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公版顯卡差別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公版顯卡差別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公版顯卡差別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公版顯卡差別產品中有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5,606的網紅J的粉絲俱樂部,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文長注意* 有兩天沒出新影片了,今天發一篇長文跟大家聊聊天,也當作是彌補一下影片的空缺。今天聊的主題分成兩部分: 第一部分:近況和一些做實況主背後的小故事 沒出影片,主要是我自己的身心真的需要休息,從4月初的連假結束後,我就基本上是以每天一部影片的頻率在上傳。到前天為止,應該已經連續16天了...

  • 公版顯卡差別 在 J的粉絲俱樂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4-28 08:08:01
    有 111 人按讚

    *文長注意*

    有兩天沒出新影片了,今天發一篇長文跟大家聊聊天,也當作是彌補一下影片的空缺。今天聊的主題分成兩部分:

    第一部分:近況和一些做實況主背後的小故事

    沒出影片,主要是我自己的身心真的需要休息,從4月初的連假結束後,我就基本上是以每天一部影片的頻率在上傳。到前天為止,應該已經連續16天了。可能會有人問,小J你之前也常常一天一部影片啊,怎麼這次顯得好像很困難。其實如果是常常光臨的老觀眾,應該能感受出其中的差別。以往一天一部的影片許多都是像死亡擱淺這樣的單機遊戲,玩上三小時,去掉載入畫面剪成幾部30分鐘的影片,那一周的影片就都有了。而現在一來我比較不願意"水"這樣的影片了,二來最近也沒有玩什麼單機遊戲。還有就是有一些除了遊戲之外的事情,我也在忙。

    我從上週開始,人其實就處於一個很難受的狀態,有一種說不出的鬱悶感受,常常坐在電腦前有一種想要放聲大喊的衝動,感覺只有這樣能把積在心中的鬱悶稍稍的發洩出來。這幾天裡,我心中非常想出去跟朋友聚聚,玩玩桌遊,然而身邊熟識的朋友因為工作的關係,不是說約就能約出來的。大部分遊戲上認識的朋友也都住在北部或是南部,聚一次那都是至少需要兩天的事了。

    這樣的情緒和我每天所做的事就產生了非常大的衝突。當你坐在電腦前,不想玩遊戲、不想直播、不想剪影片,但卻又沒有其他事能做,而心裡清楚這是你的工作,如若你什麼都不做,那時光就是無謂的流逝失去了。身為一個20多歲的年輕人,心裡很清楚自己沒有資格蹉跎光陰, 如若不可避免的蹉跎了一下,那蹉跎的每一分鐘即使沒在做事也都是無盡的焦慮。這樣的矛盾比起心中的鬱悶就更加折磨了。所以這段時間我都處於一種迫切需求放鬆,卻又得不到有效且想要的放鬆的狀態。這種感覺如同中午在學校午睡,明明很疲憊卻翻來覆去睡不著,結果一轉眼,又到了上課時間,被迫拖著沒得到絲毫休養的身心繼續奮鬥。到最後我勉強能做的還是在有庫存素材的前提下剪影片,所以上週的一天一更沒有中斷,但是我也沒有精力錄像戰地6更新這種需要旁白的影片了。

    每天都有來看實況細心的朋友應該就有注意到,上週的實況我常常小遲到(可能八點十分才開),也有時候大遲到(九點才開),其實並不是我有事遲到,我可能七點半或是七點就已經坐在電腦前了,但是心中對打開遊戲盒打開實況卻是充滿了厭惡。所以八點到八點十分中間那遲到的十分鐘,其實是內心天人交戰的過程。不過如上面所說的,該做的事還是得做。一般人會厭惡出門上班,偶爾厭惡自己的工作,但還是會面對現實不得不去,實況主既然也是一份工作,那就不該有所不同。

    好消息是,這幾天終於有些機會跟朋友小聚了一下,也的確獲得了放鬆。所以我能很高興的告訴各位,我已經好多了。

    第二部分:玩家 Gamers

    這一部分就跟大家比較切身相關了,也是我比較想跟大家分享的部分,上面多少屬於一點情緒抒發。這邊我們進入正題。

    首先大家覺得遊戲真正給我們帶來了什麼? 我想應該許多人會回答快樂,包含我也會這樣回答。但是快樂在現今的世界裡其實是很廉價的。很多時候你只需要花一點點錢,甚至只需要花一點點時間就能獲得快樂。比方說看小J的影片(X 相較之下,遊戲就占用了我們比較多的時間和金錢。我們(或是我們的長輩)可能會想,如若你把這些時間放在工作上,是否會獲得更多的成就呢? 這個問題的答案是未知的。然而對於一個真正熱愛遊戲的玩家而言,(注意這邊指的是"真正"熱愛遊戲的玩家,不包含跟風隨便玩點遊戲,然後玩一玩就上論壇開始指責謾罵遊戲的玩家,也不包含沉迷遊戲的玩家,那些只是被生活壓垮逃避現實的人),對於一個真正熱愛遊戲的玩家,我們也許不知道不玩遊戲我們能得到什麼,但是我們能知道我們會失去什麼。"那就是對未來的期待"。為什麼會這麼說,這邊就想給大家開拓一個思路了。

    對於真正的玩家來說,遊戲是面向未來的,遊戲的技術正在日新月異的進步,而且它進步的盡頭還是我們所看不到的。遊戲可以連結過去和未來(歷史背景遊戲&架空未來背景的遊戲)(對於玩過遊戲的記憶&對於未玩到遊戲的期待),讓我們全情的投入其中。想想今明兩年可能出的遊戲:Halo、BF6、COD、惡靈古堡8、牧場物語、暗黑破壞神重製、波斯王子重製、GTA、還有最近上市的尼爾等等,想到這樣的未來,身為一個玩家又怎能不對未來抱有希望且充滿期待呢? 而這世上又有什麼東西比"能給與人對未來的希望"來的更珍貴呢?

    身為一個這樣的玩家,我們不會被生活的小挫折給打敗,比方說錯過了車而氣個半死,洗衣服染色了,煩得要死。我們沒有那個時間去煩惱,我們還要去狙擊元首蛋蛋呢!而這樣的我們也不是對生活沒有追求的麻木之人,我們會精心布置自己的遊戲環境,我們會精挑細選自己的遊戲設備,我們甚至會早起只為了迎接一款遊戲的發布。而我們也不會放棄為人生的奮鬥,這些遊戲貴著呢! 我不努力工作賺錢,怎麼買得起期待的新遊戲,怎麼買得起能玩3A大作的顯卡設備,怎麼有錢斗內給小J(X 而我們也不會因為生活的折磨而自殺,畢竟我們還等著玩未來要出的遊戲呢! 不珍惜自己怎麼玩的到塔科夫正式版呢?(X

    我去參加過E3電玩展和科隆電玩展,在那龐大的展覽廳裡,無論是工作人員、參觀的玩家還是遊戲開發公司的員工,每一個人臉上都是帶著期待和興奮的神情。即使要花三個小時大排長龍,只是為了試玩最新遊戲的幾分鐘Demo,你會看到每一個站著的人,沒有任何不耐煩和憤怨,取而代之的是對剛花兩小時排隊試玩到遊戲的討論,或是對彼此玩過什麼遊戲的提問,又或是一群人坐在地上圍著一台switch玩的不亦樂乎的歡呼。看著這些人充滿愉悅的神態,真的還會有人認為遊戲是電子海洛因嗎?

    我個人認為,相較於歐美日韓,台灣玩家對於"玩家Gamers"這個概念的理解還比較模糊。也許有些人覺得自己有在玩遊戲就是Gamers了。但在國外,一個只玩過PUBG的人通常不被認為是Gamers。一個Gamers不但會玩遊戲,他還會了解遊戲,進而期待遊戲。一個Gamer會因為動物森友會的上市歡呼不止,會知道在射擊遊戲界或劇情遊戲界,Halo這樣的遊戲有著不可撼動的歷史意義,也會知道如明星大亂鬥這樣的遊戲,在遊戲界是一個奇蹟般的存在。一個Gamer會真正感受到看見2077失敗時的痛苦,而不僅僅是因為自己的荷包受損了或是看見大家都在談這樣的痛苦,而跟著表示自己也痛不可當。所以我認為成為一個真正的玩家Gamers可能並不是許多人想像中的那麼簡單,當然不當一個Gamer也沒有任何不好,本來對於遊戲,和生活中的所有事物一樣,都應該是看個人需求去取捨的。有些人可以在下班玩幾場吃雞簡單休閒,也有人可以每天在COD中追求成就,也有人可以隨心所欲只在想玩的時候玩自己想玩的遊戲。但我認為每個人都有一顆能享受遊戲的心(無論是電子遊戲、桌遊、甚至是跳繩都好),所以如果你享受遊戲,熱愛遊戲,那何不更進一步,多多了解這個可以被稱作第九藝術的遊戲世界呢?

    我是小J

    我們遊戲裡見囉!! <3<3

  • 公版顯卡差別 在 整外女醫 賴昕隄醫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6-18 00:36:39
    有 673 人按讚

    一個臺灣外科醫師的心聲✍🏻

    Oh I know that there will be better days...

    But better days never come along just by closing eyes and praying.
    If that did, there must be others working hard for these better days.

    你的歲月靜好只因有人替你負重前行

    在全世界都還在和COVID19奮戰時
    台灣有幸在第一波撐住
    然而 台灣的醫療
    同時也在另一個很困難的議題上掙扎

    身為一個外科醫師
    漫長的訓練過程中
    我學到如何面對各式各樣的難題
    要懂得觀察狀況 分析問題
    進而用可行的方式來解決問題
    方案總是很多
    很多時候也不是只有唯一解
    到底怎麼選擇 執行
    對病患才是最好
    常常不是想像中簡單
    因為
    問題常常牽一髮而動全身
    很多時候 一開始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
    治療 手術也是有風險
    每個病患的狀況 想法不同
    需要解釋溝通
    醫病才能一起努力 將問題解決
    即使盡了全力
    有時仍無法有大家想要的快樂結局

    近日
    健保署公布
    要將特定的健保差額給付醫材
    訂出收費上限
    原因是想解決醫材價格紊亂的狀況
    希望民眾利益受到保障

    醫療有各式各樣的手術和侵入性治療
    其中許許多多的醫材可以幫助醫師和病人
    有些是一定要使用的材料
    (像是骨釘骨板來固定走位的骨頭)
    有些可能縮短手術時間
    (如腹腔鏡自動縫合器)
    有些可能讓手術併發症降低
    (如機械手臂 )
    或是讓病人恢復更快 治療效果更好
    (像是心導管使用的血管支架)
    這些醫材
    相信大家都覺得他們的存在
    對醫師 對病人都是有好處
    有必要存在的

    問題來了
    這些醫材不會沒有成本 從天而降
    同樣是固定骨頭的骨釘骨板
    因為材質不同 設計不同 廠牌不同國家
    穩定性 耐受度都有所不同
    就像電腦 有各式各樣的廠牌 配備 機型
    根據個人需求
    我們在買之前可能會比價 會做功課
    再做決定
    因為如果可以又輕速度又快記憶體又大
    又有高階獨立顯卡 又便宜 又終身保固
    天哪 那有多好!
    (有人知道可以推薦一下嗎?! )
    我猜99%會看到這個文章的人
    都有買過電腦 也都知道這不可能
    請問什麼時候
    你希望政府能訂一個價格上限?!
    我們知道不可能
    因為台灣是自由經濟市場
    因為大家會知道一分錢 一分貨
    因為大家知道市場有競爭
    才有機會用漂亮價格買到經濟實惠的電腦
    電腦才會不斷進步
    大家就更有機會用低廉的價格
    買到更好的品質

    那請問大家
    醫材不是一樣的道理嗎?!

    當然
    現況一定是有讓很多台灣人不滿的地方
    不然健保署怎麼會那麼急迫想把新政策施行呢?!

    🔍 同功能的醫材那麼多 我搞不清楚 而且價格太亂了!

    我也覺得車子的功能都一樣 長的可能就那麼一點不同 有的用油 有的用電 排氣量不一樣 引擎規格不一樣 廠牌不一樣 安全性能不一樣 出廠時間不同 價格也全都不一樣也! 其實是同樣的道理 大家買車前 願意花很多時間看車 上網爬文 請問開刀使用醫材前有花同樣的時間心力嗎?一個是有錢就可以換的交通工具 一個是經由手術放在自己身體裡的東西 要換還得再次手術 請問哪一個重要?!
    👉🏻當然 健保署若幫大家建立更容易查詢的完整比價網 或是更進一步製作懶人包 放在臉書或IG 應該更好!

    🔍好像有一模一樣的醫材 在不同醫療院所價格相差很多 是不是把病患當盤子?!

    同樣的可口可樂在遊樂園 高級飯店 便利超商 和 Costco價格也是不一樣 差了好幾倍 為什麼? 可能因為進貨量 議價能力 保存成本 營運成本 和服務 所以價格不一樣
    我們會把他們定價規定上限嗎?
    👉🏻醫材因為是醫療使用 可近性真的對一般民眾來說很低 但是這些成本確實會有所不同 如果偏鄉很少用一種醫材 政府訂了價格上限 我想不管廠商或醫院都會考慮成本不進貨 這樣對民眾真的是有好處嗎?
    適當的管制可以 如同一種產品台灣價差不得超過一定百分比 但是想針對日新月異的醫材粗糙的畫一條上限 健保署也太辛苦了吧 !政策執行面其實比想像中困難

    🔍醫療怎麼可以一直講錢 這是做功德的事業! 我要是沒錢怎麼辦?!
    大家如果和國際相比就會知道 臺灣健保確實是讓臺灣的醫療是社會福利 的確是做功德沒錯....
    👉🏻但是今天健保署要改變的是健保給付差額醫材,和醫師診療費手術費一點關係都沒有!
    👉🏻健保給付的基本配備醫材是完全不在這個討論範圍的,這次會有影響的是當你如果有更適合自己的醫材時要自費部分負擔的那些特定醫材項目
    也就是說 如果真的經濟弱勢的臺灣民眾其實這項政策一點影響都沒 反倒是願意自費部分負擔 使用好一點醫材的中產階級們 這些選擇會因為新政策而改變

    🔍但是我聽說設定價格天花版會讓八成多的醫材變便宜誒! 幫大家省錢不是一大德政嗎?!
    👉🏻我也想用toyota的價格買到藍寶堅尼啊!但是藍寶堅尼廠商不賣我阿!
    臺灣醫師可以被血汗健保壓榨
    不代表醫材廠商可以被強迫降價阿!
    台灣在國際市場真的市佔率沒有那麼高...
    短時間可能大家有機會得到划算便宜的高級醫材 長期就是 賠錢生意沒人做 廠商不是來做功德的 高階的醫材之後退出台灣市場 就全部的人都沒有辦法使用了 到時候有錢願意補差額都無法有選擇權了!
    我怎麼知道?!因為數年前的”藥價黑洞” 狂砍藥價的結果 許多藥物都比糖果便宜點滴比手搖杯便宜過敏原廠藥clarinase退出臺灣市場 我的過敏神藥就消失了...藥還好出國買 各位 醫材只能出國開刀了!(價錢絕對不是一般中產階級可以輕鬆應付的)

    🔍我有實支實付醫療險 免驚啦!都會給付 !我都和醫師說 好的貴的盡量用啦!
    👉🏻你和我一樣有買實支實付醫療險嗎?!那你更應該要反對這個齊頭式的部分差額醫材砍價! 因為 本來有買保單的你 可以在需要的時候相對輕鬆的選擇高單價高品質的醫材 但是新政策之後 你的選擇只剩最低價的幾項醫材 你的保單其實就是變相縮水!

    🔍不是我在說 醫師不是很累很忙 怎麼願意花那麼多時間吵這個 應該是你們薪水會受影響或是你們和這些廠商勾結吧!
    👉🏻老實說這次的政策和我科別使用的一點關係也沒有 醫師的薪水也不會因此而受影響 那我為什麼要花那麼多時間解釋?
    沒錯 人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場
    因為 我和我的家人朋友也有可能是未來需要這些醫材的患者 我不想因為一個不完善的政策而影響自己的權益 這也是近日來許多根本不會使用到醫材科別的急診醫師 內科醫師出來大力反對的原因

    🔍到底誰會因為這個政策受直接的影響?
    👉🏻醫材廠商:面臨降價或退出台灣市場的選擇
    👉🏻醫師:可以使用的醫材選擇變少 有好有壞 治療品質可能受影響 但不用記那麼多產品的異同 價格
    👉🏻健保:支出變動不大 因為都是差額自費給付 但如果有人想用全自費醫材 那就直接全自費醫療 可能支出會少一些
    官員如果要與時俱進 不斷審查醫材的所謂合理價格上限 可能需要辛苦的加班 吧
    👉🏻民眾:
    1.經濟弱勢族群:完全沒有差別 基本的醫療權益不受影響 健保全額給付的醫材一樣可以使用
    2. 中產階級:最有差別 因為本來辛辛苦苦賺錢就是為了好一點的生活品質 包括醫療品質 也是這類的民眾自願貢獻了上百億的商業醫療保險 希望能夠在需要的時候有高品質醫材使用 政策改變後 初期應該開心因為醫材自付額被政府強迫設立天花版降價 但長期會面臨劣幣驅良幣的效應 即使願意多付錢 仍沒有現在的高規格醫材選擇
    3. 金字塔頂端族群:
    我是覺得沒有這個族群的人會看到這裡,
    有錢當然可以選擇在台灣全自費醫療使用高規醫材(如果廠商還沒離開臺灣市場 然後醫師也都知道如何使用的話)或是直接國際醫療 出國享受高規格的醫療品質,只要幾百萬到幾千萬突然的支出你都覺得沒差的話 真的不受影響 (不緊急的時候)

    全民健保不是叫假的 和全民都有關係
    請大家多多關心

    我個人感想是政策可能立意良好
    但是實際執行方法
    現行提出的有很大的改善空間
    而且此政策沒有急迫性
    應可集思廣益
    絕對有對全民更好的作法
    Let’s pray and make better days to come 🙏🏻

  • 公版顯卡差別 在 張哲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9-12-03 20:00:01
    有 1,334 人按讚


    登時回到30年前⋯⋯

    1986年3月27日在台北市成立的倚天資訊股份有限公司(黃杉榕任董事長)於1986年8月所推出的《倚天中文系統》(第一代為「飛碟一號」),是一套針對 IBM PC XT/AT 相容個人電腦之DOS平台,所開發的可讀取、輸入、顯示與列印中文之軟體(或帶有硬體)。

    在微軟推出 Windows 95 作業系統之前,倚天中文系統在台灣的 PC 領域可說是擁有壓倒性的市場,至今部分廠商開發的 POS(零售業用以紀錄銷售資訊之系統)仍在使用倚天中文系統。

    台灣的電腦軟體市場在1980年代已出現多家中文系統,除了倚天資訊的《倚天中文系統》外,還包括了上千科技的《大千中文系統》、宏碁的《龍碟中文系統》、國喬電腦的《國喬中文系統》、零壹科技的《零壹中文系統》,以及較晚進入市場的延伸科技之《震漢中文系統》等。

    當時我國尚未施行保護智慧財產權之法律,而倚天資訊的主要獲利是來自開發硬體燒錄字型式漢卡,對於純軟體式的漢碟並無加上防拷保護,因此被大眾「免費」廣泛使用。

    在 PC 發展的正體中文史上,倚天中文系統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許多應用軟體也因而特別修改以能相容之。

    「倚天」這個名字,很明顯是源自金庸武俠小說《倚天屠龍記》,坊間傳言其成立初期欲擊敗宏碁的龍碟而戲稱倚天「屠」龍,不過倚天否認有這件事,倚天表示讀過《倚天屠龍記》的人都明白,唯有倚天劍與屠龍刀合作,才能無往不利,威震武林。

    在倚天資訊早期的軟體使用手冊,以及購買正版產品獲贈的《倚天人》月刊裡皆曾指出,當時最賣座的科幻電影是《E.T.外星人》,而「倚天」之英文縮寫恰為「ET」,可收中外時代潮流之美,故初始的倚天中文系統主程式即命名為「ET.COM」,之後倚天推出的24字型會取名「圖龍」,則是刻意與品牌「倚天」合為「倚天屠龍」之意。

    早期限於主機頻寬、記憶體容量、顯示設備等規格低落,漢碟的效能(包括畫面細緻度)比不上自備字型的 ROM 與高解析顯示晶片的漢卡,然而前者僅新台幣千餘元與後者新台幣上萬元的價位之差別,也形成了分眾市場。

    隨著日後主機軟硬體環境之提昇,已勝任原需高檔漢卡才有的流暢及24字型畫面,但漢卡的規格卻停滯不前,於是依舊昂貴的價格則令其優勢不再。

    倚天以《積木式中文》起家,碟版的《飛碟一號》與《飛碟二號》因正版價格便宜,且易於盜拷,而受到大眾青睞,同時卡版亦持續發展。依配備特性將歷代倚天中文系統分類如下:

    飛碟系列:磁碟片版,從飛碟一號到飛碟五號仍顯示16*15字型,之後才支援SVGA 24*24;最終演變為倚天中文2000。

    閃電、霹靂系列:早期積木式中文(字型+大力神相容單色顯示雙卡),16、24字型不同解析度版分別整合,具有並列埠;閃電卡未進中文可模擬CGA。

    光電系列:16系列純字型卡,係積木式中文的字型卡單獨演變。

    彩虹系列:原僅定位為彩色中文,到了彩虹三~八號始整合顯卡。

    迅雷系列:16系列純字型卡適用 IBM PS/2 系列,價位相當24系列漢卡。

    微軟在1990年代有感於台灣的中文軟體發展熱絡,為了取得台灣市場,便與華康合作中文化的作業系統 Windows 3.0。到了 Windows 3.1版,系統趨於穩定,加上用戶電腦的中央處理器、記憶體等裝置均有顯著提昇,使得既為圖形使用者介面又從核心中文化的 Windows 開始壯大。而倚天為了因應此一趨勢,便推出附加許多軟體的第一個 Windows 版本《倚天中文2000》,即在視窗系統裡延續 DOS 本文式命令列介面。

    直到 Windows 95 問世,許多軟體紛紛改寫為 Windows 版本並停產 DOS 版本,於是,純 DOS 平台的應用日益萎縮,此時倚天再推《中文2000 For CWin95》版本,無奈 Windows 中文版已大行其道,既不需也無法再搭配倚天中文系統。

    後來的 Windows NT 核心漸成 PC 作業系統主流,不再容許應用軟體可觸動硬體I/O,於是此類外掛式的中文介面已屆式微,終於在1998年7月,倚天推出最後一個版本的倚天中文系統《中文2000 for CWin98》之後,便再也沒有推出任何新版本。

    之後,倚天資訊開始轉型,推出「股博士」股票分析軟體與「傳訊王」股票看盤機等股市應用。進入21世紀之後,倚天曾以 PDA 為基礎跨入行動市場,推出智慧型手機。

    2008年3月3日,宏碁以新臺幣90億元,每股1.07元併購倚天全部股權(倚天股東約持有宏碁6%股份),並藉其基礎進軍行動通訊市場。至此,倚天劍與屠龍刀終於合為一體了。

    《影片製作團隊》

    監製:黃杉榕
    導演:吳財德
    編劇:詹婉君、楊智育
    演出:吳芳靜
    配音:吳祖忞
    攝影:余直
    音樂:王繼康
    片廠:中影
    剪輯:台北影業
    錄音:鳴岐錄音室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