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06 【日常散記】
「我也想輕便地度過假日,鬆手讓時間過得毫無所謂,不需要任何計畫,我也不想計畫什麼太冒險的事情了,在這個時代用音樂獨立過活,這個事實本身還不夠冒險嗎?」
——張維尼〈在眼前這片無止盡的噪音世界將我沖垮之前——台南無尾巷〉
刊於《大誌》,2019年1月
昨天剛好翻到這篇...
20200106 【日常散記】
「我也想輕便地度過假日,鬆手讓時間過得毫無所謂,不需要任何計畫,我也不想計畫什麼太冒險的事情了,在這個時代用音樂獨立過活,這個事實本身還不夠冒險嗎?」
——張維尼〈在眼前這片無止盡的噪音世界將我沖垮之前——台南無尾巷〉
刊於《大誌》,2019年1月
昨天剛好翻到這篇,之前一直沒注意到維尼就是拍謝少年的吉他手。
01
週末的天氣晴朗溫暖,週六早早去了圖書館,吃午餐時卻一直想著要出去玩。期末考週竟然是我最悠閒的時光,多數的課程都因為期末將至提前結束,大概是為了讓我們準備必修的考試。但傳院的必修只有兩門,一門是只有考期中的傳播概論、另一門則是基礎影音製作(拍片課),早在兩三週前就考完筆試,以留時間給期末展演。
在傳院一學期了,有無數次都感覺這是夢幻的學院。也許也跟我的選課有關,我唯一的教科書是英文課本,還會嚷著英文課是我最硬的課;其他學院要選拍片課難上加難,我們卻每週固定在傳院劇場睡成一團;別人在圖書館埋首苦讀的時候,我們卻在拍片剪片、採訪寫稿。
即便拍片、寫稿也要花上很多時間,但仍然願意樂觀地相信,只要做得夠好、夠真誠,有機會給很多人帶來好的影響。但偶而還是會有種危機感,如今任何人都可以拍片、可以當自媒體,我們本科系的人能有什麼優勢呢。
02
上大學最好的事之一,就是有完整的兩天週末,不像高中時週六還要上七節課;但我身邊的朋友多數來自自由的公立高中,週末本來就不用上學。想到前幾日一個高中讀公立、國中讀私立的朋友說,覺得高中時光過得好快、國中過得好慢,是不是越快樂、時間就會過得越快呢。
接著她開始描述許多私立國中裡的不合理:超時上課、過多的罰寫甚至體罰等,「有時候我會不想去上學。」她說,因此上了公立高中後頓時覺得極度快樂自由。
聽她說這些時我很難過,我說如果有一個學生因為承受不住去自殺了,是不是一切就會不一樣了呢。高中時這樣的念頭浮現過無數次,因為身邊真的有人被升學主義困住,覺得不考上名校,所有人都會嘲笑曾經在資優班的他;而我最後成為了在體制裡得勝的人,更沒有立場幫助他。
她說,沒有這麼嚴重吧。我更難過了,做了退學專題之後特別感覺到,制度往往是多數人決定的,即便稍微修改一點就能接住少數人,他們還是以大眾利益為由不願意接受。直到有人用犧牲生命讓大家了解嚴重性。
每個人能承受不合理壓力的程度不一樣啊,如果有人真的自殺了,也不是他的錯。每個人都有可能成為墜落的人。我們太容易因為在體制裡得到好處,就完全忘記體制曾經是如何壓迫大家了——而學校需要的,時常只是那些成績好的人。
我發現這一直是我的傷,前陣子高中同學問我要不要接校系說明會的副召,回高中跟學弟妹介紹科系。我說,我上大學之後最不想做的事情之一,就是回高中。我不會忘記體制帶給我的傷害,只是懦弱如我,選擇的是逃避。我願意個別幫助學弟妹,但不想再回到曾囚禁我三年的校園。
我再也不用上第九節課了、再也不用容忍假課表、再也不用被強迫穿外套要拉上拉鍊,但我仍時常想起,我為了我現在讀的、最嚮往的校系,曾經犧牲了這麼多——但我卻沒有在那時試圖改變過什麼。
03
基礎影音製作課的期末展演,是每一組要拍5分鐘無對白的劇情片。明明沒有任何主題與劇情的限制,但21組裡約有1/3的結局是自殺。多數是跳樓,而呈現方式常是主角在牆邊脫鞋,腳往上抬時鏡頭帶到地上的鞋子,即便跳樓應該是不需要脫鞋的吧。
這讓我突然發現,「自殺」似乎成為太容易被消費的議題了,並且可以廣泛用於各個主題的結尾。五分鐘的短片裡,常常讓我感覺主角死得太輕易,好像遇到任何不順遂都可以一死了之。(無意批評,僅是反思及討論,畢竟我們組也落入了這個框架)
讓我最印象深刻的是當週展演的第一名。他們拍在浴室割腕,畫面之美、主角之平靜,讓我很難意識到割腕會是多痛的事情,要在心裡承受了多大的痛苦,才能漠然地傷害自己的身體。
自殺看似離我們很近,所以我們才這樣近如氾濫地,套用在故事的結局;但自殺其實離我們很遠,所以我們才那樣毫無顧忌地,決定故事不會有後續。
我總是不願意把世界想得太壞,可能是我遇見了太多好人吧。
#羽櫻
#拍謝少年 #張維尼 #大誌
#手寫 #手寫文字
公立國中課表 在 我是大A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學習」不只是課業。
香火還很小的時候,藍白拖就打定主意,要讓他讀實驗小學;那時候的我持保留態度,「你自己適應不良,不代表兒子也會。」再加上我以為,再有天份或才華,都需要經過苦練。
了解孩子的過程,終究是滾動的,也是互相的。看出香火好動活潑以後,我們前兩年就去了特色小學招生說明會,甚至看了好幾次山區的房子。最後捫心自問、實話實說,我太習慣也依賴市區;而最不想做的,是犧牲的媽媽,「為了孩子所以.....」
接著到了香火大班,每天都有作業。他很無奈,我也很不耐。一方面看不順眼男孩的粗心,一方面又吶喊「我沒有要他是我的面子啊!」壓死駱駝的稻草不只是最後一根,眼看著香火表哥,除了上課就是寫功課、寫不停寫不完;加上香火的戶籍是明星小學國中的學區,我看到課表漸漸變臉.......
只有課業才叫學習嗎?功課好才是聰明嗎?
「媽媽,我覺得我很笨,作業都沒辦法一百分。」愛面子的香火有天很洩氣。
「媽媽跟你說,以後出社會工作,個性比成績重要多了。而且找到自己的興趣很重要,興趣才能代替媽媽保護你......」沒在管有沒有人在聽的雙子座,一直吧啦吧啦。
「幸好我很帥。」生到沒在聽的射手座。
......
天時地利人和。偶然看到前同事的分享,有一所小學懲罰孩子犯錯的方式,竟然是一天不能來上學;到處打聽和網友私相授受(?)有校車經過家裡附近。這不就是所謂的,繁華媽媽和狂野兒子的,單飛不解散?
公立實驗小學都槓龜的香火,翩然去試讀現在的學校。第一天到家就快樂四神湯,噢是快樂似神仙。「老師都不會亂罵人,會有話好好講。」
(死小孩,「有話好好講」明明是我的命令句,)
昨天的親師懇談,導師跟我聊起香火的個性,在好強、好勝的底下,若無其事、不以為意的表面。例如香火很能跟大人相處,卻不太會跟小孩玩在一起;例如香火委屈了也不會嚷嚷,只會驕傲別過頭去。
(4不4有點像媽媽以前談戀愛的樣子。)
我其實不是看得開,對於成績功課。我只是想打好香火的底子,他的身體和心理都是。在善意的對待裡面,他仍然可以活潑,但是摸出了界線。沒有人會搶走他的生動,他學習著如何學習。慢慢來,孩子你不用急。
這世上的起跑點,只有投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