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一劍揮過,一切從零開始。泰山高中
文/洪偵源。圖/孫傳賢
「為什麼說是十年磨一劍,因為我不知道下一座冠軍是什麼時候,也許明年,也許又要好幾年。」
隊史三度闖進冠軍賽,泰山高中終於在109學年度順利登頂,教頭廖文彬作為泰山校友,等這一刻許久,自己當球員連八強滋味都沒嚐過,12年後...
十年一劍揮過,一切從零開始。泰山高中
文/洪偵源。圖/孫傳賢
「為什麼說是十年磨一劍,因為我不知道下一座冠軍是什麼時候,也許明年,也許又要好幾年。」
隊史三度闖進冠軍賽,泰山高中終於在109學年度順利登頂,教頭廖文彬作為泰山校友,等這一刻許久,自己當球員連八強滋味都沒嚐過,12年後帶著自己的小學弟們捧起冠軍。
泰山1995年成立籃球隊,當時為社團性質,直到1999年獲准成立體育班後,才有正式編制的球隊體系,也歷經在HBL「繳學費」的階段。
最初連兩年過不了資格賽門檻,加上同校的跆拳道隊戰績輝煌,籃球隊不被在校學生看好,學校討論區充斥著對球隊的酸言酸語,連在自己學校和外隊友誼賽,都被喝倒彩。
廖文彬笑說,這情況自己也體會過,即便他入學前,已有學長締造隊史首進八強的成績,情況沒有改變太多,「等到周儀翔來,還有現任校長上任後才逐漸好轉。」
一是周儀翔掀起的旋風,二是校長李立泰對球隊經營的支持,還有HBL多年來包裝宣傳,學生對聯賽生態有基本認知,了解光是複賽、八強,就要經過慘烈廝殺,對球隊逐漸改觀。
有了學校師生的支持,球隊自己也要爭氣,98學年度首闖四強,101年學年度再度叩關,然後又在103學年度捲土重來,當年一路連勝,結果唯一一場敗仗在冠軍賽。
108學年度泰山基本目標是坐八望四,但一路闖進冠軍賽,雖不敵能仁家商,但球員之後都進入收成年,109學年度就是瞄準冠軍而來,賽前也被普遍看好。
三度衝擊冠軍機會的過程中,泰山也有過跌出八強,整季只贏一場的窘境,公私立學校的資源投入的差異,是最常被拿出來相比,因為沒有好的資源,就不容易招募國中端的好手,造成最直接的戰力消長。
但廖文彬並不願把資源多寡列為影響球隊運作的原因,他認為不論公私立學校,資源從來不會有人嫌多,「在這前提下,與其說要找最好的球員,不如說是盡力找最適合我們的。」
廖文彬指出,不論傳統強隊,還是新興球隊,隊上也很多國中沒打過球的球員,「好手人人要搶,換個角度想,要找就要找最適合的,且對泰山來說,只要你肯來,我們就陪你練!」
因此適合泰山的球員,不見得會是國中就打出名氣的球員,很少有第一年就發揮出色的球員,這也是為什麼從88學年度挑戰甲級起,直到109學年度,隊史才出現首位新人王得主。
「拿了冠軍後,廖文彬還是廖文彬,不會有什麼改變,聯賽結束又要打會長盃、長耀盃,還有國甲、國乙的比賽要看,因為要招生了。」
廖文彬坦言,拿冠軍不可能就有一票國手想到他這邊,招生上還是要到處東奔西跑,訓練也得重新開始,「這也是為什麼我說會有下一冠,但可能是明年或者又要等好多年。」
「當有人問我明年的目標,或者對連霸的指望,我只能誠實地說,先讓我們好好享受短暫的奪冠喜悅,因為不知道下一冠會在什麼時候。」
#HBL #泰山高中 #登峰造極 #109HBL冠軍
公私立高中學費差異 在 巴黎不打烊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社會階級複製 |
早上一篇關於成績的po文,很多朋友來訊詢問,真的有這麼誇張嗎?真的跟台灣一樣在意成績嗎?剛好在網路上看到一篇在說法國階級教育的文章,就想順便跟大家說一下這個問題。
在歐洲這塊擁有悠久歷史的土地上,雖然法國大革命過去已久,各國實行的是民主制度,但社會階層的存在與差異卻是比台灣社會還要嚴重的。還記得上週巴黎逛逛街介紹的瓷器品牌Alix D. Reynis,品牌創辦人出生在公證人家庭(法國的公證人職業又稱為閉門行業,也就是一種家族遺傳的行業,不是想當公證人然後去考試唸書就能做的行業),她雖然很喜歡手作工藝,但是為了維持社會階級而念了法律相關科系,也繼承父業順利當上公證人之後,才創辦她自己有興趣的副業瓷器品牌。像這樣的情況,就是所謂的社會階級複製。
這裡不論公不公平,這樣的社會階級複製逼得下一代要有責任感,也就是小孩必需理解「如果以後想要過得跟父母給我的一樣,那我的選擇就是...」這樣的情況,在我加入法國姻親家族後,女兒十多個表哥表姊堂哥堂姊們一路升學的成長過程看得十分清楚。他們深知以後要維持同樣的生活水準,只有某些職業才能帶來舒適的生活,所以紛紛延續父母的工作選擇醫師、工程師等行業,不然就是律師、建築師。
要有進入這些未來社會地位高、收入高的產業,在法國就是要擠破頭考進高等學院grande école,要考進這些高等學院,除了孩子的天賦,還有家長們十年一劍的培養。因此也造就了法國很多的菁英學校、預備班、私人家教等等的制度。說真的,跟台灣學子拼命的程度差不多。
此外大部分的grande école都是公立的,像Polytechnique這種學校不但免學費還會給每個月七百多塊的零用金。以前這些學校對外國人也是一樣的栽培,一直到去年才開始對外國人酌收學費。(對外國人收學費的爭議很大,因為法國的高等學院是政府負擔栽培人才,但是有些外國學生畢業後就離開,更多是他國部長或富翁之子,法國政府覺得沒必要用納稅人的錢為他們負擔學費。因此開始「酌收」學費,然後有需要幫助的優秀外國學生可以申請獎學金。)
除了擠破頭上高等學院,法國的國高中還有排名制度,在各個網路上都可以找到依照學校國高中會考成功率和成績的排名。排在前五名的學校通常會考成功率是100%,之後大家拼的就是會考成績高低。這種排名除了全國,還有大巴黎之分,對我這種閒散媽媽來說,這樣的競爭壓力真的是恐怖中的恐怖。
再來公私立學校問題,一般來說大家還是會以公立為第一考量,考不上再去私立學校,比較公立學校還是有其優良的歷史傳統,是整體學生自發性學習的環境,而不是私立學校由教條鞭策出來的環境。
整個菁英模式大概就是這樣出來的,一代複製出一代,然後傳承給下一代(所以整個台灣的學生都在法國的菁英模式中學習和補習?😂)。當然也是有放養的模式,這完全看每個家庭所處的社會環境而定。
下圖:補週末因為媽媽開戰而忘記po的麵包店照片。(超級圖文不符😆)
公私立高中學費差異 在 高金素梅(吉娃斯.阿麗)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60602教育委員會-大學學雜費調整議題
請潘部長。
部長,我們今天要討論的議題是105學年度大學學費調整議題。在此之前,我們可能要先針對結構性問題先做一些探討。我們看高中職的就學貸款,公私立比是1:6。大專院校公私立比是1:4。
接下來我們來看台灣大學的學生分佈:從1982-2000年的數據,台大的學生最多的是台北市、台北縣、高雄市、台中市、桃園縣、台南市...,也就是現在的六都。其中台北市佔了將近四成。
而這些台北市台大的學生又來自哪一區?大安區。
在2011年媒體報導中提到,以台北市大安區和台東縣上台大的比例而言,是32:1。
部長,上面的數據還是2000年之前的數據,也就是台灣省政府還在的時候,據本席了解,凍省之後,我們教育資源分為的問題,城鄉差距可說是越拉越大。數據恐怕更為驚人。
而原住民學生大專以上的就學狀況如何?原住民大學生公私立比是1:3,專科比是1:11。整體來說,原住民大專以上學生就讀公私立學校比是1:4,這個數據和一般生相比,原住民學生就讀私校比較又更高。
今天提出這幾個數據,本席是要教育部在討論大學學雜費調整方案時,要去看看現在學生的就學現況,這些現況的產生,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我們教育資源分配不均的結果。學生是城鄉差距教育資源分配不均的受害者,而教育部對此,僅提出更優惠的就學貸款措施,這無疑的又是一種加害的手段。
曾幾何時,「教育」從窮人翻身的機會,變成了弱勢學生負債的必經之路。部長,這是教育部的恥辱,請您千萬要記得。
所以今天本席也提了一個臨時提案,內容如下:
在國內經濟景氣低迷,工資漲幅遠不及大學學費的調漲比率,尤其在城鄉差距、貧富懸殊加大,公私立學校收費明顯差異,以及私校大學生多數來自於中下階層的情況下,更加深了弱勢家庭在接受高等教育上的負擔,所以此時調漲學費形同殘害弱勢學生,並提高學生家長負擔。
再者「專科以上學校學雜費收取辦法」對於學校財務是否透明與健全、審議程序、審議公開資訊、審議小組成員是否有合理比例分配及專業會計師的協助皆無明確之規範,容易有黑箱作業之嫌。爰此,建請教育部退回14學公私立大專院校調漲學雜費申請案,及俾利建立健全透明之審議制度,教育部應於三個月內修改「專科以上學校學雜費收取辦法」並送本院備查。
註:臨時提案內容,最後決議「退回」修正為「嚴格審查」。對於這樣的結果,我感到非常無奈,這無疑地對這些學校的家長和學生造成經濟上更嚴重的負擔。
公私立高中學費差異 在 白經濟 TalkEcon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到底要怎麼公平的上台大?聯考真的最公平嗎?
下面是一篇 14 年前意識型態咖啡上的文章。沒錯,就是 14 年前。類似的辯論每年都要重新來過。事實上,如果我們無法擺脫會唸書與家庭背景之間的正相關性,且好學校就是想收比較會唸書的學生,使用何種入學方式對所謂的公平性似乎影響不大,關注一兩個個案更是沒有意義。而 14 年來一個更嚴重的公平性問題卻始終沒有改變:即是家庭背景越好的學生,往往可以拿到更多的大學學費補貼。如果取消這個補貼,不是能讓一般有良好家庭背景的學生「公平地」付出她/他該付的代價嗎?
其實,小編真的很想了解,這個問題一部分的人覺得已經是老掉牙,講到快爛,都快不想講了,而另外一大部分的人可能還是認為這是個沒道理的愚蠢作法。究竟問題在哪裡?有沒有為什麼 14 年來什麼都沒有改變的八卦?新的政府會怎麼做?
--------
"近來,多元入學方案的「公平性」再次引起輿論的討論和立法委員的關注,認為多元入學的過程反而使得學生家庭背景扮演更大的影響力。立委們甚至開始連署要求教育部重回過去的聯考制度,以保障入學機會的公平,而與教育部有一番爭議。最後在教育部縮小多元入學的規模,限制多元入學的名額不得高於百分之三十,這一波關於「公平性」的討論才暫時落幕。
但是,多元入學或聯考真的是當前制度中最有「公平性」爭議的問題嗎?其實不然。我國教育體系的基本結構是,在大學階段嚴格管制學校的數量以及學生就讀大學的比例,1980年代大學擴張前只有百分之十,擴張之後最多也只有約百分之二十五的人有機會受大學教育。大學教育的管制,造成國、高中階段的激烈競爭,以求進入明星高中與公立大學。多元入學或聯考只是見樹不見林的爭議,其實差別不大,都只是分配少數教育機會的不同方式罷了。
此外,「低學費」政策和政府對公私立學校補助的大幅差異,更加強了學生競爭進入公立學校以享受較低學費與高品質教育的誘因。幾乎所有的研究都發現,上大學的機率和學生的家庭背景成正相關,父母教育程度和所得較高、父母是公務員以及居住於台北市的學生,都有較高的比例可以考上大學,也有較高的比例可以考上公立大學。"
...
"調高學費可以合理反映教育成本,並可拉平公私立學校間的競爭差距。這樣做,可能會讓低收入家庭子女因負擔不起學費而上不了大學。但是,調高學費和減少對學校補助所節省下來的教育經費,用來補貼就學貸款利息,甚至設立獎學金以保障「三級貧戶當總統」的理想,絕對是綽綽有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