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公務人員職等職級表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公務人員職等職級表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公務人員職等職級表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7萬的網紅徐永明,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時代力量年金改革方案記者會——年金改革不只是爭取下次改革契機,而是確保年金永續 時代力量黨團今(3/30)日五位委員全員到齊,共同公布時代力量第一波年金改革方案(公務人員退休撫卹辦法),共有六個重點,分別是:一、十八趴三年退場(歸零),二、所得替代率砍高官(60到50)顧基層(70到60),三、以...
公務人員職等職級表 在 徐永明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時代力量年金改革方案記者會——年金改革不只是爭取下次改革契機,而是確保年金永續
時代力量黨團今(3/30)日五位委員全員到齊,共同公布時代力量第一波年金改革方案(公務人員退休撫卹辦法),共有六個重點,分別是:一、十八趴三年退場(歸零),二、所得替代率砍高官(60到50)顧基層(70到60),三、以「可支配所得中位數」作為最低保障,四、採計育嬰年資,費用政府負擔,五、離婚配偶有年金分配請求權,六、財務自動平衡機制,確保年金永續。時代力量黨團強調,年金改革不是表態,而是長期可持續的年金制度設計,也相信任何一位講道理的、意識到年金對台灣下一階段影響重大的國民,都會支持。總召徐永明也宣示,未來無論在委員會或黨團協商裡,都會以此精神出發,據理力爭。
林昶佐委員首先就優存利率(18%)的處理提出說明,他表示,時代力量一直是希望十八趴要儘速歸零,版本目前提出的是三年歸零,無論月退或一次退均是。比較過現行版本和考試院版本、時代力量版本來看,以簡任12職等功4,本俸53,075,全部年資皆為退撫舊制及公保舊制年資,共30年(退休時選擇領取一次退休金)的退休人員為例,退撫舊制一次退金額為3,294,305元,公保一次養老給付金額是1,944,180元,可以領18%的本金是5,238,485元,每年可領取的18%利息是942,927元,每月可領取的18%優存利息是78,577元。改革後,考試院版本和時代力量版本的最低保障金額(即樓地板)分別是:32,160元及22,208元,案例超出樓地板的程度是分別是:46,417元及56,369元,超出樓地板金額可存優存%數分別是:6%及歸零,繼續存在台灣銀行領6%優存的本金,考試院版是3,094,485元,時代力量版可可選擇繼續存(和一般活儲帳戶一致)或全數領出(餘額0)。每月可以繼續領的優存金額考試院是15,472元,時代力量版本則是歸零。每月利息收入時代力量版是47,632元,時代力量就是樓地板的22,208元。時代力量要再度強調,十八趴是沒有任何法源依據,也沒有理由再拖延下去,這也不符合外界對公平正義的要求。
洪慈庸則接著說明鼓勵生育和離婚配偶可分配年金的制度設計。洪慈庸表示,目前考試院版本年資可以繼續累積,時代力量也可以,但最大差異是在育嬰留職的期間是由誰來提撥。考試院版本是由公務員來提撥,但時代力量考量到年金會出問題和人口結構的老化息息相關,因此必須要促進人口結構的改變,要促進生育率就必須由政府來鼓勵全國人民來生育。因此在政策上希望在留停的期間,個人提撥的部分由政府來負擔,這樣才能自政策面來支持。若是沒有任何政府的支持,生育率要提升無疑是緣木求魚。
至於離婚配偶可分配年金的請求權部分,洪慈庸表示,目前的狀況是若是在退休後離婚的話,可向對方請求離婚時的贍養費支配,但是若是在退休前離婚,目前沒有任何依據可以要求另一半退休金的分配給付。因為沒有法律規定,只能看法官的事實認定。時代力量版本改革參考了日本及德國的立法例,讓在退休前離婚,若是在家裡的主要照料者,能夠向在外的公務員來申請退休金最高一半的給付,將此明定進去,使得家務有給的概念可以進入。若是無法維繫婚姻的在家照料者,可以照顧老年生活。
有關於砍高官顧基層的部分,高潞‧以用提出行政院年金改革辦公室資料裡提到「我國年金改革的概況」時可以看到,總所得替代率軍公教最高都是百分之九十五,因此目前軍公教人員平均退休年金,公務人員是56,383元、教師是68,052元、軍人是49,379元,但台灣人上班的薪資中位數是不到四萬一,意思就是說,這些軍公教的平均退休金都高過台灣半數的納稅人,這對支撐台灣國家財政的一般納稅人來說,會覺得非常不公平,也凸顯了整個世代不正義的問題。再者,軍公教的退休金和勞工相比,勞工平均退休金是16,719元,就算是到頂的4萬元,也只有軍公教的低標。在在證明了台灣職業不平等的問題,更別提目前退休金寅吃卯糧、入不敷出,都是我們現在的這些現職的人員和未來的下一代在支持、填補漏洞。因此時代力量提出的版本就是要做越久,領越多,本俸低的所得替代率相對會高,所以會先從高階公務員先調整,十年從百分之六十逐步調整到百分之五十,基層的話是逐步達到百分之六十,以達到砍高官、護基層的目的。
黃國昌則仔細說明時代力量版本的「所得替代率」設計。他解釋,針對高階的公務員是分10年從60%降至50%,基層公務員是從改革以後分10年,從70%逐年下降到60%。除了考慮到服務的年資之外,另外一個非常重要的是退休時的官等,會直接牽涉到處理整個計算退休時的重要基準。目前時代力量的版本,即是以百分之六十為基準點,上下調百分之十。除了在一些特殊狀況,如服務年資很長或原本薪水就很低時,所得替代率會較高。相對地,若是服務年資短、薪水高,所得替代率就會較低。之所以做這樣的設計,是因為考慮到年金制度中很重要的兩個功能:首先,是要去維持公教人員在退休後的生活,因此,我們希望在整個跟年金永續目標相配合下,讓不同職級的人,在職時比較大的薪水差距能在接下來給付年金時可以縮小,具有重分配的精神和功能。另外,我們也很重視實質公平的觀點,因此要讓任職越久的人,他們的所得替代率相對越高。因此從整個官等、在職期間兩個因素綜合考慮,我們做出所得替代率的表,也正式成為草案內未來送出的版本具體規範所得替代率的內容。
財務自動平衡的機制,我們認為非常重要。因為過去這一年當中,當我們在處理年金改革的議題時,最困難的是對現實財務狀況的掌握。我相信很多關心年金改革的朋友都在問,實際上的狀況是怎麼樣。我們認為未來讓整個退撫基金能夠公開透明是非常重要的事情。除了在公開透明以外,希望每一年都可以滾動式地去進行整個年金財務狀況的檢討,每一年去精算未來二十年的狀況、每五年去精算未來五十年的狀況,只有這樣定期的檢討,才能看到整個年金財務狀況是否真的可以達到永續年金的政策目標。同時版本內也設計「年金永續指數」,若每年以一百當作基準,若連續三年超過百分之百的話,也就是整個年金財務體系狀況變佳時,可以讓接下來的年金給付所得替代率也可以上調百分之五當作幅度。相同地,若是連續三年下降到一百以下的話,也可以將所得替代率往下調,這是歐洲國家在確保年金永續時,必須要有一個指數,配合年金定期檢討,讓年金狀況公開透明也符合未來的實際需要。黃國昌說,我們也知道,大家對於年金接下來在基金上的投資收益能夠提高,也是大家期待的,因此配合年金永續指數這樣的財務自動平衡機制的設計,若是接下來基金的投資收益真的能夠比現在精算版本還預期來得高,當然在未來就可以增加我們在月退休金上面的設計,可提高所得替代率。
針對樓地板部分,黃國昌說明,要滿足一位退休人員基本的生活需要的數額,時代力量所採用的版本是可支配所得的中位數,為什麼是用可支配所得的中位數,有兩個特點。首先,可支配所得的中位數可依照每年實際的經濟狀況和物價指數是隨之變動的,第二點是,我們現行每人基本生活費是被定成可支配所得的百分之六十,但我們可以理解說,退休人員所需要的生活費會更高一點,因此用可支配所得中位數而沒有再取百分之六十,這就是基本生活費的一點五倍到一點六倍的水準,藉此希望能夠回歸整個年金制度最基本的原意,來維持每個人退休生活的生活所需的基本費用。這是時代力量採用本制度的理由。
最後總召徐永明委員再度強調時代力量版本的設計重點。他表示,大家可能會注意到的是一些數字或與考試院、行政院或甚至未來各黨團提出的版本差異,但我們的幾個數字,無論是所得替代率或最低保障金額都是浮動的。他提醒,從十八趴大家已經得到了一個慘痛的教訓,當時條件之下訂了十八趴認為國家可以負擔的,但是過了一二十年後,會發現十八趴變成國家很大的負擔,不論是對哪一黨的政府而言,都是龐大的負擔。因此我們會認為如果今天是很好的改革機會,我們應該更有道理地去提出這些數字,也應該體會到未來世界的變化,無論是經濟或社會結構,不需要在法律上把一個數字訂死,完全沒有彈性。我們相信這是在台灣任何一個講道理的,都意識到年金對台灣下一階段影響這麼大的國民,都可以支持的。年金改革不是表態,而是長期可持續的年金制度設計。時代力量不認為,年金改革只是在爭取下次改革的機會,而是透過這次改革的契機,就可以有比較永續長久的機制。未來在委員會或黨團協商哩,都會以此精神出發,據理力爭。
公務人員職等職級表 在 阿扁們俱樂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改朝換代剛過百日,9月圍城潮就已展開。第一批上凱道的,就是2016年9月3日打著「反霸凌、反鬥爭,要改革、要尊嚴!」的訴求,由數十個軍公教「勞」(貴族勞)團體組成的監督年金改革聯盟,號召10萬人走上街頭,抗議總統蔡英文「霸凌軍公教」。聯盟強調軍公教權利可以檢討,但不應遭仇視,若政府漠視訴求,「會再上街頭!」
其實憲法賦予人民都有示威遊行的權利,而年金改革早在1995年李登輝執政時就已啟動,陳水扁與馬英九任內,也都有些枝節性的微調。但受到經濟、財政、少子化、高齡化等問題的交互影響,大概沒有人會否認,在希臘的前車之鑑下,誰來當總統,年金都已不可能不調整了。
可是只要有任何改革,就一定會有既得利益者要損失;說句公道話︰大多數的基層軍公教,根本就不是政策的制定者,甚至連影響力都談不上,即使因黨國恩蔭侍從政策而被動的受益,也不是他們的責任。因此9月3日上街頭抗議自己被汙名化,是有其合理性。不過今後台灣有任何異議團體上街,也沒人可再用什麼「安定」「和諧」的大帽子來亂扣了。
身為鄉民之一,本魯支持軍公教上街爭取自己的權益(或用他們喜歡的學名「尊嚴」)。不過解嚴後台灣長年都有各式各樣的團體上街頭,不要說是十萬人,就算真的來了百萬人,大江東流擋不住,上街不只是吹口哨壯膽,除了凝聚其他既得利益者的同志以外,更重要的是爭取輿論支持,也就是同志以外的認同。
但監督年金改革聯盟的主其事者,都是出自黨國恩蔭侍從體系;對於街頭運動,顯然還是新手,而國民黨的奶水喝久喝多了,想要不腦殘也難。他們還以為找些前朝高官現身街頭,就能瞬間凝聚士氣,甚至搶到媒體版面。
殊不知那根本就是請鬼拿藥單,沒這些×官(向愛狗人士說聲抱歉)來「亂」,還能博取社會同情;但讓這些腦滿腸肥,月入10多萬甚至數10萬的×官(再次向愛狗人士致歉)拿到麥克風,就將嘗到飲鴆止渴的苦果。請鬼拿藥單最明顯的惡例,就是9月3日《自由時報》報導〈胡志強現身93大遊行,痛批被汙名化可領5,000萬〉︰
「國民黨副主席胡志強今日現身林森南路,為軍公教93大遊行遞水加油,受到教師及勞工所組成的遊行隊伍熱烈歡迎,抗議民眾宛如看見明星一樣,紛紛與胡握手和拍照。胡志強表示,民進黨政府對軍公教長期汙名化,要站出來替教師加油打氣,日前甚至有人說我退休可以領到5,000萬元,要領5,000萬那是要活到100歲才有可能,根本就是汙名化自己。」
年金問題可討論之處又多又雜,改革只能先抓強盜再追小偷,所以有一項問題至今罕有異議,連李來希這些名嘴也不會辯護的,就是荒謬的「黨職併公職」。1971年9月17日,當時考試院的銓敘部長石覺,接到了中華民國民眾服務總社的發函,檢奉「黨職併公職」年資互相採計要點的「機密」「速件」,無副本抄送單位。
這份機密速件共7頁,包括本文、中華民國民眾服務總社專職人員暨公務人員服務年資互相採計要點,及中華民國民眾服務總社專職人員職級比照採計表、台灣省民眾服務社及所屬支社分社專職人員職級比照採計表、台北市民眾服務社專職人員職級比照採計表。自此國民黨從中央黨部到地方黨部,所有黨工年資都從相當常任文官最初級的委任一職等,到最頂級的簡任十四職等,全部涵蓋在內。
為什麼會有這份舉世罕見「民眾服務總社專職暨公務人員服務年資互相採計要點」,俗稱黨職併公職的荒唐作法。如果是民主國家,執政黨隨時會因選舉而輪替,與公職有何相干?但若是極權國家,一黨專政下沒黨職就不會有公職,也不用去併計。
可笑的是台灣在退出聯合國後,兩蔣獨裁無膽、民主無量,為了自己與其鷹犬的紈褲子弟,搞出了甲等特考的鬧劇。為了拉拔那些阿斗少爺們,當權者也給了些本省人「陪榜」的機會,「賜同權貴出身」的「催台青」政策出台,因此甲等特考榜單裡也有不少本省人。
黨職併公職也就是在這樣政治背景下產生,把一些當權者欽點的「青年才俊」,從公職轉為黨職「歷練」後再回復公職,因此戒嚴時代報紙介紹一個高官時,總會用「歷任黨政要職」。沒當過黨的要職,只有政的要職,資歷就不算完備,很難更上一層樓的。
當然,藍營支持者會狡辯,那年代黨國不分,擔任黨職也無可厚非。可是台灣又不是只有你們這幾個青年才俊,別人不願放棄靈魂,到那個烏煙瘴氣的團體裡攪和,在公職生涯裡就失去了高升的機會。你們這些沒脊梁骨的軟體動物,當時靠轉任黨職而讓自己的公職之路更平順,你們已經比其他人佔了40多年的便宜了,你們還有什麼不滿足?
黨職併公職的服務年資互相採計要點,跟甲等特考一樣,讓權貴子弟都成了高官後,階段性任務達成了,就在1987年12月3日廢止,但考試院卻在1988年9月第185次會議通過所謂的「185決議」:
「有關採計要點廢止前,已由黨職人員轉任公務人員者,依法令不溯既往原則暨基於保障既得權益的觀點,於退休、撫卹時,仍得併計黨務年資,但採計要點廢止後始轉任公務人員者,不得併計黨務年資。」
2005年時,行政院「黨職併公職年資調查小組」掌握到,還有100多人不法享有黨職併公職年資的退休金。其中政務官就有連戰、宋楚瑜、關中、吳伯雄、胡志強、焦仁和等20多人。例如連戰退休年資中有3年8個月的黨工年資,每個月可多領5萬元;而關中則有10年2個月、吳伯雄2年1個月、施啟揚7年2個月等。
但這些國民黨高官裡,吃相最難看的,就是9月3日在凱道上作賊喊捉賊的胡志強。別的高官好歹也是先當公職、再轉任黨職歷練,之後又回任公職。就算佔了黨職併公職的便宜,把那幾年的黨職年資扣掉也就算了。然而胡志強的狀況並非如此,鄉民們請看一下胡志強的資歷︰
退休新制施行前他曾任:中華民國民眾服務總社聯絡員、書記(1975.9~1985.8)、國立中山大學副教授(1985.8~1990.1)、世界反共聯盟中華民國分會秘書長(1990.2~1990.12)、總統府第一局副局長(1997.1~1991.9)、行政院新聞局局長(1991.9~1996.4)
退休新制施行後他曾任:行政院新聞局局長(1996.5~1996.5)、駐美代表處代表(1996.5~1997.9)、外交部部長(1997.9~2000.11)
胡志強在2000年政黨輪替後,只有6年副教授以及其他合計9年的公職年資,加起來15年只能辦理一次退,領個714萬走人,根本不能辦理月退,之後月領17萬。
但胡志強將自己年輕時在海外當職業學生的經歷,改成所謂的「海外黨工」年資,與回台後任副教授的年資只差一天,讓退休年資不中斷。他在當職業學生之前,根本不曾出任公職,這跟其他權貴子弟的轉任黨職歷練,之後再回復公職退休完全不同。
強盜上凱道,胡匪當志強。黨工資歷當公職退休年金資歷,這就已經夠荒謬了;現在連毫無公職經歷的職業學生,在海外當抓耙仔的那幾年,也可以視為公職退休年資。這麼扯的事也能在台灣出現,台灣的年金制度再不改革,台灣不亡國就沒天理了。