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建議先看完四大面向那篇
才好理解基本面意義💪
我會詳細介紹基本面財報分析的重點
因為篇幅超過兩千字數限制
所以我會分成三篇 共四大類
希望打基礎的粉絲能花時間吸收
一定能幫到你!
會計四大報表
1. 資產負債表
2. 損益表
3. 現金流量表
4. 權益變動表
財報分析很多都從負債表及損益表...
嗨~建議先看完四大面向那篇
才好理解基本面意義💪
我會詳細介紹基本面財報分析的重點
因為篇幅超過兩千字數限制
所以我會分成三篇 共四大類
希望打基礎的粉絲能花時間吸收
一定能幫到你!
會計四大報表
1. 資產負債表
2. 損益表
3. 現金流量表
4. 權益變動表
財報分析很多都從負債表及損益表抓出來計算
每項比率有不同的含意
這過程就叫”財報比率分析”
對沒有會計基礎的人而言
要去了解每項會計科目是很困難
但是以投資人的角度而言不需要懂那麼深
只要了解財報分析的重要比率是如何運算出來還有意義就夠了
所以我寫關於基本面財報分析較重要的數據的文
每個人分類有些微不同
但我分成4大類
常用主要指標、獲利能力分析、經營能力分析、償債能力分析
選股時我比較注重前三類
但是! 並不代表償債能力不重要
一、常用主要指標
1. 每股盈餘EPS(Earnings Per Share)
稅後淨利/加權流通在外股數
*加權流通在外股數可能有人比較不了解,公司有可能透過財務手段買回在市面上流通的股票,我們稱作庫藏股票,而加權的意思是公司在一年當中的不同時間點買回庫藏股,因此要考慮到股票流通在市面的時間
這個數據算是最重要的一項指標
公司是以營利為目的
意旨公司為每一股賺多少稅後淨利
如果當公司需要增資而發行新股
此時流通在外股數(分母)增加
萬一沒有因此賺更多利潤(分子)
就會導致EPS的降低
所以當然EPS鐵定是越高越好
2. 本益比(PE Ratio)
股價/EPS
身為潛在投資人
我們肯定希望股價越低才能讓我們用較低的資本進場
一般投資人會思考 那到底要多少比較好
其實這沒有確切的標準
因為要考慮的因素很多
例如公司成長性、產業特性等
舉例來說
通常科技業本益比普遍較傳產或食品業高
因為成長性較高也比較有爆發性
*我要強調 不是一定!!!!!
如果要比較本益比主要有兩個方法
第一個方式就是跟相同產業比
如果相同產業的其他公司的本益比都高很多
那當然公司股價成長的空間較大
但這裡要注意的是每一間公司的業務占比不同
產業只是分個大概 所以比較只是參考
第二個方式可以跟歷史比
這時候就要找過去的本益比變化
如果此時的本益比相較過去在低點
那以長期投資來看或許是不錯的進場點
但還要考慮到很多因素
例如潛力及未來營收成長及相關競爭對手等等
舉例 如果某科技公司
在今年研發出了領先其他競爭對手的突破性技術
而以前並沒有這樣的優勢
那當然現在的投資人看好未來獲利或營收的成長性較高
而先買入股票讓股價上漲
此時的本益比也會相較歷史數據高
股價指數本身是一項領先指標
(*不太懂領先指標、同時指標、落後指標可以先查詢
這是總體經濟學的範疇)
所以當比較同一間公司不同時期的本益比時
要注意到當時的時空背景的差異
在沒有太大變化下或只是因為股價回檔修正
到本益比相對低點
是不錯的買點
3.每股淨值
公司淨值/流通在外股數
*淨值等於資產-負債,等於股東權益
每股淨值越越高越好
還有一個數據是股價淨值比(P/B Ratio)
有的人會認為股價淨值比小於1就一定要買進該檔股票
但其實股價淨值比如果已經到低於1的程度
其實這間公司可能處於一直賠錢的狀態
甚至有可能在不久的將來到清算的地步
一直賠錢的關係所以未來淨值有很高的可能會越來越低
所以這個觀念我個人覺得是有風險的
4. 殖利率
現金股利/股價
對於長期投資人來說
最關心的莫過於公司殖利率
以前的投資人比較喜歡股票股利
但現在的企業還有發放股票股利的少很多
簡單來講它就像是公司每年配給你的股息
配發現金股利就是除息
🔥🔥此時的股價會下跌
假設一間公司股價除息日前股價150,配發5%的殖利率
現金股利等於150*5%=7.5
所以公司在除息後的參考股價會變成
150-7.5=142.5
如果投資人持續看好這間公司
而買進股票讓股價上漲回到除息前的股價
稱作”填息”
而除息導致股價下跌
這種情況下會讓技術分析失去參考價值
所以才有還原股價的存在
讓使用技術分析的投資人能有效參考技術線圖
5. 股利發放率
每股股利/EPS
簡單來說就是公司每一股賺多少錢,其中分給多少股利
有看我分析好樂迪那篇的粉絲應該都還記得
好樂迪的股利發放率很高
股利發放率高表示公司很大方
賺錢公司就敢發給股東
但是!!!!這並不代表越低就不好
尤其是科技產業需要大量的資本投入
更多的資金創新、研發、擴廠
因此如果賺的錢分太多給股東
可能會不夠資本投入
所以這點要特別注意
有在關注存股 @shareholder_or_shitholder
應該有注意到
最近他想做的就是提案富邦多發一點現金股利
就是探討股利發放率的問題
6.YoY、MoM
YoY代表某月份營收跟去年同月份相比的成長率
MoM代表該月份營收跟上個月相比的成長率
容易搞混差別
在整個商業循環有淡旺季差異
而YoY就是考慮到淡旺季所以是比去年同期 🔥很多數值或比率都會因為產業淡旺季、未來趨勢、經濟環境及很多因素影響
但要知道不管怎樣影響 長期而言
股價最終都要回歸基本面
剩下三類我會再分成兩篇
總共花7小時整理基本面
如果有學到東西
幫我分享給朋友☺️🙏 謝謝你/妳看完我的文🤗
.
.
#股票 #基本面 #投資 #理財
公司清算股東權益 在 Gamma 美股科技投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Podcast更新了】
#菜雞變司機
EP3:為什麼不該拿學校教的東西來投資?你只要學會這些就不用花大錢去上 ___ 了!(會計篇)
🎙️ Podcast 連結:https://gamma.soci.vip/
📩 免費電子報訂閱: https://bit.ly/39U5HKw
✍🏻 分析全文:https://gamma.to/notes/RlQonteyuo9mfv8Lxd2Y
🔖 各位投資人要謹記於心的是,會計學、金融、稅務等知識都只是投資的基礎,投資有 99% 的時間都應該花在了解一間公司的商業本質、產業狀況和了解自己在公開市場中參與的賽局(誰是你與你對做的對手,為什麼你比對方更有優勢)。這些知識都只是基礎中的基礎,了解這些知識後並不會給你任何投資上的優勢(因為公開市場上的投資人都知道這些基礎知識了)。
🔖 會計學 (Accounting):在學校,你會學到複式簿記 (Double bookkeeping)、損益表 (Income Statement)、資產負債表 (Balance Sheet)、現金流量表 (Cash Flow Statement) 和成本會計 (Cost accounting),也可能會在更進階的課程中學到移轉訂價 (Transfer Pricing)。
成本會計和移轉訂價只對那些在大公司會計部門工作的人是重要的,負責這些工作的人會獲得他們應得的報酬。但是對於一般公司投資人而言,這兩個可以說是最沒有用處的知識。
🔖 1. 資產項目 (Assets)
-現金與約當現金 (Cash & Cash Equivalents):有價證券 (Marketable Securities,市場流動性高的證券) 與現金沒有任何差別,所以有價證券被當成現金與約當現金。
-應收帳款 (Account Receivable):應收賬款是指企業因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業務,應向購買單位收取的款項。應收帳款可以透過 Factoring 來改善現金部位。
-存貨:有許多方法可以來計算存貨,比如說先進先出法 (First In, First Out - FIFO)、後進先出法 (Last In, First Out - LIFO) 和移動平均法,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項目。但你如果你不是從事不良資產投資的話,那麼不用去在意這些不同的方法。
-淨土地、廠房和設備 (Net PPnE):資本支出 (Capex) 花出去後就會變成這個項目。這個項目可以被質押來獲得優惠利率的有擔保借款。
-無形資產 (Intangibles):這可以是從軟體資本化得到的商譽 (Goodwill) 或是來自併購行為的商譽。當資產負債表上有這個項目,攤銷 (被當做支出) 不會影響到現金流,所以當你發現一間公司有很龐大的無形資產和攤銷項目時,你應該要去觀察這家公司的 EBITDA 或是 EBITA (因為兩者都是計算攤銷前盈餘),把這兩個當成產生現金流能力的替代指標會是更好的觀察方式。
🔖 2. 負債項目 (Liabilities)
-應付帳款 (Account Payable):需要付出去的款項。
-債務 (Debt):這個項目是從銀行借來的資金或是透過公司發行公司債所獲得的資金。這個項目在計算淨負債時很重要。
-財務租賃 / 營運租賃 (Financial Leases / Operating Leases) :這兩個項目是否該被歸類成負債是有爭議的。但 Gamma 通常只要這兩個項目出現在資產負債表,就會把這兩個項目當成負債。
-遞延營收 (Deferred Revenue):這個項目對於 SaaS 公司而言通常是很重要的指標,可以當成在滿足客戶需求前,客戶所做出的訂單,並當成未來的債務。這是一個營收的領先指標,所以追蹤一家公司的遞延營收在預測未來的營收上是很重要的。
🔖 3. 權益項目 (Equity)
-少數股東權益 (Minority Interest):這是由少數股東所持有的股東權益,這大部分是由母公司所持有。
-股東權益 (Shareholder equity):這個項目只對一些很看重資產負債表的商業模式才重要(例如:金融機構就需要去注意的數字),因為他們被規定必須要維持一些資本項目上要求。除非你正計算一間公司在清算的情況下會如何 (商業價值是負的),不然這個項目其實不是很重要。
🔖 你只需要搞懂這些損益表的項目
-營收:每間公司對營收的定義都不同。當你使用一些會用到營收的指標,比如說 EV / Sales 並拿來比較多間公司,你會想要確保這些公司對於營收的定義都是一樣的。打個比方,$ADYEN vs $SQ vs $PTPL 或 $TTD vs $APPS 這兩種比較組合中,它們對於營收的定義是不一樣的,所以在兩個例子中,直接拿 EV / Sales 不會是一個估值的好指標。
#更多內容於全文中
公司清算股東權益 在 優分析UAnalyze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如果你在投資路途上跌跌撞撞,一直找不到獲利模式,那你一定要定期重新檢視自己的投資方法,以下分享5個重要問答,幫你找到自己的投資盲點,或是缺漏需要重點加強的地方:📝📝
第1️⃣問:是否擁有健康投資心態💪💪
如果你只想著低買高賣、研究技術分析、籌碼分析、跟著親友買股,那你在這個金錢池子裡屬於是投機客,而非進行投資行為。
若你投機失利,不妨改採用比較沒這麼難的價值投資策略。所謂價值投資,便是認真當好一家公司的股東。
當你擁有股權的同時,其實就已經享有企業每年獲利分潤的權益及跟公司站在同一艘船上的經營分險,投資賺賠應當合理反映在你的投資眼光上。
你在對一家公司投資前,必定得先了解這家公司的獲利模式,並且認同看好他,就像是入股朋友的飲料店一樣,需要好好研究一番;再來,投資人需要信任朋友會把飲料店經營的有聲有色,你負責出錢他負責出力,出錢的最好別干涉、別出嘴企圖左右公司經營方針。如果你能做好以上敘述,那你便算是擁有初步的健康投資心態。
第2️⃣問:是否足夠了解市場
沒有人一踏進股市就十分了解金融市場的各面向,要熟悉這個市場可能需要花費你數年、數十年來摸索他,所以在搞懂市場前,不能隨意貿然行動,不然很容易被吞噬在金錢的洪流裡,尤其是股災最容易讓人在熟悉前就被迫離開市場了。
至於市場到底是甚麼呢?🤔🤔
德國著名的投機大師科斯托蘭尼(Andre Kostolany)曾說:「基本面與股價的關係,就像是老人與狗。老人在公園遛狗的時候,小狗活蹦亂跳,有時候會跑得很前面,有時又會停下來或四周跑,不一定會跟著老主人緩慢的步調與方向走;但是不管小狗怎麼跑,還是圍繞著老主人,而且最後會跟著主人的方向前進。」
我們從投機大師的比喻中可以理解成,基本面是沒法被量化的概念,我們其實是看不到老人的,還好小狗時刻圍繞在老人身邊且我們是看的到小狗的,我們能透過觀察小狗的步伐去找到老人的方向。市場大概就是這個感覺,股價不是絕對代表基本面的,他只是偶爾能靠近真正的基本面,大部分時候離比較遠,因為老人在遛狗。
第3️⃣問:是否瞭解公司內在價值🥸🥸
投資的每一間公司都會有他的內在價值,但是明確來說什麼是公司的內在價值呢?我們可以透過量化分析以及質化分析來確定一家企業的內在價值。你可以運用網路工具蒐集公司財報數據進行基本面的量化分析,或是有較難量化的數據,如企業前景、產業發展、企業護城河(競爭優勢),這些分析都屬於質化分析的部分。
第4⃣️問:是否都有保持安全邊際購買股票👷♂️
在價值投資的眼裡,投資的出手也是很講究的。會希望買進看好的公司的價格也要是好的。或是算出現在公司馬上倒閉被清算,你還是能賺錢。
但他最主要的概念是期望能買在股價比較不會跌,就算跌了也跌不多的地方。也可以說是等到價格風險比較低的時候,再出手比較符合價值投資風格。
波克夏副董事長 - 查理・蒙格 (Charlie Munger) :「所有聰明的投資都是價值投資,購買價格小於價值的東西。必需懂得如何評價企業,這樣才能評價股票。」
第5⃣️問:是否很容易想賣股💹
價值投資的概念幾乎是只買不賣的,長期持有股票才能成為個人的資產,這個資產的價值是未來能持續帶給自己穩定現金流,或是穩定價值創造。光是錢幣是沒有這個功能的,股票可以。當你把股票當商品在買賣炒作時,你只是在投機,眼裡看到的是帳面損益,容易急於兌現資產,而錯失未來好幾年的穩定現金流。所以,如果你很容易想要賣掉股票德的話,需要從心態上做調整,不看帳面損益,把目光聚焦在追蹤公司所有經營的消息上,再做公司價值的評估,直到判斷公司出問題,決定脫手股票為止。
看完這五點,你是否找到自己的投資弱項了?找到弱項把他補強就能很好的提高你的投資戰力!
其實這五點的概念來源就是來自巴菲特的老師: 「價值投資之父」- 班傑明・葛拉漢 (Benjamin Graham)。
想做為一個真正的價值投資者,耐心和時間非常重要,投資其實是需要花費我們一輩子的時間去追求精進實力的。
#優分析 #投資 #股票 #理財 #金融 #經濟 #基本面 #股票投資 #台股 #投資理財 #價值投資 #基本面 #投機 #葛拉漢
公司清算股東權益 在 皮筋兒 Journey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ノ排程中晝發文 #國際法法理建國Q&A
Q18: 假如台灣目前真的是由「盟軍托管」,為什麼聯合國並不把台灣列為托管地?此外,假如中華民國是托管方,根據2758決議,中華民國的一切權利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那麼台灣的托管權就轉移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了。所以你這個被托管方想獨立,不是要找中華民國政府,而是找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哦~
A18:
「託管」這個詞容易跟聯合國託管制度實施的管理發生混淆,在台澎歷史語境上,可以用「代管」,這指的是「『代』表盟軍實施佔領『管』理」。
至於「聯合國」為何沒在二戰後將台澎列入「託管地」?
因為盟軍佔領代管台澎是「暫時性的軍事佔領性質」,是在領土主權歸屬確定前的暫時處置。雖然說是暫時,但只要領土主權歸屬還無法確定,這個「暫時」就會一直延續下去喔!
佔領是事實上的權力行使行為,因此,只有對佔領地具有實效控制的機構才有辦法進行。中華民國政權確實是中國政權,但真正有權對台澎進行管理的,並不是中華民國政權本身,而是中華民國政權在盟軍授權下所成立的「佔領代管機構」。這個機構就是中華民國政權在1945 年成立的「行政長官公署」。
中華民國政權為了執行盟軍佔領所成立的「行政長官公署」,在法律的性質上,與1945.9.2盟軍於日本正式成立的盟軍總部相同,都是盟軍佔領機構,即使名稱中被刻意加上「台灣省」(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
此機構的本質仍是盟軍佔領機構,甚至就算之後改制為「台灣省政府」,此機構的本質仍是盟軍佔領機構。由於中華民國政權只是這個佔領代管機構的實際運作者,所以只要中華民國政權仍舊存在,且因為是對台澎「具有實效控制」而能有效運作佔領代管機構,而對台澎「不具實效控制能力」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權自然不會有任何介入空間。
聯合國並不是國際政府,其實就只是讓各國聚在一起討論事情的組織,國際聊天室的概念。那是否要將台澎依照聯合國託管制度處理要由當時盟軍全體成員決定。既然盟軍之中簽署《舊金山和約》的成員僅決定將台澎主權歸屬問題留待日後處理,並沒有說要依照聯合國託管制度處理,所以聯合國這個國際聊天室自然沒有主動插手干涉的資格。而聯合國2758號決議,只是正式的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權是中國主權國家的代表政府,中國從來沒有退出聯合國,只是換一個中國代表政府而已。
關於台澎主權歸屬的問題,白紙黑字簽下去的東西才算數,白紙黑字沒實際簽在和約上那沒意義,頂多只能算是MOU的性質,甚至因日本沒在開羅宣言簽字,所以連MOU都算不上。
而且中國當時的情況就是自己中國兩政權內亂造成很多自身權益喪失,才會連舊金山和約也沒辦法簽署。
最後來舉例:
某個叫"中華(民國)"的公司與股東開會要併購名叫"日本"的公司其手上一塊土地,也召開聯合發佈會(開羅宣言)公告要進行併購案。
結果正式交易和約簽署前,股東不合拆伙破產清算,連公司名稱都改掉了(改成中華人民共和國),轉讓合約也沒簽。而日本則表示他們放棄手上這塊土地,那麼日本這塊土地有轉移給誰嗎?交易程序根本沒完成好嗎ఠ_ఠ
台澎主權未定是事實,也因此台澎在國際上,雖然有盟軍授權的代管機構治理中,但因為沒有建國,因此不是主權國家,沒有主權國家法人格,無法加入國際組織。
又因為中華民國政權主張有台澎主權,所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權主張完全繼承中華民國政權,才主張台灣是中國的。要解開這個困境,只要中華民國政權承認正確史實「台澎主權未定」,即可擺脫中國內政問題,這些根本與台澎無關,台澎人民可依去殖民化行使外部自決權公投來建國,而不是用中華民國政權體制內獨立公投從中國獨立。
有人會說自決建國比修憲還難,姑且不談修憲就算修過了也沒辦法解決台澎主權問題,而且依照目前《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的規定,有 1/4 立法委員不同意修憲案就掰掰。有辦法把反對陣營的立委人數壓到 28 以下嗎?很難。
方向比努力重要,錯的方向不會因為用力做而就變對,錯的方向反而會消磨我們的意志,並且無助於喚醒台澎人的理智。
方向對了自決建國只是早晚而已,告訴更多的台灣人,我們要終止代管自決建國,給下一代真正的國家,還原真正的歷史,才會有正常的社會。
(關鍵字搜尋🔍國際法法理建國,敬請期待明天的問與答)
貼心傳送門❤️
Q&A1+2: https://reurl.cc/Q79bkp
Q&A3: https://reurl.cc/l0RejA
Q&A4: https://reurl.cc/AgkOeQ
Q&A5: https://reurl.cc/V3E1OY
Q&A6: https://reurl.cc/ragRGO
Q&A7: https://reurl.cc/GdmE6x
Q&A8: https://reurl.cc/KxARQp
Q&A9: https://reurl.cc/V3El1Q
Q&A10: https://reurl.cc/mqvoE7
Q&A11: https://reurl.cc/g8z2KL
Q&A12: https://reurl.cc/l05jOq
Q&A13: https://reurl.cc/NXZ3Ox
Q&A14: https://reurl.cc/bzkN5X
Q&A15: https://reurl.cc/V3jlj6
Q&A16: https://reurl.cc/MZbpqk
Q&A17: https://reurl.cc/R6rv1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