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六字真言梵文藏文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六字真言梵文藏文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六字真言梵文藏文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六字真言梵文藏文產品中有9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萬的網紅龍潭拍賣場-少年猴直播現場,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龍宮舍利六字真言 六字真言源於梵文,由六個藏文字組成,常持誦六字大明咒,可以消災除禍,增長壽命持誦六字大明咒能得一切福德壽命等自在,能得無盡辯才,也會具有無比威猛力,化除一切凶事,俾令諸事吉祥,能消除一切地水火風等世間災難,可除一切病痛、延年益壽,能去一切鬼魅妖魔等害,歷代祖先皆得超生,七世子孫也...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居庸關在距北京市區50餘公里外的昌平境內。相傳秦始皇修築長城時,將囚犯、士卒和強征來的民夫徙居於此,後取「徙居庸徒」之意,故名居庸關。 1 券城與南北關: 南關甕城呈馬蹄形,南關主城門南北走,向上有重簷歇山城樓一座,自地面計算高31.8米,甕城西側有甕城城門通往關城向南的大道,在弧形甕城城臺上設有炮...

六字真言梵文藏文 在 Valentine Wu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17 19:07:27

⭕️第350次專注,持咒經行思惟《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大乘佛教表達空性和般若波羅蜜觀點的經典,又稱《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簡稱《般若心經》、《心經》。本經是《大品般若經》的別生經,取自〈習應品〉和〈勸持品〉,作為《大般若經》的精要而集出,無序分與流通分。與《金剛經》並為通行最廣的般若經。般若波羅蜜...

六字真言梵文藏文 在 Valentine Wu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6-22 11:47:38

⭕️第316次專注,持咒經行思惟「金剛薩埵」,漢傳佛教稱之金剛藏王菩薩,為佛教大乘與金剛乘的菩薩;薩埵即有情,同菩提薩埵(菩薩)之例。出現在東密真言宗與藏密等教法。在真言宗,金剛薩埵是普賢菩薩同體異名,為密教化身;在藏傳佛教,金剛薩埵是普賢王如來的化身佛,化現種種本尊以教化眾生。大藏經中,金剛薩埵出...

  • 六字真言梵文藏文 在 龍潭拍賣場-少年猴直播現場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4-09 22:12:27
    有 15 人按讚

    龍宮舍利六字真言

    六字真言源於梵文,由六個藏文字組成,常持誦六字大明咒,可以消災除禍,增長壽命持誦六字大明咒能得一切福德壽命等自在,能得無盡辯才,也會具有無比威猛力,化除一切凶事,俾令諸事吉祥,能消除一切地水火風等世間災難,可除一切病痛、延年益壽,能去一切鬼魅妖魔等害,歷代祖先皆得超生,七世子孫也會受益

    #舍利 #六字真言 #梵文 #消災 #避邪 #龍潭拍賣場 #批發 #零售

  • 六字真言梵文藏文 在 開運大師級 余月如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3-26 06:39:40
    有 10 人按讚

    【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
    據說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佛,跟別人說觀音菩薩的功德遠超於自己。有人問他觀音功德為什麼會那麼大?釋迦牟尼回答說:「因為他有六字真言——嗡瑪呢巴美吽。」並且,觀音菩薩還將這六字真言傳給了他。這六字真言也叫觀音咒。

    六字真言或六字大明咒,即嗡嘛呢唄美吽,又作嗡嘛呢叭咪吽。

    是佛教裡最常見的真言,是觀世音菩薩願力與加持的結晶(微妙本心),故又稱為觀世音菩薩的心咒(藏文:སྤྱན་རས་གཟིགས་)(四臂白觀音)。六字真言除了刻在石上,亦多刻在轉經筒上。

    《六字明咒經》說:誰持咒或作意“嗡嘛呢唄咩吽”,能免一切疾病損害,延年益壽、財富增上,並能清淨一切業障,獲得解脫🙏

    我非常鼓勵修持嘛呢咒加行,就等於對靈魂做了天然的化療一樣,非常清淨透徹又明亮,氣色、運氣也相當的好👍

    ………………………………

    《六字大明咒》的三十三種好處:

    慧寂

      “唵嘛呢叭咪吽”是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咒,源於梵文,象徵一切諸菩薩的慈悲與加持,其內涵異常豐富、奧妙無窮、至高無上,蘊藏了宇宙中的大能力、大智慧、大慈悲。《六字大明咒》具有微妙不可思議功德,又具無量三昧法門,一切金剛護法、天龍八部,無不喜歡擁護。佛教認為,若此真言著於身、觸於手、藏於家,或書於門,皆得逢凶化吉,遇難呈祥,一切所求,無不滿足。

      1、此六字大明陀羅尼,是觀自在菩薩摩訶薩微妙本心,若有知是微妙本心,即知解脫。

      2、若有人以此六字大明陀羅尼,身中項上戴持者。善男子!若有得見是戴持之人,則同見於金剛之身;又如見於舍利窣堵波,又如見於如來,又如見於具一俱胝智慧者。

      3、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依法念此六字大明陀羅尼,是人得無盡辯才,得清淨智聚,得大慈悲。

      4、如是之人得具六波羅蜜多圓滿功德,是人得天轉輪灌頂,是人於其口中所出之氣觸他人身,所觸之人發起慈心,離諸瞋毒,當得不退轉菩薩,速疾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5、若此戴持之人,以手觸於餘人之身,蒙所觸者,是人速得菩薩之位;若是戴持之人,見其男子、女人、童男、童女,乃至異類諸有情身,如是得所見者,悉皆速得菩薩之位。

      6、如是受持六字大明咒之人,永不受生老病死苦愛別離苦,而得不可思議相應唸誦。

      7、若得彼(六字大明咒)者,不可思議無量禪定相應,即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入解脫門、見涅槃地;貪瞋永滅、法藏圓滿;破壞五趣輪迴、淨諸地獄;斷除煩惱、救度傍生;圓滿法味一切智智、演說無盡。

      8、若有人書寫此六字大明陀羅尼者,則同書寫八萬四千法藏而無有異。

      9、若有人以天金寶,造作如微塵數如來、應、正等覺形象。如是作已,而於一日慶贊供養,所獲果報不如書寫此六字大明陀羅尼中一字所獲果報功德,不可思議善住解脫。

      10、此六字大明王陀羅尼難得值遇,如彼金剛不可破壞,如見無上智如無盡智,如如來清淨智,如入無上解脫,遠離貪瞋痴輪迴苦惱,如禪解脫三摩地三摩缽底,如入一切法,而於恆時聖眾愛樂。

      11、持誦六字大明咒之人,沒有貧富、男女、老幼之分,皆可使七代祖先超升解脫。

      12、不單口唱此明咒始有功德,即著於身、持於手、蒙於家,亦得解脫生死之因。

      13、藏傳多記載將此明咒書寫於長布片,藏於經筒,稱為法 輪;一般以手轉,或一風車、水車之力轉之,稱為轉法 輪,可了脫生死輪迴之苦。也有書於旗旆,飄揚空中,或見於碑者。

      14、經上說,世尊於所有微塵皆能數其數量,若有念此六字大明陀羅尼一遍,所獲功德世尊不能數其數量。

      15、雖然世尊能以神力將十二年間降下之雨滴數一一算出,然而對於念一次六字大明咒之功德利益卻不能數其數量。

      16、此世界之河川,及海洋之水滴可以盡數,然念一次六字大明咒之功德利益,依然數不盡。

      17、雖然宇宙及須彌山之微塵可以盡數,念一次六字大明咒之功德利益不能數盡。

      18、持六字大明咒,對於病苦、刑罰、非時死之恐懼可以消除,壽命增長,福德增加,財富充盈。

      19、即使命終之時,通往下道諸門亦得而封閉,得以人、天之神受生,接觸佛法,具足自由及機緣來修法。

      20、持咒者之氣息觸及他人,他人最終亦得證果。

      21、任何來生均得高貴外形,語調和雅,門第尊貴,並具有諸種美德,例如得入禪定深境、長壽,善於從事利生事業,門徒眾多,財富,智慧,所求滿願,並因深信諸如來而得為佛子。

      22、六字大明咒可封閉六道輪迴之門,亦可超越世間的成就,同時為成就日後的佛果鋪路,達到不退轉之心。

      23、如果將亡之人能聞六字明咒,或持向屍體或骨骸,該人之意識即刻由下道之中得到解脫,往生上道,終得證果。如是此明咒之功德利益不可勝數。

      24、受持六字大明咒者的身體疾病及障礙將會被淨除;所造的語業被淨化,種下妙音的種子;所有意念之無明、愚痴將被淨除,得到佛菩薩智慧的加持。

      25、受持六字大明咒者若精進的修持,可將凡夫之身口意轉化成佛菩薩之金剛身口意,甚至可將肉身修練出舍利子。

      26、受持六字大明咒者,甚至只念誦一遍明咒,亦可獲得無量智慧,最終將升起慈悲心,且圓滿六度波羅密;更將生為轉輪聖王,達到不會退轉的菩薩境界以至開悟。

      27、凡有人或非人“見、聞、覺、受”(看見、聽到、憶念、觸及)到六字大明咒,他即刻種下成佛菩薩的因。

      28、六字大明咒之咒印功德利益:一、降魔;二、治病;三、免劫; 四、各種成就;五、去障;六、登佛位。

      29、此六字大明咒於大乘中,最上精純微妙。

      30、此六字大明王難得值遇,但念一遍是人當得一切如來以衣服、飲食、湯藥及座臥等資具一切供養。

      31、若有得此六字大明王陀羅尼者,是人貪、瞋、痴三毒不能染汙,猶如紫磨金寶,塵垢不可染著。

      32、此六字大明陀羅尼,若有戴持在身中者,是人亦不染著貪瞋痴病。

      33、六字大明咒可去除無始以來的業障,且如同諸佛菩薩親臨灌頂。

  • 六字真言梵文藏文 在 杰朗仕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3-11 04:21:32
    有 52 人按讚

    僧帽壺

    僧帽壺:中國元代創制的瓷器造型的壺式之一。因壺口形似僧帽而得名,造型為口沿上翹,前低後高,鴨嘴形流,壺蓋臥於口沿內,束頸、鼓腹、圈足、曲柄。具有強烈的少數民族風格。元器形體敦實、壺頸較粗、壺流略短,明器壺流略長,清器頸略高,腹部略瘦。最早為元景德鎮青白瓷器。明清兩代繼續燒造。有青花、紅釉、白釉器等。

    「僧帽」,出家僧人頭上帶的帽子。《佛教大詞典》「帽子」條目記載如下:頭巾、禪巾、菩薩巾,冬季僧侶頭上所戴布制之物。《釋氏要覽》卷下送終篇頭巾條載帽的形制「全長五尺三寸,前面長二尺八寸,背後長二尺五寸。」然而,除南傳佛教僧眾因為天氣的原因基本上未見著帽外,佛教各宗派的帽子又有著不同的形制。如在大乘佛教裡面有天台、真言、淨土和禪宗的區別,有漢傳佛教和密宗的區別,以國籍論又有中國佛教與日本佛教帽子的區別。早期佛教對帶帽的要求比較規範,《四分律》記載,佛言:「比丘不得裹頭,是白衣法,若裹頭如法治,時諸比丘頭冷痛白佛。佛言:聽以毳若劫貝作帽裹頭。」這段文字記敘的是早期有家僧人不許帶帽子的規定,但是後來因比丘無頭髮,天氣寒冷所以佛祖慈悲允許用毳或劫貝作帽裹頭。即便如此,《大比丘三千威儀經》還規定了「著帽之時,不得對佛作禮。」

    佛教典籍中,佛祖雖然規定了是否可以佩帶帽子,但是卻沒有為它規定具體形制。因而流傳到後世佛教中帽子的形狀不單有宗派之分還有國籍之別。中國僧帽壺根據傳器型制主要分三種,其一為明代李茂林款式,其二為時大彬款式,其三為最早出現在紫砂器中的僧帽壺——「高」僧帽壺。經比較以上三款都叫僧帽壺,同一名稱的器形差別卻很大。造成這種差別的原因:從上古陶器、青銅器的使用,漢之後由漆器到瓷器,至紫砂的興起和進步都打上了深深的烙印,這種影響並隨著社會的發展變的更加複雜。從作品的角度來說每個朝代都會根據當時的社會文化氛圍,工藝製作水平和審美風格而有著自己的特點和變化,比較同一時期的器物是無法找出它們的傳承點和變化原因的時候,轉移到歷史文化的角度上來,而不能僅僅從工藝設計這一點來看問題

    壺制特點
    李茂林款僧帽壺
    嘴短直,嵌蓋,壺肩上平面有篆文一圈,可回旋倒讀均成文。壺底刻「萬曆丁醜子京先生索,文嘉銘」。(萬曆丁醜為公元1577年)壺身上貼的蓮瓣花紋裝飾應該是根據佛教習慣而來。此壺在僧帽壺中的地位是比較獨特的,因為如將嘴、把不做考慮的話,壺身與當今和尚們冬天所帶之明宣德青花瓷僧帽壺

    帽子最為相象。因此可以說在遍查佛教典籍後,沒有發現有關對僧帽的具體形制記載的情況下,此壺和僧帽這個名字的原始意義(上文《四分律》中載僧人因天氣寒冷而佛祖准許帶帽之語),並和現實情況下(淨土、禪宗等中原佛教僧侶所帶之帽子)最相符。

    時大彬款僧帽壺
    特點頗為明顯,壺身六瓣,鴨嘴流,蓮瓣裝飾上升到壺冠,耳型把上有一小扳手(似飛把)。壺底刻「萬曆丁酉年時大彬制」(公元1597年)楷書。

    顯示這兩把壺製作時間相差不過二十年,但是形制卻差距如此之大。一般情況下同名器形見應存在的一定的相同點或前後變化的傳承,於這裡卻絲毫沒有脈絡可尋。再翻看資料,介紹時款僧帽壺時多提到了是從元代瓷器中「甜白釉僧帽壺」演變而來,根據時間計算元代要早於紫砂開始盛行的明朝。雖然紫砂圓形僧帽壺本身之間也有一些細微不同變化,但總的來說應該是最早出現在紫砂器中的僧帽壺造型。

    宗教內涵
    景泰藍番蓮紋僧帽壺
    瓷器僧帽壺也有著鮮明濃郁的少數民族風格,經過多方查找對比後發現元及以後歷代以「僧帽壺」來命名的瓷器有很多,如「明宣德寶石紅僧帽壺」、「青花藏文穿連雙龍紋僧帽壺」、「甜白釉僧帽壺」等。尤其是現藏於台北故宮的「青花藏文穿雙龍紋僧帽壺」,揭示了僧帽壺的來歷!此器頸,流,把身基本上和以上幾種差別不大,關鍵在於壺身上的一圈藏文,其意義為吉祥祝福用語,現將其摘錄並翻譯如圖:「日平安,夜平安,陽光普照皆平安,日夜永遠平安泰,三寶護佑永平安」。此處所謂三寶即是對佛教中佛、法、僧的稱謂。這把壺形制仿自元代僧帽壺,為什麼明代要原樣仿制上一代少數民族朝代「元」的器用品呢?根據這把壺身上藏文吉祥祝語的記載發現藏傳佛教和僧帽壺的出現應該有一定的關係。

    有資料說永樂皇帝為了在連續不斷的法會上減輕僧人們的睡意而定做了數百僧帽壺賜予眾僧作為飲茶器具。黑色法帽在被蒙哥賜予藏僧的時間上要早於瓷器僧帽壺的出現,考慮到僧帽壺的使用價值和它與佛教尤其是藏傳佛教有著很深的淵源,以「藏」民族的一些實用器皿,包括從藏傳佛教法器中選取和其有相同處的與之進行了仔細對比,發現了藏傳佛教中常用的五佛冠,可能也對早期僧帽壺的設計起到了影響。「五佛冠」,其冠字有把帽帶在頭上的意思。就形制來說,此冠分五朵蓮瓣,每一葉冠中間,都有一個蓮瓣形的佛龕,佛龕中間各有一個代表五佛之一的梵文字母。這也與僧帽壺頸部以上的設計比較相象。至此,經過以佛教界法器的比較和對歷史上僧帽壺來源的考察,關於其出現的原因的一種解釋——它可能是以中原漢族傳統器皿「湯瓶」為主體結合藏傳佛教法王「黑帽」和法器五佛冠的式樣為頂部設計,並以此來明確其宗教使用特點而設計的飲器。它的用途初期專為佛教僧侶飲茶,後來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步變成普通人也可以使用的茶壺。

    工藝特色
    明永樂紅釉僧帽壺
    僧帽壺最早出現的時間是元代,最早出現時的載體為瓷器。明以後隨著大量瓷器工匠轉移到紫砂器方面的製作後也將此器形移植了過來。並且根據以上原因來看,紫砂圓形僧帽壺的出現時間要早於李茂林,更早於時大彬款,時款應為紫砂工藝成熟後,由製作紫砂器皿的工匠根據紫砂壺成型特點加以改良後出現的結果。李茂林款僧帽壺應和其它兩種是沒有傳承關係的,其出現的理由可以做以下兩點考慮:一,李根據漢地佛寺內僧人實際使用後產生靈感設計而來;二、李根據當時出現的瓷器僧帽壺款式所啓發,進而獨立創作的。

    通過從歷史的角度,證明瞭僧帽壺在歷史上有著並且也應該有它獨特的地位:其一,解釋了壺名的由來,揭示了其與少數民族器用品有著直接聯繫,並且反映出一段各民間交流的歷史。其二,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僧帽壺製作工藝,設計思路轉變的過程。通過它能夠比較清晰的反映紫砂在中國歷史大環境中不斷變化的歷程,說明瞭「飛把」工藝設計的出處。其三、也展現了佛教傳統中從無帽到有帽,以至於到帽子成為法器的一種演變過程。通過這次對僧帽壺的研究後更發現僧帽壺與傳統文化分不開,它是折射出中國文化傳統和歷史的一面鏡子。

  • 六字真言梵文藏文 在 Dd tai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8-03-16 08:00:00

    居庸關在距北京市區50餘公里外的昌平境內。相傳秦始皇修築長城時,將囚犯、士卒和強征來的民夫徙居於此,後取「徙居庸徒」之意,故名居庸關。
    1 券城與南北關: 南關甕城呈馬蹄形,南關主城門南北走,向上有重簷歇山城樓一座,自地面計算高31.8米,甕城西側有甕城城門通往關城向南的大道,在弧形甕城城臺上設有炮臺,陳列著明代古燈,外牆有垛口,內側牆低矮無垛口。作戰時可將敵人誘入甕城,主城關閉阻其入城,再放甕城閘門,敵人就被困在甕城裡,只能束手就擒,有“甕中捉鼈”之意,因此得名甕城,在甕城之中建有一座福佑關城的關王廟。北關與南關作用相同,呈長方形的甕城上設有炮臺,甕城城門朝向北側,北甕城中建有北方鎮守大神真武廟,廟內供有十二生肖神,水火。
    2 古炮:在居庸關南券城和北券城城牆之上,分別陳列5門古炮。南券城陳列“大將軍鐵炮”2門,長1.7米,炮口口徑8釐米。“竹節鐵炮”3門,長1.7米,炮口口徑15釐米;北券城陳列“大將軍鐵炮”2門,長1.77米和1.79米,炮口口徑7釐米。“竹節鐵炮”3門;長為1.08米、1.5米、1.7米,炮口口徑為14釐米和8釐米。明代是我國古代大炮製鑄和使用最興盛時期。元朝末年,朱元璋起義,和州人焦立向他呈獻十支新式武器“火銃”。用火藥發射鐵彈丸,當時稱為“火龍槍”。明朝建立以後,專門設有兵仗軍器局,研製鑄造大炮。大炮被稱為“神威大將軍”。在軍隊中,設有使用大炮的軍機營。京城衛戎,長城關口要衝,配備神機營。明成祖時,下令在長城沿線安置大炮。還“佛郎機”“神槍”“鐵銃”等。《明史.兵志》記載,到了明代中葉,大炮的鑄造工業逐于精良,製造出的“紅夷大炮”長可二丈有餘,重三千斤。發之洞裂石城,聲震數十裡。這種炮,有照門和準星用於瞄準,射程可達500多米。在修復居庸關北關城時,發掘出土石炮彈23枚,最大直徑為15釐米,鐵炮彈6枚,最大直徑5 釐米。
    3 雲台石刻:堪稱一絕,券門內兩側右壁及頂部遍刻佛像,佛像造型生動,雕刻技藝高超,六種文字的石刻經文、咒語為歷史研究提供了難能可貴的資料。據專家考證,石刻造像具有典型的藏傳佛教薩迦教派的特徵。進入券門兩壁刻四大天王像。天王身軀高大,怒目圓睜,並有厲鬼在其左右,是護持佛法,鎮守國家四方的尊神。據說明朝正德年間,武宗皇帝朱厚燳微服出遊,夜間騎馬偷偷混出居庸關時,他的坐騎見到四大天王像,嚇得不敢前行。無奈之下武宗下令用煙火把像熏黑了,才得以出關。券門兩壁四天王的空間處,有用梵、藏、八思巴、畏兀兒、西夏、漢等六種文字鐫刻的《如來心經》經文、咒語、造塔功德記等,西夏文是紀錄我國古代黨項族語言的文字,創制於西元1036—1038年間,當時約有六千多字流行。八思巴文是元世祖忽然必烈命其帝師八思巴創立的蒙古新字。它脫胎於藏文,採用拼音的方式書寫,並於西元1269年頒詔推行。以上兩種文字流傳時間很短便廢棄不用,而保存下來的石刻文字對破譯古代文字,以及研究西夏、蒙古歷史都提供了非常珍貴的實物資料。券門頂部刻有五個曼荼羅,即五組圓形圖案式佛像,佛界稱其為壇場。壇場的設立有保護眾佛修煉鐵,防止魔眾侵犯的意思。五曼荼羅的主尊佛像,由北往南依次為: 釋迦牟尼佛(如來佛)、阿彌陀佛(菩薩形)、阿佛(菩薩形)、金剛手菩薩、普明菩薩。其中除釋迦牟尼為佛祖之外,其他四菩薩在此顯現,則有四方教主的意思。五曼荼羅連同其他佛像,共197尊。券頂兩側的斜面上,刻有十方佛,在每方佛的周圍還分別刻有小佛102座,共計小佛1020座,取共千佛之意。這些小佛,是明朝正統年間,修建泰安寺(1443—1449年)時,由鎮守永寧(今延慶縣境)的太監谷春主持補刻的。連同十方佛下的菩薩、比丘,券項兩側部共有刻像1060尊。券門的南北券面上,雕刻著造型獨特、別具一格的一組造像,其中有大鵬、鯨魚、龍子、童男、獸王、象王等等,佛界稱其為“六拿具”。大鵬寓意慈悲鯨魚為保護之相,龍子表示救護之意,童男騎在獸王上自然是寓意福資在天,而象王則有溫馴善師的含意,券面最下端的石刻紋飾為交杵,又稱羯魔杵、金剛杵。原本為古印度的一種兵器,在此為斷煩惱、伏惡魔,護持佛法的法器。鑒於雲台刻石造像的歷史與文物價值,1961年,經國務院批准,雲台刻石造像被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保護文物。
    4 真武廟(1996年修復):明洪熙元年(1425年)建。真武廟所祀主神為真武大帝。真武即玄武,是中國古代神話中的北方之神,道教所奉的神。相傳古淨樂國王的太子,生而神猛,越東海來遊,遇天神授寶劍,入湖北武當山修煉,經42年而功成,白日飛升,威鎮北方,號玄武君,宋代皇帝因避其祖趙玄朗名諱,改玄武為“真武”。宋真宗時尊為“鎮天真武靈應聖帝君”,簡稱“真武帝君”。元朝時加封真武為“元聖仁威玄天上帝”,成為北方最高神。明代對真武信仰達到鼎盛。朱棣稱帝后,特加封真武為“北極鎮天真武玄天上帝”,並將其所謂修煉之地──武當山賜名“大嶽太和山”。相傳,洪武初大將軍徐達北征“屢有真武靈助之”,因而在關內修建此廟。修復的廟內有道教真武神八大元帥、六丁六甲神將、水火二將和青龍、白虎等神像。
    5 城隍廟:這組廟宇規模較大。城隍是道教所傳守護城池的神。中國古代稱有水的城塹為“池”,無水的城塹為“隍”。據說三千多年前的周代,除夕要祭祀八種神,其中就有城神、隍神。以後兩神合二為一,就成為城池之神了。道教認為城隍是剪惡除凶、護城安民之神,能應人之求,旱時降雨,澇時轉晴,以保五穀豐登,百姓安泰。最早是三國東吳時,在安徽蕪湖建城隍神廟,以供拜祭。到了唐代,祭祀城隍逐漸普遍,人們把一些在地方有功的開明人士死後奉為城隍神,希望他能繼續福佑鄉土,保護百姓。宋代祭祀城隍更是遍行各鄉。到了明朝,明太祖元璋即位不久,就下令在都城南京修建規模宏大的城隍廟,並頒佈城隍神的封號爵級,敕封京城城隍為帝,開封臨濠等地的城隍為王;府級城隍為威靈公,官居二品,州級城隍為顯佑伯,官居四品,並按照級別,配製服飾。另外,城隍還管領亡魂。朱元璋還為城隍組織了一套機構,設有判官和衙役,道教乘機聲稱“城隍老爺”有權拘捕活人到陰間,死人的陰魂也都首先到城隍廟去接受審問。新官上任必須齋戒沐浴去祭祀城隍廟後,方得進衙理事,每月初一、十五還得前往祭拜。
    朱元璋如此重視城隍神是有他的目的的。朱元璋曾對大學士宋濂透露過心裡話:“朕立城隍神,使人知畏,人有所畏,則不敢妄為”。說穿了,大肆鼓吹神鬼的威力,不過是震懾臣民,目的是鞏固封建統治。居庸關的城隍廟建於明洪武年間(1368-1397年)。清代乾隆三十年(1765年)重修。在這裡建置城隍廟除為了護佑關城外,還有約束軍民的用意。這次修復是1996年,廟內塑有城隍、閻王、山神、地神等神像。
    6 水門:居庸關地形險要兩側高山,中間一水,水道,南北方向貫穿關城。長城與河道交叉之處,建有雙孔圓拱水門,水門上有閘樓,內設水閘,借此控制門內外水量。洪水季節打開閘口,瀉洪,枯水季節,儲備河水供關城使用。水門橋墩為南北尖狀,以利於減少洪水對水門的作用力,起到了防止毀壞,延長使用時間的作用。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