葉克膜裡面的零件出現提早損壞的狀況:一般可用五天,但是這個三天就要更換,醫師說是因為安的血壓偏高,對機器的壓力太大。持續性發抖的狀況因為鎮定劑和嗎啡的使用而減緩。醫師說這兩天更危險。
    7/29下午進度:
    血氧濃度上升至90,因為輸入的血小板發揮了作用。
    肺部積水未能排除,葉克膜仍須持續使用。
    意識開始恢復,聽到家人、同學和同事的聲音會有反應,應該是因為鎮定劑減量。
    整體來說,生命徵象穩定,醫護人員說是好現象。
    右手中指、無名指和小指有組織壞死現象,令人擔心。

    7/30上午:
    醫師今天說:安宇的血氧上升至120,肺部X光有進步
    血壓心跳穩定
    葉克膜依賴降低
    整體來說是穩定的狀態,比昨天下午好一點
    腎臟指數仍然降不下來,還是要繼續加油
    血小板、血漿、還有一個血什麼的(我忘記了)一直在補充,沒停過
    有信心
    我們都對他有信心
    上午探訪結束前,醫師集合我們,召開會議,說明醫護人員這段期間的醫療處置,說明的很清楚很仔細,我們非常感謝。會議後,我跟媽媽去看這段期間以來,每天的X光片的變化。目前右胸肺葉的左下角顏色由白轉黑,醫師說這代表右邊肺葉的功能有開始恢復的跡象。
    7/30下午:
    血氧維持120,葉克膜從5降到3,使用的氧氣濃度從昨天的100%降到中午的85%,到傍晚再降到75%,醫師說這表示對葉克膜的依賴減少,也能減少葉克膜的傷害,是好事。下午開始停止使用鎮定劑,只用嗎啡減緩疼痛,目的是讓安宇逐漸恢復意識。

    7/31上午進度:
    血氧濃度維持在120,肺部X光又更乾淨了。醫療團隊把葉克膜的氧氣濃度又下調到65,對機器的依賴再減少一點。
    主任醫師大聲喊叫安宇的名字,他有反應。我叫他的名字,他會看我,會點頭。
    主任醫師測試右手腕的脈搏是很容易摸到,表示末梢循環有改善的跡象。
    7/31下午:
    控制氧氣濃度的呼吸器功率從65%再調降到55%
    血氧維持在100
    肝指數從昨天的480降到現在的270

    8/1上午:
    安宇可以說是完全清醒了。可以微微的轉頭、點頭表達,我們說話時,他的眼神會看著說話者。
    氧氣使用濃度又下降,醫師評估葉克膜移掉的時間。
    肝臟發炎指數下降至220。
    末梢循環的改善部分,腳部可說已經沒問題了,但是手指的改善緩慢,目前有起水泡的現象。

    8/1下午:
    呼吸器氧氣濃度調降至40%,葉克膜運轉由100%調降至90%,目前血氧濃度稍微掉到90%,醫師決定先維持這樣,觀察一天。
    晚上的意識更清楚了,有情緒反應,會想說話、會流淚。
    末梢循環因爲減低對葉克膜的依賴而有持續的改善。
    明天開始逐漸停用嗎啡。

    8/2上午:
    葉克膜撤掉了!!呼吸器有稍微調高到60,血氧比昨天高一點100,肝指數有逐步下降,腎功能指數下降會慢一點,目前是維持

    8/2下午:
    肝功能指數下降至139
    腎功能指數下降至4.37
    呼吸器氧氣濃度維持55%,血氧濃度回升至100
    肺部X光有進步
    整形外科醫生說手指應該有機會保住,只是外觀可能有點醜
    意識清楚,碰他他都有感覺

    8/3晚上:
    安宇開始可以用筆談(雖然沒有力氣拿筆),會跟侄子姪女和同學挑眉毛,還想喝咖啡@@
    嗎啡已經完全停用,清醒的時間拉長,護理師讓他看電視打發時間
    會感受到呼吸器和鼻胃管的不舒服,會想動手自己拔管。醫師有把他的手腳綁起來,但是安宇的力氣大的超過醫師預估。醫師拜託我跟他溝通,不要去拔管...
    呼吸器氧氣濃度維持45%一天了,血氧濃度都穩定在100以上,醫師接下來會測試40%
    明天要開始洗腎,會換病床
    醫護人員表示傷口的感染風險還是高
    還有肋骨骨折需要等待腎功能好轉後評估手術處理

    8/4上午:
    安宇開始洗腎4小時,所以換床,就在原來的對面
    呼吸器氧氣濃度調降至40%,血氧濃度維持在90-100,已達可以撤除呼吸器的標準,但是因為昨天沒有洗腎,今天肺部積水沒有改善,所以要看今天洗腎後的檢查結果,再決定要不要繼續洗腎、要不要移除呼吸器...
    接下來醫師會規劃復健的進度
    今天安宇開始思考自己目前的狀況,擔心未來能否痊癒等問題。
    我初步跟他說明,請他配合醫師的要求,繼續努力
    8/4下午:
    安宇的精神與集中力又更好了,可以連續30分鐘對付我們這些探訪者。
    又開始和我們筆談,字跡勉強可以辨認,但是還是會因為沒力而看不懂。
    上午的洗腎後報告要到後天才會知道結果,也會根據結果決定接下來的治療方式。
    右手指頭都可以動,表示功能應該是正常的。
    呼吸器氧氣濃度維持最低限40%,血氧濃度上升至110,應該看洗腎報告的結果就能決定何時轉到普通病房了。
    晚上已經開始感覺到劇烈疼痛,開始使用止痛劑減緩疼痛。

    8/5:
    經過灌食,安宇的體力又再好一點。手腳的活動範圍都變大,左手可以稍微跟我握手,右手的開合又更好了。
    上午有軍職的同事朋友、學校教務主任和輔導主任前來探視,四嬸和二堂妹珮珍一家也來;四嬸晚上又過來,這次是和大堂妹珮玲一起來,帶了很多東西,有給媽的、有給安宇的、有給小朋友們的⋯真好。
    趁著安宇還沒有累到睡著前,把有關他的請假、薪水、傷勢、預期復原狀況、復健規劃⋯趕快跟他說明,免得他想東想西的。腎功能指數洗腎後是8,今天要問醫師問清楚點,還有就是肺積水的改善進度。

    8/6
    今天校長和各主任上午都來關心安宇,他的狀況除了血壓和腎功能指數高,其他都維持的不錯,所以護士說下午要考慮拿掉呼吸器。下午安宇趁著護士不注意時,自己拔掉呼吸器,導致喉嚨受傷,也嚇壞了來探訪的朋友和媽。
    護士說這是「加護病房症候群」,是在加護病房躺太久的人很容易就發生的狀況,需要多告訴他跟現實相關的訊息。基本上,離開加護病房就會好。
    因為安宇的突發狀況,所以今天沒有時間跟醫師討論後續的治療計畫,不過他的說話能力和手腳活動表現令人訝異。

    8/7
    今天又洗腎4小時,脫水量(應該是這麼說的吧)1.4公斤,排尿量160cc,昨天沒洗腎,排尿量480cc。今天洗腎完後,收縮壓由185降到156。
    呼吸器他昨天自己拔掉後,改用鼻子插管子,氧氣濃度100%,動脈血氧維持在100以上。
    胃部持續有脹氣,腸道蠕動不良,明天腸胃科來會診後再調整治療方式。
    白血球數量都在10000-20000,而且不明原因發燒,感染科醫師更換抗生素、並抽血培養細菌,了解真正感染的細菌後再調整用藥及治療。
    情緒較昨天穩定許多,可能是因為進食狀況不好、體力不支。
    醫師囑咐要練習深呼吸。

    一直有新的關卡要努力突破

    8/8上午:
    安宇的情緒恢復正常,血壓心跳穩定,醫師要求要開始練習坐(經由護理師協助),目的是藉由活動促進腸道蠕動,提高營養吸收。
    右手指頭的傷勢復原看來不錯,也能自己很痛苦的把痰吐出來。
    胃脹氣比較緩解,目前採用連續灌食,希望能加速恢復體力。

    8/9:
    安宇上午洗腎,目的是排出體內毒素,排尿量不錯。
    下午護理師把他抬到椅子上坐著,目標2小時,實際坐1.5小時。醫師說這也說復健的一部分,他的身體出現褥瘡現象,不能再一直躺著。
    抽血檢查結果顯示安宇感染一種細菌和一種黴菌,更換治療方式。
    白血球數量降到18000。等抗生素治療發揮作用,白血球數量就會下降。
    肺部X光穩定進步。
    腸胃科會診,超音波檢查無異狀,推測目前消化不良的原因是先前大量使用鎮定劑等藥物的副作用,需待時間排出體外才會恢復。今天有嘔吐,吐出兩週前進食的海帶。

    可以說是進兩步退一步

    8/10
    安宇今天的精神狀況又更好了。
    排尿量繼續增加,胃脹氣減緩,沒有再發燒。
    呼吸訓練和坐著的時間維持昨天的水準。
    右手水泡都乾了,腿部的活動範圍變大,灌食嘔吐減少。
    明天要抽血檢查細菌感染的控制狀況、白血球數量、腎功能指數,評估洗腎的必要性。
    我跟他說明復健的必要性,他也開始認真的配合醫師的要求。

    8/11
    安宇今天狀況又更好了點,已經可以連續說超過十個字的句子。
    排尿量超過1000cc,今天暫停洗腎一次。
    下週一驗血報告如果可以,就可望安排轉普通病房了。

    8/12
    今天排尿量繼續增加,醫師說應該可以不要洗腎了
    手指頭逐漸恢復肉色,醫師說有機會復原
    胃脹氣幾乎解除,腸道蠕動越來越好,開始排便
    依照醫師要求開始復健:練習坐著2小時,有達到目標。手腳伸展運動持續練習中,只要醒著就做,為下床做準備
    開始小口喝水,讓喉嚨和胃適應,為自己進食做準備

    8/13
    抽血檢驗結果出爐:
    腎功能指數仍然偏高
    白血球數量降到15000
    抗生素結果還沒好
    醫師決定追加預防性的洗腎一次,協助排毒
    原本預期今天要討論轉普通病房的,也因此延後

    8/14
    安宇開始察覺並思考自身的狀況,對於轉到普通病房充滿期待,但是腎功能指數一直無法下降到好的程度,不要說轉到普通病房,醫師連預估時間都沒辦法。
    他今天的心情顯然很差,除了預約身心科醫師訪談外,得找些其他的議題讓他思考、轉移注意力。

    8/15
    今天安宇中午又洗腎,因為腎功能指數下降不佳
    傍晚有下床走了一兩步,然後坐兩小時,算是不錯的復健進度
    昨天身心科醫師跟他訪談,開了些安眠藥,今天的狀態比較穩定

    8/16
    今天上午灌食牛奶,量增加不少。
    中午練習坐了將近三小時,表現很好,護士推他去曬太陽。
    下午五時,加護病房打電話給我,說醫師同意進食軟質飲食(原來是護士長餵他吃了一塊神奇的豆腐,讓他整個人活了起來),並准許探訪時間可以讓他使用手機。
    晚上探訪時,媽餵他吃了很多稀飯,還留了木瓜給他。
    也許是住太久、跟護士混太熟,開始有特權—護士讓他把手機留在加護病房,到晚上九點還在滑手機。

    8/17
    持續觀察:
    腎功能指數
    肝功能指數
    白血球數量(現在是14700,正常值為5000-9000)
    血液中的細菌感染
    醫師說這些都有下降趨勢,但還沒到可以放人的時候。
    感覺上好像可以離開加護病房,但是又還不能... 護士用輪椅推他去曬太陽,希望能改變一下心情。

    8/18
    上午膽指數上升,橫隔膜上方有積水,醫師決定引流出來,順便化驗檢查是否是發炎的原因。
    醫師要求安宇增加營養和運動量,看看有沒有辦法改善以上的問題。

    8/19
    安宇今天血紅素因為胸腔引流而降低,在補充冷凍血漿後,有比較精神點,但是消化仍然不太好:昨天吃的木瓜竟然還沒完全消化,還有嘔吐的現象。
    今天的X光顯示胸腔的積水有效下降,橫隔膜很清楚、肺部也更乾淨。
    今天坐了兩次、合計共四小時,站立的表現也更進步。
    醫師說要增加營養和運動。我跟護理師討論後,決定在安宇能承受的情況下盡量餵牛奶以及軟質飲食。

    8/20
    胰臟指數下降了,吃了東西後易有反胃嘔吐感,僅灌食(牛奶)。早上洗腎,白血球數較低,擔心免疫力下降,病床空間拉玻璃門隔離,探視時要加穿一件隔離衣,小孩禁入。
    護理師說白血球數量偏低可能是藥物的副作用,目前處置是更換藥物,明天請血液腫瘤科和內分泌科會診。
    膽功能指數已經到正常值,肝功能指數只比標準值高一點點。
    腎功能指數還是8.38,沒有降低,排尿量減少。
    醫師決定連續三天抽血檢驗以上的數值,密切關注。
    還是進兩步退一步的狀況。

    8/21
    免疫力指數(是這樣說嗎?)有略為上升到420(指數到500以上才可免除隔離保護)目前暫時停止從口部進食,中午做腹部超音波,排尿量進步達1300,腎指數雖高,今日先不洗腎,洗腎次數由驗血結果做調整,降為一週洗二次

    8/22
    護士看安呼吸比較喘,幫他換成全罩式的呼吸罩,因要照腹部超音波,暫時無法灌食,今早看起來很累想睡

    8/23
    今天洗腎前的腎功能指數大約在8左右,較上週洗腎前的指數下降不少
    免疫指數下降至正常水平
    今天血壓、心跳又在降低了些,更趨近正常
    醫師要求安宇要多吃多動多說話,從明天開始,將餵食魚肉等容易消化的蛋白質

    8/24
    今天上午安宇的體力看來比較好,站立的時間又恢復到一分鐘,坐著的時候也很穩定。
    上午媽餵他吃魚肉40公克+蘋果泥30公克,吃的狀況挺好的。
    我給他按摩腳底和小腿,他居然說很爽⋯⋯還不付我錢@@
    全罩式氧氣罩拿掉了,改成原來的樣式,血氧濃度維持的不錯。
    現在咳嗽也比較有力氣,能自己把痰咳出來,鼻腔內的鼻涕和血絲也少很多。
    晚上是護理長負責照顧安,她給安換了加壓型的呼吸器,因為安的肺有塌陷,希望安配合呼吸治療師的指導,能改善肺部塌陷的問題。
    安晚上跑去看夜景,老媽餵他吃魚肉,我幫他按摩腳底,真是太享受了。

    8/25
    今天看到胸部X光,橫隔膜變得更清楚,肺部也變大,護理師說是胸腔積水減少、肺部塌陷改善。
    晚上開始有飢餓的感覺,整體進食的狀況更好了。

    8/26
    食量越來越大,但是胃部脹氣也隨之而來。肺部X光看來較昨天差了點。
    精神狀態不錯。在無敵夜景房看到我們在樓下,還會揮揮手、搖擺身體來跟我們互動。
    較上週比較,腎功能指數持續好轉趨勢。希望明天驗血報告能讓醫師放安宇去普通壁房。
    中華亞運棒球賽-中韓預賽 2:1,中華隊贏的漂亮。希望安宇也能揮出漂亮的全壘打!

    8/27
    主任醫師說,安宇的狀況已經穩定,接下來將安排轉普通病房,持續目前的治療,並安排復健師

    8/28
    加護病房最後一次的探訪結束後,安宇正式從這裡畢業轉到普通病房,展開新挑戰

    整體來說,持續進步中

    醫師說,安宇能在第一時間活下來,就是奇蹟。安宇是他見過最勇敢的人。他意識是清楚的,面臨如此巨大的疼痛,從來沒有說過一聲「痛」。

    你一定要好起來
    加油,我的弟弟

  • 再餵食症候群處置 在 陳鈺萍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8-03-13 12:59:57
    有 298 人按讚


    [奶不夠!蒸德賈德?]陳攸旻醫師

    一位媽媽主訴奶水不足而來診。

    以目前的哺乳諮詢經驗值來看,十個有十個都是奶水足夠;但是十個有九個,對於「先天沒奶」這個未審先判的非專業診斷用語,媽媽們都虛心接納了旁人的明示、以及自我暗示。

    原發性奶水不足的發生率2%,可能來自於母體先天或後天的疾病因素,諸如原發性乳腺發育不足(波蘭氏症候群)、部分乳房手術(縮乳手術、乳癌手術)損傷乳腺管、胎盤殘留、產後大出血所致Sheehan’s syndrome,或者使用利尿劑、避孕藥等其他狀況。

    臨床處置「誘導泌乳」有它的醫療性、社會性背景,例如女性未經孕產過程,而欲領養需要哺乳的嬰兒時,或是中斷泌乳而想再次哺乳的母親,我們能使用這些技巧來協助母親們達成哺育母乳的心願。

    藥物是兩面刃,要增加奶水並不困難,難的是「奶水不足」須辨真假,當輕易給予催乳劑,對於98%奶量足夠的母親,可能因供過於求而使身體負荷過大,試想胸懷兩袋沈甸甸的食物,若無法隨身攜帶奶蛭寶寶,無法隨處解除脹奶的臨時需求,媽媽的身體就是個行動未爆彈。

    「我只能擠出80ml,寶寶一次喝120-180ml,我親餵完奶還是很脹啊?我該用什麼方式發奶呢?」準備重返職場的媽媽說道。

    我們向媽媽分析了幾個重點:
    1.在產後機構,母嬰分離,育嬰室時定時定量餵食的照護策略,返家後會造成「食量和作息紊亂」的迷思。

    2.瓶餵和親餵的食量是有落差的。瓶餵有可能把寶寶的胃容量撐大,干擾母體與嬰兒原來的供需平衡。

    當媽媽在房間內擠奶,寶寶在隔壁喝奶,寶寶習慣了奶嘴餵養的口腔經驗,回到乳房上吸奶時反而因費力而顯出吸吮效率不佳的掛奶狀態,對母嬰來說都是一層挫折。

    我們建議在產後頭三週內,盡可能全親餵,讓嬰兒練習並適應如何吸吮乳房,也由嬰兒來主導每餐的奶量(每一次奶水的成分不同,寶寶消化的時間也不同,因此大小餐是正常的),母親只需要與孩子同步作息,逐漸達到理想的供需平衡:每一次脹奶,剛好都是寶寶的用餐時間,喝完奶鬆口之後,媽媽的乳房感到舒適,不需額外再移出奶水。

    如果母親需要重返職場,建議在上班前一週再開始集乳,並且與主要照顧者學習以寶寶為主導的瓶餵技巧,避免過度餵食和乳頭混淆。

    再次提醒,「剛剛好就是完美」,別讓自己變成乳牛喔,哞~

    由寶寶主導的瓶餵技巧
    http://monisclassroom.blogspot.tw/2016/03/blog-post_57.html…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