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公司註冊處搬遷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公司註冊處搬遷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公司註冊處搬遷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公司註冊處搬遷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萬的網紅蔡依橙的小孩教養筆記,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Ulysses Yang的翻譯好文,有女兒的父母值得看看: 「無意間看到了一篇近期由朝日新聞評論,關於一位研究日本佛教思想史的女性研究員西村玲於2016年自殺的新聞。我看了內文,發現這是一篇非常重要的文章,同時我理解絕大部分人對英文文章有距離感,所以我全文翻譯出來,希望大家看一下(特別是人...

公司註冊處搬遷 在 明周文化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8-18 22:34:57

【私營博物館的困境】私營博物館與公營博物館一樣,可藉着其展覽活動,豐富民間藝文生活,推廣知識美學,甚至帶動文化旅遊,對社會有種種裨益。然而,政府一直沒有支援私營博物館標準機制。在香港,私營博物館面對不少困難,如財政及法例問題。二○一八年,原來位於山頂的「香港電車文化館」因租金高昂而結業;二○一二年支...

  • 公司註冊處搬遷 在 蔡依橙的小孩教養筆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9-05-10 15:12:34
    有 366 人按讚


    Ulysses Yang的翻譯好文,有女兒的父母值得看看:
     
    「無意間看到了一篇近期由朝日新聞評論,關於一位研究日本佛教思想史的女性研究員西村玲於2016年自殺的新聞。我看了內文,發現這是一篇非常重要的文章,同時我理解絕大部分人對英文文章有距離感,所以我全文翻譯出來,希望大家看一下(特別是人文學科的同學)。」

    最近比較少上臉書,但我無意間看到了一篇近期由朝日新聞評論,關於一位研究日本佛教思想史的女性研究員西村玲於2016年自殺的新聞。我看了內文,發現這是一篇非常重要的文章,同時我理解絕大部分人對英文文章有距離感,所以我全文翻譯出來,希望大家看一下(特別是人文學科的同學)。

    ***
    【研究員的自殺反映了無希望的博後人生】

    西村玲(Ryo Nishimura)的日記表達了她的夢想,她想在實現職業目標的同時,還有著快樂的家庭生活,但隨後又進入了一個反映她混亂內心的黑暗轉折。

    「那會比其他任何事都還要危險,並且事情會更糟,」她寫道。「所以我會將事情保持原樣。我必須這樣做才能活下來。」

    這位一度前途大好的研究員,對她的問題尋求著一種「奇蹟式的解決之道」,藉以「重置自己的人生」。

    但奇蹟從未發生。

    這本從2015年11月開始記載的日記才開始寫不到三個月,這名43歲的日本思想史博士就離世了。

    在財務不穩定、求職困難和破碎婚姻的煎熬下,她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她的死,是一個日本病態笑話的縮影:「一旦你進入了博士學程,所有的道路都導向毀滅,尤其是人文學科。」

    [得獎的研究員]

    西村玲在東北大學就讀,她在2004年取得關於佛教史的博士學位,主要研究18世紀的重要思想家和僧侶-德門普寂。

    她隨後搬回她父母在西東京多摩市的房子,並全心進行研究。

    隔年,她獲得了由日本學術振興會頒發的傑出博後生資格,該頭銜提供每月約45萬日幣的獎學金長達三年。

    「有這筆錢,我可以買一大批研究用的書。」欣喜若狂的西村告訴她的雙親,並承諾她自己要更努力研究。

    她決定每年出兩份研究論文和四份會議報告以符合獎學金的期許。

    西村帶了大量的佛經到她二樓的房間,除了和父母在餐桌吃飯以外,她很少離開那裡。

    但是即使在用餐的時候,她也會快速而不停地談論她的研究。

    「我希望我可以用塑膠膜把自己的頭包起來,這樣我記得的東西就永遠不會漏出來了。」西村曾經這樣說,在餐桌上帶來了一陣歡笑。

    她在2008年出版的第一本書備受好評。她在2009財政年間獲得了年輕研究人員的JSPS獎和日本學士院的另一個獎項。

    在當年獲得日本學士獎的六位獲獎者中,只有兩位具有人文背景。西村是第一個以宗教獲得研究獎的人。

    「她帶領一群年輕的研究人員開拓了新的學術場域,並一個接一個地取得了成果,」為西村提供指導東京大學的佛教學者和榮譽教授Fumihiko Sueki寫道,他。「她幾乎是無與倫比。」

    然而,在傑出研究員資格和獎學金補助結束後,她的生活開始走下坡。

    西村的衣、食、住都依靠父母。為了支付她的研究開銷,西村在一所私立大學擔任講師,並在其他職業學校和文化中心從事兼職工作。

    為了從大學圖書館借閱研究資料,西村依靠支付學費註冊為旁聽學生(auditing student)。

    一位資深的學者,無法忍受目睹著她的掙扎,在2012年給了她一份檢查佛教文學英譯的工作。

    西村接受了這份工作,並且很開心地看到她的年收入超過200萬日元。

    但這份工作只持續了一年。

    西村將她的簡歷發送到20多所大學,尋找一個學術職位。

    一所大學要求她提交六份自己的創作,以作為申請過程的一個環節。每份複印都要花費數千日元。在這個縮衣節食的時期,她決定將它們複印並寄送給大學。

    除了一封又一封的拒絕信之外,她沒有得到任何回饋。

    她的申請材料和一封信同時被寄回,該信寫著:「我們很抱歉,但我們無法奉行您的意願……。」

    西村懷疑一些大學甚至沒有看她的簡歷。

    她用一個迴紋針來固定申請表格,但退回的材料幾乎沒有跡象顯示,迴紋針曾被移動過。

    她沒有收到任何大學的解釋,關於她沒有得到這份工作的原因。

    她家庭生活的現實開始陷入困境。她的父母年紀越來越大,她找不到穩定的工作。

    這些情況導致了一個步入歧途的抉擇:「我要結婚。」

    2014年春天,西村在餐桌上向她震驚的父母解釋了她的婚姻計劃,稱其將「打開一扇救生門」,走出她發現自己已受困其中的洞。

    她在網路上認識的未婚夫,大她超過十二歲。當他們結婚時,她不知道他有嚴重的個人問題。

    2015年4月,西村離開了她父母的家,開始了與丈夫的新生活。

    但婚姻很快地惡化,西村開始自責並且患上了精神疾病。

    2015年11月6日,她在日記中寫道:「我幾乎病了,我決定離婚,但他拒絕了。我承認我蒙蔽於試圖找到生活中的安全感,但很難真正承認這一點。」

    西村的日記顯示,她的情緒波動歸咎於幾個主題:她對研究的熱情,她渴望與丈夫和孩子度過穩定的生活,以及她處理生活現實的痛苦。

    12月7日,她寫道:「當我和父母一起吃飯和喝茶時,我感到非常高興。但我自己毀了那幸福,現在它無法挽回了。」

    她在2016年1月7日的日記寫道:「說實話,我想活下去。但是怎麼活?我希望活得快樂又陽光,並再次與大家一起歡笑。但似乎我必須經歷很多麻煩才能達成。」

    她終於讓她的丈夫簽署了離婚協議,並在2月2日遞交到市政廳。

    當天晚上,西村自殺了。

    在寫給她父母的遺書中,她寫了:「我認為我沒有未來」和「我不能繼續努力下去了。」

    這對父母經常如此教他們唯一的孩子:「找到自己喜歡的東西,並且付出大量的努力。你可能不會變得富有,但你可以過上自己的生活。」

    他們的女兒領略了這些價值。

    她的母親和父親都是編輯,他們灌輸女兒大量的書籍。西村在2歲時已擁有50本書。她很快就學會如何閱讀和寫作,並在幾年內成為一隻書蟲。

    當她沒有書讀的時候,西村會大聲誦讀報紙廣告或鎮內招牌上的東西。

    她的父母對於西村這樣,為成一名研究員的童年準備感到非常自豪。

    但現在,她75歲的母親說:「事後看來,我已經無法判斷它是好或壞。」

    她81歲的父親說:「現在大學不是在尋找知識分子。他們只是在尋找方便的勞工。我的女兒意識到了這一點。」

    [學術工作的缺乏]

    由於警覺到與歐美相比,日本缺乏博士生的現象,日本政府在90年代將高等教育的重心從大學轉移到研究所。

    研究生人數飆升,但許多大學面臨財務問題,並且教學職缺沒有增加。

    這在學術就業市場上創造了黯淡的前景。

    根據文部科學省(the education ministry)的數據,2007年完成博士課程的人數為16,801人,是1991年6,201人的2.7倍。

    然而獲得教職的博士人數在同期增長相當緩慢,僅從1,520增加到2,191。該領域的競爭非常激烈,找到工作的機率從1991年的1:4.1躍升至2007年的1:7.7。

    即使在大學獲得職位也不能保證長期任職。

    在政府鼓勵大學經濟自主的政策下,文部科學省在2004財年開始削減對國立大學的補貼,使學校依賴基於申請的競爭性專案補助。

    大約在同一時間,大學開始招聘更多具有任期限制的“非常規”教師以及兼職講師,這個職位被認為很容易填補。

    根據東京地區大學兼職講師工會的統計,全國大學的講師目前約有一半是由兼職人員擔任。

    在工會和日本女性科學家條件改善協會(Japan Association for the Improvement of Conditions of Women Scientists)進行的2017-18調查中,711名兼職講師中有69%的人表示他們的年收入不到200萬日元。89%的人說他們每年的收入不到300萬日元。

    「兼職講師的職位曾經是學術社會的最底層,現在卻連得到都很難。」工會秘書長Noboru Shida說。

    此外,大多數有空缺的全職職位都有任期限制,這使得博士學位持有人很難制定長期計劃。

    “博士之路是條毀滅之路。” Shida說。“栽培出的人才已被丟棄到水溝中。”

    這現象對於人文學科,一些雇主認為「沒有用」的學術領域來說,前景更為黯淡。

    根據文部科學省收集的年度數據,約有30%的人文學科博士在近幾年中,既沒有找到工作也沒有接受進一步的教育。該百分比是全學科博士學位的平均水平1.5至1.8倍。

    那麼在人文學科中獲得博士學位的人會發生什麼事?根據該部的數據,其中近20%被列為「死亡」或「行蹤不明」。這一比例高過於全學科平均博士生的兩倍之多。
    (OS:這太可怕了…)

    為了給年輕博士提供更安全的研究環境,該部開展了一項計劃,資助僱用年輕研究人員的研究機構。

    然而,大部分工作都轉到了科學與科技領域。

    2017財政年間,在該部門“優秀青年研究人員領導倡議”下聘請的72名研究人員中,只有一位是人文學者。

    一位30多歲,專門研究平安時代(794-1185)日本思想史的研究員,在3月底完成了他私立大學講師的任期後。他沒有找到新工作。

    「我會繼續尋找研究工作,但與此同時,我會依靠失業救濟過活,」他說。「我也可能會成為兼職或臨時工。」

    他補充說:「我每次在便利商店看到年齡在40到50歲之間的職員時,我都不禁想知道這個人是否也是研究員。」

    西村的死在學術界似乎並不是一個異常現象。

    2018年9月,一名46歲的男子在九州大學福岡校區被發現因火而死。

    他曾在那裡的博士課程中學過憲法,但在2010年就輟學了。

    根據一名認識他的榮譽教授表示,這位前學生努力維持生計,他除了擔任兼職講師,同時也在倉庫和包裹遞送公司做粗工。

    然而,即使在晚上,他也一直回到他已結束研究的辦公室。

    在校園搬遷計劃期間,大學管理部門發現了這位前學生,並要求他淨空辦公室。

    在9月7日的早上,辦公室發生一場可疑的火災後,該男子的屍體被發現在一個攜帶式汽油罐和一個煤油桶旁邊。

    [需要保護他們自己]

    「我認為許多研究人員對西村的故事感到震驚,並認為,『這可能發生在我身上,』」病理學家Eisuke Enoki在「朝日新聞」的一篇文章中寫道。

    Enoki撰寫了關於日本博士學位問題的文章,解釋了問題的背景。

    「首先,大學和研究機構的常規學術職位非常稀少,以至於即使是一位前景光明的研究人員(如西村)也不被接受,」Enoki寫道。

    他還質疑了招聘流程,特別是女性候選人,是否公平公正。

    傳統的統一就業體制主要集中在新畢業生的集體招聘,這是系統性問題的一部分,因為「這些公司不願意僱用30多歲或有研究經驗但更年長的人,」Enoki寫道。

    根據Enoki的說法,對於大學畢業生和研究所畢業生,特別是人文和社會科學的學生來說,獲得工作的機會是有限的。

    但他說,研究人員自己需要改變自己的思維方式,並應該學會如何在學術界之外保護自己。

    「許多研究人員認為『沒有學術工作的人是失敗者』」。難怪他們一旦發現自己屬於該類別就感到絕望和認命,」他補充道。

  • 公司註冊處搬遷 在 八鄉朱凱廸 Chu Hoi Dick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8-02-15 10:08:17
    有 119 人按讚


    新年流流就黎逼遷!

    廣東道反迫遷行動!
    要求收樓商停止迫遷居民!

    #廣東道 #反迫遷

    -\-\-\-\-\-\-\-\-\-\-\-\-\-\-
    行動新聞稿

    新年流流迫人走 地產收樓無天收
    要求收樓商停止逼遷居民及要求直接會見租戶
    廣東道925-947號租戶反逼遷收樓行動

    廣東道被迫遷租户大聯盟、社區前進、關注基層住屋聯席

    新聞稿
    2018年2月15日

    廣東道925-947號租客在本年1月中,收到來自大業主創啟有限公司及恆輝香港投資有限公司張貼的告示和信件,內容是劃一要求所有租戶,無論有否簽訂租約(不論「死約」或「生約」),均必須於本年2月28日或之前遷出。基層租客被迫要在春節期間搬走,都感到非常徬徨和憤怒,擔心無法於新年前緊急處理搬家事宜,並且認為地產商處理蠻橫無理,並無與居民商討協調,遂向社區團體「社區前進」求助,並組成「廣東道被迫遷租户大聯盟」。

    被迫遷的租客涉及廣東道925-947號共六條樓梯、十二座五層高單號唐樓,超過100戶基層租戶,當中絕大部份單位是板間房及劏房,亦有將一個單位改裝成有近40個床位的單位。不少租客已居住近十年,大多是長者、單身人士、南亞裔或新來港家庭,他們都是輪候公屋多年或不合資格申請的基層人士。大業主要求這大群基層租戶在農曆年間、短短一個月通知就搬走,無異是冷漠絕情的迫遷行為。

    大業主為創啟有限公司及恆輝香港投資有限公司,據公司註冊處資料顯示,兩間公司的董事為梁驊及梁盈,其父是創啟及恆輝母公司-港中發展集團老闆梁英偉。據報,大業主已收購這12座唐樓大部份業權,主要是透過二房東收租,可是業主從來沒有和租客直接簽租約,且經過一年「死約」後,便沒有再和租客簽約,業主可隨時迫遷租客,而今次事件,大業主不惜違反合約要求,迫遷不少仍未過「死約」期的租客。早前,更有租戶遭到二房東破門入屋,被搬走家具甚至鎖上大門迫遷,有家歸不得。二房東亦曾發出通告,表示如租戶未能如期遷出,3月1日將會截水截電,並為大門加上新鎖,種種行徑令基層租戶活於徨恐下。

    因此,我們必須譴責大業主:
    農曆年間、短短一個月通知就迫遷租客!
    業主從來沒有和租客直接簽租約,且經過一年「死約」後,便沒有再和租客簽約,今次更迫遷不少仍未過「死約」期的租客!

    為此,我們今天早上,趁港中發展集團於旗下的旺角希爾頓花園酒店舉行業主會,前去示威,譴責大業主驅趕基層租戶,我們的訴求如下:

    要求延遲二月廿八日的搬遷期限
    要求大業主交代重建目的
    要求港中發展集團主席梁英偉、創啟及恆輝董事梁驊、梁盈及各大業主與居民會面

    譴責地產霸權,還我居住權利!

  • 公司註冊處搬遷 在 Fernando Chiu-hung Cheung 張超雄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6-11-01 11:00:00
    有 107 人按讚


    2016年11月1日立法會福利事務委員會公聽會
    關注組織對《康橋事件》提交綜合意見

    自從本年10月14日報章報導葵涌殘疾人士私營院舍《康橋之家》前院長涉非法性交脫罪最終因受害人不適宜出庭指証而被撤消控罪,並向法庭申請訴訟費被拒一事,我等在極度震怒之餘,在不同社會人士的努力下,有關私營院舍的問題不斷被揭發,其管理及服務上的劣行昭然若揭。現臚列我等組織的意見,供台端跟進。

    一. 對康橋之家內多次涉嫌性侵犯、懷疑虐待、疏忽照顧、以及連續死亡事件之綜合意見
    1.1 強烈要求調查康橋之家各項事故,並向公眾交待調查結果,同時立法會交待細節。
    1.2 面對康橋被撤銷營業牌照,院友即時搬遷,組織要求院友應獲得適當支援,包括對事件的知情權、需要開放資助院舍暫宿位及醫院病床作安置、安排參觀新院舍、並需要有足夠的適合人士協助康橋院友適應新環境
    1.3 就個案本身,組織質詢社會福利署保護家庭及兒童課及家庭衝突及性暴力政策組如何介入進行輔導及協助整個訴訟程序,包括是否有清楚解釋按香港警務處發出「罪行受害者約章」,協助個案理解聆訊進展?

    二. 就院舍監管之綜合意見
    2.1組織要求社會福利署就其監管不力,為事件道歉,以顯示署方痛定思痛,進行改革的決心。
    2.2 強烈要求即時成立《永別康橋》院舍改革跨部門委員會,以全面檢討院舍條例、相關之發牌制度、及修訂《殘疾人士院舍實務守則》,包括服務人手比例、資助比例等。
    2.3有關檢討對象必須同時包括私營院舍及資助院舍,以同步提升全港院舍服務質素。有需要為所有院舍進行風險評估,
    2.4組織要求營辦機構必須按社會福利署服務質素標準(Service Quality Standard)。提供服務;
    2.5遇有違規事件,社會福利署必須即時於網頁公佈意外或違規事故;各項事故/刑事案件等紀錄在刪除個人資料的狀況下,必須新設即時通報機制公佈意外事故及涉嫌刑事罪行,並同步上載於社署網頁上,以讓消費者/輪候者清楚所選之服務單位質素及改善。
    2.6針對營運機構,特別是牟利私營院舍的股東、董事及主要管理人員,組織建議條例中增加刑事罰則,讓該些股東及主要管理人員在所有違規的情況下承擔刑事責任。處分持牌人或營辦團體的罰則中,必須包括永久禁止營辦院舍服務。
    2.7同時,股東、董事及所有同工,只要有機會接觸院友,就必須進行性罪行定罪紀錄查核,竭力保護所有接受服務的院友。
    2.8要求所有曾涉及性罪行或嚴重不當行為人士,不得經營、從事、參與任何殘疾人士服務。
    2.9鑑於部份私營院舍院友未有認識資助服務單位社工,建議要求院舍必須設立社工職位,作為個案經理,協調院友所需服務及協助監管院友的生活質素。有建議增加地區支援中心(District Support Centre)的社工人手,為私營院舍提供個案經。
    2.10社會福利署應立即公開目前多所私營及資助院舍未能獲發正式牌照的原因
    2.11 就社會福利署多次提及有巡查隊伍定期巡查全港院舍,家長組織及自我倡導者組織的家長會員及智障成人已準備就緒,隨時加入院舍巡查隊伍,協助社會福利署執法。

    三. 對服務規劃之綜合意見
    3.1 在2.1項提及強烈要求即時成立《永別康橋》院舍改革跨部門委員會,其功能包括推動長期護理政策,及檢討現有為殘疾人士提供之各項日間訓練、社區支援及院舍照顧服務。
    3.2 自從2007年《香港康復計劃方案》出台之後,勞工及福利局已停止就殘疾人士刻不容緩的服務進行全面檢討及進行有年期規劃;組織強烈要求重啟檢討2007年《香港康復計劃方案》所列出之內容、探討目前的服務需求、並提出至少五年規劃,讓政府適度分配資源,推動長遠殘疾人士支援政策。
    3.3 在規劃的細節上,必須重新要求全港18區的公共屋邨單位及新建成的私人屋苑預留空間設立資助院舍,以解決資助院舍不足的問題;並改革殘疾人士院舍設計,放棄興建堡壘式院舍。
    3.3 組織認為在未有足夠資助宿位應付輪候冊的需求時,政府應加設殘疾人士日間護理中心,協助家長年邁及/或身體較弱的一群。有需要全面檢視現時社區支援服務,其專職人手上必須加入臨床心理學家、職業治療師、物理治療師、社工、精神科護士。
    3.4 同步檢討「個案管理」制度,主動密切跟進殘疾人士的需要,盡早介入協助。

    四. 對司法程序的綜合意見
    4.1 雖然社會福利署未必有直接改革司法程序的法定權力,但就執行相關協助脆弱受害者/証人/受嫌疑人時,社會福利署保護家庭及兒童課及家庭衝突及性暴力政策組應有責任提供專業社工,協助案主在錄取口供、出庭聆訊、進展通報上理解細節,特別是考慮出庭應訊的能力,相關組別的專業社工應具備經驗理解案件的細節,遇有遺漏,理應指出。
    4.2 勞工及福利局作為政策局一員,在是次事件上,有需要協助律政司檢討及修訂《刑事訴訟程序條例》,亦有需要審視1994年王見秋法官主持的《協助弱智人士出庭作供》工作小組報告的15項措施,在20多年間的用詞、理解、及執行上必須進行檢討及修訂,其中最為人關注是親身出庭,或接納環境証供、書面証供、錄影証供等等,均需要澄清應用,並提醒及教育法律界別人士。
    4.3 必須重新調配資源,在律政署之下成立專責組別支援脆弱受害者/証人/受嫌疑人。
    4.4 有組織關注智力障礙者的成人法律身份;相關條例理應按《聯合國殘疾人權利公約》條文立法,保障殘疾人士權益;有需要設立「第三倡議人」(Third Advocate) 及「支援決策」(Supported Decision) 政策,為智障人士提供法律支援,從《康橋事件》可在法律、住宿服務使用者、及社區生活三方向進行倡議。作為捍衛公民權益的政府,應從速撥款予民間團體成立「民間獨立第三倡議團體」。

    五. 其他意見
    5.1 不少組織要求香港政府成立殘疾人士事務委員會,及殘疾人士人權事務委員會,以確保殘疾人士能行使天賦權利,在相關支援決策/監護制度、教育、醫療/訓練、就業/個人事業發展、房屋/院舍照顧、福利服務等影響人生規劃之各個層面上,獲得關注及擁有適度資源。
    5.2 就涉嫌性侵犯的前院長,組織強烈要求社會工作者註冊局就其在媒體中的不當言論,展開紀律聆訊。

    組織名單包括:
    1. 嚴重弱智人士家長協會
    2. 香港肢體弱能人士家長協會
    3. 殘疾資歷生活館
    4. 聖雅各福群會復康服務部家屬聯會
    5. 香港雷特氏症協會
    6. 正言匯社
    7. 香港弱智人士家長聯會
    8. 學前弱能兒童家長會
    9. 爭取資助院舍聯席
    10. 同心家長會(協康會)
    11. 輕度智障權益關注組
    12. 樂恩家長會
    13. 康和互助社聯會
    14. 關注婦女性暴力協會
    16. 勵智協進會
    17. 卓新力量
    18. 葵涌天恩地區支援群組
    19. 香港智障服務人員協會有限公司
    20. 香港復康聯會
    21. 啦啦隊
    22. 香港唐氏綜合症協會
    23. 青草音符自助組織
    24. 社福同行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