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六義詩經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六義詩經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六義詩經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六義詩經產品中有7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5萬的網紅國立故宮博物院 National Palace Museum,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什麼⁉️故宮典藏的文淵閣《四庫全書》📚竟然不全‼️ 👀🔍文淵閣《四庫全書》,可說是故宮典藏文物中的「重量級」國寶,多少年來,人們普遍認為這是現存最完整也最精美的一部。然而,無論從史料記載又或是文物自身透露的訊息,在在提醒我們:眼前這部大書,其實並不完整,且非原汁原味,甚至還有別藏海外的遺珠...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遺民之懷—溥心畬藝術特展 專訪:蔡耀慶 研究員 台灣地區繪畫發展,四十九年後渡海來台的書畫家帶來不同於以往閩、浙的氣象,這群書畫家中,溥心畬先生獨具面目,影響後世甚遠。溥先生逝世至今逾半世紀,國立歷史博物館特別精選館內典藏及徵集海內外藏品二百六十件,匯集先生所作詩、文、書、...

六義詩經 在 藝文青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6-16 14:49:51

. ||5月號 已故藝術家專題|| 當宇宙膨脹快於光速,未來人類將被閉鎖在彼此獨立的星系中,再看不見星系外的繁瀚,也無從習得宇宙由來,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或許早了一點,但埋首書卷之際,見古籍邈遠、當下的資訊零碎,偶爾也會生出這種感慨,也因此更欽佩學貫古今的文人。楊牧於三月驟逝,Facebook隨...

六義詩經 在 GirlStyle 女生日常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5-13 12:53:44

Follow @girlstyle.presslogic 老師以文言文總結Iron Man的一生 . 復仇者聯盟各位超級英雄的人氣強勁,其中貴為元祖級成員的鐵甲奇俠(Iron Man)深受大家喜愛,而在《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死亡的畫面感人催淚,令到一眾Marvel迷都感到傷心~最近內地就瘋傳一篇...

六義詩經 在 一撇中文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5-10 15:09:31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西漢〕司馬遷《史記·李將軍列傳》 本出自《詩經》 後來司馬遷在《史記》引用之 【說文解義】 蹊:小路。桃子、李子雖然不會說話,(但是它們果實甜美,惹人喜愛)人們在它下面走來走去,走出了一條小路。這句話經常用來比喻一個人做了好事,不用張揚,產生的強烈感召力自然會使人們記住他。...

  • 六義詩經 在 國立故宮博物院 National Palace Museum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14 18:00:05
    有 1,013 人按讚

    🤔🤔什麼⁉️故宮典藏的文淵閣《四庫全書》📚竟然不全‼️

    👀🔍文淵閣《四庫全書》,可說是故宮典藏文物中的「重量級」國寶,多少年來,人們普遍認為這是現存最完整也最精美的一部。然而,無論從史料記載又或是文物自身透露的訊息,在在提醒我們:眼前這部大書,其實並不完整,且非原汁原味,甚至還有別藏海外的遺珠!本季「院藏善本古籍選粹」例行展,策展團隊一改過往彰顯文物光鮮雍容的選件思維,邀請觀眾把目光轉向更接近真實而未必盡善盡美的那一面。大家,都準備好了嗎?

    📕📕打從乾隆皇帝發動纂修《四庫全書》的那一刻起,就注定這是一項無法在他任內「完工」的浩大工程。有些書籍,是在官方宣布「告成」後才開始編纂的,就連乾隆自己的詩集、文集,也要等到嘉慶九年二月一日(1804年3月12日)才全數續補完成。因此,絕大多數乾隆朝繕錄的文淵閣《四庫全書》,每一冊最後會蓋上「乾隆御覽之寶」;嘉慶年間補入的書冊,則改鈐「嘉慶御覽之寶」或「嘉慶尊親之寶」。

    🕵️🗄然而,唯有一部從康熙年間便下令編刊頒行的《日講詩經解義》,直到帝國傾覆都未見成書,原本預計寫入《四庫全書》的「經部」「詩類」,最後只留下兩個無書可盛的「空函」,成為南、北七閣《四庫全書》永遠無法彌補的一處缺口。

    🇹🇼🇹🇼中華民國肇建初期,紫禁城內的「小朝廷」內務府對文淵閣《四庫全書》做了一次全面的清查盤點,果然發現若干書籍遺失,遂就近前往保和殿,調閱當時存放在「古物陳列所」的文溯閣《四庫全書》照樣重鈔、裝潢、鈐印,重新補回文淵閣書架上的木函裡面。幾年後,竟意外尋獲一部《四書大全》遺失的書冊,而先前重鈔的本子便成為整座文淵閣《四庫全書》中內容重複、新舊並陳的唯一個案。時至今日,這六冊重鈔本正好可以放在前面提到《日講詩經解義》的一個空函裡,讓失而復得的原鈔本歸回原函,各得其所。

    🖱💻至於其他幾種遺失的文淵閣《四庫全書》,大多不知所終;其中一函五冊早在光緒年間提調至懋勤殿後,就再也沒有送回文淵閣。幸運的是,這五冊裡面有二冊目前仍保存於北京故宮博物院圖書館,另外二冊則為中國國家圖書館典藏,他們皆是文淵閣《四庫全書》遺落天涯海隅的零星手足。拜圖書出版和網路科技之賜,世人猶能訪察其蹤跡身影,也為我們認識文淵閣《四庫全書》帶來新的收穫與想像。雖有遺珠,不成遺憾。

    🎖📚曲折的歷史因緣與時空背景,造就了文淵閣《四庫全書》不同階段或不同面向的「不全」,卻未曾稍減其作為一珍貴文化遺產的整體價值。「天下佳物,原不必以完善而始獲珍祕」,原鈔、空函、補繕、遺珠,共同建構起文淵閣《四庫全書》在歷史、文化、學術、文獻乃至文物各方面的多重意義和獨特內涵。倘若只因他是乾隆皇帝親封的「書城鉅觀」而輕信、摯愛,恐怕更是錯付情意了。

    🔑✍️想了解更多細節❓敬請參閱《故宮文物月刊》第462期(2021.09)〈文淵閣《四庫全書》「不全」說──續補、空函與遺失〉:
    https://www.facebook.com/109503509133442/posts/4312771645473253/
    並關注續篇〈文淵閣《四庫全書》「不全」說──失而復得、遺珠無憾〉。

    📖 「院藏善本古籍選粹」例行展
    📆 2021年8月5日(四)~2021年11月14日(日)
    🖼 北部院區正館(第一展覽區)104陳列室📕

  • 六義詩經 在 李怡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7-30 06:36:56
    有 696 人按讚

    (失敗者回憶錄0730)
    那些年我讀的書

    數年前,作家蔡瀾在一篇文章中,提到愛情小說家亦舒少女時代常愛流連在我主編的《伴侶》雜誌社,我引導她看《紅樓夢》和《魯迅全集》,《紅樓夢》「她一看數十次,背得滾瓜爛熟,看得寫了三百本愛情小說」,「但魯迅文章一看,就看壞了,別的不學,學到魯迅的罵人。」

    1964、65年吧,亦舒十七八歲,剛在《明報》發表《女記者手記》不久,有人介紹她給《伴侶》寫稿,她跟男朋友常來雜誌社閒聊。我沒有「引導」她,是她問我看什麼書,我就說看《魯迅全集》和《紅樓夢》。她最先找魯迅的小說看,跟我談起來,許多我沒有留意的細節她都注意到。她有沒有看魯迅雜文,我不知道,但魯迅雜文大多只針砭時弊,極少罵個人,他說過,「最高的輕蔑是無言,而且連眼珠也不轉過去。」因此,被他看得起而「有言」批評的人極少。

    《魯迅全集》所含文化養份多,國學,西學,融會貫通於對人生、社會、時政的思考、評析與發現中。文化界前輩、寫一手好雜文的羅孚說,他是吃魯迅奶水成長的。我想我也是,當然讀書不能照單全收,不能替代思考。

    我當時的工作之一,是要根據中國出版的各種中國古代詩詞的註釋本,編選三冊《中國歷代詩選》,因此廣泛地閱讀了自《詩經》以來的中國詩歌,極為沉迷中國古代詩詞的語言、意象、情操和境界。《大公報》的前輩陳凡那時對我說,做編輯,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起標題,而標題要起得好,讀《唐詩三百首》最有用。回看那個時代的報紙標題、電影名字,包括西片譯名,大都能瞬間吸引眼球,有好多還留下忘不了的印象,比如《亂世佳人》《魂斷藍橋》《劍膽琴心》等等。近二三十年,起標題就越來越不講究甚而有點怪怪了。

    閱讀中,最觸動我思想感情的,是十九世紀俄國的現實主義文學作品。其中,托爾斯泰、契訶夫、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的人道主義、深刻反映現實,和對感情世界、對人性的解剖挖掘,都使我深感震撼。長篇小說中我讀得最仔細和寫過長篇讀後感的是托爾斯泰的《復活》。中短篇小說讀得最多的是契訶夫。1958年,我買了共27本汝龍翻譯的《契訶夫小說選集》,這套書我收藏至今。他的故事,也常被我引用到時評文章中。

      比如《第六病房》。小說講的第六病房,是當年俄國收容及治療精神病人的病房。與其說是病房,不如說是監獄。陰森的鐵窗、殘酷的毒打,那些不幸的「病者」,其實就是囚徒。小說的兩個主人公,一個是「病者」格拉莫夫,另一個是醫生拉京。格拉莫夫講話既像瘋子又像正常人。他重複講人的卑鄙,踐踏真理的暴力,說第六病房的鐵窗總讓他想到強權者的愚蠢和殘酷。他被送到第六病房是因為有一次他看到一隊被押解而過的犯人,他突感恐懼和明白過來:他原來就生活在沙皇俄國這個大監獄裏,而且永遠無可逃遁。他覺得自己有一天也可能戴上手銬,被人押著送進監獄。他雖沒有甚麼過失,但難道不會有人誣陷嗎?難道法院公正嗎?越想越害怕,逃避,躲閃,語無倫次,以致被人懷疑患上了妄想迫害症,送進第六病房。

    另一個主人公是去治療格拉莫夫的醫生拉京。拉京剛來醫院時,想建立一種合理健全的秩序。但是他深深感到在黑暗的現實裏自己是多麼軟弱無力。於是他乾脆逃避生活,躲在家裏喝酒,看書。但是作為一個有思想的知識份子,他需要為自己的生活態度找一種解釋。久而久之,他就產生了一套對現實妥協的自欺欺人的哲學。

    在病房,格拉莫夫對醫生說,「是的,我有病。可是要知道,成百上千的瘋子行動自由,因為你這蠢才分不清誰是瘋子,誰是健康人。為甚麼是我和這幾個不幸的人,被關在這裏?你們醫院裏所有的壞蛋,在道德方面,比我們這裏的任何人都要卑鄙得多,為甚麼我們被關起來,而不是你們呢?」

    他的話使拉京受震動,他禁不住與格拉莫夫談人生、社會等話題,格拉莫夫駁斥他的「美好的時代一定會到來」是自欺欺人的人生哲學,使他也逐漸認同社會上的虛偽人群才是「瘋子」,於是他在與其他人談話中也講一些憤世嫉俗的話,他的言談被人認為是「瘋話」,最終醫院同仁指他是「瘋子」,關進第六病房,而且折磨致死。

    小說告訴我們,真正有病的是病房外的人。虛構的小說所反映的才是真實的世界。

    末代港督彭定康回憶他離港前視察一間精神病院,一位病者問他:「英國作為古老的民主國家,為什麼在把香港交給一個極權國家之前,沒有徵求一下香港人民的意見?」彭定康感到,精神病人問的才是「最有理性的問題」。(43)

    圖1,魯迅詩「悼楊銓」手跡:「豈有豪情似舊時,花開花落兩由之,何期淚灑江南雨,又為斯民哭健兒。」

    圖2,1958年買下的「契訶夫小說選集」。

    圖3,「1959年在香港出版界慶祝國慶集會上。

    (《失敗者回憶錄》在網絡媒體「matters」從頭開始連載,網址:https://matters.news/@yeeleematter)

  • 六義詩經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7-20 17:58:25
    有 151 人按讚

    20210720 黃偉民易經講堂

    林鄭月娥是淚眼煞星。

    見到淚影,便是動了殺機。

    每到關鍵時刻,好打得的林鄭,就會找到機會,流下兩行清淚。

    是她發勁前的身影。

    居則武曲,動則貪狼。

    美帝步步進逼,竟敢制裁中聯辦七名副主任。

    中聯辦是北京駐香港的聯絡辦事處。角色是協助北京和特區政府的聯繫。指揮的是中央,執行的是香港特區政府,今次美帝shoot the messenger,是否暗示中聯辦違反《基本法》,背後干政,在幕後指揮香港特區政府,這兩年的異行麼?

    歐洲那邊,法國康城影展竟然施突襲,在完結的篇章,播出了香港導演周冠威兩小時的紀錄片的《時代革命》。

    香港兩年來的苦難,黑衣、鮮血、火光、青春、激情……為今屆的康城影展留下了裊裊餘音。

    特朗普之後,美歐又走在一起,就因為香港的苦難?

    北京措手不及,不懂反應。這時林鄭提槍上馬,單挑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批評布林肯對香港《國安法》的聲明,以偏概全,毫無事實根據,公然干預中國內政,肆意踐踏法治,亦再次突顯美方的雙重標準等等。她強調,特區政府不能對此等錯誤言論坐視不理。

    犀利了,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指責美國國務卿,干預中共內政。威風八面,震驚全球。經此一役,林鄭躍身成為世界級政治領袖,響哂朵。

    咪住!

    《中英聯合聲明》和《基本法》不是列明,外交和軍事,屬於中央權力,一國兩制,港人治港的原則下,行政長官負責香港特區的行政事務。

    布林肯是現任美國政府的國務卿,等同於中共的外交部長王毅。

    回應布林肯謬論,干預中國內政的,應該是外交部長王毅。其上還有專責外交事務的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箎。

    這才是國際外交的規矩,儒家稱之為禮。

    布林肯也批評過新疆和西藏的人權狀況,但未見新疆、西藏的省委書記駁斥美帝謬論。因為中共仍有外交部,和他們的戰狼群。

    林鄭的勇猛,打亂了政治倫理。

    家庭有家庭的倫理,社會有社會的倫理,國家有國家的倫理,一旦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社會大亂,人民便無法安居樂業了。

    對於香港的《國安法》,美帝的布林肯固然以偏概全,雙重標準;其實,林鄭、鄭若驊,和因揼邪骨仍未復職的國安處處長蔡SIR,都言語不詳,市民大都對《國安法》的紅線不甚了了。但經過立法會議員何君堯的詮釋,市民終於掌握到國安法的精神和標準了。

    何議員說:
    ViuTV最近的同性喜劇《大叔的愛》,是鼓勵無孩家庭,與中央推動的三孩政策,背道而馳,違反了《國安法》,如糖衣大麻,要追究處理。

    嗱,這便是專業了!

    何議員是執業律師,肆業於英國,掌握了香港《國安法》的神髓。經他生活感的在地引伸,市民對會否觸犯這新成立的《國安法》,起碼有個概括的認知。出色的男人,真的好像黑夜的螢火蟲,躲也躲不了。

    認識了《國安法》愈多,趕往機場離境的香港人就愈多。

    車轔轔,馬蕭蕭,
    行人弓箭各在腰。
    爺娘妻子走相送,
    塵埃不見咸陽橋。
    牽衣頓足攔道哭,
    哭聲直上干雲宵。
    …………………
    …………………
    這個畫面我見過,我真的見過,在啟德機場。

    我在八零踏足社會,在報界工作。

    戴卓爾夫人八二年訪華,跟著中英就香港前途展開談判。自然地,我的工作便和香港前途掛上勾,直到現在。

    在北京,記得有記者問,當時的中共總理趙紫陽,香港人怕九七後的改變,趙反問:怕什麼?

    八九年,趙紫陽自己的遭遇,回答了他自己當年的問題。

    八三年,我在北京採訪中英會談,外交界傳出會談進展不順利。香港惶恐,美元兌港元,跌到1:9.6, 市民趕到超市搶米搶廁紙,這是黑色星期六。

    星期一,當時的財政司彭勵治上午九時宣佈,港幣和美元掛勾,一錘定音兌換7.8元。

    這個聯繫匯率,便維持到今日。

    八三年,是玄空風水下元六運最後一年,健行實幹的乾卦二十年走完了,八四年開始,便是靠嘴巴討人開心為主流的兌卦開始,兌為悅,為口,為羊,為少女,為巫,為妾,為毀折。

    就這樣過了紙醉金迷二十年,至二零零三年沙士,完結七運,走入八運艮卦。艮為土,為尊。

    八四年《中英聯合聲明》出籠,保證港人治港,一國兩制。

    鄧小平亦再三公開承諾,九七後,除了換一支旗,什麼都不會變。

    然後,開始草擬《基本法》。

    香港人,有條件的,便開始收拾細軟,舉家上路,開始處處無家處處家了。

    每日的啟德機場,哭聲震天,一家離港,三五十人送行,這畫面到八九六四後,攀上高峰。

    人人都說,香港人功利、實際,醒目主義。但去到最後,也不外乎孝其老,慈其功,大家都只希望能夠供養父母,照顧兒女而已。

    四十年過去,我見到的畫面又再出現,由啟德機場,轉到赤鱲角機場。當年是我們這一代離港,現在是我們下一代離港。

    鄧小平out了,大陸不再提起他,他當年的承諾,也只是一時權宜;《中英聯合聲明》、《基本法》這些法律文件也不靠譜了,用到的部分說兩句,唔啱駛的,又唔提了。

    講了幾十年的「港人治港」,今年靜靜的改了字,叫「愛國者治港」。香港人,為了家庭,又要上路了。一切一切,都因為政治倫理出了問題。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

    《論語》二十篇,第二篇是《為政》,說的是為政之道。

    是中華文化裡的政治智慧,也是作為政治領袖的責任和道德的標準,也可以說是儒家的領袖修養學。

    《論語》第一篇是《學而篇》,說什麼是學問,如何做好一個人的內在修養;第二篇《為政》,則是說學問的外用。

    為政的精神,政治領袖的本質,不是權力,是教化。

    教,是教育;化,是感化。

    政治,是眾人之事;為政,就是為政者,如何以身作則教化百姓。

    孔子身處春秋亂世,似今日香港,官僚只重視權力鬥爭,社會秩序混亂,文化衰敗,人民無法安居樂業。

    孔子認為,歷史沒有偶爾,臣弒其君,子弒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來者,漸矣。為政的成敗,不在權力,在領袖本人的德行。

    三王之治在道德,五霸之業在事功。再低級那些,霸業也沒有,只是權謀竊國,或是陰謀亂政。

    《為政篇》第一章:
    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

    由始至終,孔子認為,為政,管理眾人的工作,權力是沒有用的,只能用德。

    政治領袖,為政以德,內心有道,表現出來外在的行為,才能無懈可擊。像北斗星,有自己的中心思想,有一套價值信念。在領袖,以身作則,下邊的人,天下人自然會圍繞你而旋轉。

    所以,你自己清廉,不用費勁來打貪。你勤力,不用怕員工偷懶。你不假公濟私,社會上就不會鬼鬼怪怪了。

    為政第一信念,就是以身作則。

    第二章:
    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司馬遷總結孔子一生對中華文化的貢獻:刪詩書,定禮樂,繫易辭,著春秋。

    孔子刪詩書,整理詩三百篇的標準在那裡?一言以蔽之,一句話,思無邪。

    人不可能沒有思想,只要思想正,不能歪邪。

    但為什麼將這個編輯《詩經》的標準,放在《為政篇》,這個領袖學問的範圍內呢?

    孔子認為,一切政治問題,社會問題,都是人的問題。人的問題,就是思想問題。

    只要思想正,什麼問題都自然解決了。

    孔子告訴我們,為政的人,無論政治領袖或官僚,第一要務,就是思想要正,不能走邪路。

    社會紛亂,人民舉家奔逃,就是因為官僚思想出了問題,人民生活不了,走了邪路。

    第三章:
    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領導一個國家,一個社會,如果單靠政治體制,再加以刑法來管理,齊之以刑,想大家不犯法。結果,人的聰明機巧出現,各式專業人士因有需求而提供意見。民免而無恥,大家會爭相走法律罅,走後門,搵人事,鑽漏洞,逃避了法律責任,還會無恥的自鳴得意,「咁犯唔犯法先」,認為你奈不了他何!

    但如果用道德來領導,官僚和領袖,以身作則,整個社會都有一套價值觀,不再發錢寒,人人都尊重自己。再齊之以禮,不是用法律,用規矩,大家接受的規矩來教化。人人自動自覺,不會破壞公物,不會偷雞摸狗攞著數,錯了,識得慚愧,有恥且格,只要人民有羞恥心,就達到為政的目的了。

    第四章:
    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順,
    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孔子出身貧困,三歲喪父,孔母帶他移居山東曲阜闕里。他如何用七十三年時間,成為中國第一聖人呢?這一章記述他一生求學的歷程。

    孔子說,我十五歲時,就立志一生做學問,因此,到了三十歲,就能確立自我,知道自己在時代的責任和使命。

    進一步鑽研學問,到四十歲,就擁有堅定不移的自信,對人世間的遭遇,起伏高低,不會感到迷惑。

    貫徹這個生活方式到五十歲,就清楚宇宙的運作規律,上天賦與我的使命。乘願而來,這個宿願,究竟是什麼?我這時明白了。

    累積經驗到六十歲,就明白世間人事的錯綜複雜,不會有什麼違逆不快了。

    這樣,到了七十,不是實數,是指生命的終極追求,即使權力大得可以隨心所欲,但我的行為,都不會超出作為一個人的社會規範。

    孔子提示了,我們終身學習,最終即使任性而為,完全為所欲為,也不會令身邊的人,造成困擾。

    問題來了,《論語》的編輯,為什麼將孔子一生求學的歷程,放在《為政》這章,政治領袖的責任和修養的篇幅內呢?

    凡亂世人人都追求權力,以為權力就是為所欲為。

    孔子透過他一生的學習經驗,告訴我們,人生的成就,即使可以隨心所欲,但仍不踰矩。

    這是整篇《為政篇》的軸心,政治領袖的成敗,並非決定於權力,成敗全因個人的道德。

    《為政篇》共二十四章,是領袖學,從政者必讀的中華心法。點出了治亂的原則,為政的修養和責任。無論從政,官僚,企業主管,或家庭生活的處理,都應細讀。

    首四章,是為政四大原則,也是香港亂局的根本病灶所在。

  • 六義詩經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8-05-13 10:20:13

    本集主題:遺民之懷—溥心畬藝術特展
      
    專訪:蔡耀慶 研究員
      
      台灣地區繪畫發展,四十九年後渡海來台的書畫家帶來不同於以往閩、浙的氣象,這群書畫家中,溥心畬先生獨具面目,影響後世甚遠。溥先生逝世至今逾半世紀,國立歷史博物館特別精選館內典藏及徵集海內外藏品二百六十件,匯集先生所作詩、文、書、畫作品,以「遺民之懷」為題,辦理溥心畬藝術特展,回顧其藝術成果。
      溥儒,字心畬。民前16年(1896年)出生於北平,民國52年(1963年)逝世於台北。這位著名的書畫家、詩人、文人,誕生於恭王府,曾祖父為清宣宗道光皇帝,祖父是恭親王奕訢的舊王孫,堂兄為宣統皇帝溥儀。自幼在皇宮中勤讀詩書,奠定其深厚文學修養基礎,筆下所揮灑、體會的世界,足堪玩味。在清王朝風雨飄搖時期,不待王孫夢醒,恭王家族特權便隨著清王朝的滅亡一去不復返。從其一方常用印,印文曰:「舊王孫」,幽默中雜以辛酸,自豪中帶點自嘲,足以想見其人生經歷的波瀾起伏。
      所幸先生不在意家道破落,潛心學習詩文、書法、文學藝術,隱居於北京西山戒檀寺,讀書習畫,寄情於山水之間。期間又以詩文、書法為功底,悠閒平靜地臨摹了不少宮廷和王府珍藏的收藏,詩、文、書、畫等四藝均能有所發展。由於對歷代名家都能學習與尊重;對技法的深研與繼承;對文化核心價值的融會與昇華,先生各種畫科都能兼備發展。山水、花卉、人物、草蟲、仕女、鞍馬、走獸、神怪、菩薩、翎毛,無不精擅,亦足為當世之宗主。這樣的創作,不是以批判傳統、斷裂過往為代價,乃是在熟稔傳統後,匯集個人的理解加上生活的滋養,逐漸演化、蛻變成的個人面貌。來台之後,先生並未擔任官方職務,而是應當時師大美術系系主任黃君璧的聘請,講授國畫課程,開始設帳授徒及售畫維生。他古文學造詣極深,有詩集與四書經義集體,毛詩經等十餘種學術專著行世,其中《寒玉堂書畫論》正是他研究繪畫的感悟,
      此次特展以「遺民之懷」四字為題,取自先生在台時期寫給友朋的信箋詩稿,不難想像此四字應該有著特殊的意義。「遺民」二字,起源甚早,周代,武王克殷之後,有伯夷、叔齊,因不食周粟而餓死首陽山。宋朝養士最厚,南宋滅亡後,許多讀書人不仕,以侍奉蒙古人為恥。明代知識份子階層亦是以重氣節為人格標準,許多明代學者亦以侍奉滿清為奇恥大辱。對古之後裔、亡國之民,原鄉與他鄉之間,究竟「何處是故鄉」?既是前朝的皇家子民,又是離開故土的飄盪之身,對先生而言,或許傳授經學書畫,延續此精緻文化,不以世俗之利為求,才是安身立命之道!

  • 六義詩經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6-08-23 19:16:01

    私塾,也叫私學、民學、書館、私塾,或學堂,是中國傳統的教育機構,並流行於東亞傳統社會。私塾大多由讀書人、秀才等私人開辦,由教書的人在自宅設立,入學者多係六歲至八歲孩童,由學生繳交束脩,富家門第則獨力延師授課,或由鄉井合貲開課,其教學宗旨主要是啟蒙識字,讀書內容多半與科考有關,包括四書,詩、書、易、和左傳;年齡較大者,則讀古文,習字,作詩文,修業年限視各人需要而定。私塾通常教些人文的修養以及與科舉考試相關的學問,包括從以識字啟蒙教育為主的三字經、千字文,人文基礎以及考試必考的四書五經,生活修養方面的禮樂、以及能表現個人文學能力的詩文等等。私塾的學習內容,從啟蒙到逐步深化,在中國一般順序是:《三字經》、《百家姓》、《日用雜字》、《千字文》、《論語》、《孟子》、《大學》、《中庸》、《詩經》、《書經》、《禮記》、《左氏春秋》等,有的選讀《女兒經》、《孝經》、《幼學瓊林》、《千家詩》、《古文觀止》等書,也有的加學《世事應酬》,即契約、媒柬、輓聯之內容,以應實用。其他地區除了中國的經典外也包括當地儒學著作及詩文等。在現代東亞地區也有一些私人開辦,專門提供傳統文化課程如書法、茶儀式(中國茶藝、日本茶道、韓國茶禮、台灣茶藝、越南茶藝、琉球茶道)、古典文學欣賞寫作、傳統禮儀等的學校,也常稱為「私塾」。
    覲廷書室是一所位於香港屏山坑尾村的私塾,於1870年落成,是屏山鄧族廿二世祖香泉公為紀念先父覲廷公而興建,設立書室以培養族中子弟考取科舉,進身仕途,提升家族的社會地位。因此,覲廷書室兼具教育及祭祖的意義。聚星樓又名魁星塔、文昌閣 ,當地人稱它為文塔,位於香港新界元朗屏山上璋圍北面,原為新界原居民五大家族之一的屏山鄧氏聚區地的風水塔。根據屏山鄧氏族譜記載,聚星樓為屏山鄧族第七世祖寧國府正堂鄧彥通所興建,有逾600年歷史,為香港現存最古老的塔,具有珍貴的歷史價值,亦是屏山文物徑的重點古蹟之一。聚星樓於2001年12月14日被評級為香港法定古蹟。因颱風所以只剩下3層。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