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共演ng評價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共演ng評價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共演ng評價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共演ng評價產品中有9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7萬的網紅雪奈日劇部屋,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鈴木京香1968年5月31日出生於宮城縣仙台市,雙親希望她能夠像京都的古典美人那樣優雅,於是替她取了「京香」這個名字。 鈴木京香從高中時期就開始在故鄉宮城縣擔任模特兒,健美的好身材讓她在泳裝小姐選拔活動中勝出。21歲就讀大學的期間以演員的身分出道,演出電影《愛與平成之色男》。隔年(1991年)...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萬的網紅Smart Travel,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娛樂八卦 #SmartTravel #吳孟達 #周星馳 #結怨真相 #娛樂圈 #鐵板神算 #高人 #董慕節 #神準 #狠批 #達哥 #吳孟達喪禮周星馳 #吳孟達周星馳 #吴孟达 【空姐爆料】系列, 專業人士、家庭主婦、OL、行政人員、男士、傳媒亦喜歡報導我的呢個 #SmartTravel,...

共演ng評價 在 許藍方 Gracie Hsu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3-08 02:40:11

#drgracieofficial 《世新大學行政管理學系邀請訪問》 很開心收到大學生的邀請, 最近經紀人接到越來越多年輕人的邀請, 無論是訪問或是校內演講, 很樂見年輕一代越來越願意「 #面對- #既存卻又刻意被忽略的事」, 這一直是我很想傳達的理念。 在這次廣播中, 除了探討台灣的灰色地...

  • 共演ng評價 在 雪奈日劇部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3-21 12:00:02
    有 5,012 人按讚

    鈴木京香1968年5月31日出生於宮城縣仙台市,雙親希望她能夠像京都的古典美人那樣優雅,於是替她取了「京香」這個名字。
      
    鈴木京香從高中時期就開始在故鄉宮城縣擔任模特兒,健美的好身材讓她在泳裝小姐選拔活動中勝出。21歲就讀大學的期間以演員的身分出道,演出電影《愛與平成之色男》。隔年(1991年)被選為NHK電視台晨間劇《請問芳名》的女主角,清純派女星的形象大受好評,開始活躍於演藝圈。
      
    她從小聲音就很低沉,明明是小學生,說話卻有大人的感覺。她曾經討厭過自己的聲音(接到電話還被別人誤認是媽媽),而且不只聲音,就連長相也比其他同齡的人要成熟許多,鈴木京香覺得自己應該是老起來放的。不過,成為演員之後,這些特色反而變成她的強項,給觀眾帶來沉穩的安定感。出道至今,她都是維持成熟的髮型,很少留瀏海,因為她說自己不喜歡有瀏海把臉遮住。
      
    https://stars.udn.com/star/story/10093/5168078
       
    鈴木京香國中時代參加田徑隊,跑步很快。因為運動量大,食量也很大。她最喜歡吃的食物是咖哩豬排飯,光是咖哩飯還不夠,一定要再加上一大塊炸豬排才會飽。現在即使成為需要重視身材的女演員,可是鈴木京香仍然很喜歡吃炸物,為了可以盡情品嘗美食,她也常常去運動健身。
       
    雖然是優雅大方的氣質美女,不過鈴木京香坦承,自己私底下的性格很像大叔,就連嗜好跟習慣也跟大叔一樣,而且打噴嚏的聲音很大(因為年紀大了,打噴嚏太用力時還擔心閃到腰),疲勞的時候也會不小心發出怪聲,彷彿內在住著一個歐吉桑,但這樣的反差更讓人覺得親近可愛。鈴木京香上節目的時候,總是展現出獨特的親和力,時而溫柔知性,時而幽默俏皮,給觀眾的好感度很高。
      
    2010年播出的日劇《第二處女》(無法自拔的愛)是鈴木京香最膾炙人口的代表作之一,她飾演工作精明幹練的職場女性,不小心愛上了比自己小17歲的已婚男子,兩人沉溺在肉體關係之中,有許多激情火熱的床戲,因此播出的時候造成觀眾的熱烈討論。
      
    鈴木京香最令人敬佩的是她擁有很寬廣的戲路,無論是母親和妻子的角色,還是活躍於職場上的菁英份子,她都能夠詮釋自如、駕輕就熟。這幾年,她陸續演出的《型男主廚三星夢》、《未解決之女》、《人氣女神:拉麵食遊記》、《共演NG》皆有不錯的評價。出道超過30年的鈴木京香,可以說是演藝圈的優等生以及零負評女神,對於熱愛的工作她總是全力以赴。

  • 共演ng評價 在 雪奈日劇部屋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12-04 21:00:01
    有 1,014 人按讚

    「演員只有在飾演別人的時候,才會有自己確切活著的感覺,所以有時候,會搞不清楚什麼才是真正的自己。」──遠山英二
      
    「就算有些人會讓你恨到想殺死對方,但唯有在演戲時,會徹頭徹尾地合拍,能互相襯托出自己陌生的那一面,能一起達到未知的境界。」──大園瞳
      
    想不到《共演NG》一眨眼就要迎接完結篇了(只有六集真的好短)!隨著戲中戲《愛殺》(殺したいほど愛してる)即將殺青,故事也要畫下句點,究竟「遠山英二」和「大園瞳」會迎接什麼樣的結局呢?中井貴一跟鈴木京香太會演了!!
      
    後來發現《共演NG》的評價還蠻兩極化的,喜歡的觀眾就會很喜歡(像我一樣),不喜歡的觀眾就會覺得很無聊。不過,我問過在電視台上班的朋友,她說這部作品有很多貼近時事的地方,還把第一線工作人員真實的遭遇拍出來,這方面確實用心。
      
    很喜歡東京電視台也就是劇中的「テレ東」,他們有事沒事就「自嘲」的部分,因為實在太有趣了!第五集製作人有一句台詞:「你說的是富士或TBS電視台吧!」其實照字面來翻是-「你說的是台場和赤坂吧!」這段也戳中我的笑點,每次到東京旅行,為了朝聖都一定會前往這兩個地方,是我的聖地啊!
      
    《共演NG》每一集要闡述的重點都不一樣,在講電視圈和連續劇的產業生態,即使是負面或不堪的模樣,也會大膽呈現出來。就算一開始亂糟糟的,劇組的問題層出不窮,不過每一位演員與幕後工作者,大家都是真心熱愛戲劇,也想要把這個作品做好,這樣的心意讓我特別感動。
      
    第五集的主角應該算是里見浩太朗飾演的出島老師,他把一生奉獻給舞台,連生病也要繼續演下去,果然是專業的職人精神。那場即興演出,讓現場人員都泣不成聲了,出島老師真的是用生命在演戲,謝謝里見浩太朗帶來的精采表演!
      
    滿心期待最終回❤❤❤
      
      
    【 friDay影音 秋季獨家播出❗❗】
      
    線上追劇👉 #共演NG
    https://video.friday.tw/drama/detail/1629

  • 共演ng評價 在 陳秀寶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11-26 14:22:17
    有 222 人按讚

    【2020.11.26 教育及文化委員會質詢】
     
    秀寳今日於教育及文化委員會質詢文化部次長蕭宗煌。秀寳首先提到八大藝術包括「繪畫、雕塑、建築、文學、音樂、舞蹈、戲劇、電影」。而「繪畫、雕塑、建築、文學」是靜態的、空間性的藝術,轉換成「線上典藏」的問題不大,但就「音樂、舞蹈、戲劇」等動態的、時間性的藝術而言,「螢幕」或「劇場」的形式卻有很大的不同。螢幕可以NG重來,可以剪掉不播,可以後製加特效:但劇場不行,劇場只有當下。就表演藝術的「即時共感」、「臨場感」的特性,「螢幕」無法完全取代「劇場」。
    秀寳提醒走螢幕的形式,事後的剪輯跟後製是重點;走劇場的形式,事前的排演跟與觀眾互動的臨場感是重點。若只是用拍攝短片上傳網路的形式,反而可能缺乏劇場的精緻度,在辦理短片徵件上傳網路時應特別注意。秀寳也指出兩廳院、台中國家歌劇院、和衛武營的Youtube,訂閱人數跟觀看次數有待加強,有些影片的點閱率不但低,評價亦不高。
     
    秀寳接著提到,國表藝中心下的三個場館皆建置數位、直播的資源,讓,讓大眾透過免費的線上平台,接觸表演藝術。但依審計部調查,108年度全台有九縣市的表演場館,每一席位平均售出次數未達3次;兩廳院售票系統中,更高達65%的會員一年僅買一張票。顯示出台灣觀眾仍不習慣購票觀賞。
    另外,秀寳建議文化部協助團體將過往的演出「出版」,同時「外銷」,爭取在一些國外的媒體上播放,向國際擴展市場。秀寳表示,表演藝術在台灣,水準雖然比一、二十年前成熟,但仍難稱得上「產業」。如何在新型態中仍然保有其特質且予以推廣,仍有一大段路要走。

  • 共演ng評價 在 Smart Travel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1-03-04 22:30:15

    #娛樂八卦 #SmartTravel #吳孟達 #周星馳 #結怨真相 #娛樂圈 #鐵板神算 #高人 #董慕節 #神準 #狠批 #達哥 #吳孟達喪禮周星馳 #吳孟達周星馳 #吴孟达

    【空姐爆料】系列, 專業人士、家庭主婦、OL、行政人員、男士、傳媒亦喜歡報導我的呢個 #SmartTravel, 可以滿足你 #娛樂、輕鬆、#剝花生 #旅遊資訊 #平吃買玩 #各地文化, 要睇梗係睇原汁原味, 你係咩人就會支持返咩嘅youtuber, 國際華人傳媒, 最喜歡報道Smart Travel
    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hKZNoNE4iEf-Rsl1fa8Um8aY2Yl86Q95
    大家可以透過Payme, 支持下我同貓貓阿Cash, 打賞打賞鼓勵鼓勵:
    https://payme.hsbc/smarttravel

    ?合作邀約請洽
    gold7778@gmail.com
    https://www.instagram.com/gold7778t/

    成為這個頻道的會員並獲得獎勵: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IuNPxqDGG08p3EqCwY0XIg/join

    請用片右下角調4K睇片。


    佢嘅喪禮定於3月7日,於紅磡世界殯儀館設靈,並將於翌日進行大殮儀式,隨後靈柩會移至柴灣哥連臣角火化場火化,喪禮將以基督教儀式舉行,於達哥離世當日,原本達哥嘅好朋友田啟文(田雞)曾表示將舉行的追思會,則決定取消。

    達哥離世的消息,震撼中港台,不少演藝圈人士均撰文悼念,與達哥同於73年第三期藝員訓練班畢業的周潤發,仲有多次與達哥合作的劉德華及吳君如,則分別透過文字悼念他,吳君如表示達哥是她的良師:「好傷心,太突然。以前同佢拍戲最多嘅時候,佢真係我嘅良師,可以傾到偈嘅朋友,演戲嘅好對手,非常感謝達哥和懷念他!」

    佢個身之後 ,好多圈內人都對佢嘅品格有好高嘅評價 ,譬如苑瓊丹華達哥做人好圓滑, 好懂得人情世故,圓仔話「我同佢拍《九品芝麻官》嘅時候係我喺演藝(生涯)做得最差嘅時候,我指我自己做嘢。因為去到個人滑晒啞,我記得拍嗰場鬧交嘅時候,係NG好多次,做到自己都冇晒信心。跟住晏晝食飯嘅時候我捉住達哥,我話:『而家我咁喎!我點呀?』達哥就話:『演員都會面對一個問題,就係你會去到樽頸位,個樽頸位你過咗就海闊天空,你過唔到你就回塘㗎啦!你要諗辦法解決㗎!』聽完之後,我就決定重新返去做電視,因為我想重新出發,重新訓練自己,所以我今日仲企喺度就好多謝達哥提點過我。

    達哥現任太太侯珊燕曾是馬來西亞小姐季軍,馬來西亞前總理納吉布拉扎克Najib Razak亦在fb轉發文悼念達哥,配上達哥在電影《少林足球》與周星馳劇照,留言:「這兩個人都是傳奇人物,向吳孟達家屬致哀。」但遭質疑是否知道吳孟達是誰?於是他再貼劇照,以達哥在戲中角色稱:「有史以來最傳奇的足球隊的教練」,並謂因許多馬來西亞人都是1980年代至1990年代吳孟達和周星馳電影的粉絲,叫大家不要驚訝。

    最近有媒體胡亂報道吳孟達的遺產分配方案,稱吳孟達的個人遺產有數千萬,早就被其現任妻子轉移。還要剩下的都給了自己的五個子女。


    其實早在2014年,吳孟達就已經被檢查出心臟功能衰竭,但他堅信自己能挺過去。並且因為實在是熱愛大熒幕,他此後又堅持拍戲,想在自己身體還允許的情況下再給大家留下些好作品。
    .....................

  • 共演ng評價 在 攝影獨白Alex NG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0-06-02 02:15:13

    高階的攝影課程那裡有得聽?伍Sir把大學講座改成速成的Lecture課堂,六、七月班開始報名!影片網址:https://youtu.be/zYvjwOjlI1o
    --
    【攝影天書】構圖與影像 COMPOSITION
    傳統的攝影教材都必然有構圖的章節介紹演變自繪畫美術所奉行的基本構圖法則,雖然我們不應以影像是否合乎基本構圖原則去評價攝影作品,但經過構圖考慮的影像卻能更有效地表達,若要影像能以最有感染力的手法感動別人,構圖及畫面處理其實是攝影人都必須掌握的基礎技巧。
    日期:2020年6月16日(星期二)
    時間:晚上 6:45-9:45pm
    報名 : https://bit.ly/3614SNb

    【攝影天書】鏡頭與視覺LENSWORK
    本Lecture除了會介紹不同鏡頭的使用方法之外,也特別提及片幅、Crop Factor焦距轉換問題,詳細解釋焦距、片幅與畫面的關係,讓使用不同格式相機的攝影師能正確認識所使用的鏡頭
    日期:2020年6月18日(星期四)
    時間:晚上 6:45- 9:45pm
    地點:JCCAC L7-19活動室
    報名 : https://bit.ly/2LeIiaa
    --
    【攝影天書】街拍掌控瞬間技術
    無論對攝影器材有多麼豐富了解,或對攝影理論有多麼深入的研究,攝影師最終之目的不外乎拍攝。觀看、發現與捕捉是傳統攝影的共通點,這一個Lecture會由「攝影眼」說到決定性瞬間的掌握等知識。本課程適合任何喜歡街拍的攝影人。
    日期:2020年6月23日(星期二)
    時間:晚上 6:45- 9:45pm
    報名 : https://bit.ly/2Z4GjgT
    --
    引刀成一快!影像二次構圖
    影像剪栽是攝影創作極重要環節,這個2.5小時的Lecture+研討講述影像再構圖的考慮,旨在開拓攝影人的視覺,幫忙您完成更好的攝影作品;導師會以作品實例講解拍攝後重新構圖的思考方法,帶你進入後期創作的重要領域!本課程適合任何程度、特別是攝影新手參加。(29/5,3/6,9/3已滿,加開26/6)
    日期:2020年6月26日(星期五)
    時間:晚上 7:00-9:30pm
    報名 : https://bit.ly/2T1Jt14
    --
    怎樣看照片What makes a good photo
    很多人視攝影文娛康樂活動,把它作為消閑活動,甚至在發燒友中成為一種競技,不少攝友以追求攝影技術為目標,其實,攝影作為一門視覺藝術,我們應該如何欣賞照片?如何拍攝值得欣賞的照片?
    日期:2020年7月07(星期二)
    時間:晚上 7:00-9:30pm
    報名 : https://bit.ly/2Xg5fjP
    --
    【影像謊言】攝影論文濃縮Lecture
    揭開「真實影像」的面紗,教你分析、思考和認識攝影的「初衷」,了解攝影的本質。這是一個相當有趣、有啟發性的攝影知識講座,完整版曾經在大學新聞學院碩士班講授,濃縮版曾經多次在大學及攝影節的交流講座講授,2018應邀到KLPF 攝影節講授,本Lecture講的正是這個普及版本。
    日期:2020年7月04日(星期六)
    時間:2:30- 5:00pm
    地點:JCCAC L7-19
    報名 : https://bit.ly/2X8U7nO
    --
    攝影理論 Theory of Photography
    不談相機鏡頭、沒有光圈快門,只講攝影藝術!由四個獨立單元組成的【攝影理論】課程,完全沒有光圈快門,也沒有單反無反,但聽畢這個課程,可以讓你更了解攝影,畢生受用。這個課程以Lecture的形式講授,學員無需有任何攝影技術或知識背景,適合任何對攝影有興趣的人士,由完全初學到專業攝影師均歡迎。
    日期:2020年7月11及18(星期六)
    時間:下午 2:30-5:00
    地點:JCCAC L7-19
    報名 : https://bit.ly/3dg6YLP
    ---
    攝上癮 Theory of Street Photography
    如何理解街頭攝影?街頭攝影(Street Photography)不是隨便在街頭拍攝任何照片,而是透過近距離、不察覺的snapshot快拍,把人世間的真實生活細節,直白紀錄下來,把生活的瞬間化作永恆;這一課程主要透過四個單元討論幾位新聞紀實街拍大師的作品和技巧,讓大家深入認識街頭紀實攝影。
    日期:2020年7月19及17(星期五)
    時間:晚上 6:45-9:45pm
    報名 : https://bit.ly/3cPdx7S
    ---

    加入會籍:http://bit.ly/32owcTq
    【會員版】影片完全沒有廣告!
    攝影文章:https://www.patreon.com/photonews
    記得【訂閱】按鐘仔ICON、分享本片
    新聞稿、採訪通知:[email protected]
    頻道 : https://www.youtube.com/攝影獨白AlexNG
    資助我的頻道:https://www.paypal.me/alexngchannel

    【Photonews】http://photo.popart.hk
    【Photonews Fan Page】http://bit.ly/2XhptHe
    【AlexNG fan page】http://bit.ly/2DjiYfk
    【攝影課程】http://bit.ly/2V57F4K
    【香港攝影同學會】http://bit.ly/2VQosFT
    【香港二手相機】http://bit.ly/2GraEfI

    #攝影教學 #攝影 #粵語YOUTUBER #攝影獨白 #伍振榮 #Alex_NG #香港

  • 共演ng評價 在 偽學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9-07-03 14:34:12

    [旅行的旅行] 行動傳播技術空間中的旅行:#當我們用GoogleMap找路時 / 李長潔 🚎
    .
    時常有人問我,你每次去日本的那些超級冷門的風景、傳說地點、氛圍氣喫茶老店,到底怎麼找到的,聽都沒聽過這些地方。剛開始,我會查詢中文與外文的旅行資訊,像是旅遊手冊、觀光網站,都是基本工作,可以給旅客一點基本的地理想像,如方位、氣候、規模、人文特色等。接著,我會做一件事—大量地運用google map細查地方資料。
    .
    地圖,是一種人對空間權力的掌握,當旅人們從地圖繪製者的手中,搶回擁有地圖的權力,這將如何改變我們的旅行生活?然而,我們真正因為google map而搶回了對空間的掌握嗎?我們先從紙本地圖的使用開始。
    .
    ▓ #紙本地圖的時代
    .
    不只是到了旅遊的當下才使用google地圖來找路,而是平常沒事時,就打開地圖滑呀滑,細察預計拜訪的地點,了解地理資訊。不過,在2005年以前,旅行時掌握地理環境的技術大都依賴紙本地圖,旅客與觀光客在出發前,會購買旅遊手冊、旅行文學,透過特定旅行專家與旅遊資訊編輯的視野,來觀看地方(林子廉,2009)。在那時之前,各種「旅遊天書」隨著出國人數的增加,而銷售量大增。
    .
    出國旅行度假,不單僅是選好地方、買張機票、然後去就可以說「#這是我的旅行」,旅行的體驗是由生活中的不同媒介內容(電視、廣告、電影、書籍、旅遊手冊,現在還有社群網站)與你的真實旅程所交織而成(Urry, 2002)。當然也包含地圖。
    .
    地圖是一種地理狀態的再現。我們覺得地圖模擬了真實的環境樣貌,但事實上,地圖是一種「#簡化」、「#挑選」、「#裁切」,尤其是紙本地圖,在有限的平面版面上,地圖的終極目標並不是一比一的還原,而是透過地圖繪製與資料整理,表現製圖者對大地的擁有權、解釋權。
    .
    在從前的旅行中,我會在行前買一份巴黎的城市地圖,在台灣時就把旅行手冊上看到的景點標示在地圖中;並在旅程中逐一刪除,有時候還會用紅筆將散步走過的路徑畫上,以展示我對巴黎的熟稔程度。基本上,整張巴黎地圖我都畫滿了。
    .
    ▓ #google地圖的出現
    .
    2005年,Google Map正式上線,一開始只是電腦版,同一年裡很快地推出手機版本,並且加入Google Earth的服務,直至今日,google的地圖是Google公司流量第二大的營運項目。Google Map運用了地理資訊系統(GIS),整合地表空間幾何特性以及地理屬性等兩種資訊之資料庫, GIS 中記錄的資料藉由適當的軟體解譯後可重現地表相關地形與地貌,使用者可以免費且自由地在地圖檔上標記並添加註記。這個地圖很快地成為旅行者的最佳找路工具,可以用微觀與巨觀的視野,審視空間樣態(廖酉鎮、陳均伊,2013)。
    .
    相對於傳統紙本繪製,#地理資訊系統(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的廣泛應用,省卻了實物儲存的難處,也使我們可以在同一空間的地圖上看到不同的主題的重叠和互動,我們更能按照我們的想法,在給定的地圖框架上任意標籤,製作對我們有意義的地圖(Lo, 2012)。
    .
    Google不斷推出越來越豪華的地圖服務,像是「#交通資訊」、「#街景服務」、「#旅行規劃」,最近更加入虛擬實境的概念,將導航升級成「#AR導航」,透過 GPS 獲取用戶的位置,並使用街景資料產生「視覺定位系統」(Visual Positioning System,VPS),快速辨識周遭地標建築定位用戶位置,並在手機相機中以巨大的動畫箭頭結合街景,藉以更清楚地告知方向。這些方便的工具是積累在行動通訊技術、運算技術與人群使用習慣的大量應用與快速進步上,嶄新的地圖技術深刻地改變了旅行、旅人與城市的互動關係。
    .
    ▓ #人與機器結合下的旅行:地理媒介
    .
    人與機器在移動技術空間中,被結合成一種人機複合體,或是Bruno Latour行動網絡理論中的「人—物」,這讓人的體驗更加複雜。你有沒有一種經驗,就是打開Google Map後,隨著指標轉動身體,試圖協調數位與真實的空間方向。或是,跟著導航行走,耳畔響起「向左轉」,就毫不猶豫地走向左方的街道。又或是,最一般的情況下,使用者會打開軟體,了解地理定位下自己與週邊資訊(店家、車站等)的關係。
    .
    進入到隨身行動傳播科技時代,人與物結合下的移動與定位本身就是一種資訊,這些資訊詮釋了流動空間、網絡連結、移動過程的具體樣態。一方面,機器深刻地鑲嵌入人類的生活世界中,反過來說,人們亦透過機器產生全新、方便、延伸的特殊經驗。這種人機合一、日常鑲嵌的 #地理媒介(geomedia)(McQuire、潘霽,2019),在旅行實踐中更顯鮮明。
    .
    Web2.0時代,藉由地理媒介所構連起來的網絡式公共空間,展示了人類時空感知的嶄新轉變。透過行動傳播與數位化的技術,遊歷的地點本身不只是被媒介再現,而是,這些地點本身就是媒介,在程式運算的框架下,人與人、人與城市有了全新的關係:Google Map的使用與資料的積累,很大的程度上,人們利用社會實踐、消費行為與協商互動來定義旅行的地方。
    .
    例如這次我們旅行到關東地區,特地前往宇都宮吃餃子。在行前我們藉由Google Map的即時資訊決定乘車的方式,查詢車站附近所有的餃子店以及他的評價、照片、菜單,用街景服務來定位自己如何到達要去的「餃天堂」。然後在這家算是有特色的餃子店鋪,我們竟然在餃子裡吃到了一根鋼刷鐵絲,店家也沒有很認真地看待。就默默地打開Google Map說明了當下的狀況,並給予較低的星級。
    .
    ▓ #自願式的地理資訊(volunteere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
    上述的情境是一種建構主義的場境,使用者們可能自知的情況下,#自願參與地理資訊的建構,這稱做自願式的地理資訊(VGI,volunteered geographic information)(Sieber and Haklay, 2015),Google Map的VGI使得人們更有機會參與城市意義的詮釋,在公共參與的意義上,Google Map也是一種社群媒體,它建築在遊客、居民、店家等大量用戶的傳播意向性上。在McQuire與潘霽(2019)的「地理媒介」評斷便提到中,媒介傳播技術、隨身行動和城市地理元素的深度融合,共同造就了「#成為公共」(becoming public)的體驗,打開城市生活的審美維度,同時推動了「成為公共」的過程。城市中的社會關係和權力關係,不再僅僅依據根植於城市空間結構的生活形態,而是更直接地被轉化為主動的「傳播」過程。
    .
    從知識論的角度來看,Google Map有著三種資訊類型:自然的資訊、技術的資訊與文化的資訊。自然的資訊,如同人們所可以感受到的地形等;技術的資訊則如道路、水系的測量描述;而文化的資訊則指涉各種人類的行為,如駕駛、消費等。透過運算平台,當然也包含IG、FB上的「#社會標註」,像是打卡、分享美照、「#」,使用者、物、與城市風景大量交織成數位形式與真實形式共存的存在,並且在公共性的概念下交往互動。
    .
    可是,我們還是可以想像與批判,一個反烏托邦正在進行。有時候我們不知道自己正是地理媒介的延伸,甚至不得不參與地理資訊的建立。當你想要運用導航系統時,其使用者本身正參與著車流量預測的演算過程。當我們行動時,我們也正經歷一種數據式的物化,個人與機器結合後,個人在時空中的所有作為都有可能面臨資本主義的收編,例如在Google Map上顯示個人化的位置性商業廣告。
    .
    ▓ #流動的社群與信任革命
    .
    旅行者們對Google Map的使用,構成了一種流動與移動的社群,這個社群強調的並非穩定的社會記憶,他們更欣賞獲得片刻的超凡體驗,與享受如遊戲般的過程,在虛實間讓自己更能夠掌握旅行的地方。從Google Map的旅遊嚮導設計就可以發現,Google Map將每一位參與地理資料建構的人們都當作「專家」,這個構想在另一個旅行APP「#TripAdvisor」裡也非常鮮明。你可以在「TripAdvisor」裡分享更多評價、文章與圖片,分享你在移動時的超凡體驗,以獲得「#頂尖攝影師」、「#飯店達人」等等標章,以提高個人體驗的可信度。
    .
    不過,有批評家認為,我們太容易把Google Map、Google Earth上的作為,理解為一種全景全知的圖像、透明的秩序,甚至是前面討論的參與和賦權的工具(Kingsbury & Jones, 2009)。閃耀著令人暈眩光茫的球體,反映了人類的戴奧尼索斯的妄想,我們狂亂地航行,歡天喜地地喧囂,我們全心全意、不加思索地信任它,卻低估了虛擬世界對真實世界的集體監控。
    .
    ▓ #回歸地方化?
    .
    不過,站在創用的立場,我還是傾向對科技保持信任。信任研究者Bostman(2017)在《#信任革命》中談到,只有「信任」,人類才能在進程上有超越性的變革。當然,對Google Map的信任早在2010年以後就幾乎被廣大的使用者們接受了,雖然偶而還是會看到我父親打開地圖導航後,然後罵導航太笨,繼續走自己的路。但無疑得,Google Map扮演了旅行實踐的重要推動角色,它把商品、交通、約會與各種推薦搓合起來,讓旅行同時是個人的行動,也是集體的社群參與。也因為這些更加錯綜複雜的信任,旅人們才能獲得更多足以創新生活的服務。
    .
    回到McQuire的地理媒介概念中,如果傳統大眾媒體帶給旅行者與地方的是一種想像的、再現的、去地方化的全球化幻覺。那麼這些隨身、隨地的地理媒介,像是Google Map,則在旅行者與地方之間形成更回歸地方化的關係,同時還包含了跨文化溝通的實現,透過這樣的地理媒介技術,更能提高人們對差異性與流動性的接受程度,還可以確保城市網絡中與他者共存的技能。
    _
    _

    #參考文獻:
    .
    1. 林子廉(2009)。旅遊手冊如何影響遺產觀光客對於原住民石柱真實性知覺、旅遊動機及體驗。文化大學觀光系碩士論文。
    2. Urry, J. (2002). The tourist gaze. Sage.
    3. 廖酉鎮, & 陳均伊. (2013). 讓地圖活過來一 Google Earth 運用於地球科學教學設計之應用. 科學教育月刊.
    4. LO, K. H. (2012). 論班雅明式史觀和空間觀: 並以領匯霸權地圖為例. Cultural Studies@ Lingnan 文化研究@ 嶺南, 32(1), 1.
    5. Sieber, R. E., & Haklay, M. (2015). The epistemology (s) of volunteere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a critique. Geo: Geography and Environment, 2(2), 122-136.
    6. McQuire, S., 潘霽(2019)。From Media City to Geomedia: Cross-disciplinary Insights into Information Society from a Pioneering Australian Scholar。資訊社會學研究,36。
    7. Botsman, R. (2017). Who Can You Trust?: How Technology Brought Us Together–and Why It Could Drive Us Apart. Penguin UK.
    8. Kingsbury, P., & Jones III, J. P. (2009). Walter Benjamin’s dionysian adventures on Google Earth. Geoforum, 40(4), 502-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