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公營醫療機構英文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公營醫療機構英文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公營醫療機構英文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公營醫療機構英文產品中有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3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大家近來都好關心移民話題,其實泰國都係一個值得考慮嘅地方。有人就話泰國公營醫療機構多數都係用泰文溝通,醫護人員英文水平一般,令人擔心去到泰國唔識睇醫生。但其實可以去私家醫院,佢哋連廣東話繙譯都有,咁就冇有怕啦! bit.ly/2XG3z3B #不過記得買定保險 #方便索償診金 =========...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通過港版國安法後,令香港再掀起一股移民潮。泰國的物價低,生活節奏比香港慢,是港人的熱門旅遊點。而泰國的醫療更被指屬國際水平,但移居泰國到底容不容易呢? 泰國移民有限公司顧問Grants Chan指,移居泰國可從非移民簽證開始,建議申請人在泰國處理有關手續較佳,尤其是長期病患者。就退休簽證而言,泰國...

  • 公營醫療機構英文 在 果籽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6-07 20:30:00
    有 50 人按讚

    大家近來都好關心移民話題,其實泰國都係一個值得考慮嘅地方。有人就話泰國公營醫療機構多數都係用泰文溝通,醫護人員英文水平一般,令人擔心去到泰國唔識睇醫生。但其實可以去私家醫院,佢哋連廣東話繙譯都有,咁就冇有怕啦! bit.ly/2XG3z3B

    #不過記得買定保險 #方便索償診金
    ==============
    《果籽》TG Channel 👉🏻 t.me/appleseedhk
    立即追蹤接收最新資訊
    ==============
    🍎 8折全年睇《蘋果》即慳$121!
    現有日費訂戶亦可轉訂: bit.ly/392KGKk
    ==============
    📣 召集有心人!贊助學生免費睇蘋果
    我撐學生 / 我是學生: bit.ly/2PibQs5

  • 公營醫療機構英文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4-02 17:57:04
    有 928 人按讚

    #最新【新增10例,8例境外移入、2例本土;行政院加碼紓困特別預算1,500億;明起入境有症狀旅客須集中檢疫等待結果;各醫院禁止探病,陪病維持1人】
     
    台灣今(2日)新增10例COVID-19(又稱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病例,其中8例為境外移入、2例為本土個案。現全台已確診339人,包含5人死亡、50人解隔離。此外,行政院今日上午召開臨時院會,拍板通過「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條例修正草案」,將加碼特別預算1500億,紓困規模達1兆500億元。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也宣布,為了加強邊境檢疫,明(3日)開始,自機場入境的民眾,如果有發燒或呼吸道等症狀,必須集中檢疫,若採檢陰性、症狀舒緩,才能回家檢疫。
     
    ■1新增本土個案為社區保全;境外移入又1奧捷旅遊團員確診
     
    今日確診的個案,主要為求學、探親或工作,年齡介於10多歲到60多歲,入境日在3月14日至31日、發病日在14日至30日之間。
     
    2例新增本土個案中,一名為北部50多歲女性社區保全(案336),近期無出國史。3月17日出現喉嚨痛、流鼻水,26日、30日因發燒兩度到診所就醫都未改善,30日當天再至醫院診斷出肺炎,隨即住院採檢。指揮中心指揮官、衛福部長陳時中表示,目前已展開疫調,分成三部分:告知社區主任委員通知住戶,匡列接觸者同時先要求住戶自主健康管理;對社區整體消毒;調閱社區錄影帶了解接觸狀況。
     
    另一名為北部50多歲男性(案335)。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該案3月20日與自印尼返國確診者案291喝咖啡1小時,23日起出現腹瀉,以為是腸胃炎,分別於23日、27日二度去診所就醫都無改善。29日得知案291確診,31日持續腹瀉前往醫院,告知為確診者接觸者,立即住院採檢。
     
    其餘8名境外移入個案中,一名60多歲男性(案331)2月27日至3月22日參加南美旅遊團,該團已有1人確診(案259),居家隔離期間出現全身倦怠、喉嚨乾,因此就醫採檢。
     
    一名60多歲女性(案333)1月14至3月14日與丈夫(已確診,案155)前往丹麥探親,於3月15日出現喉嚨痛等症狀,但20日採檢為陰性。因症狀持續,29日發燒、30日再次採檢確診。
     
    另外,此次境外移入案例中,也有兩起4人以上的群聚感染。一是一名30多歲女性(案334),1月前往加拿大就學,3月7日至19日前往美國自助旅遊,該團10人中,加上此案已有4人確診(案182、303、304)。
     
    而另一起群聚為一名60多歲男性(案338),是奧地利、捷克團團員,與案61、72、104、108(已死亡)同團。此案14日回國返家即出現腹瀉症狀,但未就醫,居家隔離期間亦未告知身體不適,於30日才就醫採檢。由於此團先前確診4人中3人重症,比例相當高。指揮中心諮詢專家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案338目前有肺炎現象,症狀仍算輕微,不過接下來幾天仍須密切追蹤。
     
    另外,3月30日晚間抵台的第二架滯留湖北台人「類包機」,214位民眾雖採檢全為陰性,但今日有1位民眾發燒,莊人祥表示,該民眾昨晚發燒就醫,住院後到晚間11點多就退燒,已採檢,正等待結果。
     
    ■行政院通過特別條例修正案:加碼1,500億,紓困預算達1兆500億
     
    在蔡英文總統昨日宣示後,行政院今日上午加開臨時院會,通過「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條例修正草案」,加碼特別預算1,500億,總紓困預算達1兆500億元。行政院長蘇貞昌表示,之前推動第一波的紓困措施時,疫情還僅出現在中國;如今擴展到全球190多個國家、每天5、6萬人確診,疫情險峻,因此勢必得增加預算,希望達到「企業不能倒、就業不能失、物流不能停、金流不能斷」的目標。
     
    行政院主計長朱澤民表示,第二階段的擴大紓困振興方案,財源分成三類。特別預算部分,原預算600億,此次再追加1,500億元,達2,100億元;移緩濟急部分,原規劃400億,現加碼到1,400億元,將提供公務預算與非營業基金移緩濟急、公營事業及非營業基金增加投資採購;最後則是貸款協助,從3,500億增加到7,000億,主要針對央行、郵政儲金及銀行等融資協助。總計1兆500億,占109年名目GDP約5.4%。
     
    行政院政務委員龔明鑫表示,此次紓困方案最重要的是針對就業提供補助,包括經濟部將協助服務業、製造業66萬人;交通部觀光部分協助14萬人、計程車、遊覽車自營商12萬人、自營業者100萬人,交通部長林佳龍補充,針對計程車、遊覽車、自營業者,未來皆會以每個月補助1萬元、補助3個月方式執行。此次紓困將協助192萬人、約占就業人數16.67%。此外,為確保金流,龔明鑫說,將提供勞工、中小企業、中型企業、大型企業共7,000億貸款額度。
     
    而2,100億元的特別預算,主要分配給四大部會:經濟部975億、勞動部622億、交通部472億、衛福部365億。
     
    經濟部包括薪資、企業營運補貼、也加碼振興抵用券、消費優惠達180億、水電折扣;交通部主要針對陸海空運提供紓困貸款、補助防疫旅館,一間一天1,000元;衛福部除了增加防疫經費,也針對弱勢者如老人、兒童、身障提供津貼,預計編列40億、有87萬人受益;勞動部則主要新編列自營工作者補助,並增加勞工紓困貸款的利息補貼。
     
    陳時中補充,衛福部的經費將會多數用於補充防疫物資,備足防護衣、隔離衣、N95口罩;另外,由於居家檢疫者愈來愈多,也會增加相關的補償費用編列;最後是針對醫院,對有風險者、直接涉入風險者提供津貼。
     
    其他部會如文化部輔導的電影、表演藝術等藝文產業,也因疫情而受到嚴重衝擊,預算從15億增加到45.2億。文化部長鄭麗君表示,文化部是等同文化產業歇業的狀況加強紓困,將加強薪資、營運資金,以及紓困貸款利息補貼等。教育部亦在此次加碼20億補助運動事業、體育團體;科技部也將有10億,進行科學研發,如疫苗、病毒檢測等。
     
    針對2.0紓困內容,民眾該如何申請、真正拿到補助的細節,蘇貞昌說,接下來每個部會首長會直接宣布相關辦法、懶人包QA,之後每天都會在記者會中宣布。
     
    ■加強邊境防疫,明(3日)起入境有症狀旅客需集中檢疫
     
    指揮中心副指揮官、內政部次長陳宗彥表示,雖然入境人數逐日下降,一天約1,500多位民眾入境,但每日平均約100多位旅客,在入境時就有身體不適的症狀。為了確實做好防疫,自明(3日)開始,入境旅客在14天內有發燒或呼吸道症狀等,除了在機場配合採檢之外,也需搭乘防疫車隊至指定地點進行集中檢疫、等待採檢結果,居住期間不收費。如採檢結果陰性,將請其回家居家檢疫或住防疫旅館。陽性則送醫院進行隔離治療。症狀改善後,才能返回社區。
     
    陳宗彥表示,目前旅客入境是由三個機場松山、桃園、小港機場入境。指定檢疫的場所會以現有規劃的集中檢疫所為主,也會就近尋找離機場較近的適當場所。而檢疫所都會配置醫院副院長等級的指揮官,由專家、醫護人員評估後,才會同意民眾返家檢疫。

     
    ■加強醫院防疫,陳時中:已發文各醫院禁止民眾探病
     
    陳時中表示,為了減少零星的社區感染,可能進到醫院引發感染,將禁止民眾到醫院探病,請民眾改以視訊方式探病。若有緊急狀況,需要家屬到場則不算在規範內,特殊狀況的細節將會研議後再公布。目前已發文給各醫療院所與機構即刻執行。
     
    莊人祥也於會後表示,疾病管制署於3月3日公告的「醫療機構因應COVID-19(武漢肺炎)陪病及探病管理原則」中,原本規定為病房探視時段(如早、午、晚時段), 每次以 1 小時為限,且同時段訪客至多2人、長期陪病者1人。此規定將再行修改,改為禁止探病,但陪病者依然維持1人。
     
    ■腹瀉症狀暫不納入通報定義;確診個案中近1成有味、嗅覺喪失症狀
     
    今日確診的10名個案中,有3名出現腹瀉症狀。張上淳表示,過去確診的個案中本來就會有少部分有腹瀉症狀,剛好今日的確診個案較多,不過一般只出現腹瀉症狀的患者相對較少,目前還需要更多資料,才會考慮將腹瀉症狀納入通報條件。
     
    張上淳並表示,在今日之前,已有28例確診個案有喪失味、嗅覺的症狀。加上今日後已達32位,比例近乎確診個案中的1成。由於味、嗅覺已納入擴大篩檢條件,分成兩部分,一是有旅遊史且味、嗅覺喪失者,通報採檢後需留在醫院等待結果;若沒有接觸史、旅遊史,僅出現味、嗅覺喪失,則採檢後可返家進行居家檢疫,等待結果。(文/陳潔;圖/楊子磊、余志偉、王容慧)
     
    #延伸閱讀
    【疫情下的陪病風暴/1天2千6仍找嘸看護,陳時中鬆口:全責照護擬納健保】https://bit.ly/2ybtR3p
    【MIT快篩大突破/工研院最迷你手持PCR,中研院、國衛院單株抗體將展開招商】https://bit.ly/2WTyeKH
    【COVID-19三大希望之藥,台灣全數備戰到位/「法匹拉韋」台製藥原料啟動,東南亞多國都想要】https://bit.ly/3aAYFZv
     
    ★紀錄關鍵時刻,看見事實重要,#贊助報導者:http://bit.ly/2Ef3Xfh
    ★關注最新疫情,即時接收推播,立刻追蹤 #報導者推特: http://bit.ly/2YeHAOP
     
    #武漢肺炎 #COVID19 #新型冠狀病毒 #報導者 #探病 #疫情 #紓困

  • 公營醫療機構英文 在 一個平凡醫學生的日常。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9-04-14 20:45:14
    有 326 人按讚


    95. ​誰的普通話比較靈光?

    跟兒科診所上課,我們一組人要逐個訪問家長,再向醫生匯報。我們如常地按座位順序輪流問症,家長一個接一個進來,我們順利地看了三個症——

    「你們​​誰的普通話比較靈光?」醫生突然問道。我對此句深刻印象,因為我們平常口語不會說這個詞語吧,一定是病人爸爸一進來,先行稟報自己聽不懂廣東話,因為自己的廣東話「不太靈光」。

    雖然在所有同學面前用不熟悉的外語對答是有點尷尬,但還是有同學自告奮勇地上前問症,儘管還是因爲稍為語言不通,弄出幾個笑話。

    小孩和父親看完症,步出診所,我們鬆了一口氣。同時下一個家長又進來,下一個負責問症的同學趕緊坐好。

    「你好,陳小朋友、陳太太,我係港大醫學生,我姓林,想同你傾幾句,之後醫生再會睇你,你介唔介意啊?」如常的開場白。

    「啥?你可以用普通話嗎?」晴天霹靂,原來又要說普通話,但同學已經開了個頭,唯有硬著頭皮照問下去。

    兒科問症通常要多問一點病人的生活背景,如家庭、學業等,以便更清楚了解疾病對小孩日常生活的影響。問到兩個小孩的背景,兩位原來都不在本地學校讀書,一位更不是在香港出生呢。我們私底下想,不在港出生和讀書,怎能在香港的公立醫院看病呢?

    有次上課時,醫生要我們先分組在病房向家長問症,之後再聚在課室討論個案,期間要我們扮演家長,讓其他沒有參與問症的同學都能了解病人的情況。其中有一位家長本身操普通話,我們為了像真,也七嘴八舌地一起用彆扭的普通話角色扮演,最後大家都辭不達意,又常常因不懂如何把英文詞彙翻譯成普通話而笑得人仰馬翻。課後教授才跟我們解釋,他不是想留難我們或看我們出醜,只是現在他部門裡有11%的病人都是說普通話的,如何用普通話問症和向病人解釋病情,是醫生實際需要面對的情況。

    前一陣子跟同學談起輸入海外醫生的議題,才知道原來現在考醫務委員會牌照的臨床考試,沒有規定只准用廣東話問症、英文問書,原來連跟病人和考官對答都可隨意選擇用普通話。朋友看台劇看得多,普通話十分流利,還申請去當考試的翻譯員,將考生的普通話答案翻譯成英語及考官聽。大概普通話流暢的考官不多,對選擇用普通話的考生可能不公,所以才需要翻譯員的存在。要當翻譯員不容易,要背熟各種醫學名詞的中文,自己還要經過考試才能成功當上翻譯員呢。

    旁邊的朋友問:「在香港看病的,不是九成都說廣東話嗎?那他們可以獨立看病嗎?」其實我也很好奇這個問題怎樣解決,無論是只懂說英語也好、只懂說普通話也好,需要多安排人手做翻譯嗎…?而且,在這樣的情况下,這些通過考試的醫生,會留在公營醫療還是私營執業,服務他們本來最適合的受眾呢?

    所以說要放寬海外資格轉換考試的合格門門檻(其實本來已經不高,我最近才知道原來筆試只要過四成就當合格,臨床試的也不比本地醫學生的考試因難)來解決公營醫療人手不足的問題,其實是個偽命題。用這個途徑成功過關的醫生,真的會留在公營體系嗎?真的是我們需要的醫護人員嗎?

    況且,現時已有政策讓海外正接受專科訓練的醫生通過有限度註冊免試到公營機構執業,但申請人寥寥可數。海外醫生也是人,移民或回流返港後總希望工作環境至少不要比本來的差,這是可以理解的。香港醫委會現討論不同的方案增加海外醫生來港執業的意欲,但在此之前,也要先改善公立醫院的工作環境吧。要嘗試處理現今公營醫療機構的爆煲問題,不能只從供應著手,也要著眼於需求的來源。

    天下的父母都想給子女最好的,這當然是天經地道。曾經我擔心我的政治立場會影響我對病人的觀感,但這兩個月來,我愈加發覺自己很難對著有受苦孩子的家長生氣。在這些因為小孩生病而舉家搬到香港、或那些每幾個月買即日來回機票來看病的家長中,很多都只是走投無路,只想給孩子他們最好的治療,而因此選擇來香港。看見家長的坐立不安和難受,其實很難不感到同情。

    不過醫者的專業和同理心是一回事,政府制定政策時,就理應看見更廣闊的圖畫——當公共醫療的使用者人數不斷增加,現有病人所獲得的照顧和資源就只會相應減少,這是不爭的事實。魚和熊掌、照顧更多病人還是要至少讓我們照顧病人的質素不要再降低,兩者怎能兼得?

    這番道理,其實不少醫生已經發過聲了。但在上位者聽得見嗎?

    圖片來源:pixabay

  • 公營醫療機構英文 在 果籽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0-09-06 18:30:09

    通過港版國安法後,令香港再掀起一股移民潮。泰國的物價低,生活節奏比香港慢,是港人的熱門旅遊點。而泰國的醫療更被指屬國際水平,但移居泰國到底容不容易呢?

    泰國移民有限公司顧問Grants Chan指,移居泰國可從非移民簽證開始,建議申請人在泰國處理有關手續較佳,尤其是長期病患者。就退休簽證而言,泰國以外的地區如香港申請簽證,須提交身體檢查報告,證明其身體狀況。如報告上顯示患有長期病患,則有機會影響申請結果。相反,在泰國申請退休簽證,其審核較為寬容。另外,申請者須提早90日前辦理簽證手續,如銀行戶口、住址證明、保險等,所以在當地辦理簽證會較為方便。

    在醫療方面,移居者須自行購買保險,保障自己。其保險包含公營及私營醫療機構服務,但居泰港人胡慧沖表示言語不通,故此不會使用公營醫療服務。他解釋,公立醫院以泰文溝通,醫護人員的英文水平一般,溝通上會有困難。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相關影片:
    【香港職人】手袋神醫甩皮甩骨都救翻生 改短皮帶收$700:世上無嘢整唔到!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JlYWNeg5Vxw)
    【採耳師】25歲港女採耳師棄教職赴台灣讀採耳課程 記者實試:「第一次清晒耳屎的感覺,好爽」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8uvIzhfy3hI)
    【重案解密】前G4長七洪立明任李澤楷「小小超」保鑣逾十年 暗戰張子強 :隨時冇命收工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BNL8NP5-H4)
    【6億身家奉獻徐濠縈】Eason停工侍妻女 幫阿徐抹鼻做跑腿 疫市賺少半億(壹週刊 Next)(https://youtu.be/EYsm9v8VSvc)
    【灣仔燒味老字號】17歲做大廚 自立門戶35年 油雞酒味濃 老闆:好做嘅食物唔會好食(飲食男女 Appledaily) (https://youtu.be/svAF8pKszw0)
    【深水埗兩餸飯】59歲大叔賣$32兩餸飯 月派100份送長者 由台灣派到香港:受過港人恩惠想回饋 (飲食男女 Appledaily) (https://youtu.be/kyvNU86ntio)
    【再現幕前零走樣】鄧上文生3個囝囝未夠數 計劃領養變六口之家 (蘋果日報 Appledaily) (https://youtu.be/umTq9XNR6sA)
    【頭條動新聞】Ep.4 林鄭月娥一個星期被放棄兩次有咩感受 (蘋果日報 Appledaily) (https://youtu.be/TulvTCk2ZQ4)

    #果籽 #國安法 #移民 #泰國 #醫療 #簽證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