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公司投資基金配息課稅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公司投資基金配息課稅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公司投資基金配息課稅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公司投資基金配息課稅產品中有10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5萬的網紅我是崴爺,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我和金融業的朋友聊到,2020年很多人都成了「股神」! 去年,只要在上半年危機入市,又能勇敢續抱到年底的人,應該都能賺到了錢,這讓很多剛入股市的新手覺得賺錢原來這麼容易,也難怪一堆人搶著開戶買股。 到了今年,操作難度變高了許多,在高檔來回震盪,如果不花時間研究、口袋沒有一點的投資人,去年賺到的錢...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9萬的網紅柴鼠兄弟 ZRBros,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又到了每年股票除權息的旺季,各家公司的股利紛紛開獎之後,雖然今年有公司開出 買一張送九張 的”好康”(真的是好康?🤨),股民們也伺機而動…🤓 但每年這「除權息行情」究竟是哪招? 各路人馬怎麼操作? 該不該參加?怎麼參加? 一隻影片一次搞懂😃 ====================補充======...

  • 公司投資基金配息課稅 在 我是崴爺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4-07 20:50:00
    有 1,701 人按讚

    我和金融業的朋友聊到,2020年很多人都成了「股神」!

    去年,只要在上半年危機入市,又能勇敢續抱到年底的人,應該都能賺到了錢,這讓很多剛入股市的新手覺得賺錢原來這麼容易,也難怪一堆人搶著開戶買股。

    到了今年,操作難度變高了許多,在高檔來回震盪,如果不花時間研究、口袋沒有一點的投資人,去年賺到的錢可能會陸續地吐回去。

    /

    上個月第一次以投資為主題辦了一場小講座,結束之後,有很多年輕的弟弟妹妹問我,他們也想投資,也作了功課,但真的搞不懂股票資訊裡的各種數字…

    我必須承認,有些人真的沒有投資的天分,甚至有的人的投資運就是很背,買什麼就賠什麼…

    對於知道投資理財很重要,但又真的沒時間、沒天分、沒運氣的準投資人,我建議可以讓專業的來,「買基金」是不錯的選擇之一。

    但基金的標的是要挑的,以下是我自己的經驗和建議。

    【台股基金】

    我個人不太喜歡國外標的的基金,因為有匯差的問題(以前我曾有賺了利息、賠了匯差的經驗),所以我會推薦自己比較熟悉,又不會有匯差這種不確定風險的台股基金。

    另外,如果是年輕的投資人,我建議選擇成長型的基金,也就是這檔基金投資標的除有基本高殖利率股外,還能有價值成長股。

    簡單來說,就是投資『配息大方、經營穩健、且具有成長性』的公司。

    由基金專業經理人依照景氣及產業週期,配置高殖利率股與成長股的比例,評價過高時實現部分獲利,待評價過低時買回。

    我知道上面兩段你看得有點似懂非懂,這就是基金經理人要做的功課,交給他們研究就好。

    【不配本金】

    另外,很多人投資是為了希望產生被動收入的現金流,所以特別偏好有定期「配息」的基金。

    但這種配息的基金,也是有些「眉角」,不少基金用「高配息」來吸引投資人,但配息的方式有可能是動到「本金」。

    我打個比喻。

    你的一塊農田、借給人耕種,他保證每年給你100公斤的稻米當作報酬;但第二年因為收成不好,他為了要讓給你100公斤的稻米,把田偷偷賣出去了一點;第三年、第四年,也是比照辦理,幾年後你的田只剩下原本的1/2…

    這種動到本金的紅利,其實有損長期投資效果;所以買這種紅利型的基金,一定要弄清楚配息來源。

    我建議是從獲利的部分去分出部分紅利,然後保留部分獲利來繼續滾動,這樣才能發揮到長期投資的複利效益,這種獲利才配息的方式,稱作「分紅」。

    【免課綜所稅】

    台灣2018年開始改了新的稅制,如果你的手上的投資持股有參與除權息並收到現金股利,隔年就會被課稅。

    但分紅基金因為獲利來源非股息股利,而是基金的資本利得,所以是免課綜所稅的喔。

    /

    看到這裡,是不是稍微有一點概念了呢?

    如果你偏好投資台股,同時期望分紅(但又不想動到本金),也不想被讓紅利被併入綜所稅計算。

    當然最重要的是,希望能長期投資,累積資本利得,我是蠻推薦你去了解這檔 #復華台灣好收益基金,淨值10元以上才分紅,分紅後淨值仍要維持在10元,真正不配本金。 (我都做好功課了)。

    你好好地把本業顧好、日子過好;在股海殺進殺出的活,就交給有練過的吧。

    如果對『復華台灣好收益基金』感興趣:
    4月30日前,預約開戶復華會提供VIP才有的一對一理財諮詢,還有神秘小禮限量送,你可以盡情發問;新開戶還有666點紅利點數:
    https://bit.ly/3rLMAZz

    申購通路:
    復華投信、永豐銀行、台新銀行、富邦證券、基富通、鉅亨買基金

  • 公司投資基金配息課稅 在 大詩人的寂寞投資筆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9-23 07:58:02
    有 54 人按讚


    過去投資型保單連結的投資標的往往是基金,高收費的境外基金。

    基金本身的高費用,再加上保單本身的成本與付給銷售人員的佣金,造成這類保單對資產累積相當不利。

    值得留意的是,近年台灣保險業界開始出現與流行的’類全委保單”。

    這種投資型保單,不是直接把基金作為讓保戶選擇的投資標的。而是把”全權委託帳戶”作為投資選項。

    譬如”摩根多重趨勢收益組合”這個全委帳戶,在保險公司網頁可以查到這樣的資料

    從”投資標的”一欄可以看到,這個帳戶不是替投資人去買股票與債券,是去買其他境外基金ETF。(其實是以境外基金為主)

    帳戶經理費是1.7%。也就說,保戶透過這個全委帳戶投資,不僅會被收取帳戶本身1.7%的經理費,還要交基金的內扣費用。是雙重的高收費。

    而且請注意,這個帳戶收取1.7%的費用率,替投資人管理一個股債搭配的投資組合。

    這是一個全球股債分配的投資組合。股票部位就分成美國、歐洲、亞太與新興市場。債券分成政府債、新興市場債、高收債與企業債。整體股債比是64:36。

    一般境外基金界的”高收費慣例”,是股票型基金經理費1.5%,債券型基金0.75%。(這是經理費而已喔,內扣總開銷到達2-3%以上者,所在多有。)

    這個全委帳戶,不論是六成的股票部位,或是近四成的債券部位,全部向投資人收取1.7%的超高費用。

    而且這個帳戶還不用分析公司財務或政府信用,來挑選股票與債券。它就是替你選現成的基金組成投資組合。

    這樣一個青年旅館等級的陽春服務,資產管理公司收取五星飯店等級的收費。有多少資金在享受這樣”高級的服務”呢?

    從圖中的”帳戶規模”可以看到,是5.65億美金,近150億台幣。

    這些錢的主人在付出這樣的高費用後,日後出國恐怕必須拮据的在一、兩星飯店中做選擇,而賣出這些產品與經營這個帳戶的從業人員,因為豐厚的收入,則可以入住五星飯店。

    這會不會太諷刺了?有甚麼必要這樣大方出讓自己的資產讓別人享受呢?

    自己的資產,該為自己服務啊!

    這個帳戶主要投資的基金如表:

    可以看到除了第三大持股是一隻低成本的標普500 ETF之外,其他都是境外基金。而且沒有意外,摩根的帳戶投資的就是摩根的基金。

    但這種”肥水不落外人田”的運作方式,等同這個帳戶的管理者就說:

    ”OK,我需要幾個標的,分別投資美國股市、歐洲股市、日本股市、全球高收債、與全球政府債。我們公司針對這些市場分別有發行哪些基金,名單給我,我就是選這些標的。”

    請問,這還需要選嗎?就是那幾支基金啊。這樣的”服務”,跟你收每年1.7%。

    1.7%是帳戶本身的收費。它投資的基金當然還有收費,如下表:

    前十大標的個別比重加起來達整個投資組合87%。加權總開銷,是0.81%。

    也就說帳戶管理費1.7%,加上它所投入的基金每年0.81%的費用,一年就可以吃掉2.5%的資產總價值。

    假如這個投資組合,一年的整體自然現金配息率也就剛好是2.5%的話。一年2.5%的費用率,會把配息全部吃光。投資人等於為這個所得,交出100%的”稅率”。不過不是政府課稅,是基金公司”課稅”。

    假如政府收40%、50%的所得稅,就會讓人民受不了了。金融業者可以對配息所得收取高達100%的”稅率”,還有上百億的資金毫無所覺得投入其中。

    複雜收費模式成的理解困難與業者的努力掩飾,不能不說是”效果宏大”。

    這個高額收費也沒有意外的,對績效造成嚴重負面影響。到2020八月31日為止,這個帳戶的五年累積總報酬是31.97%。(含撥回報酬率)

    簡單投資全球股市的低成本指數化投資工具VT,同期間的年化報酬是10.22%,累積總報酬62.67%。中期美國公債ETF,IEI,同期間的年化報酬是3.27%,累積總報酬17.45%。

    簡單的以股債比60:40計算,總報酬約是44.6%。遠遠勝過這個管理帳戶31.97%的報酬。(註)

    摩根全權委託帳戶,高風險資產比重較高,低風險資產部位也去冒更多的風險,聘請了一位全權帳戶經理人,還有十幾個專業基金經理人,努力了五年的成果是:

    ”更高的風險與更低的報酬。”

    這種做法似乎是一個慣例。譬如我們看國泰人壽委託聯博的全球成長收益帳戶。

    聯博帳戶三年累積總報酬是10.28%。

    全球股市ETF,VT,同期間的年化報酬是8.74%,累積總報酬28.58%。高評等美國公債ETF,IEI,同期間的年化報酬是4.24%,累積總報酬13.27%。

    簡單固定股債比60:40計算,總報酬約是22%。遠遠勝過聯博帳戶10%的報酬。其實光是全部投資美國公債,13%的累積報酬就贏過這個帳戶了。

    然後聯博的說明單張上還寫著這樣的”帳戶特色”

    "動態資產配置,獨家資產配置策略,因應市場變化,靈活調整。"

    獨家?靈活?

    完全不是獨家,一點也不靈活的固定股債比60:40,就贏你了耶。

    表面話講得漂亮,實際成果難看。似乎是主動資產管理界一種很難避免的尷尬。

    透過這類帳戶投資,投資人幾乎可以確保自己將付出更高的費用,然後拿到更差的成果。

    完整表格與討論,可見今天文章:
    https://greenhornfinancefootnote.blogspot.com/2020/09/1.html

  • 公司投資基金配息課稅 在 綠角財經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9-23 07:54:20
    有 1,472 人按讚

    過去投資型保單連結的投資標的往往是基金,高收費的境外基金。

    基金本身的高費用,再加上保單本身的成本與付給銷售人員的佣金,造成這類保單對資產累積相當不利。

    值得留意的是,近年台灣保險業界開始出現與流行的’類全委保單”。

    這種投資型保單,不是直接把基金作為讓保戶選擇的投資標的。而是把”全權委託帳戶”作為投資選項。

    譬如”摩根多重趨勢收益組合”這個全委帳戶,在保險公司網頁可以查到這樣的資料

    從”投資標的”一欄可以看到,這個帳戶不是替投資人去買股票與債券,是去買其他境外基金ETF。(其實是以境外基金為主)

    帳戶經理費是1.7%。也就說,保戶透過這個全委帳戶投資,不僅會被收取帳戶本身1.7%的經理費,還要交基金的內扣費用。是雙重的高收費。

    而且請注意,這個帳戶收取1.7%的費用率,替投資人管理一個股債搭配的投資組合。

    這是一個全球股債分配的投資組合。股票部位就分成美國、歐洲、亞太與新興市場。債券分成政府債、新興市場債、高收債與企業債。整體股債比是64:36。

    一般境外基金界的”高收費慣例”,是股票型基金經理費1.5%,債券型基金0.75%。(這是經理費而已喔,內扣總開銷到達2-3%以上者,所在多有。)

    這個全委帳戶,不論是六成的股票部位,或是近四成的債券部位,全部向投資人收取1.7%的超高費用。

    而且這個帳戶還不用分析公司財務或政府信用,來挑選股票與債券。它就是替你選現成的基金組成投資組合。

    這樣一個青年旅館等級的陽春服務,資產管理公司收取五星飯店等級的收費。有多少資金在享受這樣”高級的服務”呢?

    從圖中的”帳戶規模”可以看到,是5.65億美金,近150億台幣。

    這些錢的主人在付出這樣的高費用後,日後出國恐怕必須拮据的在一、兩星飯店中做選擇,而賣出這些產品與經營這個帳戶的從業人員,因為豐厚的收入,則可以入住五星飯店。

    這會不會太諷刺了?有甚麼必要這樣大方出讓自己的資產讓別人享受呢?

    自己的資產,該為自己服務啊!

    這個帳戶主要投資的基金如表:

    可以看到除了第三大持股是一隻低成本的標普500 ETF之外,其他都是境外基金。而且沒有意外,摩根的帳戶投資的就是摩根的基金。

    但這種”肥水不落外人田”的運作方式,等同這個帳戶的管理者就說:

    ”OK,我需要幾個標的,分別投資美國股市、歐洲股市、日本股市、全球高收債、與全球政府債。我們公司針對這些市場分別有發行哪些基金,名單給我,我就是選這些標的。”

    請問,這還需要選嗎?就是那幾支基金啊。這樣的”服務”,跟你收每年1.7%。

    1.7%是帳戶本身的收費。它投資的基金當然還有收費,如下表:

    前十大標的個別比重加起來達整個投資組合87%。加權總開銷,是0.81%。

    也就說帳戶管理費1.7%,加上它所投入的基金每年0.81%的費用,一年就可以吃掉2.5%的資產總價值。

    假如這個投資組合,一年的整體自然現金配息率也就剛好是2.5%的話。一年2.5%的費用率,會把配息全部吃光。投資人等於為這個所得,交出100%的”稅率”。不過不是政府課稅,是基金公司”課稅”。

    假如政府收40%、50%的所得稅,就會讓人民受不了了。金融業者可以對配息所得收取高達100%的”稅率”,還有上百億的資金毫無所覺得投入其中。

    複雜收費模式成的理解困難與業者的努力掩飾,不能不說是”效果宏大”。

    這個高額收費也沒有意外的,對績效造成嚴重負面影響。到2020八月31日為止,這個帳戶的五年累積總報酬是31.97%。(含撥回報酬率)

    簡單投資全球股市的低成本指數化投資工具VT,同期間的年化報酬是10.22%,累積總報酬62.67%。中期美國公債ETF,IEI,同期間的年化報酬是3.27%,累積總報酬17.45%。

    簡單的以股債比60:40計算,總報酬約是44.6%。遠遠勝過這個管理帳戶31.97%的報酬。(註)

    摩根全權委託帳戶,高風險資產比重較高,低風險資產部位也去冒更多的風險,聘請了一位全權帳戶經理人,還有十幾個專業基金經理人,努力了五年的成果是:

    ”更高的風險與更低的報酬。”

    這種做法似乎是一個慣例。譬如我們看國泰人壽委託聯博的全球成長收益帳戶。

    聯博帳戶三年累積總報酬是10.28%。

    全球股市ETF,VT,同期間的年化報酬是8.74%,累積總報酬28.58%。高評等美國公債ETF,IEI,同期間的年化報酬是4.24%,累積總報酬13.27%。

    簡單固定股債比60:40計算,總報酬約是22%。遠遠勝過聯博帳戶10%的報酬。其實光是全部投資美國公債,13%的累積報酬就贏過這個帳戶了。

    然後聯博的說明單張上還寫著這樣的”帳戶特色”

    "動態資產配置,獨家資產配置策略,因應市場變化,靈活調整。"

    獨家?靈活?

    完全不是獨家,一點也不靈活的固定股債比60:40,就贏你了耶。

    表面話講得漂亮,實際成果難看。似乎是主動資產管理界一種很難避免的尷尬。

    透過這類帳戶投資,投資人幾乎可以確保自己將付出更高的費用,然後拿到更差的成果。

    完整表格與討論,可見今天文章:
    https://greenhornfinancefootnote.blogspot.com/2020/09/1.html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