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再一次快樂結局線上看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再一次快樂結局線上看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再一次快樂結局線上看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再一次快樂結局線上看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7,877的網紅靛,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L5 阿禮篇• 後記 ==== 接近五年後,再一次為小說稿加上「~完~」,雖然只是短篇,但仍然感動。 不知不覺間寫了二萬二千字,因為不再是全職寫作,歷時超過個半月。所以過程中,原先擬好的目標和結局都改變了。本來只是陰陽眼和靈魂穿越,我還是按捺不住,把比「相對系列」更深層的多重意識概念運...

再一次快樂結局線上看 在 Din 靛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11-02 10:15:04

====L5 阿禮篇• 後記 ==== 接近五年後,再一次為小說稿加上「~完~」,雖然只是短篇,但仍然感動。 不知不覺間寫了二萬二千字,因為不再是全職寫作,歷時接近兩個月。所以過程中,原先擬好的目標和結局都改變了。本來只是陰陽眼和靈魂穿越,我還是按捺不住,把比「相對系列」更深層的概念運用到L6...

  • 再一次快樂結局線上看 在 靛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10-27 21:34:15
    有 51 人按讚

    ====L5 阿禮篇• 後記 ====

    接近五年後,再一次為小說稿加上「~完~」,雖然只是短篇,但仍然感動。

    不知不覺間寫了二萬二千字,因為不再是全職寫作,歷時超過個半月。所以過程中,原先擬好的目標和結局都改變了。本來只是陰陽眼和靈魂穿越,我還是按捺不住,把比「相對系列」更深層的多重意識概念運用到L6系列的故事中,用Inception的手法來寫,演變成「超越了三次元的故事」 (?!),證明我一直都是完全胡來的。

    〔叮噹可否不要老〕

    人生一直增壽,衝衝衝到中年,就是開始要去學習「失去」的階段。中年危機這字很老土,但事實是,只要開始反思人生,自然會出現,就要面對。看著我長大的讀者們(?!),相信很多都已經或快要面對三十而立了(或是不惑之年都嚟緊了?),面對歲月一個又一個關口,總令人百感交雜。

    〈L5.快樂時代〉阿禮篇 就是一個關於有點經歷的人如何看待過去和應對現在的自己的故事。假如,將來的自己也在守護當下的自己,日子應該會過得容易一點⋯⋯是吧?

    看完這故事,未知大家會不會話「怎麼會把阿禮寫成天煞孤星啊!!(哭~~~~)」寫中年的阿禮,role model居然膽敢是奇洛李維斯。他的往事大家隨便就可以在網上找到,如果沒有這個現實中真實存在的人的故事,我真的不敢寫守身也守心的人。

    之前我也有quote過以下這段,這相信也是有點閱歷的人的一番心聲吧?

    // 1999年,張國榮於個人寫真《所有》採訪中談及自己的戀愛觀:
    可以說我如果喜歡上對方的話,就會對對方期待很多,結果就會失望,我就是害怕這種失望。更何況我已經四十二歲了,已經到了喜歡一個人的年齡限度了。即使有一個二十多歲的女孩喜歡我,我也覺得她不錯,但是無論從我的年齡上說,還是從我的立場上說,我都知道只有愛是不能走到一起的...到了現在這個年紀,是不能隨隨便便就墜入愛河的。比如即使女孩說:「我愛你」,我也要想。怪啊,這是爲什麽?!真的。考慮到許多將來的事情,我就害怕起來了。因爲兩個人要一起生存下去,除了愛情,還需要對各自性格、想法、生活方式,等等許多方面進行互相理解...如果有一個人喜歡我,我也同樣地喜歡對方的話,是男是女並不重要。不管怎麽說,反正我是碰不到這樣的幸福的。如果男女都OK的話,機會也翻倍,你說有什麽不好?」 //

    〔他們的後來⋯⋯呢?〕

    寫完了阿禮篇,大家應該會問:「那〈伶篇〉跟〈龍篇〉呢?」

    最完整的計劃,當然是把三位的故事都寫出來,那就剛好能推出《L5》的實體書,在明年的書展前推出——如果辦得成的話。反正有不少朋友都反映遇上「使用Patreon困難症」,想課金也完全搞不懂,迫不得已放棄。

    事實是,現今的銷量,不論有沒有疫情,都不可能再在傳統的出版市場推出任何著作了。能不能以zine模式推出實體書,在這種時勢也實在沒法確定。

    不過在那一步之前,回歸事情的基本,無論會不會出實體書,《L5》〈伶篇〉跟〈龍篇〉假以時日都一定出現的。暫時不會是 #十一月小說 ,希望不會相隔太遠,在這段放空的日子,已經有些關於他們兩的片段浮現,不疾不緩地釣靈感。就請大家多一點耐心,反正都應該習慣了。(笑)

    如果看到這裡的朋友真的有興趣讀阿禮的故事,還是請先珍藏電子版,要是實在遇到使用平台上的困難,請PM我,特別安排一下直接訂購。

    ============
    * 〈L5.快樂時代〉(阿禮篇.最終回)全文內容只限十月份Tier 10 的贊助者閱讀,已贊助的朋友應該已經由Patreon pm收到連結了,如有遺漏,請pm聯絡靛~
    * 其他有興趣的朋友,歡迎於十月份內join Tier 10計劃~成功付款後將於24小時內pm收到連結
    * 特別加推「補購限定小說」,如想補購八、九月小說PDF,請PM靛
    * 預告: 全新 #十一月小說 | 下月繼續天馬行空

    #十月小說 #九月小說 #阿禮之短篇 #地平線上的事情 #靛小說
    #L5 #L5快樂時代 #L6 #L6那年夏天 #L7 #L7復刻回憶
    #PatreonExclusive

  • 再一次快樂結局線上看 在 于玥心理師的心靈命理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9-04-22 18:34:22
    有 70 人按讚


    其實來找于玥諮詢的朋友,很多已經出了社會一段時間,才發現過去所學所經歷的,根本就不是自己所喜愛的,真的想要轉職卻又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或是想要踏入的職業的條件是什麼,甚至錯過了最佳時機。

    這篇文章于玥看了很感慨,目前台灣的教育到現在都仍是填鴨式教育,沒有什麼機會讓孩子去思考自己是誰、自己的喜好是什麼,到最後對於職業的想像都是狹隘的,因此埋沒了孩子真正的天賦也不自知。

    (分享者請按含原文分享,手機分享請先按分享,然後點右上的三個點(IOS是雙箭頭➡⬅),選『包含原始貼文』,再送出,才會有包含內文)

    #您的按讚與分享是于玥創作的動力
    #生涯諮商
    #生涯輔導

    2019年幸福處方簽的測驗請至:
    http://rothluffy.pixnet.net/blog/post/67679091

    ---------
    從FBI教你讀心術一書來看看對方是否對你有好感?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5pDQbm_Rok
    為何你的對象總是忽冷忽熱、捉摸不定?明明分手嫌棄個半死還要回來跟你復合?「依附」這本書來解答
    https://youtu.be/EZJCrAFNn0M
    瘦了十公斤!心理學如何幫我減肥
    https://youtu.be/WbM9gwJc3mE
    ------------------------------
    人生的紅綠燈:http://yuyueqiu.blogspot.tw/2017/08/q.html
    于玥推薦書清單:https://yuyueqiu.blogspot.com/2017/08/blog-post.html
    于玥線上諮詢》https://goo.gl/b3PUVR
    (請於一周前預約)
    流年運勢》https://goo.gl/5sZFk8
    email占卜》https://goo.gl/tjIh23
    天賦報告書分析服務》https://goo.gl/oVudBu

    【汲汲營營後卻是如此結局,別讓這發生在你家】

    日前一則新聞,教育部數據顯示全台灣已經連續兩年大學生休退學人數超過九萬。數據顯示平均每四個大學生,就有一人休退學。原因大多都是「志趣不合」。

    每一年,我都都幫台大為大一的學生做兩場新生講座。每次演講結束,都會有一堆學生圍著我講台前問,有學生甚至講到哭:

    「葉老師,我進來以後才發現這科系不是我真正要的,唸得好痛苦。但我也不知道真正適合我的到底是什麼?怎麼辦?」

    試想,如果你是這樣的大學生的爸媽,你該會是多焦心?好不容易拉拔了孩子:送他去補習、為了考試全家備戰三年,什麼備審資料又找人幫忙看做的光鮮亮麗的、還要做什麼模擬面試練半天、陪著孩子南征北討去好幾家學校二階段面試、問一堆親友哪個科系最有前途、又或者是戰戰兢兢陪著他準備指考、然後又花了好大力氣說服孩子填志願填排名高的有錢途的科系、最後終於把他送進去那系,終於可以喘口氣了~

    結果,過沒一年孩子就又搞出這種飛機!說不念了、說要休學、說被退學了!然後呢?爸媽該怎麼辦?讓孩子重考?他已經身心俱疲了,高中的東西又要重讀、那煩死人的申請過程或是準備指考又要再來一遍?已經被大學課業磨到身心俱疲的孩子怎麼可能有鬥志再一次重新經歷這一切?

    更重要的是,如果就算要重新再戰一次,孩子到底要選什麼他也不知道。那如何確保這次就不會又唸到退學?

    最後孩子就變成了像一灘爛泥,被稱為無動力世代。

    —————

    這樣的困境,發生在每四個大學生就有一個大學生的爸媽身上。大家為什麼都不擔心?為什麼都不覺得很可怕?

    因為每個人都覺得那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每個人都認為我的孩子只要能考上有前途的科系,人生就一切很美好了,從此就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了。這樣的想法真的錯的離譜。

    人生是一個過程,真的不是贏在十八歲就好。與其你用最有效率、最快速幫孩子走上你認為最好的路,你應該讓他給他時間跟空間去探尋最適合他的路。

    這整個探索過程:了解自己是什麼樣的人、了解這個世界有什麼選項、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方向並努力研究積累成果讓審查委員看得出自己在這領域的實力,這才是最好的「教育」。

    教育不是家長、老師、補習班在幫孩子找到最速成的方式拿到錦標。這不叫教育,這叫製造,這叫給自己心安。

    每年這個推甄的時候,我總會看到好多在好大學教書的教授好友哀嚎,推甄高中生寫的備審資料都是千篇一律,看起來精美但根本都沒有深度。口試一問就垮,根本都是堆砌出來的假資料。這一看就知道,絕大多數孩子根本在高中沒有好好探索,只是一直被大人趕鴨子上架。除了推甄,指考的許多孩子高中三年完全都在準備考試,對自己、對科系,更是無暇去探索。台灣許多的孩子,就這樣成為是未來四個中會休退學的那一個。

    諷刺的是,四個人中敢做出休退學決定的那些人可能還不是最可憐的。更可憐的是另外三個中那些唸的痛苦的要命、卻又沒有勇氣休退學,讓自己的人生在大學裡虛耗五年、六年。這才是更深的悲哀。

    —————

    學測是否要有更好的鑑別力,是可以討論的問題。不過對所有爸媽而言,另一個更應該擔心的問題是:

    孩子就算分數考贏別人,你如何避免一路被趕鴨子上架進了一個很有面子科系的他,不會成為每四個中就有一個休退學的那一個?

    與其在乎孩子能否上有名大學、有名科系,我只願台灣能有更多孩子找到他們真正有熱情的方向,在十八歲之後都還能保有對未來的好奇心跟衝勁。就算孩子念的不是親朋好友覺得名頭多響亮的大學、科系,我都會感謝老天的恩賜。

    還是要再說一次:人生是看一輩子的,不是贏在十八歲就好。

    了解自己是什麼樣的人、了解這個世界有什麼選項、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方向並努力被人肯定,這才是最好的「教育」。

    #台灣教育資源的巨大浪費
    #別讓自己孩子變成無動力
    #放手給他們自由去找方向
    #念排名科系不如找到興趣

    (歡迎分享)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