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孤味》Little Big Women
★★★★★
再會啦!心愛的無緣人!
.
人生有緣才相聚:我們總認為幸福是緊緊握住得來不易的緣分,但有時候放下無緣的感情,才是人生最難也最應該要學習的課題。電影中那段點唱《再會啦 心愛的無緣的人》,道盡了多少生命的酸甜苦辣、喜怒哀樂,一語概括了全片想...
【影評】《孤味》Little Big Women
★★★★★
再會啦!心愛的無緣人!
.
人生有緣才相聚:我們總認為幸福是緊緊握住得來不易的緣分,但有時候放下無緣的感情,才是人生最難也最應該要學習的課題。電影中那段點唱《再會啦 心愛的無緣的人》,道盡了多少生命的酸甜苦辣、喜怒哀樂,一語概括了全片想要傳達的概念,那就是「道別」。
.
人死了,什麼都沒了嗎?人的一生,行走過的痕跡也絕對會和其他人有所牽連。有趣的是,我們在面對親人時常執著於「說」與「不說」之間的兩難,讓家人與家人之間的相處上更顯複雜。「說」出來,怕傷感情,只因為太在乎對方所以會怕;但「不說」,卻又可能留下遺憾,對方也沒辦法接收到在乎的心意。我特別喜歡那段全家人在客廳裡的對話,情緒一次爆發,每個人都一股腦地說出自己的心情:而那句短短的「要做化療嗎?」絕對不只是問問是否要做進一步的醫療行為,而是在乎、心疼、揪心、難過。縱使平淡地回覆,「我沒事」,那也是身為家人希望對方別操心的最佳作為。
.
《孤味》就像是充滿台灣味的小吃:不用豪華鋪張,反而是自然的人情味,感受真誠以對的善良,以及直接、毫無保留的奉獻付出。縱使只是簡單的綁紅線獻上祝福,或是向離別的家人揮揮手,那些一點點小小的可愛舉動,就能夠溫暖一輩子,難以忘懷。
.
而往往有情無意,或是無情有意的不對等關係,情感的重量在「給予」和「接受」之間,不同觀點上的感受也就有所不同。正如同「有一種餓叫做阿罵認為你很餓」,《孤味》的精彩之處,就在於將表面下的心意處理得宜,精準拿捏每一個橋段,製造出催淚的感動橋段,不至於變成煽情的局面。換句話說,《孤味》沒有太多哭得死去活來,沒有愛得濃情密意,也沒有猛打悲情牌,卻能夠製造出強大的戲劇張力和溫暖人心的氣氛,是我認為本片最成功的地方。
.
我認為,一部探討「愛」的電影,就絕不能用最直接的方式去描述「愛」的模樣;反而從反面、側邊,或是人與人的相處上琢磨,才能夠具體完整描述「愛」的存在。就像是《再會啦 心愛的無緣的人》歌詞:若無愛石頭嘛無採工;「愛」其實無所不在,也用不同型式存在,《孤味》所探討的「道別」與「放下」,事實上也是一種愛的表現,因為好好地和心愛的人說再見,有緣無緣,其實也都證明了「愛」存在心中的事實。
.
所以縱使鄉土劇裡的家庭糾紛,那種輕易把「斷絕關係」搬出來當武器的戲碼,家人間的打打鬧鬧,事實上並不是真的「斷絕關係」,反而越想斷就越不容易斷;因為情感與思念無法輕易被抹滅,更何況是面對照顧我們的長輩,疼愛有加的晚輩。
.
我想《孤味》的奇妙之處,就在於它乍看之下簡單庸俗,卻透過許多台灣庶民文化的元素,精準地講述了一則有關「親情」的故事:它的對白之中充滿接地氣的台灣俚語,流暢又巧妙地出現在任何一場戲之中,讓電影節奏和氣氛不致陷入嚴肅的僵局,反而輕鬆活潑又充滿智慧;它的人物設定,都分別代表著不同世代、不同個性、不同觀點,以及不同家庭定位的角色,貼近你我的生活,也散發著一股迷人又可愛的氣息;它的影像充滿質感,不用花俏或煽情的特效,或是誇大不真實的場景,就能夠透過簡單的舉動,交代了充滿人情味的台灣習俗。
.
電影片名《孤味》雖描述著人活著的孤獨感,縱使我們兒孫滿堂,但總是孤單地來到這個世界,也孤單地離去;但我們能夠留在這個世界的東西,是眾人的記憶,對他人的影響;而電影一方面呈現了陳淑芳所飾演的老母親堅強又善良的面相,另一方面也帶出了台灣人表達愛的典型方式。
.
不論是長輩幫晚輩綁上紅線,還是放下執念簽下名字,還是辛苦存著黃金幫出嫁的女兒保留原生家庭的印記;這些在劇情中的微小互動,透過劇中演員們對角色的詮釋,更顯溫暖,給予觀眾滿滿的勇氣,讓人認識到知足感恩的心。
.
整體而言,《孤味》中的五位主要女性角色,撐起了整部電影探討情感的主旋律,同時也帶出了「愛」同時存在著「施」「受」以及「離」等樣貌。陳淑芳、謝盈萱、徐若瑄、孫可芳所飾演的老母親和三姊妹,以及飾演孫女的陳妍霏,除了另類呈現了女權意識在台灣時代變遷下的改變,同時也藉由三個世代的價值觀,凸顯出時代變化並不會改變我們對情感付出的份量,而是改變我們對於愛的定義。
.
「再會啦!心愛的無緣的人!六月的茉莉遐呢仔香」
「祝福你親像春天的花蕊 遐呢仔紅」
我讚嘆《孤味》這部電影讓人咀嚼再三的醍醐味,也讚嘆這部電影將台灣最美好的風景呈現地如此有質感;台南的蝦捲真的好吃,可惡... 我想吃的不是蝦捲,是那個名為家的味道!
.
.
.
《孤味》Little Big Women
台灣上映日期:2020-11-06
@littlebigwomen1106
@vievision
.
.
#孤味 #littlebigwomen #影評 #電影 #movie #review #filmcritics
#XXY
六月茉莉歌詞 在 雙寶娘 (譚惋瑩)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小記事
#開出自己的花
果陀劇場《淡水小鎮》的第三幕,女主角艾茉莉(蔡燦得扮演),因為難產而死,但她的靈魂對塵世仍有眷戀,祈求老天爺再給她一次機會,回到她生命裡最重要的那一天。
在《淡水小鎮》原聲帶專輯《機遇》中,蔡琴情感豐富的低聲,或吟唱或獨白,搭配鋼琴和大提琴的伴奏。
專輯裡我最喜歡的歌曲是《六月茉莉》
六月的茉莉真正水,郎君生做真古锥~~
蔡琴的聲音,配上如詩文般的閩南語歌詞,歌曲歷經多年的焠練,仍舊深得我心。
…
六月是茉莉花的季節,也是屬於選擇的季節。
大考結束,很多心急的家長在網路社團中,為孩子的擇校問題進行發問。
同為父母,所以懂得;
因為懂得,所以慈悲。
我想起去年孩子在上海面臨小升初的關卡,一家人商量的結果是:直升原來學校的初中部。
雖然我和爸爸盡可能做到尊重孩子的選擇,但是身為父母,也得衡量自己的能力,有些選擇我們負擔不起,會直接請孩子刪除選項。
自責嗎?
一點也不,確定自己已經盡力那就夠了。
況且,活到中年我才發現,讀書或稱之為學歷、文憑,好像沒辦法保證一個孩子獲得幸福,有時甚至連安全底牌都算不上。
我和爸爸負責創造條件,而孩子在有限的條件(出身)下, 做出心甘情願的選擇。
這是身為父母,我所能給予的。
即便選項再少,僅僅AB兩種,可是 #只要是自己心甘情願做的選擇_永遠都是最好的。
…
我常常被問及,決定辭掉老師的工作,跟先生來上海生活,事後會不會感到遺憾或後悔。
說一次也沒有,既矯情又不誠實。但嚴格說起來,比起遺憾和後悔,懷念的成份似乎比較多一點。
來異鄉旅居後,偽單親一人照顧孩子的時間太多了,因此我偶爾會懷念和同事併肩作戰的感覺,那是因為孤獨所衍生的追憶。
雖然我不喜歡回答假設性的問題,但普通人通常會接著問下一個問題:你有想過,假如當初沒有辭掉工作,現在的你會變成什麼樣子嗎?
關於那段我沒有選擇的人生,我永遠沒有機會知道了。但我永遠知道不論我當初選了什麼,都一定會讓我得到或失去某些東西。
即使懷念工作,但如果讓我回到過去,我會在彈指中做出一樣的選擇:#努力保有一個幸福的家庭。
這是一件不移不易的事情,我的人生終結於此,也啟始於此,心甘情願,既無所謂的犧牲,亦談不上奉獻,不過是種人生選擇。
…
面臨選擇時,很多人把「將來是否會後悔」當成指標,我認為「#是否心甘情願」才是做決定時唯一要回答的問題。
如果被迫選擇某種人生,那麼之後遇到挫折沮喪,你都會責怪當初脅迫你的,不管人事物或者大環境。
除非你能保證做到體諒和釋懷,否則它將是跟隨你一生的不定時炸彈。一旦不如意,你就會把責任甩鍋出去,因為那是最輕鬆、最能欺騙自己的做法。
小時候甩鍋給父母,長大後甩鍋給另一伴、孩子,身邊沒人的,就甩給政府或者社會。
要教孩子學會選擇,不能光靠示範如何選擇就希望他學會,一定要讓她自己發現怎麼做。只有孩子親自站在十字路口,體會到人生根本沒有標準答案,她才會心甘情願努力去追尋。
不要把父母沒種成功、不想種的、或是熱門種子偷偷移植到孩子的花園裡,
讓孩子自己播種,明白氣候的變化,土壤的需要,拿捏澆水、施肥的時間與份量!
無論如何,#請讓孩子的花園裡_開出自己的花。
#因為_世界再大_也不及自己花園裡的繁花似錦。
照片故事 | 6月的茉莉香氣正足,插上一把茉莉,細細回想人生做決定的每一個瞬間。
…
你有多久沒有聽音樂靜心了呢?蔡琴版的六月茉莉音樂在留言區內,請搭配服用。
📌 閱讀處方podcast | https://reurl.cc/dVVqgz
六月茉莉歌詞 在 XXY 視覺動物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影評】《孤味》Little Big Women
★★★★★
再會啦!心愛的無緣人!
.
人生有緣才相聚:我們總認為幸福是緊緊握住得來不易的緣分,但有時候放下無緣的感情,才是人生最難也最應該要學習的課題。電影中那段點唱《再會啦 心愛的無緣的人》,道盡了多少生命的酸甜苦辣、喜怒哀樂,一語概括了全片想要傳達的概念,那就是「道別」。
.
【文章同步發佈】:https://vocus.cc/article/5fa24804fd897800011f1924
.
人死了,什麼都沒了嗎?人的一生,行走過的痕跡也絕對會和其他人有所牽連。有趣的是,我們在面對親人時常執著於「說」與「不說」之間的兩難,讓家人與家人之間的相處上更顯複雜。「說」出來,怕傷感情,只因為太在乎對方所以會怕;但「不說」,卻又可能留下遺憾,對方也沒辦法接收到在乎的心意。我特別喜歡那段全家人在客廳裡的對話,情緒一次爆發,每個人都一股腦地說出自己的心情:而那句短短的「要做化療嗎?」絕對不只是問問是否要做進一步的醫療行為,而是在乎、心疼、揪心、難過。縱使平淡地回覆,「我沒事」,那也是身為家人希望對方別操心的最佳作為。
.
《孤味》就像是充滿台灣味的小吃:不用豪華鋪張,反而是自然的人情味,感受真誠以對的善良,以及直接、毫無保留的奉獻付出。縱使只是簡單的綁紅線獻上祝福,或是向離別的家人揮揮手,那些一點點小小的可愛舉動,就能夠溫暖一輩子,難以忘懷。
.
而往往有情無意,或是無情有意的不對等關係,情感的重量在「給予」和「接受」之間,不同觀點上的感受也就有所不同。正如同「有一種餓叫做阿罵認為你很餓」,《孤味》的精彩之處,就在於將表面下的心意處理得宜,精準拿捏每一個橋段,製造出催淚的感動橋段,不至於變成煽情的局面。換句話說,《孤味》沒有太多哭得死去活來,沒有愛得濃情密意,也沒有猛打悲情牌,卻能夠製造出強大的戲劇張力和溫暖人心的氣氛,是我認為本片最成功的地方。
.
我認為,一部探討「愛」的電影,就絕不能用最直接的方式去描述「愛」的模樣;反而從反面、側邊,或是人與人的相處上琢磨,才能夠具體完整描述「愛」的存在。就像是《再會啦 心愛的無緣的人》歌詞:若無愛石頭嘛無採工;「愛」其實無所不在,也用不同型式存在,《孤味》所探討的「道別」與「放下」,事實上也是一種愛的表現,因為好好地和心愛的人說再見,有緣無緣,其實也都證明了「愛」存在心中的事實。
.
所以縱使鄉土劇裡的家庭糾紛,那種輕易把「斷絕關係」搬出來當武器的戲碼,家人間的打打鬧鬧,事實上並不是真的「斷絕關係」,反而越想斷就越不容易斷;因為情感與思念無法輕易被抹滅,更何況是面對照顧我們的長輩,疼愛有加的晚輩。
.
我想《孤味》的奇妙之處,就在於它乍看之下簡單庸俗,卻透過許多台灣庶民文化的元素,精準地講述了一則有關「親情」的故事:它的對白之中充滿接地氣的台灣俚語,流暢又巧妙地出現在任何一場戲之中,讓電影節奏和氣氛不致陷入嚴肅的僵局,反而輕鬆活潑又充滿智慧;它的人物設定,都分別代表著不同世代、不同個性、不同觀點,以及不同家庭定位的角色,貼近你我的生活,也散發著一股迷人又可愛的氣息;它的影像充滿質感,不用花俏或煽情的特效,或是誇大不真實的場景,就能夠透過簡單的舉動,交代了充滿人情味的台灣習俗。
.
電影片名《孤味》雖描述著人活著的孤獨感,縱使我們兒孫滿堂,但總是孤單地來到這個世界,也孤單地離去;但我們能夠留在這個世界的東西,是眾人的記憶,對他人的影響;而電影一方面呈現了陳淑芳所飾演的老母親堅強又善良的面相,另一方面也帶出了台灣人表達愛的典型方式。
.
不論是長輩幫晚輩綁上紅線,還是放下執念簽下名字,還是辛苦存著黃金幫出嫁的女兒保留原生家庭的印記;這些在劇情中的微小互動,透過劇中演員們對角色的詮釋,更顯溫暖,給予觀眾滿滿的勇氣,讓人認識到知足感恩的心。
.
整體而言,《孤味》中的五位主要女性角色,撐起了整部電影探討情感的主旋律,同時也帶出了「愛」同時存在著「施」「受」以及「離」等樣貌。陳淑芳、謝盈萱、徐若瑄、孫可芳所飾演的老母親和三姊妹,以及飾演孫女的陳妍霏,除了另類呈現了女權意識在台灣時代變遷下的改變,同時也藉由三個世代的價值觀,凸顯出時代變化並不會改變我們對情感付出的份量,而是改變我們對於愛的定義。
.
「再會啦!心愛的無緣的人!六月的茉莉遐呢仔香」
「祝福你親像春天的花蕊 遐呢仔紅」
我讚嘆《孤味》這部電影讓人咀嚼再三的醍醐味,也讚嘆這部電影將台灣最美好的風景呈現地如此有質感;台南的蝦捲真的好吃,可惡... 我想吃的不是蝦捲,是那個名為家的味道!
.
.
.
《孤味》Little Big Women
台灣上映日期:2020-11-06
.
.
#孤味 #littlebigwomen #影評 #電影 #movie #review #filmcritics
#XXY
孤味 Little Big Women
威視電影
六月茉莉歌詞 在 Sasa 茉莉莎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從六月底忙到前天
昨天今天終於有空閒時間好好呼吸⁉️
哈哈哈哈😂
晚上還是要來練舞
今天要練一首好美好美的舞
但全程都是對歌詞
對歌詞跳舞是我的罩門
我完蛋了啦🤣
📷罐頭哥
#sasa茉莉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