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公民有參政權嗎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公民有參政權嗎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公民有參政權嗎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公民有參政權嗎產品中有170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5萬的網紅Initium Media 端傳媒,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他們為了 #社區賦權 奔走許久,仍拯救不了崩塌的香港社區?】閲讀全文:https://bit.ly/2WBd2uZ 「好老實,落到區,我感受到的是大部分都不明白。」談到真正落戶選區後的經歷,於今年7月辭職的前荃灣區議員 #陳劍琴 苦笑,「都有無力感的。」 未參政之前,陳劍琴對區議員的印象都是幾...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1的網紅陳儀君,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陳儀君:「讓參與式預算,成為全民行動方案!」 新北市議員陳儀君,作為全台首例以議員的「預算建議權」推動「參與式預算」的公民參與領跑人,將她推動的點滴集結成書,出版了台灣第一本「參政/從政」自習簿-《公民自習簿》,提供「台灣式參與式預算」第一手教學。 陳儀君今(1)日在台北市公民會館舉行新書發表記者會...

公民有參政權嗎 在 立法院·修憲白話文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8-03 13:32:13

【不在籍投票,真的有隱憂嗎?】 上次我們談到不在籍投票的實現,不僅要通過修憲與立法程序,也涉及一些爭議。 到底怎麼回事呢? - 在不在籍,僵持不下? 是否實施不在籍投票的爭議,歷經了數十年,仍然沒有得出結論。 2003 年開始,國民黨及親民黨的立委陸續提出相關草案,但都未能形成跨黨派的共識。...

公民有參政權嗎 在 公民不下課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4-04 16:40:48

【台灣能實施不在籍投票嗎?】 . 「不在籍投票」和投票年齡下修、公投門檻等議題一樣,是長久以來不少人投身推動與爭議的公民參政議題之一。 . 台灣具有戶籍制度,且目前沒有「缺席/不在籍投票」的選項,許多人求學、工作,實際上居住外地,也因為外地租屋與房東協商的實務困難,難以依法把戶籍遷到自己實際居住地,...

公民有參政權嗎 在 畢明 Budming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10-07 18:41:40

在她面前,香港的司法女妖應該切腹,馬道立應該想喊。 不是要串或者調侃早前名噪一時的「女權菠蘿雞」事件,如果是,我從來都不會掩飾,更無餘暇申報否認。我甚至願意相信,她們當中有些真的意願良好,只是無知。 但若真的關注女權、人權、公義,希望推動改變,我謙卑而真誠的推介紀錄片《RBG》,請看看歷史上有些...

  • 公民有參政權嗎 在 Initium Media 端傳媒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8-30 17:00:20
    有 40 人按讚

    【他們為了 #社區賦權 奔走許久,仍拯救不了崩塌的香港社區?】閲讀全文:https://bit.ly/2WBd2uZ

    「好老實,落到區,我感受到的是大部分都不明白。」談到真正落戶選區後的經歷,於今年7月辭職的前荃灣區議員 #陳劍琴 苦笑,「都有無力感的。」

    未參政之前,陳劍琴對區議員的印象都是幾乎無存在感的 #政治花瓶;但2019年的 #反修例運動 卻讓她看到區議員的力量。是以,陳劍琴任內,處處找機會賦權予街坊、做「#社區自救」。她會花時間教導市民填寫各種複雜表格,申請政府福利;疫情期間派發物資時,她都會象徵式要求2元的收費。期望可令街坊明白,這些物資並非毫無成本,而是透過社區共享的方式而得來…

    然而,在社區之內,陳劍琴對教育公民理念感到舉步維艱;社區之外,她也面臨巨大的政治壓力、隨時可能被DQ。事實上,自7月以來,已有近200多名像陳劍琴一樣的區議員陸續辭職。重壓之下,基層的社區還能支持搖搖欲墜的 #香港公民社會 嗎?區議員紛紛離開,市民及社區可還有重奪自主權的機會?https://bit.ly/2WBd2uZ

    #相關閱讀
    【死亡筆記:香港新選舉前夕,公民社會在體制內外遭遇連場打擊】https://bit.ly/3knpUx3
    ★ 付費支持我們,撐起一片更廣闊的自由空間:http://bit.ly/2wVfM6g
    ★ 學生方案:https://bit.ly/3bUODnu
    #端傳媒 #六週年 #新開端 #深度 #社區自主 #政治 #香港大離散 #區議會 #香港政治

  • 公民有參政權嗎 在 林宜瑄-關心社會大小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7-07 10:57:16
    有 2 人按讚

    #不在籍投票,在去年美國大選後我就寫了一篇關於台灣可以如何進行不在籍投票。
    先講結論:
    1. 在國內預先登記同一天實體投票。
    2. 不能在國外、郵寄、通訊投票。
    3. #限定總統、#政黨票(不分區立委)、#全國性公投、#修憲複決、#原住民的六席立委。

    【 台灣適合「不在籍投票」嗎? 】

    目前全球已一百多個國家實施「不在籍投票」,大概分為「事前投票」、「通訊投票」等方式,台灣的鄰國例如日本、韓國、馬來西亞等,也都有相關規定。這次美國大選因為郵寄投票、海外投票開票時間不同的因素,幾個搖擺州的開票過程「由紅轉藍」,引起川普展開法律訴訟戰,在台灣也再次掀起了討論:「不在籍投票」究竟好還是不好?適不適合台灣?

    今年四月國民黨提案的《公民不在籍投票法》已完成一讀付委審查,其中就包含了「海外公民可以申請郵寄投票」。而「郵寄投票」是這次美國大選出現最多爭議之處,國民黨該草案的版本裡明訂「郵寄投票」為其中一種選舉類型,適用總統副總統選舉、立法委員選舉、直轄市市長與縣市長選舉、直轄市議員與縣市議員選舉,及全國性公民投票,涵蓋甚廣。

    有些民眾贊成國民黨提案中的郵寄投票、有些則非常反對。基於保障人民的參政權以及鼓勵人民參政,實施「不在籍投票」看似勢在必行,因此,我們必須思考:「什麼樣的不在籍投票才適合台灣」。

    筆者有以下兩點建議:

    1. 可使用不在籍投票的選舉層級:限定總統副總統選舉、立委不分區(政黨票)及原住民立委、全國性公投、修憲複決。

    為維持「#秘密投票」原則,不開放縣市層級以下選舉,是因縣市層級以下選舉可能會出現投票人數太少導致破壞秘密投票原則的可能。假設今天只有一人申請在馬祖、蘭嶼、綠島人口較少的區域投新北市區域選舉,等於直接亮票,違反「秘密投票」的原則,而全國性選舉因為投票人數較多,則不會有違反秘密投票的問題。

    2. 不在籍投票的實施方式:事前登記,#當日現場投票;#不開放郵寄選票。

    因循「 #開票的公開、#透明原則」,開放事前登記,當日現場投票。不開放「郵寄投票」是因為可能會有偽造選票爭議,例如,擁有他人個資就能申請選票,會出現代申請、代投問題,再加上因為要遵守「#無記名原則」,因此無法確定選票是否為本人投票,綜合以上原因,筆者認為如果台灣要推行不在籍投票,開放事前登記,當日現場投票,但不開放郵寄選票是比較理想的作法。

    #台灣實施不在籍投票的條件與現況

    相較起實行不在籍投票多年的美國,台灣其實更適合實施不在籍投票。原因之一是台灣有完整的選民戶籍資料且戶政系統全國連線,只要在某地的戶政機關登記了「不在籍投票」,此人的選票就鎖定只能在登記地領取與投票,可避免重複領票、或非本人冒領投票的問題。另外,台灣有現場公開計票的規定,較可避免選舉舞弊。

    事實上,台灣已經有類似不在籍投票的相關規定和作法,只是範圍較小,也就是所謂的「移轉投票」。依據《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第17條「選舉人,除另有規定外,應於戶籍地投票所投票。投票所工作人員,得在戶籍地或工作地之投票所投票。但在工作地之投票所投票者,以戶籍地及工作地在同一選舉區,並在同一直轄市、縣(市)為限」。也就是說,台灣目前有就特殊原因開放特殊族群不在籍投票的規定和實際經驗,所以要實行全國性選舉的「不在籍投票」,是有基礎的。

    #保障投票權,#就是保護民主

    基於擴大公民參政權、保障公民權利的原則,落實「不在籍投票」除了可以促進公民參政的機會,也是民主國家落實人權、民主的一步。綠黨核心價值是能夠直接參與對其生活有所影響的環境、經濟、社會和政治決策,基於這個理念,我們主張應該降低投票的成本,讓在外地工作、求學但無法請假、或無法負擔交通費用的人被剝奪了憲法所保障的基本投票權利。

  • 公民有參政權嗎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4-20 12:33:49
    有 957 人按讚

    (✪‿✪)ノ排程中晝發文 #國際法法理建國 Q&A

    Q101:請問中華民國政權真的會因爲台澎人認知正確的歷史及國際法理而承認自己代管的身分,甚至終止代管嗎?這個大部都是重覆台澎黨以往的論述,好像和我所提出的問題沒有相關,是不是呢?

    A101:

    所以依法理建國三步驟
    「掌控」中華民國政權是必要的。
    這影片有說明 👉🏻 https://youtu.be/lss2OdMhi90

    台澎黨不是先於法理建國派,法理建國派不一定要加入台澎黨;就跟你喜歡談論政治不一定要參政一樣。

    你問的是台澎人要怎麼認識歷史跟國際法法理?透過展開對話,法理建國派的人從2015年至今都一直在進行著。

    要怎麼讓中華民國政權承認代管身份?
    台澎人普遍都認知到臺灣不是一個國際法上的主權國家之後形成的公民意識與建國意志,作為掌控中華民國政權的力量。

    怎麼掌控?首先在中華民國政權體制內奪權,支持本土政黨,孤立親中政黨。

    依法理建國三步驟來:https://www.facebook.com/rotpnetwork/photos/a.802796716480053/840390696053988/?type=3

    凝聚自決共識(邊緣化KMT及統派;宣傳國際法法理建國論述)→總統及國會完全執政(投票選出合適的執政者;上街訴求終止代管自決建國)→盟佔代管機構執行者(中華民國政權總統)宣布終止代管

    希望大家深切了解台澎法理地位是什麼,我們才有辦法釜底抽薪解決問題。台灣還沒有完成國際法法理建國的程序,不會因為一直呼籲台灣是主權國家就能被國際承認。不過還是想提醒大家,即便知道台灣目前不是主權國家,也還是要參與目前治理當局的選舉,因為在自決建國之前,必須掌控這個治理機構。體制內跟體制外的方式都需努力,因為「奪權」是必要的,不要放棄去控制目前的治理當局。我們談國際法法理就是要釐清現況跟史實,執行目標是以民主和平方式達到可以自決建國的條件。我們支持本土政黨執政,就是為了掌控中華民國政權治理當局。目前在「奪權」階段,還沒真正完成,因為還是有可能被中國國民黨給奪權,不同階段的努力,希望大家對本土政黨多點體諒,不要搞錯生氣的對象~

    (關鍵字搜尋🔍國際法法理建國,敬請期待明天的問與答)

    延伸閱讀❣️
    👉🏻台澎人做著夢中夢中夢: https://reurl.cc/8yqAdj
    👉🏻法理建國派的目標:https://reurl.cc/ZQynqW
    👉🏻[英語繁中字]台灣在國際上不被承認的原因與解決方法:https://youtu.be/lss2OdMhi90
    👉🏻聖峰演講影片Youtube :
    https://youtu.be/-a_qHXh_URM
    👉🏻聖峰演講實錄Podcast:
    https://anchor.fm/rotpnetwork-shin-hong-ng/episodes/2019-03-29-ep8kln
    👉🏻Apple podcast:https://reurl.cc/a5qZjQ
    👉🏻 《台澎法理建國指南》電子書: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yFXTxYOtkqrwEyV11w0kQyKujxEZsU8N/view?usp=sharing

  • 公民有參政權嗎 在 陳儀君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9-11-08 17:47:40

    陳儀君:「讓參與式預算,成為全民行動方案!」
    新北市議員陳儀君,作為全台首例以議員的「預算建議權」推動「參與式預算」的公民參與領跑人,將她推動的點滴集結成書,出版了台灣第一本「參政/從政」自習簿-《公民自習簿》,提供「台灣式參與式預算」第一手教學。
    陳儀君今(1)日在台北市公民會館舉行新書發表記者會,特別邀請同樣關注公民議題、關心地方建設與政府財政運用的立法委員羅明才、立法委員林奕華、以及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教授詹中原、中山大學社會學系教授萬毓澤、中央大學法律與政府研究所副教授許雲翔、台北海大通識中心助理教授吳建忠、「核能流言終結者」創辦人黃士修等書籍推薦人,共同呼籲中央各部會,一同投身「參與式預算」,設定中央行政部門參與式預算比例,讓「參與式預算」逐步成為整體行政改革的一環,從各部會局處試驗性、局部性的推動模式,讓公民參與政府預算運用,從地方擴散到中央,走向更全面的制度化,讓「開放政府、全民參與」不只是口號,更能實踐到全體國民的日常生活。
    陳儀君指出,「參與式預算」是一種民主實踐政策,也是一種都市治理與民主創新(democratic innovation)的模式,在國際上已經推動了將近三十年,全世界更有超過三千個城市都在推行,在台灣, 2015年她從新店區達觀里開始推動,不僅是全台以政府預算為經費來源的首例,也是以市議員建議款為經費來源的首例;中央應該作為各地方政府的領頭羊,致力建立參與式預算的制度,強化預算的透明度與全體公民對於政府施政的監督,讓公民真正成為政府運行的一部分,共同參與政府政策的推動。尤其,政府與人民之間,不應該僅僅只是「給」與「受」的角色,「公民參與」的願景,需要政府的支持,才能為國家培養有靈魂的公民。
    《公民自習簿》不僅僅記錄了新北市議員陳儀君五年來在推動參與式預算與社區居民們的現階段成果,更希望透過倡議公民參與的價值,讓一般社會大眾更加瞭解如何成為專案民代,書中,也透過與雙北市長-台北市長柯文哲、新北市長侯友宜、前新北市長朱立倫的對話,一起探討對於未來政治的看法。陳儀君說,我們希望,透過瞭解公民權的價值,以及探究參與的真義,進而擘劃城市建設的願景,喚醒城市裡的每一位公民,齊步向前,讓「參與式預算」促使區域生活、商業、環境共榮與共好的理念,成為全民行動方案。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