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六代目日式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六代目日式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六代目日式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六代目日式產品中有75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從明治時代開始,六本木就是日本陸軍第一和第三連隊的駐紮地,從而發展成陸軍軍人所居住的區域。現在位於乃木坂的國立新美術館的入口處,就有著舊步兵第三連隊的軍營模型。而現在的東京中城(東京ミッドタウン/Tokyo Midtown,後文介紹),則是當時大日本帝國陸軍第一連隊的駐紮地。而這兩個陸軍連隊,也正是...

 同時也有9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Shaun&Nick,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成為這個頻道的會員: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0b3OFZOXHEHDfL7kONoH4g/join 為了紀念六週年,以善於察言觀色的女性身份 搶先一步現身迦勒底的謎之從者。 其力量與魅力至今仍被謎團所包圍的S·P·Y。 無論怎麼看她都是曾經與迦勒底敵對...

六代目日式 在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17 17:51:13

Happy Pearlké ! 超愛吃麵條的我,曾經想過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如果只能選一種飲食類型,我就會選湯麵,不管哪種風格的湯麵我都可以!過去這一年多為了養成吃早餐的習慣,開始吃麵包,幾乎每一兩天就一定會吃到麵包,然後也開始吃甜點兩三年了,以前老朋友見到我主動點甜點、大口吃甜點都會大驚再大驚覺得我變...

六代目日式 在 Carrie Yipkayi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17 11:38:04

. 男人雙手 可以很溫柔和細心 做出靚嘅悅目嘅嘢😍 . 我嘅花道老師黃sir 係日式花道高手不特只 講/飲清酒亦掂 跟過佢上堂 就知佢乜料👍🏻 . 最近 佢仲搞埋⋯和 菓 子 佢話自己係和菓子新手初哥 但 睇起佢嘅成品 靚吖 好好吖 . 和菓子(わがし wagashi) 係一種日本式「餜子」 係日...

六代目日式 在 ?高個㊛紙?宋珊珊/宋③③❣️ 台灣各地景點及美食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17 16:25:13

#珊珊食新竹 午餐時刻~大家今天吃什麼呀? 新竹真的超多美食餐廳🍴,上次分享的「小院子·台食茶館」廣受大家喜歡收藏~這次再來分享一間疫情爆發前去吃的,也是新竹一間很有名氣的餐館 「 #八二親食 」! 這家可是沒訂位就機乎吃不到呢!店名是不是很特別?「八二」代表80%的蔬食、20%的葷食,「親食」...

  • 六代目日式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30 22:35:16
    有 27 人按讚

    從明治時代開始,六本木就是日本陸軍第一和第三連隊的駐紮地,從而發展成陸軍軍人所居住的區域。現在位於乃木坂的國立新美術館的入口處,就有著舊步兵第三連隊的軍營模型。而現在的東京中城(東京ミッドタウン/Tokyo Midtown,後文介紹),則是當時大日本帝國陸軍第一連隊的駐紮地。而這兩個陸軍連隊,也正是發生於昭和11年(1936),日本陸軍的部分「皇道派」青年軍官與士兵對政府及軍方高級成員中的「統制派」進行刺殺的2・26事件之主要成員。而既然六本木當時是做為軍隊的用地,可以想見,當時這裡不但不是鬧區,而且也沒有什麼居民,因此才能給予軍隊如此龐大的用地。而在江戶時代,六本木則完全是個鄉村。元祿時期(1688~1704)的俳句詩人,松尾芭蕉的弟子服部嵐雪,從曾描述當時的六本木總是聽到老鷹的悲鳴聲與蟬鳴。就算是到了明治初年,這裡還是有著田野的氣息。到一直到甲午與日俄戰爭之後,六本木才染上了軍事重鎮的色彩。

    而在昭和20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後,美軍便順理成章地接收了這些軍事設施,並建立了被稱為「哈迪軍營」(ハーディー・バラックス/Hardy Barracks,這個名稱是為紀念1950年7月1日韓戰的任務行動中,一場飛機事故二十名死者之一的「埃爾默·哈迪伍長」)的美軍基地。而這個美軍基地現在則是赤坂新聞中心(Akasaka Press Center/赤坂プレスセンター),是東京二十三區內唯一一座駐日美軍基地。而那時被美軍佔領下的日本的六本木,由於美國人非常地多,因此被稱為「東京租界」。也因為這樣,六本木逐漸開了以美國人對象的商店與餐廳。其後附近又開設多間電視台,加上這裡本來外國使館就多,於是這裡便演變成酒吧、舞廳等夜店林立的鬧區。1961年,日本料理「瀬里奈」最早在此創業,販售高級的神戶牛與螃蟹料理,直到現在(瀬里奈 本店 (せりな):東京都港区六本木3-12-2);1963年創業的「香妃園」則是中華料理,就開在「瀬里奈」對面棟的二樓,燉雞麵是其招牌料理,從開幕之後,這裡就是各大電視台、廣告公司和從事其它大眾媒體的從業員與藝人深夜流連於六本木的「御用」餐廳,其菜色多達200種,營業時間則是直到凌晨四點(東京都港区六本木3-8-15瀬里奈ビレッジ2F)。

    而早在昭和19年(1944)就在六本木開業的義大利餐廳「安東尼奧」(アントニオ),則是在昭和60年(1985)搬到了南青山的現址,第一代老闆Antonio Cancemi,於校長為墨索里尼的料理學校畢業後,就指派給了是前義大利海軍司令官做為廚師。所以我們可以發現,在這些六本木的餐廳老店中,只有「安東尼奧」是在日本二戰戰敗前就開了的。這是因為那時日本與義大利是同盟國,因此他隨著他的老闆由義大利來到盟國日本。現在「安東尼奧」則由第二代和第三代延續的他的理念,繼續經營著這家餐廳(Ristorante Italiano ANTONIO'S & ANTONIO'S DELI:港区南青山 7-3-6 南青山HYビル 1F)。

    隨著1952年舊金山對日和約的簽定與1953年韓戰的停戰,日本逐漸由戰後的蕭條與混亂中走出,而美軍的佔領也告一段落。美軍走了,原先在六本木開的那些專門針對美軍做生意的商家、餐廳、酒吧和夜店,也隨之被年輕的哈美族擁入。他們曾經在戰後邊追的美軍吉普車後面,邊跑邊說「Give me chocolate!」現在,他們則是穿著夏威夷衫,戴著太陽眼鏡,以美式風格走在時代的先端,流連於夜色朦朧的六本木街頭。1958年12月23日,東京鐵塔落成,六本木成了「離世界第一高塔最近的町」,更是吸引了全日本年輕人的目光。1959年之後,「六本木族」出現了。昭和36(1961)年,渡邊麻理(渡辺マリ)的歌〈東京動動趴女〉(東京ドドンパ娘)大賣後,更是吸引了愛跳舞的年輕男女湧入六本木(「動動趴」(ドドンパ)是美軍佔領日本期間,由菲律賓傳入的一種曼波舞曲)。

    昭和39年(1964)的東京奧運會之後,隨著地下鐵日比谷線的開通,加上都電和巴士,鄰近銀座又可以在澀谷轉乘的六本木更進一步地成為了年輕人集結之處。整個1970年代,迪士可舞廳一家又一家地開。到了1980年代的泡沫經濟時期,以當時地上十層,地下兩層樓的六本木廣場大樓(六本木スクエアビル)為中心,共有數十間迪士可舞廳。後來,隨著泡沫經濟的崩壞,在1990年代的時候許多這裡的迪士可舞廳紛紛倒閉,取而代之的是卡拉OK與日式小酒店キャバクラ,六本木廣場大樓也在2007年,由於已經老朽,再加上再開發計劃必須拆掉而封館。

    以前比較常住在新宿時,其實因為去六本木還是要轉車,所以還是沒那麼方便,直到都營大江戶線於2000年(平成12年)12月12日全線開通後,才能新宿直達六本木。現在要去六本木,除了有最早開通的日比谷線外,還可以坐南北線到麻布十番佔站或六本木一丁目站,坐千代田線到乃木坂,以及坐都營大江戶線到六本木站或麻布十番站。

    那麼,現在的六本木呢?從軍隊之町、美國之町,到年輕人之町,六本木還有什麼新的樣貌?

    要這樣說起來的話,那就是六本木突然多了好多美術館和藝廊了,而這些美術館和藝廊的出現,則與兩棟最新在六本木登場的建築物有關,一是2003年(平成15年)開業的六本木之丘(六本木ヒルズ/ろっぽんぎヒルズ/Roppongi Hills),一是2007年(平成19年)建成的東京中城(東京ミッドタウン/とうきょうミッドタウン/Tokyo Midtown)。

  • 六代目日式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26 14:13:01
    有 17 人按讚

    頭髮會自動生長的恐怖娃娃。

    「阿菊人形」是北海道地區流傳的一則都市傳說
    講述被收藏在寺廟裡的人偶出現令人費解的靈異現象。

    記得小時候,常聽到一些關於玩偶的靈異傳說,像是鬼月來臨之前,要把家中所有紙娃娃集合起來燒掉。不然,晚上會變成鬼娃娃來找你,讓你惡夢連連,夜裡不得安寧;還有人說,紙娃娃玩完之後一定要收好,放在鐵盒裡,不可以斷手斷腳,否則,紙娃娃晚上會變成女鬼來掐你脖子,聽起來真是毛骨悚然,說穿了,還不都是大人編造出來想嚇唬孩子的故事,提醒他們要把紙娃娃或玩偶收好。

    小孩子沒心眼,大人講什麼都信,實在單純的可以。坦白說,小時候打從心底相信這種無稽之談,像是睡覺的房間絕不可以放任何娃娃,免得到了半夜娃娃會來找我玩,對於眼睛會眨、或是會發出聲音的娃娃更是敬而遠之。

    《靈異入侵》(Child's Play,1988)片中拿著刀伺機殺人的玩偶恰吉,幾乎成為我童年的夢魘。《厲陰宅》(The Conjuring,2013)的超自然博物館收藏的「安娜貝爾娃娃」到了半夜會自行移動,感覺怪恐怖的,如果放在房間我會怕。

    <頭髮會自動生長的恐怖娃娃>

    北海道萬念寺供奉的阿菊人形在日本是家喻戶曉的靈異傳說,據說娃娃頭髮會生長的奇妙現象,即源自於此。在過去的時代,人偶一般都是梳著日式髮型並以和服打扮為造型的女孩模樣,供奉人偶的傳統始於江戶時代,在武士家庭裡,供奉人偶是為了祈念孩子平安長大,當女兒長大出嫁時,習俗上認為把象徵消災解厄的人偶當作嫁妝讓女兒帶去新家,可以使婚姻幸福美滿,現在這樣的人偶只當作一般的擺飾品放在家中,已失去了傳統的意涵。

    阿菊人形的故事,1975年曾被電視媒體大幅報導,消息傳遍全世界而名噪一時,開始衍生出不同的故事版本。

    距今一百年前,在大正七年(1918)發生的真實事件。當時年僅十八歲的鈴木永吉去參觀在札幌舉行的大正博覽會,於會場買了一尊日本人偶(市松人形)給年幼的妹妹菊子(當時才三歲)。菊子非常喜歡那尊人偶,疼愛程度簡直就像是對待自己親妹妹一樣。後來卻因為罹患重感冒,菊子從此一病不起,提早離開了人世。因妹妹的死悲傷不已的哥哥永吉,決意把妹妹火化後的遺骨和人偶一起供奉在神桌上,朝夕祭拜,藉此追思妹妹生前的可愛模樣。

    1938年永吉移居樺太(即庫頁島的薩哈林),在那之前把妹妹遺骨連同人偶裝在箱子裡,交由萬念寺的住持妥為保管。到了昭和十三年,也就是一九四七年,二次大戰結束後,永吉終於返鄉,前往該寺廟準備取回箱子時,發現玩偶起了變化,他在住持面前打開箱子時,赫然發現人偶的頭髮竟長到肩部!

    「一定是菊子把她的靈魂移轉到生前最鍾愛的人偶身上吧。」目睹這怪現象的今川住持,紋風未動將「阿菊人偶」安放在萬念寺,從此之後,玩偶的毛髮只要生長至腰際,就會自行斷落。每年三月寺內人員會定期為玩偶梳理毛髮,稱之為「整髮會」,直至今日,阿菊人偶的毛髮仍持續生長。(北海道新聞,1970年8月15日)

    這篇報導當中,還有「菊人形的毛髮長約25公分,懸垂至腰部以下」的細節描述,並附註「幾年北海道理工科的研究生著手調查,證實是人的毛髮,至於為何會變長?找不出合理的解釋。」現在流傳的阿菊人偶傳說很清楚地記載在這篇報導上。

    不過,昭和37年(1962)8月6日的《週刊女性自身》雜誌上刊載的阿菊人形則是不同的版本,當時北海道放送的記者馬淵豊所報導的內容有著微妙的差異,在這篇報導裡,把人偶供奉在佛寺的並不是永吉,而是女孩的父親助七。此外,交由住持保管的日期是1958年的3月3日,而發現頭髮變長的日期則是1961年的7月15日,而且故事中的女孩叫做清子,也不是菊子。

    <關於清子的悲慘故事>

    故事中的清子是助七先生的獨生女,母親在產後身體狀況不佳,半年以後便亡故,此後都是由助七親自撫養,續弦的妻子希望交給她來照顧,但助七充耳不聞。就在清子三歲的那年冬天,不幸罹患了肺炎因而夭折。據說清子臨死之際,微弱地呼喊著「爹爹」接著閉上了眼睛。

    助七失去愛女悲慟不已,過了十天,他抱回一個童女的人偶,或許是他把對愛女的思念寄託在人偶身上吧,他把人偶當作自己的女兒一般疼愛有加,會為她做飯菜,為她梳頭髮插上髮簪,還會帶著她同寢,唱安眠曲給她聽。

    可是到了1958年的3月3日這一天,助七突然出現在佛寺,向住持委託:「請代為照顧這孩子」說完後,據說從此就消失了蹤影。人偶也一直擺放在佛堂的角落,連住持都幾乎忘了她的存在。然而三年後,住持做了奇妙的夢,夢中看見全身濕透的助七出現在他枕旁,說了一句奇怪的話「請將清子的頭髮剪掉。」隔天,住持將童女人偶從角落取出來一看,發現原本生長至耳際,像河童一般的髮型(西瓜頭),沒想到生長至腰際的長度,於是住持就幫忙修剪,繼續供養這人偶。以上就是《週刊女性自身》雜誌所刊載的內容。

    這篇報導刊出的六年後,到了1968年《YoungLady》雜誌又報導了這則傳聞,並首次使用「阿菊人形」這個名字,故事當中的清子也換成了菊子,但內容和六年前有很大的差異。

    話說1913年助七的前妻去世,留下年僅二歲的菊子自行撫養,剛好那時北海道有個大型博覽會,助七就抱著菊子去參觀,離開前買了一個河童髮型的日本人偶送給菊子。到了隔年的3月24日,菊子因染上肺炎夭折。時間來到了1938年,助七打算搬去樺太居住,於是將菊子的遺骨連同人偶一起交付萬念寺的住持代為看顧,住持將人偶放在台座下方的抽屜便忘了她的存在,很快地過了十七年,到了1955年住持進行大掃除的時候,從抽屜取出人偶,才發現人偶的頭髮生長到腰際的部位。(摘自《YoungLady》1968年7月15日)

    <阿菊人形傳說變貌的過程>

    雖然該報導有提供「關於毛髮的鑑定,其實是動物的毛髮」之說,或是「六年之間頭髮會生長三公分」這樣的情報。但是有幾個矛盾點,首先大博覽會是1918年舉辦,並不是1913年,其次是過了這麼久的時間,住持竟然完全沒有發現人偶頭髮生長的現象,而是十七年後才發現。這些疑點使得該則報導欠缺可信度,而且和前述的《女性週刊自身》雜誌所報導的內容很多細節都不一樣,還引述是馬淵豊記者所說的內容。光是八年期間,就有三則不同版本的故事在世間流傳,如今保管阿菊人形的萬念寺,提出的官方說法仍以《北海道新聞》的報導為正確的起源。

    阿菊人形傳說的重點,擺在年幼亡故的少女,將其怨念寄附人偶身上所引發的靈異現象。新聞披露以後,震撼全日本,自此各地均傳出類似人偶毛髮生長的目擊事件,大部分為市松人形(木製人偶),少部分為西洋人偶(洋娃娃)及橡膠人偶。至於事件的真相為何,馬淵記者表示,針對這件事他不予置評。

    筆者也曾在緯來日本台看過某個綜藝節目,實地採訪一間外觀上不甚起眼的寺廟,裡面專門收藏被丟棄不要的人形玩偶。當住持帶領外景隊藝人進入收納室,果然陰氣森森,其中也有頭髮會生長的玩偶,竟然是以夏威夷跳草裙舞為造型的橡膠人偶,臉上的表情相當可愛,放在暗處攝影機拍攝到人偶的臉上,卻發覺眼神有些詭異,好像直盯著你瞧,教人直冒冷汗。

    據說這個呈現巧克力膚色跳草裙舞的玩偶早已停產,市值估算下來,至少幾十萬日幣跑不掉,同樣是戰前生產的玩具製品,不過寺方並不打算拿到開運鑑定團去估價,當然也不會上網拍賣,有朝一日他們也許會成立一座玩偶博物館,來展示這些長年下來累積的收藏品吧,我們拭目以待。

    文 / 銀色快手 怪談師、偽民俗學家
    你身邊也有蒐藏一些半夜會睜開眼睛的娃娃嗎

    <參考資料>
    小池壯彥,宝島別冊415『現代怪奇解体新書』
    『怪奇ドラッグ』創刊號,英知出版,2006年4月10日

  • 六代目日式 在 Alli 台北美食 台灣美食 新北美食 基隆美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24 18:12:20
    有 7 人按讚

    在休息日到休習日太愜意了🥺🥺
    休習日咖喱飯嫩肩牛💰260
    日常沙拉飯炙燒雞💰250
    蜂狂肉桂捲💰130
    休習日烤布丁💰130
    休習之日氣泡咖啡💰170
    海波浪冰釀咖啡💰170

    在這炎熱的夏日,比起到室外感受熱情的太陽,對我來說到咖啡廳避暑儼然是更幸福不過的選擇,請大家來收看這次的美食分享吧ε-(´∀`; )
    #休習日咖喱飯 嫩肩牛
    🌕🌕🌕🌕🌕
    最喜歡大人口味的咖哩了~休習日的咖哩屬於濃厚風味,吃起來除了帶有厚實、辛辣的調味外,我很喜歡這咖哩散在嘴裡所帶來的炙燒餘韻,配飯100分~在上菜的時候店員賣了一個小關子,讓我們猜猜咖哩醬加了什們特別的食材,飯後公布~原來小秘方是用了巧克力跟咖啡,店員說他們主要能提升咖哩整體的層次,這也難怪醬料的味道這麼飽滿。而主餐的部分共有四種口味:嫩肩牛、炙燒雞、舒肥豬跟小鮮菇,這次我選的是來自美國choice的嫩肩牛,這裡的牛肉是以舒肥的方式料理,雖然牛肉表面看起來有些生,但它其實是全熟的,實際吃起來這牛肉軟嫩中帶有些嚼勁,也帶有微微的煙燻感~不管是單吃還是配厚實的咖哩醬都很好。近兩三年台北的咖喱專賣店或咖啡廳買咖哩飯這件事,如雨後春筍般啪擦啪擦的瘋狂冒出,很多店家的咖哩都都以日式甜咖喱為基底,這次能吃到濃郁系口味的醬汁,真的眼睛一亮的驚艷感,整體來說除了好吃,用心滿滿的感覺也讓人感到溫暖,喜歡喜歡,十分推薦(˶‾᷄ ⁻̫ ‾᷅˵)
    #日常沙拉飯 炙燒雞
    🌕🌕🌕🌕🌕
    道別了濃厚系的味道,緊接而來的是清爽型的沙拉飯,上餐時,眼前印入的是滿滿的蔬食,小夥伴看了我一眼偷笑,不知道心裡在打什麼如意算盤,也許他心裡OS:阿平常不吃菜的人,等等看你怎麼吃完~好了題外話結束,回到正題,休習日的沙拉飯實在澎湃,它以黃金餐盤的製作公式:1份蛋白質與3份菜的比例製作而成,這沙拉飯像是溫沙拉的感覺,雖然我平常不太吃菜,但它真的蠻深得我心,首先我要大力稱讚基底的米飯,吃起來非常飽滿順口,再來加分的除了蔬果沒有土味外,店家特製的檸檬橄欖醬更是我的心頭好,酸酸辣辣醬汁淋在蔬菜飯上面,完全讓整碗飯的香氣和味道滿滿的提升,而主食的部分有三種選擇:炙燒雞、舒肥豬、烤野菜,我這次選擇的炙燒雞,是以香料醃製後再以烤箱炙烤的料理方手法呈現,上層的皮有焦脆脆的香味,而肉的本身吃起來的口感毫不乾柴,整體來說這沙拉飯比自己想像中的更厲害,吃的健康、非常開胃,我跟小夥伴都讚不絕口~
    #蜂狂肉桂捲
    🌕🌕🌕🌗🌑
    休習日的肉桂捲麵包體屬於扎實派,跟坊間比起來,這肉桂捲的蓬鬆度較低、嚼勁感高。味道方面,它吃起來甜度不會過甜,感覺是一個人吃也是可以完食的份量,另外它除了一上桌時,那肉桂香氣爆擊鼻子的香氣很加分外,灑在上層的核桃粒子也為舌尖帶來許多卡呲卡呲的口感,總而言之推薦給喜歡不濕膩肉桂捲的每個人( ´▽`)
    #休習日烤布丁
    🌕🌕🌕🌕🌕
    雖然我不是吃超過1000種以上布丁的布丁大師,但在吃完休習日的烤布丁,真有變成小當家評審模式:吃完背後開花、鯉魚跳水的即視感,我!大愛!這布丁!!休習日烤布丁的口感屬於外順內軟,不會過於綿密的跟布蕾一樣,它本身吃起來帶有珍奶味道,問了店家後才知道這布丁是泰式奶茶口味,它的基底採用泰式手標奶茶的茶葉,我想應該是沒有額外加煉乳,所以整體吃起來還保留著清爽感,另外我也蠻喜歡布丁最上層放的燕麥仁穀物和茴香,那散出的香氣,讓整個布丁的視覺、氣味的質感更上一層,請大家務必點這個烤布丁呀(⁎⁍̴̛ᴗ⁍̴̛⁎)
    #休習之日氣泡咖啡
    🌕🌕🌕🌕🌕
    休習日的氣泡咖啡,是檸檬蘇打水配上濃縮咖啡,喝起來有西西里咖啡的風味,氣泡顆粒的綿密感適中,喝起來非常順口外,檸檬的回甘在嘴巴裡的殘味也是我喜歡的氣味,整體來說咖啡因的味道因為檸檬的酸甜味顯的不會太濃,是個適合在炎炎夏日來一杯的飲品,所以請讓他原地取代啤酒吧(威
    #海波浪冰釀咖啡
    🌕🌕🌕🌕🌑
    以低溫萃取的海波浪冰釀咖啡,喝起來也是屬於清爽的口感,雖然喝咖啡因味比前面的氣泡咖啡來的重許多,但卻不會有厚重的感覺,就像水果冰茶一樣,濃中帶有輕巧的氣息,整體而言喝起來也很順,小夥伴說建議喜歡喝咖啡的人可以來試試看呀( ´▽`)
    #總評
    🌕🌕🌕🌕🌕
    從鹹食到甜點再到最後的飲品,每一道都感受到滿滿的用心,是間很值得再訪的咖啡廳呀。環境方面,休習日以純白色為基地,除了微寬敞的空間外,我很喜歡這裡的開放式吧台,讓人有種寬敞的舒適感,非常放鬆,另外大推這裡的服務,店員都好親切,在介紹菜色的時候,像在介紹自己的孩子一樣,眼神有種發光的感覺,好可愛~好的,這次的分享就到這結束,喜歡的人記得分享、收藏文章,在這裡提醒大家一下,因為疫情的關係,店裡桌位數有調整,目前內用採預約制,到訪前要記得私訊店預約,以免撲空呦~~我們下次見(*¯︶¯*)
    —————————————
    📍休習日 @z.day.cafe
    🏠台北市大安區樂業街41巷2號
    🚇六張犁
    💳現金
    #台北美食 #台北咖啡廳 #六張犁咖啡廳 #相機食先 #手機先食 #taipeifood #popdaily #popyummy #4foodieforfoodie #alli吃台北 #alli吃咖哩 #alli吃甜點 #dcard美食板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