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六七十年代香港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六七十年代香港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六七十年代香港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六七十年代香港產品中有1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於上環最歷史悠久的街道 - 水坑口街上有一間不太起眼的雜貨店 - 朱榮記。營業時間的店舖門外經常擺放了塑膠豬仔錢罌,相信喚起不少老街坊對六、七十年代香港塑膠業興盛的日子。 當年香港不少家庭式的小工場使用啤機製作塑膠製品,加上家庭主婦及學生提供廉價勞動力加工塑膠製作,造就香港輕工業起飛。圖中的塑膠豬...

 同時也有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萬的網紅MPWeekly明周,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文化後浪】近年多了年青人投入木工製作,期望復興這曾風光一時的 #香港製造。 「一木工房」的周健龍(Ken),是其中一員。他談起香港木工從前的風光:「以前六七十年代,香港有香港傢俬廠,香港傢俬廠的機器也是香港製造的。」 曾用3年時間,走訪中港台學習木工的他,上年開設工作室,冀盼與其他木工人,做...

六七十年代香港 在 Kelly Cheung 張曦雯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9-21 09:43:56

【🐼WWF網上金旗認捐活動🐼– 認識鯨鯊】到底係「鯨魚」定係「鯊魚」? 鯨鯊其實唔係鯨魚,而係鯊魚嘅一種。 鯨鯊係屬於一個獨有嘅鯨鮫科(或鯨鯊科)入面嘅鯨鯊屬,鯨鯊亦都係呢個科同屬嘅唯一成員,亦係目前世界上體型最大的魚類,身長仲可以達21米。 深灰色嘅身上有獨特呈棋盤狀嘅白色斑點及橫紋。...

  • 六七十年代香港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8-12 11:02:07
    有 46 人按讚

    於上環最歷史悠久的街道 - 水坑口街上有一間不太起眼的雜貨店 - 朱榮記。營業時間的店舖門外經常擺放了塑膠豬仔錢罌,相信喚起不少老街坊對六、七十年代香港塑膠業興盛的日子。

    當年香港不少家庭式的小工場使用啤機製作塑膠製品,加上家庭主婦及學生提供廉價勞動力加工塑膠製作,造就香港輕工業起飛。圖中的塑膠豬仔錢罌為舊式錢罌,底部不設蓋掩取出硬幣,用家只能剪爛錢罌取錢

    #朱榮記 #上環 #水坑口街 #豬仔錢罌
    #昔日香港 #塑膠豬仔錢罌

  • 六七十年代香港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6-20 07:48:16
    有 134 人按讚

    華富邨華光樓的銀都冰室於1968年開業,陪伴華富邨及一眾街坊由入伙走到重建前的最後時光。店內陳設仍然保留六、七十年代香港舊式冰室風味,天花的白色吊扇,碎花紙皮石的牆身及地磚,圓型無椅背的木櫈以及不設軟墊的卡座。

    雖然華富邨係原址重建,不像北角邨及山谷道邨般整個地方徹底消失,但大規模重建完工後,很多事情也可以發生,例如地舖搬入商場舖位,感覺已經完全不同。

    值得一提的係銀都冰室與清漉聯乘了一款樽裝絲襪奶茶,承惠二十八元一枝。入口味道比便利店大牌子的罐裝奶茶香滑,希望未來有更多售賣點,支持一下本地出品。

    #華富邨 #華富 #冰室 #銀都冰室 #華富重建
    #清漉 #公共屋邨 #公屋 #華光樓

    參考資料

    https://hk.appledaily.com/food/20210411/EGPFPZZ4T5DYDKS52PVIUT4GRQ/

    https://hk.appledaily.com/food/20210411/EGPFPZZ4T5DYDKS52PVIUT4GRQ/

  • 六七十年代香港 在 明周文化 MP Weekly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6-01 20:00:35
    有 151 人按讚

    【#文化後浪】近年多了年青人投入木工製作,期望復興這曾風光一時的「香港製造」。一木工房的創辦人周健龍(Ken),是其中一員。他談起香港木工從前的風光:「以前六七十年代,香港有香港傢俬廠,香港傢俬廠的機器也是香港製造的!」

    三年間,他走訪中港台學習木工,兩年前開設工作室,與其他木工人做出更好質素的作品,也聯合辦木工展覽,冀盼再振興這本地工藝。

    更詳盡訪問:https://bit.ly/3yL4wbc
    ---
    延伸閱讀:
    【文化後浪 創作香港】系列文章:
    https://bit.ly/3vq8Gn2
    【文化後浪】系列影片:
    https://bit.ly/3yscINk
    ---
    ◢ 緊貼明周文化 ◣
    MeWe:bit.ly/3oCfmuo
    Instagram:bit.ly/2TORYuE
    YouTube:bit.ly/2klNzmB
    Telegram:t.me/mpwchanneldepthreport
    #周冠威 #十年 #自焚者 #黃綺琳 #金都 #江記 #動畫家 #離騷幻覺 #黃進曦 #風景畫家 #KelvinYuen #袁斯樂 #風景攝影 #獅子山 #周健龍 #木匠 #香港製造 #陳少華 #KaCaMa #許瀚文 #空明朝體 #字體設計 #岑寧兒 #江CYLeo #口琴 #MattForce #香港hiphop #蔣曉薇 一木

  • 六七十年代香港 在 MPWeekly明周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0-09-06 19:34:47

    【文化後浪】近年多了年青人投入木工製作,期望復興這曾風光一時的 #香港製造。

    「一木工房」的周健龍(Ken),是其中一員。他談起香港木工從前的風光:「以前六七十年代,香港有香港傢俬廠,香港傢俬廠的機器也是香港製造的。」

    曾用3年時間,走訪中港台學習木工的他,上年開設工作室,冀盼與其他木工人,做出更多有質素的傢俬,復興這「香港製造」。有木工人發起首個木工展覽,集結7個本地木工單位舉行聯展,向更多人推廣香港木工。Ken亦有一個與本地手作人crossover的系列,如跟滕織及皮革合作造木櫈,令工藝變得更生活化。

    隔周日,細聽文化界新浪潮,創作背後的一份信念。
    -----------------------------------------------------------------------------------------
    明周娛樂 https://www.mpweekly.com/entertainment/
    https://www.instagram.com/entertainment.mpw
    明周文化 https://www.mpweekly.com/culture/
    想食明周 https://www.facebook.com/foodiempw/
    INNER https://www.facebook.com/innermpw/
    https://www.instagram.com/in__ner

  • 六七十年代香港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0-07-15 13:00:08

    足本訪問:https://bit.ly/2BPOmEM

    祖傳的味道如何在香港傳承下去?在佛山有遠近馳名的滷水扎蹄;在香港,百年零食店陳意齋的老闆在上世紀把滷水扎蹄這道貴重的餐桌食品,經過精心改良,用腐竹繞成豬蹄般的形狀,加入蝦子增加鮮味,形神俱備地帶進平民百姓的生活中。六七十年代香港電影院盛行,人們都會在買上一兩支,切成一片片帶進電影院內進食,就像今天的爆谷熱狗。蝦子扎蹄其貌不揚,像隨處可見的腐皮素肉,且咬一口,卻會發現它內藏的心思。陳意齋的蝦子扎蹄選用了「二黃」腐竹,「二黃」即是第二浸黃豆豆漿所製成的腐竹。因為「二黃」比較韌身,製作出來的扎蹄較普通腐竹更為煙韌有嚼勁......

    ===================================
    ? 8折全年睇《蘋果》即慳$121!
    現有日費訂戶亦可轉訂? http://bit.ly/2YwE3Ma ?
    訂閱《飲食男女》YouTube: http://bit.ly/2Md5V2k
    Facebook: http://bit.ly/2MJejcp
    Instagram: http://bit.ly/2EA3qpR

    相關影片:
    【魚肉燒賣比拼】 點心顧問盲試六大叮叮魚肉燒賣 冠軍有魚香味又彈牙 最差一陣麵粉味連咬開都難(飲食男女) (https://youtu.be/QsF59sHD3Wk)
    【不時不食】盛夏當造潮州薄殻 細如瓜子清洗麻煩 金不換炒鮮香惹味 食到嘴舐舐(飲食男女) (https://youtu.be/ijCaKuIwZh4)
    【元朗消夜王者】神級鑊氣炒飯檔重開 日賣70盒 $50/盒即叫即炒 老闆炒到手骹移位:冇理由因為賺多啲而一次過炒 (https://youtu.be/-DjDZdrM1o4)
    【港女嫁穆斯林】瞞家人拍拖4年信埋伊斯蘭教 為巴基斯坦老公學煮咖喱:佢話我Rubbish!(果籽) (https://youtu.be/xT3rvyE00eY)
    【東方昇與狗】沒養狗的愛心狗奴 花約萬元醫治流浪狗:牠有病你不會丟下牠 (果籽)(https://youtu.be/RpvKaDArWrc)

    #飲食男女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佛山名菜 #蝦子扎蹄

  • 六七十年代香港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8-03-22 15:18:51

    是甚麼,令人日月摩挲,歲歲堅持?
    何啟昌出產的蓮蓉,在行內數一數二,不少酒樓和酒店都是訂戶。蓮蓉的香和滑不屬張揚一類,從費時的製作過程,得見誘人的端倪。
    紅衣湘蓮,圓實飽滿;何佐楠搬來一張櫈仔坐到熱氣蒸騰的水盆邊,開始為20斤蓮子褪衣。搓搓復捽捽,彎腰又揀又洗,待得蓮子粒粒淡白分明,半小時已經過去了。
    「烚蓮子,洗蓮子,煲蓮子,磨蓮子,鏟蓮子,幾個工序基本上要七個小時。」
    62歲的他「十幾歲就跟父親做到現在」,已花去數之不盡的七小時。他是專營點心餡料的何啟昌食品製造廠第三代傳人,和57歲的弟弟何佐彪40多年來共守家業。
    「何啟昌」是他們的祖父,在廣州起家;一個招牌於上世紀50年代隨父何廸匯來港,1973年長沙灣現鋪兼小廠開業。六七十年代,香港人流行買月餅供月餅會;高峰時期,何啟昌要動用兩隻機械裝置的大銅鑊,日日鏟蓮蓉,及至80年代末大陸開放,很多行家紛紛搬往內地。
    「我們只有兩兄弟,根本兼顧不了又上國內又在香港。看過很多朋友,管理不到內地,品質好容易全部走樣。我不如在香港,寧願做少一些做精一些。」何佐楠說。他指坊間或內地平價貨,不少聲稱「100%蓮蓉」的卻摻入其他雜豆;鏟黃蓮蓉又以人造色素取代焦糖。他和弟弟由粒粒蓮子至蓮蓉成型,堅持全程自己做,「保證到所有工序都不會有問題出現。」
    今天,何啟昌批發材料有三十多種,惟獨蓮蓉豆沙仍在老店由兄弟生產。當年,二人跟父親學曉鏟蓮蓉;弟彪至今未婚,就由兄楠兩個兒子繼承衣缽,但又不敢束縛太多,「他們有他們的新思維去運作,我都不理了,只不過在成品技術上給予意見。」2016年,他們專門在葵涌工廈買新廠,讓年輕的兩兄弟自由發展。
    36歲的長子何耀基說:「從小到大,我看着爸爸跟住爺爺一齊做,我自己都有個心,就是適當時候需要回來幫手。」他和24歲的弟弟何耀健3年前一起回歸,像爸爸和細叔年輕時一樣,哥哥主外見客,弟弟主內生產、理貨。
    一間老字號,悠悠傳承的除了技術,還有祖輩、兄弟合拍的身影。


    撰文:韓潔瑤
    攝影:陳秉謙

    何啟昌
    地址: 九龍長沙灣福華街556號地下
    電話:2743 9668
    ========================================
    飲食男女App大革新!立即開App寫食評,下一個食神可能就係你!✍
    ?iOS App 下載:http://goo.gl/ZNVWFd
    ?Android App 下載:http://goo.gl/MrW6YE

    即like《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即刻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
    http://goo.gl/KwjNOE (@eat_travel_weekly)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