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公立幼兒園行政人員考試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公立幼兒園行政人員考試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公立幼兒園行政人員考試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公立幼兒園行政人員考試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4萬的網紅沃草 Watchout,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沃草快訊 #武漢肺炎 連4日本土無新增!各級學校延後至2月22日開學 春節風景區進行總量管制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3)日下午召開記者會,指揮官、衛福部長陳時中宣佈國內新增 2 例境外移入COVID-19個案(917-918),為無症狀印尼籍漁工。本土無新增。指揮中心及教育部宣布,學校加強環...

  • 公立幼兒園行政人員考試 在 沃草 Watchout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2-03 15:24:57
    有 414 人按讚

    #沃草快訊 #武漢肺炎 連4日本土無新增!各級學校延後至2月22日開學 春節風景區進行總量管制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3)日下午召開記者會,指揮官、衛福部長陳時中宣佈國內新增 2 例境外移入COVID-19個案(917-918),為無症狀印尼籍漁工。本土無新增。指揮中心及教育部宣布,學校加強環境消毒,延後至2月22日開學。交通部則宣布春節期間國家風景區、主題遊樂園進行總量管制。
    .
    指揮中心也澄清,並無疫苗訂金5000萬及立委關說情事,去年的肺炎死亡人數也沒有如「中國時報」所指增加6000人,是「中國時報」搞錯數據。
    .
    #各級學校延後開學加強清潔消毒
    .
    教育部長潘文忠表示,今年寒假結束後緊接春節假期,原先規劃18日便開學。但為了讓學校能在學童返校前,校方有時間進行完整的清潔消毒,以確保學生健康。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含公立幼兒園)延後四日至2月22日開學,休業亦延後至7月2日。
    .
    潘文忠表示,大學、樂齡、終身學習機構亦延後至2月22日以後開學。私立幼兒園、非營利幼兒園、課照中心、補習班因在假期時間仍有上課,持續運作中,相關健康監控、清潔持續進行,因此不延後開學。
    .
    技專統測、國中會考考試日程不改變,考試範圍改變。大學指考延後至7月3日至5日,考試範圍不會改變。大學入學推甄、研究所入學考試依照各校規範如常舉行。
    .
    2月17日至21日校園不開放進行清潔消毒,大專院校消毒期間如有開放,應落實實聯制。延後開學期間(2月18日至21日)可請防疫照顧假。
    .
    開學後兩週內,各校學生應量測體溫,並加強衛教宣導。也請家長主動關心學生健康、量測體溫,如有發燒狀況可請假休息不列入出缺勤紀錄。
    .
    高中以下學校(含高中)延後開學期間(2/18-21),家長其中一人如有照顧「12歲以下之學童」、「國中、高中、五專前三年,持有身心障礙證明子女」之需求者,需求,可申請防疫照顧假。雇主應予准假,且不得視為曠工、強迫勞工以事假或其他假別處理、不得扣發全勤獎金、解僱或予不利之處分。
    .
    陳時中表示,這是單純行政消毒的考量,若是指揮中心因防疫考量決定延後,會以兩週十四日為基本時間,不會只有四日。
    .
    #交通部春節期間進行風景區總量管制
    .
    交通部表示,觀光局轄管的13個國家風景區,在大年初一至大年初五進行總量管制,進行預警、分流機制。封閉型景點超過50%流量時,就啟動分時分流機制;開放型會在達容量上限
    .
    25家主題樂園也進行總量管制,當遊客量超出50%時啟動預警及分流機制,至60%時進行總量管制措施。
    .
    指揮官陳時中也提醒,避免人潮眾多區域,戴好口罩。
    .
    #指揮中心澄清中國時報誤解及立委介入疫苗採購傳言
    .
    針對「中國時報」指去年肺炎死亡人數較去年增加6000餘人,指「不普篩疑雲重重」。指揮中心指出,這是混用統計處與疾管署的不同數據造成的誤解。陳時中指出,統計處為依據WHO標準,以起始原因來計算;疾管署的數據為監控疫情之用,是以最終死因進行匡列。後者數據往常就比前者高,但兩種數據在去年都有下降。
    .
    針對有人指控民進黨立委吳秉叡介入疫苗採購導致破局。指揮中心回應記者提問澄清,沒有五千萬訂金一事,也沒有任何一位立委可以介入疫苗採購。理解國人對疫苗關心,也請國人給指揮中心一些空間。
    .
    #部桃群聚後續
    .
    指揮中心指出,目前全案居家隔離人數4288人,醫院63人(另有479人已解除隔離),社區845人,回溯3380人(其中2320人檢驗為陰性)。
    .
    案889接觸者第一波採檢人數276人,其中1位陽性(案908),275位為陰性。第二波擴大採檢166位,有159人為陰性,7人檢驗中。
    .
    衛福部桃園醫院清零計畫採檢2136人,今日首日預計採檢962位。採檢過程迄今順利良好。其中在風險區及進出流動人員尚未採檢抗體的員工,將會進行血清抗體採檢。
    .
    陳時中指出,桃園醫院要全面恢復機能,最快也是過年後的事情。
    .
    #越南自低風險國家調整至中低風險國家
    .
    指揮中心表示,越南近期爆發感染源不明的大規模群聚,即日起將該國自低風險國家調整至中低風險國家;各國感染風險級別最新名單如下:
    .
    低感染風險國家/地區:紐西蘭、澳門、帛琉、斐濟、汶萊、寮國、諾魯、東帝汶、模里西斯、馬紹爾群島、柬埔寨。
    中低感染風險國家/地區:澳洲、新加坡、越南。
    .
    #本日境外移入個案詳情
    .
    案917及918均為印尼籍20多歲男性漁工,今(2021)年1月16日搭乘同班機來臺工作,皆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防疫旅館居家檢疫,迄今無症狀。2人2月1日檢疫期滿後,由仲介公司安排專車至醫院自費採檢,於今日確診。已掌握2名個案之同車接觸者共16人,因有適當防護,列自主健康管理。
    .
    #疫情累計
    .
    國內今日新增2例境外移入COVID-19病例(案917至918),截至目前累計160,437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155,366例排除),其中917例確診,分別為803例境外移入,75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2例航空器感染及1例不明;另1例(案530)移除為空號。確診個案中8人死亡、834人解除隔離、75人住院隔離中。
    .
    ------
    #沃草需要你 #定期定額募集中
    每月 199 元,留下守護台灣的力量! https://waa.tw/fRm7DF
    FB/IG_watchout.tw|TG/YT_WatchoutTW|TW_watchoutTW

  • 公立幼兒園行政人員考試 在 范雲 FAN, Yun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12-08 09:08:00
    有 3,075 人按讚

    #教育部預算提案通過34案

    #監督預算使用
    #讓政策執行更精準及有效

    審查預算是立法委員的重要職權,除了「刪減」不必要的預算外,還有「凍結」預算以及提出預算使用的條件「主決議」兩種手段。目的都是為了要讓人民納稅錢妥適及精準運用,推動政策。

    上個星期立法院教文委員會審查教育部明年度的預算,教育部110年歲出預算編列2,613億元,佔政府所有歲出21,022億元的12.4%,是關乎台灣從高教、國教、幼教到終身教育、體育及青年發展等面向的重要部會。

    整個委員會總計提出四百多個案子,我則有34案,最後通過2案刪減、17案凍結及15案主決議。

    教育經費非常重要,我所有提出的案子,大部分是延續我先前關注的議題,希望教育部所有單位明年在執行相關政策時,能「正確妥適」,而不是「為做而做」。以下跟大家報告6大重點。

    1⃣性平教育

    性別平等一直是我關注的核心領域,雖然性別平等教育法施行17年,但落實到第一線還有很多需要努力的。

    我提出包括專科以上學校推廣教育、師資職前培訓、教師在職進修、國家教育研究院教科書審查、身心障礙及特殊教育、「性別平等教育師資人才庫」及「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調查專業素養人才庫」等面向,都必須避免出現強化性別刻板印象、針對女性及同志的偏見與歧視、對多元家庭的貶抑等錯誤內容。

    教育部各單位應強化或研擬相關檢視與監督機制,確保所有課程與計畫執行都能符合《性別平等教育法》、《教育基本法》、《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施行法》、《兒童公約施行法》等法規,推動落實性別平等及人權教育。

    2⃣幼兒園

    台灣目前幼兒園最大的問題是 #公共化不足,但現在年輕家長又以雙薪家庭為主,孩子們就讀幼兒園的需求很高,造成幼兒園形成「賣方市場」。因此不管教育部再怎麼推動「準公共化幼兒園」,希望用政策和補助確保私立幼兒園既平價又有品質,成效終究有限。

    過去教育部回應廣大建置公幼的呼聲,多以經費太高為理由說難以建置。但是經過我請教育部詳細估算,若國民教育向下延伸至3歲,所需增班設園及人事經費為443.03億,其中每年固定支出人事費為308億元。

    這和目前110年編列的幼教339億預算(包括建置擴大公立及非營利幼兒園佔91億、準公共化佔86億、擴大2-4歲發放育兒津貼佔162億),僅差距104億;且初期建置完成後,後續每年人事費僅為308億元,還比現在一直發補助津貼的339億為低。

    因此在幼兒園,我首先要求教育部應重新整體研究及評估以建置真公共化幼兒園或國教向下延伸為目標之學前教育政策(包括人口變化、量化研究、經費預估、資源需求、人力缺口、時程規劃、對市場之影響、因應少子女化問題之影響、各種方案之比較等);另外針對幼兒園虐童事件相關的罰則、調查流程、性別事件的處理機制、全國教保網查詢系統修正等都有提案。

    3⃣教師權益

    教育場域中的教師權益我一直非常關心,擔任教文委員會委員這兩個會期也接到許多陳情案,發現現行機制對老師們的權益保障有不夠完善之處。包括代理教師待遇及聘期等;教師兼任行政職工作量與加給不成比例及影響教學;教師資格考試試題釋疑不夠公開透明等;我也都一一提出提案要求教育部檢討改善並完善配套措施。

    4⃣學生主體

    跟學生權益有關的提案,則包括身心障礙學生高中升大學甄試的院系需求及實際開缺情形檢視,校園心理輔導機制及人力配置,不合時宜不合理的黑心校規需重新檢討,需確保第二專長專長教師的教學品質,校園應推動飲食教育等。

    5⃣社會教育

    教育部除了高教、國教、幼教等跟校園直接相關的業務外;還有一大塊是在社會教育,包括推動家庭教育、新生閱讀計畫、圖書館管理等,觸及層面不只是在各層級學校學習的孩子們,還包括家長及所有廣大的民眾。

    我之前一直關心的「iLove」、「iMyfamily」及「iCoparenting」網站,以及跟《國王與國王》這本童書有關的新生閱讀計畫和各地圖書館管理,就是屬於社會教育的範疇。

    因此我也分別提案請相關單位必須確保推動內容符合性別平等、兒童人權與我國社會之多元家庭型態等,以及專業人員具備足夠之素養與能力,避免預算被濫用於錯誤教育內容。

    6⃣體育發展

    最後,教育部下轄體育署,我發現體育署各項業務推動上對於性別平等都不夠具有敏感度,因此分別就體育人員的性平教育、體育界的性騷擾防治機制、體育場館的設施設備以及體育署網站等面向,請體育署能夠逐步檢討改善。

    另外,我發現許多運動員勞動權益機制不足,例如近年來頻頻傳出單項協會及贊助廠商逼迫運動員使用不合適之運動服飾或鞋具,嚴重影響運動員權益,但相關求助管道卻非常有限;也提案要求體育署應參考世界運動產業發展之進程,協助運動員工會組織之設立,進一步保障運動員權益。

    以上這些提案,都已經在教文委員會審查通過,我會持續監督並和相關單位一起討論改善內容。謝謝公部門的長官同仁都很願意配合,一起為更好的政策努力。有任何新進度,再跟大家報告。

    #實質監督
    #提出解方

  • 公立幼兒園行政人員考試 在 吳崢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8-10-15 15:18:13
    有 111 人按讚

    *關於選舉與政見

    站路口、掃市場、握手拜票,為什麼新政治選舉有時看起來跟傳統政治人物沒什麼差別?

    選舉就是一個追著人跑的過程,選民在哪,候選人就要到哪。舉凡路口、市場、學校前、宮廟口、乃至各種大大小小的地方活動,紅白帖是一般人最耳熟能詳的印象,但其實除了紅白帖外還包括鄰里活動、感恩餐會、園遊會、地方演出、神明誕辰等千百種場合。

    對新人來說,要把握每個人潮聚集的時候向大家宣傳、介紹自己,或推廣主打的議題與政見;而選民看的,除了候選人的個人特質之外,很大程度也是你有沒有「誠意」來露臉參加這些活動。

    或許有人會不以為然:選舉是看政見又不是比出席,但基層這樣的生態其實不是沒有道理。畢竟,政見要靠人來落實,選舉最後其實選的是人而不是選政見。講個更直白的,很多民眾經歷過選舉不知道多少次了,看了這麼久什麼樣的候選人、什麼樣的場面沒看過?所以對他們來說,與其聽信華麗的選舉語言,不如看這個人到底跑得勤不勤快、有沒有心,更重要的:未來我有需要的時候找不找得到人?

    因此的確許多人會把候選人的出現當成一個篩選指標,而像我這樣的新人要做的,也就是用行動證明我有這個決心與毅力,未來如果當選會重視地方,為大家努力!

    (同時政見也是很用心的!以下文長一次看)

    ☞ 政見好讀版:http://bit.ly/2JOkw37

    ——————時代台北共同政見

    #托育!新手爸媽不煩惱,台北放心托
    台灣少子化嚴重,公共托育設施不足,私立托育費用過高,家長不敢生,生了又養不起。

    1. 全面盤點台北市校園閒置空間,推動台北市公立國小及國中校園至少都設置一間「公共托育家園」或「非營利幼兒園」,提升公共托育數量,讓家長別再為了進入公共托育而到處求助無門。
    2.改善托育人員、幼教師、教保員的工作環境與條件,鼓勵優秀年輕人從事相關工作,配合公托數量提升來增加師資及人員數量與品質。
    3. 增進現行保母登記制的管理功能,建立保母「考核及獎勵制度」,獎勵優秀保母,淘汰不適任的保母,讓家長安心。
    4.建置私幼資訊網站,將收費、設備、師資等相關資訊透明化,讓民眾得以公開比較,避免私幼隨意哄抬漲價。

    #教育!早上睡得飽,健康學得好
    台灣中小學生每天7點半就需到校,參加朝會或考試,一直到傍晚5點才下課,上課時間長達9.5小時,遠超過其他國家。例如鄰近日本大約是6小時。根據專家學者調查,將近7成的台灣學生不想到學校的原因是「睡眠不足」;研究更指出,長期睡眠不足導致學生注意力難以集中,學習能力下滑,更易引發情緒管理問題,導致身心疾病。

    1. 中小學生8點30分到校,讓學生有充足精神,提升學習意願與效率。
    2. 中小學校全面取消朝會,增加學生自主時間。

    #長照!家中長輩, 台北幫您擔
    家中長者的照顧,多由家屬及外勞來負擔。然而,針對重度失能的長者,現行政府提供的喘息服務一年僅提供21天,一個月平均休不到兩天,讓家屬承擔巨大的照顧壓力。時代力量台北市議員候選人共同主張:
    重度失能者由政府每週提供一次喘息服務,讓照顧者家屬至少每週休息一天,並且納入外勞聘僱家庭,舒緩家屬及勞工的照顧壓力,提升照顧品質。

    並且,居家服務是最多人使用的服務項目,因此,提高居家照服員人數與服務品質,是落實長照體系健全的重點。

    1、應確立長照服務人力的培育與留任機制,除了提升薪資待遇,也應積極規劃多元的升遷管道,鼓勵一定年資以上的照服員升任機構負責人,把專業人才留住!
    2、另外,照服工作無法久任的原因之一,在於「傭人化」,也就是說照護的「專業人員」經常被當成「傭人」來使用。我們主張,應該要提供「照服人員」優良的職場環境,並積極宣導照服人員的專業性,提升民眾對居家服務及照服員的認識,讓照護員得到工作認同感和社會尊重,吸引更多人投入居家服務職場,同時提升照顧品質。

    #議會!專業問政,市民看得到
    議員於議會的問政應公開透明。同時,應強化市議會的幕僚部門,加強市議會專業監督市府的能量。時代力量台北市議員候選人共同主張:
    1. 比照立法院,台北市議會各委員會開會時,應全程線上直播與全面製作即時記錄。
    2. 強化市議會法規研究室,設置市議會預算研究室。
    3. 主動公開議員政治獻金細目及財產申報紀錄。

    #勞動!簡化勞動檢舉,台北好工作
    勞動法令未徹底落實,就無法充分保障民眾工作權益。也有許多學生打工族投入職場前未了解自身權益,而遭受不平等待遇。

    1. 勞檢申請便利化。優化台北市線上勞檢申請系統,降低申請阻礙、提高申請意願。
    2. 把關勞檢,強力監督。目前勞檢實際處分率只有26%,為確實保障勞工權益,應加強勞動檢查,補足勞檢人力、增聘勞檢員。查獲違法即應處罰,並提高處罰基準。
    3. 保障學生打工族,強化勞動權益意識。為保障學生打工族的權益,高中校園設勞動諮詢專員,提供勞動諮詢服務;高中每班每年至少安排一次勞動權益課程。

    #城市!精進市容,台北好形象
    台北市身為國際化的首都,卻缺乏清晰的形象,城市的歷史紋絡被雜亂的廣告看板、遮雨棚、鐵窗、纜線所淹沒。

    1. 台北市政府應針對各區歷史街區及歷史建物周遭,推動組成在地市容委員會,凝聚符合該地歷史脈絡的市容標準。例如:廣告看板的規格、搭設規範、鐵窗規格等。
    2. 編列相關經費,協助各區原有設施之改善。
    3. 增加對於歷史街區保存與維護之預算。

    ——————在地方的政見與政策觀察

    #長照 :老了就變成家庭負擔的觀念應該被翻轉。

    預計在2025年,台北市的高齡人口將佔20%以上,每5人就有一位高齡人口。有8成以上的家庭必須同時兼顧工作和照護長輩,如果跑醫院就得請假去醫院顧,一但出院沒人接手又要請假,找政府幫忙卻不知道找哪個窗口,也不知道申請資格限制……最後還是自己請假最快。長期下來不管是職場壓力、對經濟還是體力都是很大的負擔,影響了很多家庭的身心健康。

    讓資源更平均的做法,除了落實在地老化整合社區服務,還有建立跨部門平台做資源調度。我更希望推動更多高齡友善的公共空間,以及發展在地據點,例如鼓勵鄰里與社區藥局合作。整合資源從小地方接起來,讓長輩安心,讓負責照顧的人放心,長輩不再是家庭的負擔,會是我在市議會把關長照政策的方向。

    [影片] 1分鐘講長照
    https://www.facebook.com/votewucheng/videos/597840430630411/

    #居住:包租代管提升社會住宅比例,讓青年住得更沒有壓力

    如何讓台北成為一個更宜居的城市?我和團隊拜訪了崔媽媽基金會詢問現況。現在租屋市場的普遍狀況,無論是去社區布告欄撕紅紙,或是上網媒合,都是屬於「地下交易」,也就是無法讓房東的收入變成所得申報。台北市有租金補貼,只是申請門檻高,但公共住宅又是需要審慎評估的長程計畫。其實,任何政策工具都難以在短期間發揮效果。因為台灣的租屋市場大概只佔整個房屋市場的10%左右。除了年輕人之外,獨居老年人以及行動不便者更是弱勢,房東通常不願意租給這些相對麻煩的房客。相對而言,年輕人收入變高的可能性較高,搬家的能力也比較高,可選擇的條件也比較多。

    就理想來說,應該從建構居住安全網,到發展租屋市場,進而可以完善整個居住市場機制;而要讓這個過程成為可能,除了看得見的軟硬體:公宅與租金補貼之外,更必須要從資訊揭露、金融調控、稅制改革等大處著手,才能真正保障每一個人的居住權利。

    #公宅:需要市議會和地方的支持,這正是議員能出力的地方

    推動公共住宅,會遭遇到地方上許多的質疑與阻力,這是合理的,突然增加大量外來居民和你共享原有的空間,生活或多或少都會被影響。如果一味追求硬體面的效率而忽略了軟體與之中「人」的因素只會激起反彈,反而造成反效果。以健康公宅為例,健康公宅藉由增加社福設施,一面減低公宅對居民的負面觀感,一面讓原有生活更加便利,我認為這就是對市府和社區都雙贏的策略。推動公宅不只是市府的責任,也需要市議會和地方的支持。有許多現任議員選上之前說一套,投票表決卻反對公宅。未來進入市議會,我也會支持與協助,來推動公共住宅在北市的規劃。

    #交通:行人安全、機車族與停車位

    政策出發點,以車或以人為考量就會有不同的結果。隨著高齡化人口結構下來,體貼長者的行人穿越需求會逐漸擴大,而汽機車的路權設計也應該調整,讓城市移動更合宜、便利。

    一、行人

    在光復和基隆路口這裡,要去對向早市買菜的居民為了省時間都要斜切著走。大型路口由於路幅太寬,綠燈通行的秒數不夠長,其實很容易讓行人忽略安全。雖然短秒數對機車族來說可以少曬一點太陽,但行人的安全也要考慮到,很多長者過馬路沒辦法說加速就加速。

    目前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台北市交通局的因應方式是:
    1.在大型路口延長秒數,像是信義路從30秒延長到38秒。
    2.設置手動綠燈延時裝置,按了按鈕就能延長15秒。目前在測試中,預計擴大設置地點以醫院、公園等行動緩慢族群有需求的地方為主。

    除了最直覺的延長秒數,將路寬縮小或增加行人庇護區也是可行的方法,但無論是工程、經費都是未知的挑戰。未來我也會繼續關注交通和行人安全方面的議題,再和大家分享。

    二、機車

    一直以來,政府都沒有把機車路權放入改革的範圍,以汽車為主規劃好汽車走哪裡,剩下的才給機車走。在政府的腦袋裡面,機車族其實並不重要,媒體也經常形塑機車是危險交通工具的刻板印象。久而久之,機車族變成道路上的次等公民,不但機車能夠行駛的路面縮減,停車位也被劃掉。但是事實上,機車是一般人普遍最常用來移動的重要交通工具,現下狀況卻是最大宗的機車族的道路權益普遍不被重視。

    我認為未來市政府應該檢討「快車道禁行機車」和「機車兩段式左轉」這兩項政策,並篩選重點道路優先試解禁,以車速分流來取代車種分流的舊思維,讓機車騎士可以更安全得駕駛,重新規劃汽機車的動線,我認為這絕對會是大家生活有感的政策!

    三、停車位

    以台北市停車管理工程處提供的數據來看的話,建物附設車位與登記車數量比,松山區48%比較缺乏停車位,而信義區68%則相對充裕,高於台北平均59%;不過事實上,停車位不患寡而患不均。考量到區域特性,信義計畫區發展較晚近,不論在建物附設停車位與公共車位數都規劃較完善,但與在地居民的生活地域不見得重疊,我在地方上走動時仍常收到在地里民反映停車位不足的問題。例如很多車位是辦公大樓或公司附設停車場,一般人停不進去。數據的表現是一回事,但每個人每天生活最直接的感受又是另一回事,綜觀市府未來規劃白皮書,會以減少路邊和巷弄的停車位,增加公共停車場的方式來替代,但我認為公共停車場的收費必須要在民眾能接受的合理範圍,以減輕汽車通勤族的負擔。

    四、天橋與市容

    以前交通動線的考量是以車輛為主體,原本是為了確保人車分道的安全考量,然而這樣的立體穿越道路設施,其實不只推嬰兒車的民眾、高齡長者和身障人士的使用不便,天橋墩柱佔據人行道轉角空間也讓動線、視線不良。目前在信義區有5座、松山區有1座要拆。我認為,既然評估過在地使用率不高,拆除不只讓行人能用的空間變寬,更有利於營造無障礙友善的通行環境,也可以省下每年的維護費用。政府對天橋的去留應該有一致的判斷標準,對於行人路權、交通和市容景觀才會整體提昇。

    五、捷運

    捷運東環段的目標是以大東區的概念發展東側捷運系統建設,填補目前文湖線、松山線、板南線、信義線之間的南北連結缺口,並在未來連結捷運南環段跟北環段,進一步提升大台北地區大眾運輸的整體效能。

    捷運局的目標是在今年底完成可行性評估,並且送交通部、行政院審議。接著再經過環評、路線規劃、都市計劃變更等流程,順利的話,預計在十年內通車。

    讓台北市的大眾運輸網絡更加完善,當然是市民所樂見。不過我3月親自到捷運東環段說明會時,現場里民反應十年的施工期實在太長,提出希望能縮短時程的心聲。另外,居民關心的面向也包含:交通黑暗期的配套措施、施工道路周邊商家的補償、住家結構安全的確保、工地旁國中小學生上下課的交通安全等。交通是與所有人生活息息相關的一環,我們會持續研究如何在推動建設和周邊市民的負擔之間取得平衡。

    #藝文:釋放更多空間、創造更豐富的可能

    在台北,永遠不用擔心找不到表演可以看。這幾年小型展演空間的起落,逐漸讓大家關心起經營法規和制度,政府應該鼓勵更多的空間和業者投入,一起促進藝文產業的發展。文化空間的經營,如果遇到相關問題,去詢問公務機關常常發生公務員不清楚、部會間也一問三不知的情況;由於一間藝文空間牽涉的法規百百種,例如最知名的消防法規,和文化局、都發局、建管處等,都職掌不同業務規範,也很複雜,這需要跨部會的整合協調,如果能有一套SOP,就能協助業者解決問題。針對Live house、展演空間等休閒娛樂場所,要成立單一窗口,跨局處委員會,提供業者相關法令的輔導與諮詢;當然也需要從中央推行,全面逐步檢討相關土地使用分區、消防、建築管理、娛樂稅等法令。

    *寫了那麼多,就是因為好的政治可以在各方面讓大家的生活更好。關注什麼議題也可以讓我們知道、政見內容也歡迎補充,我們一起在體制內增加更多議題的能見度。

    無論是政策研究或在地經營,我都會全力以赴,而實踐的機會,決定權在各位的手上。

    11/24 請和我一起前進,讓新的政治聲音進入議會。

    ☞ 小額捐款支持吳崢:http://bit.ly/yeswucheng
    ☞ 布條、面紙、海報擺放請私訊我,打敗看板海!
    ☞ 選戰日常看IG:http://bit.ly/wuchengig

    (政見很長我知道!留言有圖文一張看完版)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